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地经营方式变革论文

2022-04-23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农业的发展正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其重要意义在于农业产业化可以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质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西部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主要省份尤其重要。但在我西部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用地经营方式变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用地经营方式变革论文 篇1:

提升农业用地标准的工程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

摘要: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成为其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探讨了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概念内涵及目标,并对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技术要点做以总结,最后展望中国未来开展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标准农业用地;高标准农业用地;提升;技术要点;发展趋势

0.引言

低标准农业用地是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及利用粗放模式下形成的产物,是由于规划滞后、区域管理措施不利、违法占用、搬迁等原因所形成的一类农用地,这类农用地具体特征为:土地利用率低下、集约程度不高、配套滞后、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耕地数量和质量均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显得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正是这个需求的产物。将低标准农业用地变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将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同时促进了土地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挖潜的方向转化以及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嘲。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在中国通过长时间基础性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后具备了基本产出功能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经济结构、经济总量及粮食生产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情况下,为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土地产出模式做出的重大变革。王洪波等认为,目前中国耕地平均等别偏低,根据基本农田高保护率的实际情况划定的基本农田不可能全都是优、高等地,只有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工程,才能使大部分耕地满足高产稳产的要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目前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新形势下为确保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和基础性工程旧。据统计,1999-2010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0.13亿hm2,补充耕地约340万hm2,农田产出率提高了10%-20%,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高标准农田目前是中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新领域,许多学者在基本农田保护、农地整治等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其成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借鉴。根据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的特点,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着重于指导其发展方向上,对于具有技术性指导的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工程技术支持体系,对发展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加强对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对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1.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内涵

1.1高标准农业用地内涵

高标准农业用地内涵是指通过对农村土地的整治,在一定时期内建设的节水高效、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生态良好、设施配套、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相适应的农业用地。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的目标包括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及提升土壤肥力;完善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灌溉、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确保好地用好,和谐共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建设高标准农业用地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中国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为主转到数量、质量、生态防护和效益并重方向转变的重要措施及方法,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方面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根据“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国要建设0.267亿hm2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到2020年将要建设0.533亿hm2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1.2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内容

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田间灌排沟渠及节水灌溉工程、农田道路及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要求应该科学合理开展各项工程建设,合理布置耕作田块,实现田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占地率不高于8%),满足田间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需要。农用地建成后的基础设施使用年限应不小于15年,且质量等别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别。

2.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

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就是对农村土地进行田、路、林、山、水的综合整治,使整治区的田间配套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提高和改善,达到或基本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即:田间种植规范化,耕作机械化,施肥配方化,秸秆还田化,种子良种化,农产品无公害化,水源覆盖方田化,灌溉节水化,田间道路沙石化,农田林网网格化。

2.1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高标准农业用地建设中的主要工程,是为满足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现代农田耕作、防护、灌排需要而进行的地力保持和田块修筑等工程措施,包括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和耕作田块修筑工程(田块长度、宽度、方向、形状、高差等达到一定的标准)等。应对田块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使耕作田块能够相对集中连片,以便于灌溉及机械化操作。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分析,得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土壤的理化性状等影响土地平整工程,具体指标包括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坡度、梯地等状况;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田块规整度、田块破碎化程度。

2.1.1水田平整 水田平整的影响因素有土层厚度、田面高差、条田修筑和田坎归并等。田坎归并主要指对同一台面相邻田块的田坎进行截弯取直、修补、削坎还田及田块归并。水平梯田原则上只对同一台面相邻田块进行归并翻耕,对水田不做大规模田块平整,主要措施是对田坎进行裁弯取直,对垮塌的田坎进行修补,对占地较宽的田坎进行削坎还田,对边角地和小田块进行归并。

若项目区水田面积较大,田面高差不大,且以平坝为主,土层厚度适中,则宜采用条田形式,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其他田块可适当合并田土坎;若水田以冲田为主,水田部分只进行田土坎归并,使小田块合并为大田块,不适宜进行大规模条田的修筑;若项目区水田面积不足耕地面积的15%,则对水田部分只需配套基础设施,改善耕地生产条件,保证水田格田内田面高差小于±3 cm,不需要进行平整。

条田修筑主要是对水田田面高差≤1.5 m的田块进行归并,工程实施前需将30 cm的耕作层进行剥离,从而保护耕作层。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的条田可顺地形布置,主要方向以长边为南北向最佳;条田内部配以沟渠保证田块排灌要求,并以道路网络充当田埂为界,10 cm为路面高出格田台面的最佳范围,生产路宽度1.2~2m为宜,田间道宽度3.5~4m为宜,沟渠宽度0.6~1 m为宜,沟渠深度0.8~1.2m为宜,倒梯形断面为最佳的稳固性;条田的外缘主坎对条田起到保护作用,对外缘主坎进行加固修复,以上坎为主,当田坎高度≥1.2 m时,采用砌石修筑田坎。

2.1.2其他农用地平整 其他农用地包含旱地、水浇地,这类地的平整包括降坡和筑坎,其台面在长期耕作过程中基本已形成,根据基本农田、蔬菜基地、标准果园种植要求,适度进行降坡和筑坎,可实现田面平整。地面坡度为5°-25°的坡耕地适宜修建梯田,梯田化率应达到90%及以上。水浇地畦田内田面高差小于±5 cm,以利于灌溉及机械化操作。

根据实际气候条件,旱地坡度为6°-15°,净耕地系数偏低,可切割形成平坝水田。6°-10°旱地降坡为水平梯田,发展蔬菜基地;10°-15°旱地降坡至6°,发展标准农田;若旱地坡度为6°-25°,且集中成片,发展高标准农田和标准果园较适合,6°-15°旱地降坡方案与上面一致,15°-25°旱地降坡至10°,作为标准农田和标准果园;>25°旱地实施退耕还林;若旱地坡度分布为15°-25°,且占耕地面积较大,则对旱地实施坡改梯技术,或者是在区域内选择典型区建设标准果园。

2.1.3耕作层质量保持 保持耕作层质量,应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等一系列措施,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若区域石灰岩土类较多,以粗骨黄泥土为主,此类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下,在农业生产中常出现营养元素缺失的情况,应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等土壤改良方式为主,以深耕深松、必要的田间灌排设施为辅,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作层肥力。若区域土壤属于粘土类,且存在排水不畅,土壤通透性差,耕作困难,土壤pH较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可采用保护性耕作、客土法、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建设田间排灌设施等土壤改良措施加以改善。

2.2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提高以及灌区自动化的实现

灌溉与排水工程是指为消除水旱灾害、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防治农田渍和盐碱灾害等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包括灌溉工程、水源设施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道及田间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灌溉规模、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有关。由于蓄水、引水方式、灌排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蓄、引、提、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应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对未经处理的污水禁止用来进行灌溉,地表水应为水资源主要的利用方式,地下水为辅。基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分析,和灌溉与排水工程有关的指标包括灌溉保证率和排涝设施通达指数。

丘陵山区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关键措施之一。丘陵山区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设计水库、水井、蓄水池、山坪塘等集雨设施,水田的灌溉主要是通过集雨设施经输水管道的路径进行灌溉,部分区域可修建囤水田进行储水,排水沟渠主要起到排去田间积水的作用,采用“干-支-斗-农”的方式纵横布设,沟渠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依据地形设计跌水;旱地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通过“沟-凼-池”的方式进行建设,从而保证旱地的排水和灌溉,该系统通过沿山沟(背沟、截水沟、山间边沟等)将势能较大的、紊乱的流水拦截至排水沟内,经沉沙山将流水泥沙沉积后,使流水蓄积最终入于各级排水沟末端,地形开阔及低洼处的蓄水池,实现高水高蓄高用、低水低蓄低用,从而可为旱地用水和涝季排水做准备。

2.3田间道路工程的提高

田间道路工程使居民生活及生产得到了方便,主要作用是连通田间和田间、居民点和田间的道路。田间道路工程对于维修现有道路起主要作用,其次是为了利用新建道路连接断头路及完善道路体系,道路呈现出“主-干-支”网络纵横布设,主要分为生产路和田问路。农业作业需求决定了田间路宽度,路基宽度4~5m为宜,路面宽度3.5~4.5m为宜,为方便未来耕作田块合并,路面材料一般采用泥结碎石,根据需要可提高路面材料级别,如混凝土路面。田间道路配套路基排水系统,并与周边的沟、渠、林相结合,起到保护边坡及路基稳定性的作用(图1);生产路路基的宽度1.5~3 m为宜,路面宽度为1.5~2.5 m,生产路为横向时,间距在100~300 m间为宜,生产路为纵向时,间距在200~500 m为宜,一般采用素土路面㈣。

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分析,发现影响田间道路工程的主要指标是田间道路通达指数,即指当耕作田块集中连片时,田间道路直通达的田块数在田块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于平原地区应达到100%,丘陵地区≥90%,合理确定田间道路密度,满足农业机械化和生产生活便利的需要。

2.4农田防护工程的提高

农田防护工程是为了保护耕作区免受自然灾害而进行的生态保护工程,与土壤、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有关,主要工程措施为修建护堤、坡面修截水沟和栽植防护林等。

护堤工程主要指河谷川道易受河水冲刷而修建的保护农田的堤防工程,以旧堤改造、堤防加固为主。通过加固维修,将堤防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设计洪水,30年一遇校核洪水,主要工程类型有均质土堤、干砌石堤和浆砌石堤。河水流速小于2 m/s时,可采用土堤防护;河水流速为2~3 m/s时,可采用干砌石堤;河水流速大于4 m/s时,宜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堤防护

截水沟主要适用于沟坡地,可减缓坡底径流对农田的冲刷,超过50 m以上坡长的坡面应设截水沟,间距一般20~30 m,分为蓄水型和排水型。防御暴雨标准按20年一遇24 h最大降雨量,一般均沿等高线布设,且坡底要保持一定的坡度。

当耕地的坡度不小于25°时应实施退耕还林,从而使地表径流减少,保护土壤耕作层,同时渗入土体的水量增加,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当耕地的坡度不小于15°时应实施植树种草,道路旁边建设防护林,山腰使用果林和树林相结合的方式,山顶采用乔木,行株距均2m为宜。在耕地坡度<15°的区域,以路旁和田间防护林为主,主要造林带建设在陡坡陡坎处,行株距均2 m为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优质树种,做到方田间隔之间选用不同的树种栽植,实现一条路栽植一种树木,主干路栽双行,一般分引渠边、田间生产路栽单行,从而形成混交林网,防止农田病虫害成片发生。苗木地茎在3 cm以上,秆高3 m,做到开槽低植,及时灌水保墒。

3.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发展趋势

3.1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平整要求,精细化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将研究不同优化田块的土地平整技术要求,建立不同优化田块的平整高程设计方法,确定精细化土地平整的工艺流程和方法;土地平整工程将研究表土剥离和熟土回填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高标准农业用地土地平整工程技术将研制精细化平整的铲土机、推土机等,解决目前采用大型建筑机械平整农田带来的土壤压实和板结现象;针对水稻作物区,研究薄露灌溉的激光平整技术,研制与精细化平整推土机相结合的激光探头仪;建立精细化农田平整实用的机械设备生产基地。

3.2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新材料研发与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目前田间道路缺乏高强度、生态化材料和设计施工标准的状况,研究不同工程类型区田间道路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研制田间道路的生态化材料、田间道路的生态化设计技术和施工方法。

针对沟渠工程材料强度低、使用年限短、节水或排水能力差等问题,新材料方面将研制高强、防渗、环保的渠道材料以及成品技术和成品机械,研究不同气候类型区的适用材料和材料使用的生命周期,施工技术将研究具有生态型渠道的形式和构造,建立路沟渠材料及成品的生产基地。

3.3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部分基本农田保水性差、次生盐渍化和新增耕地熟化程度低等问题,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将研制能调节土壤水肥功能的土壤保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暗管改碱、节水节地等工程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微差异类型区土壤熟化、农田景观绿化可降解新材料和新工艺。

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技术将筛选适应农田生态保育的植物、品种和培育方法,提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和土地保育方案,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育工程的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包括材料、成品、试剂设备,整体提升中国高标准农田的保育能力,增强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性。

3.4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细化规划与工程设计技术发展趋势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微地貌、田面高差、土壤条件的微差异化条件,高标准基本农田精细化规划将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区工程条件微差异化的分区技术,微差异化农田整治基础属性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基于微差异化分区技术的田块优化规划与工程设计技术,建立结合机械设备使用效率、日照方位影响、灌排顺畅的正交化沟渠路布设优化模型。

作者:张海欧 韩霁昌 王欢元 张扬

农业用地经营方式变革论文 篇2: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农业的发展正在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其重要意义在于农业产业化可以改变农业的弱质地位,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质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西部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主要省份尤其重要。但在我西部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定位不明确,扶持效果不明显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政府均对农业产业化扶持的态度十分积极。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使得西部地区的政府,尤其是中小城市,常常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带人产业化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口号化倾向、推动不足和推动过度现象。口号化倾向表现为“说的多、干的少”,寄希望于通过宣传来解决问题,忽略了在农业产业化这一农业市场化的必然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尊重自然规律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创建和完善必须的环境与条件。同时也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帮助和指导。

二、土地运营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们党在农村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并已在我国《宪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体现,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较长时期的运作和其效果的验证,我国农民已经认可和习惯于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这种小生产式的组织方式,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方式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是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即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来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我们必须探索一种农民既无后顾之忧又规模经营的体制与机制,目前,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已经在规模经营的实践中对土地经营的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也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但西部地区对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还处于滞后的状况。

三、西部农村金融状况发展滞后

据相关调查资料表明,东西部地区的城乡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协调且呈加剧之势,金融二元结构特征十分突出,农村金融被严重边缘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相对于国家金融的发展主流被严重削弱,其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难以发挥好支撑农村经济的主力作用。从当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资源供求正沿着两个极不对称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农村经济的快速成长对金融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内正规金融的资金供给渠道却面临着不断减少的威胁;此外,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总体较为滞后,民间资金偏好于投入到周期短,收益快的领域,从而造成农业产业化企业难以吸收到足够的合作资金,防碍了其做大做强。

为了改变西部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滞后的状况,进一步推动西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科学认识,推动农业发展

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发展农业就是要搞产业化经营,这完全是是一种误解。首先应该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要领,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经营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农业发展还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有水利建设、高新技术、生物工程等。要严格分清两种不同的概念,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能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需要其他相关配套工程相结合,共同推动农业的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专业服务

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所引致的自发性整体创新,是市场经济行为,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并非政府强制实行的变革,更非谁人的主观臆断。广大农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学研联合组织及其他中介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主题,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机制,政府及其各个部门只是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者。归根到底,农户是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农户和其他相关经营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追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政府只是他们发展的外生助力。因此,政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权的行政机关,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应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着力营造和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

3.探索合理机制,推动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经营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地收益差异越来越明显,各地农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有地域的关系,在交通便利、接近城市的地方土地收益相对大;有经济结构不同造成的,种植不同的作物收益不一样;有市场的因素,善于把握市场规律的农民的收益的收益相对大。因此,需要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探索合理机制,推动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经营。首先,应当认清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的大趋势,地方政府实行鼓励土地流转、集中的政策,将支农对象放到农地规模经营的生产大户上来,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其次,不断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农业用地集约化经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克服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土地“瓶颈”。

4.盘活融资渠道,创新经营机制

西部地区农村应该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重构金融体系。按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既要解决资金问题,又要解决机构多元化的问题,建立功能齐全、辐射全面、互补互助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注重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城市的金融发展模式移植到农村,必须把金融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政策性资金,使其在农村的金融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规范和引導民间借贷,促其健康发展。据有关抽样调查测算,2006年全国非正规信贷规模接近6.8万亿元,2007年中国非正式信贷规模超过9万亿元,其中全国27省份的民间金融平均值占非正式信贷规模总额的34.3%。民间借贷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实际上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优势,即信息优势和速度优势。这些独特优势,使其与正规金融形成了强烈的互补效应,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尤其是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实行东西部合股合营的新型产业化模式。

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难度大,涉及部门多。西部各农业省份需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职能机构,明确职责,加快落实。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成立专业的监督机构,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督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确保扶持政策和资金落实到位,真正推动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作者:唐 剑 黄 瑞

农业用地经营方式变革论文 篇3:

现行农地产权改革路径分析

摘要 农地土地产权制度影响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是农村集体的土地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牵动性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但仍存在所有权主体不明、权利残缺、行政干预现象严重和集体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路径,主要有明确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建立流转机制及配套保障措施,保障农地产权。

关键词 农地;产权;改革

Key words Rural land;Property;Reform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地的主要特征是人多地少。从历史来看,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经济发展,几乎都与农地制度,特别是农地产权制度的矛盾或者变迁有关[1]。农地产权制度影响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

1 农地产权现状

农地产权可分为农地所有权和农地用益物权。

1.1 农地的所有权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度主要有两种形态,即国有土地所有权制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国有农地来源于1950年土地改革时将一部分农村土地划归国有,主要包括国营农、林、牧、渔(场)等,这部分土地仅占农村土地的一小部分。

农村绝大部分土地为集体土地。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农民承包地、村组办企业用地、农民宅基地、自留地等;二是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乡(镇)办企事业单位用地、乡(镇)以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用地和内联乡镇企业用地及乡(镇)集体用地;三是属于行政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是对应过去的生产队或村民小组,也可能是合作社等集体。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是一种特定的权利。

1.2 农地的用益物权

土地的用益物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在《物权法》颁布之前,广泛称作“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主体和土地利用方式决定土地用益物权的性质,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规定,我国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主要分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三种形式[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企业,乡(镇)、村公益性组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使用权转让、土地用途、使用权主体和客体范围等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存续和行使,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本集体成员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土地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宅基地土地使用权主体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无偿使用,但是受到法律法规限制。

2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2.1 農地产权改革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四次显著的变革:一是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属于自己的农地,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二是1953—1957年,推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发展农业合作社,没有改变农民农地私有的所有制,但农地已成为合作社成员共同经营的资源。三是1958—1962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人民公社化,农地的农民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名义上由农民集团共同经营。四是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农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所有权依然归集体共有,农地由农户独立承包经营[3]。

2.2 近年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模型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农地用益物权实现模式不断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2.2.1 规模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大部分出现在江苏南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区域由于乡镇企业较为发达,农村劳动力大部分从事非农业生产,耕地撂荒抛荒现象严重,为了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允许农户之间农业用地流转,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形成农业用地规模经营。

2.2.2 “四荒”使用权拍卖模式。这种模式最初发源于山西省吕梁地区,该地区将“四荒”使用权对外拍卖,通过市场化调整的方式,有效提高农民对“四荒”地改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2.3 土地股份制模式。这种模式以广东省南海地区为典型代表,首先将土地进行规划,划分为农田保护区、商业发展区和商住区,然后将集体财产、土地和农民承包权折价入股,在股权设置、股红分配和股权管理上制定章程。

2.2.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这种模式以江苏苏州为典型代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在规定的制度下进行有偿、有期限的转让、出租等。

3 农地制度的绩效与缺陷

3.1 农地制度绩效分析

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状况,农地经营权归承包人,使得集体组织与农户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明晰。承包人发挥经营者的主动性,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适时的生产管理,自主经营,合理调配劳动力的使用,达到了节约劳动与高效生产的统一;同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承包者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为了获取较高的收益,农户就会自觉地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极大的丰富了农产品市场。

3.2 农地制度缺陷分析

3.2.1 权利主体不明。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但是对于集体这个概念还相当模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各该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到底谁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真正代表,法律上和实践上都没有明确规定。“劳动群众”是一个集合概念,“集体”是一个抽象概念,“农民集体”不是法律上的“组织”,而是全体农民的集合,是一个合成名词,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4],在农村土地所有权贯彻过程中难以起到真正的所有权主体的功能,往往最终让掌握实权的村支部书记成为了实际代表,挥霍集体土地资产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使得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被空虚化,进而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智能化、规模化的發展要求。

3.2.2 农地产权不完整。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中的农地所有权还不完整。经济学理论认为,所有权应当包括占有、使用、处置、收益等权利,但从我国法律规定情况来看,集体土地所有权只有占有和使用权,而无处置和收益权。就农地承包经营权而言,也不完整。目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仅仅是一种在土地上耕作的权力,除了承包土地的行为权明确归属农民外,有关转包、租赁、抵押、转让等其他土地权力的规定模糊[5]。另外,农民在承包期内也存在着经营权排他性残缺问题,经常会有村组干部以承包合同不合理、村民大会不同意或未经过公示等理由随意变更农地经营权。

3.2.3 行政干预现象严重。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看,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减少了行政干预,但并不能说那些违背经济规律的行政干预就没有了,行政干预过多在目前承包经济中还相当严重。目前普遍存在行政性统一调地的现象,使得农村土地使用权屡屡转换,严重损害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农民缺乏稳定感。据农业部调查,1978—1999年,95%的农村承包田至少被调整过一次,所有地块平均被调整过3.1次[6]。

3.2.4 集体土地市场机制不完善。从土地所有权上来看,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交易称为“土地征收”,被强制的交予国家所有,过程并且不可逆转,国家给集体土地确定的价值不是交换价值,它采取低价征收和高价出让的不平等交易方式,大大损害了农村农民的利益。从土地使用权交易上来看,我国目前缺乏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当前的土地流转基本以行政推动为主,镇村干部多以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名义,强制或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蔬菜、西瓜、苗木等高效农业,市场行情闭塞,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得不到足够保证。

4 农地产权改革的路径分析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土地制度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成败,没有成功的土地制度改革,就没有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一是确权,二是流转,三是保障。其中,确权是改革的基础,流转是改革的核心,保障是为了建立长效发展机制[7]。

4.1 实行“三权”分置

在坚持集体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农地应按照中央文件要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切实明晰土地产权关系,保障农民、承包户、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对于转让土地承包权的,只能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并经集体同意;流转土地经营权的,须向集体书面备案。集体土地被征收的,农民集体有权就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等提出意见,甚至有权要求召开听证会,并依法足额获得补偿。通过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民主议事机制,切实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

4.2 完善土地经营权

对于农地的承包经营土地可实行承包经营永包制,保障农民永久使用权。在“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农民作为经营土地的主体,获得体现永久使用权的实际占有权、直接使用权、部分收益权和有限处置权,并充分维护承包农户使用、流转、抵押、退出承包地等各项权能,即给予农民完整的农地经营权,这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不改变农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经承包农户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并向农民集体书面备案,可以对土地使用权出租、出售、交换、继承、抵押等,但经营方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用途。农地所有权人即农村集体对土地使用权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

4.3 建立农地用益物权流转机制

农地用益物权流转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参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模式,将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转让、抵押和继承,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按国有建设用地市场游戏规则运行。

要全面放活经营权,放活农用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就是促进经营权的流转和抵押[8]。允许通过转让、互换、出租(转包)、入股或其他方式流转承包地并获得收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限制其流转土地,可以依法依规就承包土地经营权设定抵押、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

4.4 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配套保障措施,保障农地产权

首先,要加快建立全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统一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云技术,完善土地流转平台建设,使农地的财产属性能够真正得以充分体现,农民的土地权利能够得到真正保护。

其次,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农地流转价格的形成一定要建立在对耕地等别、土壤肥力和产能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地的地理位置、流转人的经济能力、转包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以市场直接导向为主,以行政间接调控为辅,实现农地流转的合理定价。

最后,建立调节农村土地制度的仲裁结构。农地关系的调节、处置应实现社会化、法制化[9],防止农地流转由少数村组干部把持,侵害农民合法利益。村组干部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农民集体授权的村庄公共事务,监督土地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1] 谢思全.转型期中国财产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86.

[2] 郑长青.农村土地用益物权流转相关法律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6):116-119.

[3] 黄贤金,陈志刚,钟太洋,等.土地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4.

[4] 田平.农村土地到底归谁所有[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24-29.

[5] 于学花,栾谨崇.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J].理论导刊,2008(4):74-77.

[6] 常明明.现行土地制度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334-337.

[7] 蒋军成,赵丽江.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革研究[J].农业经济,2009(1):36-38.

[8] 苏智军,段思敏,杨葉. 浅议三权分置下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8(13):86-87.

[9] 肖晚霞,蒋军成,施春娟.我国农地产权分析及制度重构[J].桂海论丛,2009,25(2):44-48.

作者:李全宝

上一篇:有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论文下一篇:高压水射流混凝土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