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声乐演唱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很多人的眼中,“歌唱”和“唱歌”是一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提到“钢琴伴奏”,更多的人认为只不过是左手加右手随意配个和弦而已。这想必是混淆了即兴伴奏和伴奏的区别,事实上在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文章就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薄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歌唱家声乐演唱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歌唱家声乐演唱艺术论文 篇1: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研究

摘 要: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虽然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在诠释同一个声乐作品时,二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有效配合来真正展现出声乐所带来的艺术魅力。所以在进行声乐演唱时不能够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的表演而忽略另一种表演,要充分发挥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优点,将歌声与琴声完美融为一体。本文通过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实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相互配合三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进行深入地研究,以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声乐演唱 钢琴伴奏 配合

在演唱声乐作品过程中需要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两种形式的配合,虽然钢琴伴奏在演奏过程中处于辅助作用,但是钢琴演奏作为声乐表演中的组成部分,与声乐演唱一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将钢琴表演和声乐表演融合在一起,能够更好提高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使观众能够欣赏声乐带来的听觉享受。

一、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的重要作用

1.钢琴伴奏对刻画人物性格与心理的作用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十分重要,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只凭演唱者的演唱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不能够很好地展现音乐作品的魅力。钢琴伴奏则能够很好地弥补演唱声部的单一性,通过钢琴演奏的旋律正好弥补了演唱的这一缺点。例如,《让我痛哭吧》是首咏叹调,是阿密达为表现自身命运的悲惨和痛苦所唱,在歌曲的末尾部分通过钢琴伴奏能够体现故事主人公由爱慕到无望的复杂心理,体现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能够很好表现其情感的起伏波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钢琴伴奏有助于塑造音乐形象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的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是声乐演唱的灵魂,决定音乐作品的成败,所以要重视音乐形象的塑造。钢琴的音色丰富、音域宽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钢琴伴奏通过演奏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使音乐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增加音乐作品的魅力。例如,《我的祖国》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我国山河的美丽画面,歌词真实朴实、亲切主动、委婉动听。这首歌虽然没有直接描绘人物但是通过钢琴伴奏充分展现了一个对家乡无线热爱的志愿军战士的形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3.钢琴伴奏提高声乐演唱的感染力

在对音乐作品表演过程中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通过钢琴伴奏的参与能够提高声乐作品的感染力。在声乐作品演唱过程中钢琴演奏者的情绪要与演唱者的情绪保持一致,以提高声乐演唱的感染力,伴奏者通过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来感染演唱者,继而感染听众,并且利用钢琴来推动故事情节的發展,渲染声乐作品所要展现的氛围。

4.钢琴伴奏能够渲染音乐的意境

钢琴伴奏能够渲染音乐的意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听众处于特定的音乐环境,二者的风格要尽量保持一致。使钢琴伴奏的声音与歌唱者演唱的声乐融合在一起,演唱者进入钢琴演奏所创造的音乐意境之中。例如,《春思曲》主要描述一个女子因为思念着远方的情郎的情景,通过钢琴的和弦反复和转调处理,仿佛女子由于伤心眼泪颗颗滴下,听众仿佛化身该女子,深切体会其苦闷的心情。

二、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

一个完美的声乐作品的展现离不开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二者的相互配合,给欣赏者带来无与伦比的音乐美感。发挥二者的重要作用的基础是了解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

1.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具有平衡性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钢琴伴奏可以很好渲染声乐气氛,对于表现声乐的意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受到音乐氛围的感染,能够以更加饱满的情感投入到演唱中去,进一步提高声乐作品的感染力。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具有统一平衡的关系,这种平衡的关系主要指的是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弥补的关系。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直接影响声乐作品的最终表现效果。在声乐作品表演过程中演唱者通过钢琴伴奏使声乐的更具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档次,并且钢琴的演奏力也因此有所提高。所以在演奏过程中要将二者放在同等的位置,以真正展现音乐的美感。

2.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具有依赖性

声乐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者是在同一个目的下进行的,因而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实际上人们将声乐演唱比作“红花”,将钢琴伴奏比作“绿叶”,这意在说明在声乐演唱中钢琴伴奏在其中处于次要地位,使人们产生重视声乐演唱,忽视钢琴伴奏的误区,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展现。从实际的演唱效果上看钢琴演奏在烘托演唱气氛,推动故事情节,深化音乐主题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钢琴演奏与声乐演唱同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在演唱过程中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的默契配合往往会产生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效果,可以充分地表现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因而声乐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者要充分了解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依赖关系,在平时演唱时做到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展现出完美的声乐作品。

三、 如何实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相互配合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为了表现出完美的音乐作品,需要做好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具体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提高声乐作品的演唱水平。

1.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准确把握音乐作品。

声乐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的自身音乐素养对于体现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要不断地学习音乐作品,体会不同作曲家音乐作品的特点,掌握相关声乐知识,提高音乐理论知识水平。并且倾听音乐会,提升声乐演唱者的欣赏能力。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要加强练习,平时注重对于一些著名钢琴曲的练习,并且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准确把握音乐作品。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提高相关演唱人员的文化素质。声乐演唱者不仅要了解声乐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相关艺术知识,如电影、舞蹈等艺术知识,以提高声乐演唱者的艺术欣赏力。纵观历史每个歌唱家无不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能够给观众以独特的美感和愉悦感,这都是广博的艺术文化知识的体现,以灵活演绎声乐作品。

第二,钢琴演奏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一方面,进行声乐作品演奏之前,要充分了解要演奏音乐的特点,全面了解音乐作品的核心思想,做到对音乐作品负责。另一方面,钢琴的演奏者要与声乐演唱者积极配合,在平时练习过程中为演唱者提供演唱的意见,并且二者要多加练习,提升默契度,以在实际表演过程中能够进行积极的配合。

2.实现生活与艺术的契合,提高音乐作品的感染力。

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任何声乐作品都不是闭门造车能够产生的,需要作者具有广博的音乐知识、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实现生活与艺术的契合,提高音乐作品的感染力。而声乐作品的演唱者也同样需要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包括乐理知识、声乐的历史、经典声乐作品的赏析等,这需要演唱人员经过专门的音乐知识培训,使演唱者具有较高的声乐艺术水平和声乐的表现力,将完美的声乐作品展示在人们面前。此外,演唱者还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地了解,主要是作者在创造这部声乐作品时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结合自身的生活精力来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对音乐作品进行仔细的揣摩和体会,在演唱过程中通过与钢琴演奏者進行默契的合作,最终使欣赏者能够通过表演感受到声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

3.注意钢琴伴奏与演唱呼吸的配合

呼吸对于声乐演唱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演唱时声音的稳定性,演唱者在演唱过程要进行换气,换气的时间要根据音乐作品的具体情况。钢琴演奏者要注意演奏的节奏和速度的控制,在演唱者换气时要为其预留一定的时间。在演奏过程中不能只顾自身的演奏而忽略演唱者的演唱情况,这会使影响到声乐作品的表达效果。钢琴演奏者与演唱者呼吸的配合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到随机应变,做到该高亢时高亢,该低沉时低沉。

4.掌握好正确的触键方法和适度的音量来表现作品的形象

触键是钢琴演奏者表现声乐作品的主要方式,触键的手法与音色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触键手法有多种既可以用单指,又可以用多指,甚至可以用拳头进行钢琴演奏,发出不同力度的声音。触键可分为水平触键和垂直触键,一般来说在使用垂直触键时要做到刚劲有力,在弹奏过程中可以体现声乐作品的力量之美。在使用水平触键时要注意控制弹奏的力度,可以表现声乐作品的阴柔之美。 因而在演奏过程中要时刻根据演唱者的演唱情况变换触键方法,以更好地表现音乐的节奏。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也要注意音量的控制,将钢琴的音量与演唱者的音量保持一定的差距,以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

5.增强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意识

一个完美的音乐作品的完成仅仅靠演唱者是不可能完成的,这需要钢琴伴奏者的积极配合,增加伴奏者和演唱者的合作意识。演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声音不稳、音乐情绪表现不到位等。此时钢琴演奏者要通过演奏来带动歌唱者逐渐进入演唱的状态,最终体现音乐作品的完整性。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不仅表现在演奏过程中,在演唱之前二者要对声乐作品要表现的情绪、情感,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演唱技巧等进行全面的讨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提升二者的默契度,以实现演唱统一与完美。

四、 结语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声乐演唱中既需要演唱者通过自身的演唱功底来完美地诠释音乐作品,又需要钢琴演奏者发挥钢琴钢琴音色丰富、音域宽广的特点烘托出声乐作品展现的意境。为了确保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二者的有效配合,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准确把握音乐作品,实现生活与艺术的契合,注意钢琴伴奏与演唱呼吸的配合,掌握好正确的触键方法和适度的音量来表现作品的形象,增强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意识,最终使听众能够被声乐演唱所感染,提高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杨靖.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

[2]章雅轩.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漫谈[J].当代音乐,2016(9).

[3]王英君.浅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艺术影响[J].黄河之声,2016(9).

[4]樊艳萍.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8).

[5]孙鸣.论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16(18).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作者:张蕊

歌唱家声乐演唱艺术论文 篇2:

浅析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关系

【摘 要】在很多人的眼中,“歌唱”和“唱歌”是一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提到“钢琴伴奏”,更多的人认为只不过是左手加右手随意配个和弦而已。这想必是混淆了即兴伴奏和伴奏的区别,事实上在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文章就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关系谈谈自己的薄见。

【关键词】声乐演唱 钢琴伴奏 声乐表演

一、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声乐演唱”中歌手容易出现的问题

“声乐演唱”不是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在形式上它不仅有演唱者还有伴奏者。在技术上它要求演唱者的演唱方法正确、技巧娴熟。在表演上它要求演唱者台风稳健、表演精湛。但对于很多刚刚接触声乐演唱的爱好者来说,以上这些要求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1.演唱者发声方法不正确

在声乐演唱中,不论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都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声乐技能,特别是美声和民族这两种唱法,对演唱者的发声、演唱技巧要求都更高。但很多演唱者在初学声乐时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过度用嗓,过分追求“高音”、演唱不适合自己的声乐作品,最后导致声带充血甚至声带小结。这样不仅完成不了作品演唱,还会过早终结自己的演唱生涯。

2.演唱者演唱作品技巧不娴熟

演唱者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后就需要熟练地将方法运用在歌曲演唱中。例如选自作曲家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中的片段《快乐,锡安的人民》中,如果演唱者没有熟练地运用气息和腔体共鸣,就无法演唱这首作品。即使可以演唱也不能达到悦耳动听的效果,这样的演唱技巧是不能面对观众的。

3.演唱者乐感较差,无法与钢伴进行合练

演唱者的乐感较差就和舞蹈教学中舞感差是一个道理,指的就是对乐曲的节奏、调式、情绪把握不准确,乐感较差的人在和钢伴进行合练时非常困难,不仅耗时,而且徒劳。所以乐感的好与差也是考验歌手的综合演唱能力高低的标准。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是一位天生的歌者,他的嗓音丰满,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悦耳感,尤其是他的胸腔共鸣的高音C,堪称完美。这正是他天生的听觉和乐感帮助了他,所有的声乐作品,帕瓦罗蒂只需听交响乐演奏一遍就能将所有的音乐全部背下来,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变调,无须提示就能了然于心。所以,良好的乐感是可以帮助演唱者提高演唱水平的。

4.演唱者在舞台表演中出现怯场现象

从心理学公认的角度讲,评价忧虑是造成初学者怯场的主要原因,很多第一次登上舞台进行声乐表演的人都或多或少担忧受到不利评价而怯场。因为怯场所以忘记歌词、因为怯场所以发挥失常,说穿了还是演唱者表演经验不足、对自己演唱技巧不够自信所导致的,只有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熟练地运用演唱方法,培养稳健的台风,才能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最优美的歌声和精湛的表演。

(二)“钢琴伴奏”中钢伴容易出现的问题

“钢琴伴奏”顾名思义就是用钢琴这一乐器伴奏。在“钢琴伴奏”中弹钢琴的人统称为“钢伴”。“钢伴”需要具备扎实的钢琴专业知识、熟练的识谱能力。这与钢琴独奏演员是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钢琴独奏是一个人完成作品,而钢伴是需要和演唱者一起完成作品。“钢伴”在“钢琴伴奏”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钢伴”的识谱能力欠佳

“钢伴”作为一名演奏者,对钢伴谱的识谱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求甚高,如果“钢伴”的识谱能力较差、反应速度慢不仅不能与演唱者进行合练,还会终止演唱者的演唱。

2.“钢伴”的自身定位不准确

“钢伴”在声乐表演中与演唱者的合作是决定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在合练中,如果“钢伴”一味强调自身的钢琴演奏而忽略了演唱者的演唱,那就是一位不称职的“钢伴”,钢伴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和演唱者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钢伴”和演唱者需要確定各自的定位,才能在表演中合作愉快。

二、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关系

(一)什么是“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

1.“声乐演唱”一词的含义

声乐是一种用嗓音演唱的音乐形式。形式多样化也是声乐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风格的演唱形式让声乐演唱一词变得更加丰韵、饱满。美声和民族唱法在我们看来是专业声乐的代名词,其实一个好的通俗歌手同样也需要通过专业的声乐练习,才能将歌曲演绎得更加动听、悦耳。今天我们讲到的声乐演唱主要指在音乐厅、剧院等高雅艺术殿堂进行的声乐艺术表演,通常运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进行表演。

2.“钢琴伴奏”一词的含义

这里我们所讲的“钢琴伴奏”是指弹钢琴伴奏的这个人,统称“钢伴”。在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系中,也有声乐钢琴伴奏这一学科,目的是培养能在声乐表演中担任钢琴伴奏这一职业的专业特长学生。“钢伴”在识谱能力、演奏水平、艺术理解力及对不同演唱者演唱不同风格作品的表现力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认知水平。钢伴需要学会与演唱者合作沟通,才能很好地和演唱者完成声乐艺术作品。我们通常将经验丰富的钢伴称之为“声乐艺术指导”,就是指在歌手演唱作品的同时给予艺术上的指导,但并不是所有的钢伴都能成为艺术指导,这需要钢伴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钢伴经验,所以一个好的钢伴是非常难得的。

3.两者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角色定位不同,一位是演唱者一位是演奏者;其次他们的表演形式也不同,一位用嗓音歌唱一位用琴声伴奏。但他们又是相同的,因为他们要用同样的情感共同演绎同一首作品,作品的高潮迭起及情绪的变化都将两者的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演唱者和演奏者的关系如同鱼水相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声乐演唱中对演唱者的要求

1.对声乐作品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对于一位专业的声乐演员来说,声乐演唱对歌手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有优美的歌声、高超的声乐演唱技巧,更注重的是歌手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表现力。如何能将作品的精髓透过自身的演唱将作曲者赋予作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是考验一位歌手艺术修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我印象中,女高音歌唱家龚琳娜演唱的《斑竹泪》曾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斑竹泪》是一首描写凄美爱情的歌曲,全曲以悲剧作为结尾,龚琳娜从刚开始演唱到最后段落时,情绪的变化随着音乐的起伏让观众的心也随之颤抖,而龚琳娜那一双饱含泪花的双眼将观众的情绪再一次推到了极致。在长达五分多钟的表演中龚琳娜自始至终都做到了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表里如一般的精准,演唱到最后时眼泪始终保持在眼眶中,没有掉落一滴。值得一提的是,表演者在演唱悲情歌曲时最重要的是用歌声和表演打动观众,但最为忌讳的是演唱者在演唱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例如将眼泪从眼眶中喷涌而出或是情绪转换较慢,这些都是演唱者的大忌。练就这种超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演唱者必须具备的。

2.做好演唱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首先,演唱者要对演唱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把握。例如,17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小夜曲》,是一首典型的爱情歌曲,作品描写了一位男青年对心仪女孩的爱恋之情,演唱者应该在深刻领会作品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带着一种甜蜜中带着紧张、恬静中带着忧伤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其次演唱者对歌曲的调式、节拍、节奏以及歌曲的语言(原谱为德语),都应在和钢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力求基本了解钢琴伴奏谱的大概节奏、气口的换气位置等。

(三)声乐演唱中对钢伴的要求

1.一位专业的钢琴伴奏不仅要有熟练的识谱能力,更要有临场发挥的能力。在声乐钢琴谱中,钢伴须在合练前和歌手进行作品上的沟通,歌手要将自己演唱作品时的气口、情感设置、节奏处理告知钢伴,让钢伴和自己在对作品的理解上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合练。

2.通过反复合练达到最佳效果。以舒伯特的《鳟鱼》为例,《鳟鱼》是一首节奏欢快、诙谐幽默的女高音歌曲,需要注意的是,在和钢伴合练时钢伴的伴奏部分节奏较难,所以歌手和钢伴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将钢伴节奏与歌手的演唱节奏融合在一起,这首歌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四)声乐演唱中歌手与钢伴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误解钢伴和歌手的关系,认为“钢伴”就是为歌手伴奏,所以歌手是主角,钢伴只是配角而已。其实他们不明白钢伴的重要性,一个不合格的钢伴不仅会因为不熟练的钢琴技巧影响歌手的演唱,还会导致整首作品的失败,更不用说带给大家美的享受了。总之,一个好的钢伴不仅能促进歌手的发挥,还能将整个音乐气氛烘托得完美无瑕。所以钢伴和歌手缺一不可,能否让观众欣赏到精湛的声乐钢伴表演是考核歌手和钢伴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标准。

三、声乐表演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什么是声乐表演

声乐表演是一门舞台艺术,是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歌曲演绎的一种表达形式,声乐表演不仅需要表演者用歌声传达作品的含义,还需要适当地添加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形成声乐的二度创作,将最完美、最富有生命力的声乐作品展现给台下的观众,从而产生共鸣,得到认可。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来自韩国的Sumi Jo是一名优秀的花腔女高音,她的声音宛若天籁,就连极其苛刻的著名指挥家卡拉扬也曾经赞美她说:“这是来自天堂的声音。”Sumi Jo不仅歌艺高超,舞台表现力也尤为出色,在演唱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木偶之歌》这首作品时,她那俊俏、滑稽、可爱的表演将一个木偶活生生地再现在了观众的眼中,难怪看过她表演的人都说:“她是我们见过的在舞台上最放得开、最投入、将作品演绎得最到位的花腔女高音。”因此要练就扎实的声乐基本功,就要培养自信、成熟的演唱风格,并经常参加各种声乐表演,才能在舞台上展现优良的台风和过硬的演唱技能。

(二)声乐表演的学习与实践

1.声乐教学

在专业音乐院校中,钢伴已成为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幫手。在我所从事的工作中,我的教学工具同样也是用钢琴教学,包括自身的声乐练习,也要用到钢琴,所以演唱者不仅要会唱歌,还要学习简单的钢琴伴奏。如果歌手缺乏应有的钢琴素养,那么对作品的乐感、对作品的理解和钢伴之间的配合就不能得心应手,只有通过用钢琴进行声乐教学,歌手才能培养音准、乐感,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将作品展现在舞台上。

2.舞台表演

声乐表演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钢琴伴奏,一种是交响乐伴奏。钢琴伴奏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特别是在室内个人独唱音乐会或小型音乐会较为常见。声乐的舞台表演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伴奏和表演者的默契完成的,他们需要锲而不舍的合作、长年如一日的对不同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在声乐表演中,如果演唱者没有按照原谱演唱,或是漏掉了一些音谱没有演唱,或在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停顿,那么钢伴这时不应停下从头开始,这样不仅会造成更大的演出失误,还会导致歌手无法正常地表演下去。作为一名钢伴,在表演出现意外情况时,不仅要顺利地完成表演,更要在舞台上有临场补救的意识,如果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需要立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样,如果钢伴在演奏原谱时出现失误,演唱者不要随意停止演唱,只要有挽回的余地,首先要保证歌曲在舞台上的完整性,要对台下的观众负责。当然这些只是在舞台表演出现意外情况时才需要注意的,但作为表演者的我们必须要有驾驭舞台的能力,否则就不配站在舞台上表演。所以,声乐表演是一门融合艺术、胆识、驾驭能力的综合表演艺术,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台演唱,也不是所有学习声乐的歌手都有机会上台演唱。正因为如此,热爱声乐表演的爱好者们更应该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让自己参与到声乐表演中来。

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是声乐表演中密不可分的伙伴,没有两者的配合和协作,再优秀的作品也不能尽情展示其中的内涵,一场精彩的声乐表演是离不开优秀的歌手和出色的钢伴的,希望通过此文能够让大家觉得离我们很远的声乐表演艺术其实离我们并非遥不可及,让更多热爱声乐的爱好者们加入到声乐表演的艺术中来。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德】舒伯特.舒伯特艺术歌曲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作者:刘洋

歌唱家声乐演唱艺术论文 篇3:

辨析声乐演唱中的“规范性”问题

摘 要: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声乐演唱的规范性问题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早在第八届青歌赛的时候就被有识之士提了出来,我们追求规范与共性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提倡多元与个性,对规范性演唱的理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受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人文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但就规范性来说,在任何种类的声乐演唱中、在任何民族的声乐演唱中、在任何国家的声乐演唱中,它的标准或规格的指向都是类似的——即终极目的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弘扬。

关键词:规范性;声乐演唱;个性化

规范或规范性,从其名词解释所指乃是指约定俗成的规定或标准,从其动词角度阐释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定或标准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行为,从其形容词的角度来考察则是指某一行为具有按照规定或标准去执行的性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所指涉的一规之矩和“规范”所蕴含的一规之范式实则是一个道理。在声乐演唱中,这种规范性的要求表现在在特定类别的声乐种类中,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好坏由一定的标准和规格作为参考,这种标准或规格是通过数代歌唱家们在舞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歌唱经验,以及通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美的规律性,从而提升为一种规格或标准指引着后来学习声乐的人们。这种规范性的对声乐演唱的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受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俗、人文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但就规范性来说,在任何种类的声乐演唱中、在任何民族的声乐演唱中、在任何国家的声乐演唱中,它的标准或规格的指向都是类似的——即终极目的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弘扬。

一、声乐演唱中规范性要求的基本要素

从演唱技巧的角度而言,声乐演唱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其演唱中的规范性问题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呼吸。规范的演唱对声音的要求首先是对气息的要求,气息的深浅、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声音质量的好坏,它对声音的支撑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演唱中气息的自如运用会使声音流畅完整,尤其在演唱跑动乐段时,会使声音饱满且颗粒型强,如演唱莫扎特的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的咏叹调《快给忙人让路》和罗西尼的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不要再去做情郎》,这两首咏叹调的音乐速度较快、语言布置较为密集,在这样的唱段中需要快速灵巧的吐字,但又不能含糊其辞,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较好的弹性的气息支持,能够支撑快速的流动性的旋律走向,以丰富和充实演唱的整体效果。类似快节奏的声乐还有很多,如莫扎特《魔笛》中《复仇的火焰》、威尔第《茶花女》中《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中的咏叹调部分等等,数不胜数。

2.咬字吐字。咬字吐字是声乐演唱中的基本环节,良好的咬字吐字能力使得欣赏者能够清楚的听到演唱者所演唱的每一个字,并且使得声音具有穿透性,良好的咬字吐字,会使声音清晰不模糊,会使音乐的表达有层次感而不会呈现不知所云的情况,会使声音具有焦点、共鸣,而不会出现一团模糊的现象,咬字吐字是声乐演唱中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正确的咬字吐字的位置,决定着气息能否运用得当,无论是快节奏的乐曲还是慢节奏的乐曲都需要良好的咬字吐字的位置的运用,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3.情感的表达。声乐演唱中情感的表达是灵魂,是吸引观众的焦点,空有技术不能够用感情诠释作品,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在声乐演唱中除了有表达喜悦心情的快节奏的歌曲外,还有表达抒情性的或悲伤性的慢节奏的声乐作品,这就需要演唱者根据具体的作品进行不同的艺术处理,在规范性技术的引导下,结合艺术上的处理,进而达到演唱中情感与技术的协调统一。演唱中情感的表达是对演唱者综合素质的考验,它涉及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及对生活的认识等等,是综合素质最集中的体现,是规范性演唱基础之上的灵魂要点。

4.演唱中各发声器官的协调性运用。声乐演唱不仅只是呼吸、咬字吐字等,还有各发声器官的有机协调的统一,如腹部肌肉群和横膈膜对气息的支持、气息的稳定与否与喉头的关系、吐字的位置与共鸣腔体的关系以及与气息的关系等等,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与统一的。

以上4点的要求是相互统一、互为作用的,正确的掌握科学规范的演唱方法,会使声音达到流畅、集中、饱满、圆润的音色,正确规范的发声方法不仅能够获得理想中的好声音,而且还可以保护演唱的嗓音,并且能够延长演唱者的演唱“寿命”。

二、声乐演唱中规范性要求的重要意义

以上仅是声乐演唱中几点基本的要求,其中每一项的要求都需要声乐演唱者、学习者反复的、不断地练习,才有可能做到在演唱实践中运用自如,这是一个长期实践和學习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声乐演唱规范性的过程。规范性的演唱是每一位声乐演唱者追求的目标,它有助于科学的发声,这种科学的发声符合人们对美的欣赏规律,符合人体发声器官的演唱规律,能使演唱者发出流畅、优美、饱满、圆润的声音。规范的发声方法是声乐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基本要素,明晰规范科学的演唱目标和要求是演唱者声乐学习和实践中重要的理念和原则,只有遵循这一理念和原则才能在演唱中发出优美悦耳以及动听的声音,古今中外的歌唱家莫不如此。此外,规范性的演唱有助于保护演唱者嗓音条件。一些演唱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科学或演唱的曲目不适合自己的嗓音特点,会有导致声带小结等嗓音问题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声乐学习者由于得不到较好的指导可能会放弃声乐的学习和演唱,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些得不到规范方法训练的演唱者,由于演唱方法的不恰当,经常出现演唱过程中或演唱之后嗓子哑或疼痛的现象,时间久了慢慢的就会变成嗓子的疾病,最普遍的就是声带小结,它严重影响演唱者的音色和表现,所以,规范的演唱对保护演唱的嗓音有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其次,规范的演唱还有助于延长演唱者的演唱“寿命”,每个演唱者的舞台“寿命”都是有限的,尤其是黄金的演唱时间,古今中外的大师们,有些人昙花一现,有些则在80岁高龄的时候依然登表演,而且精彩依旧,如一些古典美声的大师们像格鲁贝诺瓦、萨瑟兰等等,这跟精湛的演唱功力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普通的演唱者,如果有着规范的声音技术,其歌唱的生命力也是不会太过于短暂的,其年龄可能日渐年长,但通过规范科学的发声练习,其声音的音色却可以是显得年轻的,如果演唱不够规范,可能一个20多岁的女高音会出现40多岁的苍老音色,一个20多岁的年轻男高音或男中音也可能会出现不惑之年的男高音或男中音的音色,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可见规范性的演唱是多么的重要。

三、辨析声乐演唱中的“规范性”问题

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林教授讲:“科学的方法是共性,各种唱法是个性,在掌握好共性的基础上是可以体现出个性的。”[1]在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田青教授就用了3分钟的时间评价了声乐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现象,主要针对的是民族唱法,并称这种歌手为“罐头歌手”,因为唱腔、表情都很相似,类似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田青教授从另外一个高度观察声乐界的问题,并提出这样的一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对声乐演唱、声乐教学的反思。当然,就民族唱法来说,还分学院派和非学院派,学院派自不必说,非学院派其中包括原生态以及没有经过规范训练的歌手们,在这里我们特指学院派。对于学院派的演唱从提出“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现象之后,声乐教育家们都在反思并在教学中有所调整,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作为批量化生产的声乐演唱范式会让人们引起审美疲劳,以及影响声乐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但是并不是说一个声乐演唱者本身的一些声乐技术还没完备,在演唱上还很欠缺,声音还处在没有成形的状态,不能够在演唱时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演唱者是不能称之为有个性,因为他连最起码的演唱技术还没学到,个性是在掌握好共性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以民族唱法为例,我国的民族唱法在60年代乃至70、80年代其个性化特征是相当明显的,早期声乐歌唱家如郭兰英、马玉涛再到稍晚一些如李谷一、蒋大为、彭丽媛、张也等等,其声音的辨识度极高,其音色让听众们一听就知道是谁,而且,其歌曲也会在全国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佳作,与歌唱家的演绎总是分不开的。但是到了20世纪初,各音乐学院民族唱法都在追求前辈的声音、音色,以之为模范、为标准,便出现了“罐头歌手”的尴尬局面。出现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在于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是会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制约着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当然,对声乐演唱及对声乐演唱的审美也是一样存在着制约与影响。在大的艺术环境下,人们的审美趋势总是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追求古典的、中规中矩的审美形式,对声乐的欣赏在于其规范性和科学性;而到了现代及后现代的社会发展的今天,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格式化的审美倾向,而是个性的、新颖的、自我的、多元化的审美形式,这时声乐演唱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而是在规划范的道路之上再往前迈进,跟随时代的脚步,进入到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中来,那种普适性的声音观念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语境重新焕发生机。

综上所述,声乐演唱中的规范性是基础,在掌握了规范演唱的基础上,再寻找强化个性的演唱方法已是声乐演唱的大势所趋,民族唱法如此,美声唱法也同样遇到相应的问题,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谈到:“美声唱法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在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现代美声唱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了个性化的演唱。过去的美声唱法相对更注重声音的科学性,注重发声的整体状态,对声音的质量要求更高。美声唱法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只是要求演唱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体现演唱者的个性化演唱风格和表现形式。”[2]这种追求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演唱方式和教学方法,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认识与推崇,并加以弘扬,纵观现在权威性的声樂比赛,如青歌赛、金钟奖上的选手,其演唱的风格也确实与之前几年的演唱风格有些许的差异,音色越来越多样化,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这都与进步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跟人们的审美品位也密不可分,紧跟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总之,我们要在规范性演唱技术的指引下,追求个性化演唱风格,这是人们审美的需要,也是艺术发展的需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的那样:“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3]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积极追求认同规范性演唱基础之上的多元化的音色表现,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文化诉求,才能满足大众对声乐艺术不同向度的听觉享受,才能完成普通人对真善美的悉心追求。

参考文献:

〔1〕央金卓嘎.试论声乐艺术的科学发声法——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梳理[J].西藏艺术研究,2009,(1):57.

〔2〕马秋华.美声唱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上).——以男高音薛皓垠和王莉的声乐教学为例[J].歌唱艺术,2012,(5):20.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0.2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张黎黎

上一篇:销售创新中财务会计论文下一篇:农产品品牌农业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