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职教育论文

2022-04-18

作者简介:廖星(1981.6-),湖南湘潭市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摘要:本文提出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的电子商务高职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简要分析了该模式的利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时代高职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微时代高职教育论文 篇1:

微时代下高职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微支架构建

【摘要】“微时代”的来临对高职教育方式的革新、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顺应“微时代”要求,通过mini-scaffolding和web-scaffolding两种类型的微支架构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微时代 幼儿英语教育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微支架

一、前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使新兴传播媒介快速发展,信息沟通变得更方便快捷,人类的交际互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这指明了“微时代”要求进行教育革新,高职幼儿英语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也需要创新。本文将通过构建微支架来创新高职幼儿英语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 幼儿英语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应该有设计科学的体系,而幼儿英语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

1.课堂教学理论性重于实践性。教学设备比较落后,经费投入严重短缺,实践教学资源缺失等外在原因的影响,高职幼儿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课程讲解中,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学理论的考核,仅仅加入少量简单的课程见习和观摩,忽视具有体验性、模拟性的教育实践。因此,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组织管理能力差,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

2.课外实践教学时间短、形式化。课外实践,即校外的教学实习和校内的教学实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组织和管理较困难,从而学生在中小学、培训学校、幼儿园等的实习时间过短。专周实训是停课进行的,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其他教师的课时,因此时间也较短。学生的实践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融入教师角色,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别提对实习活动和实习内容进行深刻、理性的反思。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实习单位的责任心,也影响学生实践活动的展开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结果往往是,较多学生不能独立组织活动,不能较好地进行课堂教学,不能处理教学中实际问题。

3.实践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大多数课程没有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专门的实践课程散落在三年的学习中,往往是短期地、零散地进行,因此在内容和时间上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此外,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缺乏整体和系统的把握、科学的安排,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影响着高职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影响着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微支架构建

1.支架理论。“支架”(Scaffolding)来源于建筑楼房时所搭建的“脚手架”,是楼房没有完全稳固,用来作为临时性的支撑,在楼房建好之后就会将其拆除。这一概念用于教学中,是比喻成一种概念框架,其作用是辅助学习者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的。在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文件中,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源自Vygotsky’s ZPD。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 mastery level) ;二是可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即个体在成人或者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 instructional level),而学生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某项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是一座座建筑,学生是建筑者,即学习的主体和中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支架式教学策略是适用于高职课程教学的,通过支架的构建可以辅助学生掌握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2.微支架构建。“微支架”的设计是顺应“微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小型的微(mini-)”;二是“信息化的微(web-)”。

小型的微支架(mini-scaffolding)。正如支架的搭建需要从小做起,一步一步执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小型的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构建小型支架,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点或技能点,从而突破最近发展区,获取知识和技能。具体而言,我们根据幼儿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mini-reading, mini-writing, mini-listening, mini-speaking, mini-translating等基本技能型支架和mini-teaching等专业技能型支架,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法》、《音乐英语》、《简笔画》、《英语书法》等课程。基本技能型支架,以mini-reading为例,即在课堂中设计多种小型的阅读任务,具体通过阅读卡片的方式呈现。教师在课前准备与课文相关、难度递增的阅读任务卡片,学生先领取难度稍小的阅读任务,完成后核对答案,达到任务要求即可进入下一个任务;如果学生不能达到该任务要求,则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同伴学习、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等方式继续进行,直到完成任务为止,进入下一任务。而专业技能型支架,mini-teaching即模拟课堂教学。例如:课前,1名学生作为模拟教师,确定目标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15-20分钟课程的设计。课中,该学生模拟教师,其他同学模拟学生,进行课堂内容讲解和课堂活动组织。课后,课程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对该模拟教师进行评价,其中mini-teaching实践部分的评价方式为教师占70%,同学评价占30%,评价依据学生的教态、课堂用语、板书、PPT制作、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方面而定。

信息化的微支架(web-scaffolding)。这一名称取义于沟通互联的网络(web),具有信息化、互通性、共享性和便利性等含义。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将支架构建和信息化相结合,如将微信、微博、QQ、网站、微课(含大规模的MOOC, SPOC)等应用到幼儿英语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微信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发布学习任务、进行课前辅导、教学资料补充,既可以通过构建支架辅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与技能,也可以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课中,利用学生热衷玩手机的特点,通过微信方式完成课程任务,不仅可以提高时效性,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竞争。课后,可以查漏补缺、检查作业、督促复习等。web-scaffolding的构建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信息化产品,为教学进行服务,将实践融入到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活动,并且可以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结语

“微时代”下,面对当前幼儿英语教育整体教学中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学的情况,面对学生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沉迷手机的现象,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是势在必行的。通过mini-scaffolding和web-scaffolding两种类型的微支架构建,将学生的实践融入课堂理论教学,通过课内模拟课堂与课外网络实践课堂相结合,利用课内外时间连接,线上线下内容贯通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增加课外实践教学时间长度,避免实践活动形式化,形成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实践教学课程,是有助于高职幼儿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的。

参考文献:

[1]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国际21 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Vygotsky,L.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M].Harvard University,1978:86.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编号:LZJY15BZC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谢杰(1985-),女,湖南湘乡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谢杰

微时代高职教育论文 篇2:

微时代下电子商务高职教育的新思路

作者简介:廖星(1981.6-),湖南湘潭市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管理。

摘要:本文提出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的电子商务高职教学的新思路,构建了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简要分析了该模式的利弊。

关键词:微信;电子商务;混合式学习

一、问题提出

当前学术界提出关于混合式学习,这个概念的提出,对电商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混合式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即,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的专业,高职院校在开展电子商务教学时,仍有相当多的采用本科模式。抛开办学模式,电子商务的学习定位应该是毕业即可就业或创业。在我国电商发达的江浙沪粤等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业之路走得较为顺畅。内地的职业院校又该如何创新电商专业的教学思路呢?目前我们所处的微时代,恰好为电商的职业教育开创了新思路,将微信引入电商的课堂,可以较好地弥补实验课少,实战更少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达到提高电商教学实践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2]。

二、微信进入电商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传统的电商教学通过安装模拟软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训,虽然具有真实性、挑战性、趣味性的特点,但是,距离实战还很远,模拟软件是一个闭环体系,实际商务活动则是开放环境。淘宝平台也是教学工作中常常使用的,由于其过多的限制,让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商务实战的体验。而基于微信朋友圈为主体的营销体系,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相对精准的营销对象体。

(二)将微信引入到电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有利于增强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进而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应变能力。

(三)电子商务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营销推广,极少的课时难以为学生进行详实案例的演示,通过微信平台的运用可以极大的扩充课堂时间,让感兴趣的学生在自己营造的真实案例里自由驰骋。同时,通过微信的群聊,朋友圈、公众号等功能可以带动一部分同学的兴趣,更好的完成本专业课程体系。

三、电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

图1为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既能合理引导微信进入课堂教学,又能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本模式包含前期协同,混合式学习的开展,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以及反馈评价等四个方面。

(一)前期协同

前期协同主要是:微信进入课堂的可行性分析,学习条件的准备和学习内容的选取。

1、微信进入课堂的可行性分析。微信的点对点与点对面的沟通方式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无限沟通的渠道,通过每日签到、内容监管、传统考勤等方法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课堂随意性,从而理顺课堂秩序,提升授课效果。

2、学习条件准备。微信需要智能手机备,或者在电脑终端安装APP程序,这些在多媒体课堂都能得以实现,同时,需要在实训环境下配备相应的监管软件,方便教师进行全局控制。

3、学习内容的选取。由教研室牵头进行师生的调研工作,对专业内容中适合运用的项目或课程进行提取,从而选取出合适的内容进行混合式学习。

(二)混合式学习的开展

教师在教研室前期分析协同的基础上制定混合式学习的方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教学任务的发布,与此同时,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并对主要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变被动式听课为主动式参与。这是一种遵循课前资料搜集、课堂常规化、课后积极互动提升的模式。也有另外一种类型的运用,例如,进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时,设立项目让学生在微信平台创建微店,或以小组为单位创建微店,以一个学期为运营单位,对个人和团队的微店从创建、装修、推广、销售、售后以及推广转化率测算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在实战中检验课程培养的专业技能。

(三)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

微信时代下,学生和教师的知识来源更为广泛,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很重要。笔者讲述的新思路看似简单但是运行监管很复杂,大致可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监管,通过课堂学习过程、课后微信点对点、点对面的反馈;一方面是学生群体间的监管,需要团队参与或带有竞争性主题的项目就会促使学生群体内部监管与反馈的自发形成;另一方面,来自教研室团队的综合监管,既是对任课教师的执行监管,也是对整个学生群体的总体监管。

(四)反馈评价

评价对于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中肯的评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尊重。这个混合式学习模式建立在一个点对点、点对面的即时通讯系统上,师生可以在教学开展前、中、后三个阶段得到实时反馈。这种反馈的真实性很强,带有自评、互评的效果。

四、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作用

(一)为电商教学打造了一个小微平台

随着今年8月份微信对外宣布,开发者资质认证上线,智能接口同期开放,至此意味着微信第三方开发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微信布局的“商家店铺+基础交易系统+第三方服务商+微信支付+微信广告+大数据”的生态已经基本形成[3]。内地学子未能搭上淘宝这个大平台,微信的小微平台给了大家新的机会。利用这个平台,电商学子可以在实战领域中充分践行所学和所要学的技能。可能我们的学生不是淘宝客,但会不会成长为更为厉害的微商呢?

(二)密切了师生关系

这个模式在根本上是一种拉近师生关系的做法。当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学生朋友圈的一员,这种转变不是图标上简单的变化,而是切实展现了教师服务学生的职能。同时,学生也会在这种模式中展现出其真实的学习态度和奋发精神,因为,真实的运营带来的是真实的利益,学生会主动要求学习,自主学习。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这种新思路也可能存在如下的问题:第一,微信的引入其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怎样合理的监管是重点,否则课堂气氛会变味;第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很重要,不合理的选取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第三,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如何维持等等。(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百度百科,微信

[3]微信开通开发者资质认证,生态系统完成最后拼图,虎啸网

作者:廖星

微时代高职教育论文 篇3:

“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进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面对微时代带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机遇及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有效地创新性地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党员教育;路径

美国畅销书作家谢尔·以色列曾在他的著作《微博力》中提到:“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等微产物的推动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微时代”,而伴随网络成长的90后大学生更是成为推动微时代发展的主力军。

大学生作为网络最活跃群体,他们一方面在这个时代中借助微媒体展示独立个性,实现个体自主发展,另一方面又很容易受某些负面信息影响,怀疑并挑战传统观念。因此,微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如何继承与创新成为当下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微时代”的概念及特征

“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从传播角度来看,微时代是以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方式,通过移动便捷的新型显示终端,进行以高效、实时、互动为特征的新传播时代。每一位通过微平台发布信息进行传播或者浏览微平台信息的都可以称之为“微民”,他们虽然做着发布、阅读、转发或评论等琐细的微小事,然而其微行为却在无组织的状态下不断集结,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生观、价值观、国家政策和社会秩序,甚至全世界。可以说,“微时代”是微民产生微效益的快速时代。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在推进社会的高效快速发展。

“微时代”是一个即时交互的时代。微平台上每一条信息的发布,他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评论或转载,信息发布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这就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了条件。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种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媒体——受众——受众——媒体”的多层互动传播模式,在众多独立个体的交互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同样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在价值观相似的个体之间悄然建立起一个虚拟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内,各个个体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群体意识,这就是微时代的社群化特征。当下流行的微信朋友圈便是这样一个传播与影响的最佳载体,好友之间通过朋友圈的沟通彼此影响,彼此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彼此认同的社群。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广泛运用,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心理也受微时代影响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紧抓住微媒体的新技术、新载体、新方式等带来的新机遇,同时,积极主动应对新媒介带来的新挑战,加强自身创新,是微时代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内在需要。

二、“微时代”对学生党员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中共党员网民大约有6500万,占党员总人数的75%。《2015年上半年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高校大学生用户数增幅高达27.01%,占总用户数的72.52%,其活跃度较去年增至0.69,增幅为9个百分点。可以说,微媒体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打破传统党员教育形式,拓展党员教育阵地平台

“微时代”所具有的海量性与共享性特点使大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学校文本之外的讯息,增加了大学生获取最新思想动态的渠道。与博客、论坛、贴吧等传统网络阵地相比,微媒体高速的传输技术以及信息的随时交互性为大学生党员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随机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类信息,并快速及时收到反馈。 其便捷性、即时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满足了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多元化追求,且充分整合了零碎时间。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不仅能够克服时间、地点的制约,而且一改传统的小范围、集中式、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模式,使党的思想精髓快速直达学生党员,避免了流动性、分散性对学生党员教育的影响。互动化的学生党员教育方式也有利于党组织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更好地把握教育主导权,从而让更多的党员主动参与,增强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2.接受与传播多样话语,培养学生党员自主意识

“微时代”下的话语,既是个人的,也是社群的。其个性化体现在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生活轨迹、情感世界、价值观念等通过微博、微信上的独语呈现给大众。面对众声喧哗的海量信息,个体也可以自主发表言论陈述对自身及社会问题的见解与态度。同时,“微时代”又是社群的。个体发表自身言论不仅仅是价值观的自我流露,还期待得到他人的回应与关注,尤其是与自身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认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微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潜在的价值观念得到深层次释放,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自己决定发还是不发,为何要发,并认识到要对自己所发的内容负责,这种有自主性的行为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意识。

3.微时代的不可控性和渗透性挑战

人民日报曾在《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一文中指出新媒体的三大弱点:不专注、不深度、不负责。微时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不可控性和渗透性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容易造成大学生党员的认知偏差和视角受限。与传统媒体相比,在对同一社会事件的报道上,90后大学生普遍对微博的认可度更高。实际上,微博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年度十大假新闻”、“微博十大谣言”等评选项目的诞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大学生党员不加分析,人云亦云的话,就会对其思想信仰及其他普通同学的认知产生冲击,造成认知偏差。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高职院校学生大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圈子和朋友,容易排斥其它群体,这样就会造成大学生信息来源单一,观点片面,无法多角度、全方位、辩证性地看待问题。

其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使用不当也会严重影响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开展。如学生在课堂上会不由自主地登陆微博、微信,查看信息,转发信息,无法专心听课,影响学业。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还容易对新媒体产生依赖,不管是上课、自习,甚至吃饭、走路都会打开手机获取信息,成了“低头族”。

再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微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更加海量,导致传统的教育模式效果不佳,学生党员教育的难度加大。相较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冗长讲座,90后大学生更喜欢由零碎时间拼凑成的海量信息,随时随地查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更有吸引力。而且,微信平台是一种开放式的社交圈,它支持摇一摇、查看附近等交友方式,且实现了 QQ 好友、手机通讯录、微博好友之间的无缝联系,将现实之中的人际交往进行无限延伸,这将会给高职院校的舆情监控带来很大难度。

三、“微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的路径探索

面对“微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一味规避或抵制都非良策。唯有正视利弊,主动应对,才能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上有所创新。

1.开通“微渠道”,搭建学生党员教育新平台

微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喜欢使用微博、微信等记录心情、表达意见,他们对“微渠道”的信息往往比较关注,这种彰显个性、追求自由的交流方式相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更容易被90后大学生接受。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微渠道”在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作用,如建立党支部微博、微信等,实现学生党支部在课余零碎时间也能无界交流,密切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探索“微生活”,建立学生党员教育新形式

组织生活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经研究发现,微时代,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呈现出休闲娱乐为主,多种实用功能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娱乐信息浏览依然是主流目的,另一方面,学习、交流、就业等理性、实用、具体性的功能也是其多元化的使用目的。因此,在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之上,也可以尝试开展学生党员的“微生活”,在微平台上多发布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有用的信息,如学习、就业、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党员的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党员思想的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由学生党支部建立微信群,每次召开组织生活时,由支部书记发布主题,每个党员通过微信方式交流发言,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组织生活新形式,还可以有效利用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载体,丰富组织生活内涵,提高组织生活参与度。这样,即使是大三在校外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也能很好地参与其中,解决了路途遥远或时间不便等难题。

3.树立“微领袖”,打造学生党员教育新榜样

微时代的话语权得到全面释放,这也使得网络大环境良莠不齐,因此,在建立微平台的同时有必要挖掘身边的优秀学生事迹,树立榜样,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的思想引导工作。要善于发现学生党员群体中的“微领袖”,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作为意见领袖的带头作用,打造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榜样。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应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做好微时代下学生党员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工作,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认识水平和辨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时代[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573191.htm.2013-3-1.

[2]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2010,4.

[3]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4]2009我们的微时代.石家庄新闻网.2009,12.

[5]王璐.社交新媒体微博的传播学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11,7.

[6]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1/18/c_114410166.htm.

作者:卢俊颖

上一篇:高校德育的变革论文下一篇:人学辩证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