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理论篮球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篮球隶属技战能类项群,战术教学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和重难点。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借鉴“PDCA”理论,结合篮球教学实践对篮球战术教学进行最优设计,探讨提高篮球战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寻求高校篮球战术教学最优,以期为高校篮球战术教学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阶梯理论篮球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阶梯理论篮球教学论文 篇1:

阶梯式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传接球中的实践分析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各类新型教学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各级体育教学领域,阶梯式教学法便属于其中代表。基于此,就阶梯式教学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应用阶梯式教学法的初中篮球传接球具体实践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教职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阶梯式教学法;初中篮球;传接球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目标,近年来学界开展了大量关于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阶梯式教学法便属于这类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而为了保证该教学方法能够较好服务于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就阶梯式教学法在初中篮球传接球中的实践展开具体

研究。

一、阶梯式教学法

阶梯式教学法能够通过教师统一教授内容实现模仿阶段的“学生教学生”,学生能在阶梯式教学法支持下同时担任学习者与授课者两种身份,体育教学由此就能够实现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更好传达,基础扎实的学生能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契机,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指导。

二、阶梯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一)具体实践

阶梯式教学法的应用流程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导入→教学前分组→不同组相互辅导→教师巡回指导→师生评价”,因此本文将按照该流程对笔者的实践经历进行具体描述。

1.教学目标导入

教学目标可以细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具体如下:(1)认知目标。全体学生掌握两种传球方式基本动作要领,尖子组学生更为深刻掌握。(2)技能目标。70%以上学生掌握具体技术动作,尖子组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技术动作且进行一定变化。(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把控能力,引起基础组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教学前分组

将学生细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尖子组,各组成员构成如下所示:(1)基础组。不了解篮球传球的学生。(2)提高组。能够进行基础篮球运动的学生。(3)尖子组。拥有熟练篮球运动经验的学生。其中,基础组的学生主要安排学习篮球基础知识与历史,并进行较为基础的篮球练习;提高组的学生安排进行篮球传球练习;尖子组学生安排进行实战比赛。

3.不同组相互辅导

这一阶段教学可具体分为相互辅导前和相互辅导,具体内容如下:(1)相互辅导前。教师应首先对不同组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导,对基础组学生采用引导方式引发其学习篮球兴趣,对提高组学生采用“刚柔并济”策略引发其篮球学习自信心,对尖子组学生则采取“自由发挥”策略以实现其实战过程中的优缺点总结。(2)相互辅导。尖子组学生在完成实战演练后引导提高组学生进行实战练习,而完成实战练习的提高组学生则负责指导基础组学生的基础传球技能,由此每一名学生的篮球传球技能均实现了明显提升。

4.教师巡回指导

在各小组相互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还需要引导尖子组、提高组的学生担任教师角色身份,由此学生就能够较好地体验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篮球传球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5.师生评价

完成教学后,学生首先需要对自身的篮球传球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自评,教师则对各学生做出评价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由于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使用积极性、鼓励性评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对篮球的兴趣提高均得到了较为有力的支持,这对于后续篮球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为有力的支持。

(二)教学反思

上文中笔者以第三者身份对自身应用阶梯式教学法的实际经历进行了描述,结合这一描述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结合实际

为了保证阶梯式教学法最大化发挥效用,体育教师必须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只有从实际出发开展的体育教学,才能够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多方面发展需要实现高质量契合。

2.提前设计问题解决方案

阶梯式教学法的开展很容易遇到各类问题,如不同组学生拒绝相互辅导等,教师必须在具体教学开展前做好这类问题的应急預案,以此保证学生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够较好掌握体育技能。

3.以学生为根本

学生属于阶梯式教学法开展的根本,而在篮球教学中这种根本性主要表现为篮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设计中,必须真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身体承受实际,只有做到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够保证所有学生都获得学习篮球的内部动机。总之,以阶梯式教学法带给学生新鲜事物是相关教学开展的关键所在,由此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实现更好地激发。

综上所述,阶梯式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初中篮球教学。而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的笔者应用阶梯式教学法的篮球传球练习实践,则直观证明了研究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本文内容便能够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民.阶梯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20-121.

[2]郭秋生.阶梯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8):5-6.

编辑 赵飞飞

作者:陈可

阶梯理论篮球教学论文 篇2:

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设计

摘 要:篮球隶属技战能类项群,战术教学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和重难点。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借鉴“PDCA”理论,结合篮球教学实践对篮球战术教学进行最优设计,探讨提高篮球战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寻求高校篮球战术教学最优,以期为高校篮球战术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PDCA理论

Key words: basketball tactics; teaching process; optimum; PDCA theory

1 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PDCA理论 PDCA理论又叫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该理论,指出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第1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特点有3个:1)系统性。各级质量管理都有1个PDCA循环,形成1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2)循环性。每个PDCA循环,不是在原地周而复始地运转,像爬楼梯那样,每1个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3)在PDCA循环中,A是1个循环的关键。

PDCA包括P=Plan计划、D=Do做、C=Check检验和A=Action执行4个阶段。P指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D指实施行动计划;C指评估结果;A指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检查和持续改进。PDCA->PDCA->...。以上4个过程运行周而复始,1个循环,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1个循环,通过不断地P-D-C-A,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处理,肯定并适当推广成功经验、标准化;总结失败教训,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1个PDCA循环里,实现阶梯式上升。

1.2 生理学理论 “运动技能学习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性条件反射”,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包含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4个阶段。战术能力的形成是在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系统化的“运动性技能条件反射群”(单个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组合→多人基础配合→战术部分→战术体系),故战术学习同样经历以上4个阶段。篮球战术教学的生理学本质就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技能条件反射群的过程。

1.3 教育学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由巴班斯基提出,是指一定教学条件下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最优是教师劳动和学生活动的最优;最优是针对某学校或班级具体条件下的最优;最优是教师工作的特殊原则,是有目标的科学控制行为;最优化不单纯是提高效率,同时要实现最佳结果。

1.4 3大理论的关系 PDCA循环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它的各个阶段与篮球战术学习的阶段和战术教学过程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篮球战术教学过程可在其固有的生理、教育学基础上进行PDCA最优化设计,具体对应关系见表1。

2 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设计分析

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设计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1)P-完整战术概念建立;2)D-战术拆分细化;3)C-战术组装、赛练结合并检查;4)A-战术呈现及反馈,简称P、D、C、A。各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任务、方法、手段、负荷安排及具体步骤见图1、表2。

2.1 高校篮球战术教学P阶段 P阶段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战术体系整体把握,掌握战术干枝。结合教学实践,具体操作可参照如下流程:重大赛事(NBA、CBA等)相关战术视频的慢动作欣赏→战术动画的欣赏→抽象战术图的讲解→战术讨论→整体战术简化图的分发及理解记忆→整体战术概念的形成及检查。此阶段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途径加速学生战术观念的形成(如教师可以设计战术动画、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战术视频、将复杂的战术图简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等)。但无论什么渠道教师一定要保证战术理论的系统性,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战术。同时加强战术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战术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这一阶段教学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负荷量和强度都不大。

设计战术简图是P阶段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此结合训练实践—普林斯顿整体战术概念的建立为例说明。首先,教师设计“战术简图”分发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理解掌握简图内容(背战术图),进而掌握战术整体概念。此方法要注意战术简图是教师备课时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设备环境等各因素而系统设计的精、尖成果。以高校普林斯顿进攻战术的“战术间图”设计为例,教师系统地将普林斯顿整个战术体系按照简单、系统的原则设计成15张左右的战术图,然后印刷分发给学生,通过讲解讨论和学生探究,达到学生对普林斯顿战术整体概念的把握。通过此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战术观念,充分认识到战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及任务,在后面的教学中参与性和教学效率均得到提高。

2.2 高校篮球战术教学D阶段 学生对战术体系宏观把握后,进入战术拆分、细化阶段。D阶段主要内容和任务是掌握战术细节,在战术拆分时按如下步骤:整个战术体系→战术部分1、2...→基础配合1、2...→个人战术行动1、2...→技术组合或者技术环节链1、2...(图2)。拆分过程中要注意拆分的合理性和节奏性(比如简单的基础配合不必拆开,复杂的则逐个掌握),同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已熟练运用的,练习的时间精力应少些,不熟练的则重点加强。对战术效果有决定作用的要突出练习。这一阶段重在学生对战术细节的掌握,教学方法以分解练习为主,教学时间较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机,量和强度以中等适度为宜,并且在训练中要注意反馈。

下面以“UCLA战术教学的拆分”为例来说明战术的拆分过程。按照上文将战术体系拆成战术部分,再将部分拆成基础配合,在将基础配合拆成个人行动,再将个人行动拆成动作组合及技术环节链的步骤,在UCLA战术中,中锋上提、挡拆,后卫之间进行传切配合的拆分(图3):UCLA整体战术体系 → UCLA战术体系-中锋⑤上提掩护部分1 → 后卫①②的传切配合1、后卫①和中锋⑤的挡拆配合2 → 后卫①的传球-切入-接球技术1、后卫②的接球-传球转换技术2、中锋⑤的移动技术3。通过此部分的战术教学,球员可以较好地掌握各个战术细节,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高校篮球战术教学C阶段 学生对战术细节充分把握后进入战术教学组装、赛练结合并检查阶段。C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表现出完整的战术行为,将P阶段获得的完整战术概念和D阶段掌握的具体操作战术行为细节逐步组装,集中表现为流畅的整体战术行为。程序上与D阶段恰好相反(图4)。此阶段前期要注意加强各个战术细节间链接,当各战术部分能够完整的串联或者并联起来时就标志着进入P阶段后期,后期要注重提高战术运用的强度,教学实践可遵循如下步骤:无球、徒步、无防守(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战术路线和移动脚步上)→无球、跑动、无防守(熟悉路线且动作到位)→持球、跑动、无防守(进一步熟悉)→持球、跑动、50%防守(如对防守者提特殊要求-将手背于身后)→比赛防守强度下的战术整体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战术特点对战术学习进行编号,编号的好处是:1)给学生形成“教练或后卫语言提示——球队呈现一致战术表现”的条件反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兴趣;2)将有利于在临场比赛中战术的执行和教练的战术调整及其安排。C阶段练习方法主要采用持续、间歇和完整训练法,强度逐步加大至接近比赛强度。

C阶段不是D阶段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具体的战术细节掌握的基础上对各战术部分衔接的强化。以UCLA战术为例(图3),对UCLA战术教学的组装、检查、编号,训练中将此战术部分定义为“打1”:后卫①的传球-切入-接球技术、后卫②的接球-传球转换技术、中锋⑤的移动技术 → 组合成后卫①②的传切配合、后卫①和中锋⑤的挡拆配合→融入UCLA战术体系-中锋⑤上提掩护部分1(“打1”)→融入UCLA整体战术体系。经过此部分的练习,当球员能够在比赛时听到“打1”语言或者手势提示,在比赛中能流畅地呈现⑤号位上提掩护、边路后卫②的传切配合及①和⑤的挡拆配合这一战术行动。

2.4 高校篮球战术教学A阶段 A阶段是战术呈现及反馈阶段。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学习的战术在比赛情境中呈现,即学习的战术要符合比赛的需要。内容主要是针对整体战术适应不同比赛情景的灵活性应变训练。主要的训练方法包括变换训练法、比赛训练法(具体包括教学型、模拟性、适应性和竞技性比赛)。这一阶段的强度要达到或超过比赛强度。本研究根据这一阶段的教学特点和学习的需要特设计以下“情景卡片训练法”(图5),需强调的是A阶段仍要注意反馈,及时发现战术呈现中的问题且有针对性地解决。

以“UCLA战术教学呈现、反馈”为例:经过上述3阶段学习,学生已能够在比赛中呈现出学习的战术,但战术效果怎样,在这一阶段中主要进行评价。在此教练员要注意观察,洞悉症结。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让学生参加比赛,增加实战战术的运用,对暴漏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且形成整个大的PDCA系统内的小的PDCA来解决问题。教学思路为:发现问题1→ 确定问题战术部分1→ 拆分问题基础配合1、2、3...→ 找到个人战术行为或者战术组合存在问题且加以解决。如上述的UCLA战术体系中“⑤号位的上提掩护、边路后卫②的传切配合及①和⑤的挡拆配合这一战术”在比赛中效果不好,经分析是⑤号位上提过慢,这就要在下一步的战术联系中加以强化⑤号位对战术执行时机的把握。

需指出的是虽然生理、教育学规律为优化战术教学的过程,将战术教学分为以上4个相互独立部分,但是各部分间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体现在战术学习“总-分-总”的基本思想上。在P 阶段实际上就包含着下面的拆分、组装以及执行阶段,而后面的3个阶段的学习必定会促进P 阶段对战术概念的掌握(图6)。

3 结 论

1)教学过程最优化,战术学习过程的生理、教育学基础及解决问题的科学逻辑程序—PDCA循环理论是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的理论支撑。基于PDCA理论的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研究遵循科学原理来提高篮球战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化PDCA设计符合现代篮球战术变化特点。

3)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化PDCA设计主要包含以下相互独立、辩证统一的4个阶段:P-完整战术概念建立;D-战术拆分、细化;C-战术组装赛练结合并检查;A-战术呈现及反馈。整个过程设计中体现了“总-分-总-赛”的理念,将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系统化、具体化,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效益,实现教学过程最优。

4)高校篮球战术教学过程最优化PDCA设计能解决传统战术教学中教法单一、手段陈旧,教学重点、内容不明确,战术内容庞杂多变,战术教学存在一定盲目性,教学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桦.现代篮球战术创新理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

23(3): 20-22.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9.

[3]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60.

[4] 李秉德.教学论(第2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72.

[5] 郭永波.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2-83.

[6] 张勇.现代篮球战术体系的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15.

[7] Gandolfi,Giorgio.NBA coaches playbook:techniques, tactics, and teaching points[M].United States of America:Human Kinetics,2009:5.

作者:李明 郑磊 李含 高永

阶梯理论篮球教学论文 篇3:

中学篮球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浅谈

[摘要] 篮球运动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实践法,同时,结合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目前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优化中学篮球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学 篮球教学 教学现状 改革对策

篮球教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对篮球知识技能有组织活动的学习和传授,来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的教学过程。通过篮球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掌握篮球运动的方法和技术技能,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方法手段。同时,篮球运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篮球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作用。篮球一直以来就是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在校学生最喜爱、参与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目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的是选项教学,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热衷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在中学体育课的教学中以篮球作为素材的教学内容日益得到广泛运用与提高,充分显示出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日益突出的地位。笔者通过对目前中学篮球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中学篮球课程教学的质量。

一、中学篮球教学现状研究

1.篮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中学篮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引起学生动机、维持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有效率地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展现。目前,中学篮球教学通常是由易而难、简单而复杂、基本到应用等原则,循序渐进。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初中篮球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个部分;高中篮球教学阶段则是以复习和巩固初中学过的技术、简单战术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技术(抢篮板球、跳投)和其它一些简单战术配合。由于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作为教学内容之一的篮球课程,其教学时数有限。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把篮球教学内容分为移动、球性练习、传接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等几个主要方面。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侧重于技、战术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体能的提高、篮球意识的培养以及篮球理论方面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体能薄弱,对抗能力差以及篮球理论知识的匮乏。这是与“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相违背的。

2.篮球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工作开展的成败以及教学效率的高低。中学篮球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以及纠错法。近年来,尽管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发现法、竞赛激励法、游戏法以及多媒体教学等虽已被应用,但使用的频率相对偏低,说明教师在教法选择与应用方面思想转变较慢,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方法使用的效果。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篮球教师一般都是按照动作概念讲解、动作示范、学生练习以及老师纠错等步骤进行,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许多学生在课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打得积极、尽兴,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甚至出现厌课、逃课现象,所以出现了学生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体育课上的篮球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技术好的学生想要学些难的技术,基础差的学生想要学些基本的、有用的技术,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较少考虑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掌握技术、战术以及理论知识参差不齐,从而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3.篮球教学设施场地缺乏,篮球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场馆、器材的配备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体育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篮球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篮球教学、课外篮球活动和课余篮球训练正常进行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随着全国中小学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篮球场地、设备设施的缺乏问题慢慢凸显,近年来,虽然有的中学都在不断修建室内篮球馆,以弥补篮球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些场地大多数只是用于少数学校篮球队队员,并未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另外,中学篮球教师一般都是身兼篮球、田径以及其它体育项目的教学任务,有的体育教师并非篮球专项出身,他们在篮球专业理论知识、自身篮球运动能力的这些方面有明显不足。这些都是限制中学篮球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4.篮球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固定

目前,中学篮球课程对于学生篮球学习成绩的考核、学生学习篮球的评价是以技术评价为主,考勤、课堂表现为辅。在技术方面,教师往往评价学生的传球、运球、投篮等,至于整体比赛表现的评价,例如,进攻、防守、何时传球及如何传球等细节,则常常被忽略。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整体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有些篮球基本功稍好的学生能轻松地拿到高分,而对于一些女学生和基础稍差的学生来说,无论其课堂表现、考勤再好,其最终的成绩也达不到理想的分数,导致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折,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这种心理甚至会影响到他一生都不再热爱篮球,严重违背了终身体育的教学宗旨。

二、中学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1.中学篮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

篮球是一项集体的竞争的运动,由投入篮圈的球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的游戏。在整个篮球课程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必须有实践、比赛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篮球技术,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由英国洛夫堡大学的体育学者邦克和桑普(Bunker.Thorp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领会教学法”,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改进,目前正日趋完善,被许多体育学者推崇为体育改革中球类教学的新趋势。按照“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指导思想,篮球教学过程中将不再以基本技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以篮球规则、战术意识、抉择和解难能力作为教授重点。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重技术、轻意识等缺陷,使学生在不断了解篮球之后,再来学习基本技术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将不断强化学生的篮球知识,达到教与学的双赢。

2.中学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组织形式改革对策分析

目前,中学大多数体育课程的教学,无论什么项目,都是沿用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近年来,所提倡的快乐体育教学实际上就是将传统、固定的体育教学模式变成一种随意、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篮球教学要通过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教授学生学习篮球规则及战术意识,发展学生抉择及解难能力,使得学生能按照自己的能力来运用适当的技术,进行篮球比赛,从而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例如,教学中用针对性的伸展活动代替传统教学中的开始部分;用篮球游戏或者比赛来作为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和战术意识的手段。在组织形式教法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技术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的小组,然后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小组,采用不同的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并佐以教师或体育骨干的指导后,再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情况,将原来各低水平组的学生在其动作技术提高的情况下,上升到上一阶梯水平层次的小组中去练习,余以类推,直至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篮球技、战术的教学,可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给学生加以解析,同时将这些技战术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实地教学。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调动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学生课堂上的身心负荷。

3.中学篮球课教学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的改革对策

对于那些有条件的中学,在充分利用好已有的篮球教学场地设施基础上,提倡上级领导主管部门对于中学篮球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对于那些经济条件稍差的中学,则需要体育老师充分运用不同创新教学手段开发更多试用篮球教学的设施。例如,通过篮球规则的简化和教授学生的减少来满足教学需求。在师资方面,学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篮球专业教师的考核,在篮球技术以及篮球理论知识两方面,来提升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师的引进方面,要转变思想,按学生男女比例引进符合教学要求的女性老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中学篮球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对策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新的评价标准。在篮球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应该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为中心;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中着重看学生的进步幅度;对于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程度,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最后评出等级,取消过去的百分制。另外,为了尽量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可以采用多人同时评价,然后取平均成绩的方式,来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些新的评价方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初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3]甄利芳.临沂市中学篮球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9).

[4]李琼.新课标下的中学篮球教学改革[J].体育师友,2008,(4).

[5]林政梅.领会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2).

[6]李守祥.中学篮球阶梯式教学初探[J].新课程(新高考版),2008,(1).

[7]廖玉光.领会教学法的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03,(5).

作者:邓军华

上一篇:经济建模分析应用论文下一篇:健康宣教儿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