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人才职业素质培养不再局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应着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及创业能力开发。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调查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因子研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篇1: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摘 要: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较低,毕业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根据这一现状,提出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线进行专业建设的方法。

关键字:市场;课程体系;技能型

本文著錄格式:[1]姚树香.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软件,2313,34(7):155-156

0 引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全球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高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需要不断重新定位,课程体系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更新,以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变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在该专业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主要培养既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又懂得信息管理的专门人才。我们应明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两个核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拓展方向模块”为特色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

2 根据就业现状及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

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产品营销、文秘、财务信息、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其中所从事办公文员工作的占多数,专业对口率不足30%,没有实现我们为特定行业提供人才的预期培养目标。在调查的企业中,有86%的企业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从事办公文员的工作。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调查时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引进复合型人才,要求员工一人多能,希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另外企业表示毕业生最好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证书,比如国家等级认证、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等。所以根据我们就业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要求,我们应重新调整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将课程与相关资格证书相对应,以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市场的需要。

3 构建高职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需要,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淡化专业知识,面向职业岗位群,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进行整合和重组,组建规模化的课程结构,创造性地构建高职教育的复合型特色课程体系结构。我们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设计,围绕多证、技能,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应用一线,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线构建高职特色课程体系,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课程设置与市场发展紧密结合

课程体系中能力模块的形成由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群决定,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特点,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了准确定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开设课程,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做一个详细的了解,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相关的课程,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对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进行相关的跟踪性社会调查,认识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岗位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构为要求依据,建立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改变专业技能课程设置陈旧、冗余的现状,引入反映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各种新兴的专业技能,使我们的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两个核心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拓展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

(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应突出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程以服务于专业技能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为目的,与实践教学形成既相互独立又交互渗透的能力课程体系,构建分阶段、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充分体现素质本位。为了构建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将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资格考试或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计算机信息在企业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我们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由入学教育、军训、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践、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组成。同时实践可以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实践能力分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三个层次,使学生能适应多种职业岗位的需要。

(三)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应尽可能地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协调地发展,以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人才。

1.一专多能。我们培养目标应立足于熟练的专业操作能力,在技能上达到一专多能。在知识结构上能宽窄结合,以专为主。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为完成今后任务应获取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我们可以开设各种各样的专业讲座、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如计算机知识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网络营销、网页设计竞赛等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2.一本毕业证,多本技能证。为了实现毕业生与上岗零距离、零过渡,将职业证书培训教育引入专业教学中。即学生在毕业时除获得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得一个乃至几个职业资格证书。我们可以将大量著名IT厂商认证课程以及国家各部委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环节,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录用需求,鼓励学生多考一些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并提高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

3.一门课程,多种考核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要积极推进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突出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由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组成的评价体系,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技能的综合素质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评价体系可以包括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

4 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合作建设理念

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合作建设的理念:以产学为主导,带动科技推广合作;以产促学,以学促产,产学共建,实现校企双赢;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多结合点的产学研全面合作。

(一)校企结合实现双赢。学校结合企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需求与相关公司开展联合培训,为企业服务。一方面发挥科技企业优势,结合学院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的学生毕业前就达到了培训要求,取得了专业技能证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利用学校的师资、技术力量和学校内实训场所、仪器设备,为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及技术公关。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企业人才进行合作培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使企业由单純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

(二)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信管专业实训基地,包含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基地应按照“以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及工作流程为导向,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岗位技能需求,设计实训项目,使用校企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加快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可长期聘请实训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实训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学生。目前,我院从事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他们有着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所缺乏的是系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思维,不能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另外很多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企业实践经验相对薄弱。所以我们要对现有教师进行“双师型”素质培养。

1.校企共建师资培养基地。校企双方有各自的优势资源,学校与企业可以共建师资培养基地,实现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互派,学校教学岗位与企业专业实践岗位互轮,学校教师身份与企业员工身份“互换”。师资培养基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联合成立科研基地、实验基地、实训基地等。

2.校企共建“双师”结构。建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可以有两个方面,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一方面是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同时,选派教师到企业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挂职、轮岗、竞赛、社会服务、内训和教学实训等形式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新需求,使教师的教学理论在企业中进行验证的同时,通过实践来充实教师的理论知识,使教师积累实践教学技能和经验,成为“双师型”的人才。

5 结论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也给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6

[2]蒋勇,马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2):5i-54.

[3]叶群声.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2):83-85.

作者:姚树香

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篇2:

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①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人才职业素质培养不再局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应着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及创业能力开发。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被调查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因子研究。并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在对不同课程之间学生不同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 键 词] 成绩;高职院校;因子分析;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网站开发、数据库管理等基本能力,以及多媒体素材收集、制作、处理,多媒体网站设计和影视后期特效等拓展能力,熟悉企业业务流程,服务于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平面设计、多媒体网站设计、互联网广告等行业,适应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开发与维护以及企业信息化一线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针对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好地促进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1]。学生成绩既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又能单独反映每门课程对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培养需求,如高等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等。因子分析“是对现实生活中众多的相关、重叠信息进行合并和综合,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原始的众多变量和指标变成较少的几个综合变量,以利于分析判定”[2]的一种统计方法。在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如果能把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关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结果,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进行统一分析,就能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并且为国家的创新强国战略助力。

一、样本情况及研究方法

(一)样本情况

本次研究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2011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所有专科生为研究总体,共包括学生139名,其中男生109名,女生30名,各占总人数的78.4%和21.6%;下设信息管理1~4班,分别有学生34、38、33和34人,占到总人数的24.5%、27.3%、23.7%和24.5%。

(二)研究方法

课程选取。本次学生成绩选取将选修课及辅修课成绩排除在外,最后共选择30门课程。所选具体课程是:Windows移動应用开发(X1),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X2),Oracle数据库基础及PLSQL语言(X3),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X4),NET编程技术(X5),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X6),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X7),C语言程序设计(X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X9),动态Web技术(ASP.NET)(X10),多媒体工具应用实训(X11),公共外语(X12),工程应用数学(X13),基于Windows的网络组建实训(X14),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X15),军事理论与训练(X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X1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X18),软件测试工具(X19),数据结构(X20),数据库原理与应用(X2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X22),体育与健康(X23),网络操作系统(X24),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X25),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X26),信息系统开发实训(X27),信息资源检索(X28),应用文写作(X29),综合应用开发项目实训(X30)。

二、学生成绩因子分析

(一)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Kaiser-Meyer-Olkin)用于对变量之间偏相关性进行检验,一般KMO值大于0.9时效果最佳,0.7以上可以接受,0.5以下不宜作因子分析[3]。本例中KMO值为0.940,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中第二行为Bartlett球形检验,相伴概率为0.000,远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球形检验零假设,说明各个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同样证实本例适合于因子分析。

(二)公因子方差

表1给出的是提取公因子后各变量的共同度,它刻画了全部公共因子对于变量X的总方差所作的贡献,说明的是全部公共因子所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4]。例如,变量X1(Windows移动应用开发)的共同度为0.794,也就是提取的公共因子对变量的方差做出了79.4%的贡献。

(三)解释的总方差

表2给出了每个公因子对于总体方差的解释以及累加和。根据选取特征根大于1以及降维的原则选取前5个公因子,这5个公因子总体方差的解释为73.561%。

(四)旋转成分矩阵

采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出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见表3)。对一个变量来说,载荷绝对值较大的因子与它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更能代表这个变量。第1个公因子代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多媒体工具应用实训、Windows移動应用开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信息系统开发实训、网页设计与制作技术、软件测试工具、基于Windows的网络组建实训、NET编程技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动态Web技术(ASP.NET)、体育与健康、综合应用开发项目实训这几个变量;第2个公因子更适合代表大型数据库SQL Server、C语言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基础及PLSQL语言、网络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系统管理、工程应用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公共外语这几个变量;第3个公因子则表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三个变量;第4个公因子代表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和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而第5个公因子则对军事理论与训练具有代表性。进一步分析,根据各个变量的特点,可以把第1个公因子命名为实训能力因子,把第2个公因子命名为编程语言能力因子,把第3个公因子命名为写作能力因子,把第4个公因子命名为应急处理能力因子,把第5个公因子命名为军事体力因子。

三、创新创业视域下课程建设思考和建议

通过对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各课程成绩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分析效果是非常好的,KMO值为0.940,也是极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形成的五个因子都能被很好地解释,如代表实训能力因子能很好地把各类实训课程涵盖进去。但也存在着如“微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正常应该被划分到第一个实训能力因子中,却在第四个因子中具有较高的得分;“NET编程技术”虽然在第二个编程语言能力因子中具有一定的得分,但在实训能力因子中得分却更高。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和大学目前本身的授課模式有关。由于大学课程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授课模式,有时两个班或者更多的班级学生一起集中起来进行授课。有可能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由于课堂出席率高而某门课程成绩比较突出,因此这部分课程的成绩将会对整个学期期间学习成绩因子分析产生影响。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为例,经常几个行政班级被分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课程的考核又仅仅是采取课堂小作业的方式,这样的课程并不能够像公共外语、工程应用数学等课程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准确进行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任课教师对课程的要求严格程度,以及课程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课程成绩的影响。有的任课教师上课严谨,课程成绩的評判也严格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和试卷分数来评判,而有的教师就相对“灵活”一些,最后的总评成绩夹杂了一些其他因素在里面,由此而产生的课业成绩不能很好地评判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进而对全学习期间的课程因子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普遍采取“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方向课程模块”[3]的课程体系组合方式。基于此次研究的结果,在进行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时候只有在对课程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之间关系形成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做好专业建设,培养适应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开发与维护以及企业信息化一线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不仅仅是沿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环境建设+机制与管理体系建设”[4]的老路。另外,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也涉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改革”[5]等多方内容,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本身学校专业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教学、科研培养等问题上,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提升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能力,毫无疑问是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念鲁.谈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8(4):156-157.

[2]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42.

[3]叶健华,明小波.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54-57.

[4]刘剑英.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3(9):15-18.

[5]管莹.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J].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4):277-278.

作者:回俊青 谢兆岗

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篇3: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对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给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该专业人才定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一基础、双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架构思想,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ERP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主要技术之一。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流通与共享已成为当今和未来的重要技术。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对信息产业人才的需求在稳步增加,对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培养质量达不到岗位需求,专业定位和市场需求差距大。传统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一味地追求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而忽略了企业管理的人才需求和行业的背景,课程体系不完善,最终导致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就业方向模糊。因此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该根据社会和市场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形成满足社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定位分析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个应用范围很广的专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三年学习内容不能涵盖所有的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因此,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行业背景、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现状等确定该专业的发展方向。我们依据湖南地区经济人才需求特点和高技能人才规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依托电子信息行业,先后走访调研了长沙卓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湖南迈威信息技术公司、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物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二十余家公司和学校。并先后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调查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ERP系统信息化管理,因而对ERP系统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从国外引入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所应用。它集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技术为一体,能够集成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计划、控制、经营业绩评估与决策支持等。应用ERP系统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为了能够保持高效快速的发展,对自身ERP信息化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ERP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目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停留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网页制作及网站建设的应用上,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中产生的信息并不知情,很难做到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处理。因此,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该和ERP课程高度融合,在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大量学习ERP课程、财务知识、会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等,使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应用ERP系统,从事信息系统管理、维护和开发,充分发挥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企业行业调研,对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重新进行了定位,定位在企业信息管理方面,并归纳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懂得ERP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也懂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知识,还懂得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的相关知识的企业信息管理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提出了“一基础、双主线”的课程体系架构思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和方法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应该重视项目的实践经验,因而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基于工作岗位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教学情境与工作岗位的高度吻合,并最终实现教学模式从学科性体系向工作性体系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1.基于工作岗位、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对二十余家单位、学校和对广东、江苏、浙江等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习实训指导,签订“联合办学,双向培养”的协议,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主要岗位有计算机操作人员、计算机维修工程师、信息系统及网络应用与维护人员、企事业单位信息化人员、会计从业人员、ERP系统管理人员、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人员等。从这些职业岗位需求出发,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学院自身发展需要,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研究职业资格,科学定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方向,根据职业学院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确定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最终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按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工作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分解成项目和任务,以学习型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将核心职业课程全部转化为项目化的课程,实现专业学习职业化、职业课程项目化、班级项目团队化,从而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

3.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要求学生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必须做出相对应的改革,建立以项目评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考核中心的考试观念,实施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将以往以知识为主的期末试卷考核转为以项目实践为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考核,体现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体现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的,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体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在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中,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从事相关计算机信息理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人才定位分析,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构筑成“一基础、双主线”的课程体系架构。“一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线,主要开设课程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工具软件、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等;“双主线”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方向,第一条线是网页制作和网站建设线,主要开设课程有网页制作、网站建设、图像处理PS、ASP.net、JavaScript、电子商务等;第二条线是企业管理和ERP线,主要开设课程有企业管理、基础会计、财经法规、ERP项目管理与实施、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目前,我院已经全面采用“一基础,双主线”的课程体系结构,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理清了专业方向,提升了专业内涵,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计算机生源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我院信息管理专业生源数量企稳回升,并初具规模。

四、小结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给每个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基于工作岗位,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改革学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适时针对企业对ERP人才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调整专业建设方向,构建“一基础、双主线”的基于工作岗位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架,培养出合格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应工作岗位的企业信息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剑英.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报,2013,(09).

[2]李云松,孙利,等.高职信息管理专业开设ERP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3]丁爱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07).

作者:鲁恩铭

上一篇:基层医院产前检查妇产科论文下一篇: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