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2024-04-07

会计核算专业论文(共8篇)

篇1: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1.1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历史成本)计价,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是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篇2: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在财务会计方面,会计核算是从会计的三个静态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三个动态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基础上展开的,静态三要素反映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存量分布也就是期末余额,这实际上是统计所讲的时点指标;而动态三要素反映资金的流量规模也就是本期发生额,这实际上是统计上所说的时期指标。统计时期和时点指标关于数的特性和计算特点,对会计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的区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阐述的。

在管理会计方面,统计方法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混合成本分解所采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销售预测和成本预测所采用的趋势预测模型、短期经营决策中所用的概率决策、长期投资决策中有关风险价值的标准差系数计算、不确定性决策中的区间估计、全面预算中的概率预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对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得对不确定条件下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分析有了支持工具,可见统计方法是管理会计中必不可少的系统方法。

在财务管理方面,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再如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财务分析中运用的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其基本原理是由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2.2会计资料在统计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从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发展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长期决策,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的信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使会计信息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能及时的将信息提供给使用者,并使会计信息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的复式记帐法,以及账账、账证、账实相互一致,为会计信息严肃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统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统计指标的核算和指标的分析,会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会计账户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分析。统计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3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会计与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篇3: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1 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我校学生大部分是由中考而进入学校, 共有6个班, 每班平均45人。相对来讲, 选择会计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当然, 也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自信, 生活目标模糊, 学习态度不认真、形成不良习惯、学习方法不对等。受生源条件不同的因素制约, 教学中会出现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如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 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从学生《国家税收》与《税务会计》两门课程期末考试情况来看:a.班级短腿学生比较突出。每次考试中班级的成绩最差的几位学生的每门课程基本上都是在最后几位徘徊, 尤其是专业课与其他学科不同, 但是这些学生还是把它当做文化基础课一样对待, 一样不学。当面对语文, 数学等科目时这些学生还能凭借原来的基础稍微得点分数, 但是当专业课考试时因为平时一点都不学, 导致最后有不少个位数的分数甚至零分的情况出现。b.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不完全同步。平时学习“真”、“实”的含量不高, 抄袭作业, 应付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时连抄袭都懒得进行, 而经常性的以请假的方式逃避作业。

2 我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情况的现状分析

《税务会计》课是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也是学生参加会计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多年来《税务会计》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的“理论———实训”教学模式, 即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采取模拟或者仿真进行的实践教学, 应该说是我校《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成功探索, 实现了课堂与实训室的一体化。但这种模拟与真实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 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上没有体现出专业优势和特色, 要真正实现社会实践和税法课程教学之间、具体工作与税法课程之间的工学交替, 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进一步让学生走出校门前, 提前预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掌握纳税申报以及纳税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真正从理论走向社会实践, 成为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 在教学模式上应将“理论———实训”的教学模式改革为“理论———实训———实践”的教学模式, 才能达到《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突破,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构建《涉税会计岗位核算》新思路

涉税会计岗位核算与操作是一门独立开设的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增强对纳税业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提高会计综合处理能力, 系统地掌握涉税会计业务核算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会计综合实践能力。

涉税会计岗位核算与操作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品德目标如下:a.知识目标:加深理解税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学的基础会计知识、财务会计知识及税收基础知识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掌握涉税会计岗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b.能力目标:熟悉掌握会计操作的全部技能, 包括账簿的设置、凭证的审核与填制, 涉税会计的核算。c.品德目标:加强涉税会计岗位操作模拟实训, 树立诚信思想;培养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4 创新教改, 确定《涉税会计岗位核算》分层教学目标

目前的《税务会计》教学虽然注重了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但教学方法仍旧呆板。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一言堂式”的教学, 即教师讲、学生听, 以教材为中心, 理论知识传授偏多, 实践环节很少, 案例教学重视不足。在教学手段上, 教学设备简陋, 主要教学手段仍是“黑板+粉笔”, 这种教学手段弱化了上课的效果和老师的热情, 枯燥的公式和单调的文字无法吸引学生,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 在我校《涉税会计岗位核算》课程的教学上, 对《涉税会计岗位核算》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例如我校对财会专业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实行分层教学, 根据各会计专业班专业基础及学生特点, 确定不同的专业教学目标要求。A类 (审计方向) 会计专业班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各会计事务所助理审计实务方向, 要求学生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系统, 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比较熟悉。B类 (会计实务方向) 班, 学生的专业基础及文化水平较低, 专业培养目标即是可以胜任会计工作某岗位要求为目的。因此, 针对分层的会计 (会计实务方向) 班大部分学生底子薄或性格内向, 在分层教学的会计班上《税务会计》这门专业课时, 对他们降低学习标准, 将教材化难为易, 化多为少, 精讲多练, 举一反三, 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气氛。通过本学期《税务会计》分层教学实践证明, 分解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境况下学习, 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质的飞跃。

5 创新课改, 组织编写《涉税会计岗位核算》分层教学校本教材

传统的《税务会计》在内容体系和理论方法上都是按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编写, 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理论和理财方法。为适应市场对中职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在组织编写《涉税会计岗位核算》教材中, 从实际出发, 以学生能力本位为指导, 从专业分层教改出发, 大胆摒弃以往税务会计教材内容偏多、偏全、偏深、偏难的痼疾, 删繁就简。降低理论教学的比例, 加大会计岗位涉税会计核算必需的技能操作内容;熟悉中国税制的构成要素和税法相关内容, 能进行各税种的应纳税额计算、核算和纳税申报, 能进行相关票据管理, 能办理免退税事项, 能初步进行税收筹划和税务代理业务。

涉税会计岗位核算与操作课程特色:a.实现岗位课程综合化:将会计、税法、税务会计三门课程进行整合, 在每个税种计算、纳税申报学习后, 补充了相关涉税业务会计处理内容, 通过以上整合实现了企业涉税业务税款计算、纳税申报、会计账务的有机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岗位工作业务内容。b.改税法课程以法律条文记忆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为以培养涉税业务处理能力为主的操作技能培养教学模式。c.以任务驱动设计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以案例教学展开, 以学生模拟操作来实现岗位技能的提高。d.结合实际中企业涉税实际业务, 编制实训方案与资料, 并结合网上报税业务进行模拟实训, 解决了税法教学中难以实践的难题, 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即完成了会计岗前培训的一部分内容。

6 建立模拟纳税申报实验室

一方面, 要采用纳税申报软件和手工填制等方法完成一般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申报实验。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会计人员、税务部门管理人员、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员共同指导模拟纳税申报,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 要加强辅导教师的配备, 将一部分理论基础好、懂操作、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充实进去, 增强教学的指导性和实验的可操作性, 提高实验质量。通过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计税、算税、报税和纳税等环节业务处理能力, 明确哪些经营环节需要纳税, 提高学生的纳税意识, 保护企业合法权利。

7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充分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应改革现有的“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 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小组税法知识竞赛或者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手段;最后成绩的构成应多元化, 由期末考试、实践教学、平时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小组竞赛成绩、论文情况综合衡量, 使考试更加公平、合理, 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考前背笔记、考试抄笔记、考后烧笔记”这种急功近利的作法。另外期末考试题目、税法竞赛、平时作业等应尽量借鉴注册税务师或会计证考试题目, 以利于学生通过参加注册税务师或会计证资格考试, 进一步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为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摘要:基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如何科学地组织实践环节教学, 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分析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税务知识情况入手, 提出改革传统《税务会计》教学模式, 按照实际财会工作中的岗位设置进行分岗位教学, 构建《涉税会计岗位核算》新模式。涉税会计岗位核算与操作是一门独立开设的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增强对纳税业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提高会计综合处理能力, 系统地掌握涉税会计业务核算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会计核算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会计,涉税岗位核算,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娟.丰富教学内涵增强探究体验[J].实践新课程, 2009, 3.

[2]胡海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刍议[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9.

篇4: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关键词:农业资产;科目核算;财政补助;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11-1

1农业资产类科目核算

目前,很多合作社会计未能使用“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两个一级会计科目,并且核算内容不全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农业资产产生费用核算

许多合作社会计没有按制度规定将幼畜及育肥畜的饲养和林木资产培育期间的费用资本化,记入 “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科目中核算,而是直接将这些费用记入了当年度的“经营支出”,从而加大了当期的经营支出。例:某专业合作社用银行存款购进苹果树幼苗500株(预计产果5年),货款10000元,运杂费1000元,用现金支付培植期间人工费3000元,水费1000元。

购入时:借: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11000

贷:银行存款 11000

培植期间人工费等要作为林木资产成本记入“林木资产”账户的借方:借: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4000

贷:现金 4000

1.2对转换后投产的农业资产核算

按照《合作社财会制度》的规定:“产役畜、经济林木投产后,应将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部分在其正常生产周期内按直线法分期摊销,预计净残值率按照产役畜、经济林木成本的5%确定,已提足折耗但未处理仍继续使用的产役畜、经济林木不再摊销。”但有些合作社没有按规定对农业资产进行摊销,而是在产役畜、经济林木不能正常生产时直接冲减农业资产,这样就造成了正常生产周期内生产成本偏低,处理农业资产时,当期生产成本过高的现象,正确核算举例如下:

例:接上例,此合作社开始摊销苹果树的成本。

苹果树的成本=10000(买价)+4000(培植费用)=14000(元)

每年应摊销的金额=14000×(1—5%)÷5=2660(元)

每月应摊销的金额=2660÷12=221.67(元)

编制当月成本摊销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经营支出 221.67

贷:林木资产—经济林木—苹果树 221.67

1.3对出售的农业资产核算

按规定,林木资产、牲畜(禽)资产出售,按销售的实际收入记入“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借方,同时记入“经营收入”科目贷方;并按销售时的实际成本,记入“经营支出”科目借方,同时记入相关资产科目的贷方。但是很多合作社出售时总是漏记后一笔,借:营业支出,贷:林木资产或牲畜(禽)资产。这样的核算错误,会造成农业资产可能存在账面与实物不符的问题。正确核算举例如下:

例如某合作社将育成的50头仔猪出售,收入25000元。

编制会计分录:

出售时: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营业收入 25000

同时结转成本:

育肥畜(猪)的成本=10000(买价)+12000(饲养费用)=22000(元)

借:营业支出 22000

贷:牲畜(禽)资产-幼畜及育肥畜-育肥畜-猪 22000

2接受财政补助资金的会计核算

在《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中设置“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的资金;设置“专项基金”科目,核算合作社通过国家财政直接补助转入和他人捐赠形成的专项基金。 但许多合作社收到国家的补助资金后,并没有按规定通过“专项应付款”核算,体现不出国家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的要求。国家财政补助资金正确核算方法是:

2.1形成资产的国家补助资金

第一步: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到账,记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第二步:合作社使用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建造固定资产等,直接按照固定资产建造进行账务处理;第三步:固定资产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时,将使用的国家财政补助资金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到“专项基金”科目,借:专项应付款;贷:专项基金。例:某专业合作社收到“养猪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3万元,用于建造养猪厂房,工程款20万元,已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收到财政补助资金,存入银行时:借:银行存款 130000

贷:专项应付款 130000

固定资产完工验收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同时 借:专项应付款 130000

贷:专项基金 130000

2.2不形成资产的国家补助资金

第一步: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到账,记入“专项应付款”科目,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第二步:使用国家补助资金时,借:专项应付款,贷:银行存款。

例:某专业合作社收到 “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展技能培训项目”财政扶持补助资金10万元,存入银行,本年度支付技能培训等费用9万元。

收到国家财政补助资金时: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专项应付款 100000

支付王×培训费等:借:专项应付款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作者简介:陆盛梅,女,吉林省靖宇县人,吉林省靖宇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网络出版时间:2013-6-8 9:56

篇5:会计成本核算论文

3 会计成本核算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设备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因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生产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生产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生产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生产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4 日常工作及成本核算资料的取得

日常,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5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成本费用分配原则: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上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具体方法: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

6 个人对此会计成本核算法的评价

篇6:会计核算论文

关键词:医药产业;医药连锁公司;成本管理;会计核算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使我国医药行业也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但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对医药连锁公司而言,公司医药的销售压力增大,严重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医药连锁公司需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而从成本管理与会计核算模式的层面上来说,加强成本控制,特别是控制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公司利润。

一、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与不足

1.物流成本加大

从医药连锁公司的角度来说,医药的商品种类多种多样,且数量巨大,会加大管理的难度。再加上医药连锁企业,发展规模较大,有较多的分店。分店的数目众多且都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会加大成本的支出,特别是在医药运送的物流成本上。一旦企业缺乏一个合理的物流配送机制,就会增加物流成本。此外,医药连锁企业的店分散过快也会加大会计核算的难度。

2.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没有真正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好方法。而对医药连锁企业来说,在成本管理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较小,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会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从医药行业的整体来看,连锁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还是较为落后,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较为缓慢,特别是在对医药价格变化方面,不够灵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从实际来看,医药连锁企业真正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成本管理中的较少,许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成本法维持成本管理,大大降低公司的竞争力。

3.医药连锁公司成本管理中的人才素质较低

人员的素质对医药连锁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与核算水平的高低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当前,在医药连锁企业的成本管理中,缺乏专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由于成本管理的人才素质不高,会影响其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性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容易使相关的`成本管理数据失真,就不能够及时反映医药成本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加强医药的成本控制,影响医药连锁企业的利润。

4.预算管理不完善

预算管理是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当前,医药连锁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总部与各个门店之间的成本费用支出并没有实现严格地预算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经营指标列入到预算控制中。而从实际来看,预算管理不够全面,容易使总部对各个分店的成本费用支出的考核出现漏洞,难以全面控制超出范围或超出额度的成本费用,实现逐层的审批程序。

二、医药企业会计核算现状与不足

1.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够完善

随着医药市场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中,使医药连锁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从整体上看,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并没有相应地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从研究医药连锁企业来看,许多企业还是实行按照售价来核算的方式,也就是将公司库存商品的毛利放在“商品进销差价”这个科目中统一核算,在月末的时候一次性计算出已经销售商品与库存商品之间的综合平均的毛利。采取这种方式进行会计核算,虽然核算简便,能提高核算的效率,但却容易产生管理的盲区,加大公司审计的风险。如在医药连锁企业库存商品的时候,容易出现虚报数字的现象,利用调整医药的商品售价来弥补总额;而在出现商品数量盈余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隐瞒不报,乘机侵占公司财产。不管从哪个角度分析,都不利于提高医药连锁公司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

2.会计核算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医药的品种种类多、数量大,而且药品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对商品的批号和有效期都有极高的要求。故医药连锁企业在毛利核算时,就不能简单按照单品销售获得的毛利之和计算,而是需要通过销售药品而获得的综合差价率,通过结转相应的医药成本得到。但综合差价率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进销差价与进货售价之间的金额之比的加权平均数来获得,极易受商品当期需要进货药品的影响,变化极大。因此,其无法真实反映出绩效差价率和公司的毛利,也就难以反映医药连锁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

三、医药连锁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创新会计核算模式的建议

1.提高医药连锁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药连锁企业成本管理的效率与会计核算的水平,就需要提高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并且强化公司的预算管理。首先,医药连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管理需求,建立健全责任会计体系。将公司的各类经济责任指标与财务指标详细地分解到各个员工身上,明确各个员工之间的工作范围,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一个量化、合理、有效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从而提高财务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的规范性。其次,要强化医药连锁企业的预算管理。在医药成本费用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药品从供应商经过连锁企业到最后流向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中都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并且加强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如在药品的采购管理时,要事先做好采购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公司的药品采购任务,从而有效控制采购的成本,降低医药连锁公司的成本支出,提高竞争力。

2.企业的商品按进价核算

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现有财务、业务的信息系统软件,所有商品按进价核算,也就是企业所有库存商品均按进价入账,采用个别计价法结转成本,即销售时每个商品均按其成本跟踪结转,毛利从每一商品售价与其结转的成本差额中体现,从而克服按售价核算时因综合差价率的计算,而模糊同一商品因每批次进货价格不同而产生的毛利,或因一些主观的人为因素而无法真实反映经营成果这一现状。

3.总部—分店模式的会计核算模式

对医药连锁企业来说,在采用总部—分店的组织模式上,其会计核算模式需要发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说,分店的所有账目需要统一到总部的账目中,分店是报账的单位,与此同时也需要根据经营与管理的需要,用相应的甚至辅助的账目来提高核算质量,并且要定期与总部的会计核算部门开展对账工作。分店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等都全部归属于总部的会计核算范围中,采用统一核算的方式。

4.总部—区域总部—分店的会计核算模式

医药企业在采用总部—区域总部—分店的管理模式时,会计核算的模式与总部—分店的模式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分店的账目需要全部交给区域总部核算,同时门店也充当一个报账单位的身份,需要建立相应的辅助账目,也需要定期与区域总部之间对账。而医药连锁企业的总部则需要在每一年会计年度结束的时候,合并区域总部的会计报表与总部报表,从而编制出综合的会计报表,如实反映医药连锁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四、结语

随着医药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与市场经营的复杂化,医药连锁企业要壮大自身实力与提高市场份额,就需要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完善内部管理与控制,从而有效加强成本管理与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泉红,刘方.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xx(32):39-67.

[2]赵水长.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分析[J].财会月刊,20xx(8):46-47.

[3]葛轶敏.医药企业成本管理及会计核算创新方法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12):244-245.

[4]王改霞.论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措施及会计核算创新[J].财会学习,20xx(14):114-115.

篇7:会计核算论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

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要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应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概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也跟着不断的变化,如今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核算企业的收支情况,也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预算,因此,会计核算影响着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策略,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职业素养。会计核算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包括核算企业的收入、负债、资产的能力、控制企业成本的能力以及预算未来利润的能力。科学、合理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根据会计核算的结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指导企业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实际的收支情况与会计账目一致,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清晰性、合理性、透明性。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目前,大多数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仅表现于表面形式,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在监督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时经常被企业领导干预,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就会根据企业领导的意愿进行,使得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漏洞,降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众多微小企业中,企业的领导忽略了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使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失去其执行的能力。企业不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使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不能为企业未来业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很多违法违规的操作,损害国家利益。

2.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企业的信息采集核算系统不完善,账本的建立不规范,使企业的账目混乱无序,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完整的、真实的会计账目信息,使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存在众多的问题,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不当,容易使企业会计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以获取个人私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

3.会计账簿的建立不规范

企业日常的生产经济活动会产生各种信息各种数据,由于企业的各种会计信息是在不断的产生和变动的,导致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在收集和处理会计信息时容易发生错误,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能建立规范完整的会计账簿。

4.缺乏高素质专业会计人员

如今,在很多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较低,使得企业会计人员在核算时出现各种失误,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结果不准确,不能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三、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因此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运行。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企业的稽查制度、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保证企业规范化的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每个环节有效准确的进行,促使会计核算人员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2.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用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使其得到有效的执行。相关政府部门更要严格的监督企业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门定期查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惩罚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违法违规操作,以此调动企业遵纪守法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企业领导严格监管会计核算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失误及不准确结果进行责任追究。

3.加强外部机构的监督和交流

如今,大多数企业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违法违规操作,因此国家不仅要督促企业健全规范化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也需要企业间加强监督和交流,弥补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科学、规范、合理的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包含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核算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而专业素质是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其直接关系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组织大量的专业知识培训活动,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规范、顺利的进行,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篇8:会计核算专业论文

一、“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的作用

1. 通过“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 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如果要将会计知识学以致用, 只是进行纯理论教学往往是不够的。例如,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等章节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 学生将很难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独立操作。但是, 在学习理论知识后, 学生如果有条件在“双师型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实训演练, 很快便可以达到学习、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2. 通过“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 可以检验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

会计专业领域的工作不是“海市蜃楼”, 实践中理论的指导作用尤为明显。理论缺失必将使工作人员无从下手, 因此如果一个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得不够扎实、理解得不够透彻, 其实训效果也必将“一塌糊涂”。在专业课程的考核中, 学习成绩可以弄虚作假、蒙混过关, 但是往往经不起实训课“真刀实枪”的检验。别的课程也许没有这么突出的因果关系, 但会计专业不同。那些理论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 上实验课时很难完成任务。实训进行得是否顺利, 这将是反映教师理论教学情况的一面镜子。因此, 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寻找理论教学的薄弱环节, 把握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的差距, 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3. 通过“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任务, 也是提高学校竞争能力的基本要求。高校知名度的提高就是社会对其毕业生综合能力认可程度的积累过程。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教学质量的体现, 会计实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以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实现全面就业, 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通过“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 可以降低培训成本, 树立企业的人才选用信心。

几乎在所有的会计人才招聘信息中, 用人单位都会强调工作经验。很多应届毕业生为此一筹莫展, 会计实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我们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要能够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在会计实训过程中, 我们全真模拟各类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 使学生充分理解财会法规的实际应用, 特别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很多企业都极为重视的纳税环节的会计问题, 同时锻炼学生的财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分析等相应的管理能力, 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这样,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进入用人单位就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尽快承担起工作重任, 降低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继续培训成本, 并且从高职毕业生的选用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不断树立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信心。

5. 通过“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 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现有会计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会计实训贴近会计实际工作, 又必须以完整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 它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有特别要求。一名合格的理论教师, 不一定是一名合格的实训指导老师, 这在客观上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而一名纯实务工作者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实训指导教师, 因为作为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理论知识, 并能对实务工作进行适时、恰当的理论总结。因此, 会计实训可以帮助理论型教师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也可以促使实务型教师尽快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科研能力。正是“校企同步核算”会计实训的这种特殊要求, 使许多教师成长为实践科研型教学骨干, 不断推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

“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是将实训环境真实化, 其实质就是将企业的财务核算处室搬到实训室, 学院实训室即企业财务核算处室, 学生每天所见所学就是企业每天发生的真实的经营活动。该模式完全打破了原有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因此对专业教学的诸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1.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构建。在有利于提高企业核算水平和达到学生实训要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将企业财务核算的原始资料传送到专业资源控制中心, 再由专业资源控制中心根据实训的需要发送到实训室, 学生在实训室中即可使用企业即时的财务核算原始资料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其设计流程图如下:

(2) ERP管理软件C/S架构的Web化问题。ERP中的物流、分销、财务等大多采用C/S模式。C/S模式的应用系统为企业局域网设计, 在以Internet为代表的广域网上无法直接使用;B/S模式的应用虽然专门针对Internet开发, 但在功能上还无法与C/S模式相媲美, 因而并没有实现大范围的应用。因此, 需要将ERP软件从C/S应用架构直接转变为B/S应用架构, 进行会计实训时可直接通过Web方式访问ERP软件服务器端的数据和应用程序, 而ERP软件不需要做任何改变, 并保留原来所有的强大功能。

(3) SSL VPN异地组网解决方案。由于Internet的普及和发展, 通过VPN技术实现大量数据的远程访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低运行成本、高效率的远程访问方式。SSL VPN提供一种基于Web的解决方案, 可将其安全远程访问能力扩展到任何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用户, 同时不需要在远程设备上安装任何特殊软件或者进行任何有针对性的特殊系统配置, 不需要对访问的后台资源进行添加和修改。SSL VPN是实现任意位置的远程安全接入的理想选择, 师生实训时可以方便地使用不同企业的ERP系统, 并进行数据即时录入和查询, 这为“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提供了一个高效和低成本的网络运作平台。

2. 项目研究的关键技术。

(1) 企业敏感财务数据保密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了更好地弄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 项目组通过邮寄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调查了省内外约20所高职院校。从调查情况来看, 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总体质量不高, 学生和教师均不太满意, 没有达到良好的顶岗实训目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的原因不愿接收学生实习, 即便是学校联系到了实习单位, 学生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数字加减、凭证装订、资料复印等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的工作。这样的校外实训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消除企业的顾虑, 同时保障“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有效实施。

第一, 企业、学校和学生签订三方保密协议,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从制度上严格控制企业敏感数据的传播和扩散。

第二, 涉及保密内容的敏感数据, 实训时可以用以前年度的会计资料代替。

第三, 非保密数据以当年度数据与以前年度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

第四, 通过计算机加密、加锁等技术手段屏蔽某些敏感数据。

(2) 打破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理念, 完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会计专业教改新思路。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即到“校企同步核算”实训室以全面进入真实核算状态, 同时实施教师、学生、财务工作人员三方联动, 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感性认识;第二学期进行会计基础理论和其他基础知识教学;第三、四学期重回实训室进行专业核心课的实训和讲解;第五学期安排学生在实训室独立处理会计核算事项;第六学期改毕业论文为会计核算制度设计。同时, 要将财经法规知识的教育融入每学期的专业实训过程中。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财务核算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即学生在财务工作岗位工作的三年。

(3) 以就业为导向, 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高层次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财务人员一起研究开发适应该种模式的专业教材, 该教材应适应“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教学的需要, 打破原有的理论和教材编写体系, 以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核算为主线, 并分模块归集教学内容, 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解释为辅。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现有会计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实施, 对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每天碰到的都是企业真实的财务资料和综合的经营环境及最新的财务核算制度, 如果不加强对教师的实际岗位培训, 很有可能出现学生知道的政策老师不知道、学生知道处理的事项而教师不会处理的现象。因此, 必须定期分批选送教师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 未在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的教师不得从事该模式的实训教学工作。同时, 不定期聘请实际工作岗位的财务人员给学生进行辅导和讲座, 加强一线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项目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

工学结合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是近年来高职教育的研究热点,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项目课题组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之上, 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校企同步核算”实训为切入点, 力图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会计专业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高职会计教学质量。项目将借助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 尝试构建会计专业“校企同步核算”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 因此真实环境的营造、课程安排、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

要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 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就必须改革现有实训方式, 进一步改革实训手段。项目组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 经过深入研讨, 提出“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

所谓“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 就是依托本行业的特点, 将相应经济实体的现场经营管理环境同步转移至实训室中, 让学生在实训室中就能接触到经济实体的现场资料, 并与企业同步处理经营过程中的现实问题。这里的“现场环境”主要是指会计资料环境, 同时也包括营销环境、材料收发环境和其他企业管理环境。

1. 建立基于Web的ERP远程接入平台。

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架构是一种在服务器上完全地部署、管理、支持和执行应用程序的模式。所有的计算均在服务器上完成, 而只有键盘信息、鼠标点击和屏幕更新信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输, 同时采用数据加密压缩技术, 将网络带宽占用量降到最低。

本项目以CTBS-global远程接入平台作为基本解决方案, 企业在不需要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和无须修改任何程序代码的情况下, 发布基于Windows、Unix或Linux的应用系统, 实现安全、便捷和实时访问企业任何关键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源;同时, 整合了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 也实现了对数据、业务和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

2. 立足于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域和行业, 选择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突出行业特色。

企业所能够提供的会计核算原始资料和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要能够基本涵盖和反映本行业的基本特征。我校会计专业主要服务于浙江省中小型制造企业, 因此我校选择的企业以工业制造企业为主, 对企业的选择还要考虑现实可达到的条件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就目前的现实条件而言, 我们选择了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实训模式的配套企业, 由于其经营业务基本涵盖了制造业所有的经营管理内容和会计核算内容, 因此其具有代表性。

3. 寻求政策支持, 做好统一规划, 以保障“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正常运行。

“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建立, 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两个不同的实体, 要保障该模式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实效性, 应由政府出面, 牵线搭桥, 并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抵减教育费附加) , 促成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共同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在现阶段, 对于我校而言, 必须由学校统一规划, 并以一定的政策制度进行规范。其规范的对象既包括会计核算资源流程, 又包括双方人员工作职责, 并将其实施情况与双方的“责权利”相结合。

4. 依靠学校财力支持, 改造实训设备, 以改善“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硬件条件。

从学校和企业现有实训资源来看, 各自有一定的基础。在学校, 已建有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在企业, 已具有较长时期的会计核算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会计核算资源。但如果不从整体上做相应的改造, 则并不一定适合“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统一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实训设备进行补充、完善, 将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电算化改造, 同时建设学校专业实训数据控制中心, 将双方硬件合理对接, 以保证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为适应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对会计人才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综合实训存在的诸多问题, 提出构建会计专业“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C/S架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1].杨小惠.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探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7

[2].李文兰.现行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完善之探讨.商业会计, 2009;13

[3].陈宏文, 金国英.论会计实训中心的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 2009;5

[4].杨春华.信息化时代会计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12

[5].赵筠.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商场现代化, 2009;7

[6].王丽娟.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08;12

[7].薛振忠.应用型会计专业大学生实训教学探析.财会月刊 (综合) , 2008;4

[8].黄铁梅.基于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价值工程, 2009;5

上一篇: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书下一篇:佳木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11.14-17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