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的国际趋同,我国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前有四种模式:双学位(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和专业硕士教育制。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 篇1:

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探讨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多,法学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现实的发展问题,在解决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应该先明确为什么要开展法学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又意欲何为。通过对法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提升本国的竞争力。

【关 键 词】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余松林(2000-),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9级本科在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法学教育势必会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除了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外,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法律标准日益趋同。为了缓解和消除各国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所导致的立法冲突和法律适用冲突,我国高等院校或者法学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能够解决多元文化环境下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人才。

一、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和目的

法学教育国际化由法学交流以及法律问题国际化共同演变而来。从传统角度来说,法律制度往往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各个高校的法学院都是具有国家特质的,相应的法学教育也具有国别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政治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多元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愈加严重。为了应对和解决上述尴尬局面,各国都需要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法律制度、外语水平高的相关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全球化发展时,应当对文化多样性有着基础的认识,站在本国法律的角度,学习和借鉴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样地,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全球化进程也为各国带来了共性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等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法律人才。

二、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一)法学教育者国际化

德国哥根廷大学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校董就于学校创办之初聘用多位他国优秀教师,这种做法突破了当时高等教育民族主义的阻碍,这使得哥根廷大学广受好评,并获得欧洲“第一所大学”的美称。哥根廷大学在开展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获得了好评和经验,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目光,被认为是教育国际化的先驱。

简单来说,国际化法学教育者就是拥有国际背景,简而言之就是这样的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来自不用国家,或者在过去接受过国际化的教育。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教育者才能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文化学识传递给学生。

法学教育者国际化并不是单纯地从国外引进法学教育者,也不只是将曾经接受过国际教育的执教人聘请到国内来教书育人,还应该将向他国输出我国的法学教育者,走向国际舞台,到国外的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去传播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将我国的法律制度和理论传递到国际舞台上,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力。

(二)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

面对多元的文化,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密切沟通,这就是教育对象国际化。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需要接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学教育的学生,而且需要学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深入的交流。

让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不仅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交流,这就是教学互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是构成法学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法律教育资源的国际化,不仅包括对他国法律教育机构的投资,还包括他国教育组织对法律教育投资。众所周知,现阶段的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投资他国法律教育机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扩大对他国文化水平的影响。作为一种软实力,这种文化影响力将是微妙和无形的,但其影响力是持久的。同时科研资源的国际化也属于法学教育资源国际化。有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国际科研任务中去,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共享成果。

三、法学教育国际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健全的立法保障

虽然和法学教育有最直接联系的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播,但是想要促进法学教育有序、良好发展必须在立法保障上下功夫。例如,德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法》保障法学教育的发展。现阶段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法学课堂上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所有课程中,法律英语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常被作为选修课。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都不好,所以很多老师只能将该课程改为汉语课。所以我国需要改变当前状况,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制定各项规则,合适的立法可以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保持特色的同时也应注重借鉴

法学教育国际化在很多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过去我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实用了。其他国家在法学教育国际化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时间经验,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借鉴他国的成果和经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也能让我们节约更多精力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所以,相关政府、立法机关以及教育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法学教育国际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四、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一)教育主體国际化

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国内高校可以按照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聘请他国优秀教育者来我国高等院校进行讲学,并派我校教师出国考察。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于聘请的教师应该严格审查他的教育背景的真实性。

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可以通过校际项目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如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国际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

(二)教学内容国际化

第一,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后可以选修国际法的内容。第二,注重知识的运用。可以根据国际金融、政治、投资等现状,设计相应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法律问题。第三,开设法律英语课程,并安排考核。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总结案例的能力,鼓励和要求学生学习多国语言,从而达到国际化要求。

(三)教育手段国际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法学教育中有两个比较成功的方法,分别是项目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国内教育者可以学习这两种方法。另外,鼓励学生创办国际法律期刊也是教育手段国际化的一个有效办法。学生在创办期刊的过程中就提高了自己调查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向全校介绍各国的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结语

法学教育涉及到法律人才的培养和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如何开展法学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如果将法学教育看作是一个市场的话,那么法律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总是伴随着市场的波动在不断变化。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对法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国际化优秀的法律人才,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孙佳特.浅谈法学教育的国际范儿[J].统计与管理,2016(1):186-187.

[2]甘羽柔.“一带一路”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J].长江丛刊,2018(7):25-29.

[3]尚晴.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4]付凤.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5):94-96.

[5]张彤.法学教育应对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改革——以“欧盟经贸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7):52-54.

[6]袁晓波.法学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与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46-147.

[7]王春业.特色化PK国际化——全球化热点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冷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5-10.

[8]方乐坤.论我國高等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嬗变和民族性特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1):94-100.

作者:余松林

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 篇2:

我国高校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的国际趋同,我国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而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前有四种模式:双学位(历)制、主辅修制、选修制和专业硕士教育制。这四种模式虽然培养的人才具有复合型,但也存在诸如学习时间短、效果差、社会不认同等问题,所以有必要通过专业化班模式来培养“法学+英语+会计学”国际化高层次会计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市场经济;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国际化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会计的国际趋同,会计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媒介的作用,会计国际化成为会计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此,我国高校应加强培养通晓法律、英语和会计的国际化会计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

一、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我国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 双学位(历)制。双学位(历)制是指在本科学习期间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和能力的模式。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局限,学校要在4年时间内完成原本属于两个4年制本科的教育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学习内容,还可能由于课程安排的冲突,使学生听不了课,只能参加考试。这种模式肯定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影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最终影响的是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2. 主辅修制。主辅修制有两种具体方式,一种是在学习其他非会计专业的同时辅修会计专业,另外一种是在主修会计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非会计专业。两种方式都能使学生掌握两个专业的知识,这种模式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习时间太紧张,两个专业的学习交叉同时进行。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般是在大二、 大三两年,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学本专业,业余时间学习辅修课程。神经高度紧张,考试更是应接不暇,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辅修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差于双学位学生,很多地方根本不承认辅修专业的学位证明。

3. 选修制。我国高校实行选修课的方式是让学生学习本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目的是拓宽知识领域。学生选课时一方面考虑兴趣,另一方面考虑所选课程是否好通过,目的是拿学分,对选修课的内容并不重视。选修课一般是大课,逃课现象严重。学生一般参加考试即可通过,学习效果差。由于学生对选修课不重视,所以在选课时不考虑知识的复合型效果。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选茶艺课,只是兴趣所致。在四年制学分固定的情况下,学分选够了,但复合型知识结构并没有实现。

4. 专业硕士教育模式。我国有很多高校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但由于选拔的学生专业层次不一样,在有限的学制中,教学内容只能是普通本科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水平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会计硕士很难满足攻读会计或管理学博士研究生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条件。这就导致专业硕士教育模式陷入尴尬境地。

二、“法学+英语+会计学”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般来说,研究型高校应以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为主,应强化精英教育理念,应采用专业化班模式,而教学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学以致用,主要采用双学位(历)制和选修课模式。我国高校会计学院目前每年招生量很大,分为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等专业。目前这两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能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目标,但还远远不能适应会计国际化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建立“法学+英语+会计学”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要。这种模式可通过建立国际化班来实现。

国际化班是在新生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本着学生自愿,符合培养要求的双向原则,专门制定培养计划。国际化班对学生的某些课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英语、数学都要求在120分以上。成功的案例:南开大学的“经管法”试点班71%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武汉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数理金融实验班、WTO实验班等都非常有效,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这种模式尊重学生的意愿,有目的的制定教学计划,组织不同专业层次较高的教师任教,注重实训实习,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明确,职业层级较高。

1. 国际化班的培养目标。国际化班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国际化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会计学、审计、法学、外语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内外与会计、财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备会计、法学、审计、税务鉴证等技能,适应外资、合资企业、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需求的国际型综合人才。

2. 国际化班的培养特点。“法学+英语+会计学”国际化班是法学与英语、会计学多学科结合的新兴专业,同时涉及法学、英语、会计、审计、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特点如下:是法学、会计、语言等思维的结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又是多学科交叉,是适应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兴复合型专业方向;又具有创新性特点,是我国高校在现有专业基础上的创新,仍处于试验阶段。

3. 国际化班的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第一,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法学、英语、会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接受法学、会计以及两者结合部分的实务训练,掌握会计的基本分析方法;熟悉国内外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相关国际惯例,具有运用法学、会计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具备会计、审计、税务、、鉴证等职业技能。第二,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搜集、资料查询以及法律、会计信息的处理方法,计算机能力达到非计算机专业二级考试水平。第三,能熟练运用英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考试水平。第四,体育达标,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普通话达到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标准二级乙等。

4. 国际化班的主要课程。国际化班的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法务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造假甄别、经济法、战略风险管理、证据法学、经济犯罪调查、法理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税法、合同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英语等。

5. 学制与年限。本科基本学制4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3~6年。

6. 学位。建立国际化会计班是为了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我国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层次。我们不仅要严谨的设计教学培养方案,还要严格审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国际化班配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保证国际化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劲松,梁红英.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浙江金融,2009,(3):62-63.

[2]陈乐.当前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讨[J].时代报告,2012,(6):22-23.

[3]隋英杰,夏鑫.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架构研究[J].财会通讯,2007,(8):124-126.

[4]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4):87-92.

[5]刘永泽,孙光国.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5-81.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作者:孟彩英 郭广辉

国际化法学本科论文 篇3:

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是国际化法科人才培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单一精英式的资源倾斜性投入、外部环境与内部决策层的结构限制、行业资源整合利用度的不足、学科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度有限等因素导致出现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学科竞争力有限、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注重发挥面向行业办学的国际化优势、凝练国际化法科人才培养特色、提升特色法学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准确定位涉外研究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六位一体”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近年来,国内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试点在22所法科院校“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逐步展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的培养依托具体行业,结合行业特色的办学优势,围繞着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与法科院校在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布局。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国际竞争力有限

目前国内法科学科定位明确、优势较为显著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学科的国际竞争力不足成为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普遍障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学学科不具有面向行业优势学科的先天优势,在学科发展的战略规划上缺少顶层设计的明确定位,没有全面深入思考本校法学学科发展的优势、劣势、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机遇,容易陷入传统学科同质化的盲目发展困境,影响了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特色科研成果的国际认可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建设、学科积淀等,进而制约了法学学科国际化办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培养目标单一

目前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的学术型培养模式注重单一的学术素养训练,轻面向具体行业法律实践需求的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两类法科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差异,导致学术型人才科研能力的下降,难以满足特殊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市场需求,最终引起法学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的下滑。在中国面临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倒逼的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从“一带一路”战略、环太平洋亚太经济合作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视野出发,透过行业领域中的国际法律风险外部表象,培养法科研究生融入到特定国家地域文化探求可被理解的规则制定的文化背景和多元制约因素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三)培养模式模糊

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高层次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国内行业特色型大学现有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没有将协同创新的培养理念融贯到培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培养过程没有有效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尤其是缺少利用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在内社会资源开展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现实路径。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课程设置不能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和涉外跨文化比较需求,课程形式多为讲授式的单一模式,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适应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亟待通过构建行业特色型大学国际化法科研究生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来统一评价行业需求的社会适用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单一精英式的资源倾斜性投入,影响了法科的国际竞争力

行业特色型大学依托行业发展形成的传统优势学科长期以来得到了学校持续性的重点支持,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本科优秀生源的规模优势、校企产学研的协同优势以及外部强势的政府资源,获得了精英式的资源持续倾斜性投入。法学学科建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优势学科卓越攀登的辅助地位,学校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期待也远逊于优势学科。法学学科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单打独斗,缺少立足本校特色、利用优质社会资源、政府资源跨越式发展的多方资源,难以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有所建树。

(二)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性发展战略选择,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定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受到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学科结构、外部社会需求、内部领导决策机构的适时决策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过于偏重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科结构的现有差异性,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对学校学科发展布局调整带来的影响,缺少足够的洞察力。学校内部领导层在对差异性发展战略作出符合特色法学学科发展规律的战略调整,往往滞后于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社会需求,进而影响了对学校法学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标模式的有效调整。

(三)办学资源内部整合利用度的不足和外部发展的协同创新度有限,影响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绩效

办学资源的内部跨学科协同整合与外部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国际之间的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抓手。内部法学学科与行业特色优势学科之间的资源整合缺少促使各方主体整合资源的动力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校内法学与其他学科资源之间的整合利用度不足。对外进行行业办学资源争夺的法科研究生培养在与政法院校、综合性大学、地方性大学等院校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竞争中,并不具有面向行业得天独厚的优势,难以通过行业资源的反哺形成优质的科研成果,吸引行业提供优质社会资源,进而导致法科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不突出,不能适应行业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限制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办学空间。

三、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对策

(一)依托行业特色,建设国际一流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

内修外联,多措并举,拓展办学空间,提高校内外的资源整合利用度和发展协同度,建设国际化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一方面,以法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为龙头,把握法学学科前沿发展的时代脉搏,形成扎实全面的法学基础学科体系,练好内功,夯实学科基础,增加学科积淀;另一方面,以国内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托形成高认可度的法学科研方向,围绕传统优势学科,确定校内法学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方向,通过协同创新渠道,优先发展具有国际行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优势法学学科,利用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产出在国际行业法律人才市场的资源争夺中积累资本,以国家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政策为契机,通过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培养国际高校联盟、项目制的合作办学、短期研修等形式交流经验,集中建设科研平台,以优秀的科研成果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化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确定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培养目标

引导法科研究生获取必要的行业、技术知识,运用法律思维,具有国际法律知识和实务、金融、贸易等法律外的技能。确立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的培養目标,旨在从行业和区域出发,围绕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探索如何参与构建起一套和国际接轨的公平、规范和透明的新制度体系。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中国立场、国际视野、特色鲜明、专业典范、协同创新”的国际法务市场需求型人才。中国立场,指理解中国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国家战略,维护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中国国家利益,公平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国际视野,指善于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让别人理解的智识;特色鲜明,指培育法科与优势特色学科的交叉生长点,着力培养有行业特色和工程技术特色的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典范,指着力培养有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先进的法学研究方法、技巧的研究型人才;协同创新,指引入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跨国企业、涉外法律实务部门等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和纠纷处理能力。

(三)构建“六位一体”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1.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培养理念

应变原有的“单打独斗式” 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为“社会资源协同创新式”的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理念。结合学校行业特色优势,多措并举促使法学学科和校内其他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校际间的协同创新、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协同创新以及国际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将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在学科发展和组织管理方面,树立文理兼顾的平衡发展理念,促使法科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行业特色型大学整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协调一致。

2.培养方案应统筹学科基础和行业特色

考虑到国内法科研究生培养的专门性和培养的连续性,应建立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和中外合作培养等多层次、立体、交叉的复合型培养方案。全面重视国际法律人才的能力培养,廓清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规格,包括运用外语从事法律服务的能力、对国际法或外国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独特的跨文化沟通交流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培养规格和目标,设置国际法课程模块体系。在此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和学校优势,增加与特色法学学科相关的交叉课程。此外,灵活设置课程的学时,便于海外教授学者来校从事短期的学术交流授课。

3.师资国际化建设应坚持优化存量与增量

一是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行三轨制,即双院长制、双系主任制、双导师制。申言之,有条件的实行校内外、海内外的院长制、系主任制、双导师制。校内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负责研究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学业指导,校外或海外的院长、系主任、导师属于名誉院长、系主任、导师。二是助推年轻教师海外经历化。通过海外访学、短期培训等方式,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鼓励支持部分教师开设双语课程,并为教师开展双语课程教学提供教学发展机会。三是面向全球公开招聘课程教师。海外学者来校授课按照规范的教学流程展开,从选题、教学大纲、教学素材、目的设置、教学考评等环节让国际学者直接参与到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以课程为单位引进国际上最新教材及参考资料,选择适合教学实际需求的外文原版教材,注重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实务技能的培养。传统专业课程融入比较法、外国法的前沿知识和论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授课与研讨相结合、中外研究生合班授课、国内外教授联合授课等多种教学模式,有效培养研究生的英文思维习惯。加强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商事仲裁、法律诊所为代表的实验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训练文书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对象的国际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行业型大学与政法院校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搭建大学联盟平台。联盟形式可以采取:合作办学、共建实习基地、相互接收短期实习留学研究生、实现教学科研资源的共享、学分互换互认等。一是招收海外留学生。通过特色法学学科与优势学科的协同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吸引海外留学生来校留学。二是派遣本国学生到国外留学。通过行业型大学联盟的平台,为研究生创造出国出境学习的机会,大力推进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探索开展学位和双学位课程合作项目,积极开展师生交换、联合办学、学术合作等。

6.培养质量评估保障应坚持标准化和动态化相结合

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应当针对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特殊要求,设计专门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以便日后调整培养方案。在宏观的法学学科所在的二级学院的教育管理层面,可以选择师资队伍、双语教学、教材图书、学生活动、专业方向、毕业去向等领域,建立内部标准化的法科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模式的教育管理体系。在微观的人才培养层面,评估标准的制定应由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和国家政府涉外部门的负责人来参与,在与学科点评估硬指标相对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培养单位的办学优势、学科积淀、科研成果、行业特色,力求评估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评估的流程可以采取由培养单位自行确立评估标准进行自评估,将评估结果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业内专家进行评估。培养单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整改。

参考文献

[1]杨力.国际化法科人才培养格局及协同[J].法学,2015(6).

[2]吴立保,管兆勇,郑有飞.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作者:董岩

上一篇:法制新透视毕业论文下一篇:国家安全和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