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的班级文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班级环境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观念的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的最佳取舍、班级管理方式的选择、民主与关注的协调等。加强班级人际交往,健全班级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辨证的班级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辨证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1:

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新课程呼唤的新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班级文化建设的辨证性反思,从几个方面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通过开展充满童趣的和谐班级文化活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班级文化;规章制度;文化意图;文化舆论

班级文化应包括以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班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和以班级学生共同的思想、审美的追求、特色的载体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

但是,从目前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有些班级存在着不够重视的倾向,教学任务轻就抓一抓,教学工作重就放一放,学校里推一推,就动一动,不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进行有效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以为只要了解和狠抓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做作业的情况,就掌握了学生的全部情况,就算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就算尽了班主任的职责,甚至以时间紧、工作忙、头绪多、没空抓班级文化建设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智育对立起来,甚至以“班级文化建设要让学生慢慢地感染、感悟、自主、自求、远水救不了近火”为借口,把班级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对立起来。这种思想和态度实质上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以智育为中心,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衡量学生唯一的标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的。“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抓班级各项制度管理,而不花力气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只能是以管代导,甚至是以罚代管,这种班级管理方法无法将教育要求转化成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和品质,容易使学生形成理论、实践脱节,说、做脱节的双重人格,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因此,重视学生班级文化教育,建设健康、文明、向上、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抓好班级德育的重要课程,是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努力抓好。

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引导班级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并发挥其德育功效呢?

一、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

它包括《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艺术及其解读》《班级值日制度》《班级奖惩条例》等等。班级值日制度的执行,课桌凳、学习用品的整洁爱护,学习习惯,活动要求的明确规定,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卫生环境和美观的物化环境。全班学生讨论一致通过的班级文化特色内容、口号、班歌、班徽和目标及其解读,既统一了学生思想的认识,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既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又培养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

二、搭建一个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载体

过河要有船或桥,要搞好班级文化就要有一个教育载体。这要根据班主任的思考和特长,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经过学生反复讨论,共同选定一个教育载体,这个教育载体能否成为让全班学生感染、感悟、体验、自主、自求、自得,从而搞好学风、班风建设的平台,教育载体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经过多次论证,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班情学情,又喜闻乐见,便于操作,易现成效,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没有好好选择、论证,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生难以感悟自求;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班级特色文化平台是搭建了,没有认真抓好感染、自求、辐射工作,没能发挥其班级德育作用;有的班级的教育载体决定后,认为大功告成,没有花力气去进行过程管理,虎头蛇尾的工作作风使班级文化特色建设这只大航船搁浅在起航线上,却反过来认为“班级文化特色建设没有用”。这说明,选择班级文化特色这个载体是重要的,而花力气充分发挥这个载体的班级德育作用是更重要的。

三、营造一种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除了要有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特色载体,还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班级文化特色建设的成果作品来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文化氛围,表现班级学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共同审美倾向,感染自求过程。如果说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课桌凳整齐还停留在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那么,班级文化环境的美化,则不只是一个外显的物质文化,更是班级精神文化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支撑集体的四大基石是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智力、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组织。共同的思想指的是集体成员有共同的喜恶标准,即集体的道德观。形成集体的思想,就能够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同时表现了班级成员共同的理想追求。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提高了班级文化品位,创设了文化氛围,能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班级文化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汇报,能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因此,班级文化环境一定要布置得精、美、实。

四、创设一种健康有力的班级文化舆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集体的建立是从思想的一致开始的,集体舆论可以将每个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因此,要使班级学生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必须加强班级正确舆论的营造。班主任、小干部和积极分子要尽量掌握班级的舆论动态,对一些不良言论要及时引导,既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思想素质,利于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又能使班级学生形成共同的思想,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从而保证班级特色文化在班级德育中的作用。

五、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农村的小学生,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在家中与同龄人交往少,有些学生在家里比较娇惯,依赖性强,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再加上学习紧张,负担重,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有明显的缺陷。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班级是一个集体,需要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它成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之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互相感染、沟通、理解、尊重、帮助、促进,培养了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既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又有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的团结,从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班级群体,便于班级文化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进步。

六、强化一套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每个学生个体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班主任管理,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加班级文化建设的管理。比如,班级舆论、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不能全由班主任或班长来决定、执行、督促和检查,而应该由学生讨论、商量、决议、自查、互查、总结、评比,这样不仅能克服班主任包办代替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弊病,而且达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增长才干的目的,还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班级文化在德育中的实效性。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实践在新课程的沃土上正在生根、萌发、生长,需要我们用智慧的营养去浇灌,才能枝茂叶盛。同时,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仅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侧面,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积累出的经验,培育出的情感,磨炼出的意志,将带动新课程的全面展开。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决心和坚实的底气和新课程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斌.新课程成功班级文化建设[M].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12.

[2]闫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浅探[J].徐州教育科研,1997(05).

编辑 温雪莲

作者:丁红霞

辨证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2: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班级环境建设、班级文化建设观念的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的最佳取舍、班级管理方式的选择、民主与关注的协调等。加强班级人际交往,健全班级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环境;班級管理方法

引言

班级文化的个人化是打破传统的班级文化建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运用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系统.班级活动加速了个体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也使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得到了情感上的感化和个人化,同时也是对个性品质和审美健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确立班级文化的目标

随着基础教育质量教育的不断深入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活动的形式、内容、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由“复制”向“创新”的转化和深入发展。当前小学的教学任务与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对小学生、教师的兴趣、潜在的个性、审美价值、理解与发展的需求,以制订一项由学生与家长的磋商与提升教育品质的文化建构方案。通过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增强了学生的身份认同,增强了班级文化的荣誉感。

二、营造课堂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人格与素质有很大的影响。营造了轻松融洽的课堂环境,促进了学生的活动,促进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老师们灵活运用课堂活动、标语、课堂墙上的投稿、或专门制作班级阅读节目等,或运用健康、丰富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一个个性化的课堂氛围。制作优秀班级评估栏目,突出班级的主题,从侧面展现师生的精神面貌,激励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营造班级学习、帮助、和积极的良好气氛。情感与价值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三、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管理理念和教学能力对学生个体化班级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主动学习艺术设计,班级管理,以提升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在课堂教学中,以能力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决策者、参与者为主体。教师要从辨证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的个性化、班级文化的个性化、学生的个性化,进而促进三方面的相互促进。比如,老师们在课堂上提出了“成长”这一理念。把它分为“我们的协议”。在不同的版面中,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书写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写黑板报的过程中,我也把自己班级的同学的相片贴到了黑板报上,把同学们的学习、成长过程都记录下来。另外,在各个学科中,也要展现出成绩最好的同学的学习经历和经历,以此来激励同学们去学习。在荣誉墙上写下在班里和在学校中获奖的同学,推动全体同学的发展。

四、加强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建设

班里就象一辆开着的有轨电车,班长坐在火车头上,而别的同学则坐在火车上。作为榜样,班主任应当起到带头作用,给予班干部以更大的能量。在班级管理方面,班干部要做好工作,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因此,选择优秀的班干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而班上的老师要做到公正、公开,要选择有管理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学。在班级管理的早期阶段,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主动引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经营班级,增强他们的领导能力,以提升班干部对班级的控制欲。同时,要加强班里的团结,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在班上的地位,也要让全班同学都能有一个好的表现。比如周班长,每个星期轮流当班长,每个班的同学都可以当一次班长,在班长的带领下,同学们要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班级的人际关系和氛围得到了最好的改善。

五、注重民主与和谐的班级关系

由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等原因,导致了师生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不同。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就需要做好榜样。和同学们进行公平的交流。指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为构建既有老师又有朋友的师生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老师也要让同学们相互扶持,相互爱护,培养他们的自由与平等,让他们了解他人的长处,并从中吸取教训。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立信箱,让学生安静地将自己的思想记录在信箱中。每天下课后,教师会从信箱中取出一张小纸条,发给同学们。按照笔记的内容,将信件悄悄地放在小学生桌上,并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

六、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学校要在继承其评价制度的优点的同时,不断丰富和灵活的评估机制。加强学生自我评估、班级互评、同学互评等多个层面的评估。教师评估提高了学生的个体评估和课堂评估的速度。心理预期评价的结果具有动态、持续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与发展、班级文化的反思。這种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又能提高他们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七、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班风是一种思想观念,是学生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文化。小学的课堂也有课堂精神,不同的课堂精神,是由班主任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班级的特点,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会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文化,带来真实的情感体验,并且由于他们的行为能够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各个层面,所以采用具体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良好、教师培养、培养学生的精神令我深受触动。笔者认为,应在小学中继续弘扬这一精神,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结语

面对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个体化的班级文化建构中,对个体化的班级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创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钟艳.开展班级特色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以特色活动促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U新课程上21901)66.

[2]徐卫红蒋小荟用教育润泽生命生命教育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U.教育观察215113-34.4.

[3]刘海清,浅谈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优化民族团站教育U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微1师:015()20.24.

[4]佚名.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践行策略[J].中小学教学究,2018,215(11):5-10.

[5]伟胜.让班级敞现生命活力--我国当代中小学班级建设的专业使命[J]. 教育科学研究,2016(12) :38-43.

[6]郁琴芳.用仪式促班级文化的建设一以常州 市北环中学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0( 12) :47-51.

作者:谢海丹

辨证的班级文化论文 篇3:

班级管理要用好“四个理论”

一、赶羊理论

有经验的牧羊人驱赶羊群时总是让头羊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养群后面,鞭子只轻轻地打在尾羊身上,整个羊群就浩浩荡荡地向前行。

班级里的学生一般有好、中、差三個层次。班主任如果平时只关注“尖子生”或“中等生”,就有可能会让其他学生产生意见,人为导致班级学生划分为两拨,一拨奋力前进,成为班级的主力军;一拨破罐破摔,给班级前进造成隐患和障碍。在享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的今天,“不让每个学生掉队”应是每个班主任应尽的职责。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在认真分析、诊断、评估的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确立班级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选好领头羊。班级成立之初,班主任要精心建设一支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队伍作为“领头羊”;在班级中,成绩优秀者是学习上的“领头羊”,品德出众者是德育教育的“领头羊”,特长出类拔萃者是素质教育的“领头羊”……二是充分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领头羊”是班级的财富。班主任选好“领头羊”后,就要大胆使用“领头羊”,让“领头羊”大胆工作,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带领班级奋勇前进。三是鞭策“尾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更多关注“尾羊”,鞭策“尾羊”,让“尾羊”跟上队伍。鞭策“尾羊”的方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语言激励、目标诱导、因材施教等,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做好因材施教工作,精心呵护“尾羊”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二、花蕾理论

春花烂漫时节,满枝怒放的花朵都会吸引人们赞赏的目光,灯光闪处,定格的也是绽放的容颜。很少有人去留意花朵旁边还未绽放的花蕾。其实,每一朵花都是从花蕾启程的。

很多教师只看到班上优秀学生骄人的成绩,视其为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并引以为豪。可是他们不曾想到,在花朵旁边,还有许多含苞待放的“花蕾”!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和时间。作为班主任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只是花开得早与迟。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循教育规律,保持充分的耐心等待,不要操之过急。对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心智未开之时,他们一点儿都不显山露水,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要耐心等待,花开有早有晚,但都是一样美丽绚烂。二是班主任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催开。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细致地观察,辨证地欣赏每一个学生,并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择其长处而育之。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培育特长。

三、造钟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指出:“伟大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创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说,人的管理不在于报时而在于造钟。

作为班主任,不难理解“报时”和“造钟”的含义。“报时”是一种管理行为,是一种如同要求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一样的管理规范。“造钟”,是一种管理机制,一种文化引领。它所追求的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引领。习惯于传统管理的班主任,可能长于“报时”而疏于“造钟”,他们在规范上下的工夫较深,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引领。所以,首先是班主任要积极转换角色,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与引领,发挥班级文化的引领作用。班主任在“报时”的基础上,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重视良好班风的形成,引领班级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不能仅仅停留在制定和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等日常管理层面,而是将这些东西同自己班级管理理念、行为准则、管理个性和目标追求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每个时期和每个学生心中,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积累、升华、内化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能的组织力量。

四、苹果理论

一个苹果,一旦出现了斑点,如果不及时救治,小斑点就可能由表及里逐渐扩大,直至烂掉整个苹果。

一个班集体,几十个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学生很容易受同伴的影响。这种影响远远大于教师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留心每一个学生,留心每一个细节,更多地关注班级内有负面影响力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言行,不能让这些顽皮学生成为影响整个班级的“小斑点”。作为班主任,一是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些“小斑点”。二是要细致分析这些“小斑点”,找准症结所在,好对症下药。三是要灵活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调适救治。四是要多引领,要重视班级健康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引领学生,增强学生的“免疫”能力。

作者:李素琼

上一篇:差异化经营研究论文下一篇:乡贤文化价值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