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能管理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呈现规范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的管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会计工作智能,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后盾。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会计职能管理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会计职能管理研究论文 篇1:

关于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且我国良好的发展形势为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传统建筑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的传统核算型会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就要大力促进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的转变,以便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管理型会计;职能转变

会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的转变过程是不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过程。虽然我国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目前仍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财务管理、会计和分析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层也没有足够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导致财务分析和预测结果在改善企业管理方面的效果比较有限。会计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专业数据支持,也可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案。这样,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建筑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应该发展创新传统会计模式,为建筑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一、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管理型会计的所有基础都是来源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但是管理型会计更加注重内外结合。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结合,来提升企业资产的合理配置。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还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监督以及分析研究。

(一)企业发展的需求

核算型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于货币的计量,为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收支进行计算。核算型会计为企业提供了资金预算数据等基础性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核算型会计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影响,就要向着管理型会计进行转型。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会计管理模式。管理型会计是建立在核算型会计模式之上的,主要是对于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将最终的整理结果反馈给企业决策层。这样就完成了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和分析的任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1]

(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需求

传统形式的核算会计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市场经济高度自由的大背景基础下,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的转型,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效率。而且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企业运用的还是传统的核算型会计方式。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管理制度和改革发展也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另外,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财务部门的改革有着重要的联系。要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升级和优化,就可以从核算型会计模式向着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入手。

(三)会计政策优化的需求

会计职能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政策的优化,为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的转变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企业会计指导思想的完善,让企业不断的对于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是基于国家会计管理的指导思想确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模式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二、管理型会计职能分析

管理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的多层次企业管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企业规模扩大,生产步骤复杂,企业的经营就会面临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多种处理措施。管理层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内部管理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在决策过程中,管理型会计就要提出有力的数据支撑。避免由决策者依据自身经验做出判断的情况发生,从而规避更多经营风险。

管理型会计需要经过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这里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空间层面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是配置层面的最优化。针对不同时间段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保证开发利用效益最大化。资源的配置关系到企业生存,要维持供应、生产、销售之间的平衡,实现更加全面的管理安排[2]。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使得部门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结合企业的各种措施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管理偏差。管理会计要针对企业发展的资源利用进行分析规划,保证预算和实践的统一。对于误差进行细致分析,使得企业部门的业务更加规范合理。

三、 核算会计向着管理会计转型

核算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转型是符合時代发展需求的,财务人员自身职能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建筑行业需要会计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逐渐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还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验。

(一)管理会计工作建立在核算会计工作之上

不论是核算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筑业的财务管理还是核算型会计为主。对于企业的资金和资源进行核算和整理,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让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过度,实现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就可以在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基础上,充分发挥出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性价值。同时,管理型会计能够针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撑[3]。管理型会计的日常工作是建立在核算型会计工作至上的,因此要让会计管理渗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行业监督

国内经济的增速放缓,导致了建筑行业市场疲软的情况。同时,因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因此促进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转变是非常必要的。财务管理改革也要循序渐进,要在行业监督和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逐步的发展。随着国家政策对于建筑行业管理逐渐完善,管理型会计将成为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确保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是有法可依的。同时还要在各种规范的监督下进行,促进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核算型向着管理型逐渐转变。

(三)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财务管理的主体依旧是人,因此对于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企业的财务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的数据核算和整理,更加需要的是进行数据分析的专业性人才。财务管理部门对于管理会计的培养是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因此要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管理。不断的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明确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转型的必然性,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以及会计政策优化的需求,实现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性分析。同时,针对核算型会计向着管理型会计转型的基础内容进行探究,强调管理型会计工作是建立在核算型管理会计工作之上的。不断的加强财务管理行业的监督,为会计人员职能转化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另外,要提升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雅琳. 论如何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 中国总会计师,2016,(11):

[2]葛刚.关于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研究[J]财会研究.2016(09)

[3]沈剑.关于传统建筑业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职能转变[J]企业管理.2015(22)

[4]李静.浅谈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纳税.2019(14)83-84+87

作者:袁辰伟

会计职能管理研究论文 篇2:

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及职能设置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呈现规范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的管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会计工作智能,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后盾。本文从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管理的意义出发,简要分析了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及职能设置。

【关键词】集团化管理模式;会计机构;职能设置

一、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管理的意义

第一,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会计管理有利于实现会计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因为会计工作人员受主观意识的影响,难以保证会计账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而通过集团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会计预算和审核工作的公开化,进一步监督和规范会计管理行为,推动集团会计管理更加规范化,进而促进会计部门积极适应集团公司发展需要,使集团公司资金做到合理分配及有效运用,规范集团公司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会计管理有利于会计管理效率的提高。分散化的管理很容易造成财务管理过程中受到领导人的思想影响,很难真正实现财务的公开透明化,而通过集团化管理能做到会计预算、核算的标准化、公开化、统一化以及财务使用情况的清晰化和数据统计的准确化,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人员有效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支配工作,强财务分析和掌握工作的统一,从而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会计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控制。通过集团化的会计活动可以帮助集团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资金情况,并通过预算、风险分析等深入了解并把握风险情况,集团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的宏观政策和形势要求,对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做出科学的判断,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对于加强企业决断的科学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的设置

1.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设置的原则

为了确保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机构的设置科学化、系统化,需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第一,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要充分考虑集权程度和分权程度的平衡,这样才能明确集团财务管理机构所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做到权利明确、责任清晰。第二,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置要符合整个集团的机构设置,服从企业的发展规划,按照企业的财务计划进行管理,更好地为集团和下属公司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上的支撑。

2.明确会计机构设置,保证权责利

(1)会计处。会计处的职责是审查各企业的会计工作,负责企业整体的会计核算事务,对下属分公司、子公司的会计核算进行指导和监督工作。在进行会计处的设置时,要注重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核算等相关工作的效率和条理性。

(2)资金处。资金处的职责是统筹集团和各下属企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工作。负责筹集、合理安排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制定和修改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帮助企业降低资金风险。负责企业对外的抵押担保和中长期投资工作。

(3)预算处。预算处的职责是制定财务预算并落实其实施细则。预算处通过对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对企业下一发展期运营所需要的资金做出科学的预算,以确保集团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集团化管理模式下会计机构的职能分析

1.会计综合管理及核算职能

会计综合管理及核算职能主要体现了集团公司内部会计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主要包含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档案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及综合事务管理等。对于下属公司而言,应该根据集团财务部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根据上级的指示及时的对公司的财务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2.预算管理职能

对于集团财务部门而言,应该结合本集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形势的、有利于集团和下属公司生产经营的预算方案,该预算方案还是下属分、子公司的指导性纲领。下属公司需要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集团的预算做出自己公司的预算实施细则,并上交上级公司进行审核和修改,待审核通过后按照该方案指导公司的生产经营。

3.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职能

集团的财务风险的管控主要是由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集团公司财务部需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行情对财务风险进行预判和识别,然后制定相关的财务措施进行防范。同时,作为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负责对下属公司的财务进行定期的评判,构建预警机制和防范机制。集团财务部的管控风险的职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和较少集团公司和下属公司的财务损失。

4.投资管理职能

集团下属公司是具体投资行为实施的主体,集团公司负责对投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并管控相关风险。按照流程来说,首先由集团公司负责制定投资规划,由下属子公司、分公司负责实施和落实相关细则。整体实行分级负责,统一管理的原则,由集团公司对资产投资行为进行管控。

5.基金管理职能

对于集团化企业而言,集团内部的及下属公司的资金管理及调配都由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下属公司的所有收入上交集团公司,由财务部进行统一管理。集团公司负责调配下属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资金。此外,集团要时常了解下属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保证企业资金的均衡流动,以此保障集团的年度财务计划得以落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集团化模式下会计机构的设置有利于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对于企业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控制,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意义重大。因此,企业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履行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会计智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确保会计机构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 陈伟祥. 如何加强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1) .

[2] 宋晨光. 大型国企管控模式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9) .

[3] 李阳. 探析财务集中管控模式下会计机构及职能设置[J]. 时代金融. 2013(30).

作者:韩建伟

会计职能管理研究论文 篇3:

再议会计反映职能的存在性和作用性

摘要:作为会计职能系统框架中内在、起始和首要职能的会计反映职能,它广泛地存在和作用于会计的产生发展过程、会计的工作运行实际、会计的基础理论研究、会计的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并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改进及对会计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关键词:会计职能;反映职能;存在性;作用性

通过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些研究发现,会计的反映职能应是会计的内在性职能,是会计职能中绝对的、最初始的、最简单和最直接的部分;它不因“会计”的时间和空间、“会计”本身的性质和目标的分歧、“会计”操作者的思想意志和理论知识,乃至社会经济的形态、以及该社会经济形态下各组成单元的存续时间和状态等而受到影响,它都始终为着生成、提供、供给、储存、传输、利用和反馈会计信息而存在和生效,都能把会计主体的客观情况及其所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表现出来,并将其传报给有关各方备用。

一、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会计反映职能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它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查特菲尔德,1974),会计既要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又需反映那些受托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认真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会计不论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还是脱离生产职能而单独存在,不论是单式记账、还是复式记账,也不论是发展较快较好的时期、还是停止不前的时代,它始终就具有计量资源和收益价值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反映功能,起着利用已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评等作用。尤其是500多年来的复式商业薄记,在其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中所形成的丰富的会计语言和厚实的会计文化,无不强调了会计要“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完整的有效会计信息”,无不说明了会计就是“为了使用者能够作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而辨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程序”。在“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佩顿、利特尔顿,1940)。会计的反映职能就是会计自身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先天性的第一功能,是维系会计职能内涵外延变化的基本而基础的职能;虽然现代会计已从核算型转向管理型并将进入战略型阶段,但它仍然要以信息资料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方法为手段,及时在有关方面之间反映出真实可靠的有用现存信息和潜在信息。毕竟,会计的理想境界还是作为一种信息科学而存在。

二、会计工作实际运行中的会计反映职能

会计工作运行的实际情况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收集数据,依据一定的准则规范加工变换为对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裘宗舜、柯东昌,2005),并将信息在有关方面进行提供、传输、交流、反馈等。而会计反映职能从会计萌芽开始就融进了会计工作运行的实际,它是会计信息产生、形成、实现、交换和利用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这些全部活动既有在会计主体内各方面所进行的,也有涉及会计主体外部的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所进行的活动,因为会计的反映职能所包括的各项活动都对会计信息乃至会计系统本身及其外部有贡献或影响。本文主要从会计工作按其不同构成部分分为会计工作单位结构、会计工作内容结构、会计工作时间结构等三方面来说明会计反映职能在其中的存在性和作用性。

第一,会计反映职能存在和作用于会计工作的单位。任何规模和内容的单位,都需会计经常地对经济业务或事务加以记录、计量、计算等,并力求保证其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正确性、及时性等,最终形成和供给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同时作为一个契约结合体的会计工作单位,从预测、核算、检查、分析、执行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展开,既需由会计来参与完成,也可由会计来直接实施。这是一个循环体系。由此可见,会计反映职能的运用是不分空间范围和距离的,它应对所有发生经济活动的单位及所有单位发生的全部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和作用。

第二,会计反映职能存在和作用于会计工作的内容。其一,它能把现在已存在的客观事物、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事项的实质及时有效地加以表现,并将一些具有预测价值或未来价值的事物或事项辅之进行表现。同时,在表现客观事物或经济事项的实质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使客观事物或经济事项的实质能以一种通用和易于辨认、理解、看清、交流的“语言”形式——会计信息表达出来;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探索并说明其真相。其二,它在对社会再生产中以会计信息为主体或主流的“物”的控制,或对其中的以会计人员为主要或重要的相关人员及其言行所进行的原则规定和制度约束上,都会产生影响或发挥作用。

第三,会计反映职能存在和作用于会计工作的时间。其一,它对已表现或表达出来的客观情况或现有信息能根据需要,及时地进行流转利用。其二,它在各种存在、各种运动或其相应的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或外力作用而引起变化,以及会计主体或整个会计系统受到其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产生的活动或变化时,既能真实地对此加以反映,又能恰当地对此做出表示。

三、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会计反映职能

在会计基础理论中,会计职能理论属于会计一般基础理论;而会计职能可理解为会计应负的责任和应起的作用,体现了一种会计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其具体化就是会计目标(尚兆燕、吴水澎,2007)。不管从哪些角度或方面来理解或看待会计的反映职能,它都可作为会计职能中内在而基本的、惯性而永恒的职能;这种职能只因会计的存在而存在,不因会计的发展变革而消失或失效。在推动会计变革的根本力量是会计环境、会计反映的是其所处的环境的共识下,会计反映职能本身就能够到达会计职能体系的任何角落。或者说,会计反映职能助推了包括会计基础理论在内的整个会计理论的建立、建设和研究,而会计基础理论乃至全部的会计理论的成型、运用和研究都须依赖于会计反映职能的存在和作用。比如,从会计就是一种生产或生产力、是以价值为主要形式来管理生产活动过程的管理工作、是以一种通用的语言形式在有关活动或工作的利害关系人之间传接交流有用信息的平台或媒介的意义上说,会计所表现出并起作用的反映职能,在会计出现之日起就成为了会计基本而永恒的职能,其他职能都应是以此为基点或起点而派生出来的。认识到这点,就有助于会计职能理论研究时达成共通性。贯穿于会计目标实现过程的基本点是对“会计信息”生成、存在和运用的全面反映,而不是简单的显示或单纯的映射;为了实现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最高会计目标,会计必须以“反映”经济真实作为它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职能。正如A.C.Littleton所说:“探求真实和反映真相是会计职能的重要部分……”那样,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永恒不变的内在性职能,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方法理论的完善而得到不断的凸显。

在会计本质研究、会计起点研究等领域,会计反映职能都围绕“旨在向利害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一个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现代会计手册》),而体现出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因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会计领域中必然的内在联系。会计反映职能对客观存在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会计研究工作和会计教育工作等会计客体“当而已矣”的本能没有改变,对会计这个事物进行“探索未知、设计未来”(吴水澎,2007)的功能没有失灵,对“以人为本”发展会计理论、全面发展会计理论、协调发展会计理论、持续发展会计理论等诸多领域进行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理性认识的创新作用没有减弱。

四、会计技术手段运用中的会计反映职能

第一,人类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起所采用的一些原始计量记录法,可说是人类对其生产实践的具体情况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反映。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手段,人类最早的社会生产活动情况恐怕将无法得到“反映”,现今的人们也将无从得知其大概或片段、细致或仔细。

第二,从单式薄记到复式薄记、从会计第一里程碑到第四里程碑,无不说明了会计技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作用,无不证明了会计反映职能在充分利用会计技术方法和手段时对社会经济整体及其中的个体的实际存在情况或变化情况进行揭示和披露方面所起的巨大效用。

第三,在当今及以后时代,会计反映职能更需紧紧依靠会计技术手段的实际运用和推动来凸显和发挥其作用。其一,在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过程中的会计信息集成,需要会计反映职能发挥支撑作用,实现会计真实而全面、及时又有效地对会计事项和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的功能。其二,在构造网络环境下会计与财务系统化、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中,需加速和加强会计对各有关方面财务会计数据和经济信息源头的采集、动态资源的再配置和会计主体的实时控制、以及会计信息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反映性功能和效用。其三,在清晰界定会计信息产权,协调资本化会计主体内外契约关系,融合再造会计主体业务流程、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过程中,需要会计“反映”出的信息在兼顾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的定位目标下,能侧重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变化;从而较大程度地实现各资本主体不同的价值预期以及它们之间的价值均衡。其四,在为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用而实施会计信息外部生成模式,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集成的过程中,会计更需在会计部门和会计主体内外充分发挥出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功能(陈立新,2006),会计反映职能将会更加注重会计主体的网络建设、人才利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刘永萍、徐博韬,2005)。

参考文献:

1、吴水澎.会计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陈国辉,迟旭升.基础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裘宗舜,钱文群.论财务会计的传统桎梏及其解脱[A].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C].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4、于玉林.会计理论的科学发展观[J].财务与会计,2007(12).

5、张连起.谱写中国会计新篇章[J].财务与会计,2007(12).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管理系)

作者:靳能泉

上一篇: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反馈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