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出口贸易地位与本省经济总量不符的状况,接着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发展出口贸易时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发展河南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 篇1:

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转型的路径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贸易已经完成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过渡。然而,我国出口贸易模式存在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的特点,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给环境带来破坏。而且也与我们倡导的低碳经济模式背道而驰,我国出口结构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一、前言

改革开放越来,我国出口贸易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截止到2016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已经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的地位。尽管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但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在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高达95%以上,大部分工业制成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CO2,不仅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污染了环境资源,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致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人类经济活动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为80亿吨,占世界四分之一,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总和,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碳排放量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共识。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为了减少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于正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中国来说,要抓住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积极响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出口贸易结构,走贸易强国之路。

二、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CO2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化石资源包括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能源,相比于其他资源,化石资源的成本较为低廉、获取比较容易,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石油和天然气而言,煤炭燃烧排放的CO2要高很多,我国又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资源的国家,在已探明的能源儲量中,煤炭资源占总能源的比重高达70%,这一现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给中国出口贸易向低碳模式转变带来了重大难题。除此之外,中国能源利用率也比较低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单位GDP能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2倍左右,能源投入大,污染大,利用效率低的现状难以转变。

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从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来看,高消耗、高污染的商品比重过多。我们以2009年商务部统计的中国出口贸易前十位商品的统计数据来看,前十名的产品主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件、服装、电话机、船舶、家具及其零件、钢材、塑料制品、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材、成品油、电视机。其中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污染严重且附加值较低,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且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出口商品前10 位只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件和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材两种,不仅占的比重不高,而且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不能满足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也制约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步伐。

3、出口贸易方式不合理

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这两种出口贸易额占我国总贸易额的90%以上。一般来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大多是低消耗、低污染的产品;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通常是高污染的、高能耗的产品。一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都远远大于加工贸易。然而,90年代之后,我国的加工贸易额开始超过一般贸易额,并一直呈扩大趋势。尽管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出口贸易总额的不断增长,但加工贸易不仅污染严重,使我国成为资源消耗大国。而且加工贸易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低,造成我国长期处制造加工产业链的下游,经济发展效率低下。

4、出口区域不合理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贸易国,但出口区域大多集中在美国以及欧盟等少数几个国家,这些发达国家占据我国出口贸易90%以上的份额,其他国家的份额则不足10%。而且我国出口到香港等地区的产品,最终也有相当比例会再次出口到欧美等国家。这种不合理的出口区域分布带来几个后果:一是,我国出口区域太集中,对美欧等国家依赖性太强,很容易受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二是美欧等国家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切,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对进口产品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较高,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极大影响。三是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考虑,会站在环境保护的道德制高点,通过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来抵制外来商品,最典型的就是碳关税的即将出台,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对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玻璃塑料、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一种进口关税。据报道,如果碳关税正式施行,中国出口产品将被征收26%左右的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重大打击。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转型的路径

1、优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首先,优化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我国出口贸易大多是高污染、高消耗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与低碳经济的主旨背道而驰。然而,我国毕竟是人口大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我们并不能全盘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政府要对高污染、高排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严格准入和管制。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换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使出口商品向低污染和低消耗转变。其次,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来说,资本密集型产业具备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在人力资源、资本和生产工艺都方面都日趋成熟,已经具备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条件。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为此,政府应该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并购或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外,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点。目前,全球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市场中我国进展4%,而美国占到20%的比例。为此,外贸企业要增强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2、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开发新能源

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率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左右,不仅带来大量能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污染了环境。首先,政府应该提倡节能减排,通过税收减免、折旧资产摊销、融资支持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节能意识,鼓励企业购置先进的节能设备,加快节能技术的研发,优化出口贸易产品结构,降低出口产品的碳含量,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组织要扶起责任,通过国际交流、技术介绍、经验推广等措施,帮助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消耗需求巨大,单一的能源品种不仅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容易带来环境污染。要发展低碳经济,还需要我们积极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都属于无碳能源,我们应该采取全方位的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发展低碳以及无碳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加快出口贸易区域转型

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美歐等少数国家,出口贸易依赖性太强,不仅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也容易受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影响我国出口经济的发展。首先,我们要积极参与碳规则的谈判。从低碳经济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响应这一国际公认的倡议,我国也承诺在2020年要将单位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 40%-45%,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经济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我们在积极履行自身承诺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碳规则的谈判。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碳排放量参照标准,为了防止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国家通过“绿色壁垒”进行贸易保护,我国应当积极推动和参与制定国际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的国际谈判、协商,并建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其次,努力开拓新市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应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使我国出口市场向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分散,有利于缓解发展低碳贸易对我国的压力,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赢得了一些宝贵的喘息时间。

4、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比重

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商品,相比货物贸易而言,服务贸易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碳排放低,但它却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大的增值价值。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一要完善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目标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以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支撑和规范力度。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工作,注重做好服务贸易对外推广和促进工作,密切与各服务业行业及重点企业的联系,选择重点行业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研究制定推广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利用各种会展平台,加强国际交流。支持和组织服务业企业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增加服务贸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贸易促进活动,整体宣传我国服务业企业形象。

总之,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这也是一种契机。我国应该积极响应低碳经济的要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实现我国出口贸易的转型,促进对外贸易的长远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魏金华(1979.02-),男,汉族,江苏无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工商管理。

作者:魏金华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 篇2:

河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文章首先介绍在全国范围内河南省出口贸易地位与本省经济总量不符的状况,接着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河南发展出口贸易时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机会,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快发展河南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省;出口贸易;优势;劣势;威胁;机会

[作者简介] 杨建成,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助教,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农产品贸易,河南 新乡,453002

入世以来河南省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向前发展,2011年其GDP达到 26931.03亿元,位居全国第五。然而,河南省作为内陆省区,对外贸易起步较晚,外向度较低,2011年河南省对外贸易依存度为7.6%,而全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是50%。即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也落后于安徽省和湖北省。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什么?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河南发展出口贸易的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来寻求答案。

一、河南省出口贸易的概况

2001年河南省对外贸易总额是27.82亿美元,出口17.05亿美元,到2011年这两个数据变成了326.4亿美元和192.4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和出口总额分别位居全国第14名和15名①。从表1可以看出,即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近几年出口贸易的发展也落后于安徽省和湖北省。在出口规模上,安徽省有五年超过河南省,湖北省有四年超过河南省。在出口增长速度上,安徽省有四年超过河南省,湖北省有五年超过河南省。整体来看,河南省出口贸易在中部六省仅位居第三名。

二、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劣势

河南省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而且与中部一些省份相比其发展也相对滞后。其原因有哪些,从自身条件入手,下文将具体分析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劣势。

(一)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的优势

在发展出口贸易上,河南省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如劳动成本低、资源丰富。这些优势是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长期可以依赖的基础。

1. 河南省劳动成本低的优势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2011年年末有0.94亿人口,仅低于广东省1.05亿的人口。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口有1135.9万人,位居全国第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有561.2万人,位居全国第四。2011年河南省居民平均年收入是18749元,全国倒数第二,城镇单位年平均工资是33636元,低于全国41799元的平均水平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劳动成本优势为河南省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

2. 河南省拥有丰厚的资源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处于我国北亚热带和暧温带的过渡区。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多彩的资源。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有明储量的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40种,且有多种矿产的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②。河南省土地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792.6万公顷,仅低于黑龙江,位居全国第二。河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多项农产品位居全国第一。

(二)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的劣势

在发展出口贸易上,河南省有自身的一些优势,但更多的是劣势,如贸易结构不合理、大中型企业较少、科研水平不高,这些因素成为河南发展出口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

1. 河南省出口贸易的结构有待优化

下面列出河南省和湖北省出口值前10位的商品(表3),作一比较:

2011年河南出口前十位的商品主要是毛发、毛皮、轮胎、香菇等初级产品,而湖北省出口前十位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汽车、船舶等制成品。与湖北省相比,河南省还存在较大差距。湖北省的出口贸易结构相对合理,既有初级原材料,又有制成品、半制成品。在制成品中既有低附加值的服装、纺织品,又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船舶。出口前三位的还是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船舶。另外,通过河南前十位出口产品与河南主要资源比较,我们发现河南并没有利用好已有的资源。一些主要资源或其制成品并没有进入出口产品的前十位。

2. 河南省的外贸大型企业较少

2011年,河南省虽有15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但是15家企业中只有双汇、金龙、宇通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外贸业务,因此拉动出口主要靠外资企业。截至2012年3月,来河南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达到72家,中国500强企业达到140余家①。然而湖北省截至2011年底,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703家,全球500强企业有141家②。

三、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所面临的威胁和机会

河南省发展出口贸易既面临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贸易壁垒的制约,同时也碰上一些机会,如中原崛起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出口退税政策。

(一)河南省在出口贸易上面临的威胁

1. 金融危机给河南省出口贸易带来的压力

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纷纷缩减进口。由于河南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日本、欧美等西方国家,出口影响较为明显,2009年出口额只有73.4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31.4亿美元。 2009年之后,欧美等西方国家逐渐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河南省出口由负增长变为正增长。

2. 国外贸易壁垒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如香菇、毛发。出口国家主要是日美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贸易壁垒也是最为苛刻的。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其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限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即所谓的“暂定标准”;对尚不能确定具体“暂定标准”的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将设定0.01ppm(即亿分之一)的“一律标准”,一旦食品中残留物含量超过此标准,将被禁止进口或流通。欧盟对农药残留也有类似标准,与国内技术标准相比,国外技术标准严格30倍③。

(二)河南省在出口方面的机会

1. 中原崛起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2011年国务院办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站在国家战略和宏观全局的高度,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是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些政策的出台,必将为河南省(下转第52页)

作者:杨建成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 篇3: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探析

【摘要】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常规软件的捕捉、管理和处理数据功能以及大型数据库的优势有效推进了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进程。基于此,文章依据大数据背景下的各方面因素,探讨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的结果显示:大数据和联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后备力量。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发展大数据建设,不断完善常规软件的运行和监管制度,将大数据优势与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更紧密地结合,鼓励出口行业积极运用数据库优势,进而全面推动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大数据;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经济发展

一、我国出口贸易行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随着国内和国外经济形势不断变化,我国正逐步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从追求高速增长的目标逐渐改变为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形势逐渐严峻,高品质的产品成为出口行业的关键底牌。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口作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内外部风险增多,我国出口贸易必须转型升级。首先,过去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得国际竞争价格优势,但当前由于对环保的重视,原材料获取成本提高,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增加,过去以价取胜的量产策略,不再利于新发展时期中国的科技和产品创新。其次,近年来人民币币值稳中有升,国内的原材料和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都对出口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出口行业亟待改革。此外,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印度和东南亚等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转移,侧面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1]。综上,如何将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是当前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国内外关于“大数据”的研究进展

从1960年到1985年,各国公司企业在管理、运营、统筹等各方面开始运用磁带、光盘等介质,这是早期的大数据。现如今随着移动电子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增多,企业内部也开始普遍使用文档、图片、影音像等来传递数据,无论是使用者调查、产品推送、企业分析,大数据的运用使得这些业务开展更为便利。

除了美国等少数国家有部分关于大数据规定的研究外,其他各国的重心主要放在技术研究上,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到目前为止的发展动态主要是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数据是一种可贵资源,最大程度开发这种资源,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利用大数据结合互联网、遥感、商业智能等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信息服务,加快经济发展进程也是其一大发展目标;对行业进行调整,尝试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技术,能够从海量信息中有效提取并加以利用。

二、我国出口贸易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劣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在出口贸易上也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初级产品的生产上,所用的成本费用相对低廉,这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许多国家占据数量上的优势,通过“薄利多销”的售卖方式,不断扩大出口面。从出口产业结构来看,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具有刚性。

中国的对外贸易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政策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产品的进出口均需要通过政府的许可,而对于我国出口产品而言,国内的出口管制较多,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出口量,因而占据国际市场、拥有话语权的可能性降低;同时由于我国低廉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使得国内的出口产品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国际反倾销审查,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也是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非市场因素。最后,我国的出口结构仍存在着技术档次及附加价值低的问题,在高新科技和尖端技术方面,我國一直在追赶国际前沿,在部分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当下来说,电子芯片、汽车制造等核心科技上仍然很难和国际高端技术紧密接轨,因此在出口贸易上就会使我国在该种领域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三、大数据背景为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

(一)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热潮的来袭给了中国超越、变强的契机,对于中国起步晚、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些行业来说无疑是弯道超车的利器。以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为企业探寻创新先机带来了契机。大数据中心从存储与传输过渡到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使企业突破原有的盈利模式,也可以通过正面影响为企业带来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庞大的数据资产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通过对数据种类、特点、来源等的分析挖掘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深层生产、销售逻辑;另一方面随着用户大量涌入,产生大量用户信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用户画像,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服务和营销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成为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撑点。以大数据技术为枢纽,延伸出的移动蜂窝网络、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态,不断产生并汇集了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大数据分析的基本元素。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统一性、综合性的处理、分析与优化,将结果反馈或交叉反馈到各自不同的渠道中,企业就此进行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数据具有催生社会创新和变革的能量,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严谨的数据治理、一定限度内自由的创新环境和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法律规定约束[2]。

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和市场需求成为推动信息产业持续增长的新引擎。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对大数据价值认可程度的增加,市场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大数据技术引发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将大数据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重要创新温床,对于创建高增长的新市场有重要意义。未来在硬件与集成设备领域,大数据面临着有效存储、快速读写、实时分析等挑战,将对芯片、存储产业产生重要影响,还将催生一体化数据存储处理服务器、内存计算等市场;在软件与服务领域,因为大数据中蕴涵的巨大价值,通过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将引发数据挖掘、商业智能市场的空前繁荣。对于生产者而言,要意识到大数据给消费市场和生产销售带来的双重影响,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技术的双向作用,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等形式实现生产升级和销售增长的双重目标。

大数据技术是机会也是挑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拥有话语权,是我国在日后发展中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不仅仅是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任务,在网络几乎覆盖全球、全行业的时代其他各领域如何充盈自己的核心科技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挑战

当前,全球贸易逐渐走向“深冬”,在国际需求持续走弱、经贸规则面临重构,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日渐增多的局面下,我国外贸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依然面临很多挑战。除了更有利的凝聚内生动力,也有不可小觑的潜在风险和巨大挑战。大数据给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带来的另一个有利机遇就是为就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据测算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8亿人左右,占全国就业总数的20%以上。无论是掌握核心科技的专业人员还是实地进行服务的员工,都在大数据带来的浪潮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光发热点。”

全面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尤其是在进出口和国际贸易方面,产品检疫、远程交易都需要大数据系统在背后给予强大支撑。利用网络和数据库这两个有力工具,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既节约了成本,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在拉动内需方面,以货物交易来说,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7个月,中国外贸增速高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外贸总值占全球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1个百分点,仍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除此之外,服务贸易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服务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6.9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7919亿美元[3]。客户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远程网络服务、筛选对象、跨越距离签订合同甚至远程遥控等,在筛选、控制、验收等各个方面节省了时间。除了表现在数量上的增长之外,大数据给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也带来了新的契机。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汽车、船舶、铁路机车、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步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外部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蔓延,地缘政治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在内的多家权威机构纷纷认为2021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将呈现极大的倒退趋势。在这样一种相对较为恶劣的外部环境之下,我国出口产业就更需要利用大数据来研究方向、规避风险,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小。从内部来看,我国低要素成本的传统竞争优势由价格为主向质量、技术、品牌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型;推动出口由货物为主向货物、服务、资本输出相结合转型;推动进出口为主向优出优进、均衡发展转型。

四、迎合大数据浪潮我国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加快培养大数据领域人才

任何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也不例外。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电网运行、经营管理及优质服务等各大领域,并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也引领了大数据人才的变革。未来3~5年,中国需要200万以上的大数据人才,而目前大数据从业人数不足 50万,市场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未来大数据与云计算、AI相结合,将缔造数百个就业新岗位[4]。大数据等利用电子信息等高新科技的专业领域尤为需要尖端人才,大数据技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到大学素质教育,再到已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都需要我国做出详细的方案和严格的执行标准,提高人才留存度,因材施教培养大数据领域人才。

(二)加强大数据行业的监管与治理

数据是存在于设备中虚拟的资源,但其同样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财产,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国家层面必须设置严格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警惕“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出现,严打大数据剽窃,警惕外来势力对数据库的窃取和商业间谍。针对我国出口贸易产业来说,保护核心科技和产品数据、交易数据是监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這一方面国家应该根据不同的产品或者不同的服务领域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相关的监察机构,做好防火墙等管控措施和保护机制,让每一项操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尽可能地将“虚拟”的大数据管控在实实在在的法律条令之中。

(三)加大国际联动合作力度

对于出口外贸行业来说,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他国进行交流,那么在波诡云谲的当今时代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但是也不能盲目逃避。在国际贸易中,我们应该争取友好交流、共谋发展,带动周边国家友好和谐的经济贸易往来,将我国的出口贸易转型升级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甜.进出口贸易融资的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1(31):149-150.

[2]孙惠楠,冯丽,张婷.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商业模式优化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 (11):181-182.

[3]赵平,丁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冲击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20(11):38-39.

[4]张爽,蔡皎洁.贸易自由化下跨境电商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J].电子商务,2020(5):30-31.

作者:张湘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船舶出口贸易研究论文提纲11-15

船舶论文范文05-08

船舶论文提纲11-15

水船舶论文04-18

船舶防污缺陷研究论文04-20

船舶认知实习论文05-12

船舶安全论文范文05-14

船舶电力管理论文04-15

船舶保险合同论文04-15

船舶融资风险论文04-16

上一篇:山药饮料生产工艺论文下一篇:城市文脉雕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