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税收论文

2022-04-16

摘要:2019年,国家出台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减免及增值税税率双降等多项减税政策,企业仔细研究各项政策,进行各种税收筹划使其能够最大程度享受减税政策,降低稅收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对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研讨,探讨该项政策在实务及征管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税收筹划税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税收筹划税收论文 篇1:

浅议税收筹划的客观必然性与税收筹划陷阱的规避

【摘要】充分认识税收筹划的客观必然性,同时也要认识税收筹划的局限性,防范法律风险,规避税收筹划陷阱,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实现纳税人收益最大化,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

【关键词】税收筹划 客观 必然 规避

一、税收筹划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针对税收缴纳而进行的一种筹划行为,即“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或者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范围内,纳税人通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最大限度的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税收筹划的这个概念说明了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是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或者不违反法律及税收法规规定;从税收筹划的方向应当以符合税收法律法规为导向;税收筹划的发生一定是在经营、投资、筹资、理财活动之前;税收筹划的目标是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

(二)税收筹划存在的必然性

首先基于稅收筹划概念的分析,税收筹划的前提是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从立法原理来说,在法律中必然会有“允许、应该”和“不允许、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的表述等内容,税法也如此。纳税人经过对经营、投资、筹资、理财等活动进行仔细的分析判断,主动的找到能够减轻自己税负的谋划和对策就形成了纳税筹划。在纳税实践中也是有不少的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说税收筹划是在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内进行的,是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多种纳税方案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纳税的决策方案。在广泛的市场条件下获得利益是经营的驱动力,既然在不违法前提下可以获得利益,那么这样的驱动力必然促使税收筹划的开展,这是一种和节税相关的筹划。

二、税款缴纳规避性的案例分析

从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角度看,逻辑上似乎都很无懈可击,其实恰恰不然。就像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样,和税收相关的法律也是不能解决所有的税务问题的,从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金额范围等条件下,纳税人对税款的缴纳就必然的会出现依法少缴税款和依法迟缴税款的情况。虽然从法律层面和法律条文层面来说,不会有明文规定依法进行税收筹划,但是事实和实际情况却是可以通过筹划,确确实实能做到了纳税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少缴或迟缴税款。

三、税收筹划的法律风险

(一)税收筹划的意义

通过前面的实际例子可以看出税收筹划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来看,节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也是客观存在的。税收筹划的可操作性成为了纳税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有效选择,这样的措施有利于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有利于纳税人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有利于纳税人在进行经营、投资、筹资、理财等决策时充分发挥既不违法还能从税收方面获得筹划利益的能动性;增强纳税人竞争能力。然而由于税收筹划的节税作用,税收筹划对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必然存在着不利影响,在纳税人积极开展税收筹划的触动下,税收筹划也能为国家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供推动力。

(二)税收筹划的法律风险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国家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为此税收的征缴是存在法律刚性的。从法律关系的层面来说,征税和纳税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两方面,既然是矛盾中的两个方面,针对此消彼长的逻辑关系,作为纳税人通过恰当的筹划做到少缴税款或者迟缴税款的目的,使税收筹划成为必然,充分利用税款缴纳的可规避性,实现了收益最大化。但是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无论是何种筹划组合,必须是不违法为前提,不能为了筹划而筹划,为了节税而筹划,一旦出现违法行为,法律风险带给纳税人的损失轻则补税罚款,重则犯罪坐牢。

四、税收筹划陷阱的规避

(一)认识税收筹划陷阱

税收筹划是节税行为,节税从广泛意义上说是减少税款的付出,是对纳税人有利的行为,但是如果为了节税而节税,纳税人不是站在合法,至少是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筹划,这样的筹划就是税收筹划陷阱,主要表现就可能是偷税、漏税、逃税,虽然有时也会套着一个“合理避税”的面纱,但是仔细的分析还是违法的,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税收筹划、偷税、漏税,逃税,甚至所谓的“合理避税”都是以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为目的,其行为也都表现为纳税人的故意,但它们在法律性质和行为方式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主要区别有:从法律角度看,偷税、漏税、逃税显然是违法的,从表面上看,可能会暂时的给纳税人带来税收利益,最终毕竟是对税法的蔑视与挑战,因而一旦被发现,必然要受到严厉的打击和惩罚。“合理避税”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再仔细想想,合理的不一定就是合法的,避税是纳税人在没有直接违犯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漏洞与缺陷,通过人为安排交易行为,来达到规避或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这样的行为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歪曲了经济运动的规律,违背了“税负公平”的原则。“合理避税”只是在形式上看似不违法,本质上还是与立法意图、立法精神是相悖离的。这种行为本身是税法必然要加以规范和约束的,一旦这些缺陷得到弥补,“合理避税”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笼子。

(二)税收筹划陷阱的规避

随着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变更,对出现的税收漏洞进行堵塞,或者对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补充,对于纳税人来说,税收筹划行为的性质也必热产生重大影响。要清醒的认识到任何税收筹划方案都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的法律环境下,以适应纳税人经营、投资、筹资、理财等活动为背景制定的,如果一种纳税筹划方案广泛的被纳税人接受并运用时,国家的税收利益受到侵害,严重的影响了财政收入,国家一定会高度重视,对产生漏洞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行修补完善。从这里看,今天的税收筹划不违法,并不等于今后也不违法,今天最有利的税收筹划方案,随后可能就是最拙劣税收筹划方案。纳税和征税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税收筹划所涉及的内容和范畴必需要随着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说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但要考虑过去如何做,还要考虑现在如何做,不但要考虑税收筹划的发展,还要考虑合理规避税收筹划的陷阱。因此作为纳税人必须认真对待,及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角度思考,从立法意图出发,不断更新知识,发挥筹划的积极能动性,保证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使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秦跃虎.关于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杂志,2013(45):141-142

[2]夏仕平.小心税收筹划陷阱[J].价值中国.2008.11.14.

作者简介:郭毅云(1968-),男,汉族,山西襄垣县人,会计师,从事会计工作28年,主要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郭毅云

税收筹划税收论文 篇2:

关于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问题的探讨

摘 要:2019年,国家出台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减免及增值税税率双降等多项减税政策,企业仔细研究各项政策,进行各种税收筹划使其能够最大程度享受减税政策,降低稅收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对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研讨,探讨该项政策在实务及征管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税收筹划;税收征管;免征增值税

一、引言

近几年,减税降费是我国税收主要的税收政策,目的在于减少企业税负,提升营商环境,使其能轻装前行,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将采用怎样的税收筹划?税务征管机关是如何判断企业税收筹划的合法合规及合理性?又将采取怎样措施?企业相对又将做何反应?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二、企业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的概述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形式上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组织形式、业务类型及税收解缴方式等进行调整,以达到缴纳最低的税款,获取最大的税收收益,增加对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

税收征管是指在税法、征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国家税务征收机关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相关涉税问题进行税务登记、税收申报解缴、税务注销等征收管理的总称。它不仅仅需要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整性,还需要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确保在执行程序上的合法合规性。

在实务中大多企业本着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原则,合理的、专业的对企业业务活动等进行调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资国家激励产业,从而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也存在有些企业会针对某些优惠政策或某些法律法规字面上的漏洞进行税收筹划,在形式上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种恶意的税收筹划实质上却违反了税法的税收公平、实质课税等基本原则,从某些意义上来讲也可以称之为避税。相对在税收征管上,国家税务机关有可能因人力、物力、涉及范围广、排查难度大等因素而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国家税收流失,或者因税务人员专业不够硬而在反避税侦查行动中畏惧权威、专业导致在过程中处处碰壁。当然也存在个别税种因征管机关向纳税主体征收困难就将问题转嫁给企业的情况,如某些情况下企业需履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的规定。

三、在实务中探讨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问题及冲突

1.探讨企业恶意税收筹划以及税收征管问题

2019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对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免征政策,其中规定了对未达到10万元的月销售额或30万元季度销售额(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国家发布以上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够成长起来,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2019年11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增值税立法的建议征集,提出季度销售额30万元起征点,对于未达到该起征点的单位或个人,不再是增值税规定的纳税人,而非免征增值税,这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让自己不属于增值税的应税义务人,不再进行增值税的纳税申报,这对于税务征管来说将是一大挑战。

在征集意见中第三章第十一条的规定中,与原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相比未明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对他人进行投资或者将其对股东进行分配需要视同销售。假设最终出台的政策也未明确,在增值税留抵税额能够进行退还的大趋势下,在实务中企业也就能进行更加极端的税收筹划,称为避税也不为过。

我们假设一家大型的食品公司,该公司在各省市设立子公司,各子公司在具体的经营场所设立经营部等分支机构。在考虑增值税立法的意见征集稿的情况下,企业在子公司层面进行了极端的税收筹划,先将子公司下设的各经营部设立为孙公司。子公司采购原材料开展生产,产成品产出后,将其以投资的方式转移到各下设的孙公司,该孙公司实现产品销售然后将利润以分红的方式分回子公司。该子公司的税收情况如下:只要孙公司的规模足够小,小的确保每个季度的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在现有政策下就能确保该孙公司免征增值税,该业务流程中的销售环节增值税税收流失。其次子公司采购原材料抵扣了其进项税额,但生产形成产品后,却以投资的方式转移给孙公司,不视同销售进而不产生销项税,却因有进项税而产生增值税额留抵。但增值税留抵金额退税使供应环节的增值税产生流失。这就意味着该产品的整个增值环节的增值税都将会流失。根据新法该孙公司还可以不申报增值税,这使征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上,孙公司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回购股份和分配利润来控制资产规模,让自己能够符合小微企业的标准。使其能按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进行解缴,相比其他一般企业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要低很多。

上述食品公司的行为从主观上属于恶意税收筹划,而全国不少的连锁行业都能采用这种税收筹划,这将会使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源大量流失。国家税收征管机构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定会反对这种“税收筹划”行为。税务机关则会站在国家公利的角度上对其进行以避税行为解读,并从道德和物资上给予行政处罚。而公司觉得自己是在合法合规的改变自身组织形式,进行税务登记并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不应被处罚而进行复议。税收筹划和避税在本质上都是寻找适用的政策来降低企业税负,只是从主观的角度上来判断合理的税收筹划和避税的区别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若不明确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的边界则可能进一步激化征纳矛盾,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埋下巨大隐患。税收征管上应考虑按照税收实质课税、公平等原则,在政策上制定得更加精细、合理,进一步明晰税收筹划与避税的边界。在程序上对某些不合法理的税收筹划按实质进行修正、监督、处罚,使其不仅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整性,针对市场经济也更公平、健康。

2.探讨企业因税收征管选择税收筹划的问题

2019年我们对个人所得税进行大幅度的修订,原个人所得税法规中的单行文(财税〔2011〕50号)规定,企业在广告宣传等活动中,向外单位个人赠送礼品,需按照“其他所得”税率计算并代扣代缴个税,虽然在新的个税修订中取消了其项目“其他所得”,但在之后发布的单行文中表面并未解除企业代扣代缴义务,区别只是从按“其他所得”变为按“偶然所得”进行申报解缴。

收到该礼品的个人作为纳税义务人,企业只是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税收负担并不在企业。但在实务中,企业进行宣传发放礼品时,并不可能向個人收取代扣的个税及个人的身份信息。营销宣传作为企业营销策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企业在发放礼品后做不到代扣但需代缴个税,该税负就转嫁到企业了,这也是该税收征管政策必然的结果。该税负对企业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假设礼品的不含税价格为100元,个税金额为(100*(1+13%)/(1-20%))*20%=28.25元,即该税负占收入比为28.25%,这已经是非常之高了。然而在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时,该笔支出也将作为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如果企业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将会最高被处予少缴税款的五倍罚款,且被税务征管机关顶额处罚的可能性非常大。企业如果按政策规定依法纳税,那么不但要承担非常高的税收负担,其征收难度并不会因企业代扣代缴而降低(必须记录每个纳税义务人的身份信息)。

中国企业缴纳的税收主要以增值税等间接税为主,不考虑企业盈亏及企业能否持续生存下去的纳税,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刚性成本。造成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不但偏高,而且也不太合理。却又因为税收征管的原因,在实务中将其他个人的税收负担转嫁给企业,使企业的税负更一步加大。发放宣传礼品是营销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而营销活动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存续下去的关键经营活动。企业为逃避该项税负,往往会选择对该批商品不以宣传方式反映出来,而以损耗、盘亏或报废等作为该批商品的处置方式,这样即不会承担该笔个税,支出也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征管上也难以对该笔虚假的“税收筹划”进行有效的监管。最后我们的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优质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却因过高的税收负担或失市场营销力度不够失去竞争力而淘汰;某些“不良”企业却因“税收筹划”反而生存下来。

我们的税收征管部门不能因为征管难道大、成本高就将问题全部转嫁到企业,在实务中,这有可能并不能保障税源,也可能对企业诚信纳税造成障碍。近几年,我国税务机关大力推进“放管服”,税务机关宣传语是让纳税人少跑路,然而结果是税务机关从事前审核变成事后追责,也给企业增加了更大的税收风险。税务征管机关应把握好“放”的度,不要只放不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四、税收筹划与税收征管的改进措施

1.合理的进行税收筹划

基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享受政策红利必然会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但是企业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能靠寻找法律的漏洞进行税收筹划,一旦完善法律法规将会使企业面临很高的税收风险。企业应充分理解各项税收政策意图,咨询专业的中介机构,完善税收筹划方案,把控税收法律风险,在依法、诚信纳税的原则上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经营目标。

2.做好更加全面的税收征管工作

税务征管机关必须长期、持续地执行反避税工作,并且不仅仅是在基层执行具体活动,还应在法律法规政策层面的制定更多的反避税法规,如新个税法就增加了反避税条款。这非常有利于限制企业恶意的税收筹划,保障税源的完整。

在征管中也要考虑企业的困难,税收根本来源于企业,企业的存活才能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新个税在征管上就规定个人年度补税不超过400元就不需要进行综合汇算。这思路是否能转移到个人收到礼品不超过某一金额,企业可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减少企业额外承担的税负。

3.实现税企双方充分沟通

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可以积极与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沟通。谈论该方案的合法性及可操作性等问题,以防止该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具有操作性,或者更是违反征管法的情况。当国家制定某项优惠政策时,税务机关可以及时向企业传达,并准确地对政策进行解读,必要时可以组织对企业进行培训。让企业正确的享受政策红利,而非企业胡乱进行税收筹划。

五、结语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税收征管是依据政治权利保障税收的完整性,在征管过程中需遵守税法的税收公平、实质课税等基本原则。企业生存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为创造更多的利润,必然会尽可能地降低所有成本。税收征管应避免个别企业在形式上以极端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针对企业因税收征管承担不属于自己税收负担的情况,也应充分合理的考虑,使国家征税更能满足社会需要,使税收更能达到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使我国市场更加公平、健康。

参考文献:

[1]闫晴.纳税人税收筹划与税务机关反避税的冲突与平衡——基于231份判决书的实证研究[J].科学决策.2018(11).18-38.

[2]张金昌,齐霁.中国企业税负水平评价与国际比较[J].会计之友.2017(11).79-84.

作者简介:任晓竹(1986.01- ),男,汉族,重庆丰都人,本科,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税收

作者:任晓竹

税收筹划税收论文 篇3:

海外投资税收筹划的策略及税收政策的完善

【摘要】 面对对外投资的快速增长,应结和我国企业集团的实际状况,争取国际税收中的有利地位,在对外投资经营中开展合法的国际税收筹划,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海外直接投资;海外税收筹划;税收政策

2008年9月17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报表明: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76亿美元,境外纳税总额29.4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1189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投资存量突破1000亿美元。我国境外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公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国外开展投资活动,这不仅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增强了综合国力,而且也为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开展企业海外投资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我国的企业相对来说规模较小,进入国际市场晚,竞争力不强,在其进行对外投资时面临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国的跨国集团将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且不断增加的企业也不再容易走出国门。国家需要运用一系列更为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规范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拓展境外市场。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因税收管辖权的差异,导致了投资在来源国和所在国重复征税的问题,这是企业跨国公司面临的最突出的税收问题。为避免重复征税带来的经济利益损失,应对跨国企业所得的来源、渠道、种类、数目等进行筹划,减轻税负。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我国跨国企业应借鉴完善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各国各地区的税收政策及税制差异,进行合理合法的国际税收筹划,追求全球范围内总体税负最小。

二、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国际税务筹划行为涉及两个国家以上的税收政策,其产生是基于各国间的税收差别。一般来说,企业面临的税收政策越复杂,税负差别越明显,对其进行筹划的余地就越大。

1.由于各国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不同,各国税制相互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以被跨国纳税人用来进行税收筹划。

(1)税率不同为企业选择投资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同国家或地区税率可能相差很大,有的税率很低,有的税率很高,企业多选择税率低的地区进行投资。

(2)计算纳税收入时,各国对费用的确认和分配、资产的计价等项目的不同规定使得课税依据有所不同。企业要了解各国的税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合理确定分期收款销售利润,使得总体税负最小。

(3)各国使用的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互间的差异,由此而产生的重叠或者漏洞为税收筹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4)各国为吸引投资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使得企业得以选择对不同行业进行投资。一般发展中国家政策较优惠,范围也较广,而发达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多集中于高新技术的开发、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投资项目选择。

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所签订的税收协定会越来越多。这些协定对缔约国的居民纳税人提供优惠待遇,这也是企业选择海外直接投资地区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3.在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和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成本,提高了税负在公司决策中的重要性,跨国经营进行税收筹划的意识也有所加强。

由此可见,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进行税收筹划,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面对错综复杂的税务环境,跨国纳税人必须制定相应的税务计划来减轻税负。

三、开展海外税收筹划的策略

在制定全球纳税优化决策的过程中,跨国企业一般会利用国际避税地的有利条件和本国的延迟纳税优惠,将转让定价、国际税收协定的条款等手段综合使用,以减少东道国和中介国的公司所得税和预提税,以及母公司居住国对海外所得利润征收的所得税。

1.坚持企业全球利润最大化原则。考虑节减税收和企业综合利润最大化,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现期财务利益和未来财务利益综合考虑,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不能局限于仅获得眼前的利润。

2.选择适当的地域以避税。跨国企业可在避税地享有税收优惠,除了考虑税收政策外,选择的避税地还必须具有政治和社会稳定、交通和通讯便利、银行保密制度严密、对汇出资金不进行限制等特点。企业还可在国际避税地利用延期纳税条款。企业可以利用转让定价把利润人为地转移到低税国或避税地子公司,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税款的延期时限越久,获利就越大。

3.选择合适的公司组织形式。设立分公司的优势有:分公司最初几年的资本预算亏损可以直接抵免母公司的盈利,减少公司全球总税负;分公司向东道国缴纳的所得税一般可以用来抵免母公司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双重征税;分公司的税后利润一般不计预提税,而子公司的股息汇出要征收预提税。设立子公司的优势有:子公司是法人居民,可以享受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所提供的所有优惠;子公司可以享受延期纳税优惠。

基于两种不同组织形式的各自优点,企业在选择也也要考虑投资时段、法律地位和国际税收协定等因素。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初期一般存在亏损,可以先设立分公司,以亏损冲抵利润,以减轻税负,当生产步入正轨后可以建立子公司,以避免汇总纳税所承担的较高税负。分公司在东道国注册没有复杂的手续,政府对其业务活动的管理也较松,而子公司建立的法律手段比较复杂,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跨国企业可以签订了税收协定的两国中的一国设立子公司并使其成为当地的居民公司。该子公司可以享受两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优惠待遇,从而将利益传递给跨国企业,使其间接得到额外的税收收益。

4.有效利用国际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充分发挥税收协定的作用,最大程度争取我国企业在缔约国投资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完善境外投资所得的税收抵免制度,允许企业在境外所得履行纳税义务时,采取合理的方式避免境外负担的所得税税款,为企业面临的重复征税问题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5.实施转让定价。跨国企业把集团内部的利润通过转让定价从高税国关联企业转移到低税国关联企业,高税国关联企业的利润下降导致的税负减少幅度要大于低税国税负的增加,最终结果使得跨国企业整体税负下降。

6.利用东道国税法的缺陷避税。包括税法条款过于具体、条文不一、不严密不明晰等缺陷。若东道国税法内容过细,则会造成税率高低不同、税收优惠范围变化和税基宽窄不一等,这位跨国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条件。若东道国税法对统一课税对象作出不同规定,企业可以从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项。

7.利用东道国税收征管的不完善避税。若东道国不采用“引力原则”,则企业在东道国直接采购的原料或销售产品所得与其常设机构无关,不计入常设机构应税所得。企业还应考虑在其他国家的退税规划的时效和成本,以获得出口退税优惠。

8.提高跨国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效率。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使其适应东道国的税收法规要求,降低内部人员衔接和配合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为了使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得到更好的税收筹划,要全面考虑国际税收协定的条款,综合考虑投资东道国的税负水平、优惠政策等,以及选择合理的投资时段和投资地区。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内外结合,是企业真正的利用税收筹划降低税负,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支持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的优化与完善

1.税收政策的完善关键在于使其能够最大程度上消除国际间的重复征税。OECD范本和UN范本是国际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两个范本。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且较偏重于发达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责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在一起,争取全面修订这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重构国家税收规则。

2.我国目前税收抵免制度仍存在一些缺陷,不能给海外直接投资带来较大的优惠,应对其进行调整。抵免限额计算应做进一步细化,允许扣除的为取得该所得摊计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应进一步明确,税法应该细化与境外所得相关的成本费用的配比。我国目前统一采取分国不分项的抵免方法,使得超限额结转只能分国进行,不能以一国的抵免限额余额去抵补另一国的超限额部分。对在境外已经缴纳所得税的税额的抵免限额,应允许企业在分国限额和综合限额两种方法中选用其一,避免影响企业海外投资的动力。由于我国税法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不论是否汇回,均应按照规定的纳税年度申报缴纳所得税,因而存在抵免时间问题,应尊重东道国的税法规定,同时可以采用化年为月、按月预缴的方法。

3.应实行税收饶让,提高我国企业进行进外投资的积极性。以往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多数情况下我国没有承担税收饶让的义务,我国的境外投资者不能享受到东道国的税收优惠。为使其他国家的税收优惠真正惠及我国的境外投资者,我国政府应该给予税收饶让。

4.构构建适应我国现实情况且符合国际惯例的完善的海外投资税收激励制度。我国现行的海外投资税收政策是一种缺乏投资导向性的无差异税收政策,对海外投资没有明确的激励作用。我们应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经验,从所得税、关税和税收协定等方面设计鼓励海外投资的具体措施,明确税收政策对投资的产业导向和地区导向作用,利用税收优惠鼓励资本输出。

5.加强海外投资企业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如向企业提供东道国税收制度的咨询服务,多渠道拓展跨国涉税信息的交流和协作,推进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的开展,制定境外投资业务税务管理的操作规程,规范境外投资的税收管理,以提高企业抵御境外投资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苑新丽.国际税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京萍.李敏.对外投资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J].税务研究.2006(4)

[3]王诚尧.争取修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际范本[J].涉外税务.2008(8)

[4]万绍群.我国现行税收抵免制度的改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

作者:郭 庆

上一篇:实验设备管理论文下一篇:逻辑哲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