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习质量的酒店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酒店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习內容,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体现。它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深入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获得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接受职业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独立工作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于实习质量的酒店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基于实习质量的酒店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 要:通过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部分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毕业生和专家进行访谈等实证研究,力图从社会、酒店、学校及毕业生个人等方面来找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方面因素主要是父母建议以及社会认同;酒店方面最主要因素是酒店的发展空间;学校方面主要因素是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知名度;毕业生方面主要是个人的沟通能力等因素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时就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有利于指导实践教育。

关键词: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陈纯(1987-),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周丽(1972-),女,安徽五河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一般课题“常州高职园区学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编号:CDGZ2016028),主持人:陈纯;常州大学高职教育研究院重点课题“常州高职园区旅游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研究”(编号:CDGZ2016022),主持人:周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长期以来存在流失离职率高、对口率较低等现象,这给学校和酒店都带来了较大压力。参考国内万方、知网等学术研究数据库发现,国内学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业就业质量的研究寥寥无几,为了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业就业状况,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以及用人单位对酒店管理毕业生的反馈等,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与问卷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问卷调查,并对目前毕业生就业的部分酒店管理层、旅游局相關领导、院校老师等进行访谈,客观清晰反映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酒店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可行的方案及对策。

一、就业质量的内涵

(一)国外关于就业质量内涵的演变

国外对就业质量的探讨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美国提出了“劳动生活质量”的概念,此概念的基本思想就是考虑技术和人的统一,目的是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现状;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报告,“体面劳动”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社会保障和维护基本权益来促进就业,这与后来的就业质量概念相互匹配;2000年法国尼斯欧盟理事会提出“Quality in Job”的概念,工作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也包含工作环境质量,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与工作相关的总体效用的提升,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就业质量。

(二)国内关于就业质量内涵的研究

相比国外对就业质量的研究,国内就业质量的研究起步较晚。童玉芬认为就业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就业数量反映的是就业的人数,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就业者的工资薪酬水准,工作环境优劣,工作稳定性情况等的结合,所以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就业过程中具体状况的综合性范畴[1]。薛丹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劳动报酬和收入优劣等的综合性范畴,它包括就业稳定性、薪酬水平、就业满意度等因素,还受到政府、社会以及经济的制约[2]。韦传亮认为就业质量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工作的性质、工作的条件、就业安全、个人尊严、健康和福利、社会保障、培训和职业生涯前景、劳资关系和机会平等[3]。郎建华、赵君、于荣娟认为就业质量的优劣还包括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家庭的满意度、社会的满意度等[4]。陈曦在研究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影响因素的文章中定义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根据自身的个体特征、社会资本、专业技能和职业认知水平,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人才中介组织平台,在自由、公平和安全等条件下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从而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就此获得报酬和发展机会的优化程度[5]。

由以上学者的分析及表述可以得出,多数学者认为就业质量是综合性的概念,借鉴原有的研究理论,本文将就业质量定义为:高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优劣程度。

二、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具体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不断增多,岳德军、田远在研究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中得出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人职匹配度以及薪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6];高耀、刘志民、方鹏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学生初次就业有重大的影响[7]。

(二)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1980年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关系网络获取资源的总称。许多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刘新华、杨艳研究得出家庭社会资本越大,大学生就业质量越高[8];黄敬宝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关系中得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较大的正面影响[9]。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就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时候要兼顾二者。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回顾

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施静、史海峰、时全丽认为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例如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等方面[10]。陈迎明总结2003-2013十年文献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是内部因素即个人及学校因素、外部因素及家庭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11]。蔡瑞林、王彦总结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用人单位因素等[12]。姜庆华、管丹认为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软硬件发展不均衡、就业环境得不到改善、就业压力大等问题[13]。樊奇、朱溪亭通过研究江苏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后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就业质量因素有五点,即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企业因素、学校因素、毕业生自身因素[14]。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一直是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性,造成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不一致,而且在相关回顾中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寥寥无几,所以本文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采用spss21.0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不高

就业率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价的核心指标,毕业生就业初期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社会、学校的压力等原因直接影响到就业率的高低。根据麦可思调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2015)以及相关毕业生访谈显示,2015年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有18%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没有就业,相对于全院93%平均就业率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有待提高。

(二)专业对口率不高

专业不对口是指毕业后从事的工作领域与所学专业不符合。根据2015年麦可思调查显示,学院毕业生毕业后集中就业在“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家电等)”“机械设备制造业(含装备制造)”等领域,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对口率较低,只有54%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三)收入竞争力不强

2015年学院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工资水平,明显比2014年2013届的月收入有所提升,其中工资最高的是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2015年平均月工资为4476元;其次是轻纺食品等专业平均月工资为4028元,材料能源、制造以及电子信息等专业基本工资都在3700元以上,财经类专业平均月收入3544元,生化与药品类专业平均月工资3481元,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345元,旅游大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為3157元,在学院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行表中居倒数第二位(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整理)

(四)就业质量不高

著名人力资源咨询怡安翰威特公司公布2016年中国人力资本调查数据显示,酒店行业离职率最高达43.4%,薪酬涨幅4.5%,在全中国人力市场处于较低的水平[15]。通过对毕业生的走访,毕业生普遍认为酒店的工作压力大、强度大,离职倾向明显。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酒店的人文关怀很重要,但是目前许多酒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就业质量。

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根据文献回顾及目前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见表2)得出目前学院酒店管理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酒店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

(一)高职酒店管理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

1.社会因素。目前社会对酒店行业整体认同度低,这种现象北方更甚于南方,以常州为例,酒店员工中来自北方的占比明显小于南方。酒店专业毕业生选择去其他服务性行业,如保险业、金融业等就业的比例很大,即使选择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也更倾向选择财务、后勤、人事等二线职能部门,而不是一线对客服务部门。另外酒店行业的学历普遍偏低,集中在中职与高职之间,毕业生在酒店这个环境中往往觉得很难提升自己。酒店客源素质不一也会影响到毕业生自身的工作情绪和职业心态,人际关系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2.酒店因素。酒店因素中薪酬、员工关怀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影响较大。在访谈过程中,酒店管理毕业生认为进入职场所承担的工作同老员工一样,但是试用期工资待遇和正式的员工有差异,这会使部分新员工对目前的工作产生怨言。酒店管理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比较,如果毕业3-4年没有晋升其薪酬就会与其他行业毕业生拉大差距,但值得提出的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认为薪酬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大多数毕业生都出生于1995年以后,他们渴望部门主管、经理、酒店管理层多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去关心他们,使他们觉得在酒店工作有良好的氛围。员工关爱是影响就业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等。部分毕业生表示有个别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老师上课的风格也会影响知识的吸收,与实际联系密切的案例教学优于纯理论教学。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在生活及实习等各阶段提供职业养成的便利条件。

4.个人因素。个人是影响就业质量的最大的因素之一,个人的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作用。通过专家访谈,他们也普遍认为这是最基本的因素,个人的年龄、户籍、性别、外貌、家庭等因素都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职业规划是目前毕业生对酒店就业关注的重点之一,酒店工作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部分员工会觉得很简单,没有学习其他知识的机会,易产生职业规划不明确的迷茫。尤其是单体酒店就业的学生职业晋升只能在本酒店进行,缺少集团内外的流动性,也成为制约毕业生从业的重要因素。

(二)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实证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因素,通过焦点访谈获取影响就业因素的关键点25项,随后对在校有实习经验的15级酒店管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0份,实际回收64份,回收率为91.4%,收回问卷全部有效,根据spss20.0分析问卷构面可信度为0.728,大于0.7,说明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男生14人,女生50人,其中17.2%的学生来自苏南城市、23.4%的学生来自苏中城市、46.9%的人来自苏北城市,还有12.5%的同学来自江西、云南等其它省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调查问卷的认同性较高,均值基本都在中间数3以上,其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选项是“个人沟通能力”(均值为4.48)“个人身体的状况”(均值为4.38)“酒店的发展空间”(均值为4.28)“个人就业的态度”(均值为4.23)“酒店的薪酬”(均值为4.20)“工作环境”(均值为4.13)等(见表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到学校、酒店、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也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六、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对策

(一)从社会层面来看,要多方协调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政府作为社会各项工作的调控者,应出台更有吸引力的行业管理政策吸引学生就业,同时还要做好监督工作,保证现有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正常运行。学校应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在日常的教学、学校生活以及职业规划中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家庭作为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之一,在女生群体中影响更为明显,调查过程中90%以上的女生表示都不愿意离家太远,而78.5%以上的毕业生都认为,家长的观点对个人就业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政府、学校、家庭应多方面协作,共同致力于毕业生良好就业环境的营造。

(二)从酒店方面来看,要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加强职业规划引导

酒店业应根据市场竞争和人才发展需要,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和福利政策,例如员工优惠价格,带薪休假制度等,为毕业生积极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要为毕业生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明确毕业生就业的职位以及晋升的途径。在与专家访谈过程中,智选假日酒店集团的职业规划尤其值得同行借鉴,该集团采取“一专多能”的员工培养模式。集团给每位员工发了“晋升护照”,明确不同岗位的晋升途径以及要求,如果员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酒店就会在相应的页码上盖章,这种形式使得员工对自己的晋升途径一目了然,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三)从学校方面来看,要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以及职业规划教育

专业认同是学生进入并从事酒店行业的第一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也为学生设置了一些专业认识的实训课程,但是不足以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学生普遍还停留在“服务员”这个认知层面,应通过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导入,提升职业认同。同时也要针对本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目前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针对全体学生开设,缺少对本专业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规划,因此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本专业特色设计基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四)从毕业生角度看,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就业态度的提升

现代酒店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理念、技能和方法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新的岗位工作要求,学生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增强学习能力,提高个人的职业综合技能和素质,掌握与岗位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是提升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学生应当理性看待社会竞争、行业发展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摆正就业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岗位工作和社会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童玉芬.就业原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131-132.

[2]薛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类专业学生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3(6):47-48.

[3]韦传亮.构建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1):12-13.

[4]郎建华,赵君,于荣娟.内蒙古高职学生提升就业质量途径探析[J].才智,2016(5):131.

[5]陈曦.大学生初次就业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2011.

[6]岳德军,田远.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江苏高教,2016(1):101-104.

[7]高耀,刘志民,方鹏.人力资本对高校学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2010年网络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2012.28(2):77-85.

[8]刘新华,杨艳.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差序就业——关于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5):68-70.

[9]黄敬宝.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2(3):52-58.

[10]施静,史海峰,时全丽.常州高职院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亚太教育,2015(14):152-153.

[11]陈迎明.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4):35-44.

[12]蔡瑞林,王彦.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45-48.

[13]姜庆华,管丹.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分析与提高途径探索[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30-132.

[14]樊奇,朱溪亭.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3):44-45.

[15]新浪财经:2016年全国平均薪酬增长6.7%[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6-11-22/doc-ifxxwmws3523032.shtml.

責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陈纯 周丽

基于实习质量的酒店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分析及建议

摘 要:酒店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学习內容,是工学结合的重要体现。它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深入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获得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接受职业环境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独立工作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技能技巧,并能够将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于酒店管理实践,为以后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介绍了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积极探索如何提高酒店实习管理质量。

关键词:酒店管理 顶岗实习 建议

一、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对于学生来说,酒店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实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可以帮助其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心理转变,培养其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而具有一定的职业认同感是学生爱岗敬业、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深入一线兢兢业业的工作,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酒店这个行业,增强职业认同感。对于酒店来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入酒店实习,可以帮助其获得专业人才,减少培训压力,毫无工作经验而又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是酒店行业培养管理人才的重中之重。

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可是目前酒店行业实习生实习的现状不容乐观,本应该双赢的局面却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生对于实习的期望过高。现在实习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独子,深受父母宠爱,独立自主意识很差,不能吃苦,进入酒店实习后面对酒店基层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法适应,甚至于部分家长主动要求孩子放弃实习,导致实习生对于实习的积极性很差,无法坚持。(2)酒店分配岗位挫伤实习生积极性。实习生到酒店后,大部分酒店对实习生进行为期2-3天培训后,根据实习生身高长相等外在条件进行分配岗位,这种仅凭外表的分配方式让实习生感觉不公平,进而产生失落感,影响工作积极性。(3)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建立归属感。大部分酒店只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实习薪酬和待遇无法和正式员工相同,但是却从事与正式员工相同工作压力的工作。有些一线管理者甚至故意将较繁重的工作任务分配给实习生,一旦出现什么问题甚至于将责任归咎于实习生,这些都导致实习生心理不平衡,无法爱岗,总感觉自己是外人,无法和正式员工融入一体。(4)实习效果不佳。大部分酒店并没有建立起实习生管理模式,没有帮助实习生设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整个实习期间只是从事最基础的工作,当实习生度过最初的新鲜期后,日复一日的繁重工作任务让实习生感觉不到自己在进步,没有收获期望的知识,进而对这份实习工作产生厌恶心理,更有甚者对这个行业产生失望心理,只盼望早早过完实习期转而投奔其他行业。

三、对提高酒店实习管理质量的建议

1.从酒店层面。

1.1 建立长期有效的实习生管理制度。酒店应该建立起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有衔接的管理制度,完善实习生评估制度,渐进性的分配工作,每年定期接受一定数量的实习生,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起到宣传企业的效果。

1.2建立实习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酒店应该重视每个实习生,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想在酒店行业有所造诣的,帮助实习生建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利于激励实习生积极工作,同时也有利于酒店培养自己所需的优秀人才。

1.3 薪酬待遇合理化。酒店应该尊重实习生创造的价值,将实习生与正式员工的薪酬待遇差距缩小,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工作的快乐,肯定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酒店人力资源流失重新招聘的成本。

1.4 重视培训。酒店要重视对实习生的培训,帮助实习生了解酒店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工作内容等,使实习生能早日独立胜任个人工作,增强其自信心。同时经过一段时间锤炼后可以让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拥有轮岗机会,重新学习新知识,让其保有工作的新鲜感;另一方面,酒店要加强对与实习生打交道最多的基层管理人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帮助基层管理人员了解实习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2. 从学校方面。

2.1实习前。(1) 组织学生对酒店行业进行调研,明确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坚定学习本专业的信心,聘请酒店专业人士对酒店人力资源使用规格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明白行业用人标准。(2) 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老师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日常课程教学中多渗透真实工作场景讲解,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实训类课程教学尽可能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采取全真模拟实训,让学生在实习前对今后实习有直观全面的认识,为今后顶岗实习做好身体和心理准备。(3) 实习前要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邀请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宣讲,介绍酒店相关概况、实习管理规定、实习生的权力和义务、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对于即将选择的酒店有直观了解,明确实习目标,调整心态,做好准备,尽快适应酒店工作。(4) 选择四星级以上的高档酒店,这些酒店一般具有较完善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较先进,高标准严要求,能更好的帮助实习生提高个人服务技能,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学生感觉学习到的东西更多,对于实习的积极性也会有较大提高。(5) 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或协议,尽可能明确实习生与酒店双方的权力和义务,约束双方的行为,使实习生在碰到一些不确定的情况时有章可循,按合同或协议办事。

2.2实习中。(1) 每位实习生都指定相应的实习指导老师,尽可能同一酒店指派同一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可以为在同一实习单位的学生建立群聊空间,方便实习生在群聊空间交流各自实习心得,帮助实习生多方位的了解自己的实习酒店。指导老师对实习生提出的实习困惑要高度重视及时解答,主动关心实习生。(2) 实习指导老师要尽可能的在实习期间去酒店观察学生工作状态,与酒店召开实习生交流大会,及时了解实习生心理状态,与酒店协商解决学生相关问题。

2.3实习后。根据顶岗实习指导书的目标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考核项目和考核要求,学校可以根据酒店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恰当的分数。

3. 从学生方面。(1) 端正实习心态,做好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心理准备,基层工作经验是从事酒店行业必备的经验,不可或缺,是以后职位升迁必不可少的经历。在实习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学习,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检验课本知识,锻炼社会适应能力。(2) 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酒店行业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有助于融入工作氛围中,找到归宿感,给实习单位留下好的印象。

顶岗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士重要的一步。作为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服务,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对客服务能力、营销策划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仍需要大胆突破,锐意创新,创造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汪君,高学玲.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问题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实习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1.

[2]王亚男.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分析及建议[J].高教高职研究.2011.

[3]刘红梅.基于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心理谈酒店实习管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

作者:雷梅芳

基于实习质量的酒店管理论文 篇3:

酒店管理专业三位一体的实习管理体系构建①

[摘 要] 为解决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为例构建了以学校主体为平台,以学生主体为根本,以酒店主体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实习管理体系,阐释了该系统具有的紧密性、流动性、持续性、延伸性以及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关 键 词] 实习管理;酒店管理;管理体系

一、前言

工学结合中的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社会角色转变的过渡期,即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对学生未来是否从事酒店行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三年大學学习成绩的水平。现在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存在着实习效果不佳、实习满意度低、岗位流动率高、实习基地的粗放式管理、行业导师缺位、实习生充当廉价劳动力、实习保障体系不完善、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实习生导师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高职酒店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涉及三个主体(Student学生、Hotel酒店、College学校)三大体系及六大流通环节。只有将各个环节做好,并环环相扣才能实现顶岗实习的正常运转,并在此基础上收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二、三位一体实习管理体系的建构

系统示意图及动力机制:

SHC三位一体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突出学生为主体、市场(酒店)导向、学校平台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实习管理体系。其系统示意图及动力机制详见下图。

该系统贯彻:以学校主体为平台,以学生主体为根本,以酒店主体为导向。学生主体、酒店主体、学校主体通过人才流、知识流、信息流,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三大子体系:(1)以学校为核心的TSP实习管理系统,T是指tutorSP。(2)以学生为核心的OP实习生管理系统。(3)以酒店为核心的PDCA酒店循环体系。形成六大重要流动机制:(1)(学生向学校流动的)专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2)(教师向学生流动的)教师跟岗、导师负责知识信息流动环节。(3)(学生向行业流动的)学生入职流动环节。(4)(行业向学生流动的)行业导师配备行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5)(行业向学校流动的)高管入校、行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6)(学校向行业流动的)教师挂职—行业学界知识信息流动环节。形成三位一体三环相扣六流循环的动态实习管理系统。

三、系统特点

(一)系统论指导下三大主体紧密相依

采用系统论观点将实习管理视为三个主体的庞大系统而不仅仅是学校或者酒店单方的责任。该体系考虑到学生、学校与实习基地多方协作策略,环环相扣、紧密相依。三大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突出学生为主体、市场(酒店)导向、学校平台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进行情绪管理、知识传授、双导师制度、双向选择等环节的设置;运用市场导向的理念以酒店需求为导向,运行双向协商、反馈评估等环节,输送行业急需人才;打造学校保障、研发平台,为学生与企业服务。

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分析学生实习期间的满意度,心理情绪变化、实习阶段分解等问题分析。

(二)SHC流动性带活校企知识信息传递

该系统是三大主体六向流动的。学生向学校流动的专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教师向学生流动的教师跟岗、导师负责知识信息流动环节;学生向行业流动的学生入职流动环节;行业向学生流动的行业导师配备行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行业向学校流动的高管入校、行业知识信息流动环节;学校向行业流动的教师挂职—行业学界知识信息流动环节使实习管理系统成为一泉活水。

三大主体相互联系,各自拥有向其他两个主体的人才流、知识流、信息流,形成流动性的人才知识信息提升闭环。本课题梳理各流动环节的过程,体现过程规划、过程组织、过程控制和过程评估的逻辑思维,使双向流动更加通畅、高效、开放。

(三)持续性保证系统自我提升能力

体系具有持续提升的效能。坚持以该体系运转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可以使知识信息具有流动性,可以使实习基地的品质持续提升,从而提升整个学生实习的品质。特别的,利用PDCA环的实习基地管理系统天然拥有自我提升的能力。实习基地质量管理体系,通过PDCA循环着重建设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学生培养计划(Plan);双师四导实习效果保障制度(Do);学生导师双评体系(Check);实习基地反馈与筛选(Action)。建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考核机制,管理部门、学生、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学生等实习实训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实习实训环节的顺利进行,同时持续提高实践环节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四)两端延伸性保证实习生全面能力提升

本系统的实习管理范围向两端延伸,不仅从实习期开始关注实习生的管理,以及实习效果研究,还从实习计划准备阶段的学生以及完成实习己毕业的学生入手,理清、疏通实习的脉络,溯本清源。在校外实习之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饭店管理系便一直利用百川花园酒店的经营管理训练专业学生,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的,本项目组积极拓展实习生的对外交流与语言能力,开发跨国在线合作课程,切实提高了酒店管理实习生对酒店业全球化的理解、对外交流与语言能力。

(五)大众传媒与互联网思维扩大实习影响力

本体系贯彻互联网思维,双导师制度中提出建设网络课程,利用微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建立实习管理沟通平台,双导师信息沟通平台、学生学校实习基地沟通平台。

本体系的最终落脚点在建立实习管理沟通平台:双导师信息沟通平台、学生学校实习基地沟通平台、学生素质达标平台。以最新的“互联网+”的形式来完善实习管理系统的建设。如,饭店管理系以优秀实习生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每周一星的微信推送,为广大实习生甚至在校生提供了学习榜样。

四、实施对策

(一)建立双师四导制度

双师四导模型是指以学生为核心,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进行专业的指导、心理的疏导、生活的辅导以及职业生涯引导。

学校导师位于学校主体,利用学校导师丰富的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经验,主要侧重于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专业的指导以及心理的疏导;企业导师位于企业主体,利用企业导师丰富的实践以及与实习生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优势侧重进行生活的辅导以及职业生涯的引导。而双导师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人才知识的循环流动。如,学校导师通过挂职等向企业流动,企业导师通过入校讲座,以及聘任兼职教授等向学校流动。

学校主体对企业主体有一个评价反馈的机制,以提升实习生实习活动的质量与满意度;企业主体对学校主体有一个协调反馈的机制,将企业文化向实习生进行灌输,以提升实习生在酒店实习的效用与企业的收益。双师四导模型将学校主体、企业主体与学生主体,以学生主体为核心并在三个主体间进行信息知识流动,这是对三位一体实习管理体系的最佳体现。

本项目建立了校内导师选择机制,并建立了校内导师召开见面会—建立微信联络群—实习基地送队—三个月探望—六个月探望—实习月记—实习项目指导—实习论文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做到事事有计划,件件有反馈,实习基地校外导师安排反馈制度、校内外导师联络机制、实习生培养计划。

(二)建立产学沟通桥梁

基于实习管理体系三大主体六向流动的特性,坚持教师深入酒店一线挂职;企业高管进入高校进行讲座;召开产学研会议。深入的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双师型”素质的强大师资。教师挂职培训建立产学沟通桥梁;业内精英讲座传递行业前沿信息;酒店参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参与与举办教学研讨会搭建全国产学研交流平台。

(三)实习满意度调研

坚持全面系统的实习生与校内导师的实习满意度调查(指标因子如下所示)可以全面分析影响实习生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实习满意度的提升策略。

(四)PDCA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实习基地质量管理体系,通过PDCA循环着重建设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学生培养计划(Plan);双师四导实习效果保障制度(Do);学生导师双评体系(Check);实习基地反馈与筛选(Action)。建立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考核机制,管理部门、学生、企业和指导教师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学生等实习实训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实习实训环节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实践环节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五)网络课程与新媒体实习宣传交流管理平台

网络课程应用于实习生的日常教学有利于发挥自主性和个性化。建议接续高校教学体系中涵盖的前厅服务与管理、饭店英语、客房服务与管理、饭店酒吧管理与酒水控制等多个酒店部门、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建立网络培训课程。通过个性化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我们可以丰富教学课程,针对课程配以权威的电子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与当前工作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印证实习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到理论实践的双丰收。

利用微信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大众传播性质,建设官方微信,将优秀实习生以每周一星的形式推送,建立实习留言墙,由专门的辅导员教师回复,增加学校与实习生的互动,增强实习生的荣誉感,为准实习生树立榜样。

(六)准实习生跨国在线合作课程

针对实习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能力、行业全球化认知能力提升,系统设计了GLE全球学习体验课程。全球学习经验课程(GLE)是指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组团在某段时间内跨国在线学习的一门课程,共享中美教育资源,中美双导师同时授课,以跨国小组(TBL)方式完成课程项目作业。

在线跨国合作课程(GLE)是中式课堂的重大改革,集一课双师、课程国际化、翻转课堂、共享课堂以及高科技课堂为一体。准实习生在在线跨国合作中可以享受中美两国顶级学习资源,中美两位导师共同指导;与芝加哥的学生共同合作,拓展全球人脉,为毕业后的跨国就业奠定基础;真正认识到产业全球化,把学生在校所学习的酒店管理知识放在国际舞台上印证扩展;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养成了自主学习—在线交流—课堂翻转—知识回笼的高效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七)校内实训“轮岗轮班,一课双师”教学组织模式

“校企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四星级百川花园酒店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师资优势,按照酒店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运作规律,由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担任指导教师,采用适应实际生产过程的“轮岗轮班,一课双师”教学组织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充分利用校内百川花园酒店实训基地优势,采用岗位特色鲜明、适应实际生产过程的“轮岗轮班”教学组织模式。实习中按照前厅、餐饮、客房三大核心部门的不同岗位,按岗组班、轮岗轮班实施教学,将教学环节对接工作流程、学习任务对接岗位任务。

同时,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实行“一课双师”教学组织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一名为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准备和基础理论教学;另一名为企业的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本专业的职业技能教学。

“轮岗轮班,一课双师”教学组织模式将教学环节对接工作流程、学习任务对接岗位任务,实现了校内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的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既能强化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又能保障学生获取基础理论知识。

五、结语

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建立以学校主体为平台,以学生主体为根本,以酒店主体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实习管理体系能使实习管理具有紧密性、流动性、持续性、延伸性以及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在策略上实施了双师四导制度架设产学沟通桥梁、实习满意度调研与PDCA实习基地管理制度、网络课程开发与新媒体宣传管理平台、准实习生跨国在线合作课程,以及校内实训“轮岗轮班,一课双师”教学组织模式可以完善地贯彻三位一体设想,充分发挥实习管理在实习中的作用、保证实习生的实习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魏静.山东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改革研究[D].山东師范大学,2014.

[2]郑茜.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6(9).

[3]冯阔.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视界,2015(25).

[4]杨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

作者:刘嫄,韩爱霞,孙文哲,董芳菲

上一篇:当代文学教学的道路探析论文下一篇:护士长护理安全防范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