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大学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心理以及思想素质也受到较大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改变原来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微时代下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时代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1: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之思

【摘  要】中国已经进入微时代,海量资讯信息纷繁复杂、传播迅速,传递着不同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机遇更是挑战。要应对挑战,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党员要主动融入微时代,提升微素养;理论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克服意识形态教育的缺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在教育形式上要与时俱进合乎“90后”大学生党员的情况;实践教育上提出大学生党员要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或者通过微媒体感受社会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微时代 “补钙” 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成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在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从严治党,首先就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大学生党员是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脊梁,更加要补足“钙”。

一 微时代及其特点

中国社科院于2014年6月发布了《2014 年新媒体蓝皮》,该蓝皮书指出:中国微博帐号已有13亿个,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有103家,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微博第一大国,中国新媒体正式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是以微信、微博、微小说、微电影等为主要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时代信息传播的鲜明特点是:“人人麦克风”“人人评论员”,这就搭建了自由、平等、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

二 微时代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微时代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机遇

第一,创新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微时代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包括网上党课、党建微信平台等。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外增加了教学互动,尤其是“点赞”这一做法。这些与时俱进的做法可以提高党课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生党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

第二,丰富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高校党课及时地传播身边正在发生的极具时代气息的内容,这些鲜活的内容始终走在科技知识、政治理论的最前沿,是大学生党员所关注的。

2.微时代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

第一,微时代信息传播带来的挑战。微时代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微时代“人人麦克风”和“人人评论员”的信息传播特点使传统的、带有强制性和灌输性的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再有吸引力,传统教育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主流思想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微时代信息高速传播,打破了时空距离,各种真实的、虚假的、健康的、不健康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信息都迅速地走进了大学生党员的视线之内,其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第二,微时代多元价值带来的挑战。微时代各种思潮,尤其是经过一些新奇包装之后的腐朽思想更加吸引人的眼球,在随手转发之下广泛传播,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权利主义冲击着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微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尤其崇拜个别由草根到高富帅完美转型的个人英雄,少数意志不够坚定的大学生党员被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俘虏。市场经济的发展,草根的励志故事在激励大学生党员的同时也让部分大学生党员把成功和金钱当成了人生的目标,陷入了金钱崇拜的怪圈,迷失了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导致的社会矛盾,在微时代高速传播信息的背景下,负面消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现象更让极少的大学生党员动摇了信念。

三 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1.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党员主动融入微时代,提高微素养

第一,高校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的微素养。提高高校教师的微素养主要着力点在于引起足够重视。高校教师尤其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要主动融入微时代,把微博、微信等网络事物为其所用,熟悉微时代的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同时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理想信念教育跟大学生党员的气场一致,让理想信念教育更加接地气。

第二,大学生党员也要提高自身的微素养。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微素养着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微时代的各种声音,尤其是负面的声音,大学生党员先要做的不是去随手转发,而是去思考它的真实性,或者说真实比例有多少,夸张的比例有多少。孟子有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待微时代各种不加筛选的声音更加如此。有的大学生党员大多没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但是比较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微时代的海量资讯中包含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但是不够全面。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无意地发布一些不全面的消息,有的大学生党员如同摸象的盲人们一样,以为自己所掌握的部分信息就是国外的全部。

2.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教育的思考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给学生“打开门”,提供全面的信息。针对理想信念教育中涉及到的各种思潮,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要进行全方位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存在于世界总有其合理的要素,也有其不合理的要素。对于我们需要批判的理想信念思潮,我们要知道它能够存在、能够拥有众多信徒的原因,即其合理要素;对于我们需要宣扬并继承的各种理想信念思潮,我们不光要大肆宣扬它的优越性,更加要知道它的缺陷,即其不合理要素,这是我们目前不曾做到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意识形态的战场上,我们必须要主动提供全面的信息,分析各方的优劣,让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能够分辨出来。只有这样,大学生党员才能不被别有用心的人误导,才能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第二,在教育形式上要与时俱进,合乎“90后”大学生党员的“口味”。面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略显亲和力的方式,在课后互动环节上可以尝试微时代的各种武器抢占微时代的网络阵地,这也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手段。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访谈等媒介短小精悍、语言诙谐,深受“90后”大学生的欢迎,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可以克服传统理论教学的缺陷,润物无声,更加可以在微时代的网络世界中扩大主流思想的声音。社会和高校要搭建专门的党建微信平台,随时随地为对大学生补“钙”。当前也有这方面的尝试,专门的党建微信平台,但是这些党建微信平台对“90后”大学生党员并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这些党建微信平台在结构和内容上基本仿照党建网站来设计,在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没有真正运用微时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合乎他们的口味,因而需要进行改进。无论理论教育形式如何创新,关键一条是做到不刻意、不做作,要自然、要亲和、要接地气,才可能实现润物无声。

3.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前大学生党员“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惯例,对于参加了“三下乡”活动的学生受益很大,但是能够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大学生党员人数很少,比例更低。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应该人人参与。大学生党员在寒暑假中上山下乡,去亲眼看看真实的农村,亲耳听听农民的故事,亲身感受农村的现状,然后用所学所知来发挥自己的作用。当然,每个大学生党员每年寒暑假“三下乡”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发挥微时代的优势,每个党支部建立自己的微信圈,在寒暑假跟着其他党员的脚步、跟着其他党员的镜头、跟着其他党员的文字去农村感受一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解真实的历史、了解真实的中国,对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学茹、李斌玉.提升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0~112

[2]张俏.微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14(3):26~27

[3]彭海燕.价值多元背景下党员理想信念的塑造[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2):38~41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肖华

微时代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2:

“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心理以及思想素质也受到较大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改变原来教育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

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及发展,人们生活以及学习各个方面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其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均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其心理以及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应当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特点,对教学方式以及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使思政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思想水平。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由于其特殊智力禀赋以及环境优势,很容易在新型信息技术方面成为敏感群体,在对信息文化的新型传播方式方面,大学生具备便捷渠道以及巨大扩散效应。所以,在“微时代”,大学生更容易成为引领者以及推动者。另外,这种简便短小信息文化传递方式,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以及社会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一些新问题出现。

1.大学生的“微行为”

“微行为”所指的就是特定“微时代”背景之下所产生的行为。对于“微时代”背景之下媒体语言来说,其一个重要时代特色就是短小,比如微博及微小说,其要求表述一次应当控制在140字之内,而对于微电影放映时间往往在300s之内[1]。这些与当今社会中人们较快的生活节奏比较适应,使人们在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的信息接收方面更加方便高效。然而该要求也导致信息不可避免地有不完整及琐碎等缺点出现,因此在表达上也缺乏深度及系统性表达内涵。媒介属于文化载体,然而由于“微媒介”要求内容简单,导致媒体工具具有很强选择性,因而破坏文化内涵完整性。所存在的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大学生生活及学习,在对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缺乏深入探索精神,在了解社会问题方面比较肤浅,未做到持续关注以及深入研究。这些均对大学生言行举止以及人生态度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一种浮躁心理。

在“微时代”背景之下,追求高速传播为十分重要的另外一个时代特点。对于任何“微媒介”而言,其作用主要就是使人际关系链条得以继续延伸,将舆论影响力扩大,以最快方式将自身生活态度、基本观点以及社会观察与价值取向向最多人传递[2]。这样一来很容易有为快速传播而将事实夸大甚至扭曲现象产生,选择极端态度以及言语对价值取向进行表达,然而对道德基本规范以及社会主流价值漠视,产生对大众文化逆反而对小众文化追求等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形成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重要时期,对于社会上复杂舆论环境以及读取大量信息,虽然在新鲜事物的吸收方面其具备较强能力,但是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差,在抵制不良影响方面其能力也比较差,这些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十分明显表现。

2.大学生的“微心理”

“微心理”所指的就是在特定“微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在“微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在网络人际空间方面空前增大,通过网络环境,对于任何人都能够随意认识,并且能够随意说任何话,由于关注度而引起的自我价值肯定能够使寻求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得到满足,能够将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人际关系挫折感抵消,所以对于这种虚拟空间中所产生需求满足感更加依赖,而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际关系放弃。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进入全新的陌生环境,有些学生对于大学生活无法很好适应,对于大学中人际关系有惧怕感以及疏离感产生,从而将精力放在构建网络人际关系方面,从中寻求满足感。这样虽然能够使由于现实挫折所产生的心理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将人际关系供求中所存在的矛盾进行彻底解决,进而造成人际关系恶化。这种恶性循环会使得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卑情绪加重,从而有自闭行为产生,进而导致大学生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二、“微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随着当前“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能够不断进行创新。在信息传播方面,“微平台”具备快速、便捷以及即时性等特点,对当今社会生活、文化以及思想均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对“微时代”背景之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新规律深入掌握,对当前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新方法进行努力探索[3]。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微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对“微平台”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对当前思政教育中的新路径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使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1.通过“微平台”构建教育引导平台,丰富教育内容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要能够与当前时代发展相适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并且与大学生群体特征相结合,对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从而使其具备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及高度理想信念。首先,教师应当对“微平台”技术特征、媒体缺陷以及传播优势进行全面透彻了解,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利用其优势。另外,应当提高网络信息媒介的素养,对“微平台”技术加深了解以提高操控能力,通过“微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平台构建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平台”在思政教育中所具备的作用[4]。其次,高校可以将在微平台上所要发布思政教育有关资料集中力量制定出来,对“微平台”进行深入利用,从而全面系统地进行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微平台”作为技术平台仅仅具有辅助作用,使开展的思政教育更加广泛生动,其作用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引入新元素与新思路,从而系统规范且有目的地进行思政教育。第三,对于“微平台”的使用学校应当鼓励并支持,比如在学校内可将教育“微平台”自上而以下建立起来,组织专业教育队伍负责“微平台”信息发布,通过生动的语言,与学生内容贴近,从而使思政教育得到较好开展。

2.以“微平台”构建信息传播平台,使信息加速传递

从当前情况而言,大学生中很少有人主动积极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所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微平台”所具备的集聚效应充分利用进行引导宣传,使大学生能够对思政教育理论进行主动学习以及了解。一方面,教师可通过“微平台”将学生比较关注的信息发布出来,比如考证信息、奖学金信息以及就业信息与考研信息等,从而将学生吸引来,使固定信息阅读群体形成,也就是所说的“粉丝群”。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平台”与学生之间分享自身经历、真实案例以及榜样故事,将正面且积极信息向学生传达,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通过对“微平台”进行构建,通过统计点击次数、转播次数以及评论数量能够对信息传播范围进行了解,并能够了解工作效用、认可度以及接受度,对学生关注热点以及舆论焦点随时了解。特别是在出现紧急突发事件时,利用“微平台”能够将舆情预警向学生及时发出,使信息快捷传达,对虚假信息或者不实信息及时进行澄清以及阻断,从而保证舆论从正面影响学生思想、生活以及学习各个方面。

3.利用“微平台”构建双向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互动

在当今高校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教育方式主要为理论课教育,在课堂上教师积极讲述,但是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特别低,并且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微平台”属于双向沟通平台,其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有机会与教师之间进行双向沟通。教师在向学生教授思政知识过程中不再选择传统模式,而是利用“微平台”即时与大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隐形”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成长[5]。教师应当利用“微平台”对学生思想动态以及心理需求及时了解,对于大学生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协调积极解决,将解决意见以及建议发布在“微平台”上。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对双向沟通平台进行较好利用,通过“微平台”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将学习以及生活中所存在的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与学生之间成为朋友,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得以形成,使思政教育实效性得到提高。

三、结语

在“微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当对“微平台”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将合理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创造出来,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沟通,同时应当对现代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注意,从而使教育效果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卓灵,梁丽.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J].青春岁月,2013,(33).

[2]朱琪.“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大学教育,2013,(9).

[3]胡红霞.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

[4]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5]刘静.“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2,(23).

作者:孟会钏

微时代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3: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近些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瓶颈,而微时代的到来似乎为大学英语开启了新的航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从有线网络时代迈向了无线移动网络时代。智能手机的基本普及,大学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实现,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为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阵“微”风吹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似乎在—夜之间映入人们的眼帘,而在教育领域的微时代也悄然到来了。微时代,是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为主要传播手段,其文化特色表现为短小精炼。在微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速度的信息传播方式、短小精炼的传播内容使信息更具有传递方式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的方式更为便捷和广泛。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学习、微课程为标志的学习变革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近些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瓶颈,而微时代的到来似乎为大学英语开启了新的航标。

在英语教学中,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细化具有碎片性特征,如果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具体知识点和整体知识面的话,微课程教授的内容就属于点。这种微课程讲述的知识点可以是大学英语教材中某一知识点的解析、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具体分析、语法精讲;也可以是具体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讲解和展示。总的来说,微课程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相互结合,有效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它不仅仅是适应微时代知识传播的新产物,更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需求的必然趋势。

微课,优势因微而大。

微课程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具体的知识点和资源的植入。

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核心学习主题建立起来的,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活跃丰富多彩的,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有着本质区别。它不仅仅是简单机械的把教学技术生硬的植入微课中,而应该是颠覆已经与社会脱节的学习活动,把学习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再次赋予教学过程中本应该拥有的精彩和活力,打破传统教学中人为孤立的知识牢笼,将学生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主动引导学生兴趣的学习方式。微课程以短小见长但却不失灵活性,微课课程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它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提取知识的同时饿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微课堂教学遵循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原则,教学中的案例情景都是来源于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教学设计不仅仅更通俗易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更能提高大学生的情商让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知道正确的解决办法。

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课后学习支撑。

微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学生掌握着主动权,当然,这种主动是建立在老师指导、引导的前提下而不是脱缰野野马。其实,在微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又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主要扮演的是知识点的呈现者、学习的引导者和课程的设计者等多个角色,这其实度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教师退居幕后扮演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而不再是教学的主角,教师是负责为学生创建各种有利的学习环境,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为主。同时微课程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微课程以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为主而不是单一的教授知识点。

微课程以其自身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必将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这种前期已逐渐成为现实。打破了学习时间、地点的局限,大学生群体是移动学习的主体,移动学习对他们的其引力远远超出预期,并在效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微课堂上除了教师的讲解外,课件是E-learning课程中學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自己网上查询课件,更方便有效的完成课程知识点的预习、复习等。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都可以实现,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认为:“微课符合时代的要求,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有趣的讲解,符合当今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律。”教育部希望借用微课程方式推动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解决教育需要多样性、资源便捷性等问题,促进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者:刘轩竹

上一篇:渠道防渗农业灌溉论文下一篇:阅读情感目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