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7

摘要:国有林场是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国家后备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文章就主要针对我市国有林场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国有林场管理及监管的对策。为推进国有林场的企业化管理及监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林场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场会计核算论文 篇1:

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产业中的重要支柱,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十分重要,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国有林场也顺应潮流积极进行了改革。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探討了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在新时代,国有林场转型改革的可行举措,以期优化国有林场资源配置,激发林场活力,提高林场效益,从而促进国有林场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场改革;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大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机构。国有林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及生产产品,如林地、木材、厂房、机器等,都是国有资产。为丰富和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对适宜开展职业造林和森林建设的地区进行投资,建立国有林场,这些地区包括了生态脆弱地区、广袤无垠的国有荒山荒地等。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潜力,丰富和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提升国有林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有林场的主要任务。

林业是国家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之初,林业也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时光流转,我国的国有林场已经存续了半个多世纪,经过几代林业人的辛勤建设,国有林场成绩斐然,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尤其是在森林培育和保护方面已得到社会认可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国有林场在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也渐渐显露出一些弊病,如林场效益不高,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等。当前,国有林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有林场虽然还可以勉强维持经营,但应用价值急剧下跌,因此国有林场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改革对于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必要性

由于林业生态脆弱,生产周期长,独特的公益性地位,此外,国有林场功能定位模糊,运行管理体制僵化,国家财政投入低下,保障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不高,循环林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很多国有林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林场的发展几乎停滞,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对林场正常生产经营带来极大影响。

(二)重要性

一方面,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森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巨大,森林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堪称首屈一指。国有林场不仅充当着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安全卫士的重要角色,同时还兼具木材生产、加工和人文旅游的重要功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以及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

另一方面,国有林场的改革与转型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整体大局。同时,国有林场的改革与转型也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激发国有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来保证国有林场高效顺畅运行,是国有林场改革中需要审慎考量的问题。林业人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国有林场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林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升国有林场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林场的发展需求,推动林场高效经营,提高国有林场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国有林场走现代化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与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

2015年,党和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国有林场发展效能,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2015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清晰阐述了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思路和改革方针,旨在对国有林场进行完全的优化升级,以期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保证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生态环境持续稳定。

2017年6月26日,为适应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国有林场(苗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程度,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结合林业生产和发展的特点,制定了《国有林场(苗圃)财务制度》,试图改善大部分国有林场入不敷出、财政困难的情况。

2019年12月30日,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宣告,全国4800余个国有林场改革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如期实现了保护生态、稳定民生的目标,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截至2018年底,国有林场林场面积比改革前增加1.7亿亩,森林储蓄量增加6.1亿立方米,林场职工年平均工资比改革前提升了3.2倍,达4.5万元。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在保护生态,稳定民生,创新制度和激活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0年3月9日,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国有林场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国有林场职工绩效考核的原则、组织方式、考核档次和监督管理方法,以期有效评价国有林场职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国有林场发展活力。

(二)国有林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底子薄,科技水平低下

我国森林资源总数巨大,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建设对原木、初级木材等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林木成才周期长,林木生长速度难以跟上木材需求增长速度。致使可用林木资源的日益萎缩,相应的,国有林场的林木资源短缺、木材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露。同时,由于国有林场建立较早,大部分国有林场的基础设施老旧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国有林场木材加工能力低下,产品单一、产业链不长,国有林场收益不高。由于效益不好,缺少资金,财政困难,国有林场无力更新换代其林业生产工具,招纳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国有林场科技水平低下,产出效率不高,陷入发展困局。

2. 资金短缺,财政危机严重

一方面许多国有林场建立时间早,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没有建立完整的林业产业链,产品加工程度不高,林业产品单一且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因此林场的收入水平低下,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国有林场管理机构繁多复杂、职工数量庞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诱发财政危机。

3. 运行机制僵化

国有林场的特点是和农村交叉,一般是跨乡镇、跨县,部分大型林场跨市经营,运营监管难度大。与其他产业相比,林业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且国有林场对林业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深,产业链不完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低下。目前国有林场的产出主要依赖于木材与木材的粗加工,产业结构相对简单,产业抵御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相对脆弱。同时大部分国有林场还存在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职工间的收入差距较小,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拉开收入的差距,职工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总体而言,林业及国有林场自身的特点,导致林业成为低收入行业之一,林场运行机制不能充分激发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林场缺乏生机与活力,发展缓慢。

4. 改革进程不顺

在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过程中,部分国有林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一刀切,忽视林场职工的需求,改革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导致改革进程不顺,改革效率低下,改革效果不佳。

三、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一)明确林场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没有目标的努力如同在黑暗中远征。因此在国有林场的改革过程中,若想实现林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林场的改革目标和转型方向,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展开,创新运营方式和创新监管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激发国有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国有林场高效顺畅运行,林业人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国有林场进行全面而深刻地改革,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林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国有林场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林场的发展需求,推动林场高效经营,提高国有林场发展质量和效益,引领国有林场走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合理的林场运行机制

在明确林场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后,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国有林场应该转变观念,建立和完善用人管理、监督审查、财政分配等制度,构建全面而完备的国有林场运行机制,保证林场工作的顺利运行,为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三)科技兴林,努力提高林场效益

国有林场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要点来进行,林场改革要综合考量林场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条件,不能不顾实际地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改革措施和经验。国有林场应基于自身实际,走科技兴林之路,例如通过科学预防管理病虫害、种植速生丰产林、推动木材的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业产品附加值、发展森林旅游等措施,增加林场收入,提高林场效益。

(四)寻求政府财政支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国有林场建设和运营的成本不断增加,国有林场在改革中,应根据林场的现实情况,找准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同时国有林场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此外林场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鼓励职工内部集资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因此各级政府要全面统筹规划,在政策、财政和技术上给予国有林场支持,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林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五)以人为本,完善职工保障机制

在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改善人民的福祉和維护社会稳定,从林场实际情况出发,平稳有序地推进改革,妥善解决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完善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妥善处理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在职职工待遇提高的问题、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林场稳定。

四、结语

国有林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力量,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各界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国有林场妥善地进行改革,促使其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但是国有林场改革涉及到的内容复杂、群体广泛,因此国有林场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广大的林业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林场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抓住问题的关键,构建全面完备的国有林场运行机制,把握改革的重点,对国有林场进行科学、高效地改革,加快推进绿色林场、科技林场、文化林场、智慧林场建设,促进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光.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绿色科技,2019(13):247-248.

[2]廖莲花.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19(11):130.

[3]唐春果,黄肖芳.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绿色科技,2019(07):47-48.

[4]李宝林.国有林场改革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现代农业科技,2016(05):181-182.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博白林场)

作者:张晓民 廖海荣 莫勤秋

林场会计核算论文 篇2:

宁德市国有林场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国有林场是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国家后备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的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国有林场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的问题。文章就主要针对我市国有林场管理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国有林场管理及监管的对策。为推进国有林场的企业化管理及监管。

关键词:国有林场;管理;监管;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1 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12个国有林场,福鼎后坪、寿宁景山国有林场创办于1973年,其余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营区涉及全市的9个县(市、区)、55个乡镇、266个行政村。全市国有林场经营区总面积52.3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1.05万亩(其中生态林地面积29.5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商品林地面积21.48万亩),林业用地中的有林地面积42.42万亩,森林覆盖率82.2%,活立木总蓄积量203.5万m3。国有林场的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市的3.34%和7.07%。

2 国有林场性质,现行管理体制、机制

2.1 性 质

福建国有林场是实行企业化管理,差额拨补的生产性事业单位。

2.2 体 制

福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是省办、市管、县监督。省办主要是生产建设经营计划直接由省林场局下达;财政体制属于省级预算;国有资产由省政府委托林业厅管理;林权证由省政府发放,林场木材采伐证由省林业厅集中统一办理,林地征占用由省林业厅统一审批;实行独立内部审计制度。

市管是由设区市统一管理国有林场的人、财、物、事,具体说就是资源管护、营林生产、木材产销、多种经营、安全生产、林场建设、人事工资等。县监督就是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计划生育、综治、稳定、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等属地管理。

2.3 管理机制

2.3.1 人事工资管理

副科以上场级领导,事先向市委组织部备案审批,由主管局下文任命;选举产生的林场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地方党委按党内有关程序产生(基本上是场长、副场长兼任);股级副场长由主管局考核聘任;股级中层干部经林场研究人选,报备主管局通过,由林场聘任;林场进人,按照人事部门的相关手续报招收计划,经主管局人教科审核,领导研究,报市编办、人事局审批后,向社会公开统一招考;人员退休、调动、辞退等由林场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主管局人教科审核,领导研究,报市人事局等有关部门审批;林场干部职工的工资按照市人事部门相关规定,目前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调整工作由各场按规定报局人教科审核后报市人事局审批,调整、执行。

2.3.2 财务管理机制

国有林场为省级财政补助拨款的生产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具一级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单独核算。国有资产管理按照“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管”的原则,由省政府委托省林业厅管理。林场国有资产的管理按《福建省国有林场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闽林[2003]16号)执行。

省林场局根据省林业厅授权,对全省国有林场资产运营实行监督与管理;各设区市林场处按照省林场局授权,在设区市林业局领导下,对所属国有林场的资产实行管理与监督;各国有林场是国有资产的占有和使用单位,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宁德市林业局计财科,专设会计、出纳,负责对全市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主要是組织编制国有林场年度收支计划,汇编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落实资金缴交、拨付,组织内部审计、专项资金使用检查,监督管理国有资产、资金及林场会计执行情况,管理国有林场会计人员等。

2.3.3 生产业务管理

在市林业局林场管理处指导下,依法保护好经营区范围内的国有林木、林地和生物多样性;组织开展森林资源调查设计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负责实施,做好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组织实施林木良种、营林、抚育、木材产销、科技推广、项目开发、多种经营等生产建设及管理工作;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安全生产、安定稳定、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工作等工作。

3 管理、监督上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管理体制不顺

现行 “省办、市管、县监督”的管理体制给国有要场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国有林场的稳定与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一是“省办”移位。国有林场的资产属省级国有资产,由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实际上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没有余力管理国有林场的资产。省国有林场管理局代表省林业厅行使全省国有林场业务管理职责,虽得到部分授权,但由于监管机制的先天不足,也难以监管到位。

二是“市管”乏力。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为各设区市林业局的职能部门,对国有林场资产无任何处置审批权限,责任与权利不对称,其身份不伦不类。

三是“县监督”错位。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林地、林权、林政资源等属地管理权,在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从国有林场中获益少,特别是取消农林特产税后,县、乡两级财政基本没有从林场中收益,总认为对当地经济实际贡献不大,但在森林防火、山林权纠纷调处等公共事件却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与义务。

因此,国有林场与地方协调关系相对困难,造成场村关系较紧张、林权争议难协调。

3.2 国有林场的现行管理机制不活,造成国有林场管理 效率低下,难以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制约 国有林场的发展

一是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主体归属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导致国有林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是林场经营状况与监管者没有必然联系,缺乏监督动力,造成国有林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三是对国有林场监管没有合成合力,管人、管事、管钱相互脱节,工作不好协调,容易造成监管不够全面,不够到位;

四是国有林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上以守为主,机制创新不够,管理制度不科学。

3.3 人事管理呆板,用人机制不够灵活,林场缺乏懂经营 会管理的开拓型人才

国有林场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管理,使得人才进出难,虽然2004年开始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至目前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做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员能够量才使用,林场场长基本没有人事自主权。职工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林场开拓型的管理人才缺乏,职工整体素质偏低;

二是受环境和教育等条件所限,林场职工存在能忍苦受穷,而不愿吃苦创业的等、靠、要思想;

三是林场条件差、待遇低,很难留住人才。

3.4 工资分配制度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国有林场工资实行事业单位工资,2010年进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但績效激励幅度小,依然存在 “平均主义”现象,激励机制没有充分体现。林场领导、干部职工还是想守着“铁饭碗”,大家一起“混饭吃”。

4 推进林场管理及监管的对策建议

加强管理和监督是提高林场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要针对当前新形势和林场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牢固树立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的意识,认真研究解决林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国有林场转换经营机制的核心,是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的根本举措。

4.1 优化国有林场布局结构,对12个国有林场进行整合 重组,把林场做强做大

按照方便管理、降低成本、优势互补、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合理化的要求,启动国有林场整合重组。

我市国有林场规模偏小,经济总量低,经济效益差,技术和管理力量不足,拟对同处一个县域的国有林场进行合并,即把霞浦杨梅岭林场和水门林场、福安化蛟林场和蟾溪林场、古田水库林场和黄田林场、周宁香洋林场和腊洋林场合并为四个林场。

通过整合重组有利于林木资源、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财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汇集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了管理效率。

4.2 进一步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国有林场人事制度改 革存在结构不够合理,技术人员不够,其他人员包袱 沉重等问题

要通过定岗、定员、定责,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一是核定岗位职数。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国有林场进行定岗、定员、定责,核定科学的编制数。市局按照林场核定的编制,严把林场进人关。

二是科学设置岗位。在核定的岗位职数内,林场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职能股室。对于能够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后勤岗位和季节性、临时性的工作任务,建议不设置固定岗位,应采取短期聘用人员的办法解决。

三是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管理及各生产岗位的职责,细化要求,强化考核。四是实行全员聘用制度。竞争上岗,按岗聘用。

4.3 深化以工效挂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工资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国有林场经营者的收入与林场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职工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和实际劳动贡献挂钩。要打破档案工资,制订符合国有林场实际的绩效工资方案,使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充分体现。试点推行企业工资制度,试行场长年薪制,从工资报酬上调动场长履行林场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成立林场会计核算中心,规范林场的财务管理

针对一些林场会计基础薄弱,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由市局牵头,设立财务核算中心,规范林场的财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还可加强对林场内部审计工作,加强林场的资产、资金、合同、对外投资等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 邱加荣.加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J].绿色财会,2006,(10).

作者:陈贵德

林场会计核算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国有林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保护森林资源、构建产业体系、推动林业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是林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将讨论在新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能够进一步加强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效用。关键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分析讨论

国有林场,虽然其本质上为国有事业单位,但在实际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中,却一直处于企业化的管理状态中。国有林场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一线基础单位,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主力参与者和贡献者,而林场的管理工作,则直接影响着我国在林业产业、环境保护等方面是否能够做到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就使得各地区国有林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单位内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目前我国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建设林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提高地区内森林资源质量、促进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的国有林场,其资金主要为政府及相关单位的专项资金。2017年,财政部与林业局共同印发了《国有林场(苗圃)财务制度》,文中明确、详细地对国有林场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做出了规范,具体包括:财务体系、预算、收支及资产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规范。

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不同,其本身涉及范围更广,内容更为复杂。森林是一种管理难度较高的生态资源,木材又存在生长周期长、综合性较强等特点,因此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除了日常的资金管理等基础工作外,还涉及生产收支、债务债权、实际资产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林场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基本工作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基础财务管理工作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国有林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调整,使得财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加。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其基础内容包括:留存各项原始记录及管理,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建立林场财务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流程;管理劳动工时;日常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各项凭证及财务档案管理。

(二)项目、日常经营行为所产生的收支管理

由于林场涉及木材的生产和销售,因为财务的管理也涉及设定相应的定价标准;木材及林业产业的管理工作;项目生产合同的计算、审核、管理工作。

(三)债权债务、固定及实物资产管理

林场债权、债务的核算;应收、预付等款项的收缴和管理;坏账的测算管理;林场内项目及生产成本核算;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等。

(四)资金的管理

林场虽然为国家拨款事业单位,但由于林业产品生长周期长等特点,导致了林场可能会面临自行筹措资金的行为出现,即贷款。因此,财务管理还包括现金流及贷款等方面的工作。

三、我国林场财务工作在实际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国有林场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与产业结构调整、体制深化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现阶段林场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有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陈旧的财务工作体系,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

虽然2017年,我国财政部和林业局印发了全新的《国有林场(苗圃)财务制度》,但还有很多地区的林场其内部没有按照最新法律法规等来对财务管理工作体系进行更新,而是选择沿用陈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很容易出现计价不实、资产减值等问题的出现,无法满足林场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梯队建设缓慢,组织结构、制度不完善

目前部分地区的林场,其财务管理组织构架不完整,会计、稽核、经办、审批等岗位没有做到专人专岗,存在一人身兼多职,没有实现职务分离。即使是实现了职务分离,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制约制度,各职务之间没有形成一定的制约、监管闭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不利于林场的发展。

(三)财务观念落后,对风险把控能力较弱

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经常会被落后的财务观念所影响。作为事业单位内的财务从业人员,财务人员往往没有与时俱进、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观念,其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财务人员缺少“市场”的概念,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市场风险卡控能力较弱。林场进入市场中去,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和特点,逐渐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和风控意识,提高竞争力。

(四)财务管理梯队专业素质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国有林场,作为生产型事业单位,对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并不是很重视,也导致了部分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单位义没有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整体梯队专业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国有林场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林业产业建设的基础单位,随着国有林场在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不断深化,国有林场正在一步步走向市场化,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利用市场机遇来进一步促进国有林场的发展。

逐步市场化在促进林场发展的同时,也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要与其同步发展。国有林场必须要适时根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市场实际发展需求等内容,不断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完善。从依照传统指令性计划和任务指标分解来进行日常财务管理,转变为以林场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财务规划,统筹财务计划,制定财务决策,进行财务把控,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对林场自身发展所产生的推动力,促进林场科学、良性、有序、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国有林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措施

由于国有林场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复杂、工作烦琐、内容多样性等特点,因此要加强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还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告别传统观念,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林场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告别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最新财务制度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更新,不断改进财务体系,使得财务管理行为均可以做到有章可依,尽可能减少计价不实、资产减值等问题的出现。

需注意的是,林场的财务管理还要持续完善管理梯队的建设。管理工作能够做好,其本质在于“人”,国有林场还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梯队建设,真正做到专人专岗,职务分离,还要根据林场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岗位之间可以做到相互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其效用最大化,促进林场的发展。

(二)增强财务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财务管理成功与否,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观念有关。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都要树立财务法纪意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一切行为均要做到依法办事,尤其是在费用审批及核算时,要落到实处,避免出现费用虚报等问题的出现。

另外,国有林场还要定期组织单位内管理及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增加各员工对财务法规的认识,提升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尤其是涉及财务方面,要不断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上的培训。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在最大限度内降低违规、违纪等现象的产生。

(三)明确财务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定位,强化监管意识

现阶段我国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主要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阶段,中高层管理者没有清楚地看到财务管理对林场发展的作用。因此,还要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对林场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变革时期,传统林业及其整体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深化和改革当中,多维、多层次、综合型林业产业发展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这就对林场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积极把握市场所带来的机遇,提升财务管理在日常管理行为中的定位,为林场的项目设置、生产行为、成本预算、收支核算、风险把控等提供精准有效的决策数据,真正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升级,助力多维、多层次、综合型林业产业的发展。

(四)打造林场资金的理性化集中管理池,增强林场发展后劲

林场,作为事业单位之一,由于存在项目周期长、投资成本大等特点,我国绝大部分林场都是依靠专项资金来维持整体支出,甚至会出现部分林场资金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的情况出现。传统的独立核算已经无法满足林场对实际项目的把握和调控,很容易出现资金被挪用、滥用等问题。因此要建立理性化的资金管理池,所有资金由财务部门统一负责管理。

这祥一来能够确保林场目前资金流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对所有项目及其账户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强化监管,降低风险。

(五)不仅仅是资金,林场财务部门还要注重对资产的管理

首先,固定资产、实物资产等作为林场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持续建立健全采购流程的运行机制,严格遵守相关的采购程序及规定,加强在采购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对其的约束力。

其次,财务部门还要根据林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资产明细登记及保管账目,决不允许出现公家资产登记在个人或某一项目的名下。财务部门应每年组织实际固定资产的核查工作,详细清点单位内所有资产,对照相应登记保管账目,一旦出现盈亏损毁等,要在第一时间查明具体原因,并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处理,真正做到账实对应,防止资产流失,进一步推进林场及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为确保我国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和升级,国有林场要根据自身实际发生情况来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从梯队建设、体制完善、资金及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共同人手,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提升林场、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林场改革,从而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效用最大化。

參考文献:

[1]沈洪霞,任志远,文建新.国有林场改革中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完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

[2]莫毅浩.国有林场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相关问题的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

[3]涂进营.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现状和执行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建议[J].绿色财会,2016(6).

作者:刘洪永

上一篇:加工贸易产业论文下一篇:外贸体制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