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论文

2022-04-28

艺术家的创作,是非外力强制的自由选择的劳动,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自觉的审美创造的冲动,这是文艺创作与其它物质精神劳动所不同之处。从接受者的角度而言,人们之所以爱好和欣赏艺术,出自无直接的满足物质功利目的的精神需要,出自对美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动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动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论文 篇1:

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摘  要:超现实主义艺术重在发现人的潜意识,注重表现人内心深处的形象世界,而《哈尔的移动城堡》作为“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极具隐喻意义的动画作品,更是呈现出了丰富超现实主义色彩。本文将从人物外在形象设计、色彩运用、场景设计这三个方面,分析《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所表现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超现实主义

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宫崎骏在2004年冬推出的作品,改编自英国儿童小说家戴安娜·w·琼斯的小说《魔法师哈威尔与火之恶魔》。影片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国内外多项奖项与提名。因其本身高度的假定性,动画可以说是表现超现实主义绝佳的艺术载体。也正因如此,充满魔法元素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为我们带来一曲别样的战地恋歌,体现出极强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本文将从人物设计、色彩运用、场景设计三个方面来品析这部动画电影中所蕴涵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一、奇幻夸张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设计是一部动画片能否深入人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影片《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人物形象总是充满变幻的。影片的开始,女主角苏菲有着深褐色的瞳孔与长发,穿戴发旧的蓝色长裙和黄色的帽子,是一个平凡不过的少女,与其穿着时尚、妆容精致有着金色秀发的姐妹、母亲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苏菲这一人物本身较写实的部分。荒野女巫的魔法诅咒使苏菲一瞬间变为头发花白、身材臃肿、容貌丑陋的老妇。在之后的故事中,苏菲的形象开始多次在老妇与少女之间短暂的转换,直至影片结尾苏菲的形象停留在了银发少女的状态。影片利用这样的多次转换,来展示苏菲自身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苏菲由老妇变为少女的过程,实际是苏菲开始认识自我、认同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是人物自我觉醒的过程。这种表现手法无疑具有很强的超现实主义色彩。

影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样如此。魔法师哈尔身材高挑、金色长发、为人友善,极大的满足了女孩们心中对于王子的幻象,而哈尔的真身却是一只浑身长满黑色羽毛、有着翅膀和尖爪的巨鸟,这也暗示着哈尔本身对于自由极度的向往。荒野女巫的形象则是一个过度肥胖的老妇,在爬上宫殿的台阶时,浑身肥肉层层堆积,各种粘稠的液体挂满了她的面部,画面带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其本身的内心扭曲以及对重回宫殿的极端追求。由此可见影片中人物形象设计之夸张,奇异与梦幻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强大吸引力。

二、丰富多变的色彩运用

象征与隐喻往往是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常用表现手法,而色彩本身即带有些许固定的暗喻。影片《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十分讲究,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城堡门口的颜色转盘。转盘旋转至不同的颜色,开门即可到达不同的地方。苏菲的家是转盘中的黄色部分,象征着温情与温馨;哈尔的秘密小屋是粉色部分,充满暧昧与私密的意味,也暗示着哈尔与苏菲之间的爱情萌发;黑色部分则代表着战场,体现了哈尔对于战争的厌恶,由此可见整部电影呼吁“反战”的人文关怀。影片中布满黑色夜幕与红色火光的战争场面,给人阴暗与警戒的感觉,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爱与和平的渴望。影片结束时,哈尔的城堡从冷清的灰色变为有红花绿草和橙红色屋顶的模样,同样喻示爱与责任才是让人们生活更加美好的根本。

影片中人物身上的色彩也十分丰富且拥有多变性。无论是哈尔还是苏菲,身上的颜色都与开始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变化的色彩也暗喻着他们经历了自我成长,获得全新的面貌。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给予了我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其营造出的气氛与意境也让影片中所蕴涵的情感力量通过颜色更好的宣泄出来。也正是色彩的大胆运用,才让我们对于影片本身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三、虚幻奇异的场景设计

正如影片监制铃木敏夫所说“这次的主角是‘移动之城’”,影片的开场就是移动城堡从浓雾中缓缓走来的画面,城堡如同被钢铁垃圾堆砌起来的庞然大物,怪异神秘,极具超现实主义色彩。城堡是哈尔创造的“乌托邦”,从整体外形和走动时晃动的姿势来看,城堡就像是一颗跳动心脏。“行走的心脏”暗喻着哈尔对于自由的向往,同时象征着一颗流浪无助的心。城堡外层包裹的钢铁向我们传达了封闭、自闭的暗示,城堡中保存了哈尔心脏的火种卡西法代表着哈尔潜在的自我意识。城堡便是哈尔的心理状态的隐喻,而当苏菲将城堡拆毁的一瞬间也喻示着哈尔放下防备,紧闭的心门为苏菲敞开。

除此之外,苏菲的梦境也是影片体现出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一部分。梦境中少女容貌的苏菲对蜷缩在鸟窝中哈尔坦露心扉,大胆表露自己的爱意。梦境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苏菲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使人明了苏菲对于哈尔的感情;另一方面还暗示着哈尔自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着象征与隐喻的功能。

超现实主义艺术运用于动画创作之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再是常规思维下仅供儿童观看的寓教于乐的动画,而是深入思想和观念层面的动画。梦幻与真实的场景相结合,想象与现实相交替,这背后是探寻人的潜在意识与精神本真的过程。

四、结语

在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充满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情节场面给我们带来了别致的观影体验。这不同于许多超现实主义实验动画给人带来阴暗、压抑感受,我们得到的更多是一种关于美的视觉享受。导演宫崎骏在这部影片中延续了以往对于“真、善、美”的传达,爱不仅突破了魔法诅咒,打开了禁锢的心房,更是化解了战争,带来和平。影片不仅仅展现神奇的魔法与浪漫的爱情,还蕴藏着人类的梦想与高度的人文关怀。艺术性与思想性兼顾,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賈楠,罗岱,刘颖.超现实主义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6(10):256-257.

作者简介

李云柯(1994—),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影视学。

作者:李云柯

动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论文 篇2:

浅析动画纪录片《和巴尔什跳华尔兹》“超现实”的意境美

艺术家的创作,是非外力强制的自由选择的劳动,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自觉的审美创造的冲动,这是文艺创作与其它物质精神劳动所不同之处。从接受者的角度而言,人们之所以爱好和欣赏艺术,出自无直接的满足物质功利目的的精神需要,出自对美和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朱光潜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艺术活动是艺术家“自由的活动”,“完全服从他自己的心灵上的要求”,“这自由性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尊严。”这是说文艺创作的个体性、自由性等特性。他还认为,“艺术不但自身是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而且也是令人得到自由的力量。”他所强调的是文艺对人的自由和精神审美需要的作用。许多的纪录片作品就充分显示了这种艺术上的“自由”。而动画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则在遵循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上进行了更为自由的表达,激发出了纪录片美学中一些新的创造性元素,形成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特征。在笔者看来,在纪录片中用动画进行的影像表征和意象性的表达方式使得画面在梦境和真实之间,主观镜头和客观历史之间、人物内心与现实场景之间的自由转换;使得它的结构表现出“风”一般的自由,而这股“自由之风”在纪录片中的穿行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超现实”的意境美。

这里说到“超现实”,就不得不谈到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先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都被涉及。当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渗透在超现实主义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文艺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践的现实观念;并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梦、潜意识相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这种美学观念不受理性和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道德观念束缚,它鼓励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原始的冲动和自由意识的释放。可以说,超现实主义力图“创造某种比现实更真实的东西,也就是说某种比描摹所见的事物更有意义的东西。”而这种“超现实”手法在以动画纪录片《和巴尔什跳华尔兹》中的运用可谓是叫人叹服:贯穿始终关于梦的解读,子弹穿透丛林的慢镜,巴尔什画像下的枪火华尔兹,顺手拈来的超现实元素将影片装点得如梦似幻;影片中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色调,对粗线条的人物风格进行了各种情怀的渲染,从而突显了整体情绪和氛围的酝酿,使得影片充满了超现实的奇异美感;尤其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海岸画面,在一种夕阳中的金色笼罩下,再现了福尔曼脑袋中不断播放的白日梦。巨大母体的出现,让这个白日梦每一次浮现,士兵们就像一群新生的婴儿,从金色的梦境中走向彩色的现实中。看到这个场景,我突然觉得“超现实”是一种来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层次的美好诠释。

与此同时,对于反思残酷战争的影片来讲,在笔者看来,用传统纪录片访谈的形式探讨战争,一是容易失真,二是容易寡趣。但就这一部《和巴尔什跳华尔兹》来讲,用动画进行表达,扬长避短,很好了完成了反思现代战争的主题。这是因为动画这种言说方式有时更能触及真实,因为有时真实是那么不真实,比如记忆。在影片《和巴尔什跳华尔兹》中,曾经经历过大屠杀的人都不能直面自己的过去,痛苦使他们和自己的真实过去保持了距离,我们看变成动画的他们,正像他们看过去的自我,所以导演选择了用动画去表现真实的人生。和动画表征的影像相比,人生变成了超现实。可以说,《和巴尔什跳华尔兹》用动画的言说方式触动了我们另一根神经,就是无法面对现实却又非要面对的那根神经,正像该片的导演阿里·福尔曼所说,战争是那么的超现实,残酷的过去是那么难以面对,而在现实中访问九个人谈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来的创伤又是多么乏味,既是这样,就用动画表现吧!可以说,纪录片《和巴尔什跳华尔兹》就像是在银幕上谱写的一首表现导演人生体验的残酷而朦胧的哲理诗,给观众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愉悦。这种自由的创作对传统的纪录片美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形成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境美。

除此之外,用动画纪录片中所特有的“超现实”的意境美不仅体现在创作者强烈个人风格的显现上,也体现在对一些特殊题材的影像表达上。对绝大多数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对性进行影像表现向来是一个敏感和充满禁忌的领域;比如荷兰女导演米莎·坎普拍摄的动画纪录片《赤裸的性》就是一部反映初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性困惑的片子,由于不方便让孩子们在镜头前亲自讲述,于是导演在做过大量实地采访后,采用了动画再现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对话。可以说,这在形式表达上比传统的纪录片更自由,也可以更好的表达影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对观众的心理造成的冲击更强,进而带给观者一种“超现实”的美感。

作者:王琼

动画中的超现实主义意境论文 篇3:

浅析实验动画对动画教学的影响

摘要:实验动画作为一门重要的动画表现形式,凭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它在动画实践教学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现代动画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之迅速可谓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可匹敌。尽管动画教育规模大了,可绝大部分学校还是依据传统动画的教学模式去培养专业学生,使得学生在当今数字动画制作实践环节上还是很难满足动画行业的实际需求。本文以实验动画概念界定及作用为介入点,进而详述其在当下动画专业教学上的影响,并有效地借鉴国外实验动画的先进理念,实现中国动画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实验动画;动画教学;影响

2004年以来,我经历了从一名动画专业本科生到动画行业从业者,再从动画教师到动画研究生这样一个学习到工作、再回到学习的过程。这段与动画的不懈之缘让我深刻感受到实验动画对动画创作特别是动画教学的影响有多大,曾经在学校担任动画教研室主任期间大胆地开展了一序列实验动画的教学计划;经过三年的动画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动画专业教学经验。为了能更好地与动画教育界的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在此把这些年来教与学的经验整理成系统的文字以供大家参考。

实验动画是指还在探索时期的动画作品,可以说是具象形成的前期,抽象概念的表现占有更大的空间。其以一种先锋派思想最先诞生于法国,随后实验动画的创作理念逐渐在世界各国开始流行、普及。最著名的代表是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派,该学派动画作品的特点是迷人和震撼。由于实验动画赋予创作者拥有非常自由的表现形式,这样创作人员往往可以自由挥洒自我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别出新裁风格的动画艺术作品。世界各国动画发展的初期,动画艺术创作大部分均没成规模、团队化,在理论和技术上也相对缺乏支持,很多动画艺术家完全是根据个人的创作理念和自由的表现形式来创作的实验动画作品。关于实验动画的发展情况,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验动画曾经被加拿大政府 “鼓励原创性、强调个人风格的自由发挥”原则,使很多富有哲理性的实验动画作品诞生,超现实的色彩、抽象画的风格、意境深远的画面配以冷漠凌厉的现代电子音乐,各种风格与技巧都让人看了兴味盎然。这些深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多次获奥斯卡动画短片奖项。

当今动漫产业作为新型富有朝气的产业,已经在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是动漫产业光环的背后摆在现实问题是动漫人才的巨大缺口,尤其是具备先锋个性创作理念的高端性动漫设计人才更加是冰山一角。下面就实验动画对动画教学的影响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动画对动画教学的客观影响

21世纪初以来,我国为了繁荣动漫文化和发展国内动漫产业经济,相关政府开始在政策和经济上大力扶持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今有近10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或者方向,有多个城市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炙手可热的动漫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了;但是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也不可避免不了地出现一序列相关的问题。如花费巨额资金去建立无数所谓的动漫产业基地,其中大量专项资金单纯地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对动漫人才的培养,结果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一个幌子或者形成了一座废城。而在开展动画专业的院校里出现了不少这样的问题,在没有动画专业的教师情况下,大量招收动画专业学生,这样就使得学校不得不把其它美术专业的老师来顶替动画老师。像这样跟风式的动画专业教育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两个重要问题的出现:一、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动画课程设置还是依据传统动画的创作思路来制定的,完全适应不了当下动漫产业对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商业动画中所涉及的动画技术虽有所涉及,但是不够规范,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深度。二、动画学科的建设欠缺科学性的思索,要么就是乱开各种没必要的课程,要么就是搞所谓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这种不负责的做法直接导致一些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对动画这门艺术毫无了解或者只是成为培养动漫产业某个底层技术工。而真正要把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发展壮大下去,我们必须得解决两个问题:一、不要只高呼口号一股脑地注重动画专业基础设施设备的“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动画专业师资的 “软件”建设力度;二、顺应动漫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完善动漫课程的设置,注重动画专业学生原创动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动画学科的建设。

在当今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背景下,我认为开展实验动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动画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必要的实验动画教学,对其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实验动画发展艺术史的理论教学让他们了解动画不单是叙事故事情节,也不仅是二维线条填色、三维模型渲染而是可以具有更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更加多彩先锋个性的动画艺术形式。其次是让学生在实验动画创作的过程中不管是创作理念上、材料选择上还是表现技法上都有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使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更多的优秀动画片。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制定一些可以开拓学生艺术视野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认识到电影艺术、动画艺术以及文学艺术同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培养动画专业学生能真正成为具有文化创新精神的原创性动画艺术复合型人才。

二、实验动画对动画主题思想的影响

在动画创作中,动画片的灵魂不可或缺地肯定少不了主题思想。而主题思想不是表现技法,是一种文学艺术沉淀的素养。提及动画专业理论课程的建设,我们就不得不关联到文学艺术修养;说到实验动画的主题思想,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当代艺术流派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的动画专业教学脱离不了艺术这个大的专业教育背景,实验动画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依附于艺术价值观上。我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北大艺术学院朱青生教授曾经提出当代艺术教育要成为世界一流,必须具备以现代艺术为基础理念、以新技术、新门类、新媒体为教学主导专业以及以现代管理制度为组织形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其本身就是从属于当代艺术教育这个大的范畴之内的。我国的动漫产业及高校动画教育的发展要与美日韩等动漫强国看齐的话,那就必须要注重近现代艺术理论基础,这样我们的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才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这也是高校艺术教育中必须掌握的。比如奥斯卡优秀获奖短片《平衡》,这是一部具有后现代意味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德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团队合作精神、对稳定、对平衡等问题的思索。平衡板就是一个现实社会中的缩影,当那些诱惑出现在人们面前,人性中那不可避免的好奇和贪念便开始隐隐作祟,在这个过程中,人心中的平衡被打破,那么每个人就如同迷失了一般,忽略了内心平衡的重要性,最终得到了又怎么样?就影片画面内容本身而言,这似乎是一群人为争夺一个音乐盒而引发的争斗。然而,最终定格的画面又似乎在提示观众,这也许仅仅是一场发泄苦闷、烦恼的幻梦。映射着都市的喧嚣、混乱、堕落、欲望和罪恶,并从中剥离出现实的人心。

所以,我们高校动画教学中的实验动画教学环节相关的理论体系,就不得不学习一些必要的艺术理论,没有这些必要的文学艺术理论作动画主题思想的源泉,我们拿什么来创作优秀的动画片。要创作出优秀的实验动画片,我们就必须重视动画专业的学科建设,补充实验动画教学所需的文学艺术理论知识。

三、实验动画对动画创作形式的影响

动画创作形式包括:剧本结构、叙事语言、表现材料以及声音效果等因素。在大众眼中,动画剧本就是在描述一个故事,动画叙事方式就是怎么安排这个故事的结构,所以我们就得加强实验动画的创作练习把动画故事艺术化地组织起来。一部具有视觉盛宴的动画片离不开它的表现载体,也就是表现材料;因为动画的表现材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视觉感受。而动画片的音效好坏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听觉享受,好的音效无疑会给动画片增添多维立体化的感受。

中国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我国的实验动画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厂1960年拍了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片中各种小动物的动画形象来源于大画家齐白石的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了全世界。随着这部实验动画短片取得巨大成功,中国的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木偶、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都融入到实验动画创作形式之中。中国实验动画的成功使中国动画在艺术创作形式的追求上,无仿无循、千姿百态,才得以独树于世界动画之林。

实验动画和商业动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商业动画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借鉴实验动画灵活多样的创作形式,从而打破一些中规中矩的商业模式,以便在千篇一律的形式中求得发展。在高校动画教学中开展实验动画项目,不仅可以活跃学生对动画创作的热情,还可以为学生今后踏入动漫产业提供宝贵的创作经验。

综上所述,实验动画的创作具有灵活个性的创作思维、制作成本较小以及容易出成果等特点,值得在我们动画实践教学环节中推广。我们的学生可以在创作实验动画的过程中,感性地认知创作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自我想表达的思想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创作动画作品的积极性和信心。把实验动画创作带进动画专业的课堂对专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同时对动画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给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动画专业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将创新思维融入到整个动画教学中。专业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实验动画的创作精髓,才能保证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进一步培养更多能适合动漫产业发展需求的动画创作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涛.动画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1.

[2]杨晓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阮艳萍.动画文化生存:一种媒介生态的角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6.

[4]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7.

[5]杨晓林.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

[6]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

作者简介:

刘刚,男,江西樟树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画艺术。

作者:刘刚

上一篇:模块化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论文下一篇:实习生口腔专科医院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