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验教学分析化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实验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以适应高职高专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职实验教学分析化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实验教学分析化学论文 篇1: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加强考核评价、促进技能掌握等改革措施,强调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勇红(1976- ),女,江西新干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祝红(1967- ),女,陕西武功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实验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药用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张小红(1978- ),女,广东博罗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广东广州510520)

分析实验是化学、药物分析、食品科学、化妆品学、生物制药、化工工艺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证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创新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高职高专院校的分析化学教学的发展来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所以传统的分析实验教学无论从实验内容上还是从教学方式上都没能使该学科的特点很好地显现,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类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①:(1)实验教学仍然是以验证教学内容为主体,实验内容显得过于陈旧,不能反映分析化学实验技术在新兴学科的应用及相关学科新发展的渗透,内容主要为滴定分析,验证性偏多,设计性偏少,使学生在实验中缺乏主动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即先由教师讲述实验目的、内容,而后学生根据实验手册操作和观察,最后教师小结。教师讲实验“照本宣科”,没有新意,学生操作“照方抓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3)学生实验的项目中化学分析部分开设项目较多,而仪器分析部分相对较少,使他们停留在分析化学实验就是一些瓶瓶罐罐的观念上,不能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4)体现不出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设备比较陈旧,教学内容基本雷

同,学生知道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能完成实验,缺少独立思考空间。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职高专类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实验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改革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应该从过去偏重基本操作和技能的“专业教学”向有扎实、宽广基础,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全面素质教学”的方面转变。基本操作和技能固然重要,但学生一般只会机械性地掌握各种操作,而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以至于不会做综合性的实验,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因此,应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标,使实验教学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更好的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更新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实验教学内容的变更必须遵从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院选用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分析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化学分析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以化学分析实验为主。该教材通用性较强,一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写得一清二楚,这给学生学习带来较大的方便,同时也使得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行设计和探索的空间不足,同时该实验教材缺乏专业方向性实验内容②。所以有必要在该教材的基础上再增添符合药品、化妆品、食品、生物制药等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或讲义,扩充本课程专业应用知识,从而既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能力,又完成向专业学习及职业人的过渡,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本着加强基础、培养素质、发展个性、突出创新的教学改革目标,根据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实施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案,以便真正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包办得太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进行实验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所以,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主动把包办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③。具体可采用以下做法:在做某个实验前,让学生加强预习,教师可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在正式实验前,教师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和把关,只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和强调,然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一来,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和实验的时间增加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实验所用的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配制,这样不仅可减轻教师工作量,而且能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可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向“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式实验”的教学进程方向改革推进。

4.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趣味性。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可以用计算机的实时操作和大屏幕投影產生的仿真动画效果进行形象化教学,使学生容易听懂看懂,增加感性认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如: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器皿的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的讲解内容多,课堂知识容量大,有些操作需要展示操作细节,仅靠实验教师在现场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反复播放,这样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方法要领。

5.突出能力培养,加强教师指导。实验教学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激发学生创造欲的过程。实验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认识过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应通过适当的引导与示范,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去优化实验操作过程。观察是发现的前提,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所以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而培训学生能通过现象科学地得出结论。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求学生每观察到一个现象,就要自问一个为什么,并把学会的实验事实与已知理论联系起来,并试着去解释它、理解它。长此以往,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做实验的兴趣,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指导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而不要直接告诉其问题所在,更不能代他排除。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教师也不要简单草率地加以否定,或者用书上的现成结论去“修正”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而应注意引导学生冷静思考,深入钻研,去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和参考信息,探索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教师要支持和保护学生实验中可贵的求异精神,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训练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交流,让他们在共同研讨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6.加强考核评价,促进技能提升。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是在实验技能的考核、实验基本知识的考试、实验报告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根据我们多年来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有两个方面考核评价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实验报告的考核评价。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是实验报告以严谨为第一要素,现在对实验报告的改革也是以严谨为前提,但也要强调“实验讨论”方面的创意。其实每个实验者只要用心观察,必然会有与别人不同的心得,隔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会有新的体验。教师应让学生把这些心得体会如实表述出来,使其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有困惑,这样才能反映出学生活跃的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后在教师及时引导下,学生潜在能力可以进一步被激发,从而促进技能的掌握、素质的提高。二是学生设计实验创新性的考察。倡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创新性,是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专题报告会的形式,组织教师、专家、教授听取学生的专题汇报,从而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综合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④。

三、结束语

高职高专类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就是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及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注释]

①莫运春,许金生,冯泳兰,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6,21(1):24-26.

②王芬.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00(7):68-69.

③余倩,周培蕾,彭进平.浅谈分析化学的实验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3(3):190-191.

④王谦.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43-145.

作者:黄勇红 祝 红 张小红

高职实验教学分析化学论文 篇2: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实验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开放实验室等一系列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以适应高职高专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类高等院校主要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职高专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应用、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一、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学习愿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自觉性不高,实验操作能力不强。部分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流于形式,照抄教材;实验过程照抄硬套,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正确地分析、解决。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弊端:(1)实验内容显得过于陈旧,不能反映分析化学实验技术在新兴学科的应用及相关学科新发展的渗透。(2)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以传统方式为主,即先由教师讲述实验目的、内容,而后学生根据实验手册操作和观察。学生知道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能完成实验,缺少独立思考空间。(3)分析样品面窄。大多为无机样品,有机样品比例很少。因此对分析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化学实验教学深化改革措施

(一)优化实验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的变更必须遵从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技术应用三个专科专业选用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是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该教材通用性较强,一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写得一清二楚,这给学生学习带来较大的方便,同时该实验教材缺乏专业方向性实验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可以选择与学生专业相融合的分析化学实验项目。例如,环境专业可开设蔬菜中农药的残留分析以及土壤分析、水质分析;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实验项目选择时可将常规的“醋酸的酸度测定”和“工业纯碱碱度测定”这两个实验项目改为测定“食品罐头或白酒的总酸度的测定”或将传统的“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改为“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等与专业关系密切的实验内容。这样,既扩充本课程专业应用知识,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以往进行实验之前教师逐点讲解,使学生在实验前不预习也能完成实验,养成盲目“照方抓药”的习惯,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需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请学生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实验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手脑并用,养成勤思勇探的精神。

另外,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强化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基本操作实验是分析化学基础实验的重点,学生扎实的实验基础和良好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分析化学实验中,每次都要运用多种基本操作手段。因此,每次学习新的基本操作,都要重点强调操作要点及要求,使学生加深印象,然后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多动手操作。

此外,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最好只带l0-15位学生,如果每一组学生过多,应该增加实验课的教师,以保证实验指导到位。

(三)开放实验室,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力

要想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练习, 但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课上的操作练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相当有限的。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可以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免费开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或者预习实验、补做课上未完成的实验,等等。这样既能较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又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为设计实验或综合实验奠定基础。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使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发展更趋于合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将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经过计算机处理,制作成课件,完成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实现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反复播放等,鉴于此优点,我们可以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的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性和互动性。通过展示课件和播放操作录像,将实验基本操作准确、规范、生动、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再配合教师具体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 结束语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的改革,需要同行的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和完善。我们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利用多媒体教学、强调基本操作能力等一系列措施的改革尝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智能和潜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艳杰,王晓宁.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医药教育,2010(17)22: 176-177.

[2]卢文.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深化的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7):21-22.

作者:邓樱花 苏明伟

高职实验教学分析化学论文 篇3:

关键点控制法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分析化学是轻工、化工类高职院校分析检验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原理,从影响分析化学实验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挑选出质量控制关键点,强调教师通过少数关键点对学生实验实施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质量关键点控制

[作者简介]邹良明(1958- ),男,四川汶川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分析化学;徐时彬(1954- ),男,四川富顺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黄天贵(1963- ),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四川都江堰611830)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其实验教学学时数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40%以上,这从“量”的方面保证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就是要从“质”的方面顺应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分析化学实验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要求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实现这一实验目标,就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通过各个实验环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本着质量形成于过程的理念,笔者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中,将质量管理原理中关键点控制理论引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从影响实验质量的众多重要因素中挑选出影响最大的关键点,本文就如何控制这些关键点以提升分析化学实验质量进行一些探讨。

一、高职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突出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对实验的指导难以到位。几十个学生同时进行实验,尽管受仪器台(套)数的限制,有些实验不得不采用分组循环进行,但由于指导教师较少,教师对实验的指导往往顾此失彼。二是学生预习质量不高。在实验前,学生预习不到位,预习报告搬书照抄。尤其是对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虽然预习完了,但思路不清,具体做实验时,不知所措,这是导致实验效率和实验质量不高的直接原因。三是实验目的不明确。学生在实验中,实验过程“照方抓药”,不能及时发现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无从下手分析原因并予以解决。四是实验操作考核不够完善。传统的实验操作考核手段不合理,教师要同时观察几个学生的操作,难免漏查某些环节,甚至可能是重要环节,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同时,时效性不强,实验操作考核因学生人数较多、耗时长,难以做到随堂进行,因此技能考核往往是在实验终结时安排,这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没有起到适时的督促作用。

二、影响分析化学实验质量的主要环节

分析化学实验以获取准确数据为目标,一般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报告等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均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从学生的实验活动、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中寻找出影响最大的关键点,凡是前一个实验环节没有达到标准的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并及时予以纠正。通过对关键点进行控制并层层把关,使实验过程处于全面控制之中,从而保证实验质量。

教师作为实验组织者和指导者,随时关注学生实验中的每个细节并进行控制是不可能的,从影响实验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挑选少数关键控制点,通过它们对学生实验进行有效控制,更多的细致工作让学生自行完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高职院校专业素质培养的要求。

三、分析化学实验各环节关键点的控制

1.预习是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预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实验的映象和初步概念,明确实验目标。围绕实验目标,影响学生预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对实验任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理解程度。

实验题目不同,其实验任务可能不尽相同。笔者认为,预习阶段的关键控制点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一是学生自觉在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预习,了解和熟悉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二是统筹安排实验程序,预习报告图(标)表(格)化,防止搬书照抄。采用文字和图标、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读得懂的语言将实验步骤进行梳理并形成方案,使其步骤简单明了,在实验中获得最佳实验效果。三是高度重视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分析化学实验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将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并引起足够重视。四是规范的记录格式。设计好原始数据的记录表格可防止错记、漏记数据,预先查阅好实验中所需的常数,计算好实验中所需数据,提高实验效率。

2.强化技能训练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必要条件。分析化学实验是围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这一核心展开的:样品处理、仪器操作、试验条件确定、数据处理、结果验证等基本操作的正确性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必要条件。

寻找以上影响因素中的关键控制点,是控制实验质量的有效途径。第一,必须要分组进行的实验,要把握好学生分组原则,以使分组实验有效进行。对学生分组应遵从的原则是:学习基础好中差的搭配,男女生搭配,动手能力强弱的搭配等。学生在实验中相互协作、相互指导,每位学生既是指导者也是协作者。第二,规范实验基本操作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如标准曲线法定量,对标准溶液的制备,要强调对仪器的正确清洗、操作等关键点,否则杂质的引入、溶液浓度不准,必然会影响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第三,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是学生应练就的基本技能。使用前,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仪器使用说明书是必须的,但教师在实验室现场演示更重要。实践表明,学生阅读了仪器使用说明书后,尤其是一些大型精密仪器,学生往往不得要领,甚至有畏难情绪。如火焰原子化法实验,点火时的噪声足以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演示操作的同时要重点强调气路系统的安全使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智能控制等,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迅速进入角色。第四,根据实验中的异常现象作适时判断是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如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组分时,一旦出现异常结果,学生能依据比尔定律,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不理想的实验结果,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把握好原始数据可信、完整是教师控制实验质量所必需的步骤。在强调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自我控制的同时,教师更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完成实验后,不要忙于做实验结束工作,应先检查自己数据的完整性、合理性,然后交由教师检查。如果问题较大,应重做或补做。教师应科学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学会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尽快实现学生从模仿操作到独立操作再到形成技能的顺利转变。

3.操作技能质量的考核控制。分析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目前的一般做法是从实验态度、实验预习、实验报告、实验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前三项成绩容易从书面材料等方面作出评判,而操作技能考核需要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根据操作顺序、规范程度、正误情况给以打分。再者,这种操作技能考核往往是安排在课程实验结束后进行的单个抽签式的终结性考核,这种方式不利于及早发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虚拟实验软件,以选择题等题型模拟单个实验中仪器使用、操作、数据处理等现场环境,组织学生笔试或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及时评定成绩,并对其操作错误予以及时总结、纠正。

[参考文献]

[1]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鄢景森,孙国军,田亚赛,等.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3]吴育廉,柯行.浅谈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5).

[4]任有良,武化魁.大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S1).

作者:邹良明 徐时彬 黄天贵

上一篇: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