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软件工程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及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扩大,各单位能够对决策者负责的信息工程师十分紧缺,而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能够理财的会计师也为数不多。本文就信息化下的会计教学进行研究,指出企业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核算软件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核算软件工程论文 篇1:

基于插件并支持多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摘  要:随着小微企业的迅速增长,需要设计一套功能灵活、支持多种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来满足不同小微企业账务处理的需求。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基于插件架构,根据需求灵活组织功能模块;支持多数据源,支持单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与云存储服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把会计主体抽象为对象,支持对多个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该系统经过专业会计人员的功能论证与实际操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功能灵活,支持多数据源,支持多个会计主体,适合小微企业进行账务处理。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插件架构;多数据源;面向对象

Desig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Plug-in and Supporting Multiple Data Sources

LIU Guojie, ZHANG Xi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liuguojie@outlook.com; zhangxiao@ruc.edu.cn

1   引言(Introduction)

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小微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会计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系统[1-2]是集成会计学、管理学与软件工程等的综合性的专业信息系统,能够根据业务流程更加合理、效率更高、计算更精确地进行会计核算[3]。

会计信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目前的研究基本面向大中型企业,很少关注小微企业。文献[4]提出了利用事件驱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适用于财务部门复杂且分工明确的大规模公司,小微企业不具备采用的基础条件。文献[5]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当前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重构,要求必须具备分布式的区块链的网络环境,而很多小微企业只有单机环境。文献[6]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诊断,需要企业具有充足的会计信息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无法应用于初创型小微企业。文献[7]提出了基于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OPM3)對云计算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内部流程进行优化。文献[8]提出了基于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的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而几乎所有小微企业都没有ERP系统。文献[9]提出了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系统的使用环境等对策建议。综上,需要设计符合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功能灵活、支持多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

2   关键技术(Key technology)

2.1   插件架构

2.1.1   SCSF架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有很多,每个小微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所需要的功能模块,因此需要使用插件架构[10]来开发与管理这些功能模块。本文提出的系统采用微软开源的SCSF插件架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的Infrastructure部分是插件框架,负责管理与协调每个插件,主要包括Shell、Layout、Interface、Library四部分,其中Shell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包括系统登录、系统主界面等功能部件。

2.1.2   嵌入式功能模块

本系统设计了嵌入式的功能模块,把插件架构与通用的界面结合起来,简化了项目开发与管理。这样做使得每个业务功能模块既可在插件中独立运行,也可以完全脱离框架单独调试,符合软件工程的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相关的联系紧密的业务功能聚集在一起,不相关的业务功能相互独立。嵌入式功能插件设计如图2所示。图中的“View”是插件架构特有的界面显示控件,而“Form”是通用的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界面展示控件。采用这种系统设计使得系统在开发每个功能模块的业务逻辑时,可以脱离插件框架独立开发调试。

2.2   多数据源

由于小微企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环境的差异,要求会计信息系统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或数据服务。文献[11]提出了对异构数据库的支持,本文提出的系统在此基础上整合了数据服务。通常采用对象工厂设计模式来实现多数据源的数据库或数据服务的整合。

2.2.1   多数据库的支持

一般的多数据设计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式,对不同数据库的支持通过开发不同的数据访问层来进行多数据库的支持,如SQL Server、Access、Oracle、MySQL、SQLite等数据库,需要分别设计实现对应的SQLDAL、OleDbDAL、OracleDAL、MySQLDAL、SQLiteDAL等数据访问层。采用这种技术,需要编写多套数据访问层代码,开发与维护工作量均比较大。

本文对不同数据访问层进行了抽象与简化,设计了一种数据库参数接口,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只需要把通用的参数对象转换为对应数据库的参数对象,而不需要编写多个数据访问层,就实现了对多数据的支持,如图4所示。这种设计减少了代码冗余与开发维护工作量,解决了成本过高问题。

2.2.2   多数据服务支持

随着大数据与云服务的普及,有些大数据与云服务商提供数据存储服务而不是数据库。本文设计了数据服务中间层来支持数据服务,实现了系统的“云+端”部署模式。针对网络传输数据存在的延迟问题,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尽量减少交互次数,并对数据进行缓存,以提高用户操作体验。在客户端只保留表示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数据访层问均部署在服务端进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在一般的三层架构中增加数据服务中间层,就实现了对数据服务的支持,如图5所示。数据服务的服务器端负责接收数据服务的客户端的请求,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把结果返回到数据服务的客户端。

2.2.3   多数据与多数据服务的整合

本文通过添加业务逻辑层接口实现对多数据库支持与多数据服务支持的整合。整合之后的系统结构如图6所示。图中左侧与右侧的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是通用的,降低了代码冗余。

2.3   面向对象

本系统全面采用面向对象技术[12]实现。面向对象技术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重用性。记账凭证如图7所示,包含凭证字、凭证号、日期、会计期间、单据张数、会计分录、审核人、过账人、制单人等要素,其中会计分录是多条记录的。

本文设计了复合对象来表示记账凭证对象,包括一个凭证头对象与多个会计分录对象,如图8所示。会计信息系统的其他信息如总账、明细账、会计科目、科目余额表等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实现。

3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

3.1   总体设计

本文提出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插件框架、账务处理、报表分析、出纳业务、代理记账、系统管理六个功能模块,分别对应一个系统框架的五个功能模块插件,其结构如图9所示。系统框架负责功能模块插件的管理与调用,每个功能模块插件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1)插件框架功能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入口,负责根据配置文件组织协调各框架之间的关系。

(2)账务处理功能模块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负责账务处理,提供数据给报表分析、出纳业务功能模块。

(3)报表分析功能模块通过对账务处理中的明细账、总账进行汇总统计,生成标准的财务报表;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分析数据。

(4)出纳业务功能模块主要提取账务处理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总账、明细账数据,以及相关凭证的数据,形成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真实数据进行比较,进行相应的处理。

(5)代理记账功能模块负责管理会计主体,也就是这套系统可以对哪些会计主体进行账务处理,属于扩展功能。

(6)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不参与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负责管理系统的数据源和功能模块的配置,以及数据库的备份、恢復,系统的安全等操作。

3.2   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功能模块是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记账查账等会计业务操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这个会计主体或者企业一直经营下去,会计处理工作按照会计期间进行会计业务循环,从凭证录入到结转损益,从结转损益到月末结转,再由月末结账回到凭证录入,进行新的会计业务循环,如图10所示。

3.3   报表分析

报表分析功能模块是财政部规定的财务报表计算方法,对总/明细分类账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根据报表模板生成报表,主要涉及的操作对象及操作流程如图11所示。系统根据报表公式,从总/明细分类账中读取数据,经过汇总统计后得出报表数据。

3.4   出纳业务

出纳业务功能模块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业务约简,从账务处理的总/明细分类账汇总统计得出相关报表,会计人员通过报表可以与出纳人员进行对账。出纳业务功能模块主要包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两部分。

3.5   代理记账

本系统设计了代理记账功能模块,实现小微企业委托代理记账公司管理公司的会计信息。每个小微企业作为单独的会计主体,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会计主体的切换。代理记账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切换企业、用户与企业关联三部分功能。

3.6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配置数据源、管理功能模块、数据备份恢复、查看操作日志等功能。

(1)配置数据源。每个数据库和数据服务都定义了不同的节点,并把数据源信息保存到Xml文件中,通过系统登录的“设置”按钮进行数据源切换。

(2)管理功能模块。系统还对原始的SCSF的配置文件进行了扩展,添加了是否系统必需等属性,在系统启动时可以配置需要加载的功能模块。

4   实验与分析(Experiment and analysis)

4.1   实验设置

本文采用VMWare虚拟化软件来虚拟各种操作系统,以测试系统的兼容性。主要测试了以下两种操作系统:

(1)Windows 7兼容性测试。用VMWare虚拟Windows 7操作系统,内存4 GB,硬盘60 GB,系统分区分配30 GB,工作分区分片30 GB。

(2)Windows 10兼容性测试。用VMWare虚拟Windows 10操作系统,内存4 GB,硬盘60 GB,系统分区分配30 GB,工作分区分片30 GB。

4.2   业务测试

以某一小企业为例来测试业务的准确性。首先设置系统参数,会计准则采用2020版企业会计准则,起始会计期间为2020 年1 月,录入初始数据、记账凭证,进行结转损益、月末结账,然后在专业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相同的操作。实验表明本系统业务逻辑处理准确。系统运行的主界面如图12所示。

4.3   实验分析

本文提出的系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对多个小微企业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1)本文提出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系统在Windows 7、Windows 10主流操作系统下运行稳定。

(2)本文提出的系统业务逻辑准确无误。由专业会计人员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与实际操作,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数据一致。

(3)本文提出的系统支持多数据源。系统在各种不同的数据源上均正常运行,包括SQLite、MySQL、SQL Server与WCF服务等。

4.4   相关工作比较

本文提出的系统是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会计系统现状而提出的,其功能组合灵活,支持各种数据源包括云服务存储的方式,能够适合各种小微企业的机构设置与组织形式。而目前大多數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关注的是新技术在会

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或者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型研究,主要面向中大型企业,并不适用于小微企业。由于本文提出的系统融合了各种技术,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适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符合目前小微企业的现状。

5   结论(Conclusion)

本文提出的基于插件并支持多数据源的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插件架构,各功能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以根据小微企业需求灵活组合,适应性较强;支持多数据源,既支持单机数据库,又支持网络数据库,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本文提出的系统的功能由各类专业会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与操作,结果表明其在各类操作系统下可以稳定运行,业务逻辑准确。本文提出的系统还需要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进行大量测试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瑞君,蒋砚章,殷建红.会计信息系统[M].8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17.

[2] 陈耿,李婷婷,韩志耕,等.会计信息系统六要素审计方法探究[J].财会通讯,2019(16):88-91.

[3] 叶康涛,孙苇杭.会计软件采用与企业生产率——来自非上市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9(01):45-52.

[4] 杨道衡,张乐君.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及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20(01):136-140.

[5] 王燕霞.区块链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重构探讨[J].财会通讯,2020(15):146-149.

[6] 夏远江.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的诊断与改造探讨[J].财会通讯,2018(31):105-108.

[7] LIU X, XIA X, ZHOU L. OPM3-based internal control of a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cloud computing[J]. Agro Food Industry Hi Tech, 2017, 28(1):2052-2056.

[8] Syreyshchikova N V, Pimenov D Y, Mikolajczyk T, et al.

Autom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of 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ERP system[J]. Procedia Manufacturing, 2020(46):525-532.

[9] 卢静.浅析会计信息系统应用[J].商业经济,2020(04):137-138.

[10] 侯聪聪.基于插件技术的软件架构设计及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1):39.

[11] 杜月云,邢文凯.集成异构数据源的在线考试系统研究[J].软件工程,2017,20(02):47-49.

[12] 姜文泽.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0):63.

作者简介:

刘国杰(1982-),男,硕士生,工程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张  孝(1972-),男,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技术.

作者:刘国杰 张孝

会计核算软件工程论文 篇2:

信息化下的会计教学

[摘 要] 随着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及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扩大,各单位能够对决策者负责的信息工程师十分紧缺,而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能够理财的会计师也为数不多。本文就信息化下的会计教学进行研究,指出企业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师

1 引 言

在21世纪,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为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电子及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满足社会经济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高速增长的需求,各大专院校相继成立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信息专业人才。然而,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对其专业名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执行过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亦存在各种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也有所差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就如何加强教学引导,以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人才等问题作一研究。

2 会计及信息专业教学目标的定位

财政部1994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会计电算化人才可分为不同层次,具体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四级。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技能,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核算任务。在发达国家,计算机数据处理非常普及,会计信息系统中几乎找不出手工的痕迹(如日本通产省1986年对制造业、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会计信息化的调查表明,在日本大型企业中,上述3个行业会计信息化的比例分别是88.2%、88.5%和76.2%)。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既懂会计知识,又懂管理,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于会计专业、信息管理专业而言,既不能单一地培养操作人员,也不能照搬20世纪80年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花大量的精力去编制程序。而通过软件开发技能的培养,则可以让学生知道软件是怎样一步步生成的;软件开发人员的思想过程是怎样的。当然,由于目前商品化软件已比较成熟,并不需要每个用户的使用人员都掌握软件开发技能(且合格的系统分析人员的培养时间一般需要8年左右,其更注重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高等院校不可能包办这一过程);而企业紧缺的是能将软件产品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地加以利用的人员,即所谓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以便为会计软件的开发提供业务支持。这些人才是加速信息产业化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且具有巨大的市场。因此,会计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应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主。

3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上述目标的选择是正确的,但目前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因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材等,分述如下:

3. 1在课程设置上对会计信息化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学教育将会计信息化教学设置为一门计算机文化、一门数据库语言(或与计算机文化合并)、一门会计信息化系统教程的“2+1”(或“1+1”)课程教学模式。这样的设置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是与20世纪的师资、设备和当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相关的。目前仍按这样的体系设置则显落伍。诸如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工程学、商品化软件及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均应让学生有所接触。

3. 2教学环节的脱节

目前,大学生应通过的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有英语(CET-4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等;这些课程便成为各个高等院校教学考核的重点内容,在大学一、二年级便分别开设有相应的课程;但会计信息化系统教程却被作为专业课在大学四年级开设,导致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计算机学科的空缺和大学四年级时的遗忘,给会计信息化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3. 3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认识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会计学的学生与理工类的学生不同,他们在通过大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英语考试之后,接下来的专业课的设计与作业、练习的任务不大,实践操作机会较少,逐渐形成了考前突击学习以期通过考试的学习模式,从而对会计信息化等课程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少积极提出问题、阅读资料、加以研究;这就容易形成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被动式、填鸭式教学,其结果是学生兴趣不大、老师也只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照本宣科。

3. 4教学实验环节的脱节

目前,各高等院校合班上课较为普遍,但上机实验却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将学生分组进行,导致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双轨运行,实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加之实验指导人员缺乏相应的会计知识,对实验内容不十分了解,大部分实验室老师以机房维护为己任,难以有效地对学生在实验内容上加以指导。

4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应具备的条件

4. 1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首要条件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高等院校的老师不可能同中学教师一样在学习上抱着学生走;高校的大学生也有精力、有智力来独立做一些事情;此时,学生的兴趣就成了第一条件。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组织学生开发模拟试题库、账务管理系统、销售决策支持系统等教学软件,完善教学实验系统。在面向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中,可以嵌入辅助教学功能而成为教学实验系统;也可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将教学实验系统改造成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

4. 2必备的硬件设施

这是由计算机学科的属性所决定的。计算机科学是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上机实验和课堂教学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是单一黑板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实践练习,可以获取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又可以对以前所学过的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建立专用的多媒体及大屏幕教室,以便演示案例,进行互动式系统分析和设计,介绍新的流行软件,进行电子商务、MRP、ERP和CIMS等方面的研究,分析财务、金融证券、管理科学等专业的软件,讲授网络、Internet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带领学生进行网络、Internet、电子商务和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操作。

4. 3精心准备的设计任务

学生刚接触这类课程时可能会无所适从,一旦入门则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明确的任务乃是引导学生入门的法宝。另外,学生习惯于记忆,认为学习便是记忆,殊不知记忆如同储蓄罐,只有储蓄过程的素材堆积,没有综合分析加以利用,这并不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初衷。在教师的指导下,可大量地吸收学生参与企业的企划、管理、营销工作,参与企业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评价和一些软件开发工作。

4. 4教师的认真钻研和无私辅导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发展迅猛的学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探索。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实验、实习环节,均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其次,教师的适时指导能够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起到纠正偏差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总结给学生以新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以培养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分析以上存在的不利因素,结合上述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应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应以教学引导为主,并将这一思路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 1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学生在校期间,笔者所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关心的,是毕业后的去向和在校的学习成绩;而目前各单位紧缺的不是会计人员、编程人员,而是满足本单位需要的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处理的人员,即信息工程师。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解决3方面的问题:第一,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常规问题的能力(如会计业务等);第二,在变化的新情况中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通过管理会计辅助领导决策等);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相关学科新成就,发展本学科的理论创新能力(如将数学模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新知识应用于本单位管理等)。

5. 2在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同时,要教育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实又变化极快的信息化世界,学生在校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那种为了成绩而将自己变成储蓄罐的机械记忆的学习模式是不足取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会终生受益。其二,要端正对待考试和成绩的态度,既不能为了就业而对某些学科有所偏废,也不能因某些学科知识太多而畏葸不前,对会计信息化学科更是如此。

5.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初级会计学和计算机基础后,即可以开设相应的会计信息化实践环节的课程,以加深学生对二者结合运用的体会。目前,市场上商品化软件教学版、演示版较多,高等院校可以国内某一商品化软件的教学版为例,让学生了解软件的概貌和基本操作。当前,财政部正在进行的会计信息化初级、中级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亦可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5. 4重视软件工程学的典型方法的教学

应注意的是,学生由于没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加之教学学时较少,故会产生该学科与会计学科不相容的印象;这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之所以在学习会计学基础后即开设商品化软件的应用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也是为弥补学生这方面的不足。

5. 5以生命周期法为指导对某一子系统进行教学模拟,如工资子系统、建账子系统等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的重点案例的教学上,以有助于学生对软件工程学的理解;第二,必要的编程是不可少的,如中小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用小型数据库语言中的FOXPRO语言即可满足需要,那么,在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后即可进行此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

5. 6培养学生做一些会计信息化应用情况的社会调查工作

每位本科生在校期间都要进行多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如会计业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制作一些调查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调查2~3家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如此一来,将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用于实践,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思。

6 结 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知,教学的过程是按照如下顺序进行的: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计算机文化→会计核算软件操作→数据库语言→软件开发技术→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实习,基本符合由认识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再实践的认识过程。几年来笔者遵照这一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晓宇. 面向ERP系统实施的知识管理体系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4,(1).

[2] 张世举. 财务软件中的数学[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3): 36-38.

[3] 王娟.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浅探[J]. 财会月刊,2005,(11):13-14.

作者:董 华

会计核算软件工程论文 篇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但是传统的刚性实践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本文阐述了柔性化教学的基础理论,采用问卷及走访等调查方法,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会计实践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解决问题、团队精神等能力的训练,分析了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提出实施柔性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

关键词:柔性;就业;实践课程

一、 柔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柔性的概念

柔性英文为Flexible,是相对刚性而言的一种特性。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柔性的思想:(1)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柔弱胜刚强”思想。“无为而治”是老子及其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柔性”的概念。(2)孔孟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以“仁”为中心、以“和”为贵,强调管理中以人为本。柔性在社会中常用于柔性管理、柔性生产等。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二) 柔性化教学的概念

“柔性教育”源于“柔性管理”一词,是指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相关要求和培养学生相关适应能力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和可组合性的教育,该教育能够满足学生持续发展的需求。这里的“柔”与“刚”是相对的。

柔性化教学,是柔性教育的相关思想在教学方面的深化,“柔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个体化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改变意识,特别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柔性教学和柔性管理一样,最先起源于西方,现已在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广泛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日益发展给柔性化教学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新的挑战。

二、 高职会计专业就业分析

财会行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社会经济中,无论公司处于何种行业、规模大小,都需要财务会计人员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本文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为主体,运用调研方式进行研究,对高职会计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一) 高职会计专业就业调研

1. 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目的。充分了解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状况;充分掌握相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及具体岗位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可靠依据。(2)调研时间。2017年1月~9月。(3)调研方式。企业走访、座谈、会议交流;毕业生问卷、走访及电话访问等。

2. 调研实施

(1)企业走访。本次调研走访了武汉左岭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人事部主管、财务主管了解企业中财务会计岗位的种类设置以及相关岗位群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另外,座谈调研了武汉盛元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详细了解这类小型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人才需求。(2)问卷及电话访问。对2017届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了问卷及电话访问。访问的内容包括个人工作情况、就业企业类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等20个问题。

(二) 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及特点

根据企业走访和问卷及电话访问的调研结果,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及特点。

1. 学生层面的就业现状和特点分析

(1)就业区域。报告显示,75%的毕业生集中在湖北本地工作,其他25%的学生主要选择在广东、浙江、江苏、深圳工作。(2)主要工作途径。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找工作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家庭社会关系和网络及招聘会。(3)工作薪酬。学生工作薪酬集中在2000~2500元之间,并呈典型的正态分布。

(4)福利待遇。根据统计数据,公司为学生提供的福利待遇主要是提供住宿和餐补。

(5)被录用的原因。在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面试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格证书和社会实践。

2. 企业层面的就业现状和特点分析

(1)企业规模。学生就业的公司中,企业职工规模在100人及以上的公司比重为40%,100人以下的比重为60%;企业资产规模1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其次为3000万以上的企业;49%的公司拥有会计都不到5人。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2)就业企业行业。学生就业的企业所处行业较为分散,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服务业和商业占据主导。

(3)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用人单位认为学生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分别为财务软件熟练操作能力、办公软件熟练操作能力和手工账务处理能力。

三、 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性

(一) 传统刚性实践课程体系的弊端

1. 实践内容单一,缺乏整体性

实践内容单一主要体现在实践项目主体单一和实践科目单一。第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的主体多数选择工业制造企业,其他类型,如商业企业等主体形式很少涉及。第二,多数会计实践教学科目只涉及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而针对财务管理等科目的实践非常少。

会计实践性教学活动之间衔接性差,不成体系;会计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新要求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與之相对应。

2. 校内实践缺乏立体感,校外实践“只能看不能干”普遍存在

根据目前条件,多数职业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的方式主要采用会计业务模拟实践,这种方式与真实的企业会计核算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处理环节上缺少真实会计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对于会计专业校外的实践教学,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具有特殊的保密性,具体实践中“只能看不能干”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校外的会计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

3.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操作程序不够严格规范

在高职院校会计业务模拟实践教学中,通常要求学生对经济业务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完成“证——账——表”的循环,整个过程缺少“审核、监督”等重要环节。并且各个环节由一个学生自己完成,没有按照实际企业中“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进行操作,操作程序不够严格规范。实践教学中的实际内容也大都局限在会计业务核算上,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决策应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性

会计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中构建柔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柔性化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柔性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求职方向等因素为依据设置可选择性的实践课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第二,实践课程难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最大化。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把学生的能力分为不同的层次,依此制作学习方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差异需求,从而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层次范围内综合素质达到最优。

四、 高职会计专业柔性化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的开展应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基础实践阶段和开放实践阶段来实施。

(一) 基础实践阶段

基础实践阶段分为必修实践课程和选修实践课程两个部分。其中,必修实践课程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主要培养学生基本会计技能。必修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手工会计实践和电算化会计实践。

必修实践课程没有体现柔性教育,但是它为后续实施的柔性化实践教育打好了基础。教师在必修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选修实践课程做准备。选修实践课程设置与必修实践课程设置相对应。选修实践课程应设置在必修实践课程之后,学时不宜过长。选修实践课程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时间等因素自由决定是否选修该部分实践课程。选修实践课根据难度和时间设置相应学分,学生在课程完成后达到相关要求即可获得该学分。

(二) 开放实践阶段

高职院校开放实践阶段可以选择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税费计算与申报和审计等方向的实践课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生素质及教师配备、就业等因素选择其中几种开设。开放实践课程以模块的形式分别设置,学生根据前期学习情况及今后职业发展至少应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有相关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成立代理记账公司,开展相关代理记账业务。在代理记账公司学生可以接触到真正的企业业务,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真正的会计业务的处理。

(三) 高职院校在建设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以人为本

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为目的,因人而异设置课程,给不同需求的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使柔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规模及素质应符合实践课程设置的要求。此外,高职院校更应以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来规范自己的会计实践教学,重视并有效加强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建设。

2. 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具有学校特色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不能把本科院校的实践课程体系直接“拿来”,而应该进行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反复研讨,设置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

3. 加强经费保障

与传统的“刚性”实践课程体系相比,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增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提高、对学生因材施教造成实践成本加大,因此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五、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云计算及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对会计行业及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时代脉搏,并且以新时代企业的新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设置适应学生发展的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基础阶段和开放阶段等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而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喻辉.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科教导刊,2013,(5):42-43.

[2]喻輝.高职会计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产业科技与论坛,2017,(12):239-240.

[3]喻辉.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现状与发展研究[J].才智,2017,(9):193.

作者简介:喻辉,讲师,湖北省武汉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尚燕,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作者:喻辉 尚燕

上一篇:资本主义实质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