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初中数学教育学论文

2022-04-24

【摘要】为了让初入中学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初次接触初中数学时能够建立起基本的学习信心以及学习兴趣,采用学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导式教学模式的递进式过程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本文就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其应用实践的方法进行探究。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启发式初中数学教育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启发式初中数学教育学论文 篇1:

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培养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的培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认知的关键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品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希望对促进初中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课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教学的问题意识,才能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思想比较活跃、人生阅历少,对外界充满好奇,这些都是教师开展数学课问题意识教学的优势。但是传统填鸭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课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和顺序往下学习。学生缺乏自己独立自主的见解,造成的后果是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失去了发现问题和进行质疑的能力,最后也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的讲解为主,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只是跟在教师背后亦步亦趋,对教师的讲解深信不疑,这样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造成问题意识的缺失。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不能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科学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满足现代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1)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数学课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应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让学生敢于发问,不要怕问错,积极主动的提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问题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为每位初中生找到一种学习模式,使初中生能够发展提问问题和质疑问题的意识,并通过创造融洽的问题环境来教育学生。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堂和延伸,不断针对每个知识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教師、互联网、课堂教学和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获得所需的答案。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和谐的数学提问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下,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知识泛滥成灾。当前,我们需要有效提高初中生接受新知识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改革传统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初中生以老师教学为中心,并对老师提出的想法深信不疑,这样的教育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存在,学生将失去发现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明确指出,培养初中数学课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并为他们建立和谐的数学提问氛围。在创建问题意识的学习氛围时,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确定他们的目标,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加提问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提高学生提问问题的水平

除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提问氛围外,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机会学习如何提高提问的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对数学知识的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关数学主题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数学内容的深入研究上。因此,要提出更具体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数学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以整体上把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否则他们将无法对数学教学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深入研究并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讲解,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相关知识。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把培养初中生数学课问题意识作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采取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建立和谐的数学提问氛围、提高学生提问问题的水平等策略,加强对于学生数学课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彬如.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0):71-72.

[2]陈恒.创设探究情境,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6(24)。

作者:黄振友

启发式初中数学教育学论文 篇2:

探究学导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为了让初入中学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初次接触初中数学时能够建立起基本的学习信心以及学习兴趣,采用学导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学导式教学模式的递进式过程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本文就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其应用实践的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导式教学模式  探究

中学生刚由小学升上来,他们的数学知识模型不是非常完善,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其数学思维与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说到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就需要探索数学学导式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可以通过阅读与整理、迁移和应变、总结和探索等三个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学导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引导的方式,如何使学生学好数学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三个层次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习初中数学知识。通过研究学导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初中数学教学的变化,这既可以找到初中数学传统的启发式教学的不足,也可以运用学导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这有利于新课改的进行。但是,学导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构建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予以高度重视。

一、学导式教学模式的三个层次

首先,注意阅读和整理。学导式教学模式应把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放在首要地位。数学也是一门语言,它离不开阅读。由于数学具有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与抽象性等特点,这就反映了数学阅读的特殊性。根据这种情况,数学教师需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育学原理、数学学科特征等因素适时做出讲解,如粗读(弄清公理与推论)、精读(运用推论如何完成练习题)、研读(明确具体内容)。

其次,学会迁移和应变。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与整理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一些知识和演练一些题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在讲解高一的函数奇偶性知识点时,要明确难点,讲解奇偶性的性质,定义域与值域,讲解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学会迁移,使其能够应对变不同情况的奇偶性练习题,学会自己解答。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调整解题思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比、类比、归纳等)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迁移和应变不同的数学练习题。

第三,学会总结和探索。数学教师既要通过引导使学生学会阅读、理解与迁移,也要学会对数学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知识。比如:数学教师要对学生明确要求“记忆、随时提取、把握重点、掌握解答数学的方法、把握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数学总结,让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汇总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找到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二、学导式教学模式提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

第一,学导式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实践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促进了数学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第二,学导式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结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实施学导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节省记笔记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方便学生整理与复习知识,明确数学教师的讲课意图和教学方法。最终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当前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第一,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仍占主体地位。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和思想让大部分数学教师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地位,总是进行单调、枯燥式教学,将一个问题反复讲解多遍,让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想走,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与学生进行交流,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与新课改的教学观念相违背。

第二,学校、家庭和社会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学校、教师与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倾向应试教育,却忽视了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等问题。家长和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加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最终让他们对学习数学毫无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第三,喜欢采用枯燥的“满堂灌”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没有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空间,这导致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辨析能力下降。

第四,忽视了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数学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数学知识,让一部分学困生很难掌握数学知识,学习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学习差的学生学得更差,这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健康发展。

四、学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首先,注重学案的编写。第一,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注重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数学教材和新课改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写学案,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案设计以教材为中心,对知识进行迁移。第二,教学内容需要有针对性。第三,要遵守学案的编写原则。编写原则有:趣味性、适度性、换位性、系统性、探索性等。

其次,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第一,符合初中数学教学原则。如创新性、主体性、探究性、开放性、活动性、指导性。第二,主要环节。以案学导,依案自学;组织讨论,尝试解疑;精讲题型,归纳总结;当堂练习题,评价激励;数学知识拓展,学会迁移;整合知识,布置作业。第三,教师也需要灵活、有效地学导。

五、学导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数学教师引导要正确。数学教师应该把静态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不适应性。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没有自主学习习惯,那么,数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单独辅导。最后,对学生的数学错误要给予鼓励并改正。数学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给予否定,应该引导其发现不足,及时给予鼓励,让其获得帮助学习的积极感受,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總之,要想深刻了解初中数学改革教学模式的相关情况,不仅需要数学教师和学生反思教学,而且还要找到完善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去构建。

参考文献

[1]孙明杰.浅谈初中数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J].商情·科教文萃,2008,000(005).

[2]胥华.新课改下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变化探索——“学导式”教学模式[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2).

作者:谭秀琼

启发式初中数学教育学论文 篇3: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新课改的提出,使得初中数学教学产生了莫大的积极转变,但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已逐渐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如何找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广大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摸索。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1.教师授课方面

目前,中学数学教师常选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以讲解式教学法为主,自学辅导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为补充。虽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纯讲解式,发展到了目前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但这仅仅是表面上的多样化,整体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主,老师直接灌输知识的现象仍然十分嚴重。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应付检查,或者盲目使用。而研究式教学法和交流互动式教学法等更加新颖的方法,使用者就更少了,即便使用,也常常是机械地使用,或者流于形式了。

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可以理解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试验新的理论和方法,却往往会受到种种外部环境的强烈制约,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大部分教师仍然在课堂中保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整个数学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低下,缺乏学习兴趣。

2.学生学习方面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大多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数学知识,很少有同学愿意主动归纳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这也是造成一部分中学生感觉数学非常吃力,始终无法有效自己提高数学能力的原因之一。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科目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动力和意志,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因此,每次遇到数学困难时,往往总是缺乏解题信心,甚至还没有尽力尝试就认为自己肯定不会做,从而慢慢对数学产生厌倦、畏惧的心理。

3.数学观念方面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是认为数学是无可质疑的,总是将数学的相关内容看作一个绝对真理或法则,认为数学是“不接地气的”,很少有学生在解完一道题后回过头来对它进行反思,大部分学生也几乎不会对某个数学问题提出质疑。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认为数学就是做题,解题,求出正确答案的过程。缺乏对某一学科的自我思考,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认识的狭隘。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路径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知识量大,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很多,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激发他们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欲望。

1.借助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数学文化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思考,转变数学观念,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意识,以及增强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出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适量地穿插部分生动的数学故事,讲解有趣的数学史,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同时可以寓教于乐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独特之美。比如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几何图形等都可以展现数学的形态之美,而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等所表现的是数学的神秘美,这些数学之美比比皆是,只是学生和老师以往都未加重视而已。三是端正学生对数学价值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并非只是应付考试,数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和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等。

2.加强启发性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老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进,将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改变成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由于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启发式教学的推行需要一定时间,不可一蹴而就,但可以循序渐进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采取小组竞赛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老师根据某个知识点出题,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探讨、自由沟通,共同完善,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回答,获胜小组获得一定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更多学生自主思考,同时也可以增加同学间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二是采用设疑的教学模式。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提出相关问题,学生进行独立分析、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答题思路,给予学生适当地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逐渐过渡为主动学习。三是采用实物讲解的教学方法。关于某个具体问题,老师可设计学生进行亲身操作,例如学习立体几何中的长方体时,可带领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个长方体实物,通过实物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知。

3.创新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目前中学数学课堂上,虽然大部分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法,但与此同时,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也开始逐渐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在数学课堂中综合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日常的板书之外,还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更直观、更形象地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說明,通过对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刺激,为数学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教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让原本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4.加强课外知识补充

除了教材中的知识外,老师还应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强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可以引入数学发展的历程、经典题目的证明过程、数学家的有趣故事,可以引入体育、绘画、音乐、建筑等与数学相关的人文艺术,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可以引入时下的热点话题,从这些角度来阐述数学知识和原理,不仅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促使学生自发提高数学素养。

三、结语

新课改推行至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并不深入,由于教育体制、教学评价体系、社会观念等因素影响,教师总不能释放所有压力去大胆尝试改革创新。因此,新课程改革不能只靠教育者改革,教育体制、教学评价体系、社会观念等这些因素不改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是无法做到真正改革的。

参考文献:

[1]乔希民,顾光辉.设计适合学生的高效率数学教学方法[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

[2]陈钰.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陈海娃.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冉冉(1988~ ),女,山东枣庄人,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数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数学。

作者:刘冉冉

上一篇: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