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税收论文

2022-04-15

“标准地”改革已成为浙江推进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极大推动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高质量发展。2018年2月,在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德清“标准地”改革被列为典型,供全省各地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亩产税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亩产税收论文 篇1:

从“亩产税收”视角谈如何支持柯桥区印染业集聚升级

印染产业是柯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能耗、水耗、废水排放量较大的行业。随着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的日益增强,印染产业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等问题,如何求得“增加产值”和“节约土地”两者之间“鱼和熊掌”的兼得或平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亩产税收视角来分析柯桥区印染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印染业集聚升级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柯桥区印染业亩产税收情况分析

目前现有印染企业212家,占地面积18181亩,印染设备10810台(套),每年印染布产量大概190亿米,占全省总产量的53%。

1.印染业亩均税收低于制造业和整个行业亩产税收

2009年至2011年,全区印染业亩产税收为6.95、7.69、8.38万元/亩,年平均增长率为9.8%;制造业亩产税收为7.27、7.78、9.89万元/亩,年均增长率为16.63%;整个行业亩产税收为9.72、11.43、14.21万元/亩,年平均增长率为20.91%。印染业亩均税收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制造业亩产税收6.83个百分点,低于整个行业年平均增长率11.11个百分点。这说明印染业作为该区传统行业,是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企业为主,产品附加值相对比较低,在工艺技术、新品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2.印染业亩均税收呈逐年递增态势

2009年至2011年,全区印染行业税收收入(国地税收入总和)由86151万元递增至103988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全区总行业税收收入(国地税收入总和)由733360万元递增至1071170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0.86%;印染企业自有土地三年期间不变,但亩产税收由6.95万元/亩增至8.38万元/亩,年平均增长率为9.8%,亩产税收的年均增幅略低于税收收入的增幅,亩产税收与税收收入的走势基本拟合,相对均衡。这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该区区委区府一系列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激励下,印染企业开始从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逐渐转变为依靠先进技术的投入来提升效益。同时该区实施的亩产论英雄激励企业节约用地政策,对亩均税收的提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3.印染企业亩产税收差距过大,用地大户税收贡献率较低

从调查的202家印染企业情况来看,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差距过大,2011年亩产税收最高的已达到47.86万元/亩,亩产税收最低的只有0.42万元/亩,有11家企业则不到1万元/亩。这说明,不少印染企业在土地使用上存在“宽打宽算”现象,只算土地征用的“买卖账”、“补偿账”,很少关心工业用地的亩均“产出账”,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相对较低。

二、以“亩产税收”促进印染业集聚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般而言,任何资源的利用都存在规模效益和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土地也不例外。据数据分析,占地面积25亩及以下的企业有18.32%亩产税收高于8.38万元/亩,占地面积25亩以上且小于等于60亩企业中有16.83%亩产税收高于8.38万元/亩,占地面积60亩以上的企业只有12.37%企业亩产税收高于8.38万元/亩。这表明,随着企业土地占地面积的逐步增大,土地资源边际效用递减明显。印染业虽然亩产税收远低于整个行业亩产税收水平,但税收收入占全区总税收收入的9.7%。如果能够想方设法提高印染业的亩产税收水平将对柯桥区整个行业的亩产水平提升,对印染业集聚升级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1.以“亩产税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用了算”到“算了用”的转变

在要素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稀少的当前,把“亩产税收”与印染产业集聚中企业用地、用水、用工等资源配置合理结合起来,将对印染集聚升级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安排用地指标上,首先要严把印染企业入园关,把“亩产税收”作为入驻印染产业集聚区--滨海工业园区最主要条件,要求进驻园区的企业“亩产”不得低于9万元/亩。其次要严把企业新增用地关。把亩产税收排名在前30位,税收超500万元的企业列为优先供地企业。同时要求得地企业必须要有“亩产税收”承诺,承诺项目供地后五年内“亩产税收”达到15万元/亩以上。并制定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向上扩展空间实现用地扩容,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企业建筑面积。二是在闲置土地清理上,建立土地使用和效益产出台账,从统计数字中发现动态信息,对于土地闲置或单位产出不佳的项目,及时回收或动员退回征而未用的闲置土地,对达不到“亩产税收”平均标准(9万元/亩)的项目相继缩小用地面积、置换土地或退出园区。对未批而用的集体土地也要加大征收力度,以保持公平性。三是在其他资源分配上,对亩产税收中税收贡献高的增加排放指标、用电、用水指标;对税收贡献低的减少相应的指标,并提高收费标准。

2.以“亩产税收”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要我变”到“我要变”的转变

技术含量高是提高企业亩产税收的决定因素,为此,要促使印染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进行分档奖励。适当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对城镇土地使用税负担增加的企业按照亩产税收的贡献实行差别化的减免政策:对亩产税收贡献大和鼓励发展的企业,其增加的税收负担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确保不增加负担。

3.以“亩产税收”确定财政奖罚,实现“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的转变

为更好地发挥财税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杠杆效应,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亩产效益评价考核機构,负责根据亩产税收、亩产能耗情况对印染企业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财政激励措施挂钩。一是建立以亩产税收、亩产能耗为导向的专项激励机制。按企业亩产税收、亩产能耗水平择优扶持,可在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中切出一块专门用于奖励排名靠前的企业,从而保障其优先发展。还可设立土地亩产税收贡献奖,即对当年地方财政收入贡献额在300万元以上、亩产税收9万元/亩以上的企业进行排序,对排名前5名的,6-10名,11-20名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以进一步鼓励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建立以亩产税收、亩产能耗为导向的惩罚机制。可对土地利用差、亩均产出低、单位增加值排放量大、用能多的企业进行惩罚,促使企业重视亩产效益这项指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经有关部门组织评定,对其年度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得分靠后的20户企业和违反环保、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而被行政处罚的企业,取消其享受部分财政扶持政策的资格。

作者:喻光耀

亩产税收论文 篇2:

土地供给侧改革典范:德清“标准地”

“标准地”改革已成为浙江推进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极大推动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高质量发展。

2018年2月,在浙江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德清“标准地”改革被列为典型,供全省各地参考。这场始于2017年8月,以颠覆供地模式、招商模式、服务模式等为核心内容的“标准地”试点,扩大了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资项目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外延,具有破冰意义。

所谓“标准地”,是指带着建设规划、能耗、环境和亩产税收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企业拿地前,就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拿到“标准地”后,经发改部门“一窗受理”,就可以直接开工建设,不用经过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合格后准予投产,充分体现“最多跑一次”的精神。

“标准地”的出现,将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更能有效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接下来,德清还会不断推出这样的“标准地”,并逐步从工业用地向商服、旅游用地延伸。

为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

奠定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40万元/亩,土地产出≥600万元/亩,土地税收≥21万元/亩,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5吨标煤/万元……2017年8月31日,德清县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上的一则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公告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公告的是位于浙江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一块占地53.7亩的工业用地,准入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以往挂牌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告相比,这个公告的基本情况和规划指标要求中新增加了土地产出、土地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等4个指标。具体来说,就是把每一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给予明确,带地一起出让。

德清县为何要推出“标准地”?以往,工业企业投资项目用地行政审批等环节,耗时费力且效率不高,一直为项目投资者诟病。2017年8月,作为浙江首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的德清县,积极推动“标准地”制度和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一窗受理”制度两项试点,通过“标准地”制度实施,与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内容相结合,全力聚焦这项投资项目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企业投资项目实现“最多跑一次”。

试点之前,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表示,要全面整合和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努力实现企业投資审批“最多跑一次”。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地”制度,从2018年起,全省各地的新增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要带着能耗、环境、建设、亩产等标准进行“招拍挂”,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奠定基础;二是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发改委(局)“一窗受理”制度,涉及国土、建设、环保、规划等部门的,由发改委(局)代跑。

此后,德清县结合实际,迅速启动了“标准地”试点工作。德清县起草了《“标准地”试点实施方案》,从深入推进区域评价制度、建立“标准地”出让控制性指标体系、建立“标准地”出让部门联审机制、明确“标准地”使用履约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等5个方面入手开展“标准地”试点工作。

为保障“标准地”出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德清县不断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将使用“标准地”的守信和失信市场主体纳入公共信用监管体系,并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接。对如期履约、信用良好的企业,采取绿色通道等便利服务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未通过达产复核、违约失信的企业,实行从严审核、重点监管。

“标准地”如何设定标准

那么哪些土地可作为“标准地”?德清县将高新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小镇内新增的工业项目用地、仓储类用地、标准厂房与研发总部类用地划为用地范围。

在这些区域,德清县深入推进区域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实施区域能评、区域环评、水土保持、矿产压覆和地质灾害等区域评价、联合评价、多评合一模式,完善区域负面清单,实行行业分类差异化管理,为“标准地”试点提供坚实基础。

同时,德清根据行业分类,明确建设规划、能耗、环境和亩产税收等建设用地控制性指标,作为“标准地”出让的控制性条件。不同的用地项目设置了不同的用地控制性指标,如工业项目设置了9个指标,仓储类项目设置了7个指标,标准厂房与研发总部类项目设置了5个指标。

此外,德清还明确,“标准地”拟出让申请后,县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规划局、财政(地税)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审,各部门参照相关行业控制性指标,出具该地块的联审意见,明确建设标准、能耗标准、环境标准和亩均税收等“标准地”具体内容,最后由土地局根据联审意见出让该宗地。

“标准地”完成出让后,该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与德清县政府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同时,还要与高新区签订《使用协议》,对建设规划、能耗标准、环境标准和亩均税收等指标,根据土地出让前确定的标准进行约定,明确达产复核的期限与要求,并就违约责任进行约定,相当于在“标准地”使用上,紧紧地拧上了履约责任这股绳。

除了违约责任,政府对企业的奖励措施,在《使用协议》予以明确,做到奖惩分明,以调动企业拿地的积极性。德清县目前正在梳理各种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标准地”出让后,必须要对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和达产复核。德清将“标准地”项目验收分为竣工验收和达产复核两个阶段,要先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达产复核。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的黄金结合点

德清“标准地”的颠覆供地模式创举,除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外,还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标准地”改革设计中环境标准与能耗标准的建立,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目前,德清县“标准地”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德清县已初步在高新区划定了300亩以上的用地范围,作为后续“标准地”出让的试点区块,但现阶段“标准地”仍是新生事物,目前企业对“标准地”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为“标准地”的进一步推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鉴于德清试点的良好成效,湖州市决定在全市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模式,以推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改革,推动市场在土地资源要素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今年3月底前,在经批准的省级以上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和省级特色小镇的规划范围内,新增的备案类工业项目和研发总部类项目“标准地”模式已经全面完成,4月份之后,湖州已全面实施“标准地”出让制度。

当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地方发展的指挥棒。“标准地”改革,让浙江再次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前列。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德清县调研“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时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找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黄金结合点,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地”改革已成为浙江推进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最终目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德清目前正在总结先行先试经验,注重发挥改革叠加效应、耦合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在德清的总结中,其中关键一条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抓住奖惩制度建设这个核心”,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完善批后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扎实推动改革试点落到实处,加快推动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可以说,浙江通过“标准地”改革真正倒逼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政智库)

作者:钟正

亩产税收论文 篇3:

绿水青山的账本

十年前,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0年来,浙江财税部门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不断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深化认识

算账是财税部门的看家本领,什么样的算账方法决定着什么样的行为方式。面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做单选题还是做多选题,是算小账还是算大账,检验的不仅是价值取向,更是胸怀全局的责任和担当。为此,财税部门深入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把握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统筹算好四本“账”。

算好长远账。保护绿水青山,必须改变传统的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淘汰一批对资源环境破坏较大的企业和产能,在短期内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生态保护需要增加财政投入,虽然会给“紧平衡”的财政收支格局带来压力。但从长远看,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财税部门宁可少收眼前的“三五斗”,也要把绿水青山长远地保护好。

算好全局账。绿水青山是一个跨越地理界线和行政区域的有机整体,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关起门来算账,过分计较“一城一池”“一时一地”的得失,往往一叶障目、挂一漏万,滋生地方保护主义和短期行为。对此,财税部门要立足全局、系统谋划,站在全省的高度,处理好投入与产出、区域与整体的关系。认准的方向,只要有利于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就要保持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善作善成。

算好生态账。浙江山不高,却是郁郁葱葱;水不宽,但是蜿蜒秀美。山水相宜,处处体现出江南山水的韵味,处处是景,处处生辉。绿水青山既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态资源,又是培育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资源,更是相较于上海、江苏等周边省市的比较优势。这些资源,如果保护得法、运用得当,都可转化为绿色财源,成为财政收入永续增长的不竭源泉。算生态账其实就是算发展账、收入账。

算好民生账。老百姓过去盼的是温饱,现在盼的是环保。“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这是人民群众迫切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投入就是民生投入,保护绿水青山实际上就是在向广大城乡居民提供最普惠优质的公务产品,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十年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账算清了,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是行动。10年来,财税部门紧紧围绕“两山”,先闯先试、大胆探索,积极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财税政策体系,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保驾护航。

坚持战略引领,守护好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绿水青山是“1”,金山银山是“0”,没有了绿水青山,再多的金山银山也等于“0”。因此,守护绿水青山是理所应然、责所必当。财税部门积极实施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治水、治气、治林、治环境,努力留住一方好水土。围绕“五水共治”,通过盘活存量、整合专项资金、压缩“三公”经费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治水项目建设,省财政7年内安排600多亿元用于治水。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试点县可享受省对县财政体制一类一档财政政策,对其因保护生态功能而限制部分产业发展的机怀杀敬犹逯粕细璨钩ィ⑹凳┪廴疚锱欧攀辗阎贫龋萜涑鼍乘省⑸指哺锹省⒘帜拘罨康惹榭鼋邢嘤背汀N粕媪直;ぃ⒔∪媪植普钩ケ曜嫉髡疲鹉晏岣卟怪曜肌J〔钩ケ曜家延?004年的8元/亩提高到2015年的30元/亩,增长了近3倍,为全国省级最高。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不仅借助经济杠杆,从制度上遏制了林农“坐山吃山”、砍树卖树的冲动,而且增加了林农的财产性收入,提升了生活保障和品质。

坚持转型发展,发掘好金山银山。生态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相连,如果不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那么绿水青山将成为“穷山恶水”,最终也难以为继。为此,财税部门不仅将关注点放在环境治理上,而是拉长链条、放远眼光,积极实施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让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建立与亩产税收、单位能耗、单位产出、污染物排放等相挂钩的财政奖惩机制,变“要我转型”为“我要转型”,引导生产要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业创新型领域集聚。设立总规模为200亿的省产业基金,支持信息经济、环薄⒔】怠⒙糜巍⑹鄙小⒔鹑诤透叨俗氨钢圃斓?大产业和农业农村发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着力培育“不冒烟”的产业,为绿水青山留下干净的产业环境。灵活运用“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支持美丽乡村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文化礼堂等建设,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富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短期的生态保护可以靠资金、靠政策、靠投入,长期的生态保护必须靠制度。10年来,财税部门树立“与其被动请客、不如主动买单”的理念,在制度供给上动脑筋、下功夫,不断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制度化保护生态的新路。

“谁保护、谁受益”。生态产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收益外溢、成本外流,权利义务错位,往往出现“谁保护、谁吃亏”“谁污染、谁受益”的情况,甚至出现“劣币淘汰良币”现象。为此,我们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第一个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将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与水环境保护情况相挂钩,同时对因保护生态功能而限制部分产业发展的机会成本从体制上给予补偿。通过财税机制传导,将治污的外部收益和造污外部成本内部化,充分体现了“谁保护、谁受益”和“权责利统一”的原则,有效改变了“上游污染、下游防治”“上游发展、下游污染”的不合理现象,

“谁使用、谁买单”。相比于“关停并转”的行政手段,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通过市场机制确定排污权价格,体现“谁使用、谁买单”,可实现环境容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均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累计实现各类排污权有偿使用14192笔,有偿使用费23.2亿元,排污权交易5428笔,交易额10.7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谁污染、谁交费”。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制度,根据各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收取一定费用,体现“谁污染、谁交费”,内化污染成本,遏制污染冲动。同时,积极探索以单位GDP能耗为基础的节能量交易制度和生态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民生优势。

成效初显

经过10年的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浙江财税人的基本遵循和自觉行动,成效也逐渐显现。

财政收入更扎实了。受益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导,我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绿色”基因不断增多,收入基础更加扎实。2015年前7个月,信息软件服务业税收增长41%,“不冒烟”的产业税收增势强劲,而传统“低、小、散”制造业的增速明显回落。

区域发展更均衡了。绿水青山逐渐转变为金山银山,城乡差异、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发展更加均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2.44降低为2014年的2.08。人均财政支出比例也更加接近,基本公共服务继续保持较好的均衡水平。

城乡居民钱包更鼓了。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不仅富了产业,更鼓了城乡居民的钱包。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3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73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名。

10年风雨、10年探索、十年辉煌,我们走出了一条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浙江财税路径。这条路,蕴含着生态、经济、财税的协调发展,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相信,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

(作者为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省地税局局长)

作者:钱巨炎

上一篇:收益法论文下一篇:信用权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