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

2022-04-28

摘要: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毕业后的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 篇1: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的问题和质量改进对策

[摘           要]  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各教育机构、专业课程、学科纷纷关注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现存问题,致力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问题,灵活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工具,从而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完善课题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简要分析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问题,对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改进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关    键   词]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问题;教学质量;对策

口腔解剖生理学就是一门将研究人体颌面、口腔、颈部等位置结构、功能、活动规律、临床医疗为主的医学课程学科,其与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等多门课程具有密切关联,其能够构成一门系统的口腔学科体系,也可以说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医学的基础。现阶段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对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现代社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发展趋势,以此不断探索学科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活动形式,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1]。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课程认知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颌面、颈部、口腔位置形态结构的课程,是口腔医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学生要想进一步探索口腔医学领域,就要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课程知识。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牙体解剖生理、血管与淋巴的分布走向、口腔与下颌位置的器官形态等,从而为之后学生参与临床医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2]。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其主要体现为:本课程课时数下调、教师挑选重点知识讲解、教师没有系统讲解课程知识等,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了解课程内容,不能够透彻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难以接触到前言技术与知识等。

(二)教学模式刻板

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发现,由于口腔医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尽可能保证学生接受“正统”的知识,仍然会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对一些知识进行语言描述类的讲解,同时让学生以背诵为主要方法学习课程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性与实践性,学生难以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自动形成三维立体模型,不能够理解教师讲解的深层含义,促使口腔解剖生理学成为学生口腔医学学习领域的“拦路虎”,阻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举例分析,在讲解“三叉神经的分支”时,教师一味使用语言讲解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够真正把握“三叉神经的分支”结构与分布形态,且逐渐丧失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3]。

(三)教学管理机制与基础设施缺失

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一些院校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存在教学管理机制缺失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情况。(1)课程的教师队伍结构混乱,一些教师甚至不是专职教师,而是由医院的临床医生作为课程教师轮流授课,且主观能动性较低,不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教学交流氛围,难以提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2)一些院校认为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门基础课程,没有在其中投入充足的资金,促使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缺乏实验设备,如肌电图仪器、无下颌运动轨迹扫描仪器等,从而难以提升教学质量[4]。

(四)综合运用能力较低

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之后不能够及时巩固学习成果,且對课堂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此外,由于学生缺乏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同学交流问题,不愿意向教师提出疑问,从而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较低,难以自主整合课程目标,且缺乏自主操作的机会,缺乏实践运用能力[5]。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改进对策

(一)关注课程教学问题,体现口腔解剖生理教学“自主”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时刻关注课程教学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学习,可以提出“课前学习——课上交流——课后归纳”的教学模式,以此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质量[6]。

结合上述的“三叉神经的分支与分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材资料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三叉神经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观察三叉神经结构,且结合教材内容,提出“请描述三叉神经的分支情况,如分布、数量、形状、作用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原本的“教师讲解”调整为“学生自主汇报”,让学生自主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提出疑问与问题,从而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促使课堂教学充满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二)编写生理学口诀,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基础知识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论性,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特性,编制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诀,帮助学生解决“记忆难”“背诵难”的问题,让学生反复熟悉口诀,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力,为学生今后参与口腔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牙体解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分别根据牙根形态、牙颈形态、牙冠形态、切牙组、尖牙组、磨牙组等不同特点,根据“容易混淆”这一学习问题编制解剖口诀,如“上切唇长大于宽、唇切三分发育沟、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即是外高點”等,同时可以配以音乐,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牢记牙体解剖的基础知识,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储备能力[7]。

(三)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学优势,以此强化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上述的“牙体解剖”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后,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复习资料、学习视频、操作过程动画演示等推送给学生,同时能够通过平台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视频观看数据与平台问题回答数据资料,以此作为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方法的依据,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各方平台获取年口腔解剖生理学相关考试试题与资料,整合成为平台学习资料,让学生打卡完成测试,以此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课程教学质量改进的基础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院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特点,适当引进教学所需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在实际过程中,院校要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大对其资金支持与物力支持,定期采购新的仪器设备,促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本领域内的前沿基础与知识。举例分析,院校要结合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引进位移电感式牙合力机、肌电图仪器、咀嚼肌电图测定仪器等,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

(五)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发挥教师队伍效用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高素养、高水平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师队伍。在实际过程汇总,院校要结合课程教师结构情况,提出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教师队伍,唤醒在校教师及外聘教师的教学活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院校可以提出“激励机制”,根据不同情况的教师,适当提高教师待遇,且给予充足的备课时间,课程上课与休息比例可以安排为1∶2,同时制订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素养标准与教学标准,定期开展考核,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激发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接触口腔医学领域的入门环节,若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基础,则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准备。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管理机制缺失、缺乏综合运用能力等问题。因此,建议结合课程问题,引进现代教学技术,大力建设基础教学设置,强化教学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基础知识,为学生编写生理学口诀,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基础知识,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静远,平林超,胡雯佳,等.数字化虚拟牙体外形库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3):1-3.

[2]孙慧玲,张文青.不同教学模式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3):505-509.

[3]陈诚,张琳梅.思维导图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89-90.

[4]黄丽,孙传孔,彭若冰,等.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设想[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0-12.

[5]王珑,郝程,李菲,等.混合式教学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13-114.

[6]佟丽凤.关于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5):127-129.

[7]王炜.高职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102.

[8]柏永刚,刘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浅谈[J].实验室科学,2015,18(2):78-82.

◎编辑 赵瑞峰

作者:姜春荣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 篇2: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

摘 要: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毕业后的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中让学生学到最有价值的实践技能技巧知识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工作的经验积累,在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仅从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教学中以校内实训课堂为主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辅以知识讲授课堂解决学生必备的职业理论知识。以竞赛课堂为延伸,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不断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口腔解剖生理学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建设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包括牙体解剖、口腔、颌面部与颈部解剖,口腔生理三部分内容。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来说,需要重点掌握的牙体解剖与口腔生理两部分内容,而且实验部分的牙体雕刻更是重中之重。在德国、日本等国家,牙体雕刻操作技能是考核口腔技工的必考内容之一。自从该校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该门课程中的牙体解剖知识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牙体雕刻是本专业的基本功。所以该门课程对于口技专业,应以实践教学为重。如何保证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践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生不仅掌握牙体解剖基本知识,而且具备娴熟的牙体雕刻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口技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1 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使用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其制定和岗位需求脱轨,没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在教学中不能按照工作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理论课比例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操作少,动手能力弱。这些因素导致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普遍厌烦牙体形态的枯燥理论知识,所接受的牙体雕刻训练又较少,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弱,这与现代口腔专业的需求差距较大。

2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 创新教学模式

作为培养口腔工艺技术学生基本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在设计上注意学习任务与岗位实际需求一致,与后续专业课程紧密衔接,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模拟义齿制作的工作任务,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打破传统以单纯模仿雕牙教学为主,教学场地主要在实验室进行的固有模式,把实践教学放在校内仿真工作场景的实训室和校外全真工作场景的实训基地,让师生都以职业人员身份开展教与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现象,把做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事整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2.2 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必要的牙体形态雕刻训练,可以逐渐熟悉与掌握牙体的解剖形态与特征,对每一颗牙达到理解并诠释其特征的程度,牙体雕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从对牙体形态的基本认识,到再现每颗牙齿的细微结构都来源于熟练的牙体雕刻技术。通过反复训练,将牙体解剖形态雕塑作为实训课程是实现培养合格口腔工艺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

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接受的慢,理解有困难,而且学生厌学枯燥的牙体解剖知识。这就需要在实验课上把学生没有理解吸收的理论知识弥补回来。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简单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的是适应岗位的能力知识。所以实践教学不能简单的就是让学生去模仿雕刻一颗牙,而是锻炼学生对牙体形态的应用能力、对事物的明锐观察力,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除了培养学生的智商,还要兼顾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团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

2.2.1 以项目导向、以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

实践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以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内容,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完全对接,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突出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在项目教学法中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该课程应采用以项目导向、以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任务为线索,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在理论课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牢固而扎实的牙体解剖学及相关理论及知识。课堂讲课中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包括多媒体幻灯片、录像、动画及像片、投影、实物教具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型,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易于理解和掌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的单纯教师讲授的模式,采用融“教、学、做”为一体,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并按教学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先教会学生怎么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会操作,再要求学生在学会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2.2.2 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积极改善口腔解剖生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教学录像、VCD光盘等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配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适应时代的要求,保障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2.2.3 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法

教师示教只是教会了学生雕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雕牙的方法步骤,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而雕牙过程中很多技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与总结。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右上颌中切牙的牙体形态练习为例,我们的实践教学是这样开展的:先从视觉上使学生知道这颗牙的大体形态:观察牙体模型,之后理解牙体形态,在纸上描绘三倍大牙体形态,进而缩小描绘二倍大、一倍大的牙体形态;如果有学生绘画基础较差,可描绘5倍大甚至更大的牙体形态,直至描绘标准为止;为便于学生的操作,先进行放大三倍的牙体雕刻,再缩小进行一倍大的牙体练习;最后在石膏牙列上进行滴蜡塑形的练习。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层次不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雕刻进度参差不齐,雕刻作品的质量有高有低。对此,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雕刻技术好的同学为组长,帮助、指导本组成员共同进步。这种互帮互助的助教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2.4 开放实验室,设置竞赛课堂

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便于学生的练习操作,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雕牙;实验室随时开放,确保学生有地方练习雕牙。

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他们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感受,生命价值的体现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处处闪耀人性的光辉,对学生是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价值所在。

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激情和活力,让师生共同来体验和享受这种学习活动的快乐,保持和坚定学习的信念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答案是比赛。比赛能最大程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潜能。在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践教学中设置竞赛课堂,可大大激励学生练习和操作的积极性,营造学生竞相练习的氛围。每月举办的牙体雕刻技能大赛,精神抖擞的、激动人心的竞赛场景,使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竞争,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每年举办的省级比赛、国家级牙体雕刻比赛都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参与,学生在积极练习的过程中,早已超越了参加比赛的境界,而是转化为脚踏实地的练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团结协助、朝气蓬勃、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能鼓励他们满怀信心扫除障碍、解决困难并且提高自我解惑能力。

2.2.5 与时俱进,信息网络必不可少

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运用信息网络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传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实验课同样离不开网络。该校已建立校园网,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供教师和学生随时使用。校内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课余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本课程实践教学相关教学资源已在学校网站运行多年,网上开通良好,教学资源丰富。利用网络技术,我们还将建立课程网络,把课件、雕牙视频、参考资料、习题集等教学相关材料挂在网上,开设学习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流,形成一个很好的网络互动平台。

2.3 建立多元实践考核方法,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每个项目结束后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30%;技能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其构成比例为平时实验实训成绩占20%,各项目技能考核占50%。并规定技能考核不及格者取消理论考试资格。保证实践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例如一倍大石膏牙的实践考核,采用牙体扫描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的评分系统,对学生的牙体雕刻作品客观评价。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教学为重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以校内实训课堂为主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辅以知识讲授课堂解决学生必备的职业理论知识。以竞赛课堂为延伸,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莉.口腔解剖生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欧祥林.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问题及质量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75-176.

[3]毕秀梅,周小璜.口腔解剖生理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J].解剖学研究,2002,24(3):233-234.

作者:郑晓梅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论文 篇3: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习课的教学方法体会

【关键词】医学教育 口腔解剖生理学 教学方法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颌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为口腔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口腔医学基础课程,其受体位的限制、口腔内空间窄小、牙体形状小、术语多而难以记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们在口腔解剖生理学实习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记忆效果,促进了知识点的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归纳总结法

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牙体解剖学部分牙体外形小、结构复杂、术语多、难以记住。因此,我们将其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便于运用和牢记。如在学习上颌中切牙牙冠唇面外部形态时,先归纳出“四缘、三形、二角、二沟和一嵴”的特征性结构,随后在这一基础上讲解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形态结构不同点以及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外形的区别点,使学生们易于理解和记忆。

此方法将知识点串成一串,编成口诀,从而便于理解和记忆,应用在牙体解剖学上,收到很

好的效果。

二、绘图法

作为形态学科的一门课程,我们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加强实习,亲自动手,在实习过程中对各种牙体的实物标本和模型标本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确认,辨认不同牙体的形态学结构及细微变化,掌握其特征性结构并能与其他牙体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绘出镜中自己的口腔整体观及其各个牙体形态,达到为绘图而观察,在绘图中巩固记忆的效果。

此方法可使学生达到“眼到、手到、脑到”的目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记忆。

三、相互观察法

在教师示教的基础上,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口腔并描述,加强了感性认识。

此方法使学生们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为以后口腔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四、学生相互授课法

传统的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是“学生观察、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老师总结”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素质人才的培养。

我们将此方法适用于口腔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此时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学过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相互进行授课。每组以5~6名学生,每个同学围绕1~2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相互探讨以及相互补充,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而且深刻了解了知识的内涵,把握了实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目的。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发生着的不断的变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学生为主导”的模式转变,为新一代素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目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合于自身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业务能力的发挥。

作者:崔春爱 秦向征 金东洙

上一篇:建设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计算机信息安全电子商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