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声乐实践中的应用

2022-09-12

声乐教学的内容既丰富又复杂,声乐教学的理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体会到启发式教学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声乐教学发展至今,仍有许多教师在声乐训练中,经常使用感觉来启发学生。如用“微笑、哈欠、哼鸣”等来提示学生寻找高位置,用“叹气、吸气、闻花香”等提示学生气息运用要深,用“管子、通道”等间接启发学生如何咬字。人们生活中常常做到的这些动作和感觉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学生容易理解、体会,实践起来容易做到,进而能够逐步改善歌唱的状态,获得科学的发生方法。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感觉认知歌唱与发声的规律大有益处。如教师发现学生的声音很“紧”,就指出要发“松”一点的声音,发现学生的声音很“硬”,就要指出学生发“柔”一些的声音;发现学生发出的声音很“暗”,就让学生发出“亮”一些的声音。教师通过各种启发,从而使学生体会、感知,这种方法是有利于演唱、学习与声乐教学的。如上面所说的,通过提“松”来解决“紧”的方法,松与紧是一对矛盾,“松”指的是喉头放松,“紧”是要求声带要闭合好,要拉紧。然而要求声带拉紧,完全闭合,学生又很容易喉头使劲,喉咙又紧了;要求学生喉头放松了学生的声带也跟着松下来,声带闭合不好,就会漏气,声音也“散”。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内紧外松,二者是统一的歌唱状态,放松是为了更好的用力,“松”与“紧”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再如,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颚向下松的感觉;真声位置假唱,假声位置真唱等等。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

掌握声乐启发式感觉教学的同时,必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位置与气息的关系

声乐教学中经常提到“面罩、鼻甲、软腭”要求声音位置要高。“位置”是虚构的说法,我们不能把音导向任何地方,科学的说就是声音进入它所能进入的腔体中,振动鼻甲以上的骨头至头部的骨头。然而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一些想象是有效的,但应该避免拘泥于字义,应该展开丰富的联想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声音的位置要高,但必须有很好的气息作支持,位置高的同时气息要深,位置向上的同时,气息要向下,二者走向是相反的。一个向上一个往下这就是对立的,然而又是统一的歌唱状态。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大树,根须深扎在大地(气息深),树干粗壮挺拔(声音竖起,洪亮),枝繁叶茂(胸腔、头腔共鸣),这样就会较自然容易克服声音“挤”、“卡”现象。

2 发声与歌唱用气的关系

歌唱是通过歌声给予歌词以生命活力的。在声乐教学中,打好声音技术基础是极为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个歌唱者,没有一定的基本功,是很难谈到解释、处理、表现歌曲,发声歌唱时,气息的能量是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相互作用时形成对抗力的结果,当带有能量的气流作用于声带时,有力度的声音随之产生,在这一过程中,吸气肌肉群是主动的,是发声的主导因素;呼气肌肉群是被动的,是配合吸气肌肉群的。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论是不好解释的,教师说的清楚,学生不一定真正明白,因此,笔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启发式的比喻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比如有的练声音阶旋律是由上行到下行的,如565 454|343 232|1--∶‖很多学生就会唱成|像坐滑梯似的声音,声音唱越往下坠,因而声音失去了弹性,笔者引导学生仿佛是从低音阶象高音阶上唱,象我们平时爬楼梯似的一阶挨一阶地向上走,前提是给足气息,保持头腔共鸣,因此发出的声音就充满了弹性和连贯性,。这样讲,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中低声区有了基本稳定的状态,就是高音解决不好,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当喉咙打开后,口腔上颚配合喉咙的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唱开口音时,很多学生撑不住口腔,让学生寻找“啃苹果”,的感觉或“向远处喊人”那样发声,使气息深入,并使口、鼻、咽等腔体兴奋张开,使上颚、小舌提起,后咽壁竖立,使喉部的挡气能力加强,以达到头腔共鸣位置高且声音明亮的色彩。

3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在没有接触发声方法之前,演唱歌曲常常随心所欲,唱出的歌曲还算有滋有味。然而,在经过若干年学习后反而变得顾虑重重,往往考虑到声音技巧的运用,吐字咬字问题,行腔运用问题等等,而忽略了声音为作品内容服务的。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次是演唱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再次应该不断的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及其它方面的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对表现歌曲的深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只有艺术修养较深,在演唱时才能把自己的感情深化在歌曲的感情之中,同时由于艺术修养深,演唱时得心应手,没有负担,更增强了演唱的勇气。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所以平时还应注意扩大知识面,多研究文学、诗歌、观赏书画、戏剧等,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富于诗情画意的场面,了解其它民族的风土人情,从而有助于演唱作品。

总而言之,歌唱是综合性较强的表演艺术,除了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还要具备控制气息的深厚功夫,掌握各种声音变化的技巧,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表演才能,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尝试,当学生遇到各种疑难时,应设法运用一些恰当、形象、行之有效的比喻、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声乐理论和发声方法,会使声乐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歌唱是一门通过歌声感染人的听觉艺术, 更是一门怡情悦性的艺术。运用准确、生动的比喻, 恰当的启发,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把握歌唱发声的方法。

关键词:启发,发声,气息,艺术,比喻

上一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发挥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功能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措施——以安全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