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分析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详述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创新模式、强化师资、实施激励政策等对策,为加强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 篇1:

中等职业学校财政项目预算和绩效评价的优化对策

[摘    要] 中职学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教育领域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我国中职学校项目预算普遍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项目选择缺乏科学论证、绩效目标和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在国家提出“促进改革、突出绩效”的发展原则背景下,要改变我国中职学校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学校财务部门与项目组需要密切合作,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长远规划,细化效益评价指标;同时还要根据项目实际,充分发挥预算的决策与控制功能。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特色专业质量;信息化建设

2015年底,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建立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的指导意见》(财教﹝2015﹞448号,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使用财政资金提出了一个原则——“促进改革,突出绩效”。按照《意见》的解释,促进改革是指财政资金要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推进中职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绩效是指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即最大限度地促进改革。可见,这一原则的两个方面是紧密关联的,通俗地说就是:“用好钱,办好事。”而在实践中坚持这一原则,关键是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与预算绩效评价这两大重点。

一、着力两大重点项目,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重点,国家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支持中职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内涵”与“外延”相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大方向,具体可从特色专业质量提升与信息化建设入手,以促进中职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提升特色专业质量,健全战略发展规划

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是指办学效益好、就业质量高、师资力量强、校企合作紧密、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意见》提出中职学校要“合理确定办学定位,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两项要求可以通过提升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一并满足。

此外,从教育部在2017年底发布的《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可以看出,建设特色专业是我国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报告》就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的中职教育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二是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长远规划学校分布和专业布点;三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把师资配置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约束指标;四是加大地方投入力度。在这四点建议中,前三点都和职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密切相关。而一所中职学校办好自己的“拳头”专业,也能直接满足第四点,因为职校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提升地区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发展中获益的地方财政也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地方教育,地方教育与经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互利双赢的局面。因此,我国中职学校有必要将特色专业质量提升纳入学校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提升特色专业质量需要从人力与物力两方面着手。人力指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物力指建设与理论配套的现代化与数字化实训中心,并根据技术发展与市场变化及时更新升级实训设备。

(二)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推动教管培创新发展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教育部等六部委把加速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列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为我国职教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发展方向[1]。2015年5月,我国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将转向“中国智造”,工业化发展将与数字化、信息化深度渗透、深度融合,我国的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需求也都将受到数字化、信息化的巨大影响[2]。

职教机构作为我国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这一大趋势,尤其需要加快自身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不过,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刚刚起步,基础还很薄弱,因此需要循序渐进:首先应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設数字化校园;其次要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着重培养学生的软件运用、电脑编程等数字化工作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工程,不仅可以实现现代化的教学与管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也为职教服务社会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二、中职学校项目预算绩效评价之症结

《意见》中特别提出中职学校要开展绩效评价:“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中职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科学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预算绩效评价是一个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载体。中职学校的项目预算是学校根据自己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而编制的年度项目计划,预算项目的选择以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但我国中职学校目前的项目预算普遍缺乏科学性,其主要表现在项目的选择与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这两个方面。

(一)项目选择随意性大,缺乏科学论证

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财政投入,“先要钱、再找项目”成了中职学校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项目选择随意性大,缺乏战略发展规划,尤其是盲目跟风热门项目,缺乏差异性思维,不仅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中职学校以适应当地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湖北省宜都市财政局从新《预算法》实施的第一年即2015年开始,就对项目支出预算三令五申,要求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应体现本部门单位工作职能的需要和事业发展规划目标,随后历年均明确要求科学制定发展性支出三年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前瞻性、规划性与有效性。

(二)绩效目标不明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尽管从2015年起,国家就对中职学校提出了开展绩效评价的要求,但由于我国中职学校自1999年大学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一直处于“没落”状态。有的中职学校发展落后,少数教职员工思维守旧,导致部分中职学校一时难以跟上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存在着少数中职学校在使用国家财政拨款时不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不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惯性思维。

在项目预算上,由于一般是专款专用、政府采购,中职学校预算执行过程中大多只关注项目资金的支出情况,而不关注绩效。只要预算支出结构合规,就认为预算执行良好。以湖北省某市职业教育中心“2017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为例。此项目历时一年半,中央专项资金投入1000万元,总支出1000万元,主要任务是建设学校的两个特色专业——机加与电子电工的实训中心以及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学校对此项目提出了两个绩效目标:一是重点建成机加、电子电工、旅游实训基地,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实训中心,满足各专业及各种对外培训需要;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硬软件建设,满足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的需要。这两个绩效目标分别针对特色专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但制定思路相同,都包括产出(即工程建设)与效益(即学校与社会受益)两部分。由于产出指标与项目实施计划密切相关,而且仪器设备都是政府采购,再加上项目实施中有监理,项目完成后有调试和验收,因此产出指标有项目计划与行业规范可依,便于制定;但效益指标的弹性比较大,就绩效目标本身的作用而言,制定效益指标需要精准细化,可是在这一项目中,除了第一个绩效目标细化出一个具体的效益指标即“受惠人数目标”外,再无任何其他具体的效益指标。由于绩效目标过于笼统,此项目的预算绩效评价就难以执行到位。唯一可供评价的是“受惠人数”,项目组对机加、电子电工、旅游等三个实训中心提出的受惠人数目标分别是300、600、150人,项目完成后实际受惠人数分别是562、852、199人。但仅凭“受惠人数”评价该项目的预算绩效指标,就有点牵强了。

制定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评价的基础与关键。若绩效目标不够明确,就会导致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预算绩效评价意识不强、预算绩效评价难以落实、预算绩效考核落后等一系列问题[3]。依笔者体会,湖北省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湖北省示范中职学校、“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在开展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方面有时难以尽善尽美,由此可见其他中职学校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一般状况。

三、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预算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要改变我国中职学校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现状,需要对症下药,结合两大重点项目建设,科学制定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健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具体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财务部门与项目组倾力合作,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部门与项目组首先要各尽其责。项目部门要着力建设以上两大重点项目,对年度项目计划进行充分论证,财务部门则要深刻领会并掌握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制度。2013年4月,财政部印发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其中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可以被中职学校的财务部门用来作为项目预算绩效评价的模板。这一评价框架提出了“投入、过程、产出、效果”4个一级指标,其中,“投入”与“过程”两个评价指标下分4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的通用性都很强,稍加变通即可供中职学校在具体实践中使用;“产出”指标虽与具体的项目建设密切相关,但“产出”评价指标是从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评估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因此,这个评价框架里细化的4个三级指标——实际完成率、完成及时率、质量达标率、成本节约率——也可供中职学校在对本文所讨论的两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时使用。“效果”评价指标指“项目效益”,细分为5个三级指标,除“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外,其余4个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则需要结合项目实际并根据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设置,并细化为具体的个性化指标。效益评价指标个性化,对中职学校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很重要。因为中职学校的一項基本职能是服务社会,所以中职学校的项目支出绩效中,效益指标尤其值得认真对待与科学评估。

那么,在将这3个指标细化为具体的个性化指标时,财务部门就需要与相应的项目组倾力合作,共同尽责。财务人员要向项目组成员仔细讲解各个指标的特点与意义,项目组成员则应向财务人员详细介绍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与目标,在不断沟通中共同拟定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可执行的、个性化的效益评价指标。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项目组成员在讲解项目的绩效目标时,既不能好大喜功,把目标设置得过高,也不能为了确保完成绩效,故意降低要求与质量,避免绩效评价有名无实。

(二)结合实际长远规划,细化效益评价指标

教育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潜在性、连锁性等特点,学校的一切项目都是为教育服务,项目的所有效益也都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在细化项目的效益评价指标时,既要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以大视野大格局成就一所中职学校的大发展大未来。笔者以“特色专业质量提升”与“信息化建设”这两个项目的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影响指标的细化来说明。

社会效益是指项目的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细化指标时需要结合实际来考量。就所讨论的这两个项目来说,“特色专业质量提升”的社会效益侧重于服务社会,个性化指标可设为:中初级技能人才的提供、技术的推广运用与创新、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及实训中心设备对外服务等;“信息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则主要在于与企业和社会共享资源,个性化指标可设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本校门户网站、打造本校特色专业教师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与企业和社区合建共享资源库、建立校际合作数字化图书馆等。

可持续影响是指项目后续运行及其成效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细化指标时就需要考虑长远规划。就这两个项目而言,“特色专业质量提升”的可持续影响主要是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个性化指标可设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一个现代化数字化的实训中心、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而“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影响是为学校和社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这一项目极其重要,个性化指标可设为:多媒体教学、线上教学、远程教育、慕课等等。

以上是笔者参考了《报告》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同时借鉴了国内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成熟经验,并結合自己在编制项目预算、尤其是参与湖北省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2017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的实际经验,而对上述两个项目的效益评价指标所做的一些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细化。需要说明的是,各中职学校要结合本校的特点以及在建设这两类项目时的不同侧重与需求,给予各个个性化指标以合适的权重比分,能够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以增加绩效评价的透明度与可执行性、可监控性。

(三)根据项目实际,充分发挥预算的决策与控制功能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齐默尔曼认为预算有决策与控制两种功能,如果不加区别或者不恰当地使用预算,会导致两种预算功能相冲突,从而使得预算管理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4]。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学者佟成生等人根据权变理论,从外部环境(如行业的竞争程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组织生命周期)与内部环境(如组织结构、公司战略、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来决定企业预算应发挥何种功能,如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面临相对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其预算应发挥决策功能,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由于具有较为稳定的内部环境,对外部环境具有较强的可控力,其预算则应发挥控制功能[5]。从实际的工作经验来看,这一观点也适合我国中职学校的项目预算,比如上述两个项目的效益评价指标在这两个项目的预算中就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中职学校中尚属新兴项目,再加上现在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数字化技术、IT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来看,这类项目都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其预算应发挥决策功能,效益评价指标可以用来指导此类项目的发展方向。对此,效益评价指标的设定应保持一定的弹性与灵活性,以便财务部门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根据项目的进展、资金的支出以及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等,适时、合理、科学地调整评价指标的权重比分与量化度,以提升预算的决策功能,同时优化资源配置。

相比而言,特色专业质量提升项目建设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要让学校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由于此项目目标明确且具备可操控性,其预算应发挥控制功能,效益评价指标应起到监控的作用。对此,在制定和量化年度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可以参考本项目在往年的预算情况,针对往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结合本项目在当年的实施计划,科学调整和设置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除了项目控制外,预算的控制功能还包括业绩评价功能与激励功能,所以,还要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对本项目每年度的完成情况出具绩效评价报告,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建立反馈机制[6]。建立反馈机制有利于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资源分配的依据,从而有助于本项目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目前,国家提出“促进改革、突出绩效”的发展原则,我国中职学校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双重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中职学校的改革发展所亟需建设的两大重点项目以及这两大重点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效益评价指标,希望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切实将绩效理念与方法融入到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各个环节,不断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绩效,实现我国中职学校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修春民.德国“职业教育4.0”的特点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7,(17).

[2]石伟平,郝天聪.走向工业4.0还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吗[N].光明日报,2017-04-06.

[3]毛成银,任蓝青.从绩效视角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J].财会月刊,2017,(1).

[4]齐默尔曼.决策与控制会计(第6版)[M].陈晖丽,刘峰,译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佟成生,潘飞,吴俊. 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

[6]任晓辉.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基于上海A区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责任编辑:胡  梁]

作者:李平

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 篇2:

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及对策

【摘 要】本文分析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详述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创新模式、强化师资、实施激励政策等对策,为加强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计算机专业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建设 现状与对策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01B-0009-02

随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专门设立了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但因经济、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成效甚微,计算机专业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特色与专业效果。本文着重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入手,探讨其现状及对策。

一、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发现,在目前的计算机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持续影响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注重数量,忽视了质量的提升。许多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为了追随信息化建设的潮流,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仅仅追求数量,资源库的内容也只是单一地将教材进行录制,将传统的习题、案例、教程、课件等进行堆积,就形成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偏离了建立教学资源库的核心思想,无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库缺乏实用性与职业性。中职学校是对社会进行技术性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摇篮,因此,开设的课堂应该具备实用性与职业性,专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工作。但是,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的匮乏、地理环境的恶劣,导致与外界的联系不够紧密,从而在建设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时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比如一些技术行业更新换代快的新兴产业:动漫与影视制作、电子商务等。如果相关行业的企业参与度不高,那么教学资源库在更新技术理念与技术手段方面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相关的企业实践案例不足,专业技能的学习缺乏专业性指导。我们都知道,中职学校具有较强的自我特色,它与普通高中在课堂教学模式、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对学生培养的方向也各不相同,而市面上推行的资源库并不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有些理论与实践经验已经过时,很难与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相融合,因此,师生对已建成的资源库使用率不高。

(三)资金投入不足,资源库建设设备不完善。欠发达地区教学设施的落后是人所皆知的,因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其教学硬件设备落后,而且政府对当地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仅提供基础设施,后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需要各中职学校自行解决,但是因为条件落后,与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很多校长碍于颜面也不愿意向外界进行筹资,导致中职学校在开设计算机专业、进行信息化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时,因资金不足致使设备陈旧而跟不上行业的发展。甚至于许多中职学校由于资金的严重匮乏,虽然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实践教学,更多的是理论教学,学生在学校仅仅是对计算机专业进行抽象学习,无法提升其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师资力量薄弱。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对授课教师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具备教会学生掌握并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专业技能。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很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学校对教师竞聘的要求不高,甚至许多教师身兼多职。因此,学校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只能一边自学一边教学,很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并不能完全掌握,对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理念也是闻所未闻,对资源库的建设没有相应的执行力。

(五)资源库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的管理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更别说具备先进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管理机制。在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学校缺乏有效管理机制、激励与评价机制;对资源库建设的总体把控不到位,缺乏对资源库建设的开发、运作与管理技能,并在自身管理机制不到位的情况下,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引进相关软件对资源库进行开发、运作与管理。学校对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仅仅是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建立文件夹,并在每个知识点的文件夹里存放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等,然后在校园共享网络中进行资源共享,这种简易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不能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也不能达到资源库建立的最终目的,更不能为使用者提供较完善的功能体验。

二、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教育模式,强化信息化教学理念。目前在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课堂中,还有一部分教学模式是“粉笔与黑板”的模式,要想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就要改进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图像、文字、声音完美融合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演示,将没有生气、沉闷的文字信息转化为生动有趣、形象具体的视频,从而有力促进计算机专业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

(二)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与外界企业的联系,让相关行业的企业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借助企业的专业团队与技术人才,根据企业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技术要求、企业各项目的经验与案例等内容进行资源库开发,同时争取企业的投资,完善资源库建设的设施设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要想推进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必须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向外界引进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才,虽然在众多招聘单位中,中职学校中并不具备有力的竞争优势,但可通过加强教师的薪酬福利、教学成就感,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尽量争取更多地引进人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校内部教师的学习培训,通过专业机构、学校的培训让教师达到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任职资格,避免学生比教师还要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的尴尬局面。

(四)成立资源库建设管理小组。在学校中成立资源库建设管理机构,并在各个专业成立对应的资源库建设管理小组,由学校校长牵头,成员由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主任、各专业教师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能是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更新与引进以及对资源库的内容及时审核与评价。

(五)加强教师对资源库应用的培训工作。欠发达地区不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与网络管理员并没有接受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对资源库的应用相当陌生,在通过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多元化、多形式的培训模式对教师及网络管理员进行培训,为资源库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建设等方面培养一批合格的师资队伍。

(六)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为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应设立激励政策,实施积分奖励制度。比如:教师上传各种信息资源就可以获取对应的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根据激励政策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以此来促进教师的积极性。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资源库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因此,资源库建设工作要循序渐进,要踏踏实实地将激励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中职学校办学理念的改进,促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强人才培养。信息化资源库的建设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自学辅导材料,从而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进而不断提升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总的来说,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操作复杂、工程量巨大的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且资源库建设的内容繁多,而其基础条件又差,但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扶持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建立完善的资源库。

【参考文献】

[1]史春妹.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計算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J].发现:教育版,2017(4)

[2]程 明,周 娴.职业技术类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K企业技工学校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

[3]杨 浩,付艳芳,杨陟卓.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7(2)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招标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GXZJ2016ZD21)。

【作者简介】戴琪瑛(1972— ),女,广西河池人,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研究与管理。

(责编 罗汝君)

作者:戴琪瑛

中职类学校信息化建设论文 篇3:

“新工科”背景下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围绕“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类人才的需求,阐述中职学校工程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提出“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路径,即明确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校企培养理念融通、专业知识融通、师资队伍融通的“三融通”工作机制,打造“人才培养”阶梯递进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 智能制造 三融三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 校企融合

当前,国家正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工作,智能制造作为新的主攻方向,已经成为新时代产业升级和行业转型的关键点,因此创新“新工科”背景下中职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其中,“三融合”即实训环境与工作车间相融合、实训项目与生产工艺相融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融合;“三递进”即实现工科类学生从掌握知识体系到满足社会需求的递进、从满足社会需求到个性发展的递进、从个性发展到创新设计能力的递进。“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主张紧密结合工科類专业人才需求情况,重新定位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把真实的工厂工作环境搬到学校,把真实的工程项目和工艺要求融入日常教学过程,把学校教师放到企业参与工程项目的研发与实践,把企业技术员工请到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零距离”衔接,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充分释放“个性创新”活力,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由此培养造就一批技能型、工匠型、创新型的工科类人才。

一、中职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

中职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对国内外现有的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充分调研分析。深入工科类行业企业掌握中职学校工科类人才需求方向,结合中职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和学校专业基础建设情况,合理分析中职工科类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将“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有效融合。构建校企师资互联互动运行机制,按照企业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与企业共同建设工科类专业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活页式校本教材,完善相应校本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与企业共同建设“三融合”工科类校内外实训基地,促进实训环境与工作车间相融合、实训项目与生产工艺相融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融合,实现学生在校内体验“岗位化”技能训练,提升中职工科类专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方法核心能力与社会核心能力。因此,中职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学校培养更多技术型、创新型、工匠型工科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中职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是创新中职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条件。经过对工科类相关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调研分析,中职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主动及时适应新的岗位能力需求,积极分析工作环境变化,在新的岗位有足够的压力承受力,及时学习新的岗位职责工作要点,执行新的工作制度。第二,具有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秉承科学研究、探究的务实品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现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岗位职责,积极思考创新,设计更多的创新应用型产品。第三,具备良好的岗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确保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能力能够满足就业单位的岗位职责要求,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积极主动地为所在企业服务和奉献。

(二)建立校企“三融通”工作机制

一是校企培养理念融通。坚持“强基础,重技能”培养理念,中职工科类专业要适当增加实训、实验、实习教学学时比例,注重引导工科类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问题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培养工科类学生对实际工程项目问题的剖析与解决能力,充分激发工科类学生个人深入钻研探究的兴趣,促进其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校企专业知识融通。进一步提升中职工科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程度,需要根据工科类专业实际,加强校企专业知识的融通。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以及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融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问题,引导和培养中职工科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以移动端或PC端的教学应用为抓手,与超星“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微课、慕课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及时播放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场景,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场景、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再次,在教学评价方面,引入工科类企业“7S”评价模式,增强学生质量意识,提升中职工科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三是校企师资队伍融通。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任教师队伍的实践工程能力。应建立校企师资队伍融通体制,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深入工科类相关企业,实际参与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及时了解和掌握实际工程操作与教学内容的区别,提升自身工程素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校企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从工科类相关企业行业遴选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课程教学、专业讲座、实训指导工作,担任学校教师和学生科研工作训练的导师。

(三)打造“人才培养”阶梯递进模式

中职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根据新工科背景下中职工科类人才培养内在逻辑顺序,将“行动体系”与“学科体系”有效融合,以“知识体系+社会需求+个性发展”三个要素为出发点,同时融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实现中职工科类学生“三递进”阶梯发展:

一是从掌握知识体系到满足社会需求的递进。在“新工科”“智能制造”工作背景下,工科类专业知识体系要紧紧围绕中职工科类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梳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设计、优化專业课程的结构,积极寻找中职工科类专业知识体系与企业能力需求的关联融合点;时刻以企业能力需求为导向,优化中职工科类专业学科结构,延伸学科内涵深度,建立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标准体系;主动实施实际工程项目研究模式,模拟企业中不同工程项目主题,实现以岗位工作内容驱动学习,以岗位工作标准规范学习,以岗位发展方向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工科类专业学生从掌握专业知识体系到满足实际岗位能力需求的递进。

二是从满足社会需求到个性发展的递进。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建立“点面结合”的学生发展规划架构。从“面”的层次,学校工科类专业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向所有工科类专业学生开设融入思政教育的通识基础课程、工科类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通识基础课程帮助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规范学习行为,培养通用、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课程促进学生对工科类专业知识领域有初期的认识,掌握工科类专业应用机器基础工作原理,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应用科学认知,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重在实践技能的提升,强化“职业化”的工作岗位标准,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质。从“点”的层次,专任教师要注重观察和挖掘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人才,尤其是具有专长的学生,给予更多专业性工作任务项目。教师扮演“技术性指导”角色,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融会贯通,能够更精准地研究、思考和解决不同的问题,积累更多的临场解决问题工作经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好高级技能型人才储备。

三是从个性发展到创新设计能力的递进。在实现“点”的规划架构层次基础上,培养工科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任务在于让工科类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创新型人格,引导学生“会”创新、“敢”创新、“善”创新。开设融合专业知识的思维导读课程,开展具有专业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实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思维技巧。针对实际工程项目从立项人员、操作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销售人员、客户等不同维度设计创新性方案,培养中职工科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让其学会在实践中整合专业“碎片化”知识点,融合学生创新意识,生成极具创新性的工程项目解决方案,让中职工科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决策能力与合作能力。

总之,“新工科”背景下,应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原有的中职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需求,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构建“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新工科建设政策,推动中职工科类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为新时代中职工科类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春来,丁祥海,阮渊鹏.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化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

[2]刘向东,李英,李风娟,等.新工科背景下南疆地区工科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新疆农机化,2020(5).

[3]温志勇,梁海锋.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专业“课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20(35).

[4]李丽娟,杨文斌,肖明,等.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

[5]陶瑞雪.新工科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

[6]陈荣军,杨敏,李绮桥,等.新工科背景下中职物联网实训教学问题的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9(12).

[7]梁美.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资源实践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广西教育,2020(35).

[8]丁汉林,朱国辉,国宏伟,等.“新工科”背景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0(6).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教改立项“‘新工科’背景广西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编号:GXZZJG2020A05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佟建波(1986— ),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工科类人才培养、智能化控制。

(责编 丁 宁)

作者:佟建波

上一篇:专业网络技术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飞机机翼整体壁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