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2022-04-22

【摘要】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并存,虽然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补充,既不影响它们独自的特性,而且还会促进两个领域的自我完善。文章分析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并提出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互补措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篇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与协调方法研究

【摘 要】会计与统计作为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的核算手段,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会计和和计算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只有将会计和统计有机地进行协调统一,才能使企业的经济状况得到准确地梳理和改善。本文从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两种协调统一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促进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方法

一、 引言

在对企业或者公司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计和统计以各自的不同核算职能对企业经济状况进行核算、监督和服务,两种核算方式的目标存在交集,必然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共享。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是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种能够相互补充和借鉴,在不影响各自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升两者间的相关程度和完善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存在许多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使得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各自为政、相互独立,可能会导致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无法确保企业经济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又阻碍了两者的协调统一,从而削弱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必要性。

二、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

会计与统计均是经济管理领域基本的计量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促使了企业内部经济信息的共享,为企业战略制定和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辅助。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间的联系如下:

(1)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二者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都需要生产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以及平衡指标等,而且两种存在的意义相同,都是为了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经济相关的信息,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均离不开会计和统计的有效协调。而且,会计和统计核算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两者是互补的。

(2)单纯从核算的角度来说,统计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素的基础,会计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工具,而且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对原始凭证进行汇总和编制,期间会使用到大量統计分组、相对指标以及绝对指标等统计分析方法,高效准确的统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换个角度,统计核算也需要相应的会计资料和会计方法,企业统计核算常用的会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以及速度比率等,以上指标均自于会计核算后所形成的财务报表,将会计核算产生的数据融入到统计核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完善统计核算方法。

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区别

(1)核算目标的不同

统计核算的核算目标是通过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标对企业经济发展或者国民经济发展的某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面向于企业政策的制定和政府决策服务等领域。而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财务管理者说明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经营情况以及资本流向等财务状况,对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和反映;

(2)核算配比的不同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在核算配比方面也是不同的,会计核算的配比基础是销售,而统计核算的配比基础是生产。会计核算的配比基础应当参考企业的盈亏状况,根据企业在特定时期的收入和支出来开展工作,主要通过时间配比和因果配比两个层次进行体现。统计核算通过计算增加值,密切关注企业经营过程的中间消耗和产出的相结合程度,以保证企业某个时期经济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方法

1.制定会计、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标准。对企业经济状况的核算必须具备同样的口径和计算标准,这是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进行财务评估和预测的基本,因此企业必须制定会计、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标准,对核算标准进行规范。

2.促进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方法的相互调用的程度。通过统计学方法对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以提升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整体把控程度,从而提升 公司财务状况预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利用核算和统计学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使用会计规范工作促使核算工作的统一化和标准化,利用会计信息和会计指标对企业的统计报表进行统一,实现核算工作的归一化。

3.加快财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更大程度地实现会计和统计信息的协调和共享。企业通过构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信息计算平台为会计和统计核算提供一个完备的数据沟通渠道。

四、结论

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计与统计作为经济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的核算手段,通过本文分析可知,会计和和计算既有联系,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只有将会计和统计有机地进行协调统一,才能使企业的经济状况得到准确地梳理和改善。本文提出了促进企业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经济管理领域方面产生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志超. 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与资产评估结果合理性[J]. 科技与企业, 2015(20):12-12.

[2]余莉. 资产评估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45):37-37.

[3]张丽雅. 探究资产评估执业风险与规避方法简[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5(11):190-191.

[4]刘桂良. 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5]郑炳南. 论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D]. 华南理工大学, 2001.

[6] 吕林根. 资产评估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 财会通讯, 2011(15):145-147.

作者:谢丽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篇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互补分析

【摘 要】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并存,虽然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补充,既不影响它们独自的特性,而且还会促进两个领域的自我完善。 文章分析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并提出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互补措施。

【关键词】 会计核算 统计核算 差异 互补

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

1.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补充

2.1统计方法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

2.2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统计指标的核算和指标的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账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统计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3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会计与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困扰统计工作的主要难题是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差。同样,会计也缺少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不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有必要实现统计与会计的融合和交流,更好地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互补。

(作者单位:鸡西矿业集团多经总公司运销处公司)

作者:徐红艳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篇3:

论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及互补

摘 要: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并存,虽然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不尽相同,但是它们之间通过相互补充,既不影响它们独自的特性,而且还会促进两个领域的自我完善。

关键词: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差异;互补

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

1.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补充

2.1 统计方法在会计方面的应用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

2.2 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统计指标的核算和指标的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账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统计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3 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会计与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困扰统计工作的主要難题是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差。同样,会计也缺少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不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有必要实现统计与会计的融合和交流,更好地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互补。

作者:黄碧英

上一篇:农村小学开展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口语交际课程之小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