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历史悠久,由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特征日益显现,导致大学语文地位日益边缘化。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语文,厘清教学目标诉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大学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论文 篇1: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强化通识教育理念,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语文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人文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强调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要呈现多样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潘玉环(1974-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朱震(1980-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褚晓峰(1978-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吉林 长春 130062)

强化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语文是各大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结合笔者十余年的大学语文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人文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强调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要呈现多样性。

一、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精神人格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贵族式的“博雅教育”,西方人称之为General Education,它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同样,中国古代教育也十分重视学生的品格培养,儒家经典《大学》中就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学生德行的教育和品德的自我完善是通识教育的核心。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其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和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层次人才。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精神和品格的培养。近二十年来,国内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众多高校纷纷开展了通识教育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强化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大学语文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理念变成现实需要具体的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则需要通过切实的课程来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最为关键的载体。大学语文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是一门以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为内容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品格培养的重要载体。①大学语文课程通过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经典的解读,不仅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且更注重大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倡导并主持了北师大文学院大学语文课改革试验的王宁教授认为,大学语文是“文理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首先是让大学生有一个人文修养上的跨越,要让他们成为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②

三、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思想和心理方面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的高校迎来了“90后”一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较前代大学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8年武汉大学公布了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同时调查结果还暴露“90后”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认为,“‘90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③面对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突出通识教育的理念。

四、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人文性, 就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突出人文主题,将与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密切相关,甚至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文主题作为教学的内容。文学是人学。文学追求的是一种美,一种艺术境界,一种精神。多年来,我校以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为教材,开展人文主题教学活动。在教学中选取仁者爱人、和而不同、胸怀天下、浩然正气、冰雪肝胆、洞明世事、以史为鉴、故园情深、礼赞爱情、关爱生命、亲和自然、诗意人生等十二个不同层面的人文主题,深受学生欢迎。比如在对“仁者爱人”这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孔子、墨子的哲理散文,《战国策》中的历史散文,唐代杜甫的名篇,元曲中的扛鼎之作,清代黄宗羲的政论文以及郑板桥的家书等,历时性地展示了仁爱思想在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的发展演变,强烈震撼了大学生的心灵,引发了他们思想的共鸣,从而自觉地以古为鉴,涵养仁爱之心。

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创新性,就是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说:“回望历史能够有助于创造未来。让我们回望科学和艺术,把创新与阐释结合起来。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创新和最好的阐释。而唯有大学,才能同时为我们提供最好的创新和最好的阐释。”④中国文学的辉煌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而不衰,就在于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开拓创新。大学语文课程蕴涵着丰富的创新与创造性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地发掘。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介绍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文学以及文化思想是如何发展的,后人是如何继承前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和超越,又是如何突破和超越的,以及对当今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要多提出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结合自己的体会、理解,用学生独特的方式去主动思考。例如,在“老子二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关于美与丑、善与恶的认识”这样非常深刻的哲学命题的探究。有学生联系庄子美学思想,谈道家美学的传承;有学生联系达芬奇的美学思想,谈中西方美学认识的差异;有学生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在对问题的讨论中,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方式上要呈现多样性。通识教育理念指引下,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方式要呈现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文学题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有关立身处世等主题时,应该采取问题讨论的方式或者组织辩论会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对“和而不同”这一专题的教学中,讨论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多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再如,对陶渊明诗意人生的评价,有人欣赏其高雅闲适,有人斥责其逃避社会,适时举行一次辩论会就成为最佳的教学方式。在有关爱祖国、爱家乡以及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主题的教学中,应采用请学生发表主题演讲以及撰写情感随笔等方式进行。总之,无论选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目标。

综上,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一定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最终实现塑造人的教育目标。

[注释]

①黄蔚.不受重视面临边缘化 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5-14.

②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05-14.

③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④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大学在变革的世界中的角色[N].科学时报,2011-01-04.

作者:潘玉环 朱震 褚晓峰

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论文 篇2:

论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摘 要】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开设历史悠久,由于当前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特征日益显现,导致大学语文地位日益边缘化。在通识教育背景下重新审视大学语文,厘清教学目标诉求,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是大学语文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大学语文 困境 课程体系

一 当前大学语文面临的尴尬境遇

作为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开设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期,北京大学就开设有国文课;到30年代,全国大学基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国文课,并且当时讲授国文课的教师,大多是一些知名的学者;1952年,持续了30多年的国文课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得以开设,后又被列为大学本科及专科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之一。

近年来,大学语文陷入两难境地,处境尴尬。一方面,中国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亟待提高,大学语文义不容辞;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越来越边缘化,学了大学语文没用处,学生不愿意学,教了大学语文没出路,教师不乐意教。2005年12月26日,人民网《环球时报》栏目转载了韩国《中央日报》的一篇文章,题目为《中国人汉语功底令人心寒》,文章在列举了在上海举行的翻译资格考试中许多汉语错误后指出:“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为找到一份好工作,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要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外语。此外,多年来中国一直推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从而导致了今天的情形:许多人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来的汉语文章却是错误连篇。”然而,面对当今国际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学分总数不断缩减,普遍由原来的220学分左右缩减到如今的180学分以内,大学语文正被迫为各种专业课“让路”。学分被不断减少,课时被不断压缩,课程被不断边缘化。大学语文已然站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其状况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南方周末》等重要报纸连续刊登大学语文的讨论文章,当时已89岁高龄的徐中玉老先生还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呼吁,《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其实,大学语文的地位及其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专门下发了38号文,力主“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强调“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或削弱,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然而,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将大学语文列入必修课,全国高校实际做到的尚不足1/3。

二 大学语文生存危机的成因分析

如此的尴尬境遇使大学语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人认为,造成当下大学语文处境艰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直接影响;二是语文学科发展的兴衰。其实不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功利性追求背景下的人文教育缺位才是导致大学语文生存危机的真正原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对大学之道最古老、最朴素的诠释。大学的责任在于人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大学还应承担引领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的社会责任。然而,面对中国当前社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的目标上也在适时地做出调整。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体制的调整。中国教育体制一方面表现出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信心;另一方面又适时地向职业化教育靠近。市场化和就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挥棒,盲目的市场化,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使高校的功利性特征日益突出。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缺位,导致了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语文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传承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其非功利性特点相当明显。大学语文非功利性的特点,高校人文教育的缺位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使语文教育在高校受到强烈的冲击,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对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深有感触,“从现在大学中文学面临的危机来看。现在的文学教育越来越知识化、学术化、理论化,没有一点灵性了。文学作品变成理论的解释,以至于文学教育也越来越没有文学了。……我觉得现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出问题了,心灵越来越粗糙,丧失了对美的感悟能力,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精神没有了,心灵的根失去了。中国最大的危机是心灵的危机”。因此,大学语文的生存危机,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地位的兴衰问题,它反映出高等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 通识教育理念与大学语文教育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法学家Robert M.Hutchins提出,芝加哥大学的本科生,无论在日后要进入哪一个专业学习,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各课程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人,而非成才。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也曾指出:“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专家次之。”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认为,“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科学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深入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拓展,通识教育理念为中国政府和知识界精英所接受,并以制度推进和改革导向的方式逐步嵌入高等教育系统。通识教育目标的嵌入使文化素质教育登上大学教坛。通识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同时也导致课程设置的深刻变革。通识教育的大力倡导者之一甘阳曾指出:“通识教育的根本,首先在于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走一条更有实质效果的道路——以建立通识教育的‘共同核心课’以及建立‘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为中心,我以为这一道路是代价比较小,但收效比较大的稳健道路。”这里所说的“共同核心课”不是把有限的选修课学分做平均分切,单方面追求门类齐全,而是指有针对性地集中在发展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少数领域的核心课程上。

核心通识课程至少应包括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化研究类和自然科学类四个方面。语文教育融知识性、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包括对语言(母语)的认知与应用,对文学的鉴赏与审美,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与汲取,以及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经典文学文本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其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和人生追求的审美表达,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大学语文通过对大学生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审美品位的培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深层认同,来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相对于其他专业课,大学语文不专注于学生成才教育,而是着眼于成人教育。因此,大学语文的非功利性特点明显。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在通识教育语境下,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大学语文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共同核心课”。

四 通识教育对大学语文的启示

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人文、社会和自然三大知识背景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浪潮中,大学语文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达到通识教育目标,其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必然趋势。那么,通识教育理念对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有何启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把握大学语文目标诉求

通识教育的成功是与其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分不开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二是通识教育语境下的先进教学理念。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要对大学通识教育形成有效支撑,既要承担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注重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大学语文开设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个性化发展,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具体目标。把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中,是大学语文走出当前困境的第一步。

2.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我国大多数高校语文课程设置随意性大、设置总量少、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也缺乏选择的引导,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他们的选择自由,导致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重视不够,教学目标无法落到实处。打造大学语文课程群、合理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和有效缓解当前困境的可行办法。大学的“语文”概念,已不再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和文学课程,它已完全超越了这样的一个狭小的范围,有学者将大学语文课程形态形象地图解为“大树形”,即以经典美文研读、母语言语感悟、中华文化认知为主要类型。这对构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是一个启示。在科学分析大学语文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把目前大学中国语文、大学文学语文、大学人文语文、大学文化语文、大学母语语文、大学大语文等富有创见的语文观加以分类和整合,打造大学语文课程群,形成涵盖所有教学目标、科学的课程模块,为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

3.相应调整教学安排

当前,高校普遍进行了学分制改革,大部分专业的总学分由原来的220学分左右缩减到180学分以内,大学语文的学时数也相应减少到32学时。然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基于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现状,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多向性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大学语文的教学安排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安排的调整必须注重几个结合:一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要合理安排必修与选修内容,使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知识延伸,形成对必修课的有效补充;二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要合理规划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教学内容,在抓好课内教学的同时,积极开拓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三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确保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晓辉、张红霞.走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2)

[2]〔韩〕刘光钟.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赵明译)[N].人民网•环球时报,2005.12.26(第七版)(http://www. people.com.cn/GB/paper68/ 16502/1454996.html)

[3]刘海.当代高校“大学语文”的社会功能与实施方略[J].理论月刊,2009(3)

[4]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5]徐春萍、罗四鸰.以文学的润物之功启迪心灵——访“大学文学”三位编撰钱理群、李庆西、郜元宝[N].文学报,2005.3.24(1)

[6]刘拓.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7]汪禄应、白葵阳.论“大树形”大学语文课程形态的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4)

[8]罗俊华.建构大学语文课程群:无奈而有为的选择[J].语文学刊,2009(2)

〔责任编辑:冯琰〕

作者:黄明亮

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论文 篇3:

通识教育理念下地方茶文化与《大学语文》结合的意义

通识教育是针对现目前高校教育过于专业化导致人才与人文不均衡发展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培养目光远大、能融会贯通、有人文精神的全人。一直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导致人才与人文的不平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深刻思考。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于《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因此,在全国各类学校都提出教学改革口号背景下,通识教育理念被人们重视。

一、通识教育是对高校过分专业化的纠偏

高校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由来已久。18世纪启蒙运动使大学课程由传授知识朝科学研究方向发展。成立于1810年的柏林洪堡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倡导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确定了教学科研为一体、全面进行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它的建制模式影响着全世界的大学建设。高校专业化的弊端也逐渐被重视。对此,美国高校很早开始实践通识教育,在八十年代左右影響了中国大学建设模式。如今,在功利主义、社会商业化、工业化发展、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国内高校仍以专业教育为主,人文通识类课程只占很小的比例。学生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也存在知识面狭窄、视野局促狭小、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模糊、过于追求物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国人素质的发展。人才与人文、情感和品格统一是高校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是实践通识教育最好的途径

《大学语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实践通识教育最好的途径。近年来,国家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的重要学习途径。

三、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现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课程被边缘化、课时少、定位不清晰、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在重视科研的高校是无足轻重的公共基础课程,因此被边缘化。课时普遍为一周两节课,一学期不到四十节课,这显然不足以把课文讲深讲透。大多数老师只是按课程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上完课走人,完全没有时间和学生互动交流。任课老师应明确培育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实际进行教学,课程的定位应清晰,培养目标要明确。另外,该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考查方式也是随意而为。学生只要没有迟到旷课,按时提交作业,考查就没问题了。学生在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没有指导意义,都没有引起重视。

其次,《大学语文》教材良莠不齐,教学方法落后。目前我国馆藏各类版本《大学语文》教材达一千多种,良莠不齐。大多数教材都是将一些传统篇目组合,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同时,编著者多以文学史为准和对地方文化不熟悉也使《大学语文》教材缺乏地方文化色彩,没有显示出地域优势。在功力实用主义、重视科研、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人文学科老师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不断增加理科专业的招生,缩减人文学科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老师们科研压力繁重,评职称、写论文、申报课题已经让他们疲于应付。在有限的课时时间里,老师们也只能挑选重要的课文进行讲解,不能全面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普遍落后,老师注意力、积极性已转移到科研上,教学效果甚微。

再次,地方文化与高校学生的脱离。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的教育传播的重要性,导致地方文化与学生的脱离。作为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基地,更具有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的优势,更应该重视当地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以遵义为例,该地区有独特的“酒文化”、“长征文化”和“茶文化”。遵义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相关最早文献记载始于唐。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所列的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皆为产茶区域,并评价黔中茶味道极佳。黔中指今天的贵州省,早在秦代此地就包括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也有夷州、播州、思州产茶的记载。北宋诗人黄庭坚遭贬至此做别驾时以访茶、问茶、品茶、说茶为乐,写下了《煎茶赋》。遵义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与当地高校学生产生了脱离。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所学专业与当地茶文化无关。二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一般为经典传统文学,不涉及茶文化的介绍,大部分老师也不会补充介绍茶文化,学生无从了解和掌握。因此,在当前提倡通识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地方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大学语文》传承弘扬地方茶文化。

四、地方茶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结合的意义

高校《大学语文》可以以地方茶文化作为突破口,结合该课程进行实际有效的教学,意义深远。

提高兴趣开阔视野。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如今大学生们对地方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中国茶圣为谁,更不知陆羽的茶著作为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茶文化教育,提高他们人文素养与知识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知识丰富,涵盖面广。老师可以将茶文化分为茶历史、茶文献、茶古诗、茶音乐、茶国画、茶习俗、茶故事几个大类讲解。以遵义为例,茶历史悠久,茶类丰富,“据贵州省林业部门的普查,属于乌江流域的威宁、纳雍、金沙、湄潭、道真、务川、印江、沿河等县都有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分布。仅以湄潭为例,1939年至1949年全国展开茶叶资源调查时发现,全国270种茶树资源,仅湄潭一个县就占了163种。”[3]作为重要的茶文献,陆羽的《茶经》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以简练的文字介绍茶的历史、产地、制作过程,包括当时茶叶的加工、栽培、审评和文化等,内容十分丰富。有趣的茶习俗如宋代的斗茶包括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等多道程序,不仅讲究技术性,同时也讲究艺术性,且对茶质、茶色、茶香、茶具等有较高的审美要求。老师还可采用多媒体形式播放茶音乐,讲述茶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兴趣、开阔视野。

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价值观模糊、物欲横流的时代,理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已逐渐模糊,有些思想精髓如仁义道德被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冲击。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1]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大学生肩负的重任。因此,引领大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认同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还很模糊,个人理想与目标也不清晰,在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欠缺方法。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急需正确引导,思想教育急需加强。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宋代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到茶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种茶、采茶、制茶、品茗等过程展示了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思考和协调,是先贤们崇尚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与人亲善、清心寡欲的智慧结晶。在如今崇尚功利主义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需要一片宁静的内心感受世界,需要一双理性的眼睛看世界。通过茶文化,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肩负起建设富强国家的重任。

结语

通识教育是在高校过分专业化发展趋势下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课程设置的纠偏。现代高校虽然都提倡通识教育理念,但收效甚微。《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是实践通识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途径。在现今《大学语文》教材繁多、良莠不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以地方茶文化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A].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邵启富.略论乌江流域茶文化对中华茶文化的贡献[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

作者:李洪连

上一篇:通信工程国民经济论文下一篇:学校德育方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