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文

2022-04-21

摘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政策思想演变的研究中,可以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4个研究维度,即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维度、微观—中观—宏观维度、结构—效率—竞争力—可持续性维度,并结合对4个维度的分析,探讨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重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文 篇1: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法治保障与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面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确保现代化进程持续向前推进的重大任务。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法律手段,然而,我国农村改革与农村法治状况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为此,应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完善相关立法。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法治保障;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从国内来看,我们面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持续向前推进的重大任务。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大变革阶段。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迅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这不仅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们创新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个紧要关口,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加紧迫。

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抓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等内容,要实现这一艰巨任务,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对法治建设提出了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一)改变落后经营方式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早在1990年就指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明显的兼业性特点,目前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与农村土地之间仍有一条割不断的“脐带”,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仍然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中的合法一员;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与农业仍然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农忙季节回家从事农业生产,企业不景气,或企业倒闭,或找不到工作,可能随时流回到原籍的土地上来。因此,我国农村经营方式还保留小农经济的一切特点,而且还具有小农经济所不具有的对土地使用不负责任的低投入和低效率,这种落后的经营方式不改变,必然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适时、科学、稳妥地调整城镇行政区划设置,构建适应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政策框架和规划体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市场,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步伐。把引导农村中小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就业容量,健全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加强小城镇社区管理,建设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小城镇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三)法治建设的需要。农村法治建设落后于现实的需要,当前农村经济与社会运行仍依赖于党的政策和社会习俗,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各项改革的启动与深化,事实上都是依靠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适时发布的政策来推动的,制定、发布和执行政策几乎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农业的主要工作与手段。在村民和一部分干部的意识中,法律的地位远远低于对政策与人情关系的认同,导致农民整体的法律意识较弱。这些问题的造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因素,解决的途径只能是加强法治建设。

二、农村法治建设存在的障碍

当前,我们面临这样一个境地:一方面,党和政府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种状况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不能不归咎于农村改革与农村法治状况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法治工作仍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想尚未真正确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的指导下,尽管农村法治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开端,但是,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一定程度上仍然偏重于政策而非法律。诚然,社会的变迁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政策起着立竿见影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当这种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确定之后,伴随而来的应是以法律形式来巩固改革成果,稳定变革后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然而,这一点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解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对那些适合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需要用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调整。只有这样,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方式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农村法制体系仍然存在缺失,无法可依的情况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体系化不强,许多重要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制定,即便是已经颁布的法律,其科学性和可行信也亟待研究与改进。这种立法状况的存在,是很难发挥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需要有针对性的立法去解决。

(三)农村法制多停留于立法层面,在守法和执法层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农村法律体系的框架虽已基本建立,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比如,《农业法》作为农业的基本大法,已经实施多年,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宣传不够,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仍然缺乏农业法意识,加上配套立法的滞后,使得不少规定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依然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四)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农民这一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最大群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认同乃至接受法律的调整。在我国,整个农村法治进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的法律意识的普遍形成和提高尚需时日。我国现在所进行的普法运动就农村而言,是面对众多法盲进行的,它仅仅是一个初步的教育,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结构。农民作为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者,缺乏主动接近和接受现代法治的内在经济和社会动因,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大多是被动灌输的,缺乏自身的驱动,从而使得农民的法治意识普遍淡薄。

三、适应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完善相关立法

(一)立足“三农”发展状况,健全保护“三农”法律体系。我国目前“三农”发展的现实面临很多尴尬,相关制度仅仅停留于政策层面,比较原则而不易操作且随意性和变动性较大;很多规定出台后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而成为“睡眠条款”等等。对此,笔者认为应从我国的现实和社会发展出发,立足建立健全农村法律体系以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修正现行法律制度中对农民的不利规定,理顺并认真执行现行规定,使相关制度出台后能够得到贯彻执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因人的出生、身份、地位不同而给予区别待遇,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此,一方面应立足社会和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立法审查机制,防止出现立法对农民权益的侵害;另一方面应当理顺不同立法之间的关系,强化相关规定的贯彻执行。此外,中国的民主和法治问题的关键不是缺少相关法律规定或制度上的不健全,关键在于制度没有得到认真执行。

第二,应当统筹全局,立足国内外农业发展状况来加强农村法制,加大政策和法律层面的扶植力度。经济全球化的来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要冷静思考其带来的挑战,具体到农业上应该立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从国家经济和农业安全及农村稳定的大局出发,通过法律体系各子系统的关联与互动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法律体系。在此,一方面需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加大扶植力度,另一方面要在相关立法设计中简化程序、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此外,应当将一些有益的措施加以制度化、法律化,形成长久的规范而不是一时的政策或举措。

(二)立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及各地实际,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协调相关产业的发展。受高额利润诱惑,农村地处偏远,管理较为分散的所谓“优势”吸引着污染企业主把污染企业向偏远乡村转移,使一些偏远农村成了他们制污排污的“自留地”,农民也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牺牲品”。对此,应当引起重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绝对不能以牺牲后代的利益和农村环境来换取农民收入的一时提高和农村的一时发展。因此,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农业立法要立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型农业。在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制定农业环境相关标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环保企业积极介入,开发、研制生物农药、无公害肥料、无污染饲料等等。

第二,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科技兴农观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观。这就要求一方面在发展乡镇企业和引进项目时一定要立足于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而不要被狭隘的眼前经济利益所诱惑以至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尽量使用一些环保和有机农药,减少对农业生态的污染和破坏。

(三)实现法治精神的内化推动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契合。要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制度性推进与法律性推进协同作用的局面。一方面,象20世纪70年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确立正确的发展模式与方向,指导发展方式转变的健康有序进行。

〔参 考 文 献〕

〔1〕欧阳仁根等.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刘俊.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2.

〔4〕柯楠.我国建立农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J〕.法学杂志,2012,(05).

〔5〕柯楠.失地农民社会权宪政保障的法理依据及其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12,(02).

〔责任编辑:郭梅东〕

作者:崔涛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文 篇2: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演变及研究维度

摘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政策思想演变的研究中,可以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4个研究维度,即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维度、微观—中观—宏观维度、结构—效率—竞争力—可持续性维度,并结合对4个维度的分析,探讨需要注意的问题和重点。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农业发展方式;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近年来,在粮食连年增产或高产、农民连年增收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凸显,日益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作为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广延性、复杂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开放式、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形成对问题的综合把握。经过多年的积累,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视野迅速拓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从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开展的相关研究逐步加强。但就总体而言,基于这些视角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少见。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多视角、全方位地探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并在研究中突出全球视角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视角,努力形成基于实践而又具有前瞻性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近年来,中共中央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成熟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到形成、发展的过程。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要在“六五”计划期间,“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各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2007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

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2008年4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5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还要求由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仅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不仅注重经济增长,还要注重社会发展,因此在发展理念、目的、战略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求“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这10个“更加”,都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4个“更加”,则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性概括。

随着对世情、国情、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央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日益深刻。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政策思想的演变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近年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2012年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要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等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个方面建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我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两年来,中央政府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到新的政策高度,相关文件密集出台。如2015年专门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要求“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有些文件虽然不是以农业发展方式冠名,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其重要内容,有的文件甚至全部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前者如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后者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農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其全部20篇内容的第4篇,明确指出“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中央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方向更加明确,内涵也更加丰富。如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同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及其研究维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要解决经济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同此理。那么,笔者认为,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可从以下4个维度来展开,根据需要交叉采用以下维度和分析视角,有利于深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1.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

从需求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解决农业发展如何更好地面向需求、适应需求、引导需求的问题。如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引导居民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健康消费、安全消费、绿色消费等。农业功能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也与农业需求结构转变相关。

从产业结构(即供给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不同农业产业部门之间、不同农产品种类之间甚至不同农业功能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如农业内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等。

从要素投入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考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科技、土地、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随着对农产品安全需求、营养需求和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强化,环境作为农业投入要素的重要性也迅速凸显。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及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金融资源、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均与此有关。

从产业组织结构来观察农业发展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中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相对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主要涉及农业生产中的农户分化问题,不同类型农户之间、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二是不同类型农业组织之间联结方式的调整,主要涉及农业发展中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不同环节产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如农业发展中的集群化和产业链一体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农业竞争力。但是,农业产业组织如果没有竞争力,农业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是农业竞争力的基本依托。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结方式。

从区域结构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考察农业发展区域格局的变化和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如农产品主产区的变化及其和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关系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由南向北转移,推进“镰刀湾”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均与农业区域结构转变密切相关。

從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维度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注意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转变的联动效应,增进其协调性。一般而言,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农业需求结构转变是引擎,农业产业结构转变是表象,农业要素结构转变是根基,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载体,农业区域结构是空间表现。通过这5个方面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只是角度不同,但不可割裂。如引导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动这5方面的结构转变都是不可或缺的。

2.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维度

产业链是产业部门基于技术经济联系,与其前向关联部门、后向关联部门之间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和资源—市场利用关系的链状关联形态。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部门之间的关系,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文献较多,在此不必赘言。

供应链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从企业内部供应链到企业间的供应链,再到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等3个阶段。近年来,供应链理论日益重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等一切前向关系及与客户、客户的客户等一切后向关系。现代供应链管理强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组织流、工作流的整合集成和一体化精细管理,促进供应链的动态优化管理,增进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实现伙伴间的合作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李波、洪涛,2006)。供应链管理强调通过集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使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带给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不仅是成本,还有时间,即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徐琪,2008)。

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生产经营、销售、后勤、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人力资源、技术研究与开发、原材料采购、财务等辅助活动,它们共同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这些环节中,只有一些特定节点的活动创造价值,可称为价值节点。企业的价值链是一个由许多“联系点”居间联结的相互依赖系统或活动网络。这些联系点的作用通常影响企业进行各种活动的成本高低或效益大小。为发展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将价值链看作一个系统而非个别活动的总和;价值链的联系点要发挥功能,也需要各种活动相互配合。将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视角拓展到行业或产业层面,可观察行业价值链或产业价值链,或称“价值体系”,其包含满足企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提供价值链所需原料、零件、设备和采购等服务)、完成价值链活动的营销渠道和最后的客户。迈克尔·波特认为,价值链能否有效运转,关系到企业能否建立竞争优势;价值链是企业了解成本优势的工具,会提高企业在客户心中的特色(迈克尔·波特,1997)。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虽然是基于制造业研究提出的,但将其拓展到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也是富有价值的。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强调的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如供应链和价值链思维都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都强调对产业上中下游之间价值增值活动的有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思维都重视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在考虑产业形态和组织方式时,都突破了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界限,体现了跨越产业边界的产业融合发展理念。

3.微观—中观—宏观维度

从微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表现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迅速推进,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速崛起,都是从微观层面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结果。

从中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产业层面农业分工分业的迅速深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如许多地方农户将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农资配送或农产品流通服务外包,许多农民合作社也是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重要供应商。第二是区域层面农业发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导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平台乃至农业产业组织之间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和农业区域专业化,加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姜长云,2011)。

从宏观层面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结合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农业服务化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化,也是宏观层面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所谓农业服务化,即生产性服务业在农业产业链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在农业产业链增加值构成中,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即按照产业化方向,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4.结构—效率—竞争力—可持续性维度

从结构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主要围绕两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从品质结构或同种产品的数量、质量关系来看,农业发展是以追求产量增长为主还是以追求质量提高为主,抑或数量质量并重?当然,此处的农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营养化、安全化、功能化和美食化、方便化、个性化等体验化内容。农产品品牌作为其生产者或经销商赋予其的名称和标志,往往基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规则化认知,是能给农产品供给者带来溢价和价值增值的无形资产。对农产品品牌的追求,是追求农产品质量的高级形式。二是从产品结构或不同品种、品类关系来看,有口粮—谷物—粮食—非粮食物—非食物农产品的关系。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推进,特别是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两个方面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都会经历内涵日益丰富、深度和广度迅速加大、难度明显增加的过程,甚至社会对农业功能的需求日益由生产功能拓展到生活、生态、文化功能,衡量社会的农业需求不仅要重视农产品需求,还要日益重视对农业提供生活、生态、文化价值的需求。

从效率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求农业发展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求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得到利用。单要素生产率(如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利润率)比较容易理解,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较多,在此不需赘述。全要素生产率系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水平既定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蔡昉,2015)。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大致有3个,一是通过推进创新技术产业化等,提高技术效率;二是加快技术进步;三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新組合,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沈坤荣,2016)。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相对于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为综合、准确地反映生产活动的效率。但由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困难和复杂性,单要素生产率也是农业效率的重要测量指标。而且,将单要素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起来,能够更为及时、动态地观察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一般而言,在一国或地区内部,农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资源竞争能力。在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农业效率的提高,赶不上工业、服务业效率提高的步伐,往往是农业陷入萧条、衰败的重要原因。

从竞争力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求把培育农业作为产业的竞争优势放在优先地位,致力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从竞争力角度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密切关注当前扩大和深化农业开放背景下,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迄今为止,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成果是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倡导农业发展由利用比较优势向培育竞争优势的转变,有利于全面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从竞争力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正在迅速凸显。比如,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洋粮入市、国粮入库”现象的发生,就是农业国际竞争力面临问题的典型表现。

从可持续性视角观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农业发展的社会可持续性。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提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明显、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等重大挑战,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业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加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实际上都是主要关注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业发展的社会可持续性,主要关注农业发展过程的社会参与和发展成果的社会分享。这是事关农业发展的社会公平的重要问题。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在此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制约了农民农业经营净收入的增长,加大了主产区农民群体性减收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粮食安全特别是粮食产能建设的可持续性很可能遭受较大侵蚀,甚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形势也可能发生逆转。所以,推进农业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都属于从可持续性视角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蔡昉.全要素生产率是新常态经济增长动力[N].北京日报,2015-11-23.

[2]丁永健.面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升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戴孝悌.产业链视域中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何树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党的文献,2010,(4).

[5]姜长云.转型发展:中国“三农”新主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

[6]李波,洪涛.供应链管理(SCM)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7]沈坤荣.供给侧改革重心:提升全要素生产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27.

[8]徐琪.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肖晓红.中国农业产业链培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晓立

Key words: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dustry chain; supply chain; vlue chain

作者:姜长云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文 篇3: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阿左旗近年来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本文围绕阿拉善左旗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优势条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和对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和对策等方面,通过入户调查分析了该地区种植结构单一的原因,提出了转变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阿拉善盟阿左旗;种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议;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受当地种植实际情况与市场作用,近几年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占全旗种植面积74.5%,可谓是种植比例严重失调,玉米是需水量大的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于旗委政府限水节水政策不符。针对此种情况,作者对阿拉善左旗农业种植区部分村镇的种植结构及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吉兰泰镇、巴彦浩特镇等地区的270户农户,其中温都尔勒图镇赛汉塔拉嘎查30户、德力乌兰嘎查30户、巴润霍德嘎查30户;吉兰泰镇乌达木嘎查30户、哈图陶勒盖嘎查30户、瑙干陶力嘎查30户;巴彦浩特镇巴彦霍德嘎查30户、红石头嘎查30户、希尼套海嘎查30户。在对270户农民逐一入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形成以下調查结果。

1 农业生产现状

2021年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总种植面积1.9万hm2,其中:井灌区1.48万hm2、黄灌区0.42万hm2。井灌区主要分布在温都尔勒图镇的西滩、巴润别立镇、吉兰泰镇的查哈尔滩和巴彦浩特镇的格灵滩,黄灌区主要分布在温都尔勒图镇的漫水滩、巴音木仁苏木的老崖滩、敖伦布拉格镇的巴音毛道农场和孪井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70%,2020年粮食单产546kg/667m2,总产量1.2亿kg,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5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30%,种植作物主要以向日葵(油葵、食葵)、西瓜、籽瓜、蔬菜为主。

1.1 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农业综合效益下降

[1]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处在“上升通道”,人工、农机作业等费用上涨很快,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价格也不便宜,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国际大宗农产品到岸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农产品继续提价遭遇“天花板”。国家对小麦、玉米、稻谷等种植支持已接近加入WTO时的承诺上限,加大“黄箱”支持也遇到了“天花板”。在两块“天花板”和一块“地板”的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种植的出路只能是依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

1.1.2 种植结构不合理

作物种类单一。种植业生产以玉米、向日葵、小麦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70.6%,比例较大,其他作物大麦、西瓜、籽瓜、蔬菜等占总播面积的29.4%,种植面积较小。

种植业区域间结构类同,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阿拉善左旗的农业主要集中在“腰坝滩、巴音毛道、查哈尔滩、格林布隆滩、漫水滩、老崖滩、孪井滩、西滩”八大绿洲农业灌区,南北相距600余km,但是种植的作物却类同,均以玉米、向日葵为主,没有形成适合当地的特色种植产品。

1.1.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阿拉善左旗的农业是绿洲农业,没有水源就没有农业,干旱是制约阿拉善左旗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阿拉善左旗属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大陆型气候,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是最显著的气候特点,加之沙漠、沙地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2/3,水资源较匮乏,十年逢九旱,干旱是严重干扰阿拉善左旗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之一。

水资源利用较低是制约阿拉善左旗农业生产发展的另一因素。阿拉善左旗农田水利设施差,[2]管理水平低下,农业大多是大水漫灌,大部分渠道为土渠,是20世纪70~80年代老百姓自投自建,土渠年久失修,输水渗漏严重,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现象严重。

低温冻害是制约阿拉善左旗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更是造成阿拉善左旗粮食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危害较大的是春季低温冷害,近几年受全旗气候影响,阿拉善左旗春季气温较低,造成大田作物生长缓慢,极易发生病害;短时间异常低温,农作物不能完成生长期,导致农作物减产减量。受气候、地形的影响,阿拉善左旗在6~8月间多遇强阵性降雨,易发生山洪灾害,冲毁农田、造成减产;期间夹杂冰雹,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虫害也是制约阿拉善左旗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阿拉善左旗每年发生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双斑萤叶甲等虫害,受灾农田面积不等,玉米减产减量。

1.1.4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多年来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掠夺式的经营,只注重产出而忽略养地,再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肥施用量不够,造成土壤退化严重,土层结构变劣,肥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遇灾就大幅度减产,农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此外,建成的标准农田由于缺乏后续农艺管理和维护措施,其土壤肥力受到影响,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未能达到预期的生产要求。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更新比较滞后,[1]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增大,特别是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不合理施肥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1.5 农业科技水平低,急需加强农业产业科技含量

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急需更新知识,虽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接受、应用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同时,实际生产中农民轻技术重观念,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科学的调整观,部分农民在安排生产上还仅凭感觉、经验,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常常一哄而上,从而造成暂时的产品积压难卖,丰产不丰收。

1.2 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调查的3个嘎查,种植面积5692.67hm2,结构调整种植油料作物(向日葵、胡麻)190.6hm2,中草药(黄芪、甘草等)316.53hm2,茴香、孜然75.2hm2,洋葱172.27hm2、瓜类131.87hm2,葫芦136.8hm2,其它经济作物88.6hm2,合计1111.87hm2,占种植面积的19.5%。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调查的3个嘎查,种植面积1431.33hm2,结构调整种植向日葵41.8hm2,洋葱及蔬菜5.87hm2,瓜类306.27hm2,棉花13.13hm2,其它经济作物32.4hm2,合计691.33hm2,占种植面积的48.3%。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调查的3个嘎查,种植面积704.6hm2,结构调整种植向日葵52.93hm2,西瓜38.67hm2,蔬菜34.26hm2,经济林92.07hm2,合计217.93hm2,占种植面积的30.9%。

2 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2.1 水资源短缺

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的赛汉塔拉嘎查、德力乌兰嘎查属于黄灌区,由于受上游甘肃省景泰县的制约,农田灌溉存在严重的受制。巴润霍德嘎查属于井灌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2637~2310万m3/年。每亩灌溉定额为550m3时,允许灌溉面积为0.29万hm2。经计算全嘎查年抽水量为3050万m3,每年实际取水量超过允许开采量的17.9%~34.74%。10年间水位整体下降16m,每年以1.6m的速度在下降。水质也在逐年恶化,东南沿沙地边缘明显呈现盐渍化。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各农业嘎查属于井灌区,年可开采量为703万m3,而实际年取水量为3000万m3,超过允许开采量4.2倍以上,每年平均以0.27~0.45m的速度下降。由于地下水超采过量,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质。有的水井硝酸盐含量高达20~130mg/L,盐碱度比原来有所提高。

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各农业嘎查属于井灌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285万m3/年,年实际开采量为700万m3,超采415万m3。

2.2 技术水平低

由于现在农业生产者绝大部分是60后,文化水平较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对“一增、二改、三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的施用、农作物统防统治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2.3 病虫为害严重

近几年,由于受气候、种植制度的影响,病虫害加剧。如:2013年的玉米蚜虫,造成30%~50%减产;从2014开始到2021年连年双斑萤叶甲、红蜘蛛大面积为害,还有隔年就有粘虫、棉铃虫的区域性爆发为害等。

2.4 地力水平低

由于有机肥料的补充不足或干脆得不到应有的补充,使有机物质含量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变坏,土壤的基础肥力趋于下降,土壤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下降。

由于长期连作,使土壤中某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出现明显的缺乏(缺锌、硼等),造成贫血症;同时,大量氮、磷化肥的过量施用,使土壤中氮、磷富营养化,造成富积症。

由于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下降和老化,土壤耕作和管理的不合理,施肥种类的单一,目前农田土壤的板结现象和“越种越馋”现象普遍出现,致使土壤的生产力和施肥管理成本逐年加大。

3 农业发展转变方式成功经验剖析

在调研中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兆丰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种植大户吸纳成员50户,流转耕地166.67hm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由单一种植结构向多元种植结构转变,由合作社与甘肃一家公司签订合同,种植高粱,每公斤1.80元,预计产量可达1000kg/667m2,实现利润1000.00元。

从兆丰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加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利用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增加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协调金融信贷部门,满足农民生产所需,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4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优势条件

4.1 开展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由于科学施肥体系的建立,制定了施肥限量标准,优化氮、磷、钾配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统防统治等技术,推进精准施肥,减少农业面源性污染,为农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产品安全空间。

4.2 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构建了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逐步建立起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开展了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等节水配套技术,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和对策

5.1 推进土地流转,促使农村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依托种植大户,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托管等多種形式,使优势资源进一步向能人大户集中,为发展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

5.2 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集约化水平

按照“集中连片、板块布局、集约经营”的要求,对碎片化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完善水源、排灌渠系、路系,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土地产出率,为订单农业、规模化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5.3 拓展农业功能,提高产出质量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以赏花、采果、观景为内涵的生态观光游,向生态、观光、文化农业转变,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5.4 发展循环农业,维护生态平衡

以节水、节地、节能为重点,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搞好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等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达到农村生态环境永续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6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和对策

6.1 立足本旗实际,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

对于农业发展方式来说,应在背景下,做好转变与调整工作,对经济新常态做到有所适应,从而可以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3]。受农业生产成本加大的影响,目前,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效益与质量并不是很好。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促使农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通过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来使成本得到节约,从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要根据各灌区的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建立与节水农业相适应的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压缩低效、高耗水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推广抗旱高产节水高效作物品种,引导农民大面积种植中药材、西瓜、蜜瓜、向日葵、苜蓿等设施农业和优质牧草,以及效益好的经济树种,开辟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6.2 加大订单农业种植面积,促进农民增收

利用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以企业+农户的形式做好订单农业,引导农民种植洋葱、葫芦,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协调金融信贷部门,满足农民生产所需。

6.3 特色种植纳入财政补贴

种植特色作物,投资大,风险大,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补贴资金,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比例。

参考文献

[1] 刘文纪.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0.

[2] 李嘉麟,謝咏梅.阿拉善左旗1947-1966年农业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1):5.

[3] 杨丹,刘华,李雅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为例[J].学理论,2014(7):2.

[4] 王河银,包明玉,杨云天,等.阿拉善左旗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74,76.

[5] 李建江,雒晓芳,陈士恩,等.阿拉善左旗生态环境条件与畜牧业发展动态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5):85-87.

[6] 聂大伟.阿拉善左旗沙生植物人工种植发展优先级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作者:杨会霞 王雪玲 刘连泉

上一篇: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