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

2022-04-18

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许多化学教师逐渐从茫然到适应,从机械使用到灵活应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然而,基于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有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领悟能力、教材的运用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亟需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 篇1:

试论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为培养实用型医学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职卫生院校的医用化学教学中,实施多种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实验过程中的畏难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卫生 医用化学 实验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陈霞(1971-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卫生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一、医用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模式。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培养医学技术实用型人才为主线,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应具有直接上岗工作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对高职卫生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应当具有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必须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医学职教理念,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努力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

医用化学是高职卫生院校普通课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职卫生院校医用化学教学中,应切实体现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和媒介,引导、补充、强化理论课的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促进、提升功能,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为理解疑难概念铺设台阶,而且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密不可分,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教师运用实验教学这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通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药品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展示,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处理等一系列程序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思索、探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飞跃,从而达到启迪思维、提高智力的目的。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既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最好实践活动,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活动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有效手段。实验操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和勤奋努力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训练和提升,特别是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现象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创新型实验教师因势利导,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剖析,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动力。

二、对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演示实验与学生验证性实验并进式教学模式

演示实验是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解释化学原理和化学基础知识,配合课堂讲授的环节所进行的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为全班学生呈现鲜明可信、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的一种方法,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学生的验证性实验操作是为了复习、巩固、验证课堂教学内容而进行的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针对高职学生在学习初期动手能力薄弱,需耐心、细致进行操作训练的特点,验证性实验也要在教师的耐心、细心、精心的指导下进行。对教师来说讲解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有重复现象,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验证性实验要在知识学习后的一段时间内才能进行,实验与理论间的有机联系被人为割裂,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出现脱节现象,忽视了实践对理论形成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些矛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示实验与学生验证性实验进行有机整合,实行两者并进式实验教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对班容量较小、课堂教学秩序容易控制的班级,将有演示实验与学生验证性实验的课程直接搬到实验室授课,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基本理论的介绍以及对实验的分析,在教师和实验员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实现实验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机补充和验证。在时间比较宽松的条件下,改变教材中简单的照本宣科的实验操作,可以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对比实验,对实验过程中药品的用量、药品添加的先后顺序、反应条件的选择等各方面实验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共同得出实验最佳的反应条件和结果。

这种有机整合能使教学与实验紧密结合,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减少了教学中的重复与脱节现象,改变了以往简单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和实验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边学习、边实验、边观察、边动脑的主动学习状态之中,以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对比实验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结合,学与练的统一。

(二)积极推进创新实验与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医学工作者是医学院校的教学目标。在医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在创新和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方面将自己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运用;一方面把自己当作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实验亲自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获得结论。这种实验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及创新的科学素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动力,是在教学中积极提倡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适时结合教学内容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的创新实验。对于创新实验内容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1)能充分体现实验的科学化、生活化、社会化,突出趣味性和创新性。(2)难度适当,结合医学专业特点,选择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供学生选择。(3)创新和探究实验要以综合训练为主,实施小组实验,引导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而不是单打独斗。(4)主要采用探讨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不固定。(5)组织实验时,教师要提供两到三个实验题目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始终处于组织者、引导者、协作者的地位。学生选好题目后,自行结组,进行资料的查询,对实验素材的归纳、整理,实验方案的合理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加以准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疑难答询和药品的准备,以保证实验的安全实施。设计方案由小组讨论通过后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实验,分析介绍自己的实验结果,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质疑。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在创新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失败,接受学生的失败,鼓励他们能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克服畏难心理,改进实验方案,继续探究,获取最后的成功。医用化学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其作为创新实验的题目或素材供学生选择,这些实验的选择,既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也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变感性了解为理性探源。

通过创新式和探究式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组织素材、实验实施、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全面、深刻了解某种现象、观点和理论,拓宽思维和学习视野,学会抽象、概括、独立学习,为将来的后续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创新与探究实验以小组实验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努力创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真正实现走出课堂去学习,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由学校联系、教师带队去相关的工厂、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去体会化学在化工生产、环境监测、医学检验等各方面的应用。如去酒厂参观饮用酒的酿制过程,去油脂化工厂参观了解肥皂的制备过程,去药品监督检测局学习对药品成分的检测方法,去医院学习临床检测的具体过程及其中应用的化学知识,去印染厂学习原料的加工、布匹的漂白及印染过程,去公安交通部门学习对酒驾人员的酒精检测等。如果不能实地去观摩学习,也可以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来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片等,充实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得来的知识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所学的内容扎实、稳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深远。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基础知识与新的科学技术的结合,创新与基础专业知识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

三、提高实验考核力度,促进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于高职卫生教育来说不言而喻,但是深入、广泛实施实验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对于实验成绩的考核。实验成绩的考核是对实验技能提高的有效促进和督促,也是激发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我院医用化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成绩原先只占总评成绩的20%,有的甚至形同虚设,只按考试的卷面成绩进行考核,遏制了教师、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通过对实验考核形式的改革,提高了实验考核在教学考核中所占比重,实验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提高了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分值分布:平时实验的考核成绩(70%)+创新探究实验成绩(30%),其中平时实验的考核成绩=出勤率(10%)+实验过程(40%)(包括实验预习、设计、准备、实验规范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应急事件处理等)+实验效果(10%)+实验报告(10%)。实验总成绩=平时每次实验成绩之和/实验次数+创新探究实验成绩。教师每一节实验课都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监督、测评,及时给出成绩及指导,充分实现实验成绩的及时性、客观性、公平性。通过对实验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实验成绩考核与评定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医用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培养职业能力的作用。

实验技能的测评与考核既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转变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局面,同时由于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创新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充分考虑了基础较差的同学与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更全面地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医用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教师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实验教学的同时,在组织实验内容时应从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实用知识的角度出发,组织好每一次学生实验,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密,过程清晰,在实验过程中善于促进、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学会实验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获得操作技能技巧,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通过实验巩固理论知识,并构建理论联系实践的实用知识桥梁。

[参考文献]

[1]张少云,李峰.无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张友楚.医用化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綦旭良.有机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陈霞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 篇2: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略谈

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许多化学教师逐渐从茫然到适应,从机械使用到灵活应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然而,基于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有些教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领悟能力、教材的运用能力、实验的设计能力亟需加强。如今,“双基”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化学课程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受到化学实验自身条件及外部因素的限制,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仍然坚持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思路,化学实验教学呈现弱化之势。由此可见,注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实效、重视学生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基础

1. 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建构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因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新课改精神的学习,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有效建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逐步实现“填鸭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化学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不论是知识传授还是能力训练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研究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主性。

2. 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新课改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应该兼具生动性和多样性,将一些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于课堂,增添学习的趣味性,鼓励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针对实验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平等、自由的交流、探讨、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加强化学实验硬件设施的建设

化学实验的硬件设施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前提,目前,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有些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仪器已然成为摆设,所以,应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重视化学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确保充足的硬件设施以支撑化学实验教学。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构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

1. 实验主题

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实验主题,这个主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而且进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应当就实验相关的注意事项、操作技巧以及实验目的进行阐述,以此提高化学实验的效率和有效性。而且,实验主题需要巧妙的问题设计、有趣的情景设计与之对应,这些都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也是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关键。

2. 实验过程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化学物品的性质,指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并对于学生的实验结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实验结果

化学实验完成以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针对实验涉及的化学知识予以总结、归纳,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印象,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

4. 实验评价及反思

对于实验的评价和反思是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要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闪光点,同时,也要指出学生设计和操作教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撰写实验报告,并对有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的交流,以利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之策

待成功建构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之后,接下来则需要相关教学模式进行实施,而且主要是化学实验教学环节的实施。下面,我们以“检验二氧化硫性质”的化学实验教学为例进行介绍:

1. 基本知识的了解

二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酸性氧化物,其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是硫的中间价态,化合價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即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其中又以还原性为主,同时它还有漂白性。为了检验其性质,我们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用身边的事例进行情景设计,引出这次实验的主角———“二氧化硫”,如,布置学生收集市场上的红酒配方,收集当地的雨水并测量其PH值,介绍马斯河谷的二氧化硫污染事件、介绍发生在福建某地的毒银耳事件等,加深学生对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认识,知道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硫,如何防治二氧化硫污染等相关问题。

2. 明确实验的内容

有趣的情景设计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随即提出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检验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分组的形式,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其内容涵盖:(1)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检验,所需试剂:pH试纸、澄清石灰水、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等。(2)还原性的检验,所需试剂:溴水、氯水、碘水、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H2O2溶液和BaCl2溶液等。(3)氧化性检验,所需试剂:饱和的硫化氢溶液或硫化钠溶液等。(4)漂白性检验,所需试剂:品红溶液等。

3. 分析实验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了科学、环保的实验装置,并且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 总结和反思

实验完成后,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刚刚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反思,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

作者:赵建新 顾勤华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论文 篇3:

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摘 要:本文以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为主要内容,从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模拟微观实验反应;通过信息技术,模拟错误实验出现的后果;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无法实现的实验内容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拟错误实验;模拟微观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中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掌握更多化学现象,分析化学本质,强化学生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以实验为主,善于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在信息背景下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一、 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形势下,要对化学教学实验形式进行改进,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形式。

在新时期,化学实验教学和信息化教学形式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第一,善于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视频、动画以及文字,结合化学知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导入实验,提出实验教学目标,依据实验为学生设计一系列问题,针对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预设问题。

第二,善于使用信息技术展示化学实验过程,使学生观看直观实验内容,总结实验现象和发现反应的基本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实验内容以及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提升实践探究能力。

第三,对化学知识重点实验内容进行重现,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的视频功能,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认知,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情感和学习态度进行培养,进而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能力。

第四,师生交流和互动,学生要共同揭示存在的问题,对化学实验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要始终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指导和分析,强化互动和交流,努力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第五,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使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掌握和了解,实现化学知识迁移,要对化学实验知识要点进行掌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反复练习,注重化学课堂考核。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及时掌握和分析,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注重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通过实验演示做出直观性评价。

二、 在信息化條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模拟微观实验反应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动态化图片、视频和动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针对学生实验能力进行提升。

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微观模拟实验环境,这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可以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隐含微观现象和知识的学科,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掌握实验现象,才能掌握化学知识,感受化学知识,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现在化学实验只可为学生展示宏观实验内容,无法展示深层实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化学知识为学生展示微观实验内容,使学生可以观看动态化形式实验步骤,体会实验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微观化学知识的本质。

在学习人教版《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只可为学生提供宏观反应,无法为其展示离子之间存在的反应。所以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其展示微观实验,通过放大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借助Flash动画为学生展示动态电离反应。

借助信息技术为其展示模拟实验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中展示的实验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从中掌握离子反应实质,感受反应产生的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化学教学实验的效果。

(二)通过信息技术,模拟错误实验出现的后果

化学实验存在很大危险性,很多实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学生无法意识到实验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实验失误带来的危害,让学生得到警示。

在学习人教版《氨 硝酸 硫酸》实验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这些物质在触碰人体皮肤就造成严重伤害,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会有什么伤害。

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失败案例的视频,为学生播放腐蚀性溶液接触人体的伤害,为学生展示一些接触腐蚀性溶液后的皮肤,使学生意识到腐蚀性溶液的危害性,还有一些因为操作不正确而导致爆炸事件的例子,在爆炸中会出现很多有害物质,以及一些有毒性的试剂等,因为操作不当会出现危险。

因此,教师在让学生做化学实验时,化学实验一定要严格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按照真实情况和步骤进行,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各种操作不当引起的后果,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通过观看感到害怕,在实验中更加小心,规范实验行为和步骤。

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不需要反复强调和重复,通过实验失误后果的展示使实验步骤更加正确,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借助信息技术将失误现象和危害展示给学生。

(三)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无法实现的实验内容

在化学实验中除了需要一定的操作条件,一定实验工具和材料,还要正确实验,才能确保实验安全进行。高中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对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想要通过自我努力解决问题,不过存在学生记忆不准确,实验过程不够认真等情况,总是引发一些实验失误现象,导致出现事故,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具有严重影响。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带领学生亲自操作,可以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演示,将实验在多媒体中直观演示出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看。可以借助网络视频进行学习,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以此不断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三、 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的结合,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微观实验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演示一些实验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演示一些实验失败的后果和无法实现的实验等,不断提升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闫正江.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 学周刊,2018, (31).

[2]邱国援.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4).

[3]唐琳, 张玲.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性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5).

[4]豆莹.高三化学教学中实验类微课的案例设计与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59).

[5]宋晓敏.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7).

[6]燕忠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2).

[7]李永青.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   才智,2018,(27).

[8]许小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8).

[9]王达.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4,(21).

作者:沈鹏

上一篇:医院财务会计管理论文下一篇:模具制造控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