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中的医学检验论文

2022-04-23

摘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里占有很大比例,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检验技能竞赛是评价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检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检验技能竞赛标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SOP),能够规范师生的实验操作,与医院工作需求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实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学实践中的医学检验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学实践中的医学检验论文 篇1: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摘           要]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进入学校后能迅速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及今后的工作岗位,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和自豪感,稳固专业思想。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    键   词]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课程,重在对本专业学生的启蒙引导,使学生步入大学校门能接受规范的专业启蒙教育,全面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与前景以及在医学中的作用,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和自豪感,稳固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对促进学生将来投身医学检验事业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开设专业导论课对促进学生发展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充分的教学准备、过硬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条件与资源支撑、合理的教学方法运用及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都将成为专业导论课成功开设的重要保障。

一、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开设,对于帮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新生尽早了解和认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增强其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1]。通过本课程开设前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不了解的占比63.4%,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工作内容不了解的占比53.3%,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不了解的占比50%。通过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满足学生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内涵和发展趋势的要求,从而达到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所学专业、培养专业兴趣的目的。本课程强化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通过穿插一些情景案例导入与知识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尽早关注临床,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做好专业基础铺垫。在普通高职检验班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卓越检验班首先开设这门课程显得更有必要。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设置

由于这门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首次开设,先要设计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课程标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课程设置,符合新生的认知规律,使新生在入校后能对本专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新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新生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选用龚道元教授主编的2016年第1版发行的《医学检验导论》为教材。根据我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实际情况,选取的内容包括医学分类与研究范畴,医学检验形成与发展,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简况、培养目标与课程,医学检验专业的学习,医学检验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岗位;职业道德与人际沟通,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实验室有关的法律与法规,医学检验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等。

(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采用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临床案例进行多元化理论讲述,结合医院见习的教学手段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熟悉临床环境和培养工作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奠定后期专业学习基础。早期接触临床,就是从第1学年就安排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去见习[2]。通常,专业导论课程都是纸上谈兵,在教室里给学生灌输一些相关知识,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个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专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比较高。为了帮助本专业新生更好地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以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环境,我们安排了一周的见习时间。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聘任临床导师进行见习带教和管理。主要是到二级以上医院检验科见习,让学生了解检验科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重点是让学生学习标本的接收方法、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及与患者的沟通,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对将来的医学检验事业充满信心。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设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3]。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学,这样的“单边活动”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了适应岗位人才需求,教师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同时采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模拟演示法、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理论结合临床,灵活应用知识,促进学生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汇报。采用学生制作PPT、撰写报告、交流感受等多种方式,随机抽取汇报人员,以增加学生相互间交流、沟通与合作的机会。

3.聘请一线的临床专家现场讲课,以临床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实施

(一)课堂教学

以医学检验形成与发展一章的教学方法为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布置预习内容,指出注意点;上网或图书馆查找资料,熟悉相關内容,准备好医学检验形成与发展过程的PPT,进行分组汇报;展示医学上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相关视频。

课中,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复习效果,引出本节内容。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与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实现知识内化;小组讨论,以课前搜集的检验发展内容为基础,3~5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分享搜集到的知识内容;总结法,教师课堂总结医学检验形成与发展的历程,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通过复习课上内容,熟悉医学检验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成就,思考医学检验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二)临床见习

医院见习的目标包括人文知识的内化、技术技能的观摩与尝试应用和真实情景下的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由学校老师提出学习目标,布置见习任务,医校双方教师共同确定见习安排,临床兼职教师负责教学实施,学校教师全程跟踪小组的见习过程,负责协调和见习作业的批改。见习时间为一周,30名学生5人一组,分别由六家医院专门的导师指导临床学习。了解三大常规标本的采集,各科室标本接收和处理的见习为主导,由检验专业教师负责安排,通过见习,使学生掌握医院检验科的组织框架、检验科各科室的职责与功能,知道医疗环境的设置要求、生物安全概念及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在此基础上写出见习报告。

(三)评价方式

要使教育达到提升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就必须重塑学习评价体系,实现多元评价和过程考核。课程教学的重点是素养的内化,应减少闭卷理论考核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完成任务的考核,通过团队完成学习情况,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情况,以提高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

技能考核根据学生对病人、标本的分析与处理情况,设计并进行合理可行的检验方案的能力,评判学生的实际临床工作能力和表现,对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胜任力进行全面评估。

本课程采用多元考核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注重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高职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同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积极提倡。过程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团队合作、临床应用、总结报告、网络测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考核形式。知识评价50%:其中过程评价占比30%,试卷占比20%;技能评价30%:其中过程占15%,技能考核占15%,标本的接收和处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评价10%:过程评价为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自主学习评价10%:过程评价为主,重在引导。

四、结语

通过医学检验导论课程的改革,一方面改变一些在校老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聘请临床专家亲临课堂教授课程,与学生有直接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安排学生直接到临床一线亲自观察、体验,使学生能够有直观的体会,了解临床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勤思好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慎独修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医学检验导论课程最初在2018级检验实验班开设,进行试点教学,对学生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情况有很大的帮助,目前已经推广到检验专业的所有班级开设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王跃,金家贵.检验医学导论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188-189.

[2]沈钦海,秦召敏.高职高专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8.

[3]徐建,许雨乔.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医学检验导论课程建设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6):449-451.

◎編辑 张 慧

作者:黄静芳,沈冬

教学实践中的医学检验论文 篇2:

检验技能竞赛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里占有很大比例,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检验技能竞赛是评价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检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检验技能竞赛标准符合标准操作规程(SOP),能够规范师生的实验操作,与医院工作需求接轨,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实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文章探讨了检验技能竞赛对《血液学检验》教学实践的启示,以及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检验技能竞赛;SOP标准;教学改革

检验报告能够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如果检验报告不够准确,很有可能误导医生的判断,最终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提高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发放检验报告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大多毕业于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若想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首先应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该专业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察学习,学生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操作是否标准不得而知。

检验技能竞赛包括血常规检验、细菌分离鉴定、生化检验、形态学检验诊断、免疫检验几项内容,分别对应临床血常规室、细菌室、生化室、血液室、免疫室五个科室,其操作流程符合SOP标准,考查学生对相应学科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规程的掌握。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必要把检验技能竞赛应用于实验教学当中。本文以形态学检验中《血液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为例,阐述了检验技能竞赛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血液学检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细胞形态的辨认能力有待提高

在进行实验测试时,笔者发现学生在题库中的细胞形态图片题上得分较高,对题库外细胞形态图片的识别能力不足。说明学生只掌握了典型的细胞形态,以题库中细胞的识记为主,对细胞形态的具体判定方法并没有有效掌握。另外,学生对时间的整体把控力不强。有部分同学关于细胞形态问题的答案正确,但序号标错。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同学对细胞形态没有熟练掌握,对不典型的图片辨认不清,每张图片只显示30秒,所以会出现名称还未写出,已显示下一图片的情况,从而导致序号标错。

(二)学生不能把病例与细胞有机结合起来

实验考试中的病例题,大多数学生失分较多。对这种题型,学生需要通过病例提示以及对细胞形态的辨认,初步诊断出相应的疾病。因此,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形态,还要求学生掌握病例特点并具有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只注重当次课需要掌握的细胞形态或者本次课需要掌握的疾病骨髓象特点,不能很好地掌握整个疾病的特点以及相似疾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加上临床思维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对疾病的误判。

(三)教师没有因地制宜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的《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镜下观察、教师全程辅导答疑及课程总结。整个教学过程都依靠教师的主导以及学生的自觉性学习。存在的弊端是整个班学习氛围比较好,但当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时,教师不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镜下有关细胞的疑问,出现部分学生觉得学时较短的现象;班级学生积极性不高,只有部分学生一直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催促下才去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不高。

二、检验技能竞赛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检验技能竞赛形态学检验项目说明

形态学检验项目共96道题,其中前95题为图片题,最后1道题为病例分析题,要求通过观察电子骨髓片并结合所提供的病例,提出診断意见。图片题命题方式:由形态学临床检验专家小组从检验医学形态图库的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尿液成分、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图片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取85道题,另外10题由临床检验专家现场提供图片。病例分析题由专家现场从电子骨髓片库中随机抽取骨髓片,组成形态学检验考核电子考试试卷,全体选手在电脑室同步考试。

(二)检验技能竞赛对《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启示

对检验技能竞赛,学院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拔,选择主观能动性强、德才兼备、有进取心、有领悟力、有团队精神、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吃苦耐劳、具备相应知识和能力的好苗子。

由于参加检验技能竞赛,学生更加关注操作细节,注重操作技能的掌握与提升。并且,为了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课下相互借鉴操作经验,结伴共同总结疾病的典型特征,整个年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空前提高。

在检验技能竞赛的影响与启示下,针对《血液学检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进行如下课程改革:

(1)提前给学生发题库,学生在空闲时间就可以结合课本辨认及学习细胞的形态特点。

(2)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按照细胞发育规律及形态特点对细胞进行识别,不能死记图库中的细胞。

(3)开放实验室,本专业教师轮流值班,学生没课时全班都可以到实验室进行镜下阅片。学生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相互讨论或询问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平时多增加小测试及模拟演练,让学生适应赛场环境和赛场紧张气氛。通过提示学生切莫因小失大,遇到识别不清的细胞,不能一直纠结而影响对其他细胞的判断,应当先写出大致判断,迅速进行对其他细胞的辨认等,从而让学生逐步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5)实验授课及实验考试按照检验技能竞赛SOP标准,让学生在平时养成标准化操作的习惯,时时以标准化操作要求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

(6)采取具体的鼓励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能被选拔参加全国技能竞赛的学生,在《血液学检验》实验考试中可以适当加分。

(7)對学生分析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病例分析题,指导学生在掌握细胞形态的基础上,分析几种常见贫血和血液病骨髓象的异同点,掌握不同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特异性的检测指标。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先把包含疾病典型特点的病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分小组进行讨论,课堂上学生先结合骨髓片讨论判断疑似疾病,接下来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病例讨论分析的结果,最后教师再详细讲解骨髓片与临床病例特点二者如何进行有机结合,以及临床病例的判定思路和确诊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确保师生共同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三)检验技能竞赛在《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试行改革措施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班级学生三五成组,相互提问,共同学习细胞形态特点。很多学生并不止步于对本次课内容的掌握,他们还会继续学习并向教师询问题库中的细胞。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备好本次课内容,还要掌握本门课程所有骨髓象骨髓细胞形态。因此,青年教师须熟记骨髓细胞发育规律、各种细胞所有阶段的形态特点。由于镜下细胞,尤其是血液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各异,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只能掌握典型的细胞形态。青年教师若想进一步掌握所有细胞的镜下形态,需要在假期定期去医院检验科挂职锻炼,专门学习骨髓细胞形态。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也在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基础上,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对学生分析应用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病例分析题,教师发布病例材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在课下查资料,做好分工,讨论分析病例特点。课堂上,小组代表积极汇报本组病例分析讨论结果。这不仅可以增加其他学生的听课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讲课的不易,让学生更加珍惜平时课堂上的听课学习机会。

三、结语

检验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医学检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是“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一种实验教学改革平台。目前,《血液学检验》实验教学方式在新颖性及与临床相结合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教学大纲滞后于临床实验室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探索新方法以适应行业新进展。检验技能竞赛可以让学校更加全面地了解检验行业新状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借鉴检验技能竞赛的相关标准、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及改革,实现实验教学与技能竞赛的良好结合,并按照检验技能竞赛活动的规范进行示范教学,建设以任务项目为关键的课程形式。

《血液学检验》这门课程,运用课前发放细胞形态图片及病例分析题,以细胞形态图片及病例分析为目标导向,开放实验室,小组成员讨论分析病例,小组代表汇报分析结果的改革方式,有利于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病例分析判断能力及临床思维,进而为医院培养出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并为学生日后的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青年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及日后更好地指导学生方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姜春萌.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382.

[2]陈文婧,段小君,郝兴霞,等.显微互动实验室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在形态学实验课中的优势[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44.

[3]Competition Rules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Execution of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 [R]. 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2011.

[4]顾 兵,孙静芳,李洪春,等.技能大赛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4-6.

[5]王 芳,刘天熳.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54-55.

[6]罗 卉.检验技能大赛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智库时代,2019(47):220-221.

作者:徐佳 曹便利 张俊丽

教学实践中的医学检验论文 篇3: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医学检验仪器是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医学电子仪器,也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国内外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十分关键。围绕培养创新型交叉医工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和学科发展需求。

[关键词]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

[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医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8B-N12001)

[作者简介]白宝丹(1982—),女(傣族),云南文山人,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方法不断改进,检验仪器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大量先进的实验仪器进入医学实验室。同时,临床诊断对实验室结果的依赖不断增加,使得对检验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1]如何培养出掌握牢固基础理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检验仪器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变得尤为重要。[2,3]

二、课程现状分析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主要针对光谱分析类检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光谱仪和原子光谱分析仪)和临床检验常规仪器(流式细胞仪、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等)的检测原理、仪器结构、仪器的操作及维修进行讲解。[4]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常见的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使用方法,熟悉检验仪器的分类、性能指标和评价以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了解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5]但是目前医学检验仪器教学在满足本科教学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与行业新技术脱钩

对国内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主要教材进行调研发现,多数教材内容大同小异,许多内容特别是典型检验仪器介绍方面的内容显得较为陈旧,与目前市场上的仪器检测原理及操作维修等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对光学、电学内容介绍很少(比如电子元器件、光电传感器等),往往难以激发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此外,从实验条件看,实验教材也不适合。[6]

(二)实验平台需要完善

目前教学中的实验是利用已有的检验仪器对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基本操作,但是这些实验没有与学生工作时所涉及的检验仪器的设计、维修等内容相结合,没有体现出专业特点,所以学生对检验仪器的检测原理和仪器结构难以形成清晰的概念,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三)教学方法需改进

目前采用的教学方法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其特征是“传递—接受”,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建设目标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建设目标是把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资料完整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先进、具备网络教学功能、教学效果优良并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为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教学资源建设。包括针对本科生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的修改和完善,以及编写与目前行业新技术新仪器紧密联系的医学检验仪器讲义。

2.实验教学建设。充分利用实验室检验仪器,建立适合本科生的实验方案,编写实验操作手册。

3.教学方法创新。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中融合进新的教学法,创新性地引入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ning,简称PBL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Team-Based Leaning,简称TBL教学法)。

4.师资队伍建设。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和将行业的技术专家邀请到学校对老师进行培训,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校外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

四、课程建设内容

(一)教学内容建设

1.结合本院情况制定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等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并制作一套完整的教学课件、习题库和试题库。

对本课程的教学文件特别是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的修改和完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校学院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组织课程专家和教师进行讨论,制定课程标准,使学生明确学习和训练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学习资源。其次,根据课程标准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制作新的教学大纲、电子课件、试题库和习题库。最后,尝试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借助学院网络平台,将本课程的电子教学资源上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制作和收集能够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素材如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并尝试进行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学发展趋势。

3.教学组织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即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后设计为专题任务,学生根据任务目标以及知识点等进行自主学習,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并完成教学任务,其教学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二)教学条件建设

在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中,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定位为在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综合应用课程阶段之前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前续课程为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传感器,为后续综合应用课程和最终走上工作岗位服务;因此所学所用教材和内容要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还要求学生对行业发展状况有所掌握。

1.教材使用和建设方面。编写适合本校定位的与目前市场检验仪器紧密结合的医学检验仪器讲义。考虑到应用型本科学生既注重技术技能又注重理论的特点,基于课程标准,讲义应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医学检验仪器检测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将对现在所用的针对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进行综合、裁剪,并通过调研增加一些新方法。二为检测原理的应用分析,即典型仪器的介绍。这方面可通过对目前市场几大巨头检验仪器生产厂商的设备以及科研文献进行调研,获取市场上以及目前最新的检测原理、仪器结构及仪器特性参数等内容,选取适当的内容加入新编讲义中。

同时,调动学生对行业调研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分组,对不同类型和厂家的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型号、价格、市场占有率等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进行PPT展示,同时可将学生调研报告整理后作为扩充性的教学资料。

2.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的完善方面,整合教研室的实验设备,以模块化的方式(TBL教学方法)重新设计实验内容,通过对各类仪器的拆装,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结构、维护和保养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满足本科生培养要求,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

本课程目前没有较合适的实验指导书,一般是根据实验室已有仪器和课程讲解以及PPT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内容相对较少,较少涉及仪器维修操作部分。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大型设备价格昂贵,实验室只能配备基础性仪器设备,对实验室不具备的仪器设备的内容没有相应的视频或仿真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因此,针对本科教学的要求和目前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①采用项目化教学。按照仪器种类,将仪器的分析、使用、维护及维修进行模块化设计,模块下边又分为各个学习任务,分解以前实验中难以一次完成的实验内容。②根据实验方法编写实验指导书。③建立实验仿真平台。除正常操作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之外,对于只有一台的大型设备,采取教师演示以及视频演示、学生观摩学习的方式。而对于没有的设备,除了视频演示外,对于一些原理特性测试可充分利用仿真資源,比如对光电特性测试等内容。④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目前与希森美康及奥普医药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增加学生对希森美康仪器及奥普POCT类仪器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模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其更明确学习目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

针对课程特点,在实验课程中采用TBL和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结合传统的LBL教学方法。采用PBL和TBL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同时,树立一种新的教学价值观念,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学习能力。

医学检验仪器属于一门应用实践性学科,需要贯彻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不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优化传统的LBL教学方法。适当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比如讨论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PBL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的TBL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各有优缺点,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整合其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比如LBL法可以弥补PBL法在基础知识教授方面的缺点,而PBL方法可以弥补LBL对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方面的缺点,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综合素质和对所学知识应用的能力。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使学生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完成知识体系重构。微观上如图2所示,对于一个教学任务的宏观实施如上文图1所示。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高标准的师资队伍是一门课程高质量教学的保障。目前本校检验仪器课程的6位教师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历4人,占67%;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7%,是一支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队伍。团队研究方向集中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疗电子仪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和课题研究十分契合。

医学检验仪器不断更新换代,教师的知识体系也要不断更新和扩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起一支教学精英队伍,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

1.组织教师参加学院培养目标的相关学习,讨论并制定课程标准,参与整个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建设,在整个过程中必然得到很大锻炼。

2.举行课题组内教师讲课比赛,相互学习和改进,进而参加学校乃至更高级别的教学比武。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扩宽理论知识面,掌握科学前沿的专业知识。

3.邀请企业家和医院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增加教师到企业和医院学习的机会。

五、总结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型医工结合人才离不开检验仪器课程的学习。本文基于此目标,根据学校和专业定位,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仪器课程建设的分析、思考和探索。课程建设后,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教学质量将登上一个明显的台阶,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和社会职业竞争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耿建,等.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建设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 2012,14(001):62-64.

[2]曾照芳,等.《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8,007(010):1031-1033.

[3]陈文成,等.《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平台建设初探[J].南方医学教育,2013,000(002):20-22.

[4]侯艳,等.“互联网+”背景下《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v.20(15):207.

[5]曾照芳,等.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实施《临床检验仪器学》精品课程建设[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06):737-739.

[6]乔晋娟,等.信息化技术平台在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036(016):79-81.

Key words: laboratory instrumen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eaching content

作者:白宝丹 查雨彤 司博宇 郝丽俊 严加勇

上一篇:便携式冰箱情感化设计论文下一篇: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