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学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国际经济法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日前,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举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模式设计”国际经济合作沙龙,邀请专家为会员企业进行专业培训,讨论跨境电子商务为广大民营企业未来所带来的机遇,让民营企业了解出口跨境电商的运营操作,以及其所能带来的商机。

第一篇:国际经济法学论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

[摘 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然深入到了全球各个领域,对全球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法律领域,国际经济法则是受其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法律部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经济法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新变化与新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着手,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含义、二者相互的关系,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经济法的变化为视角进行探索分析,旨在阐析当代世界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变革动力和方向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國际经济法;跨国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关于其概念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原先局限于各个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体制与经济活动在全球化进程中融为一体,世界经济自由市场逐步形成,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其次,世界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世界经济逐渐互通互融;再次,为了构建和谐的世界经济体制,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日益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约束与规制日益显著。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为了适应各种错综复杂的跨国经济法律关系的客观需要,二战后,在突破传统部门法学分科界限的基础上融合法学和经济学于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的贸易、投资、金融、税收和运输关系(通称跨国经济交往关系) 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随着各国政府对经济交易活动干预管制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在国际经济现实生活中客观形成的,一个由各国有关的国内法和国际法规范共同组成、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法律体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就要求各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照顾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世界经济的整体利益,因此,国际合作与协调成为各国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民法通则》第14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法也对应作出了不少调整与改变:

首先,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的国际经济法不再如从前般受体质影响而受限其影响力和地位也逐渐明显提升。目前它所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既包括公法也包括私法。

其次,各部门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经济全球化使得多方经济交易与经济活动互相交融,互相协作。调整某一经济活动的规定、措施也可能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从而要求全球经济必须充分合作与协调,相应的管理机制必须充分保障国际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制衡。否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会因此而倍受阻碍。国际经济法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障必将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法的变化

(一)各国经济主权的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经济主权由绝对转为相对,非国家行为体(含国际经济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到本属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事项中来。尤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主权影响最为明显。客观上讲,国际经济组织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主体。它是介于国家之间的组织,而非凌驾于国家之上的实体,国际经济组织无权要求其成员国放弃其反映国家主权属性的基本原则,也不应该干涉本质上属于主权国家内部管辖的任何事项,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经济组织的制约范围已然深入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体内部,并对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国际商法统一进程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人交易量的增加,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双方利益,商人之间法律规定的国际统一化迫在眉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际商法的统一进程已经取得了卓越的发展,国际商会结合交易实践,将商人们的习惯法确定下来,成为约束全球商人交易行为的明确规范,使原先的习惯俗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以便于商人们从事跨国交易,极大的便捷了跨国商行为的进行。同时,国际商法的统一,驱动了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各国的国内立法也都考虑到与国际接轨,为了方便交易,制定了许多符合国际广泛认可的法律法规。

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趋势及对国际经济法提出的新挑战

法律必须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组织功能的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地适应新挑战,逐步完善自己。国际经济法如今遇到的外部挑战大体可以概括为贯穿于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的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日趋激烈及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趋同性逐渐增强后如何保证本国经济独立这两方面;同时,国际经济法自身的本质矛盾也在不断地对立与互溶。在迎接新挑战,解决旧问题,消除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中,国际经济法从而不断得到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国际经济法必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必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作者:陈梦

第二篇: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举行国际经济合作沙龙

日前,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举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与模式设计”国际经济合作沙龙,邀请专家为会员企业进行专业培训,讨论跨境电子商务为广大民营企业未来所带来的机遇,让民营企业了解出口跨境电商的运营操作,以及其所能带来的商机。

第三篇: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问题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历史整体观和利益分析方法论为基础,对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内涵和方法论基础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内涵是特指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权利政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日益弱化,而国际经济政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日益重要的趋势。在这两种国际政治形式的影响下,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些具体经济行为被赋予政治的功能,从而使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成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

我国政治学专家刘德厚教授在深入研究社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政治”的概念。“广义政治”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关于人的利益全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或“社会政治主体的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活动”,“广义政治”主要包括“经济形式的政治”(即“经济政治”)和“国家形式的政治”(即“国家政治”)。“经济政治”的概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整体观为基础,通过利益分析的方法而提出来的。一定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全局关系,既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政治活动的始源。国际社会也存在着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它既是国际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也决定了国际政治存在的必然性,国际政治可以看作是各国之间对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控制和协调。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各国对国家之间的政治利益关系的控制和协调形成“国际权力政治”。“国际权力政治”以一国的军事实力为基础,谋求对他国意志和行为实行控制的政治权力,进而获得本国政治利益的实现;各国对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控制和协调形成“国际经济政治”。“国际经济政治”以一国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本国在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经济制度和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有利地位,进而获得本国经济利益的实现。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由原来的二极化向多极化转变,国际经济关系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相应地国际权利政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日益弱化,而国际经济政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

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历史必然性

1.经济生活国际化。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技术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大型跨国公司的兴起加速了资本、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等在国际间的流动。经济生活国际化意味着由疆界和主权分割开来的个别国家经济,已经不可能再保持原来意义上的独立了,它们的经济状况、经济政策、经济目标和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其他国家的牵制,同时又对其他国家发生影响,世界经济已形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各国作为“自我利益”的执行者,通过制定对外经贸政策、管理涉外经贸活动、开展经济外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国的经济利益。

2.政府干预经济的运行和管理贸易政策的兴起。1929——1933年的“大萧条”导致西方经济学领域“凯恩斯主义”的诞生,“凯恩斯主义”的最重要政策主张就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以前经济自由主义的主流派地位便被干预主义所代替,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由此而成为西方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政府在加强对国内经济干预的同时纷纷加大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干预的力度,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3.在国家权利政治逐渐让位于国家经济政治的过程中,国家政治利益日益和国家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转化,在这种状态下各国除了考虑本国利益外,还必须考虑各国的共同利益。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开始具有合作的性质,经济利益的实现越来越成为政治利益以至整个利益实现的基础。

4.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区一体化一般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或者政治同盟。在完全经济一体化阶段,区域各国完全废除商品、资金、劳动力等最优流通的人为障碍,采取共同的经济、金融、贸易、财政政策。最典型的欧盟,目前已经实现人员、资金、商品的无国境流动,采取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欧洲各国的货币,发行欧元,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

5.日益突出的全球化问题。全球问题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引起的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涉及各国利益全局关系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包括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制和国际分工体系等重大经济问题,也包括环境、资源、能源和人口等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还包括全球恐怖主义、贩毒、军火、贫困等诸多政治问题。

三、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体现

1.国际政治关系影响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因为经济政策的制定通常受到压倒一切的政治利益的支配,不仅经济制裁和贸易禁运常常是政治斗争的经济武器,而且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也首先考虑到一国的政治需要,就连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同样往往是实现一国战略和外交目标的经济手段。

2.管理贸易政策。它实质上是一种贸易干预主义,指的是一个国家运用经济贸易手段对另一个国家的事务进行强制或专断的干预,目的在于对另一国家强加某种行为或结果,它实际上剥夺了被干预国家对有关事项的控制权。

3.经济外交。冷战结束后,单以政治强制和军事高压为手段的强权外交已难以实现其对外战略,世界各国均实行以经济贸易为推行其对外战略的手段的经济外交。经济外交从一国对外经济对本国外交活动的决定性影响,或从一国外交活动必然为本国对外经济服务方面来看,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表现,但从一国外交活动对本国对外经济的影响或从一国对外经济必然服务于本国外交活动方面来看,又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

4.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国际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调,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政策行为。冷战结束后,各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国际经济协调。

四、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发展趋势

1.国家干预主义将呈现弱化趋势。在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国的对外经贸政策和具体的对外经贸行为,既要考虑该政策的实际效果有多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他国对此经贸政策和具体的对外经贸行为的反应。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不顾他国的反对,完全出于本国国内政治和对外战略的需要来制定对外经贸政策,否则很容易造成国家利益摩擦和冲突。

2.国际经贸关系仍然将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主要领域。对外经贸政策制定、涉外经贸活动管理、贸易干预主义、经济外交、国际经济协调等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具体表现,不仅过去主要指向国际贸易领域,今后仍将主要指向国际贸易领域,使国际贸易政治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主要内容。

3.国际经济协调将充分体现在全球协调和区域协调两个层次。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债务危机、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失衡等全球性问题,客观上要求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协调的作用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协调可以弥补了全球经济协调因各国经济目标和经济理论不一致、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不相同的局限;另一方面又迫使全球经济协调在区域经济协调形成区域利益矛盾后不得不寻求新的机制以解决新的问题。而全球经济协调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协调创造良好的国际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在新的全球经济协调格局下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

4.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将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一个新趋势。张幼文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处于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冲击,或即便受到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的能力以及这种状态和能力所获取的政治、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分三个层次:第一,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国家经济体系本身的安全和维护这种安全的能力,这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层次;第二,是经济因素对军事政治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经济力量和经济能力对国家权力和军事力量的支撑;第三,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主要是非军事政治因素的威胁。

作者:刘旭华 盛小红

上一篇:初中思品教学论文下一篇:本科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