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商业文化除了具备商业功能以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而这些内容是现代舞蹈创作重点吸收的内容,也是舞蹈创新的灵感来源。本文将在分析传统商业文化对舞蹈创作积极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科学利用传统文化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舞蹈创作中传统商业文化资源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舞蹈创作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创作分析论文 篇1:

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分析

摘要: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群众舞蹈文化已经成为了群众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国民文化,同时对于国民艺术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要想进一步的推动群众文化舞蹈的发展,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方面,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群众文化 舞蹈 创作

在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当中,群眾文化舞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群众文化舞蹈创作为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有效激发群众参与舞蹈活动的热情,让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本文将对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方法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增强群众对舞蹈文化的认知,提升其艺术修养。

一、提高宣传力度,强化创作意识

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宣传力度是重点,而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核心是创作意识,特别是融入创新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迸发勃勃生机,并在创作创新当中获得更大发展。群众舞蹈文化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娱乐性、地域性等特征。在舞蹈创作工作的实施当中要重视宣传和创新,使得群众意识到树立创新意识和创作意识的必要性,促使他们在实际的创作当中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群众文化舞蹈的长远发展服务。在培养群众的舞蹈创作意识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创新、市场以及时代的意识,因为当前正处在市场经济时代,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以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够推动群众舞蹈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让群众文化创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创作队伍

要想推动群众舞蹈创作的持续性发展,必须有具备高素质的创作队伍作为根本动力和人才支持,而且舞蹈文化必须要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多样的色彩,这就需要专业的创作队伍对舞蹈创作进行逐步的深化,以便更好地展现出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风貌。群众舞蹈的创作队伍必须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也就是说,创作队伍在正式创作之前首先需要对当地历史文化以及群众的实际生活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利用舞蹈动作等展现人们的真实生活,让舞蹈动作更加富有生活气息。除此以外,创作队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编舞技能,拥有极强的创新和创作意识,善于在创作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在群众生活当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不断提高创作的质量,呈现出更多优质的舞蹈作品。另外,创作人员要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并且善于思考,特别是要独具艺术眼光,能够挖掘潜在舞蹈元素,并將企业和群众舞蹈文化融为一体,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推动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创新发展。

三、注重表现手法,紧贴群众生活

要想保障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质量,应选择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创作题材,以便能够在舞蹈作品当中更好地展现出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情。在具体创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把适合人民群众并且紧贴群众生活作为核心编排准则,注重表现手法,努力调动并培养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以及舞蹈表演的主动性,让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要为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搭配恰当的音乐,在选择音乐时必须贴近舞蹈作品要表现的主题,还需要对舞蹈结构进行恰当的安排,让群众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刻体会舞蹈的内涵,加强对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的理解。例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当中尤为需要注重表现手法,善于吸取以及征求群众意见,保留传统元素,做到地域和人文特色的统一,实现传承传统以及开拓创新。

四、科学组合舞蹈,表达人物情感

舞蹈动作的编排将会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表现力,而能够体现出群众文化生活热情以及活力,迸发出积极的艺术情感,则必须要注重优化舞蹈创作当中的动作安排,善于运用人体不同器官的不同动作来表现舞蹈艺术,并且呈现其中所包含的浓厚的人物情感。每一个群众文化舞蹈的作品在创作时都会有一定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主要是为表现人物情感服务的。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人员要注重科学恰当地对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安排,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展现出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特别是要展现出群众对于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的态度。另外,在创作舞蹈作品时要善于加入艺术化动作,确保群众在对作品进行演绎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主题思想,激发群众参与舞蹈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起群众的强烈情感共鸣。

群众文化舞蹈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舞蹈的创作以及创新发展是群众健康生活方式的体现,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质量,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素质和综合水平。对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分析和重视力度,进行有效的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宣传,注重创作队伍的培养,贴近群众生活,用舞蹈更好地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情感,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于平.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2).

[2] 莫贤超.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探析[J].科教文汇,2014.(12).

(作者简介:刘畅,女,本科,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文舞蹈)(责任编辑 葛星星)

作者:刘畅

舞蹈创作分析论文 篇2:

传统商业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分析

摘要: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传统商业文化除了具备商业功能以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而这些内容是现代舞蹈创作重点吸收的内容,也是舞蹈创新的灵感来源。本文将在分析传统商业文化对舞蹈创作积极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科学利用传统文化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舞蹈创作中传统商业文化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商业文化 舞蹈 创作

传统商业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在启迪现代商业智慧、丰富现代商业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当然,传统商业文化同时也是生活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生活艺术气息,是现代文化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利用类型。舞蹈创作作为创作者对文化生活感触的舞蹈艺术表达,其来源主要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接触和感悟。实际上,传统商业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内涵和元素经常为舞蹈创作所引用,并且赋予了舞蹈更多新鲜的内涵和活力。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从深层次把握传统商业文化在舞蹈创作方面的功能是创新舞蹈创作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式,也是顺应传统商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传统商业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表现

(一)传统商业文化是舞蹈创作的思想源泉。舞蹈创作是创作者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真实经历进行的艺术构思,换言之,丰富的生活经历是舞蹈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传统商业文化虽然体现的是商业活动中的文化内容或者元素,但其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性,对于舞蹈创作具有十分積极的启示,并且在拓宽舞蹈创作思路方面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传统商业文化是沟通舞蹈创作与舞蹈欣赏的重要桥梁。舞蹈创作的目的是创作出能够吸引更多观众欣赏的舞蹈作品,而观众对舞蹈的欣赏更多的是从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方面入手。基于传统商业文化基础上的舞蹈创作所依靠的是传统商业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民间性和公众性使得观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功底,从而使舞蹈创作的作品更容易为观众所欣赏和接受。

(三)传统商业文化赋予了舞蹈创作更大的开放性空间。传统商业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融合,并且在广泛的商业交往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形势使得该文化内容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除了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提取和利用以外,还会根据文化的深层次含义或现实性意义进行开放性的拓展,使得舞蹈创作具有更强大的开放性,在创作和演绎中不断发展。例如传统龙江商业文化是在多民族生活、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商业文化,其在舞蹈创作中的使用更多的是与当地生活中的思想相结合,而这就是开放性的重点体现。

二、舞蹈创作中合理利用传统商业文化的策略

(一)突破思想局限。传统商业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的利用是建立在充分认识和认同传统商业文化的舞蹈创作功能的基础上,而目前的舞蹈创作更多关注的是传统民俗文化等非商业文化类型,对传统商业文化的排斥性比较强,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传统商业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的利用。因此,舞蹈创作者要在平时的创作中突破传统创作思想的束缚,多接触、多思考、多利用传统商业文化,从多角度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内涵进行理解。

(二)整合传统商业文化。由于历史发展方面的原因,如今的传统商业文化更多地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通过深入搜集、挖掘才能够获取。为了更好地利用传统商业文化来进行舞蹈创作,创作者要在平时的创作过程中多搜集、整理关于传统商业文化的内容,丰富对传统商业文化整体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对龙江商业文化发掘和传承的机会,多了解各地区的龙江商业文化,从中获取更多舞蹈创作的灵感。

(三)构建传统商业文化集合。传统商业文化虽然是在地域性商业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业文化形态,但历史的发展已然淡化了其地域性的差异,使得商业文化更多地具有了开放性和普遍性。在平时的舞蹈创作过程中,除了要注重传统商业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外,还要通过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形式的融合来获取新的文化内容,以此丰富舞蹈创作的文化思想来源,使舞蹈创作更“接地气”。

三、结语

在当前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通过舞蹈创作来传承和发展传统商业文化逐渐成为一些地区传统商业文化发展中重点探寻的路径。虽然传统商业文化与舞蹈创作之间的关联性相对比较隐蔽,但其对舞蹈创作的影响却在不断地深化和凸显。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商业文化在舞蹈创作方面的功能,要在注重舞蹈创作理念更新的同时,通过整合传统商业文化和构建传统商业文化集合等方面来丰富传统商业文化的内容体系,为舞蹈创作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智博.拓宽龙江文化艺术传播途径的几点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16).

[2]王芳,陈立勇.“一带一路”倡议下龙江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刍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Z1).

★基金项目:本文系绥化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龙江商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HSK2017053)。

(作者简介:李清洁,女,硕士研究生,绥化学院音乐学院,绥化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舞蹈编导与教学工作)

作者:李清洁

舞蹈创作分析论文 篇3:

作品结构对于舞蹈创作的作用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舞蹈做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当今注重创新的社会,舞蹈创作称为舞蹈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我国舞蹈创作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舞蹈创作问题的原因,并深入研究了作品结构的内容及表现方法,积极探索了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以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作品结构;舞蹈创作;作用;分析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舞蹈创作是对日常情感的表达,是人们感情的升华。作品结构是舞蹈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舞蹈的内容,深化舞蹈所蕴含的精神。研究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能够探索舞蹈创作的灵感,帮助人们理解舞蹈的精髓。同时,舞蹈创作有利于舞蹈编导更新创作模式和创作方法,提高舞蹈的吸引力。

1 我国舞蹈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流程性

舞蹈创作是人们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其中寄托了创作者的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内容。因此,在同一个舞蹈素材面前,不同的创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尽相同。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舞蹈创作存在着模仿套用等现象。舞蹈创作趋于僵化,经典的舞蹈作品不断被模仿,导致新创作的舞蹈作品缺乏感染力,模仿和抄袭来的舞蹈作品只是照搬经典作品的模式,缺乏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体验,作品的流程性过强。

1.2 空洞性

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舞蹈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舞蹈创作者应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济引入到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但是现阶段很多舞蹈创作内容空洞,在金钱的诱惑哦下,很多创作者只是注重舞蹈形式和舞蹈动作的创新,缺乏自身的感情及生活经历,舞蹈作品比较空洞,创作者在主题及表现技巧等方面缺乏成熟的运用,舞蹈作品没有内涵,导致舞蹈创作缺乏艺术魅力和鉴赏价值,人们越来越看不懂舞蹈想表达的内容,很少有舞蹈作品能够感动观众。

1.3 双层性

舞蹈创作者在进行创作之前,首先要确定舞蹈题材,将舞蹈作品的内容放到一定的舞蹈形式之中。这就要求创作者才处理舞蹈主题、表现方法、表现技巧等内容都要依据一定的审美规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舞蹈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体现舞蹈的艺术魅力。但是,在我国的舞蹈创作中,一些舞蹈创作者缺乏重视舞蹈内容和形式的双层性,只注重舞蹈的动作和形式,缺乏深刻的内涵,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导致观众在观看舞蹈之后无法理解舞蹈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因此,舞蹈创作应重视内容和形式的双层性,注重舞蹈内容和舞蹈形式的结合,提高舞蹈的艺术鉴赏价值。

2 我国舞蹈创作问题的原因

2.1 缺乏真情实感

舞蹈是生活感情的艺术表达,舞蹈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创造者生活经历和情感的投入。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舞蹈创作者在重视情感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升华。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更加注重金钱和经济利益,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不能免俗。尤其是在一些商演中,舞蹈创作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观众的数量。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商演舞蹈着重裸露,舞蹈动作妖艳,缺乏创作者的真情实感。而缺乏真情实感的舞蹈创作难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在舞蹈欣赏中缺乏情感体验,只是对舞蹈动作的欣赏。缺乏真情实感的舞蹈创作难以实现舞蹈的价值。

2.2 缺乏本土意识

现阶段舞蹈创作应从本民族的舞蹈特征和文化习俗出发,创造出符合人民群众审美意识的舞蹈。当前,那些无法被人们接受的舞蹈都是不符合我国社会和民意的舞蹈,人们无法领会舞蹈的内涵与情感,导致这些舞蹈遭到人们的抵制。虽然,随着现代舞蹈的发展,国外的舞蹈形式及舞蹈理念被运用到我国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但是我国的舞蹈创作应以民族舞蹈的特征为创作基础,采用国外舞蹈形式及舞蹈理念完善我国的舞蹈创作。有些舞蹈创作者缺乏本土意识,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缺乏对国家制度、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考虑,一味采用国外的舞蹈创作形式和创作理念,导致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不符合本土观念。

2.3 目的性过强

舞蹈是人们生活的艺术表达,但是正因为舞蹈创作来源于生活,所以舞蹈创作必须为社会现实服务。由于舞蹈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导致舞蹈容易受到金钱等功利的诱惑,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就学会用舞蹈来表达情感。例如:人们在狩猎回来后、丰收时、打仗时都会用舞蹈来表达情感,表示庆祝和鼓励。这正是舞蹈积极目的的体现。但是,在现代生活中,舞蹈创作存在着消极性的目的。例如: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在街上开展舞蹈表演,这类舞蹈表演衣着暴露鲜艳,动作妖娆,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从而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但是这类舞蹈的创作时间和排练时间较短,并且没有舞蹈内容和情感的要求,只注重舞蹈动作的吸引力。消息的功力目的导致舞蹈创作内容空洞,缺乏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

2.4 缺乏对作品结构的研究

优秀的舞蹈作品是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要深入研究舞蹈作品的结构,遵循舞蹈形式的规范,运用科学合理的舞蹈表达形式,揭示舞蹈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首先,从舞蹈内容来说,舞蹈表现着创作者的情感、经历、潜意识等等;其次,从舞蹈形式来讲,舞蹈作品的题材、种类及表现方式都体现着舞蹈作品的价值;最后从总体来看,舞蹈作品结构是舞蹈内容与舞蹈形式的统一。创作者在总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构思舞蹈作品的内容及情感,通过选取题材、表达方式及表现方法等形式将舞蹈内容融入到具体的舞蹈动作中,提高舞蹈的艺术价值。

3 舞蹈作品结构的内容

舞蹈作品结构主要是指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研究舞蹈作品结构就是将舞蹈动作进行剖析和重构,在频繁的动作练习逐渐掌握舞蹈动作。首先,舞蹈是各种身体动作的综合体现,舞蹈需要人的肢体运动来完成,许多身体动作综合起来形成舞蹈作品。在舞蹈动作中,不同的动作组合会呈现出不懂的舞蹈类型,蕴含着不同的内容和情感。从舞蹈欣赏的角度来讲,观众首先接收的是舞蹈的具体动作,从具体的舞蹈动作中体会舞蹈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因此,舞蹈动作是舞蹈作用的精髓,舞蹈创作必须重视舞蹈的动作结构。

4 舞蹈作品结构的表现方法

4.1 形体表现

舞蹈作品结构具体体现在形体上。舞蹈的动作都有动静缓急之分,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要保持动静结合、缓急结合。在舞蹈创作中做到有动有静、有缓有急且动静缓急相互协调。舞蹈者在动作中的幅度、力度与速度达到有机结合,充分体现舞蹈的柔美与灵动。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舞蹈形体美,使观众在形体动作中体会舞蹈所蕴含的内容与情感。

4.2 神韵表现

舞蹈作品的动作结构还体现在舞蹈的神韵上。对于不同类型的动作,要有不同的神韵。例如,柔美的动作则需要温婉的神韵,激烈的动作则需要刚强的神韵,张弛的动作需要舒缓的神韵。在舞蹈中将神韵与动作相结合,使舞蹈动作与舞蹈者的内在精神融为一体,提高舞蹈的艺术价值。

4.3 力度表现

舞蹈作品结构具体体现在舞蹈动作的力度中。舞蹈动作要刚柔并济,在具体的舞蹈动作营造出刚柔、强弱、稳重、灵动等不同的动作力度,使舞蹈动作在力度上富有变化。因此创作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舞蹈动作的力度变化,使舞蹈动作与舞蹈力度相结合,提高舞动动作的协调性。同时,舞蹈动作要与乐曲相结合,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来变化动作的力度,使舞蹈动作的力度与音乐旋律完美结合,增强舞蹈欣赏者的音乐体验。在音乐中体会舞蹈有利于欣赏者深入音乐情感之中,一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感悟舞蹈所蕴含的情感。

5 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5.1 提高个人修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艺术的创作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拥有较高的个人修养、丰富的人生经历、开阔的艺术视野及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创作出符合人们需求的舞蹈作品。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舞蹈创作必须从生活中提取灵感和内容。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深入现实生活之中,具体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不断地积累生活素材。从生活素材中提取创作内容。同时,创作者还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对各种生活素材进行整理和生活,事繁琐的生活变为灵动的舞蹈。例如,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将一个生活场景表现在具体的舞蹈动作中,并在舞蹈动作中加入相应的感情因素,提高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样的舞蹈作品有利于引起观众的共鸣。为达到这一效果,舞蹈创作者必须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深入现实生活之中,了解人民大众的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现实生活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总结其中蕴含的感情。在整理和总结现实生活之后,还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创作者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创作技能,实现生活与舞蹈形式的完美结合。确保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既具有形体美,有具有内涵美。

5.2 完善专业知识

完善的专业知识是舞蹈创作者进行创作的前提,舞蹈创作者不仅要深入了解舞蹈内涵,还要具备完善的舞蹈基础。首先,舞蹈创作者要具备舞蹈表演的技能,熟悉每一个舞蹈动作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了解表演着的舞台心态,将自己带入舞蹈表演者的角色,依据舞蹈表演者的表演要求和心理特征进行舞蹈创作,才能创作出符合舞台需要的舞蹈作品;其次,舞蹈创作基础是创作者进行舞蹈创作的前提。并不是每一个会舞蹈的人都可以进行舞蹈创作。舞蹈创作不仅受舞蹈基础的现实,而且还受到创作者个人素质的限制。舞蹈创作者的全局意识、创新能力及舞蹈创作技能是舞蹈创作的重要条件。因此,舞蹈创作者必须完善自身的舞蹈创作知识体系,强化舞蹈创作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新的舞蹈创作知识和舞蹈创作技能,使舞蹈作品具备时间性;最后,舞蹈创作者还要加强对作品结构的研究,深入了解舞蹈内容与舞蹈形式之间的关系,掌握舞蹈动作的表现方法,提高舞蹈的结构性。

5.3 端正艺术理念

艺术观念在艺术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在舞蹈创作中,舞蹈作品的结构性要求创作者端正艺术理念。首先,舞蹈创作者要充分认识舞蹈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舞蹈是为了服务社会现实。使创作者自认识舞蹈的基础上正确选择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为此,舞蹈者应将舞蹈与我国的国情、社会制度、人们的生活状况相结合,从生活实际出发,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舞蹈作品;其次,创作者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应自觉抵制金钱等利益的诱惑,保持舞蹈创作的纯洁性。将舞蹈内容、舞蹈情感与舞蹈形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观众在舞蹈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寓意深刻的舞蹈作品更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舞蹈服务于社会的目的。

5.4 激发创作动力

舞蹈创作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创作者在自身的生活经验及情感经历的基础上,将现实生活转变为灵动的舞蹈艺术。舞蹈创作的过程需要创作者的精心考虑和雕琢。舞动作品的结构性要求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尊重创作者的外部需求。例如,对创作者进行资金支持和奖励等。只有创作者的外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集中经历进行舞蹈创作。同时,舞蹈作品的结构性要求舞蹈内容与舞蹈形式相协调。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不断创新舞蹈内容、情感及变现手法,实现舞蹈内容与形式统一。另外,优秀的舞蹈作品还要求创作者在舞蹈中引入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提高舞蹈作品的鉴赏价值。

6 小结

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品结构的研究成为舞蹈创作的重要工作。在我国舞蹈创作过程中,存在着流程性、空洞性、双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创作者真情实感及本土意思的缺失有着直接关系,文章从作品结构的表现方法入手,分析了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对创作者的影响,重点强调了作品结构在创作者个人修养、专业知识、艺术理念及创作动力等方面的作用。研究作品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改进舞蹈创作方法,提高舞蹈创作水平,而且对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静静.浅谈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情节”设定[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2]祝琳琳.叙事舞蹈作品中的变形手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李昂.艺术想象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呈现与运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4]郑伟伟.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5]蔡艺萌.叙事舞蹈作品中的动与静对比修辞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马亮

上一篇:古代书画艺术论文下一篇:碳金融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