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2022-04-2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笔谈之一编者按:新《义务教育法》颁行以来,“均衡发展”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长沙市芙蓉区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他们有艰难的探索,有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并形成了可贵的经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1: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代偿作用探析

摘 要: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着多方面的缺陷。如何解决这一关系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代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证。

关键词:山区;留守儿童;教育代偿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亲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祖辈生活地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隔辈亲人或父母的其他亲戚、朋友生活。这是中国当代特殊经济形势下的农民家庭为了生活走出家乡去外地务工而产生的特殊家庭现象。由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就业收益具有显著差异,就业机会区域差别大,因此,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摆脱农村的贫困生活而选择外出就业,但这种就业大部分是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其收益不足以支持他们在就业地定居和供养子女在就业地入学,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于是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我国城镇和农村广泛存在,超过儿童总数的1/3,主要分布在农村。而山区农村由于经济极不发达,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留守儿童”更是一个贫弱的群体,他们不仅要承受城乡差别上的不利,还要承受贫困的煎熬。这些“留守儿童”因家庭状况差异,在家庭中又承受着不同的生活压力。种种不同的“留守”状况都面临着成长的缺陷,亟待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有识之士已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相继实施了“学生营养餐计划”、“配备生活教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一系列政策,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80年代后第二代人口出生高峰期,“留守儿童”数近期内不仅不能有效减少,相反还会有一定阶段的增长。因此,如何发挥山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通过学校教育解决他们成长中的缺陷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关系到广大山区农村的总体发展。

一、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缺陷

1. 经济地位劣势制约了儿童的交往面,全面发展受到制约

良好性格的养成离不开正常的交往活动。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人都具有一个基本上是积极的方向。”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以及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的 [1 ]。这说明了交往在性格养成中的重要性。但是山区农村人居分散,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儿童的安全存在各种威胁,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交往活动。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祖辈自我活动能力减弱,经济受限,不能为儿童提供好的交往条件,为确保孙辈的安全,只有极力限制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另一方面学校的师生交往仅局限于课堂活动,课堂外基本没有交往,加之许多学校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取消了学生的许多文体活动,运动场所基本没有,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活动的缺失,使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视域受到局限,不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人类有着无比的成为各种各样的人的能力……那种培养全面能力、灌输强效能感、创造机会结构、提供支持性资源和容许自我定向的社会体系增加了人们将认识到他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机会。” [2 ]但是,交往的局限会造成人的自我定向缺乏多样性,定向选择狭窄。如在“留守儿童”中极易形成“长大了去打工”的单一自我定向,因为在他们单一的交往视域中,似乎认为打工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出路,“长大”后的体力成为能力的主要标识。在这样的人生定位下,常表现出厌学、弃学、逃学等行为,进而制约智力的发展。同时,由于缺少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就会处在防卫和潜隐的恐惧之下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出恐怖、不成熟、退化、反社会、伤害等行为。

2. 情感生活断裂、社会助长缺乏,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首先,亲子间的直接情感交流缺失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提升了孩子的教育抱负和他们的学业、社会和自我调节效能感” [2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微乎其微,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缺乏极易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不良性格。一方面,由于缺乏亲子间直接的情感交流,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所能产生的作用微小,由在家庭承担配角的祖父母替代父母进行直接交流,由于祖父辈对孙辈一般都很溺爱,加之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深感责任重大,也不敢对孩子严格要求,这种隔代亲的现象极易使儿童养成“撒娇、爱哭、任性、胆小、没志气、在家里逞英雄而出门懦弱、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 [3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主要以通信为主,而通信交流中儿童往往成了“留守”的“原因”,父母与子女通信中最常用的话是“孩子,我们多挣点钱是为了供你读书”,这无疑增加了儿童对学业的心理负担。还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照顾他们深感愧疚,电话交流中只是一味地问寒问暖,也少有对他们的其他方面进行关注,更谈不上教育了,即使不关痛痒地问问学习之类的事情,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儿童对这种“电话教育”听多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也更加厌倦。更有一些儿童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中产生情感破裂,家庭的稳定性问题对儿童道德情感体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孩子忍受着被“父母抛弃”的情感生活打击。

其次,社会交往成员弱势,缺乏社会助长作用,制约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山区农村留守人员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大多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弱势”特征明显,儿童长期与这些“弱势”群体一起生活和交流,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助长作用非常薄弱。在除了学校以外的生活中,留守儿童的主要情感交流对象就是祖父母和少量的同龄伙伴。在隔代的情感交流中,儿童只是被关爱的对象,缺乏平等的交流,加之隔代之间的“鸿沟”增加了祖孙之间平等“情感沟通”的难度,一些孩子在与祖辈共同生活时只能习得简单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生产知识” [4 ],好奇心在祖辈的过度保护或呵斥声中消失,理智感得不到较多的赞赏。中老年在忙活完田地的农事后又要忙于孙子的吃喝,与孙辈情感交流的时间也有限。而留守儿童有限的同龄伙伴也基本上同是留守儿童,生活遭际相同,成长经历相似,在同病相怜的交往中,更多滋生的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儿童在这种社会助长缺乏的情况下,容易养成孤僻、敌意、攻击、不礼貌等不良习性,制约心理健康发展。

3. 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制约先进文化习得

文化习得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成员经常性置身于文化中,在持续的文化作用下形成个体的“文化人格”,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的双重不利环境,习得先进文化缺乏指导,难以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能力。

首先,文化劣势处境,阻碍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山区农村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封闭的环境造就文化积淀和文化创新都处于劣势 [5 ]。山区所沉积的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紧密相连的信仰、艺术、风俗、规约、道德和各种习惯,现代生产活动与传统生产方式难以融通。文化创新缺少青壮年的广泛参与,新的文化或异域文化会随着青壮年返乡不加筛选地传入,这些新的文化现象由青壮年从异地带入后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基础,与本地文化产生剧烈冲突,使成长中的留守儿童陷入迷茫。“青壮年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力,同时也是区域文化活动的核心。” [6 ]青壮年外出打工不能参与家乡的文化创新,局部出现文化倒退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留守的中老年人仍然坚守着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诸如将婚嫁丧葬等纳入了与人攀比的范围,且愈演愈烈。这些陈旧文化遮蔽了儿童的双眼,阻碍了儿童的智慧发展,使社会文明进步缓慢。

其次,文化“断代”,先进文化难以植入。所谓文化“断代”是指文化习得过程中,子代向亲代习得文化的环节缺失或不显著,隔代习得文化的现象突出。在家庭内部,“留守儿童”所习得的主要是祖辈承载的隔代“文化”,父母的“第一任教师”角色由祖辈替代。文化“断代”的后果要么是对原有文化的全盘抛弃,要么是文化持续不前,这加剧了不良文化的固化。留守儿童最经常的“文化活动”就是“看电视”,而由于祖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能正确帮助儿童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只认为看电视影响学习而不准儿童更多地观看,因而看电视这一简捷的“文化活动”也受到限制,更不要说享受同龄人所拥有的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了,这严重制约了儿童先进文化的习得。一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文化断代”中减弱,兴趣、爱好在单一的文化活动中收窄。

二、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所谓学校教育代偿是针对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缺陷,学校组织教师代替社会和父母给予儿童教育补偿,以期弥补缺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受社会委托,承担着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无疑要协调多方面力量保证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 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

代替社会和父母实施教育补偿无疑会增加学校的工作难度和工作任务。其艰巨性表现在:第一,“留守”形式多样,工作难度大。“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复杂多样,从家庭结构可分为“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两类“留守”,从双亲婚姻状况可分为“双亲家庭”、“组合家庭”和“单亲家庭”三类“留守”,从就学方式可分为在校“寄宿”、亲人租房“陪读”、乘校车和走读四类“留守”,从家庭经济状况可分为一般和贫困两类“留守”。不同的留守形式从不同角度影响儿童成长。儿童的心理需求复杂多样,每个儿童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教育工作难度大。实施教育代偿还面临时间、财力、物力等诸多困难。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容不得半点含糊,学校必须知难而进,勇于去克服各种困难,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证。第二,“留守”比例高,工作任务重。山区农村经济滞后现象突出,是“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区域,高于全国平均“留守”比例,甚至一些山区学校的多数儿童处于“留守”状态,补偿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学校教育代偿的必要性

山区农村学校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和交往频率、为儿童的情感交流补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习得机会、给予儿童缺少的精神关怀补位,是当前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工作。第一,山区农村学校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具有文化活动相对丰富、组织程度高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山区农村儿童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环境脆弱,学校是最佳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的高组织化能保证学校教育代偿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能有效克服自发社会对儿童无序影响的弊端。第二,在儿童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有效承担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儿童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父辈的关爱,教师的家长角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学校教育代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倾斜政策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是教育倾斜的重点对象。这种倾斜政策的最好执行者还是学校,“留守儿童”是我国山区农村现代农业所需新型农民的重要来源,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实践者,是未来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重点向他们实行教育倾斜,才能保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才能基本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施学校教育代偿的措施

1. 改变学校运行方式,将学校建设成为儿童的经常性活动场所

首先,学校常年开放,为所有儿童提供活动场地。山区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场地有限,学校常年开放能为儿童业余活动提供条件,也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学校常年开放不是常年上课,也不是给学生补课,而是利用社会资源,在学校平台上开展儿童业余科学活动、业余兴趣活动、业余社会活动和业余“生产活动”等。一是学校要常年对所有儿童开放,杜绝利用学校开放给学生补课,增加学生学习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二是要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指导学生开展假期各种业余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帮助儿童;三是寻求社会力量支持,给予教师一定的业余补偿教育津贴,鼓励教师业余志愿为学生提供服务,防止任何形式的变相收费;四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物力作用,既要防止学校公共资源损失又要防止资源闲置。

其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各种能人参与学校指导儿童的业余活动。社会生活中不乏各种各样的“能人”,儿童业余“生产活动”等应吸纳这些“能人”参与指导,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活动内容。一是要吸纳真正的社会“能人”,所选“能人”要有一定奉献精神和热心公益事业,鼓励他们为指导儿童活动提供义务服务;二是发挥“能人”动手能力的指导作用,尤其要吸收科技“能人”,引导儿童的业余科学活动;三是要调动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形成社会舆论支持,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机会,为社会成员参与学校经常性活动提供便利;四是为各类志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其三,学校要在教学计划外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学校变为儿童的活动乐园。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在校开展活动提供时间保证。近年来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了儿童在校时间,也为学校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便利。广泛开展各种课外趣味活动和学科活动,能有效提高师生之间、儿童之间交往频率,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是在学生上学期间为学生提供活动,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一是除了开展新课标设计的学科活动课程之外,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儿童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趣味活动和儿童“科学探索”活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突出活动课程;二是以学校为平台纳入各类青少年活动,弥补农村校外教育空白;三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设计、组织课外活动要以现代科学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要突出体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提升活动的组织程度,激发儿童各类奇思妙想。在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发展心智。

2. 学校各类人员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

人的积极情感是在平等交流中养成的。儿童处于成长中,情感交流需要成人群体的引导、推动和指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成人群体主要就是学校管理者、老师及后勤服务人员。

首先,校内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构成的成人群体要开展与学生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三育人”作用,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偏爱”。在具体情感交流中一是要了解每个儿童的所思所想,倾听儿童的内心苦闷,“分享”儿童的快乐,避免一般化的引导;二是切实担负起家长角色,指导儿童生活,培养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三是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创造美、鉴赏美、展现美的活动,保证每个儿童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其次,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一是促进学生情感交流要回避刻意强调“留守”的身份,开展儿童互助互帮;二是学校生活中避免刺激“留守”儿童的伤痛;三是组织学生展现“能力”、“才华”,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均等的展现机会。

其三,强化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为所有儿童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保证儿童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一是建设高标准学校,改变学校仅能满足上课要求的局面,保证学生各种手工课、实验课、活动课开足开齐,并增加儿童动手机会;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设及建好学生阅览室、电脑房等,及时更新学校各类设施,提高教学设施使用率。

学校各类人员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儿童提供直接的精神关怀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一是学校要加强陪读人员教育,提供教育技能培训。“留守儿童”陪读人员以儿童的祖辈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技能培训。对不负责任的家长加强教育,让他们负起责任,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对极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动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二是建立师生日交流制度。除了安排寄宿生的生活指导老师外,建立教师与学生日交流制度,对儿童的进步及时进行精神鼓励,对儿童的“失败”和内心痛苦及时进行精神安慰。保证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能与教职工进行交流。三是建立走读儿童生活日检查制度,从学生的衣着、表情检查,洞悉儿童的内心困惑,及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责备和批评儿童,杜绝对儿童进行各类指责。每天上课前分小组开展每日开心一刻介绍,组织儿童述说自己开心的事,以愉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活动。每天放学前分小组开展每日一鼓励活动,对儿童一天在学校的进步及时反馈,及时鼓励,让每个儿童高高兴兴回家。

学校教职工的直接精神关怀会在儿童幼嫩的心灵深处植下大爱的种子,除了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外,也能促进儿童间的友爱。

3.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延伸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围绕育人、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分布在我国山区的农村学校建校时间短,学校文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在“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的特殊历史时期,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尤其紧迫。一是切实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农村学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诸如生源稳定性差、布局变动大等,直接涉及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在发挥全面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全,诸如一些村小和教学点仅能满足主干课的开设,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在执行中经常遇到打折扣的现象,育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稳定学校布局、提高质量、稳定生源,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所以需要重点加强中心小学、独立初中的育人环境建设。二是切实培育一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师资。要组织现有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技术,鼓励教师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三是提升学校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帮助农民提升文化水平,投入时间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7 ]。

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在山区文化发展中起引领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生产性是指要突出为生产服务,为所在区域的生产活动提供科学技术知识支持;生活性是要以学校为平台,积极进取,推动文化良性发展。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将学校建设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中心,承担起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的责任,助推先进科学文化向社会延伸。借助为社会成员提供文化服务,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扩散力”,为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创造社会条件,最大程度地消除文化“断代”现象。

对“留守儿童”教育代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黄希庭.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森重敏.孩子和家庭环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杨莉君,胡洁琼.农村儿童家庭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98-102.

[5]张 硕,田 甜,史爱华.留守儿童教育文化补给的田野实验[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44-49.

[6]黄吉武.少数民族地区青壮年补偿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6):124-126.

[7]李菊英.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新型农民及其培育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22-124.

作者:黄吉武 李梅花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2:

对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关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笔谈之一

编者按:新《义务教育法》颁行以来,“均衡发展”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长沙市芙蓉区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他们有艰难的探索,有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并形成了可贵的经验。本刊编辑部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实践》(载《湖南教育》2008年第2期)为题对芙蓉区的做法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教育怎样实现均衡发展?芙蓉区的经验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这里发表的几篇文章对这些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每个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前提。

当前,在优先发展的良好政策下,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可以说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是,当你走进农村山区,去触摸农村教育的真实画面,你会发现依旧困难重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正遭遇尴尬。现象一,县城学校人满为患,乡镇中小学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现象二,县城学校教师富余,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紧缺。这当然主要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多年的资金投入,让县城学校有了优良的办学条件,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众多优秀教师的加盟,良好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及家长趋之若鹜。而农村中小学学生数少,教师福利待遇低,教师不安心,教学质量落后,家长意见大,学生流失严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农村义务教育这种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将会造成基础教育的畸形发展。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从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生源的均衡上着手。

均衡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是学校办学的物质基础,包括学校校园环境、校舍条件、生活条件、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办学条件的优劣取决于资金投入的多少。城区学校是县域教育的“面子”,在资金分配时,总能多得一杯羹。2005年以来,会同县在城区学校的资金投入达到1500万元,占到了全县教育投入的三分之一。多年的资金倾斜,使城区学校与乡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不但体现在校园环境和校舍方面,还体现在教学辅助设施方面。城区学校基本实现各种功能室的完整配备,多媒体室、图书室、阅览室、电脑室、语音室、仪器室、实验室,一应俱全。而农村中小学由于校舍紧张,功能室配备不全,虽然也有图书室、电脑室等,但图书的数量及管理远远达不到要求。电脑数量不足,配备也比较差,使用效率不高。实验教学的管理远不及城区学校那样规范,实验开出率较低。这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欠缺,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乡镇中小学的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的分配上,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一是要加大布局调整步伐,撤并学生数少的村小和教学点,盘活闲置校舍,统筹资金,集中力量办好每个乡镇的中心小学;二是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想方设法开办低龄寄宿制学校,让偏远山区孩子能安心读书,彻底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和上优质学校难的问题。

均衡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不但要素质高、业务精,而且应师德高尚,有敬业精神。学校吸引师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域交通条件以外,学校的福利待遇、管理体制、教学氛围也是重要因素。在没有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前,学生数的多少决定了学校的经济状况,也决定了教师的福利待遇。城区学校生源充足,相对优厚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众多优秀教师,便捷交通和地域环境让教师想方设法往县城挤,造成县城和城郊学校教师严重超编。而乡镇中小学校,受地理环境限制,学生数少,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不断外流,师资力量日趋薄弱。均衡师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师流动的宏观调控,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出台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师进城、下乡明文规定,严格按照编制对教师进行调配交流。制订优惠政策,积极倡导奉献精神,鼓励教师到偏远乡镇学校工作。城区学校进入,不能再在乡镇学校“釜底抽薪”,要采取委培或招考的方式及时补充乡镇中小学教师。加强专业教师培训,不断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障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师的相对稳定。

均衡生源

生源决定了学校规模,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晴雨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学生择校日趋严重。以会同为例,城区学校会同一中、林城镇一完小、二完小班额严重超标,最多达到80名学生一个班。乡镇中小学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转学严重。偏僻的高椅乡中学,2007年秋季初三年级转学16人,仅剩一个班23人。优秀学生的转学,加大了乡镇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难度,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生源的相对稳定对学校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均衡生源要做到几点:一是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招生秩序,学校要严格按就近入学的原则进行招生,乡镇学校招收本乡镇学生,城区划区域招生;二是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乡镇中小学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家长及学生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忌对县城学校的盲目迷信和追从;四是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作者系会同县教育局局长)

作者:李怀玉

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论文 篇3:

改革开放对贵州农村地区的促进

[摘 要]贵州经济、政治建设、传统观念、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长期处在一个落后的状态,农村相对更加严重。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前贵州农村地区的基本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传统观念、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贵州农村地区;改革开放;经济;政治;传统观念;文化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取得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住的旧房子也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未然耸立的高楼大厦,GDP的总值也翻了近60倍,使得中國的经济在世界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改革开放不仅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得到提高,對农村地区的促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贵州是中国西南方的一个省,生态环境比较落后,对外的交通业并不发达,最主要的是该省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比较缓慢,导致贵州省的经济和其他省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贵州省农村地区最为明显。改革开放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影响和促进到底有哪些?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1改革开放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其它的省市地区相比,发展仍然属于缓慢。1999年,我国人均GDP为6500元,西南地区的四川省为4350元,云南省为4440元,而贵州省仅为2460元,不仅低于全国的人均GDP,和邻近的四川省和云南省的差距也是非常的大,在全国的排名仅为第30位。再来看看贵州农村的人均GDP,情况也不容乐观,全国农村人均GDP为2210元,贵州省的农村人均GDP为1360元,仅排在全国的第29位。总的说来,贵州边远的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仍然处于一个低下的水平,导致这个农村经济低下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从自然环境上看,在喀斯特发育强烈的地区,土层贫脊,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广布,可供农业使用的有效土地面积少,农业上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低下。自然条件恶劣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这是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从条件上看,贵州省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村地区的情况更是恶劣,因而造成人口素质低下、缺乏竞争意识、市场经济观念淡薄等。使得农村和城市缺乏交流和沟通。

2改革开放对贵州省农村地区基层民主的建设

改革开放至今,贵州省农村地区的政治建设上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2.1“新富参政”的乱象

目前,贵州省农村地区的“新富参政”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农名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富人的政治现象,让人们会误以为农村的家家户户都富裕了起来,其实只是部分人富裕的一个假象,这样只会让这些富裕的人们怀着私利,为自己能够谋取更大的利益,最终拉大了贫富差距,让富裕的人更富裕,贫困的人更贫困。从而阻碍的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2家族、宗族干政

在农村地区,家族、宗族往往比较团结,在贵州省的农村地区也不例外。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生活上,现在已经慢慢的延伸到了政治上,对政权的选举和人事的任命影响也是极大。随着家族、宗族势力的不断壮大,已经慢慢的威胁到了政府机关和公务部门,最终影响到了地方及社会的发展。

2.3农村干部的匮乏

贵州省的农村地区自身文化素质有限,主要体现在农村的干部培养上,他们普遍缺乏法律意识,能力素质比较低下,干部的编制构架不合理,大大的影响到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要想改善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建设就必须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建设的条件,还要提高一定的物质条件;然后制定和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干部们能够在这些规定中履行自己的职责,让他们能够依法懂法,科学的规律的建设基层民主政治。这样才能是我们农村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

3改革开放对贵州农村传统观念有了质的飞越

改革开放使贵州省农村地区在很多事项的传统观念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主要是体现在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和产量的分配转移,尤其是对农民的一下岗位培训教育下了很多功夫,还有一项任务不容忽视,这就是转变农民的观念。一个土身土长的农村人,想去改变他的传统观念是很要下一番功夫的,特别是要让他们忘掉以前农村的传统,然后去接受城市的一些新观念,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而且城市的新观念和农村的旧观念必然是有很多冲突主要表现为:

3.1贵州省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业,而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等,农村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慢慢的城市化,让部分农民从农业渐渐的走向商业、服务业、信息业等,这不仅仅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还可以提高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从而转变传统的观念。

在贵州省农村地区,有些农民的传统观念很难改变,比如让他们投资去学习一项技术,他们会认为这是既伤钱又伤神的事情,并且不一定是学有所成,他们对花钱培训、受教育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不求上进,认为每月种植的农产品就能安逸的过日子了。

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农村地区慢慢的转向城市化,居住地也慢慢的向城市集中,居住方式得到改变的同时,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改变,从以往只与家族的人员交往转变到与族人以外的人员交往,而且交往的方式也慢慢的多样化了,从以往的面对面的语言类交往转变为现在的信息化交往,彻底的让他们适应了城市化。

3.2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的农村地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文明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农民在田里干活一干就是一天,也不觉得疲倦,但城市化以后农民适应了城市的新节奏,开始了“一壶茶,一包烟,一份报纸看一天”的生活。但是农村的城市化也让一些农民彻底的改头换面,在农村,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样,农村城市化以后,他们慢慢的开始注重仪表了,并且从仪表中开始慢慢的散发出成功人士的气质。从总体上看,农村的城市化已经慢慢替代了旧农民观念,让农民队伍慢慢的以科技手段来发家致富了,并且显现出一批批的高文化素质的人才。

4改革开放对贵州农村文化教育的促进

4.1贵州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力扶持教育行业,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非常重视,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让义务教育在贵州省农村地区能更上一个台阶。虽然国家在大力的扶持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可是在發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4.1.1教師数量不足

这是很多农村地区学校普遍的一个难题,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有的教师身兼多职,既教语文又教数学,既教体育又教美术,并且教师们的工作环境极度恶劣,以至于农村地区想留住教师也是难上加难。

4.1.2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在教师数量这个难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难题,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不高,因为很多农村的教师自身的文化层次较低,多为初高中学历,因为教学环境的欠缺,工资待遇的偏低,以至于高学历的教师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从教,农村大量优秀师资的匮乏,制约着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

4.1.3学校课程开设比较单一

因为考虑到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环境因素和经济情况,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比较单一,没有特色,据调查,许多学校只开设了语文和数学课程,连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都没有专职教师,一般都是由语文和数学教师兼任,导致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农村和城市的学校教师交流学习,逐渐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

4.2家庭教育缺失

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家庭还有普遍的一种情况,就是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在家庭受教育的程度几乎为零,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4.2.1提高贵州贫困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策略

要想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4.2.2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受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进校园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是让孩子自身学到知识,更是让孩子通过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交往能力等,农村教育的重心应放在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为他们学会生存打基础,把为当地的建设服务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不应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

4.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干力量,特别像贵州省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村教师数量紧缺、教师的综合能力也不高,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应该从从长远发展看,吸引大量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来。大学毕业生大多去了县城及以上的中学任教,都不愿意来农村当一名小学教师。所以,须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尽快在地方师范院校引进教师,只有培养出大量愿意服务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优秀教师,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广大贫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国家长期整体发展的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也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国家整合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发展农村的工业化和集体化事业,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并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逐步实现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整合配置。这将是贵州农村在扶贫路径选择上的一次有益尝试。贵州经济要“在西部崛起”,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要高速的、可持续的发展,其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而教育的滞后却影响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逐步改善农村及偏远山区的教育现状,只要我们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一代新的、高素质的贵州农民将会对贵州“在西部崛起”中作出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袁爽(1986-)男,汉族,湖北黄石市人,法学硕士,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研究。

作者:袁爽

上一篇:司法行政惯例审查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会计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