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诸多管理环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赋予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内涵,使得财务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 篇1:

财务管理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

[摘 要]新会计谨慎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个别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滥用谨慎性原则,造成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严重影响了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另外,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会計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一方面要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要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多层次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16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多种处理方法中选择对企业经济活动净收益和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影响最小的一个方案,换句话将就是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工作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充分对风险和损失作出估计,尽可能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低。另外,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企业的规章制度避开企业经营的风险,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及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掌握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同时,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由于比较灵活,所以其在经验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定要实现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掌握及有效运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能够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帮助企业有效避免经济危机。

新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原则,是指企业不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各项交易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再次确认、计量及报告,不应高估资产或者低估负债。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值,其经济意义是指资本只有得到维护后,才能确认其净收益。可以说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可以充分地估计出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而企业经济活动中又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又决定着企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的把控。所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科学与合理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一些经营风险,因此,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2.1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实施,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企业财务账面上的金额超过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保证资产的真实性,符合谨慎性原则。

2.2 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量

有个别上市公司在企业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任意调整企业固定资产的类别,将在用的固定资产列为闲置资产,降低因计量折旧而增加的费用金额来调整企业财务利润,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而对固定资产计量折旧,可以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2.3 企业财务收入的确认

企业财务收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不是从企业偶发交易或者事项中产生的;第二,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减和负债减少两者同时兼得,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第三,因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

2.4 或有事项的确认

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并同时对或有事项确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作为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该义务的仅能可靠计量。

2.5 披露关联方的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二条已经明确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以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对于已经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但应当披露与合并范围外各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

3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让财务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应该加大企业财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及贯彻执行力度。加快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明确企业财税审计部门的职责,要求企业各部门要配合财税审计部门的工作,尤其是企业财务部门,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如果采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财务管理资产进行计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企业的收入超分配。

3.2 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为了给企业财税审计部门强有力的保障,企业要明确对企业资产定期进行审计的程序,从而加强企业财务法律的可操作性。另外,企业也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办事,以降低人为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不应该只在表面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例如:对企业财务人员所处理的发票、账目等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财务人员是严格按照职业要求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业务进行处理,杜绝不规范的现象出现。另外,企业还要对账目进行核实,并在年终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清查,当调整保管员时,要全面清查其所保管企业的一切材料,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企业资产的保管人员组成资产盘点小组,从而保证企业资产盘点结果的准确性。

3.3 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遭受的侵蚀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资产补偿不足、资产价值从分配渠道中流失等;企业与外部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呆账坏账损失随之增大,企业很多债权难以实现,虽已挂账,却造成事实上的损失等。企业财务管理若按照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加以处理,不仅可以使资产价值得到足额补偿,而且企业财务呆账损失也可以得到弥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4 解决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

运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坏账等潜在损失予以合理确认和反映,從而使会计报表等信息资料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效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将企业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坏账准备的形式作为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可以提醒报表使用者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或者说,该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可能低于报表数字,由此使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债权情况。

3.5 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谨慎性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落实企业安全实施监督机制。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了解且遵守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资产经济进行严格监督。有一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变得越来越低,有的企业为了牟取私利,会聘用一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来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在企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道德思想观念差,自控管理能力不足,丧失了会计人员应有的监督行为。面对这种现象,企业应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考核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谨慎性及工作质量。

4 结 语

企业可以依据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来制定适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更好地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产和经济活动的净利润。总之,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推动的作用。对于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而言,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要运用好新会计谨慎性原则,才能有助于企业领导的决策。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财会知识和法律法规,更要懂得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棠.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2).

[2]陈腾龙.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

[3]张荷芳.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财务,2013(14).

[4]裴莉.在财务管理中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运用[J].商情,2012(22).

作者:孙月玲

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 篇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诸多管理环节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赋予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内涵,使得财务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实施

新会计制度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其不仅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全面,还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及服务能力较之前得到了较大提升。近年来,通过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办公设施购建及大量现代办公设备的购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软、硬件实力实现了质的提升。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环节薄弱、核算不规范等诸多现象。这些情况严重阻碍和抑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序推进,并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大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缺乏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事业单位在国家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政府部门的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影响国家管理的成果。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社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绝大部分经费都来源于财政预算内拨款,渠道相对单一,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管理层忽视,从而导致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中出现一些资金安全问题,给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经调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忽视资金使用效率。这些现情况都是缺乏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

2.缺乏财务预测及控制管理

一般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财政补助。然而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相对严密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不能对经费进行准确的预算,从而导致事业经费在使用结构及用途方面失去控制。因此,就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做好经费预算和相应的费用控制管理工作,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效率。

3.不够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

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政府职能改制及历史革沿等原因,其资金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问题,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体现在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循环机制,导致大额资金长期沉淀,影响事业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体现在资金管理机构的统筹能力不足,资金结构配置不合理,经常有资金在行业、部门间畸多畸少的情况发生。再者,擅自调控资金支出项目及结构,轻事业经费、重人员经费支出的局面尚未彻底扭转,违反“三公经费”开支规定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4.不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是受利益及业绩驱动的影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挤占专项资金,擅自改变用途、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二是专项资金核算不够准确,一些单位专项资金未单独核算,日常公共支出和专项支出相混淆,不能正确反映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

5.不到位的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事业经费支出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其工作效果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资金流量、流向及流动效果作为财政监督的基本内容,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还不够及时。

6.固定资产存量规模庞大,使用效率低下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业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国家财政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其代表国家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但同时出现了单位内部固定资产规模膨胀,闲置及弃用等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尤其是随着行业、部门间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加剧,单从国家层面看,资产重复配置的情况更为严重。

二、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1.树立新会计制度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新的《会计法》以及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来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一个明确,并确定其相关的责任主体地位。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相应的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树立起一定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认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

2.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为了能够确保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资金的收支和审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资金的使用和核算等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那么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应按照相关的跨级要求,要个执行相关的会计制度,使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的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加强一定的岗位制度,提高单位会计专业化的程度,才能够使现有的财务管理现状得到一定的改善。

3.对资金管理进行规范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专项资金使用不够规范的问题,从而导致才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多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一个明确的划分,明确其使用的范围,并制定一个严格的规定。在进行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相关的管理,这样能够更加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化。

4.强化财务预算管理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较为简单,在财务的预算方面也比较重视。但是在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缺陷。当前的会计制度下,应对财务的预算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并对其相应的控制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管理,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预算和控制体系,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5.加强资产管理及财政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程序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最大程度上减少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做好财政监督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到目前为止,行政事业对财务监督的工作仍然不够重视,从而导致在检查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一些问题,最终导致类似于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而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主要是在事后进行监督,而做好事中的监督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规模大小,制定一个合适的监督制度,并严格执行,最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以及其规范化。

6.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闲置利用率

对于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资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并制定一套奖励政策激励各单位、各部门搞好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收益;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实行有偿租赁的经营形式。同时,对于财务管理体系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加强现金流量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的数据统计,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风险全面的降低,只有这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其各种投资的风险也能大幅度的降低。从而达到相应的控制效果。

三、结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实施十分重要。其能够有效地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作出全面的评估。加强资产的管理以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对各种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的管理中才能更加科学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媛.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投资.2013(S1).15-22.

[2]曾卓瑜.新会计制度实施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问题的探讨[J].会计师.2013(14).119-121.

[3]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56-58.

[4]李晶.新制度下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7).49-51.

[5]汪峰.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政监督.2012(35).12-15.

作者:陈军

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 篇3:

浅析中小学财务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下的有效实施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文章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中小学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例,分析新旧制度执行衔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会计科目体系、折旧摊销到报表体系层层递进,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思维层面、信息技术层面以及管理制度等层面提出优化建议,为中小学做好新政府会计制度衔接工作,促进其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中小学;政府会计制度;衔接;思考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中小学会计制度的改进体现

中小学原有的会计科目体系中,带有明显的收付实现制特点,而在同一笔经济业务中,要想明确反映出中小学资产留存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一套账无法满足多方的需求。就目前中小学内部财务工作模式来看,仍然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着重关注资产负债的核算,而忽略了预算执行内容。同时很多预算会计的工作由财务会计兼任,无法准确、真实反映中小学资产情况,只会导致捉襟见肘,两类会计都无法保证质量。针对该项问题,政府会计做出了会计科目体系的改进,五类财务科目加三类预算科目并存,通过对两套科目体系的运用,发挥各自功能,满足多方的需要,不仅精细化了财务数据信息,也能够更好地彰显中小学财务状况,便于决策制定和角色定位的调整。为了更直观明确地体现会计科目体系的变化。

我国中小学事业单位众多,还存在一部分校企合办的中小学,而在原会计准则中,中小学并未将该部分的投资纳入报表范围,无法反映出中小学在运营中实际的投入产出比。而在《政府会计准则第2号———投资》中,对该方面有了新的规定,对中小学内部涉及企业投资方面,必须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且在中小学衔接新旧准则过程中,新增了“长期股权投资———新旧制度转换调整”科目,核算中小学中享有的投资企业所有权益,且将投资企业的报表纳入合并报表中。同时,原会计准则中,中小学需要在年末编制决算报告,对学校的预算执行、经济活动等进行反映,向上展现中小学经济现状。但是却没有考虑到社会民众对中小学财务信息的需求,由于制度和体系存在的缺陷,无法让财务信息得到准确、客观的反映。在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下,财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反映更加真实、收支表也融入了成本费用的概念,提高了财务信息对外展现的透明度。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中小学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加强政府制度深入理解

第一,针对性培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小学必须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针对性的收集财务报表、预算会计相关报表的信息,通过有效整合梳理,归纳信息,结合实际确定会计科目,以财务信息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会计科目的适用性。同时中小学还可关注近些年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不断提高内部政府会计制度的适用性;第二,做好中小学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关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中小学财务人员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折旧、摊销,不仅要明白折旧、摊销如何计提,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计提,计提的时间节点在哪里。此外,除了专业会计能力的培养,还要着重整体财务管理氛围的养成,树立全局观念,着重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之间的钩稽关系,且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解读,是随着中小学发展史不断变化的,必须结合中小学实际发展明确政府会计制度的实质。

(二)完善资产管理相关核算

资产管理是中小学持续运转的核心,同样,政府会计制度最终运用效果如何与资产管理质量也有着很大关系。中小学内部的资产管理办法必须与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保持一致,进一步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分类,便于资产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此外,还要及时调整资产管理系统的参数、程序等,尽可能实现折旧、摊销等的自动调整,增加其固定资产入账、领用时的自动登记功能,实现信息系统上的制度衔接。

(三)优化预算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方案

期初余额的确定,是实现政府会计制度的数据基础,在结转结余科目确定时,必须根据近些年财务支出、资金去向等合理确定。近些年,关于我国财政关于会计方面的调整细则很多,对于中小学自有项目来说,必须厘清预算结余科目衔接的调整顺序,保证项目在会计科目反映上的完整性。此外,除了中小学内部努力之外,还可通过与上级之间积极的交流,保证期初余额调整的准确性,避免后期大量的文字补充或调账情况出现。

(四)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

一方面,推陈出新,构建新型财务核算系统。新时期下,随着大數据、互联网等的加持,信息来源渠道更广泛,也更多元,原有的信息系统无法承载过大的信息量,中小学必须重构财务系统,预留空间存储差异数据,通过差异数据的查询直接定位到差异调节表上。会计人员进行经济业务核算时,当输入关键词时就可自动判断差异,生成数据,存储到调节表。另一方面,强化其他衍生配套系统建设。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转换成专业的财务信息,离不开配套软件的支撑。以合同管理为例,中小学必须更新现有合同管理系统,创建包含性更强的电子信息系统,从合同的创建、审批、签约到履行,再到最后的终止,实现一条龙线上服务,与实际业务发展流程保持一致,满足中小学政府会计制度衔接时对内部财务系统的要求。

三、结语

在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中小学已经开始了新旧制度衔接工作的初探。文章旨在通过中小学对政府会计执行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策略,助力中小学财务工作进一步升级。

参考文献:

[1]叶宇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衔接的问题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2):29.

[2]童耘.中小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0):86-87

作者:龚蓉

上一篇:中药区划区域经济论文下一篇: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