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针对创新社区中顾客对社区的心理依附开展研究,检验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并对成就感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在创新社区情境下阐述了社区心理依附的内涵,顾客对创新社区的依附感是一个过程,是通过服从、认同到内化逐步形成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1:

略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

[摘要]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特点表现为:兼容性、不稳定性、简约性、形象性、非规范性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归因分析主要有自我意识、性意识、丰富的想象和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规范网络语言的根本在于重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研究,营造满足正当需求和引导不正当需求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网络语言 心理需求 归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9%,因此,青少年是网络语言的创作主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增加,网络语言也日益丰富与复杂。其背后隐含的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既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合理成分,也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隐忧。本文通过网络语言的特点揭示其背后隐含的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旨在唤起社会、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关注和引导。

一、对网络语言的认识

(一)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界面、鼠标、宽带、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交流(如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BBS、BLOG、ICQ、MSN等)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语言形式,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如青蛙、美眉、==、OUT、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网络用语。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 兼容性

多元文化交汇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赋予网络语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性质,它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群体和个体的表达方式于一身,形成了“三明治+泡菜”式的语言风格,其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里出现了大量汉字、汉语拼音、英语、数字、符号、方言等混杂使用的情况。如“5555 ,7456 ,TMD ,半天都找不到一个MM聊聊,郁闷ing,: (”,短短一句话,竟出现了汉字、数字谐音、汉语拼音缩略、英语正在进行时、象形符号等多种表达方式。

2. 不稳定性

网上交流以青少年为主体,注意的不稳定性和丰富的无意想象使他们不断地创造新词,在网络上,每时都有新的网络语言诞生。但这些新出生的网络语言能否为其他的网民接受,能否生存和流传下来,就不得而知了。那些没有为其他网民接受的网络语言,只能在网上昙花一现,便寿终正寝。创造的随机性和非规范性导致网络语言极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得这一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3. 简约性

人们利用网络交际时,总是希望在速度上能尽量接近口语交际。为了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减少对话的延迟脱节,许多网民便使用了简化的网络语言,体现在数字谐音、缩略语、字母的使用方面。比如用“9494”表示“就是就是”,“520”表示“我爱你”,用“886”表示“再见了”,不仅方便而且快捷。再如“E 我”,意思是“给我发电子邮件”。为了省时省力,网民见面不会采用这样的问法:“请问您现在在哪儿啊?”而代之以“那”,甚至连“?”都省略了,而“thank you”在网络上则成了“(三)Q”。在网上,语言的简短明快代替了冗长晦涩,用词简单成为造句的基本规则。

4. 形象性

网络语言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如“大虾”表示资深网虫或乐于助人者,因为长期坐在电脑前,腰弯如虾而得名;“菌男”、“霉女”、“青蛙”、“恐龙”是形容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些词摹形状态有颇浓的讽刺意味;“很S”形容的是说话拐弯抹角,形象生动。另外,五花八门的象形符号也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生动性, 如“: O”表示恍然大悟“, : D”表示大笑, “@> > - -> - ”表示一朵漂亮的玫瑰,“Zzzz ⋯⋯,”表示等待得睡着了。这些符号摹形状态、形神兼备,使网络语言呈现出形象直观的特点。

5.非规范性

自由随意是网络语言另一突出特点, 为了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网络语言大量使用了缩略词语、缩写字母,或以数字、符号和图形替代,甚至用错字、别字表达意思。从汉语言的规范表达方式来看,这些汉字、英文、数字、符号、图形混在一起使用,还有类似方言、别字白字和病句的使用,使得网络语言变得非语法化。如“寒ing , 泥素芥末286 , 泥太out , 偶稀饭滴淫8素酱紫滴!”这段话翻译过来是“天啊, 你是这么老土, 你太外行了, 我喜欢的人不是这样子的!”,“大虾, 泥好油墨, 粉S , 偶倒”的意思是“大侠( 高手) , 你好幽默, (说话)很会拐弯抹角, 我笑倒了”。网络自由自在的氛围和青少年自由随意的心态造成了生造别字和语法杂糅的大行其道。但很多网民因其简单、时尚、诙谐和随意而纷纷认同,使该类语言在网络中得以推广流行。

二、网络语言的心理归因

笔者认为,输入障碍、开放性、虚拟性等网络特点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等社会思潮是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原因,而青少年发展进程中固有的特质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心理原因。只有当青少年群体用他们特定发展阶段固有的特质反思社会文化并面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时候,网络语言才得以产生。

“青少年特质”这一概念是Copeland于1974年提出的,指的是青少年对发展压力的反应所导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异性。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正在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他们会面对许多来自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如何解决好由这些需求引发的心理压力是青少年在这一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海文赫斯特1951年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青少年发展任务表,该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接受个体的生理和性别角色;建立起与异性和同性的新的同伴关系;从情感上独立于父母;获得经济独立的保证;选择职业并为其做准备;发展合格公民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和概念;获得社会公认的责任行为模式;为婚姻和家庭生活做准备;建立与个体环境相和谐的价值观。根据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反映出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做如下心理归因:

1. 自我意识

从心理归因分析,笔者认为,自我意识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身心成长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对自己和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高涨时期,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甚至自我中心。他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他们有异常强烈的被人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以至于使他们相信:别人的目光和思想总会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他们长时间在镜子前留连,每一颗青春痘,每天的发型,每一件衣服,都如此重要。当网络的交流环境剥离了现实交往的这些物质外壳的时候,他们便在网络交流的唯一工具网络语言上进行个性化创造,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昭示自我的存在,满足自我意识高涨的需求。网络语言内容和形式上标新立异、直观形象、自由叛逆、委婉含蓄、幽默诙谐等特点无一不是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网络交际中的表现。

2. 性意识

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高涨是影响青少年时期行为最重要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性能量)是人行为的源动力。伴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并迅速发展。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关注外表和穿着,热衷打扮,在虚拟的网络交际中,他们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从性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的这些行为进行归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是想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表现,达到引起异性注意的目的,而这个目的并不一定是青少年自己所清晰意识到的。

3. 丰富的想象

由于神经系统的调控功能尚不完善,青少年体验到的冲动和情感往往比其他年龄段丰富和强烈,对立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突然甚至几乎同时发生,情感变化很快,也很强烈。青少年时期丰富的想象正是源于这种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他们通过想象控制冲动,也给自己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再加上青少年时间自我意识的高涨所特有的叛逆心理,使这一时期的想象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创造性特点。网络语言的兼容性、形象性、创造的随机性以及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是网络交际中青少年网民丰富想象的体现。

4. 从众心理

与青少年对父母、老师、传统和权威的反抗叛逆相反,他们对同辈群体却表现出极强的从众行为。青少年的从众行为除性格原因外多源于归属的需要。归属感是因为认知到自己和某一群体有共同点而在心理上把自己归入该群体,希望获得该群体的接纳、关注、鼓励和支持,成为其中的一员。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情感和经济独立的发展任务,使青少年的归属群体从家庭(父母)转向社会。因为和同辈群体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有着相同和几乎同等强度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青少年自然地选择同辈群体为自己的归属对象。为了和同辈群体保持一致不被排除在外,他们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己坚持的信念,表现出极强的从众行为。这是网络语言能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流行的原因。

网络语言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看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倾向及其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而武断地诟病指责其实是无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做法。在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途径和方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前提下,对其正当的心理需求,社会应尽可能提供一个能全方位满足其心理需求的现实环境;对青少年不正当的心理需求,社会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引导和帮教体系。笔者认为,这才是规范网络语言,消除网络语言不良影响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www.cnnic.net.cn),2008-02-15.

[2]赵均.网络语言概说[J].现代传播,2005,(02):96-98.

[3][美] Prout,H.T等主编,林丹华等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G].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彭顺平 石冬梅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2:

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

摘 要:本文针对创新社区中顾客对社区的心理依附开展研究,检验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并对成就感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在创新社区情境下阐述了社区心理依附的内涵,顾客对创新社区的依附感是一个过程,是通过服从、认同到内化逐步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程度和贡献感知均对社区心理依附呈显著的正向影响;成就感在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依存型自我构念对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效应。

关键词:顾客参与创新;心理依附;成就感;自我构念

The Impact of Customer Innovation on Community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ZHANG De-peng1, LIN Meng-fei1,2, PAN Jia-xin1

(1.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2.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Zhuhai City Polytechnic, Zhuhai 519090, China)

Key words:consumer innovation;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achievement; self-construal

1 引言

在全球營销科学研究范式从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变的背景下,学者和实业界形成了关于创新的共识,那就是创新并不是企业的独立行为,而是企业、顾客和利益相关群体共同互动的结果[1]。随着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开始构建创新社区平台,以便鼓励顾客共同参与到企业内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活动中。Yong和Kim[2]指出,网络创新社区(也称虚拟创新社区)通常是指用户与公司积极合作的在线网络,在这个社区平台上,成员之间可以自愿地、自由地发展和分享创新知识、实施创新活动。耐克、思科、宝洁、微软等公司网站通过创新平台,实现更深层面的顾客与顾客、顾客与企业的互动,并使其成为企业与外界顾客实时交流、产生创意、实施创新的重要平台。网络创新社区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将顾客参与创新由先进的理念转变成为现实。

尽管已有企业通过创新平台实现新产品开发的成功,如Threadless公司几乎完全把新产品研发“外包”给基于顾客的创新社区,并取得很好的市场反应[3]。然而,也有企业未能取得预期效益,研究表明,大部分跨国企业所构建的创新社区,并没有带给企业所期望的经济收益和回报,出现在线用户参与度低、缺乏有价值的贡献、用户资源严重流失等现象[4]。究其原因,顾客无法对所在社区形成一定程度的依附感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社区凝聚力的形成和维系在于成员对其所在社区的心理依附[5]。因此,本研究基于顾客参与创新的心理视角,研究社区心理依附的形成过程。现有研究主要聚焦顾客参与创新的前置因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6,7],但较少探讨顾客参与创新后续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创新社区中顾客如何形成社区心理依附的研究几乎没有。网络经济必然推动创新更加开放,企业利用创新社区开发新产品将更为普遍,这种模式在国内也正逐步兴起,研究社区心理依附的形成过程对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创新社区平台下,创新性地探索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管理创新社区,有效引导顾客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创新社区下顾客参与创新的相关研究

顾客参与创新表现为顾客提出自己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新构思,或是在工具箱的帮助下亲自设计产品[6],它是指顾客为产品生产或传递提供的行动和资源,反映了顾客的积极角色,包括提供活动和投入,而不仅是服务过程中与一线员工的接触。Alam[8]将顾客参与从低到高分为投入的消极获得、对特定问题的信息和反馈、对顾客广泛咨询、代表出席四个层次。Bulent等[7]将顾客和供应商参与视作一项资源,指出顾客参与的实践活动包括向企业提供反馈信息和知识,分享关于新产品设计、评估的知识,提出产品设计和创新的创意等。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主要是按照顾客参与创新投入程度的不同来研究,也就是说不同顾客在参与创新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会有差别。因此,本文将“参与程度”作为顾客参与创新的第一个变量。

由于本文是针对创新社区开展研究,因此还有必要了解创新社区的特征。创新社区是把具有不同专家知识的顾客整合在一起的过程,并使其不仅与企业互动,而且彼此之间也能够有效互动。它包括两类:用户创新社区(user innovation community)和开放源代码社区(open source software community)[9,10]。用户创新社区主要围绕实体产品的创新活动,用户参与仅仅局限于创新知识的分享或者创新活动,这种类型社区是企业将用户创新整合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目的是改进产品和提升服务,因此用户会感知到为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间接贡献知识、想法、创意等[9];而开放式源代码社区主要局限于软件行业,社区在线用户主要是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人员,用户能完全参与到软件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能够很容易地通过互联网生产,开发和分销软件,因此用户会感知到他们在开发产品中贡献力量并直接获利[10]。可以看到,顾客在不同的创新社区类型下,对于自己创新行为的贡献感知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将“贡献感知”作为顾客参与创新的第二个变量。

2.2 社区心理依附的相关研究

心理依附(psychological attachment)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是指联结个体和组织的心理纽带[11]。心理依附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组织行为领域,Burris等[12]指出,心理依附是一种态度,它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比如默默地支持),而是会清晰表达出来,并伴随后续的忠诚行为;Pattnaik[13]的研究表明,关爱的、有力的领导和清晰的愿景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心理依附。然而,几乎没有学者将心理依附的研究应用于顾客创新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通过企业创建的创新社区参与产品/服务的创新活动,在社区上贡献自己的资源、主动提出自己的创意并持续性地关注社区的动态,有必要研究是什么因素影响顾客对社区的心理依附以及它的作用过程。

在创新社区情境下,顾客与企业、其他顾客的互动中,形成对自我身份、个人与群体关系以及社区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种关系纽带,这种基于顾客群体和情感价值关联的社会认同,是以自愿为基础的,显示出身份意义上的价值。因此,本文在创新社区情境下阐述社区心理依附的内涵:社区心理依附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借鉴O’Reilly和Chatman[11]的研究,本文从服从、认同和内化进行度量,服从是指社区成员源于社区奖励等因素而使自己的行为与社区保持一致;认同是指成员对他/她从属于特定社区的认知,并且社区成员资格对他/她具有情感和价值意义;内化是指成员将社区的目标、价值观变为个体认知的一部分并为之努力。

2.3 顾客参与创新与社区心理依附的关系

(1)参与程度与社区心理依附。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在情感上体现为顾客对所在社区的认同和归属。归属需要是一个基本的社会情绪需要,这种需要指人们有与他人联系并维持关系的需要,通常表现在人们对某个组织或社会群体的依恋和对其群体身份的认同,其特点是频繁的见面和愉快的联系[14]。由于网络中人们选择社区的范围更广,进入或退出某个社区的自由度更高,因此这种心理依附感的形成首先取决于顾客在社区中的参与程度。从行为上看,创新活动所带来的线上互动,包括留言讨论、电子邮件、跟帖回帖等,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顾客与顾客、顾客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顾客参与程度越高,意味着和企业、其他顾客的互动沟通越频繁,从而激发顾客对所在社区的情感依恋;从态度上看,顾客愿意免费贡献自己的知识、想法、创意等,并从中获取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利益,意味着从与社区关系中获得的利益及其对社区关系的依赖程度越高。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1 参与程度对社区心理依附呈正向影响。

(2)贡献感知与社区心理依附。顾客在参与不同社区类型的创新活动中,由于自身努力而带给企业的利益感知是有所不同的,而社区心理依附同时会受到这种贡献感知的影响。贡献感知是指顾客感知他/她自身的能力能影响特定结果的程度,个体越能够控制对象,就越能感到自身与对象的融合。贡献感知会让顾客体验到“影响力”[15],贡献感知越大的顾客会更相信他们对企业、社区有一种更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增强顾客的责任感。顧客参与新产品开发时,会“产生对产品的直接承诺”,并认为产品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的状态[16]。同样的,当顾客通过社区平台参与时,会产生对社区平台的“主人翁”感,从而增强心理依附。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2 贡献感知对社区心理依附呈正向影响。

2.4 成就感的中介作用

在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过程中,本文引入顾客的情绪情感来解释这种影响效应。顾客参与创新对心理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社区特征,更取决于顾客本身,由于顾客的个体特质、情绪情感的不同,在参与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尽相同。禀赋效应理论认为,一个人评估一件物品的主观价值取决于是否拥有该对象:当一件商品成为某个人禀赋的一部分时,其价值会增加,属于某个人的商品比起不属于某个人的商品更加有价值[16]。当顾客参与程度越高时,会对创新社区投入更多的努力、时间和关注,这就符合Kahneman等[17]所提出的“当人们在一个对象中投资‘心理能量’,这种能量和它的产品会被认为是自我的一部分,并使他们在投入中成长”。由于骄傲作为自我实现和有效性需要深深根植于人性,这种成就感会嵌入到顾客参与创新对象的内化过程中[16]。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3 参与程度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会受到成就感的中介作用。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一旦社区成员将自我归类为某个社会群体,其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将会影响其群体内的偏私行为,其核心的解释是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激发了其社会认同的动机,突出的是身份意义的价值层面[18]。不同于依赖地理、血缘及人际关系等形成的传统线下社区,网络创新社区顾客多是匿名参与,他对社区共享价值观的认同必须依赖于对其身份意义的肯定。因此这种心理依附的认同感更多来自于顾客参与创新活动时从中所收获的成就感等情感。也就是说,顾客贡献感知会带来成就感,这种正面情绪会导致顾客对社区有更高的心理依附。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4 贡献感知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会受到成就感的中介作用。

2.5 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

现有文献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自我构念:独立型和依存型,拥有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更可能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于团体的个体。相反,具有依存型自我构念的个体会把自己看作团队中的一份子[19]。根据归因理论,人们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因为内部原因(个体特质),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所处情境)。一方面当成功参与企业创新活动时,顾客可能会将成功归因于创新社区平台的帮助,这时他会继续作出更大努力,并对社区产生更多的认同。另一方面,当顾客将其成功归因为本身的能力和自身特质时,个体可能会关注自身努力是否得到回报,当社区对于个体付出给予一定奖励时,顾客会为了获得更多回报而继续对社区作出关系承诺,而当社区的激励机制不能带给个体相应回报时,反而有可能挫伤顾客积极性,不仅不能提高顾客对社区的心理依附,反而会降低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因此,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还取决于某种个体特质,这种特质正是顾客如何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即自我构念。

顾客参与创新活动过程中,是一种与企业、其他顾客合作、沟通、互动的过程。Lee等[20]的研究表明,依存型自我构念对个体的合作和支持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具有依存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在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更偏爱于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依存型自我构念可能通过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具有依存型自我构念的顾客,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社会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到该认知模式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参与的创新活动和其他成员的参与密不可分,这种情感会加深他们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其社区心理依附。反之,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的顾客,把目标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分离,受到该认知模式的影响,他们认为自己参与的创新活动更多体现自身的能力和个性,反而会减弱其社区心理依附。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5 依存型自我构念对参与程度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顾客的自我构念对顾客和企业关系的影响是多样化的,Escalas和Bettman[19]的研究表明,当品牌形象与核心团体所想的不一致时,具有依存型自我构念的顾客会将该品牌否定。姚卿等[21]的研究验证了想象广告会显著提高独立自我构念者的购买意愿, 但对依存型自我构念者影响不显著。具有依存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在特定的社交环境下会倾向于寻求实现社会凝聚力的目标,他们会更倾向于贡献与核心群体相一致的资源,当其感知到自身努力会为社区带来利益时,会增强对社区的心理依附;反之,具有独立型自我构念的顾客会更倾向于贡献独特性资源,当其感知到自身努力可以更好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反而会减弱对社区的心理依附。据此,本文提出假设:

H6 依存型自我构念对贡献感知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推论,构建以下研究框架,如图1。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

首先,确定本研究的对象。鉴于创新社区的特征,本文限定研究对象应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该企业通过创新社区来收集消费者建议、需求、创意等信息,社区包括创新活动征集、社区讨论、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模块;第二,创新社区既有消费者和企业的互动,也有消费者和消费者的互动;第三,企业会给予创新社区中参与活动的成员不同程度的奖励。其次,数据调研分为网上调研及现场调研两种方式,调研时间为2015年6月1日至6月20日。网上调研通过网络平台,以创新社区中参与创新活动的顾客为调查对象,在各大社区网站(如小米社区、华为的花粉俱乐部等)发放问卷和收集数据;现场调研委托广东某高校MBA、工程硕士作为调研人员,寻找符合样本特征的企业,并将问卷发送给各企业创新社区中的会员。最后,得到样本数700份,有效回收问卷491份,有效回收率为70.1%。数据的方差分析检验结果表明,网络调研和现场调研所得到的样本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正式调研样本中,男性占43%(211人),女性占57%(280人),年龄在18~25岁的顾客占91.9%(45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顾客占81.1%(398人)。

3.2 量表设计

(1)自我构念(SC)的测量。研究发现,独立型自我构念和依存型自我构念在消费者人格中同时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情境激发的方法,啟动消费者潜在的不显著的自我构念类型。因此,本研究对自我构念的测量通过情境激发的方式,采用已被大多数研究所使用的Trafimow等[22]激发材料,根据中文语境的特点做小部分修改,并结合Singelis[23]的量表来进行变量操控和测量。首先,要求所有参与者阅读一个关于Sostoras为国王挑选战士的故事。在故事结束后,由被试选择符合自我构念的选项,如有利于其个人功绩的战士或有利于其家族利益的战士。其次,在参与者阅读完激发自我构念的短故事后,采用Likert 5点计分,要求他们对以下陈述作出回应:(1)我的快乐取决于我身边的幸福,(2)对我来说,保持与集体的和谐非常重要,(3)我愿意为了我所在的集体牺牲个人利益,(4)我经常感觉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比个人的成就重要,(5)对我来说,尊重集体所做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最后,通过上述5个问题对依存型自我构念进行测量。

(2)其他变量的测量。除了依存型自我构念的测量外,本研究的其他变量借鉴国外学者已使用的量表,再根据我国企业氛围、语言习惯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良,通过语意对比和反复琢磨,形成量表的初稿。然后在校进行实地问卷、网上问卷相结合的预测试。根据他们的反馈对问卷进行了部分修改,以提高指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根据O’Reilly和Chatman[11]的研究测量社区心理依附(CPA),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维度。服从的测量编制4个题项,如“如果我没有得到一定的报酬,我不会为社区付出额外的努力”;认同的测量编制4个题项,如“我告诉别人我是这个社区的成员”;内化的测量编制4个题项,如“我发现我的价值观和社区的价值观很相似”。同时,根据Alam[8]的研究,从“我会经常浏览社区并参与讨论”等6个题项测量参与程度(ID);根据Fuchs等[15]的研究,从“我感觉我对企业推出的产品/服务有一定的贡献”等3个题项测量贡献感知(PC);根据Franke等[16]的研究,从“当我在社区中参与并完成一项创新活动时,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等3个题项测量成就感(FOA)。

4 研究结果

4.1 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经检验,各变量的测量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9,α系数在0.80至0.92之间,概念复合可靠性系数(CR)在0.81至0.91之间,且测量变量的项目层面相关系数(CITC)都大于0.35,说明这些变量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即各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首先,本研究对社区心理依附进行效度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各因子载荷均在0.65到0.90之间,且拟合度也较为理想(R2/df=327.87/122=2.69,CFI=0.95,RMSEA=0.077),因此社区心理依附的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其次,同样采用CFA,对其他变量进行分析,各因子载荷均在0.65到0.90之间,且拟合度也较为理想(R2/df=285.04/122=2.34,CFI=0.98,RMSEA=0.073);最后,各变量的AVE值均大于0.50,说明量表的收敛效度可以接受,同时,在区分效度检验中发现,各变量的AVE值平方根均大于其与其他变量的两两相关系数,这说明各变量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4.2 假设检验

(1)成就感的中介作用。为了检验成就感在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本文以社区心理依附(CPA)为因变量,分别构建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CPA=β01ID+β2 FOA(1)

CPA=β01PC+β2 FOA(2)

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以顾客样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为控制变量(模型0),模型1依次加入变量ID、FOA;模型2依次加入變量PC、FOA,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在模型1(1)中,加入ID之后,其影响系数为正,ΔR2=0.385(p<0.01),表明参与程度对社区心理依附有正向的影响,验证了H1;在模型1(2)中,加入FOA之后,ΔR2=0.103( p<0.01),ID的系数显著变小,说明参与程度这一先验行为强化了成就感,而成就感进一步影响了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验证了H3。在模型2(1)中,加入PC之后,其影响系数为正,ΔR2=0.375(p<0.01),表明贡献感知对社区心理依附有正向的影响,验证了H2;在模型2(2)中,加入FOA之后,ΔR2=0.151(p<0.01),PC的系数显著变小,说明贡献感知这一先验行为强化了成就感,而成就感进一步影响了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验证了H4。

(2)依存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为了验证依存型自我构念在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本文以社区心理依附(CPA)为因变量,构建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CPA=β01ID+β2SC+β3ID×SC(3)

CPA=β01PC+β2SC+β3PC×SC(4)

以顾客样本特征(包括年龄、教育程度、性别等)为控制变量(模型0),模型1依次加入变量ID、SC与ID×SC,模型2依次加入变量PC、SC与PC×SC,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模型1(2)中,加入ID×SC之后,ΔR2=0.013(p<0.01),表明依存型自我构念对参与程度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H5得到支持。在模型2(2)中,加入PC×SC之后,ΔR2=0.014(p<0.01),表明依存型自我构念对贡献感知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H6得到支持。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以往对心理依附的研究主要应用于组织行为学领域,但很少学者将其应用于顾客创新领域,本研究在创新社区情境下阐述了社区心理依附的内涵,顾客对创新社区的依附感是一个过程,是通过服从、认同到内化逐步形成的。企业在创新社区的管理上,应循序渐进地提高顾客的社区依附感,当顾客将社区的目标、价值观变为个体认知的一部分并为之努力时,社区凝聚力也得以形成和维系,而这也正是顾客在创新社区上持续做出有价值贡献的关键所在。

在验证顾客参与创新对社区心理依附的主效应时发现,参与程度和贡献感知会显著影响社区心理依附。首先,企业要在社区建设上通过活动设计来提高顾客的参与感,比如可以通过在线时间、评论量、参与活动次数等进行身份验证、提高活动页面的粘性等。其次,贡献感知也是影响社区心理依附的关键要素,企业应拓宽与顾客互动的渠道,及时让顾客了解社区活动对企业产品设计及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顾客对自身贡献的感知。最后,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良好的群体互动,使社区内群体乐于贡献创意,贡献创意能够得到企业、其他成员的正面激励,可以利用社区内的领先用户,带动其他成员从而形成较好的创新互动氛围。

本研究在主效应分析的基础上,还从心理视角拓展了社区心理依附研究,从成就感的中介作用和依存型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成就感的中介作用验证结果表明,成就感对于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呈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应采用相应措施提高创新顾客的成就感。一方面,给予创新顾客适当的奖励可以提高顾客的成就感,这种奖励可以是积分、奖券、兑换码等,也可以是购买优先权、社区创新达人标识等。另一方面,尽量将顾客的参与可视化,提供积极的反馈,如标签或者证书;强调顾客作为创新参与者的角色,如Threadless公司就将设计者名字标注在企业网站以及设计的T恤内[3]。

本研究的實证结果还证明了,依存型自我构念会对顾客参与创新和社区心理依附间的关系起调节效应。这就给创新社区管理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网络创新社区应该通过激发顾客的依存型自我构念,从而加强顾客的社区心理依附。一方面,发展和利用互动信息提示,可以较好地激发成员的依存型自我构念,例如通过在创新社区平台中使用代词“我们”、“我们的”以及“我们自己”能够轻松并有效地激励依存型自我构念。另一方面,利用视觉图像来刺激社区成员的依存型自我构念。例如当在美国人面前展示他们的国旗时,他们的依存型自我构念很可能就会被激活[24]。在创新社区中,视觉图像代表着网络社区的特殊标识,如社区标识、成员身份标识等,可以通过这些特殊标识来激发顾客的依存型自我构念,引导顾客关注这种团体身份,使这种团体身份产生欲望和行为,并促进集体的利益。

5.2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也存在着局限性。(1)本研究是一次横断研究,难以避免数据同源等问题。(2)本研究没有考虑到企业激励层面的影响,网络创新社区的激励机制是提升顾客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心理依附的重要影响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入激励程度变量,研究不同激励机制对顾客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3)本研究没有考虑到技术层面的影响,本文从顾客心理视角来研究顾客参与创新到社区心理依附的影响效应,然而网络创新社区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这个平台应该为用户提供一组灵活而强大的信息工具,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如何使这种技术工具组合和顾客更好地匹配,使顾客获得更好的创新体验,从而提高其社区心理依附。

参 考 文 献:

[1]Keld L, Ammon S. 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2): 131-150.

[2]Yong S H, Kim Y G. Why would online gamers share their innovation-conducive knowledge in the online game user community? Integrating individual motivations and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2): 956-970.

[3]Schreier M, Fuchs C, Dahl D W.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user design: exploring consumers’ innovation perceptions of firms selling products designed by user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2, 76(5): 18-32.

[4]Wang Y, Haggerty N. Individual virtual compet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k outcom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1, 27(4): 299-334.

[5]Manzo L C, Perkins D D. Finding common ground: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attachment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lanning[J].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06, 20(4): 335-350.

[6]Bonner J M. Customer interactivity and new product performanc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roduct newness and product embeddednes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39(3): 485-492.

[7]Bulent M, Seigyoung A, Peter Y. Customer and supplier involvement in desig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2): 313-328.

[8]Alam I.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user involvement in new servic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2, 30(3): 250-261.

[9]Franke N, Shah S. How communities support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 exploration of assistance and sharing among end-user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1): 157-178.

[10]Casaló L V, Flavián C, Guinalíu M. Relationship quality, community promotion and brand loyalty in virtual communities: evidence from free software commun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0, 30(4): 357-367.

[11]O’Reilly C A, Chatman J.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on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6, 71(3): 492-499.

[12]Burris E R, Detert J R, Chiaburu D S. Quitting before leaving: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and detachment on voice[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8, 93(4): 912-922.

[13]Pattnaik J R. Role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vision in inducing employee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 towards the organization[J].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5(4): 401-405.

[14]Alexandrov A, Lilly B, Babakus E. The effects of social-and self-motives on the intentions to share positive and negative word of mouth[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3, 41(5): 531-546.

[15]Fuchs C, Prandelli E, Schreier M.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empowerment strategies on consumers’ product demand[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0, 74(1): 65-79.

[16]Franke N, Schreier M, Kaiser U. The “I designed it myself” effect in mass customiz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10, 56(1): 125-140.

[17]Kahneman D, Knetsch J L, Thaler R H. 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 5(1): 193-206.

[18]樓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4-25.

[19]Escalas J E, Bettman J R. Self-construal, reference groups, and brand meaning[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5, 32(3): 378-389.

[20]Lee D, Kim H S, Kim J K. The role of self-construal in consumers’ electronic word of mouth(eWOM)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2, 28: 1054-1062.

[21]姚卿,陈荣,赵平.自我构念对想象广告策略的影响与分析[J].心理学报,2011,43(6):764-783.

[22]Trafimow D, Triandis H C, Goto S G. Some tes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lf and the collective self[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5): 649-655.

[23]Singelis T M. The Measurement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J].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4, 20(5): 580-591.

[24]Briley D A, Wyer R S. The effect of group membership salience on the avoidance of negative outcome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and consumer decision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2, 29(3): 400-415.

作者:张德鹏 林萌菲 潘嘉欣

网络语言心理归因研究论文 篇3:

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以其习惯性、隐蔽性和危害大的特征,通过语言冷暴力、行为冷暴力和情感冷暴力三种表现形式显露出来,已成为当前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鉴于此,通过分析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产生的原因,从导师、研究生和高校层面提出了遏制减少教育冷暴力的建议。

关键词:冷暴力;师生关系;研究生

研究生师生关系作为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教育冷暴力现象作为研究生师生关系极端不和谐的表现,成为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影响研究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值得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和研究。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一)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的概念

冷暴力一直以来是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冷暴力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虐待,主要出现在家庭成员、工作单位成员和学校师生之间,造成了许多社会悲剧。针对教育冷暴力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已有文献材料综合[1],我们认为,研究生教育冷暴力是出现在高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一种隐性暴力,作为处理矛盾的方式之一,作为施暴者的导师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通过对作为受虐者的研究生实施语言、行为、情感三方面的非暴力攻击行为,致使其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从而达到惩罚研究生过错的目的的行为。

(二)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的特征

1习惯性

由于我国实行研究生培养导师制,一系列涉及研究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跟导师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导师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研究生对导师充满敬畏,对导师的指示不敢有丝毫怠慢,对导师的批评指责不敢有丝毫辩驳,甚至对导师的冷淡疏远、放任无视不敢有丝毫反抗,致使一部分导师将冷暴力作为惩治研究生颇为得意的所谓成功教育手段。一旦实行效果明显,不易遭到反抗和投诉,从而使这种行为被强化成为一种习惯。

2隐蔽性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很多导师还有着“严师出高徒”的片面理解,甚至认为使用冷暴力是为了激发学生不服输的精神,从主观上没有意识到冷暴力对学生造成的伤害。由于研究生所处的弱势地位以及冷暴力无严格界定标准、无证可取、无迹可查的性质,在遭遇冷暴力时研究生也只能选择沉默或找朋友家人倾诉。高校出于对导师教育工作和学术成就的尊重造成监管缺失,还有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冷漠心态,在热暴力被学校明令禁止的当下,冷暴力却多被忽视、轻视、无视而一直隐蔽存在。

3伤害时间长、危害性大

热暴力疼在身上,冷暴力却伤在心里,越是软伤害越难治愈,越是伤心造成的伤害时间跨度越大。有些已工作多年的研究生在回忆导师时甚至能清楚记得其当年贬损自己的语句和表情,清楚记得当年“得罪”导师的事件和原由,而受侵害学生甚至在多年后都无法驱散心理阴影。教育冷暴力的危害,由于其隐蔽性导致很多研究生“内伤”严重;由于其无法界定和无迹可查,导致研究生不知如何倾诉;更由于冷暴力所致的强大学术科研及毕业压力,导致研究生不知何处求助,久而久之所积压的心理问题越发严重,最后造成了自杀或暴力攻击导师等危害性极大的后果。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教育冷暴力总体来说可划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型”冷暴力指通过具体言行来达到从心理上“惩治”学生之目的的行为;“不作为型”冷暴力则是指对学生放任疏远、冷淡漠视,致使学生失去认同感和归属感。

1语言冷暴力

(1)训斥指责。有的导师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强行给学生布置任务,把教训和命令当作家常便饭,却从来吝啬于赞赏研究生所取得的成绩,甚至认为做得好是应该的。

(2)谩骂侮辱。有些导师对学生的过失或错误进行粗野恶意的羞辱毁谤或长时间辱骂,不留情面,不顾场合,不顾时间,态度傲慢,严重伤害学生的尊严和人格。

(3)蔑视贬损。有些导师长时间轻视研究生的问题和求助,不仅不认为学生的问题是问题,反而对其求助进行贬损;或长时间对研究生的能力和成绩故意降低应有的评价。

(4)恐吓威胁。有些导师常通过明说或暗示等方式,利用与研究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胁迫或强迫研究生,使其顺从导师的行为或要求,或为导师提供资源或帮助。

2行为冷暴力

(1)不公正对待。有些导师对自己不喜欢的研究生在学业生活、就业发展等方面故意进行不公平對待,不公正地剥夺受害研究生应享受的权利,或不公正地施加受害研究生不应承担的任务、工作。

(2)孤立拒绝。有些导师对受害研究生长时间故意采取不指导的行为,或直接拒绝受害研究生的求助,甚至鼓动或命令其他弟子都不得帮助该学生。如:不让他参加导师项目;拒绝和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探讨。

(3)控制。有的导师严格监视研究生的一举一动,甚至将研究生当作自己的助理、秘书或保姆,事无巨细都要得到导师的同意和批准,都要向导师请示和汇报,使研究生绝对服从导师的意志和愿望。

3情感冷暴力

情感冷暴力作为“不作为”型冷暴力贯穿于“作为”型冷暴力中,主要体现为以边缘化为主要特征的无视存在、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以及疏远等等。与语言冷暴力不同的是,情感冷暴力不通过语言直接表露出来,而只借由行为表现。与行为冷暴力的不同在于,行为冷暴力要通过有所作为才能表现出冷暴力的特征,情感冷暴力则是通过无所作为的时间静静流逝的方式,让受害学生慢慢感受到冷暴力;语言和行为冷暴力通常是赤裸裸地表现出来,情感冷暴力则表现得较为含蓄低调;语言和行为冷暴力通常造成伤害的冲击力强,而情感冷暴力所造成的伤害则表现出持续时间长,难以缓解的特征。

二、高校研究生教育冷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同现代教育民主理念冲突的产物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道尊严”传统教育观念,因此对于教师的命令和指示从来不敢怠慢,对教师的意见和想法不敢质疑和反驳,对教师不正确的行为不敢反抗,只能用要么顺从、要么沉默的方式来维护教育者的尊严。再则,中国自古秉持“黄荆棍下出好人”的棍棒式教育观念,甚至很多学生在没有产生严重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之前,在遭遇冷暴力的第一时刻都倾向于反省自身错误,相信导师施加冷暴力是为自己好。这两点致使很多导师将冷暴力行为习惯化,并成为惩罚学生时的下意识举动。随着现代教育民主理念深入人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体罚学生,教师出于树立权威、惩罚犯错学生、惩戒过失行为或震慑其他学生等诸多原因,只能转为以冷暴力为特征的精神惩罚。

(二)现有导师制弊端下的无能为力

由于研究生扩招,导师数量和质量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学习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双肩挑导师,行政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发展,形成“放羊式培养”局面,导致师生关系疏远,一旦产生矛盾极易演化成冷暴力。另外,当前研究生导师科研压力大,在师生关系逐渐由导学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的背景下,强势方对弱势方形成各种方式的掠夺,矛盾尖锐化后极易形成冷暴力。

(三)教师心理不健康

研究生导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职业压力大使得高校教师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导师工作繁忙,没有多元化的渠道舒缓职业压力,只能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处于弱势地位又与其朝夕相处的研究生身上。对于过激言行,导师们事后想来觉得不应该,但又找不到时间或拉不下面子找学生谈心,造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心结难解,使得师生关系进一步紧张、疏远。

(四)研究生自身原因

应试教育及考研功利化动机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减弱,无法高质量完成导师布置的学术任务,甚至不能在科研实践中完成学术成长,造成自信心受挫,学术和发展受阻,一旦导师失去耐心就极易引发矛盾和冲突。另外,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不佳导致一旦被导师批评就反应强烈,心理波动巨大。自尊心强的人不断给自己加码,非要证明能力给导师看,一旦再遭挫折就怨天尤人。自我实现需要不强的人,破罐子破摔,对待导师布置的任务偷工减料,最终导致师生矛盾升级。

(五)维权困境

教育冷暴力无严格界定标准、无迹可查的性质以及出现随机性大的特点,使得举证困难,受害研究生大多无法拿出可靠证据证明自身遭到侵害,因而维权艰难。而在教育冷暴力造成严重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还会伴随很多其他心理问题凸显,仅凭遭受冷暴力就判定是造成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甚至自杀或暴力事件原因的说服力不强,这使得在法律维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最后,中国人秉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想法,就算周围同学都知道导师使用冷暴力属实,也多半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劝受害学生息事宁人。

三、遏制和减少高校教育冷暴力的建议

(一)导师层面

1用平等尊重换取合作共赢

“尊师重道”的传统需要坚持,但平等合作更应提倡,研究生师生关系是以导学关系为主的“命运共同体”,只有俯下身来才能和学生真正实现平等,赢得尊重。所谓尊重不仅是在对学生有要求时客气的请求,更是长时间保持的谦和态度和宽容心态。合作作为检验师生之间是否平等、是否尊重的最好平台,如果只是对对方进行掠夺,那么再优秀的学生都不愿意再跟导师合作,因此共赢才是师生共同的目标。在导师的经验和学术积累和研究生创新想法的共同作用下取得共赢才是对师生合作的最好诠释,这也会强化师生间良性互动,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2用理性负责行使教育权力

面对师生冲突,导师必须理性行使权利,不能因学生顶撞就对学生疏远冷淡,或者打击报复以发泄愤怒。冷静分析事件,耐心谈话沟通,认真反省自身过失,与学生一同解决问题都是导师理性负责的行为体现。另外,导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让学生跟随自己在学术研究中提高科研能力,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和肯定。权力不是支配、控制的代词,而是一种沟通、一种建设。

3用高尚师德衡量自我实现

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研究生导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疏导,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习寻找正常的负性情感发泄途径,减轻自身职业压力。其次,“由于征服人心的胜利不是容易取得的,如果教师不能征服他所面临的这个执拗的人心,他就必须寻求爱的言辞,只有这种爱的言辞才能有助于摆脱这种艰难的困境。”[2]這种爱的言辞就是师德,师德高尚最能激发学生灵魂深处的高度自觉内驱力和感恩力,如果每个导师都能致力于理解型师生关系建构,那么教育冷暴力会减少很多。在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下,研究生导师这批精英人才的工程师更应将师德的完善作为自我实现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研究生层面

1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做好科研是研究生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一个导师会喜欢不务正业的学生,做好科研的同时多参加导师的课题实践有助于导师了解学生科研能力,尽力通过自身硬实力赢得导师的肯定和赞赏。

2增强自身心理素质

研究生在冷暴力事件中所受伤害的程度和自身心理素质显著相关。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疏导自身压力、调节自我认知,通过合理渠道发泄负性情绪,学会合理反省自身失误和正确归因。在面对冷暴力时要正确认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主动找导师沟通,用坚强、自信、从容的心理改变导师对自己的偏见。

3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不能将冷暴力视为自己的事,或因丢面子而积压在心里,充分发挥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的兜底作用寻求帮助。针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助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4正当维护自身权益

当研究生遭遇导师长时间高频率冷暴力对待时,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要善于做好调查取证,并对冷暴力勇敢说不[3]。

(三)高校层面

1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现存研究生培养导师制模式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对研究生的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评估标准等都需要高校职能部门从师生关系异化的根源入手进行针对性改革,让研究生导师受到学校和学生的有效监督,并形成制度化监管机制。

2构建研究生帮扶网络

接连发生的惨案让我们在疼惜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也看到了研究生心理帮扶救助网络的缺失。维护学生权益、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给予的制度保护、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导师变更和生活庇护能给身处冷暴力旋涡中的研究生伸出一根救助生命、尊严和信心的橄榄枝,能给心理创伤严重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心理缓冲区,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学校也要敢于正视教育冷暴力现象,敢于曝光某些导师的恶劣行径,有效遏止同类事件的发生。

3做好导师资格准入审查和淘汰制度建设

研究生导师在准入阶段要逐步引入胜任力考察,对于胜任力不强的申请者要减少所带研究生的名额,对于不具有导师能力的申请者坚决不能让其进入导师队伍。同时,要定期对导师胜任力进行跟踪考察,对于胜任力下降的导师下调研究生名额,对于师德败坏的导师要坚决清除淘汰出导师队伍,保持导师学术高、师德高、能力高、心理健康的“三高一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胡雯,彭熠.对校园冷暴力的热关注[J].科教导刊,2010(3).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杜志强.试论象牙塔里的导师冷暴力[J].教育学术月刊,2010(8).

Key words:cold violenc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postgraduate(責任编辑:朱岚)

作者:周莹莹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语感训练论文下一篇:储能监控系统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