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舞蹈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傣族舞蹈起源于大自然中,从傣家人们日常生活为创作起点,用傣家人们生活的常态加上舞蹈的表演美感来诠释傣族舞蹈。本文通过对社会教学中傣族舞的现状分析,对社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关键词:傣族舞蹈;社会教育;发展现状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傣族舞蹈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傣族舞蹈分析论文 篇1:

孟定傣族紧那罗舞的舞蹈生态学分析

摘要:紧那罗舞作为受多元文化生态因子影响下的孟定民间舞蹈之一,不仅在表演机制上有着极强的地域风格,同时也承载着孟定傣族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孟定傣族紧那罗舞的舞蹈生态进行考察,重点分析在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孟定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旨在探寻一种适用于紧那罗舞长期稳定且能保持原生态特征的良性传承机制,以期延续更有生命力的活态艺术。

关键词:孟定傣族   紧那罗舞   舞蹈生态学

美国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他认为环境在人类与文化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华筠先生在《舞蹈生态学》一书中写到:“舞蹈生态学(choreoecology)通过把舞蹈至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宏观多维的综合考察,来分析影响制约舞蹈的因素、解释舞蹈现象、揭示舞蹈规律,通过研究舞蹈与环境的关系来探讨舞蹈与人类的关系。”舞蹈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舞蹈生态学所要进行考察的范畴,以论证舞蹈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目标,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舞蹈的形态、舞蹈的播布区域和发展要素,揭示人类舞蹈与社会文化环境因子间的交互影响作用。本文以孟定傣族紧那罗舞的舞蹈生态调查为例,重点分析舞蹈生态学理论下的孟定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并以此为据探索出适合孟定紧那罗舞的良性传承机制,以期延续更有生命力的活态艺术。

一、紧那罗的起源

同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的傣族与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越南的泰人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在宗教文化因子影响下,以上的民族称紧那罗为kinnara(雄性)和kinnari(雌性),两者是一对人面鸟身的“夫妻鸟”。在古印度神话中,紧那罗以Himmaphan雪山的神话生物为原型,在Mythical Animals in Indian Art一书中写到:In Hindu mythology, Kinnara is described as half-man, half-horse, and half-bird.(笔者译:在印度神话中,紧那罗被描述为半人半马半鸟的形象。)The Kinnaras can sing, play the flute and dance with soft movements of the body.(笔者译:雌雄紧那罗可以唱歌,弹奏长笛,并可以用柔和的身体动作跳舞。)由此可见,紧那罗是能歌善舞的天神,会演奏法乐,供享乐之用。

在孟定当地佛寺现存有巴利文和傣那文的佛教经典都有对紧那罗的记载和描述:《微尚》经书中曾写到“释迦牟尼还是王子的时候,他有一头红牙的白象。有一年,一个叫‘蒙’的地方,多年不下雨,遭遇严重干旱,当地老百姓便来索借神象去祭雨,释迦牟尼毫不犹豫地借出了神象。为此,国王很是不满,臣民议论纷纷,认为他将来会没有能力,将来会把自己的国家都送给了别人。王子带着妻子和儿女离开了国家,来到大森林里修行。那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许多的珍稀植物和花卉,四周还有二十多种美丽的鸟儿在歌唱,其中就有人面鸟身的紧那罗。”

在文化的交流与演变中,许多人都混淆了“孔雀舞”和“紧那罗”这两个名称。在田野调查中,笔者采访了紧那罗舞传承谱系的相关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均表达了自己关于名称认同的问题——只有佩戴面具,身带衣架(毕诺)的才是紧那罗舞。史料所记载的紧那罗舞会在与佛事有关的活动中出现,原本只有在开门节和每年祭寨神的时候所展演的紧那罗舞,如今欢庆时节我们也能找寻到它的身影。另外,紧那罗舞无论是在口传神话还是古籍中都是以雌雄双鸟两个角色形象存在的,但现代的展演中通常只有雄性一个角色,并且大多是以群舞的形式来展现的。

二、孟定紧那罗舞的表演机制

孟定,傣语意为“会弹弦的地方”,是祖国西南边陲的“黄金口岸”。作为耿马傣族主要的聚居区,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民间信仰、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生态因子的影响,孟定文化所呈现出多元的样态直接影响到当地傣族人民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以孟定民间舞蹈最为明显,以下将运用舞蹈生态学分析法分析紧那罗舞的表演机制。

(一)紧那罗舞的表演时间

表演时间:开门节、泼水节、农历春节

表演场域:孟定罕宏村、剧场舞台

(二)传承方式及其参与人员

传承方式:1.师徒相授;2.父子传授;3.歌舞团培训。

参演人员:1.特殊舞体:省级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2.一般舞体:耿马歌舞团演员、非遗学习小组。

(三)服饰及道具的制作

1.紧那罗“板巩”(帽子)的制作

首先用纸板制作帽子模型,把帽子頂部做成塔状,用白细线手工缝制成帽子,然后用泡桐果树枝里面的白色物质粘贴在帽子边缘,再用白棉纸裱在帽子里层,最后用剪纸、彩布和珠子装饰帽子。

2.紧那罗“嘎那”(面具)的制作

用黏土制作好人脸模型并晒干,并将准备好的魔芋粉煮成米糊状,把备好的傣族手工传统白绵纸糊七至八层在面具模型上晾干,然后挖空眼孔和鼻孔的部位,最后上色,绘画五官,再次晾晒干即可。

3.紧那罗“毕诺”(身衣)的制作

(1)采竹料:竹子的选材质地不宜太老(一般选用傣历四月份或阳历三月份的竹子),便于弯曲。砍一棵竹子,分为三节。第一节长1米,第二节长80厘米,第三节60厘米,把砍好的竹筒破开并削成各6根篾条,然后在每根篾条另一顶端处打眼,再用线穿好每根篾条眼子,之后用线把每根篾条的另一头按量好的根距拴在一根腰带上面固定好。(2)选布料:购买的布料,按照三个篾条的规格尺寸裁剪好,并把篾条放在地上均匀展开,再把布料放在篾条上面丈量好,按照每一根篾条所在的位子顺着篾条的两边画出两条线,然后用画好的每一根篾条的大小剪好布条,并放在画好的线条上面缝好两边,每个布条中间留有用于穿篾条的小洞。(3)拼装架衣:首先把已经固定好篾条的腰带放在地上,然后再把各根篾条往缝制好的布条洞里穿好,并用线把每根篾条两端的布头拴好固定即可。(4)装饰身衣:将彩珠和亮片缝制在身衣上。

(四)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云铓、菠萝鼓、木鱼鼓、排铓、镲、象脚鼓等傣族传统乐器演奏为主,有时也会有关于紧那罗的古调和唱词。

(五)基础鼓语

笔者将舞动、鼓语、象脚鼓的鼓谱时值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

表 1孟定紧那罗舞的基础鼓语

(六)紧那罗舞的仪式过程

1.道具递交仪式:道具制作人制作完成后,在递交给表演者时,表演者需手掌心向上双手接住道具。道具制作人一边用掌心向下抚着道具,一边念着祝福语。祝福语内容大意为“希望你好好珍惜手中的道具,用心传承好紧那罗舞,代代传承。祝福你身体健康、出入平安,愿佛祖保佑你。”

2.进寨迎接仪式:由寨子里年长且有威望的老人带领着寨子里的象脚鼓队和村民,手捧鲜花和米花到村口迎接。在迎接时,表演者要下蹲并双手迎接道具,口念祝福语“祝福平安顺利”。

3.表演祭拜仪式:在表演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三次叩拜,一拜以敬佛祖;二拜以敬寨神;三拜以敬已故的紧那罗传承人。

综合以上六部分的分析,可以得知紧那罗舞在比较固定的播布地区自然传衍,在宗教文化、民间信仰、历史因素等生态因子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特点。作为地方传统民间舞蹈,“具有神圣力量”的紧那罗舞除了给予人们视听享受外,还兼具了祭祀、娱乐、社交等多种功用,也以“舞”传递出地方文化的核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孟定文化符号。同时,该符号赋予各项生态因子以非凡的价值,具有展现出孟定宗教文化、民间信仰仪式的重要象征性意义。

三、孟定紧那罗舞的保护与传承

(一)舞体的保护与传承

民间舞蹈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多元样态的孟定文化深度且直接地体现在民间舞蹈的领域范畴。孟定的紧那罗舞历史悠久,受众多生态因子的影响,紧那罗舞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根植于一招一式的动作中。特殊舞体与一般舞体的多种重要传承途径是保障紧那罗舞经久不衰的前提和基礎。笔者在深度了解当地的宗教文化、民间信仰,风俗礼仪,历史地理的多重生态因子的条件下,对舞体再进行深层次调查。

1.特殊舞体:目前熟知紧那罗舞的特殊舞体仅剩5人,均为男性,最大年龄的有71岁高寿,最年轻的44岁。在做访谈期间,笔者发现5位作为特殊舞体的艺人都是对紧那罗舞的伴奏乐器和仪式动作非常熟练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赛B师傅即便年事已高且在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依旧为紧那罗舞的传承作出极大的贡献。在紧那罗舞的传习过程中,赛B师傅按照当年他的师傅(布赖来相,布赖尚浓)的传统方式进行教授,他要求徒弟先熟练地背诵和演绎传统鼓谱,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解动作,无论是在舞蹈还是敲击音乐的学习要求上都是一丝不苟的,为一般舞体提供了传习的机会和学习资源。

民间艺人尚YD的儿子依D还在上中学,他在父亲的指导下进行紧那罗舞的学习。父亲尚YD还专门给依D量身定做了“板巩”“嘎那”和“毕诺”。惊奇的是,为了孩子能更有兴趣的学习紧那罗舞,也为了“毕诺”更有“神性”色彩,父亲尚YD颇有用心的在“毕诺”上装饰了电池供电的彩灯。

由此可见,地域结构所组成的舞体决定了以紧那罗舞为载体的地缘关系,从地缘群体和作为地方文化的紧那罗舞的关系来看,地缘群体和血缘群体通过文化桥梁搭建其两者之间的传习的机缘和桥梁。在节庆时节,跳紧那罗舞无论是从宗教文化、民间信仰还是舞蹈本体的角度来看,都是在地缘抑或血缘等亲缘群体范围内的社会交往活动,特殊舞体是基于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来进行传承活动的。

2.一般舞体:作为一般舞体的耿马歌舞团专业的男性舞蹈演员都曾学过紧那罗舞。全团在团男舞蹈演员现有14人,18~28岁有12人,28岁以上有2人。每年团长会邀请作为特殊舞体的省级非遗传承人赛B师傅为团内男演员传授知识。在演出活动方面,耿马歌舞团多次代表临沧市参与全国的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在文化交融发展的今天,耿马歌舞团已经成为孟定的一张艺术文化名片,为地方文化宣传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特殊舞体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与作为一般舞体的歌舞团演员的传承方式为紧那罗舞良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方式不但避免了“外来人”因忽略民间舞蹈的原生性所对舞蹈本体进行篡改的破坏性,同时也避免了全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民间舞蹈艺术长期滞留于民间小众层面的局限性。

(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孟定的紧那罗舞是各生态因子集合下的地方艺术瑰宝,是在民间存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传统社会传承下来的紧那罗舞与现代全球文化交融关系的融合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如何从活态且可持续的角度对紧那罗舞有多层次的保护和发展是地方社会需要聚焦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紧那罗舞作为孟定的地方文化表征符号,承载着傣族文化的价值和观念,寄托着孟定傣族人民的情感与态度。但是在全球文化交融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探索紧那罗舞的独特文化价值并将其质朴性和原生性特质代代相传是需要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关键问题。

笔者在访谈期间,了解到跳紧那罗舞的一般舞体对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符号并不是完全了解,对紧那罗舞仪式和跳法甚至紧那罗舞背后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作为传承人所教习的同村寨的一般舞体表示:迫于生计不会考虑去传承紧那罗舞,因为对他们而言跳紧那罗舞并不会“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在当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到省会城市打工以求谋生之路,在一般舞体传承人数基数上就会暴露出弊端,因此便产生了传承人的年龄断层的现象——“传而无人”。所以,在传承之前要以了解当地群众的真实困境为基础和前提,以从文化生态的层面来解决矛盾为要义,把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机制建立主体民族的文化整体性上,加深孟定人民对紧那罗舞的文化价值认同。

能歌善舞的傣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形式丰富的文化,舞蹈文化是傣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傣家人曾说:“没有歌声和舞蹈的日子,就像吃菜没放盐巴一样。”傣民族的舞蹈文化以浓郁的风格和多彩的内容向全世界展现其所属有的独特魅力,紧那罗舞当属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形式始终都在傣民族的生活习俗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毫无疑问,紧那罗舞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特质,所以就使得它本身也带有傣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发展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传递的民族精神,也包括对于宗教的信奉和坚持,从而成为研究者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鲜活标本。

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尤其是面对作为同语支下紧密相连的各跨境民间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上,应把保护民族的话语权和文化艺术生存权作为推动孟定傣族歌舞艺术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民间文化所依托的生态文化环境,以期更好地推动以紧那罗舞为代表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紧那罗舞作为一种浸润着孟定地区宗教文化、民间信仰,风俗礼仪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其活态传承的生命力在于保持舞蹈生态因子聚合下的良性传承机制。除了对于民间舞蹈艺术本体的保护,我们更应当注意到活态流变语境下对于技艺和精神的秉持,为传承孟定传统地域文化以及维系更有生命力的艺术样态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2]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潘丽.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3).

[4]Murthy K K. Mythical animals in Indian art[M].Abhinav Publications,1985.

[5]《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作者:路帅

傣族舞蹈分析论文 篇2:

论社会教学中傣族舞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傣族舞蹈起源于大自然中,从傣家人们日常生活为创作起点,用傣家人们生活的常态加上舞蹈的表演美感来诠释傣族舞蹈。本文通过对社会教学中傣族舞的现状分析,对社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傣族舞蹈;社会教育;发展现状

舞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产物。同任何艺术一样,傣族舞蹈具有悠远的历史,是一个具有民族针对性的民族舞蹈,傣家人民善于吸收采纳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文化精华,在社会的演变和傣家人民长期的不断改进发展中,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傣族舞蹈作品。

一、傣族舞蹈的社会教育现状

1、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现今,社区文化的重视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老年群众娱乐活动都热衷于广场舞蹈的集中,他们的组织活动形式大多都是独自存在,他们只能借鉴传统模式来模范傣族舞蹈视频来学习,形式上的简单老化,缺少舞蹈内容的创新。少儿兴趣班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本技巧、动律的掌握不够透彻,他们只是对傣族舞蹈的学,而没有做到对傣族舞蹈的精。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对傣族舞蹈动作的专研性,且教学没有体系,知识技能不够全面,仅仅只是单个作品的简单模仿。

2、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各个民族地理环境划分的不同都形成了各个民族的小群体,这种因素的存在就造成了具有较强的民族差异性。而傣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舞蹈边缘化现象显著,大众群众了解甚少,这种少数民族舞蹈大多在专业的舞蹈院校被作为单独研究的对象,研究出来被成功展現在舞台上的作品大多数就成为了现今经济市场的产品,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多。自然,研究舞蹈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3、师资力量薄弱

每一个舞蹈代表作品中都能体现本名族舞蹈的特点所在,傣族舞蹈小组合的作用就是对舞者本身肢体训练的一个解放过程,教学的单一性主要是教学缺乏灵活性、创新性。教育机构的不重视和投入力度小,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强,对傣族舞蹈文化和傣族舞蹈了解不够深入,舞蹈功底功底相对薄弱,因此,直接影响了后期傣族舞蹈的训练学习和未来傣族舞蹈教学实践的展开。

4、教学重技艺轻素养

傣族舞蹈是一个肢体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舞蹈,学习者因没有系统的专业学习,往往只是学了动作,而忽略了动作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并没有结合舞蹈本身的背景文化,最终舞蹈的演绎变成了机械化的动作,不能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融合在一起,没有感情的融合修饰,舞蹈表演便趋于形式化。

二、社会教育中对于傣族舞蹈的建议

1、扩大参与群体,推进社区活动开展

社会舞蹈文化的开展主要是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为人们在生活休闲之余提供不同的休闲娱乐活动平台,在兴趣班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集中搞好傣族舞蹈的主题针对活动,引导组织学生们积极参与傣族舞蹈的交流和比赛工作,因此来扩大傣族舞蹈在社会中的交流,提高人民对傣族舞蹈的认识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傣族舞蹈在社会群众中的水准。

2、加大傣族文化的传播,完善配套设施

传播交流是傣族舞蹈扩张最具有影响力和最直接的途径,切实提高具备傣族舞蹈文化专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加大专业舞蹈人才对傣族舞蹈的文化的内涵修养的修养和提升,去傣族舞蹈文化最初发源的地方,展开对傣族舞蹈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工作。加强骨干力量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3、聘请专业老师,加强舞蹈培训

傣族舞蹈是有着自身的专业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强调教师对其理论及实践的积累,丰富创新教材内容和完善教学体系的严谨。对于兴趣班我们可以高度重视傣族舞蹈的核心教育,保证傣族舞蹈动作的质量问题和动律的掌握要求,突出在学习傣族舞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蹈的过程中学到真正的傣族舞蹈文化的精髓所在,实现对傣族舞蹈的严谨、科学教学理念。

4、重视傣族舞蹈风格和韵律的培养

傣族舞蹈风格独特韵律明显,只有足够掌握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才不会偏离原汁原味的傣族舞蹈本质。在她们的舞蹈风格中,舞蹈动作也是像水一样连绵不断,像树林一样丰富紧凑。温柔善良性格造就了她们在舞蹈表达中的羞涩但又不失舞蹈表达的胆怯,所以,我们要加强傣族舞蹈的风格和韵律的培养,使民族特点更加明显更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韵律。

结语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是我国不可复制的非物质遗产,我们应该要加大对傣族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傣族舞蹈教学设施的改进,在发展傣族舞蹈文化的同时,不仅仅要做到继承优秀的传统民族艺术文化和傣族本身所特有的舞蹈艺术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M].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2000.

[2]于平著.风韵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谢莲花.审美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一以孔雀舞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07(06).

[4]王克芬.民族舞蹈审美意识的传承性与变异性[J].舞蹈.1995(05).

[5]王亚慧.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创新[J].剧作家.2007(02).

作者:孔蔡

傣族舞蹈分析论文 篇3:

“孔雀”造型缩影下透析云南民间舞蹈文化根源

摘要:任何一种艺术形象的形成,都必然受到其所在地理环境、生态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孔雀形象是傣族舞蹈和傣族人民的标志,傣族传统舞蹈中“孔雀”这种鸟类形象的产生也受到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共同作用下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孔雀”形象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孔雀”形象产生的自然环境原因和人文环境原因;对“孔雀”形象对傣族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角度的反映来分析其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孔雀”造型 舞蹈形态 民间文化 研究

一、傣族人文生态溯源

云南地区被称为“孔雀的故乡”,其中,傣族人民起居生活的地区西起云南省德宏瑞丽江,东至红河,北起保山,南至西双版纳勐腊县低纬度、低海拔的河谷平坝地区,河流密布,气候温热潮湿,降雨充沛,苍山洱海,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

(一)崇拜——孔雀图腾

傣族是古越人的一支。越人爱鸟、将鸟当成图腾崇拜的习俗直到现在仍然被傣族人民保留下来。傣族舞蹈中,孔雀舞、大鹏鸟舞、绿斑鸠舞、犀鸟舞、蓬雀舞和筒叶雀舞都是仿照鸟类形象来作舞蹈形象的舞种,可见鸟类的图腾信仰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与生活中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孔雀”形象成为傣族舞蹈和傣民族象征性文化符号的重要因素。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之一,氏族把和他们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怀有深深感情的自然事物当作本氏族的祖先。随着氏族逐渐发展成民族之后,图腾崇拜的观念依然保留了下来。

(二)崇拜——小乘佛教

在佛教中,孔雀是侍奉在佛身边的神鸟,能啖尽一切五毒烦恼,孔雀尾能拂去无量灾祸,招致诸吉祥。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后,傣族文化中加入了佛教的思想,而佛教中对孔雀的重视和推崇,强化了傣族人民心中“孔雀”形象的地位,加深了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在原始信仰逐渐无法适应当地的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小乘佛教自我解脱的方式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给民众极大的精神慰藉,也适应了新生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傣族民众和统治阶级的共同推动下,小乘佛教促进了傣族的经济和历史文化的进展,对傣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孔雀”造型在云南民间舞蹈文化中的透析

(一)“孔雀”——动作内涵的体现

舞蹈的律动中拥有着很干净、安静的气质,凝聚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线条美。云南傣族民间舞是将具有特点的三道弯曲的身体弧度与舞蹈中的“顺拐”进行融合形成了一种云南特有的舞蹈动律与姿势。舞蹈动作中舞者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身体的关节都尽最大的可能使其弯曲,舞者的整个身体形态由多种曲线定姿组合而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体态。

傣族舞蹈中一般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缓慢有节奏的上下律动,舞者的身体与手臂形成姿态优美的三道弯造型。起舞时双膝半蹲,双手呈掌状于腰前,上身向旁微斜为傣族舞蹈的基本舞蹈姿态,动作展开一般是前脚掌轻轻地着地,但不需要踏和跺,落地时应该轻柔而稳。在塑造“孔雀”形象时,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势的不同就代表在表达不同的意思,上身挺胸立腰、收腹与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与自然协调的舞蹈韵律,使“孔雀”形象既有动态的韵律美,又有静态的造型美。“孔雀”形象的内涵与它独有的律动,都与傣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孔雀”——图腾意识的体现

孔雀据传说记载由凤凰而生,可以吞掉人间一切的忧愁烦心事,佛教众王皆选孔雀作为坐骑。傣族人民尊崇信仰孔雀,模仿孔雀的姿态与生活习性,从傣族舞蹈组合的气息动律、成品舞蹈的舞台布置策划都可以看到傣族人民对孔雀深深的敬仰之心。在傣族舞蹈中,道具是组成整体舞蹈形象的重要结构。孔雀舞的道具并不是在舞蹈过程中后加入的部分,而是和最初的舞蹈同一时间出现的,来源于最原始的图腾、祭祀、占卜仪式中。

(三)“孔雀”——地域文化的体现

傣族舞蹈蕴藏少数民族独有的艺术氛围,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底蕴、极深厚的内涵素养和浓郁的少数民族艺术色彩,极具特殊韵味。傣族舞蹈中有着云南地域的秀美、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充满着宁静、柔美、谦虚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刻意的人为痕迹。傣家人生活在云南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气温,所以传统的傣族妇女都会穿傣族的传统服饰——筒裙。筒裙是非常紧的,非常贴身。紧身的裙线不仅会显出她们曲线的玲珑与优美的身姿,但同时也有弊端:筒裙限制了傣族女子在生活劳动及在舞蹈中的步伐幅度,因而傣族舞者在塑造“孔雀”这个形象时,基本步伐以慢蹲快起的屈伸为特长,不能有大起大落,舞蹈步伐显得优美而轻巧。傣族的孔雀舞有着很明显的民族风格,舞蹈的特色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优美灵动。

三、杨丽萍的作品《雀之恋》中“孔雀”造型探析

傣族舞蹈作品《雀之恋》于2012年龙年春晚的舞台上首次表演,编创表演者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观看整部舞蹈作品,不仅舞蹈框架完整、连接紧密,而且整支舞蹈都是模仿孔雀的求偶场景,舞蹈里包含了傣族舞蹈的呼吸动律,更是融入了对孔雀的喜爱之情,活灵活现,宛若孔雀本身。整部舞剧还融入了现代元素,表现孔雀的爱情故事,赋予了孔雀形象天真纯美的人性。该作品采用傣族孔雀舞的表现形式和双人舞的体裁,精彩绝伦地再现了孔雀求偶过程,使观众大开眼界。

(一)“孔雀”——自然灵动

孔雀形体呈圆滑的曲线,头部、颈部、身体及尾屏呈现的“S”形造型都增加了孔雀的美感。作品《雀之恋》中,杨丽萍老师充分运用其柔软、自如、灵活的手臂动作,和“三道弯”的体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地体现“雀之灵动”,比如两只孔雀头对头的亲密互啄、羽毛的颤抖、彼此的追逐,无尽地展现了孔雀之间的爱意与缠绵。其中孔雀的眼睛与头部的动作格外显眼,灵活的头部配合恰到好处的眼神使观众深深地陷入了舞蹈中,整支舞蹈把傣族舞蹈的气息与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在传统的傣族舞蹈上更加注重舞蹈动作的三道弯展示与动作的长线条刻画。在整体的舞蹈动作中,作品保留了孔雀自身所带动作,根据生态和作品内涵的不同表达,通过对孔雀的姿态模仿、节奏流畅的行进运动、极其生动形象的优美舞姿,成功地塑造出两只“孔雀”的艺术造型。

(二) “孔雀”——提炼升华

首先,《雀之恋》整个舞蹈作品用拟人的手段,将孔雀演绎为热恋中的情侣,在现实中孔雀求偶的过程里加入了情感因素,使整部舞得到了升华,在基于真实的情感表现上,赋予纯洁的、有爱的意象表达。其次,舞蹈服饰与妆容也是舞蹈重要的表现手段。《雀之恋》以蓝色的羽毛、人体彩绘打造精致的妆容,让孔雀造型从形象上更贴近自然界中的孔雀。孔雀服上的颜色选自鸵鸟毛、鹅毛等羽毛,根据蓝孔雀身上的色泽,将羽毛染成七种颜色,穿在舞者身上,随着舞蹈动作的变换,更让两只蓝孔雀显得活灵活现,一起走向幸福的丛林。

四、“孔雀”造型的文化内涵及对云南民间舞蹈的深远影响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孔雀舞是其中最能反映傣族舞蹈动作特点的一种。首先,学习和研究以塑造“孔雀”形象为主的孔雀舞,对研究和发展傣族民间舞蹈的意义深远;其次,“孔雀”造型中的关键动作元素对从事舞蹈表演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培训方式。灵活把握“孔雀”形象即对孔雀的模仿,并将“孔雀”形象人性化的方法,能够增加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首先,在模仿孔雀动作时,舞者的膝部在自身对力的主动控制下进行上下起伏,但这并不是一拍一动的机械运动,而是随着内外情感的迸发来进行有协调性的律动。如腿立直时稍快,而下蹲时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带韧性的。这使傣族的孔雀舞有了独特的内涵。

其次,在孔雀舞表演过程中,舞者的手部、手腕、手指三个部位的动作轻柔灵活而有韧性,有着内刚外柔的舞姿感受。这样独特的运动特性,把孔雀温顺、善良、稳重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孔雀”形象的特点还通过小腿动作的快速、敏捷和对眼睛的灵活运用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统孔雀舞的舞姿以舞者灵活柔美的身体,将其独具特色的三道弯特点表现了出来。

“孔雀”形象对孔雀生活习性、动作特点的模仿,表现了傣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感恩之心。通过“孔雀”形象的美好喻义,祈祷生活美丽富足,吉祥喜乐,也是傣族人民的一种精神寄托。傣族信仰鸟图腾,佛教中的孔雀是可以使人忘却忧愁、带来安详的神秘力量。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人们把孔雀供作了神灵将其神化,赋予其力量,崇拜孔雀,希望孔雀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如意,为了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与崇敬之情,云南人载歌载舞歌颂孔雀,祈求孔雀神的佑护;云南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态环境,很使得多孔雀生活在这里,繁衍后代,并与当地人民亲密接触,长期共存。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深深的爱与尊重,赋予孔雀吉祥寓意的象征;小乘佛教在傣族聚居地的传播,使佛教中孔雀的吉祥消灾喻义深入民心。

五、结语

“孔雀”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神化美,使“孔雀”形象成为傣族民间舞蹈中典型标志和内在思想意涵。不论从动作形态还是精神本体上来看,“孔雀”造型对傣族地区民间舞蹈文化艺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孔雀舞是傣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典型性的意义以及民族地区特色风格。孔雀舞的传承与发展与云南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宗教信仰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写照。

参考文献:

[1]苏天祥.试论傣族舞蹈的发展演变和形式风格[J].民族艺术研究,1996(03):10.

[2]王娅丽.普洱傣族民间舞蹈及其流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11.

[3]冯百跃.“水”滋润下的傣族民间舞蹈文化[J].文艺争鸣,2007(09):20.

[4]孙晓燕.浅析“三道弯”在民间舞中不同的动态特征[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23.

[5][8]额瑜婷.構成傣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几个因素[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9): 18,6.

[6]焦婷婷.谈傣族舞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8.

[7]宋纪雯.傣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舞姿造型[J].考试周刊,2010(31):6.

[9]刘建.孔雀舞的人神境界[J].艺术评论,2004(10):58.

[10]谢莲花.孔雀舞的传承基础与审美合力——以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01):30.

(作者简介:梁金晶,女,硕士研究生,郑州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梁金晶

上一篇:暴力美学研究论文下一篇:期刊广告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