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为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其挑战之一就是要缩小京津冀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并通过逐步实现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为京津冀人力资源顺畅流动及进一步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论文 篇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摘 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治理下的社会制度完善程度的标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在改进与优化中,我们通过全面地分析与探讨社保制度的影响力,结合市场经济与人文治理等现代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大功能,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国家对经济秩序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日趋完善,国家逐步完成了国有保障向社会保障,职工保障到城乡全民保障的重大变革,奠定了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的社会基础,优化了新的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从它在经济体制下发挥的功能作用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衣食无忧与基本生活的保障,它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安居乐业,才能国富民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2.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是对人民生活的福利体现,是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稳定了社会发展。

3.促进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下,社会保障是调节社会需求、平衡动态经济、完善资本运营,以及保证劳动力的生存与再生产能力的调节杠杆,它对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4.保证社会公允

社会保障,保障的全民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失业,疾病,灾害发生,都不影响基本生活问题,在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合资,通过共担风险实现收入再分配,平衡贫富差距。

5.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在现有的体制下,既有“防贫”的作用,也起到“扶贫”的作用,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与国民保障的统一享有权中,社会保障尽可能地提高了国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

社会保障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政府制度下的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所在,平衡与稳定再者的关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级,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1.奠定社会保障的体制基础

社会保障体制的需求来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形式发生了转轨,经济效益打破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分配不均的情况日益严峻,社会保障需求应运而生,在政府、企业的带动下,个人也逐步参与到社会保障体制中,这是一个政府职能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企业运营市场化的过程,更是个人能力独立化的过程。社会保障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部分,是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使命与保障责任。

2.市场经济的安全保障

市场经济的繁荣,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对劳动力的保障,是实现再分配的转移,这对经济的良性运转起到了调节作用,同时也达到对国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并通过保障资金的再存储,实现了资金的最大利用率。在国家进行财富分配时,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再次或多次分配,控制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富不均的问题,只有将社会保障机制贯穿始终,才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在转制中让人感受到了亲和力。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发展,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日趋完善。

1.创建初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立了新中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刚成立的人民政府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基层单位的全力配合,主导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形成了社会救济与劳动保险、保障的基本格局。接下来社会保障进入到调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迎来了改革期,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后,社会保障改革与社会化的观点正式被列为国家发展计划。从此,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重新发展的阶段重,直到今天,这项改革仍有继续。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还在持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的还没有达到辐射全社会的程度,在国有转型为企业统筹方面,标准还不能完全统一,由于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企业负担过重与离、退休及下岗人员的增加,都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我面临的又一严峻考验。因此,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必须未雨绸缪,用全面的,战略性的眼光来统筹安排。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战略性发展阶段,必須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这是在劳动力的换岗换位,以及频繁的地区流动作业中,对失业与再就业的管理办法,也是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按以下原则从严从速落实:

(1)保证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实力相适应

(2)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对城镇与农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当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以及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都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2.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有效途径,在强调为提高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把社会保障责任从企业逐步移向社会,通过建立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劳动力在全社会能进行合理流动,这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收入的公平,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1)对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没带动他们脱贫致富,那么,社会保障对他们也就起不到保障作用,对于低收入或贫困家庭的救助申请,不应该投诉无门,可以借鉴国外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每年公布地方贫困线,对丧失劳动能力者,或长期需要进行救助的人员,可登记简化其手续申请。

(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城乡差别,以及所有制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问题还处于过渡阶段,养老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可通过完善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先进行示范,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化,建立起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的、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体系。

(3)失业保险由个人与企业共同承担

关于失业保险方面,我们可实行简化管理,有失业保险的职工,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自愿与非自愿管理,非自愿就业中断,在工作时间满一年后失业的,进行失业保险登记后,可按相关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

(4)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化仍将存在

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定时期内还没有建立城乡医疗保险统一制度的可能性。所以,在面对医疗保险的差异化问题时,我们仍要在完善城乡医疗水平的同时,区别对待,分建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

五、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单一提供养老服务的机制,而是应该建立在保障国民共进共存的体系上,推动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真正的满足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这是建立自由民主的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也是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新使命,让我们在社会保障的创新与改革中,迎着经济发展的春风走的更稳健,更坚定。

参考文献:

[1]章晓懿,社会保障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王曼,浅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行政论坛,2004年第2期.

[3]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作者:徐柏山

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论文 篇2:

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研究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为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其挑战之一就是要缩小京津冀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并通过逐步实现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为京津冀人力资源顺畅流动及进一步的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京津冀社保一体化 社会保障 医疗保险

一、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会议提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位置,目的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协同发展,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可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来。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会议中也提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是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发展而来,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覆盖人口1亿多,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河北省自此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三地人才流动,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将为三地协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所谓的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基本保障制度一致,可互相衔接转续,构建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使三地居民的社保卡可无障碍互通互认。然而目前社会保障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是三地的经济水平差距巨大,2016年北京的人均月工资水平9240元,天津人均工资水平是6178元、河北省石家庄市工资水平是5886元,以这个工资水平为缴纳社保基数的话,会带来三地社保水平和福利待遇的巨大差距,成为三地人才交流的制约性因素。

建立京津冀社會保障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目标实现社保卡可以在三地互通互用,为群众异地就医、养老、买房等提供便利。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阶段性完成的,先从试点开始,试点成功后再逐步的扩大社保一体化的范围,走渐进融合的道路。目前首要的目标是建立国家京津冀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政策和配套的社保法律制度,为京津冀社保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也为全国实现社保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另外也需要建立实现三地互通的社保结算平台,为京津冀社保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持。而如何实现,怎么操作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京津冀社保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1.京津冀三地社会保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对京津冀社保一体化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北京和天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如表1.1的三地人均生产总值可知:北京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06497元,天津为107960元,河北仅为40255元,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和天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因此北京和天津两地经济融合较为容易,而河北和北京、天津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融合度较低。巨大的经济发展鸿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大障碍,虽然北京已经将一些产业向河北转移,但多数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企业,表明未能有效利用京津市场、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来获取自身的发展,带动发展模式转型。当前京津冀发展阶段正处于初始阶段,有待逐步加强协调化发展的程度。

由于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同,因此三地的社保水平差距明显。如表1.2京津冀三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2015年北京人均收入48458元,天津31291.4 元,河北只有18118.1元,由此为基数缴纳的社保水平差距较大。另外,我们以北京和河北的养老保险为例,处在北京地区的农民,养老保险水平是每月350元,而仅仅是一村之隔的河北地区的农村养老只有每月55元。养老福利水平差距巨大,即便技术上实现社保一体化,福利待遇水平有差距仍然不利于三地的人才流动,在实现京津冀社保一体化方面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障碍。从总体上看,京津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河北,而城市高于乡村,由此带来的福利差距需要政府加大财政倾斜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总而言之,只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着差异,“人往高处走”的趋势就会持续下去,破除经济和社保的制约因素迫在眉睫。

2.京津冀三地社会保障政策不统一。2016年我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已达到9.72亿人。基本社会保障中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9亿人、7.5亿人、1.8亿人、2.2亿人、1.8亿人;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社保政策的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同样京津冀三地的社保政策不统一,也是京津冀互通互联的障碍。

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各地保障政策不统一,保障标准有差异。比如,在医疗保险方面,三地在政策标准上不统一:缴费比例、起付线、报销比例和报销限额等方面存在差异,北京在职职工缴费比例2%,用人单位缴费比例9%;北京城镇职工医保门诊起付线为1800元,报销比例为90%,报销限额为20000元;住院费用起付线为1300元,报销比例一级医院为90%,报销限额为10万,大额互助基金报销限额为20万,总计最高可报销30万。而河北石家庄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个人缴费比例2%,用人单位缴费比例8%,起付线标准为一级医院400元,报销比例一级医院80%,最高报销限额为30万,其中18万由大病保险赔付。由此可见北京和河北地区的社保政策标准不统一。总体保障水平是北京最高,北京优质的医疗资源远远要比天津和河北多。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以各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的,而各统筹单位之间的社保政策标准不统一,保障程度不统一,从而制约京津冀三地的人才流动和经济发展。京津冀社保政策一体化,并不意味着要实现京津冀社保同一保障水平的社保一体化,而是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统一和地区间有差别的保障体系。

3.京津冀社保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尚未建立。为推动京津冀社保一体化需建立三地统一的社保技术平台,为京津冀社保一体化破除技术障碍。京津冀三地由于社保政策不统一,因此社保技术平台的建立还存在政策方面的制约,所以需要国家尽快出台三地统一的社保制度,缩小社保差距,从制度和技术上实现社保在三地的自由转换和衔接。

目前,我国仅在医保异地结算方面先从试点开始,结算范围逐步的扩大,2014年5月,燕郊地区的燕达医院与北京的朝阳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首家实现了就医异地结算,方便了河北人民到北京就医,目前河北已经有260家医院与北京进行了合作,并且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逐步向外输出,改变不合理的医疗体系。目前仍需要攻克的难关是社保技术平台各地的兼容性,社保卡功能的扩充,社保支付平台与各银行支付工具的接入,以及异地报销流程的简化与便利等等。

社保平台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逐步由医疗,养老扩大到所有的社保领域,真正实现京津冀三地异地看病、养老、买房等提供便利,将社保福利范围惠及三地人民。

三、建立京津冀社保一体化的基本构想

1.加大中央政府向河北的财政倾斜力度。京津冀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京津冀社保福利水平是互相制约的关系,要想解决京津冀社保水平的差距,重要的方面是缩小三地的经济发展差距,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社保一体化并不意味着三地的社保水平和福利待遇完全均等,而是在政策上保持各地一致,实现总体一致,各地可略有差异的社保体系,最终实现三地社保水平的平等、公平、公正。

1.1可加大中央財政向河北地区的倾斜力度。为缩小河北与京津的经济差距,可适度向经济较为落后的河北地区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虽然目前河北已经承接了不少北京和天津两地的项目,但多数都是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企业,资源消耗型企业,但这并未从根本上缩小三地经济上的差距,京津经济发展的好处并未真正惠及河北人民。因此有必要加大中央政府在河北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可配套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手段的优惠政策,释放河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缩小河北与京津的经济差距,吸引北京和天津两地的人才流动,由此为基础才能真正实现缩小京津冀三地社保水平的差距。

1.2加大中央财政在三地社保建设的支持力度。在京津冀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方面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河北地区在社保水平缴付方面与北京差距较大,可适当提供河北地区的社保福利水平,其次对于来河北工作的高水平高技术人才可适当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三地有职称的人员可互认。除了缩小京津冀的经济差距外,破除三地的户籍制度障碍同样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地方政府需在户籍制度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实现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均等化方面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保一体化率先破除制度障碍,社保一体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2.建立京津冀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三地人才合理流动,我国应适时出台促进三地经济、教育、福利政策一体化的新政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京津冀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社保政策标准地域性较强,比较零散,缺乏规范,社保制度标准各地不统一,使得我国社会保险在地区之间转移存在制度壁垒。因此有必要国家统一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区域之间的制度约束,另外也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律轨道,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运用、管理都纳入法律的范畴,增强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力度。京津冀三地应逐步加强在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及生育保险方面的制度衔接,促进三地社保体系逐步融合。目前首要做的就是先将省内社保进行城乡统筹,其次三地可协同布局医疗、养老等政策,医疗、养老服务业积极向北京之外疏散,加强制度创新,打破户籍障碍,真正做到三地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共同分担。

3.建立京津冀社保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需建立整合各地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支撑系统,建立三省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加强三省市在社保卡系统开发、咨询服务、网点系统集成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使新社保卡在三省市可以通用。最终实现社保卡一卡通用,多功能,使用和报销便捷的目标,这需要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平台的建立不是一簇即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北京和河北两地已经实现部分异地就医结算,仍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大平台上,深入推进京津冀整体联动,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参考文献:

[1]远峰.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医保互联该如何实现[J]. 医保园地, 2016,(02):48-49.

[2]黄晓云.京津冀社保互通如何实现[N].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4-9-26(3) .

[3]胡海春,吕林.环首都经济圈社保一体化研究[J]. 经济管理者, 2015,(2).

[4]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以苏州为例[D]. 复旦大学, 2011.

[5]冯霞,常丹,陈瑜.京津冀区域内参保人员异地持卡就医的实践分析[J].社会保障,2017,(4).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项目 编号:JRS-2016-2036.

作者:段倩 丁绮 管艳民

社会保障改革研究论文 篇3:

OBE理念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为培养新文科背景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教学改革应当突破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育理念,改变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OBE教育理念;学生为中心;应用型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人权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本目标,在保障社会成员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门课程内容包括劳动法、社会保障法两部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偏少,如果仍然使用“知识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会导致学生上课疲于理解枯燥的知识点,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无法达到新文科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要。因此,如何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教学关注学生对能力的需求、顺应社会对人才的期待,是教师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1应用OBE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提出

1.1 OBE教育理念的界定

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生预期学习结果为中心来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威廉·斯派迪及其研究团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提出。威廉·斯派迪在其撰写的《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andAnswers》(基于成果的教育:关键问题及答案)一书中首次提出OBE并定义: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并系统的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以确保学生围绕培养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掌握能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驾驭未来生活。

OBE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不仅受到美国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更在多个地区得到运用,对美国教学体系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2000年,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应用OBE教育理念对美国的工程教育工作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更带动了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华盛顿协议》会员国调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国内关于OBE教育理念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13年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后,相关研究和文献逐渐增多。目前OBE教育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学段、多学科的教育改革实践中。

1.2应用OBE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实施效果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应用OBE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问题: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多而课时少,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按照教材内容体系编排授课,而忽略学生对这门课的知识需求及不同知识点的实践应用价值,易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思路不清,重点难点掌握不准,使最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OBE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围绕着培养学生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来进行,教学实施前分析学情,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学习课程所需的准备知识及所处水平,实施过程中教师变“灌输者”为“引导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二是以产出为导向。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能真正做什么和达到何种行为结果的关注度不够,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OBE教育理念强调以产出为导向、需求为目标,反向进行课程设计,由需求分析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和手段,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教育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教学评价的标准也与学习目标相对应,检测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能力。

三是持续改进。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是通过纸质测验来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往往在考前机械的记忆知识点来应对测验,评价手段较为单一。OB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评价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是否获得预期的能力目标,测量预期目标的达成度。同时,OBE教育理念以不断反馈为驱动力,强调教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可持续改进,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增强。

OBE教育理念的特点不仅能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关注学生对能力的需求、顺应社会对人才的期待的教学改革目标相一致,也与新文科培养应用型、復合型人才的要求相符合,应用OBE教育理念对“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进行教学改革就此提出。

2 OBE教育理念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OBE教育理念和李龙教授提出的“教学过程设计操作程序”,笔者结合任教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情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本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并在对学情进行调查和分析后调整教学内容,而后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和教学评价方式,形成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

2.1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需求分析是进行教学设计、分析教学目标的基础。笔者对学校所在区域内的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的人才能力需求问卷调查。经调查,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理解和运用劳动法等相关法条的能力非常看重,对于专业理论基础、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为看重。

因此,针对本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本课程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熟练的问题分析能力、文书写作能力、理解和运用法条能力等职业技能,以及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可在司法机关、劳动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中小型企业等单位从事劳动争议处理、劳动合同审核、行政执法等工作。

2.2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基础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笔者通过与教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几名资深教师进行访谈以及进行学习者分析,确立了本门课程的预期学习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课程目标设定和课程内容设计。

预期学习成果方面,参与访谈的三位教师均认为开展这门课的大方向是以人权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利益为基本目标,侧重劳动权益和生活权益的保障,因此学生的学习成果应是能够运用所学分析与解决劳动争议,并能够撰写出相应的法律文书。学生应完成的过程性成果包括案例的可视化分析、起诉书、答辩状、劳动仲裁裁决书,其中两位教师认为作为企业法务还应当掌握劳动合同的起草和审查,因此学生过程性成果还应当包括劳动合同制作。

课程目标方面,通过前期学习者分析可知,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学素养;关注过劳动法争议,具备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虽然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存在认知偏差,但对系统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兴趣和动机较高。因此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为:(1)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的根本理念和法律制度框架体系;(2)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细把握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等内容;(3)能够在日益复杂的用工环境下维护用人单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在预期学习成果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之上,确立两大模块:劳动法模块和社会保障法模块。劳动法模块具体包括劳动法基础理论、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集体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劳动基准法律制度、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法;社会保障法模块具体包括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与社会优抚法律制度等内容。

2.3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以老师灌输知识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而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次教学改革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长江雨课堂)辅助,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情景式教学,切实帮助学生完成预期学习成果。

一是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是借助雨课堂教学平台,在课前给学生发布任务,任务通常是将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并提供引导,指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劳动合同”这一章,向学生发布一份劳动合同,要求学生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这一劳动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或风险点进行总结和修改,并草拟一份更为完善的劳动合同。同时提供指引,引导学生从试用期约定、工资的形式、社会保险的缴纳、工作过程中的培训及费用的承担、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思考,小组内讨论后草拟出劳动合同,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统一点评并讲解知识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劳动争议的仲裁、诉讼过程,扮演分配的角色。课前,学生根据案情及自己的身份撰写相应的法律文书,如起诉状、答辩状、判决书等;课上,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调解、仲裁或诉讼,让学生充分展现课前自己准备的成果,然后进行教师点评。通过对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度体验并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过程,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思维和职业能力。

2.4教学评价

围绕预期学习成果开展学习活动是OBE教育理念的精髓之一,也是教学评价引导的方向。本次课改借助教学平台侧重过程性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切实考查学生是否通过本门课程达到了预期学习成果。同时还增加了学生互评,改变以往单纯由任课教师评分的形式。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分数(70%)、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分数(30%)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过程评分由课堂参与(40%)+模拟法庭/模拟劳动仲裁(40%)+劳动合同起草(20%)组成,模拟法庭/模拟劳动仲裁包括教师评分(80%)+学生评分(20%)。由此评价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学习目标,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

3总结

本次课程改革研究通过应用OBE教育理念、具体实践案例以及相关研究,整理提出了教学设计模型和关键操作步骤。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看,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理解和运用法条的能力。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和具体实际操作,可以显著的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理解更加深入,运用更加灵活,部分学生的文书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一味被动接受知识,也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OBE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领域可借鉴的探索较少以及实践条件受限等原因,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范围相对较窄,未在多课程、不同学校之间进行实践,对OBE在其他學校的推广是否有效需要进一步验证;再如,对OBE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挖掘得不深不透,更多的关注实践应用,未从原理层面探寻出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下一步,笔者将进一步关注OBE理论的发展,从心理学原理层面入手,探索适合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规律;从具体实践入手,不断完善OBE在知识产权课程教学中的评价标准和操作要点,为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科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借鉴。

基金项目: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YB201918)。

参考文献

[1]万红.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

[2]齐伟.基于慕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20,(6).

[3]Spady,W.D.Outcome-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V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1-10.

[4]李萍.基于OBE理论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5]李龙.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8.

[6]秦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0,(7).

作者:石晓旭

上一篇: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反垄断法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