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2024-04-23

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通用10篇)

篇1: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肯定与补充相给合的原则指导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 行启发。下面就启发式的形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类比启发

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 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 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 行了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 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将东西方在公元前5世纪的两位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家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进行比较。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二、辐合启发

是将某些历史事实进行综合,经过启发,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由感情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深刻、牢固的概念或理论。例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让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然后提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两 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固有矛盾和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瓜分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利害冲突引起的,这种帝国主义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从而得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结论。

三、扩散启发

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 ,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讲《明治维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1如何评价明治维新?②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③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 生多方思考问题,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情境启发

这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或用电教的手段来渲染气氛,烘托主 题,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讲林祥谦、李大钊、__和刘胡兰等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时,将他们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视 死如归的神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诱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献身的雄心壮志。同时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斗争、大义凛然、慷慨牺牲呢?经过启发 ,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坚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一切反动派必然灭亡。他们具有这样的“大志”,才会有这样浩气长存的“大勇”。

五、推理启发

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例 如,讲《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一课时,依据休养生息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1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背景、目的、措施和作用是什么?②农业、手工 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④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也可以依据④③②1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 推理,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笼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六、判断启发

是依据史实,经过点拔,把认识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来判断历史结论的 是与非。例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论断,就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一一判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史实,可让学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 原因;②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③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④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要把中国引向何处?⑤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斗争的?以上中国近代 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政治力量(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除中国共产党外,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

七、对比启发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 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例如,讲“商鞅变法内容”时,可提问每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1土地制度(生产关系中有决定性作用):废的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立的是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 ②奖励耕战:废的是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弃农经商的旧俗;立的是耕战之功,重农业生产的新风。③建立县制(上层建筑变革):废的是奴隶制的分封制,立的是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一“立”的对比启发,不仅 使学生彻底理解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且清楚地看到: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也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八、正问启发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 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有利于师生间的共鸣。同时,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例如,讲《匈 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提出: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匈牙利革命是不是暴力革命?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是否违背马列主义原理?为什么?当时匈牙利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使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些可能性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终使学生认识到:主要问题是国家机器问题。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造成国家政权不稳定,旧的国家机器软弱、瘫痪。而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给和平发展提 供了可能。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使学生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有个深刻、完整的认识。

九、反问启发

这是教师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 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 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 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十、观察启发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相等增强学生直观形象的渲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 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强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 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从而说明它多次中弹,而又是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吉野”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 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篇2: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启发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形式:判断启发、类比启发、对比启发、情景启发、观察启发、反问启发、扩散启发.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作 者:李秀坤 作者单位:四川省叙永县龙凤中学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年,卷(期):“”(3)分类号:G63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形式

篇3:历史课堂的启发式教学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只要能够动员学生积极思考, 只要学生能在教学中主动地探究, 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方式是各种教学方式的灵魂, 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典型示范与一般要求相结合、讲授与引导相结合原则指导下, 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启发。下文就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向提问启发

这是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启发形式, 即依据教学的重点、难点,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往往在教材的关键处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 要有一定的分量, 也要难易适度, 有利于师生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也要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例如, 讲《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时教师可提出:美国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头号军事强国, 也是经济强国, 它的发展阶段怎样划分?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改革?通过阅读思考, 使学生认识到, 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世界总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会出现波折与衰退;改革是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会发生的事情, 顺应时势的改革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高科技成就突出。

二、反向提问启发

就是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 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 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时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 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 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 有的讲禁烟是借口, 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 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 (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大门, 变中国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 (中国禁烟。) 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分析问题。

三、通过观察启发引导

就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加深学生对历史事物、人物、事件的直观印象, 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 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 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深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例如讲《法西斯国家的扩张与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一节时, 我让学生观察《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形势》图与《上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军队》的照片, 提出思考问题:请你观察这两幅图, 并以埃塞俄比亚军队前线将领身份给司令部写一份报告, 说明敌我对比、拟采用的作战方针。从图中可以看到意大利从两面包围, 而且在战争中使用了飞机、毒气等, 而埃塞俄比亚军队进行了游击战, 他们身背简陋步枪、服装纷杂、赤脚行走。学生开始时不能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但经教师稍加提示后基本上都能回答完整, 而且因把自己设想为战争中的指挥者而思考积极、讨论活跃, 还能够把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与埃塞俄比亚的游击战放在一起进行联想思维。

四、情境启发

就是教师用高尚激越的情感、妙趣横生的艺术语言, 或用电教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 烘托主题, 使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营造一种意境来增强情绪记忆, 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例如在讲“鸦片战争”时, 我用多媒体播映了电影《鸦片战争》中的片段:鸦片战争战败后, 签订了屈辱的条约。道光帝领着皇子皇孙们在祖宗的庙堂上谢罪。跪在第一位的道光帝痛哭流涕, 悲痛欲绝, 紧挨着他的几个皇弟皇子还作悲痛状, 而后排的皇子皇孙们则显得无动于衷, 特别是最后一排的一个年约几岁的小皇孙, 已经无忧无虑地睡着了。通过播放影视作品, 十分清楚地反映了清朝腐朽的状况, 也使学生一眼看出清朝战败的原因。

五、类比启发

就是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历史知识归类, 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 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同时, 对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

例如讲《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节时提到, 韩国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 效果良好, 并迅速地跻身于先进国家行列。教师又提出苏联建国后, 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均衡战略。为什么苏联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呢?通过对比思考, 学生得出结论:韩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遵循经济规律;而苏联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存在依靠行政命令而不是经济规律管理经济的做法, 没有发挥市场、商品货币的积极作用, 所以严重地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例如, 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与“鸦片战争”进行类比, 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的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找出相同之处, 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 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 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 也可以横向类比启发。例如, 将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 分析日本成功而中国失败的原因;将法国的启蒙思想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相类比, 分析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轰轰烈烈、成就巨大, 而中国辛亥革命却遭到失败的原因, 使学生领悟到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横向类比启发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六、扩散启发

就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 多角度发问, 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 重新组合知识, 多方掌握知识, 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 讲《明治维新》一课时, 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后, 围绕这一问题指出: (1) 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2)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什么影响? (3) 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 (4) 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通过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篇4: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应用,能够使历史教学效率大大地提升。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个渠道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巧妙使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述过程中的启发,以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抓住拿破仑这个关键性人物,根据拿破仑是“双刃利剑”的论断设置启发式教学思路。一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资产阶级为何要选择拿破仑?二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国内分析,拿破仑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利剑”?在国外,拿破仑又是如何发挥“双刃利剑”作用的?在这样带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在思考时会有明确的方向,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更强,避免走弯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三是采用启发式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解李大钊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二、巧妙设置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探究

初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师设置的启发式问题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探寻问题背后的答案,直到完全找到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问题的设置。从不同角度设置启发式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正面进行发问、进行启发。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出启发式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如,在教学与改革开放有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设置了这样几个步骤:(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2)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纷纷进行积极的探究,有的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启发式发问,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其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如,笔者从反面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不实施改革开放,中国的现在可能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纷纷地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有利于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环境。

三、设置发现式启发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运用发现式启发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启发式情境,让学生自己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的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在发现式启发模式下,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

四、注重多种启发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启发中不断提升

1.采用观察启发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式引导。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一些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情形的图片、影像资料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日寇凶残的本性和中国抗日的不易和获得最终胜利的原因。笔者以近段时间的钓鱼岛事件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钓鱼岛事件的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深刻了解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组织学生就钓鱼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坚持理性爱国,让学生从钓鱼岛事件認识到爱国与每个人之间密切的关系。

2.采用对比启发方式

对比启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如,将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总之,启发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应用启发式教学,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巧妙使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巧妙设置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探究,设置发现式启发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注重多种启发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启发中不断进步,以促使学生历史素养的不断提升。

篇5: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疑,即疑问;疑惑,亦曰疑义、疑难。获知始于生疑。物理教师若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设疑,启发他们排疑、解疑,帮助他们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促进他们顺利地运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跨越知识间的难度障碍。从指导学生感知、认知、获知的原则出发,湖北通城一中余拱焰老师设计并运用了“四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自学质疑——精讲释疑——讨论排疑——练习解疑”就是以“疑”来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一步:自学质疑】

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自学能力,是学生今后从事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指导自学无疑应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里所要求的自学,不是一般浏览教材,而是阅读——钻研——思考。教学时,通常要先给阅读思考题(并非普遍的陈述教材内容的阅读提纲,而是具有一定思考性、能加深理解教材内容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时间(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让他们自学阅读。教师通过巡视和观察,了解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及时发现各类学生自学时出现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逐步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即要能抓住教材的脉络(知识间的联系及基本思路)和要点(重要、难点),能大胆的质疑。

“疑则进”。能否质疑,不仅是检验学生动没动脑,是否会动脑的重要标志,也是了解各类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善于质疑者必善于学习。学习通过阅读——钻研——思考到阅读——质疑——理解的过程,是完成自学任务的基本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他们就能逐步地由“不读书”到“读书”;由“不会读书”到“会读书”,并能逐步地学会从课本中发现物理教材叙述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物理思维的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逐步地适应物理学习的要求。

【第二步:精讲释疑】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引起了疑惑,产生了疑问。有的虽经老师巡视时的个别辅导已受到启迪,但大多数学生仍有不少问题须通过老师点拨的精讲而得到解决。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精讲,与一般的讲课不同,它不是照本宣科或少讲,而是在学生通览教材并经一般性思索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讲解。因此,要用精炼而概括的语言把重点或难点讲透。须知,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若不讲透,可能会使自学落空;不管学生是否弄懂,讲得过细,也不给他们以思考的余地,可能又重新回到满堂灌、注入式的老路上去,使自学流于形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在学生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储备中把解决面临疑难所需要的那些知识抽取出来,通过精讲来启发他们进行灵活的应用。

教师精讲,一定要抓住学生难于接受的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混淆的内容,抓住学生中带共性的内容。一定要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介绍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才能按照自己思考的路子抽取其需要的知识,用以填补思路中的“空白”,连接思路中的“断点”。

教师讲得精,学生听得也就认真。其实讲得过多,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也不易集中,不易抓住要点,讲得精,可以破除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习惯,也可以克服他们阅读不思考、自学不质疑的毛病。有经验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都是惜话如金,从不多讲、乱讲,而用精讲来提高时效的。

【第三步:讨论排疑】

物理知识不仅是物理科学的结论,而且包括物理思维的过程。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给他们一个议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机会。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经过教师引导、点拨后能解决的问题,也尽量交给他们去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能促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潜心思考,提高使用参考书和工具书的积极性;也能逼使他们在教师精讲过程中独立分析,提高为取得讨论发言权而积极寻找理论依据的自觉性。

讨论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激疑”,善于提出适量的表面矛盾,让他们深思,让他们亲自体验一下“跳起来摘桃子”的心情,从而激发出深入求知的兴趣。

通过议论,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消除学习的畏惧感,使那些具有相同见解的学生产生学习的快感,使那些具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欲罢不能,使那些仍有困惑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顺着问题的线索去寻求解决的思路。这样,讨论的过程就变成了排疑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疑难经过争议、讨论之后,基本上能得到较为完善的答案。

为使讨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而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特别要及时鼓励那些敢于发言和勇于争论的学生,使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另一方面,还要留心观察,把握动向,针对出现的问题,抓住时机,予以适当的点拨。

【第四步:练习解疑】

练习的过程是运用已学过的旧知识解答新疑难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解题练习并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抽象出来的概念与规律进行反思,使前后知识相互挂钩衔接,促进智力的发展和知识和迁移。

解题就是练习,就是解疑。为此,课堂教学时,物理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要引导他们明确解题思路,即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地选择有关概念和规律分析、推导,达到问题的解决;还要指导学生善于以物论理,能简要地运用语言文字。对于格式、步骤、单位选用、取值方法等都应规范化,以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指导解题练习,要求教师精选好具有科学性、典型性、思考性的例题和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或多题一解的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思维的热点,发展动态思维,达到解会一道题、弄懂一类题的目的。对学生的解题,教师也要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讲评,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难度适当的习题,就能消除死套题型的定势影响。逐步培养出寻求变异、不依常规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篇6:杜郎口教学启发月反思

——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有感

我是太石河九年制学校六年级班主任及数学科任教师,自全县号召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以来我感到受益匪浅。自从学校课改以来,学校将六年级定为课改实验班,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大胆地尝试,努力地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理论用于课堂实践。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对自己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改变。帮助学生预习,做好“双色笔记”;搞“我参与,我快乐”课堂教学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制定“挑战书”;开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一学期以来我明显的感受到了学生的进步。自信心的增强,表达能力的提高,学习成绩的进步,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我欣慰的是许多同学能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们的班级有了一股向上的“冲劲儿”。

上学期接上六年级这个班,我确实也付出了许多,但是每次月考人均分45左右,及格率35%左右的成绩却让人很是心痛。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就取得了人均分67.03,及格率57.6%的好成绩,这次期中考试人均分67.67,及格率65%的成绩又怎能不叫人高兴。我亲身感受到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时效性,我也深刻体会到只有走高效课堂之路来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再创新成绩。

篇7: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对于进入高中的新生,他们往往对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下面笔者就高一新教材(人民版)有关专题为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反思。

一、对新教材特点的分析和反思

历史新教材采用“模块”来安排历史教学的知识体系,突出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时间压缩为半个学期,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便于调控和整合。二是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课25个专题,主题突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三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选修课6个专题在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方面独具匠心,有利于学习的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习的多种选择。

新课程历史知识深挖形成专题,围绕专题组织史实,围绕专题形成知识结构,依托专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形成认识判断,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思辨性加强,因为通过各方面教学任务的分解,最终完成某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

但是,那时着眼于教师的“教”,研究的是知识如何落实;现在;着眼于学生的“学”,研究的是知识如何在启智方面发挥最大的效益,知识是怎样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素质的。再具体点说。按照旧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教师会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和认识。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会让学生就宗法制和分封制自主提出问题,在筛选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为他可能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切入点。总之,反思模块化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认识层次。

二、对教学现状的反思,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否则可能成为我们新课程实践中新的难题。首先是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

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老师必须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学生也是如此。另外一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古今中外的历史混编为若干专题是符合了综合史观的趋势,但是从另一层面而言,又割裂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种相类似的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第三,初中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在新课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憾,《课程标准》虽有较强的指导教学作用,但标准宜宽松,不可绝对化。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主体

作用的发挥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篇8:浅析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一、启发在正面的提问中

对于教学的重难点之处, 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来突出此处知识的重要, 是本节课的关键处。或是在需要引申的地方提出“为什么?”但是于此处的此种提问, 需要将问, 设计到“关键”上, 也就是说, 问要问的有分量, 又要难易适度并将问题设计成难度梯度递进的形式。这样设问, 才能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间产生共鸣。在问的过程中也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对问题的思考方法, 注意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如讲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 第13课《伟大的开端》时, 笔者首先播放影视资料《我的1919》的片段, 再现顾维钧巴黎和会讲话, 点明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初步阐明五四运动发生前的国际背景。通过讲述消息传入国内引发五四运动。在此设计了一个提问:同学们认为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的什么决定?通过学生讨论, 指出和会对中国权益的出卖和对中国尊严的践踏, 得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这样地通过提问, 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并借此引起学生对列强作为的愤慨。

二、启发设计在反问中

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者问题的侧面提出, 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开拓思维, 将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更深层次的掌握。从本质的认识历史现象, 并从中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理论去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 讲《伟大的开端》时, 面对中国代表的外交失败, 中国土地的断送, 作为一名爱国学生, 你要怎么做? (沉默:不在沉默中暴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发言:拍案, 疾呼, 走上街头抗争。) 在提问中进行自由发言,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进行抗争的假想。旨在通过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感受当年爱国学生勇于斗争, 不畏强权的精神, 从而进一步感受五四精神, 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之一。

笔者通过设置情境:就在大家愤怒不已, 准备走上街头的时候, 笔者说:我害怕了, 谁能给我勇气, 鼓励我, 帮帮我?学生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口才, 结合书上所学的知识, 以文明的方式感动这位同学, 说服他。在此, 笔者点评学生发言, 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 肯定大家不畏强权, 敢于斗争的精神感动, 有了大家的勇敢, 五四精神一定能传承下去, 明天一定会和大家战斗在一起。在回答中, 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归纳出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及力量变化等要素。以讨论、发言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 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利用直觉影像资料启发

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直觉影像资料, 通过直观形象的渲染力达到增强学生形成历史表象观念和形象思维。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形象思维基础上, 适时的进行点拨和启发, 通过这时的讲解, 可以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 使学生透过直观的现象, 找出规律, 认清历史知识本质。如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笔者进行情境设置:1921年7月23日, 上海法租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事关重大, 与民族前途息息相关, 为秘密刊物《共产党》写报道。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及要点, 来加深记忆。通过自由讨论并发言, 引导学生认识到陈独秀自文化运动以来的主要贡献及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并走向胜利的必然性。通过回归课本阅读P67-68“工人运动的高潮”部分列举共产党领导下, 工人阶级掀起的革命狂澜, 笔者引导学生得出第一次工运高潮便是“焕然一新”的突出表现。

笔者点评后板书要点 (成立概况) 。然后打出投影:1921年7月23日, 上海中共“一大”及与会代表及会议内容等相关图片。视时间而定探讨以下两个问题:⑴为什么陈独秀没有到会选被选为中央局书记?⑵课本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热情地赞颂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你能从课本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或有力的证据吗?根据课外知识, 还能有更多证据吗?

这时再接着讲述:建党后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科学的指导思想, 果然是面貌焕然一新, 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适时点评学生回答, 并着重指出中国工人阶级斗争的顽强精神, 与斗争的艰难性。再次投影:相关人物事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材料, 并归纳要点。通过这一环节, 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的认识, 不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摘要:各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环节中都渗透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启发式教学, 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发展。可以说各种教学方法的一些环节中都渗透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本文主要谈笔者如何将启发教学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

关键词:初中历史,启发式,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9:历史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1 启发式教学的提问原则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基础。它被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新形势下,课堂教学也逐渐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侧重能力培养。

1.1 概念要准确一方面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学习的重点问题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的逻辑关系,提问题应环环相扣、明确简练,切忌模糊不清、歧路亡羊,留有岔道。例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灭了多少个国家?”问题在时间、空间概念上含糊不清,学生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

1.2 设问要新颖如果设置问题新颖,就会很好地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启发他们的思维。如讲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一课“南方红军的游击战争”这一子目时,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本上所学过的陈毅的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随着背诵,学生在不经意间对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领导人陈毅、游击战争的艰苦困难等知识点,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得到掌握。这类问题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就会激起思维的波澜,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1.3 分层次提问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历史事实、概念等低层次认识问题的答案信息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范围。而综合理解、分析应用、概括评价类的问题属高层次认知问题,必须通过比较、归纳、扩展、概括、评价等高级认识思维过程方能得出。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深度的设问,分别由好中差学生回答,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2.1 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关键问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多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学中采取教与学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启发、交流、沟通、补充。如海口市实验中学教师刘剑讲授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整堂课教师始终站在学生的身边,亲切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在笔者看来他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教师,而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给人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本着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从而忽视学生的感受,也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提倡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他的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对于某个问题,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解决之后,启发学生更进一层次的质疑,而教师不再进行讲解,给学生自己探讨的空间。这就启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教师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印象。

2.2 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回答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不自觉发展到自觉运用科学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的目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把书读到一定程度,知识消化了,认识升华了,学习的独立性提高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引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不仅易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而且对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2.3 关注生活热点,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教师如果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然而,历史又是过去与现在永不休止的对话,是过去和现在有着某种深刻联系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它们的形成不是瞬间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能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提高运用发展观点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更好地解决现在以及将来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培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的要求,是学生健全知识结构的需要。

篇10:历史启发式教学的反思

首先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学生听歌。然后思考1979年、老人、南海分别指什么。由此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春雷,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在讲第二框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时,先听音乐,感受其优美的旋律,自由想象。再结合初一语文课本的文章《柳叶儿》,让学生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这首歌最能反映当时农民的心情。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农民的生活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当时农民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三: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活史”教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物,但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甚至与其自身确实联系紧密,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他们自然会觉得历史有趣又有用,进而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我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你当一名记者,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你设计提纲向全班同学调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绍。学生的兴趣很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如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刘将军作为国家主席,在“文革”中未经任何法律程序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哪些与你有关的法律?等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上一篇:麻醉科主任岗位责职下一篇:我们的学校一年级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