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分析论文

2022-04-25

[摘要]基层是整个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基层公共安全日益突出和频繁,且受“强政府、弱社会,重上层,轻基层”客观现实的影响,以及基层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监管主体单一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公共安全的预防与处理效果并不明显,使得强化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成为新趋势、新要求、新任务。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分析论文 篇1:

社会转型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2011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开班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公共安全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公众所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社会公众从事正常的生活、学习、生产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它包括人身安全、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内容。而公共安全体系就是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意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确保社会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整套体制机制,它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制、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应急管理体制等内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公共安全事故多发,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对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公共安全问题、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公共安全问题,抑制公共安全问题的发生,降低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给广大公众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巩固执政基础;有利于满足广大公众的公共安全需要,突出“民生”二字,体现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一、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目前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当前,我国虽已建立了公共安全体系,但仍不健全不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我国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职能不到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制,公共安全管理体制运转不顺畅。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公共安全管理主体上,我国当前公共安全的管理机构都是部门性质的,都是针对某一行业领域的,例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缺乏一个综合的、具有实权的、常设性的协调管理机构。第二,公共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缺失。我国已经制定了不少有关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例如《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但这些法律法规也都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而没有全国统一的《公共安全管理法》,部分公共安全领域仍没有法律,并且已有的这些法律法规的操作性不强,实施不到位。第三,缺乏专门的公共安全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各部门临时抽调,工作结束仍回原部门,这些人员虽具有一定领域的专业技能,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兼备多个领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型公共安全管理人才。

2.公共安全体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状态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公共安全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领域、新形式、新种类的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网络信息安全、手机信息安全等,广大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强,并且呈现出了多样化、新型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而我国当前的公共安全体系,无论在体系内容设计上,还是在资金投入上,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以政府在公共安全投资比例较高的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每万名职工所拥有的政府安全监管员不足1人,而日本、意大利等国的比例约为1.5人,英国则达到了4.5人。

3.公共安全规划缺失。公共安全不是一个独立的话题,从产品属性上来看,公共安全属于公共产品,是一项公用事业。公共安全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衡量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理应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而当前我国政府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往往注重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忽视了公共安全发展规划的制定,没有把公共安全发展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对公共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一些经济指标。

4.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淡薄。从政府来看,大多从事公共安全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都是被动工作,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分析社会的安全隐患,没有认真去总结经验教训,只是将其作为程序性的日常工作。从市场来看,许多市场主体在面对巨额经济利益时都铤而走险,为了利益忽视了安全,从而酿成严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身和财产伤害,如三鹿奶粉事件等。从社会来看,大多数群众都认为公共安全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并且公众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狭窄的公共安全层面。

5.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的态度上,重处理,轻防范。目前,我国政府在对待公共安全问题的态度上大多抱着侥幸心理,对问题的发生疏于防范,都是等着问题出现后才匆忙采取措施处理,如2008年南方突发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反映出我国政府在对待公共安全问题上轻于防范,重在治理。

6.责任追究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在对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处理上都追究了相应责任人的责任,都有相关责任人被免职撤职的情况出现,但责任追究不到位,被追究者很快就能在别处“东山再起”。这些官员究竟是否应该重新“复出”,我们不作具体分析,但这却反映出我们的问责制起不到应有作用。

二、加强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各地纷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浙江的“义乌模式”和“柯桥经验”,上海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分级管理体制等,综合起来看,加强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职能,构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我国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是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公共安全管理职能,构建完善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首先,制定一部统一的跨越各部门、各行业的《公共安全管理法》,使得公共安全管理有统一的法律依据,避免不同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适用不同的法律。现阶段,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往往覆盖多个领域,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单一领域的法律法规已经捉襟见肘,制定一部涵盖各领域的《公共安全管理法》势在必行。《公共安全管理法》要对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的职能责任、处理事故的基本原则、公共安全体系的内容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其次,在管理主体上,尽快成立统一的、常设的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局或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该机构由信息资料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决策系统等组成,负责分析突发公共安全事故的性质,制定解决公共安全问题的方案,并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迅速有效地解决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与中央相对应,各地方可成立相同性质的、隶属于上级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本级政府的公共安全局或公共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故。

第三,在管理机构的人员组成上,公共安全管理局的正职要由专门的公共安全专业人才担任,要通晓各个领域。对此,我们建议具备一定条件的高校开办公共安全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的公共安全管理人才。公共安全管理局的副职可由某一具体领域的专家担任,这样形成的既综合又专业的“T”字型领导者集体,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2.加大政府对公共安全的投入,实现公共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公共安全需要,我国政府必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公共安全专项基金,加大政府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公共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改善公共安全管理环境,实现公共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从投入标准来看,至少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且根据GDP的增长速度适当增加政府在公共安全上的投入,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公共安全的需要。

3.建立公共安全规划机制,编制公共安全状况白皮书,把公共安全提升到战略地位。公共安全既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又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公共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将公共安全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也要制定公共安全规划。在以后的“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都要详细规定公共安全规划。为把公共安全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地位,我们还应当编制国家公共安全状况白皮书,详细说明我国公共安全的现状、以后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

4.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塑造公共安全文化环境。当前,我们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意识淡薄,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我国公共安全教育落后,大多都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性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共安全文化环境。对此,我们不仅要培养专业性的公共安全管理人才,还要在全社会加强公共安全培训,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在培训方式上,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而言,要分批分段组织他们到各大高校或其他科研机构接受课堂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共安全管理意识;对广大社会公众而言,政府应积极通过社会宣传、社会演习、定期不定期的公共安全讲座等方法,提高公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在培训内容上,力争涉及公共安全的方方面面,涉及各个领域,如食品、药品、自然灾害等。

5.建立公共安全预防机制,防范与治理并重。以往,我们对公共安全问题的一贯态度是“轻防范、重治理”,事前不认真防范,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日后的问题处理上,效果事倍功半。为此,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主要公共安全资源投入到事前监督检查上,尽量杜绝人为的公共安全事故,尽量降低自然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做到重防范;事后,采取科学措施,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做到重治理。

6.建立并完善公共安全的责任追究机制。责任追究虽说已是事后处理,但对于减少部分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权力和责任,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让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为日后的问责提供依据。其次,从制度和技术上进行改进,扎实落实问责制,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出现什么问题就承担什么责任。第三,建立责任连带制度,即不仅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还要对徇私枉法、姑息养奸、收受贿赂的责任人追究连带责任,并追究违法违规重新起用责任者的领导的责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问责或问责过轻的责任追究不到位问题。第四,建立问责监督机制。要使问责制真正起到作用,就必须监督到位,不仅要建立政府机构内部监督举报机制,还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监督机构,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力量,使广大公民都参与进来,真正发挥问责制的作用。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政府官员问责标准体制与制度设计相容性研究》(10YJA810035)

作者:张创新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张立新)

作者:张创新 陈文静

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分析论文 篇2:

论基层公共安全问题与治理

[摘 要] 基层是整个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基层公共安全日益突出和频繁,且受“强政府、弱社会,重上层,轻基层”客观现实的影响,以及基层缺乏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监管主体单一和责任主体不明确,基层社会公共安全的预防与处理效果并不明显,使得强化基层公共安全治理成为新趋势、新要求、新任务。对此,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与防范,要统筹规划、系统管控,应坚持提高基层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明确各部门职能范围,全方位建立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工作站。

[关键词] 基层社会;公共安全;治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9. 077

0 前 言

公共安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交通、环保、民航、卫生等,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共同建立起安全网络。纵观历史来看,处于交通越便捷的大城市由于资源丰富,公共安全的保障越受到重视,而处于交通不便捷和基础条件薄弱的基层则越被冷落,而基层公共安全也是越容易产生和爆发的地带。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公共安全体制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了,加强对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把基层一线工作作为工作的主战场,坚持力量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把公共安全治理工作落实到基层。全面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的趋势和新要求,对于积极探索基层公共安全的治理机制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基层社会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

1.1 基层社会安全事故发生频繁

众所周知,基层社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得出数据,从2011至2015年,我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越260起,主要涉及道路交通、油气泄露爆炸、火灾等等,其中农村建筑施工倒塌、交通事故等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约150起,占总起数的57.69%,可见基层公共安全事故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截止2017年的数据来看,全国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有所下降,由于先进技术的利用降低了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但还是不容忽视,而对于基础薄弱、资源有限的基层,且基层治安人员由于人数和能力又相当的有限,难于管理基层社会中最复杂、最危险等的公共安全问题,导致公共安全发生后危及财产的损失严重、人员伤亡惨重。加之应急管理通道由于部门的分散化、技术的有限等,无法在公共安全事故降临时使危害降到最低。

1.2 基层公共安全隐患量大

基层公共交通路线非常狭窄,无法使两辆车正常会车,路面时有汽油泄露、啤酒瓶等危害物品无人清理,公路一边塌陷无人抢修,车辆还是在没有禁止的情况下继续行驶;基层居民及中小的餐馆等用气用电也不符合安全要求,为节约成本长期使用燃气管道而不及时更新,使燃气管道服役时间长且严重老化;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如电梯扶梯、娱乐设备不按时进行安全检测,仍然带病运行;生活垃圾没有分类进行处理,堆放地点无专业考量、堆放高度无限制,致使交通、滑坡、爆炸等一系列事故频繁发生;基层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盈利,违反设计要求,依然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禁止淘汰的落后技术和按规定要求报废处置的陈旧设备,尤其是乡村企业为节省费用,仍然使用可燃易燃的材料作为企业生产的燃料来源,为爆炸、火灾等发生埋下了隐患。有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铝煤矿等生产的企业在取得许可证后,忽略的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环节,把追逐利益放在了首要地位,对生产和加工偷工减料,或被责令停产进行改造升级过程中,将生产场地非法转让,违法转包给用途不明确的组织,改变工厂的用途。由于基层企业安全意识的缺乏,长期使用被淘汰的技术和陈旧的设备等,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以上都是在出现了严重的安全事故后才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事故发生之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却没有及时的关注和检查。

1.3 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主体不明确

基层安全存在很多漏洞,出现乡镇无机构,村社无人管,对辖区内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底数不清,对危险危害和不安全的因素没有能力解决;一些部门对安全监管工作认识不到位,在工作上表现懒散、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等,导致安全问题层层不严,层层出现漏洞。尤其在当前法律不够完善的条件下,有些只负责批准许可证的单位,就没有权利查处无证开采以及亂开采的非法行为;有的只负责有规模以上的建设项目,就不管小规模项目的建设行为,只是应当依法查处的和非法行为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的查处。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安全监管部门有对生产安全问题进行监管,卫生部门也有这样的权利,对于公路的管理同样也存在多部门监管,有卫生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等等,等真正公共安全问题出现时,各部门各有一执,互相推诿责任。

2 造成基层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基层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技术

导致基层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除基层社会薄弱的客观条件无法改变之外,法律法规的欠缺、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也会导致在安全问题发生时措手不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基层社会的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条件的特殊性,而又无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处置公共安全事故,导致二次损害也很大。因此,专业的技术就是优势,应摒弃过去非专业管理和救济,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强化管理和抢救的专业技术治理。关于提升和强化专业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保障人员配备齐全,队伍精干实干;二是要突出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是现代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于基层社会的两个必要条件,避免引发二次事故带来的危害。

2.2 基层公共安全监管不严

为什么基层道路坍塌无人处置、居民用气用电材质老化、基础设施陈旧仍在运行、生活垃圾无固定堆放处,基层企业不顾安全生产总得以侥幸生存下来等等,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部门不按国家规定严格处置。如基层企业,监管部门无制衡力量约束,难免会有放松和主观臆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明文规定的要求禁止或限制,致使基层企业生产容易忽略安全问题,只要不违背国家规定的红线区域就有可为。即使现在政府开始采用以委托形式委托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安全进行评估,但实际取得的成效仍然不明显。明知有安全隐患却置之不理,体现基层安全监管人员认识不到位,难以达到一个以全局观、大局观、整体观的意识,思想觉悟难以上升到高水平的层次,仅限于把已经发生的事故作为处理的对象,对还没有发生但存在安全隐患的迹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的来说,基层公共安全的监管上还是存在漏洞的,除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之外,还有治理安全人员的素质偏低,同时也忽视了除政府部门监督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的监督,忽视了其他部门或组织力量应该发挥起该有的作用。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把即将发生的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不是要等灾害降临了才去处置,而是在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在尽可能可控的范围内把危害降到最小或者直接消除危害。

2.3 基层公共安全管理部门职能边界模糊

当前公共安全事故管理不明确,导致责任追究主体模糊,各部门为推卸责任,各有一说,力争把安全事故责任往外推,证明本单位的清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监管主体不明确,究其根本原因是在管理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没有完全理顺清楚,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不够,如上级部门批评下级部门没有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而下级部门将没有把公共安全工作做好归咎于上级部门部署方向存在偏差,工商部门只管批准经营许可证,但无权干涉在实际中安全问题,而监管安全部门则无法审查资格许可。很多部门职能存在职能交叉和重合,无法理清谁是公共安全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导致公共安全的发生无人知晓,被动从群众报警信息得知概况,认为不属于本部门所管辖事务,推脱给其他部门,其他部门也同样的方式把“皮球”给下一个部门,这样耗时踢“皮球”而错过了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抢救,致使危害难以控制造成很大损失,然而在追责过程中职能边界模糊无法判定谁是承担着。

3 基层公共安全治理途径

3.1 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基层专业技术水平

大力推进大数据介入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把科技信息化建设作为公共安全的管理平台,建立综合研判、主动防范、精确定位、一体作战的模式。利用信息平台优势,为保障基层公共安全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基层政府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保障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费用,除依托各类媒体,经常报道公共安全应急處理措施,强化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教育,也可以把基层交通安全运输、居民群众用用电用气安全、燃气通道保护、公共场所娱乐设施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和基本预防和保护措施放到平台上进行宣传和报道。要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基层公共安全工作,实时采集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经过综合分析与整合,得出真实和有利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切实做到有效防控,实时和准确预警,精确处置。

3.2 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

导致基层公共安全隐患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部门监督不严、走形式、走过场留下了后患,本来可以在爆发之前阻断,却因监管力度不够造成大祸。势必要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力度,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监督部门行为,使行为不偏离正轨。其次,加强执行人员的素质培养,端正认识,提升素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时刻警惕和铭记,切实把安全工作作为生命第一要线。最后,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处理高校快捷”的基层应急安全监管的网络体系。单一的政府监管主体已经不再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应采取多元主体对公共安全的监管和维护。不但使基层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使广大群众提高对公共安全的提高防范和警惕意识以及提升自救互救能力。只有在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政府与社会合作治理基层公共安全问题,坚持“齐手抓”,营造“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多管齐下”的安全文化氛围下,才能齐心协力应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3.3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

传统的公共安全监管主要是以分散化为特点,利用“条块”形式将公共管理分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去完成。这样,如果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各职能部门就以本职能范围做出解释,推诿公共安全事故的责任,而缺乏一个主导力量把各部门的工作统筹起来。面对当今基层公共安全问题的复杂行、特殊性、多因性以及不可预测性,传统分散的管理体制很难应对复杂、跨界、跨部门的需要。对此,应该建立公共安全管理体系,较清楚界定面对重大安全事故时,由谁负责、对谁负责问题,从而使安全责任明晰,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在纵向上分级负责,在横向上分线负责,实施公共安全“责任追究”制,如安检部门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卫生部门做好卫生检查,规划做好整体的规划设计,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公路的维护管理等等,使基层公共安全职责划分更加明晰,责任落实更加到位;同时建立基层公共安全年度绩效考核细则,对公共安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环节进行赋值评分,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工作表现差的给予一定的惩罚,这种双重考核使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明确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确保各司其职,权责分明,使各部门之间建立互通联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主战场[N].北京青年报,2015-05-31.

[2]钟开斌.夯实公共安全治理的社会基础[N].福建日报,2016-08-23.

[3]钟开斌.公共安全重点在基层[N].辽宁日报,2015-06-16(101).

[4]傅铭.基层公共安全治理创新设计[J].公共治理,2016(5):55-57.

[5]孙兆贤.加强公共安全基层建设的措施建议[J].劳动与保护,2017(1):48-49.

[6]胡兵.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7]赵秀玲.中国基层治理发展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8]赵秀玲.当前中国乡村治理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5(5):41-47.

[9]史云贵,孙宇辰.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运行论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6(1):17-25.

作者:冯碧楠 糜小夫

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分析论文 篇3:

构建一体化的长三角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长三角地区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区位优势互补、功能要素融合和区域创新协同等重要特征。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长三角地区公共安全在新时期呈现出新变化、新特点,给公共安全治理带来了新压力、新挑战,迫切需要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提出新思路、新举措。

长三角公共安全形势呈现新变化、面临新挑战

长三角地区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一市三省,以占全国16%的人口和2.2%的土地,贡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当前,随着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安全特别是跨区域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各领域对公共安全需求不断上升。但从总体上看,当前长三角地区公共安全形势依然比较复杂,公共安全治理任务依然比较繁重。

首先,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当一个地区的城市化率超过60%时,城市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公共卫生、环境等因素的社会矛盾制约比较严重、突发性灾害极易发生的时期。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接近70%,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其次,从区域人口结构来看,在长三角地区生活、就业、学习或经商的外地和外籍人员数量相对较多并来源复杂。据统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近5000万人,外来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对公共服务的诉求与政府供给之间的矛盾在部分地区逐渐显现。再次,网络通信诈骗等新型犯罪不断增多,但网络金融、电子支付等领域仍存在监管盲区,对公共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长三角公共安全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传统的以行政区域内部自防自控为主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有效应对长三角当前错综复杂的公共安全形势,突出体现为两大问题:一是公共安全治理“系统性”不够;二是行政区之间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性”不够。

公共安全治理“系统性”不够。一是长三角各地总体规划更多侧重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缺乏对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的统筹考虑。同时,各地对公共安全的政策实践仅仅集中在一般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层面,而從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角度对公共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战略部署仍显不够。二是各地防灾规划大多侧重于专项防灾,缺乏对整体防灾意识的系统把握。这实际上是一个全国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虽然从国家到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但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地方的防灾规划涉及城市空间的内容分散于各单灾种规划中,且涉及的内容多是针对某个功能空间体系的局部研究,忽略了城市空间系统的整体防灾研究。一旦发生连锁性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现有的防灾设施便难以从整体上提供城市的安全保障。

公共安全治理“协同性”不够。一是对应急资源的利用管理缺乏区域协同。当前长三角地区在突发事件应急协作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各行政区域之间的突发事件协调机制仍然不够完善,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而不急、联而不动”现象仍然存在。二是对新型犯罪的监督管理缺乏区域协同。尤其是对于网络金融、电子支付等领域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盲区”,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利益的侵害难以全过程监控和追溯。

多措并举,加快构建一体化的长三角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结构层次来看,公共安全处在承上启下的地位,下有个体、企业、团体等私域安全,上有国家安全;从参与主体来看,公共安全既包括履行监管责任的政府,也包括承担主体责任的企业,还包括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力量。在安徽芜湖召开的2019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工作推进机制。

因此,有效推进长三角地区公共安全治理,必须立足公共安全的系统属性,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用系统思维与系统方法指导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构建。要科学分析公共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要求为指引,从全局视野和长远角度对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各要素、各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做好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着力构建一体化的长三角公共安全防控体系。

规划引领,实现公共安全防控科学化。将公共安全纳入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制定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制定公共安全规划。确立安全规划在区域整体发展规划中的刚性地位,克服只考虑经济因素而忽视公共安全防控的倾向。

制度先行,实现公共安全防控法治化。公共安全工作的效能来源于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为此,要在城市群层面建立覆盖全面、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公共安全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严格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为此,要提高政府各部门对公共安全制度的熟知度和认同度,让制度真正成为各部门开展公共安全工作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

防治结合,实现公共安全防控长效化。进一步健全长三角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把主要公共安全资源投入到事前监督检查上,尽量杜绝人为的公共安全事故,尽量降低自然安全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切实做到“重防范”;在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制定科学及时的处理方案,切实做到“重治理”。

部门协同,实现公共安全防控联动化。传统的公共安全工作,是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部门化、碎片化管理模式,部门业务分割、政府部门分割,公共安全体系各个子系统自成一体,相互独立,无法发挥整体合力作用。以系统化思维推动长三角地区公共安全治理,必须着力于构建“横向协同”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反应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掘各领域知识、各方面信息、各种技术手段,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重点部位联动防控、重大风险联动稳控和重要领域联动管控,提升联动指挥能力。加强重要情报和情况信息通报,启动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情报指挥联动工作平台。健全跨区域公共安全信息收集与快速响应机制,细化完善情报线索传递、核查、反馈机制,提升核查处置联动能力。

区域协调,实现公共安全防控一体化。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一体化,构建跨区域的协调管理体制必不可少。推动长三角地区在突发自然灾害防治、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污染联防联治、群体性事件应对、新型犯罪处治等领域实现“城市群与城市”“城市与城镇”“城镇与乡村”三个层级的协同,实现“人员”“设施”“行动”三个方面的联动,将公共安全治理工作网络覆盖到都市圈每一个角落,精准清除公共安全治理“盲区”。

教育引导,实现公共安全防控社会化。公共安全知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公共安全管理具有持久、潜在的影响。要加强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奠定安全文化建设的社会基础。此外,针对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的特点,应进一步理顺和优化各行政区域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注重对安全风险点和突发性安全事件防控并重的同时,建立兼顾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多主体公共安全治理方式,整合都市圈内各层次各类型职能部门,从政策层面吸引、激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在多主体参与的前提下倡导并建立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协商合作的互动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包咏菲

作者:王树华 宋颖弘

上一篇:会计财务管理企业建设论文下一篇:企业激励决策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