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大理模式”的内涵及其成效,评析了“大理模式”的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改造“大理模式”的现实路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困惑与路径探析

摘要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分析农村生态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以新农村建设为有效载体,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并从促进产业生态发展等多方面入手,加强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农业对于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关键词 生态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途径

党中央明确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这一发展目标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将“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点说明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重要地位突显,它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也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提高人们幸福指数增添了新的内容。

所谓生态文化,它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融洽相处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根据生态发展与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最优化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意识的总和。它是一种启迪“天人合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境界,是引导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形式。他预示着人类必须进入一个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新时代。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包括消费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科技观和发展观。在广阔的农村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将使可持续发展思想观念渗透到广大农民的行为、意识中去,使农村社会群体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协调自身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就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使得生态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社会精神基础和体制保障。

1 生态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定位在“解决温饱奔小康”这个目标上。经济发展以粗放式为特征,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观念的形成。因此在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现。主要体现在: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发展数量、忽视经济发展质量;重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忽视了对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导致价值取向的扭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农村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的视角,从广义的角度看,包括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内容;狭义的角度看,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它是把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相结合,以维护生态,保障人们在发展中追求到幸福为目标,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个涵盖农村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系,如感恩文化、敬畏文化、和谐文化、“孝”“善”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等体系在内的综合系统。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追求的不仅是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交互系统,更重要的是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交往状态的最大值。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友好相处,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尚往来,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持续发展,都应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所应达到的理想目标与状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也基于这样的目的。这一建设,既要突出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还要建设将一种生态的交往文化、人文文化表现出来[1]。 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深化生态文化建设,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这样的建设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2 農村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生态文化就是人类按照生态规律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质生态文化扭曲、制度生态文化缺失和精神生态文化空白。目前新农村中生态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生态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够。生态文明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生态文化提出的时间更短,许多人对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十分肤浅,认识尚未到位。从工作层面上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还不明确。人们对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没有充分理解和接受,更没有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二是对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虽然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村面宽量大、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总量偏低,资金投入面临较大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国家投资主要用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而生态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则主要依靠民间资金投入。投入项目一般在规模小、风险低的娱乐业、音像业、网络服务业和书画装裱业等。生态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于零敲碎打的低水平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另外,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造成一些景区只有生态资源景观而缺乏生态文化亮点。三是农民素质亟待提高。目前,留守在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和妇女,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加之生态文化教育宣传普及不够,难以使他们形成生态价值观念。同时农村基层政府普遍缺少知识全面、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对生态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四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逐年增多;农药、农膜、化肥等有机物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畜牧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已成为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破坏严重;水源、河流、海域污染加剧。五是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由于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在岗人员老化严重,基础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思想、意识、业务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活动的需要。再加之管理上缺乏的约束机制,致使大多数基层农村文化部门抱残守缺,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基层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活力。现有文化设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六是农村普遍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受几千年封建迷信的影响,旧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价值观念在农民生产生活中根深蒂固。这也是亟待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生态文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自身经济、旅游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根本在于农村生态文化缺失。不首先解决农村生态文化缺失问题,新农村建设将是残缺的不到位的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目前提高农村生态文化意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必须将其置于全新的高度来执行、实践;另一方面,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依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层次、分步骤进行具体的战略规划。

搞好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工作,能够不断促进农民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转变人们生产生活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尤其是在农村营造一个浓厚的生态文化环境,向农民传递文化正能量,引导利用业余时间做更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愚昧、迷信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推动新农村乡风文明程度的提高[2]。同时,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战略之一,建设新农村生态文化也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3 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1 转变行政职能、履行政府责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应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承担着倡导、维护、监控等重要责任。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向选择中,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首先在消费领域政府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文化,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互惠互利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辩证的资源观和理性的消费观。倡导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行为,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是政府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了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配齐相应的文化管理人员,负责农村生态文化组织协调、建设的规划、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明确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理顺关系,建章立制,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村、镇各级基层组织要有专人负责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协调解决。再者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板报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农村发生的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进行有效的舆论監督,对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褒扬,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并建立农民信息和意见反馈渠道和机制,让农民为生态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理念十分重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加强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较高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投身于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农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宣传教育活动要从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确保宣传教育取得实效。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及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3.3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生态农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文化理念构建农村生态农业体系,将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4] 。正确处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体系,这是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要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地区的环境生态实际,既要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更要注重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持续维护。同时也要与生态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搞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作用,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注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活垃圾的无公害处理,形成完善的生产生活生态产业链条,并使其融合到生态平衡中,对自然生态破坏大的产业要控制或停业。产业政策要体现对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生态导向,鼓励农村发展生态产业,走生态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尽快把服务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完善其市场体系,注重其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同时基层各级政府要进行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搞好农村生态文化宣传,让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生产进行科技和技术指导,让生态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3.4 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开展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农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很多的先进的文化活动形式。这些文化活动是农民群众农闲时节的重要娱乐活动内容,也是农民群众的精神寄托所在。在建设新农村生态文化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传承,如秧歌、唢呐、舞龙、高跷、薅草锣鼓等。在此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对现代文化活动形式的传播和引入,如广场舞会、红歌传唱、登高、乡镇各种文化节等活动。这样不仅对历史文化进行了有效地传承,而且引进现代文化形式,丰富了新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对提高农民群众的现代生态文化思想意识、知识水平、文化技能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3.5 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

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统筹安排、搞好规划、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一是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完善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统筹安排,编制相应的建设规划,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纳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在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前提和基础上,要完善村镇规划,尤其是中心村的文化规划工作,发挥中心村对周边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农村民房建筑设计也应渗透文化的元素,把房屋建筑、交通、安全饮水、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规划结合进行,与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基础设施建设要向规划点集中,用规划引导散居农户和过于分散村落向中心村、镇聚集。以便于有效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 二是政府财政要大力支持,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政府补助性财政建设资金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的主要来源,政府各部门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有针对性的资金投入。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奖惩措施的落实、管理办法的完善,来形成建设合力,促进激励和调动群众在各方面的工作热情,掀起建设新农村的热潮。三是要落实责任,完善农村生态文化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中把对基础设施的管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落实解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的“有人建、无人管,有人用、无人修”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规划阶段就应考虑运营中管护经费的使用,将其纳入项目总投资或明确管护经费来管理,建立完善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有条件的行政村,应制定卫生保洁、图书室管理、长效机制绿化养护,做到人员、制度、经费“三落实”。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除了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以外,建立群众激励机制才是推动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切合实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大力提升农村生态文化程度,激发农民自觉自愿的参与投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去。政府要引导农民参与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抓好宣传引导、加强组织协调、资金整合、有针对性的指导、政策激励等各项工作。同时要树立典型,鼓励先进,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

4 结语

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社会全力支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推进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戴圣鹏.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3-45.

[2] 李燕华,党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83-85.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N].人民日报,2012.

[4] 张洪新.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08(10):49-50.

[5] 韦生彬.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59-7660.

[6] 徐玉明.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作者:孙杰

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理模式”探析

摘要 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大理模式”的内涵及其成效,评析了“大理模式”的特点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改造“大理模式”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抓两头促中间 大理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下简称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模式探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多年来,作为多民族聚居和欠发达地区的大理州因地制宜地实践新农村建设,逐渐形成了“抓两头促中间”模式,推动了全州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抓两头促中间”模式仍需改革和完善。

一、新农村建设“大理模式”概述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和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阶段、一个地方,应根据现有条件而有所侧重。在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阶段,大理州根据区域位置、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实践新农村建设,在尽力帮扶“差村”、精心指导“好村”的同时,不断试点“中间村”,逐渐形成了以贫困村整村推进、小康村典型示范和“中间村”提升转化的“抓两头促中间”模式。即一头抓贫困地区,开展“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实施到村到户的“866”工程,一头抓基础好、潜力大、干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建设小康示范村,同时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中间类型农村的新农村建设。

目前,“固强补弱”、“抓先帮后”、“抓两头促中间”已经成为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抓新农村建设的一贯做法,不仅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而且为群众长期稳定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2006-2009年,大理州筹措各类资金31.40亿元实施了400个行政村“866”建设项目,19.52万户79.9万人整体上基本摆脱贫困;安排了4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安排了4000万元财政资金引导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涉及祥云和宾川两县的11个乡镇、2个华侨农场、52个村委会、21.5万人;投资43744万元,实施了25个小康示范村建设、1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惠及群众36736户、144740人;投资1710万元,实施了2009-2010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114个。同时,大理州不断加大“中间村”的建设力度,并通过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及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全州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大理模式”评析

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抓两头促中间”的“大理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抓出了典型,打出了一批小康村旗帜,树立了一批贫困村发展的典型,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该模式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和试点探索阶段,借助行政手段的强大力量,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该模式是欠发达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的一种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大理州的最佳结合和生动实践,也是工业和社会借政府之手反哺农业的最好体现。

从短期来说,“抓两头促中间”的“大理模式”属于基本依靠政府的财力、物力投入和人才支持,主要由政府来组织推动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或外部牵引型的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下,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由当地党委和政府或对口支援部门负责制定,建设规划和项目的具体实施及监督由政府或有关承担部门来全程负责,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和对口支援部门筹集的资金,整体呈现出“输血”为主、农民参与程度有限却持欢迎态度、实施范围重点选择、建设成效短期显著的特点。

从长期来看,由于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制约和障碍因素及公共财政制度的缺陷,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大理模式”在新农村建设由试点示范逐步转向区域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必将成为急需改革和尽快完善的模式。因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只有把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大理模式”的重“点上示范”轻“面上推广”、重“政府驱动”轻“市场带动”、重“外部输血”轻“内生造血”等偏差将更为集中,其应用性、持续性将受到严峻挑战。如何优化和改造“大理模式”,有效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整体推进必然成为一个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大理模式”的优化和改造

综上,在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阶段,大理州通过政府的直接扶持和资助,强力推进“输血”工作,州域广大贫困地区和农民也纷纷脱贫,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但离农村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在新农村建设由试点示范逐步转向区域整体推进阶段,大理州应继续立足自身实际,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区位、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国家政策等因素,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优化和改造“抓两头促中间”模式。

1、以“抓两头”为指向,积极实施“四大工程”

(1)实施洱海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程

以洱海流域为中心,加快大理市“百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加大洱源县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力度,推动洱海流域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建设。在大理市、洱源县的主要乡镇、中心村(示范村)建成若干个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设施相对完善的生态文明重点示范区,切实保护治理好洱海流域地区,夯实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实施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工程

以大理州的祥云、宾川、弥渡、巍山、剑川、鹤庆、漾濞7个县为重点,依托当地重点城镇、中心集镇、旅游小镇及中心村(示范村)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突出特色,打造以优势产业聚集区、特色旅游发展区、加工流通集合区、重点项目辐射区、民族和谐聚居区等为主要类型的共7个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实施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建设工程

以大理州的永平、云龙、南涧县为重点选择地理位置相邻近、产业发展趋同的山区,以处于区域中心的乡镇的整乡推进为依托,突破乡域行政界线,推行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建设,实现对千村推进模式的提升。同时,对全州特别困难的地区,以解决温饱、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自然村为重点,继续给予扶持。

(4)推进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工程

认真总结大理州的祥云和宾川两县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试点经验,突出重点,扩大试点面,加快建设进程,以公路建设带动示范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坝区的产业发展带动山区、半山区的产业发展,以加工业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以生态建设带动生

态旅游产业发展,以基层组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以示范园区建设带动乡镇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建设提供样板。

2、以“促中间”为指向,积极打造“中坚村”

从大理州的情况看,除列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外,还有大量的村是既没有突出矛盾问题,也没有明显亮点的“中间村”。“中间村”人口数量大、分布广、影响大,其发展状况对全州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在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大理州必须深化“中间村”建设试点工作,强化组织发动、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整合、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主体作用、深化农村改革、夯实基层组织,大力提升基础条件好的“中间村”,积极发展基础条件一般的“中间村”,稳定基础条件差的“中间村”,力争把“后进村”发展成“中间村”,把“中间村”发展成为“中坚村”。

3、以“造血”能力建设为指向,整合多种个体模式

在优化和改造“抓两头促中间”模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下列个体模式的指向及其多层次的整合,始终突出产业支撑及“造血”能力建设,才能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1)生态工业引导

生态工业化和绿色农业紧密结合,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生态工业型转变,增强生态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是大理州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路径之一。大理州应结合“工业强州”战略,以既有的12个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为载体,整合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等发展生态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引导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2)特色农业带动

目前,大理州主要通过特色种植业带动发展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不断掀起发展特色产业的新高潮,带动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大理州应着重在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托多样而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实行乡或村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养殖业,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及市场对接,积极发展加工业,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和农民增收。

(3)旅游业推动

大理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旅游知名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业对当地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大理州应当重新审视旅游业的发展定位,通过旅游业的创新,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要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借助旅游业实现旅游扶贫。不仅要通过旅游资源挖掘、交通条件和配套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大力发展风景旅游村,还要通过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使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输血”和“造血”双重功能,真正实现旅游业及当地农村的持续发展。

(4)劳务经济助推

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可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可以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同时,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助推新农村建设。长期以来,大理州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较少,同时由于土地普遍贫瘠、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又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在下一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中,大理州应制定提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政策和提供相关的信息,加强外出务工的指导、培训和引导,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初始劳务经济规模的形成,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作者:杨运星

畜牧养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爬坡年,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建设新农村值得思考。文章以湖北十堰市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可资借鉴的八种模式选择,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中西结合部;十堰贫困山区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占国土总面积近七成的贫困山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湖北十堰市为例简要分析了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一、中西结合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特殊问题

1 自然环境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掣肘。位于中国中部的鄂西北山区十堰,地处秦巴山脉,是鄂、渝、陕、豫四省市交界结合部,地跨东径109度11分~111度16分,北纬31度30分~33度16分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里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日趋加剧,已成为农业发展及社会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由于多年来投入不足,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公用设施发展滞后,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从1999年开始,十堰市连续五年持续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十堰市目前公路、电视、电话村村通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缓慢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瓶颈。十堰山区耕地资源十分狭小,人均占有耕地0.7亩,其中水田只有0.22亩,旱地大多为坡地,几乎全靠望天收。但丰富的山场资源、小水电资源蕴藏着取之不竭的财富,利用山场资源,培植壮大柑桔、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草食畜牧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的潜力巨大。但由于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成熟、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息闭塞、缺少资金扶持等因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致使十堰市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增产不增收,使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在总量上与其他地区有拉大趋势。

3 农民文化素质低、困难群体庞大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难点。文化教育落后是贫困地区的一大症结。目前,由于农民受生计所迫,外出务工多和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加上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等等,贫困山区陷入了人口多但新农村建设合格主体严重缺乏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为:(1)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调研统计,外出务工人口占到劳动力的60%以上,有的甚至举家外出打工。目前,在农村很少能见到青壮年劳动力,稍有一点文化和门路的都离开农村外出谋生。留在农村的除了老弱病残就是妇女儿童,要么就是文化素质太差无法在外谋生的,即人们戏称的“993861”(老人、妇女、儿童)部队。(2)本主人才极度缺乏。据调查统计,文盲和半文盲的劳动力规模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3)农村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也助长了小农意识。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民对集体缺乏认同,只关心自己家庭的生活如何提高,对投工投劳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村支两委很难调动劳动力从事农村公益事业。这样的人口结构和心理状态,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得不到政策充分支持、政策性实惠少是中西结合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又一憾点。十堰市地处中西结合部,虽亦中亦西,但既享受不到西部的政策优惠,也没有中部的区位优势,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匮乏。200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扶助农民的优惠政策,但山区农民所得甚少。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生产资料补贴、农机补贴,虽然省里给予倾斜,但农民人均得到实惠只有30多元;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山区农民不仅不能从中得到好处,反而因粮价上涨增加了农民购买口粮、饲料的支出,加重了负担;国家和省里向粮食大县倾斜的政策,如优粮工程、沃土工程、高产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山区基本没有项目,基本没有得到实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由于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因而十堰市在新农村建设和运作上,因地制宜,探索了八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1 资源集约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建立起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十堰市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提高技术水平,改进设备和生产方式,克服粗放式经营,加快资源集约型经济建设。

2 工业企业型新农村。即在“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的个别农村,以当地基础条件为出发点,以发展工业企业为契机,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及其拉动力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乡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农村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

3 特色产业型新农村。邸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依靠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专业村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如郧县自浪镇杨沟村143户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按照“发挥优势、退粮种姜、富民强村”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经过5年努力,将本村643.8亩耕地全部种上黄姜,农民人均纯收入近8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洋楼村”、“富裕村”。

4 生态旅游型新农村。即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生态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农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发展生态旅游业要注意挖掘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建立和完善与生态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和服务。

5 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即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

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把乡村的发展与休闲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投资少、收益好、见效快是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建设最为显著的特点。全国各地的休闲农庄型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也有效带动了“农家乐”经济的迅猛发展。

6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指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充分利用山区广阔的牧场资源,大规模化发展畜牧养殖业,并实行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必需条件是: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特色的养殖品种和相应的市场需求。畜牧养殖带动型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粪便污染;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养殖,规避市场风险。

7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即以科学利用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兰i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如郧西湖北口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联接鄂陕的小商品集散地。

8 劳务经济型新农村。即以劳务培训为切人口,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且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但需要注意:发展劳务经济要讲究规模经济,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政府的力量促使初始规模的形成;政府要加强引导,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

三、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各方努力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贫困山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遵循几个原则。(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逐步实施。贫困山区基层领导必须要多做“工程师”,少做“设计师”,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科学分析,充分论证,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及试点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分阶段、分步骤抓好推进工作;切忌盲动、“一刀切”、“一阵风”、运动化。(2)充分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选择和劳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建设成果的享有者,选择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既要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又要充分相信群众,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忌以(命)令代引(导)。(3)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新农村建设,既要考虑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的承受力,又要扎实工作,干出成效;切忌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2 处理好几个关系。(1)“靓村镇”与“硬腰板”的关系。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不只是建设新城镇或新村庄,使村镇“靓”起来,更重要的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腰板“硬”起来。只有农民腰板“硬”起来了,才能为新城镇或新村庄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2)“鼓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要想鼓口袋,须先富脑袋”,“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必须知识化”。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既要千方百计使农民“口袋”鼓起来,更要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内涵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农民“就业有路,打工有门,致富有术”,使农民“脑袋”富。只有使农民“脑袋”富起来了,才能为农民口袋鼓保持持久的后劲。(3)“重整齐”与“有特色”的关系。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既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几村一业”、“几村一晶”,更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突出特色,“一村一业”、“一村一品”。(4)“外力帮”与“自己干”的关系。因贫困山区社会经济的弱质性,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扶”、“外力帮”,为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而有效的公共产品,更需要充分发挥山区农民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精神,转外力为内力,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又好又快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作者:王道国

上一篇:精益管理中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