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研究论文

2022-04-25

2月21日,新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城市管理意见”),文件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指导意见。其中最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是“城市管理意见”第十六条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中的城市住宅街区制,重点是“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研究论文 篇1:

关于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探讨

【摘要】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不应只局限于住宅区本身,更应从环境、住宅以及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研究,将所有因素融合和在一起,在保证为人们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促进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提高住宅区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从城市、居住环境以及资源环境方面出发,对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住区;街区型住宅区;居住环境;设计模式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建设理念,主要是将城市、住宅区以及资源环境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以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在建设优质住宅区的同时,不断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简析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与传统居民小区具有明显的差别,对其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对城市持续发展、住宅区需求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分析,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既能满足人们对住宅区需求,有可以与城市持续发展相结合,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形态上看,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由多个小尺度街区组成,而街区一般都是由住宅成团围合的方式进行布置,住宅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其外界直接与城市街道相连接,而内界则包含整个住宅区域。从内容上来看,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秉持开放与混合融合的特点,通过大开放、小封闭的处理方式,来提高住宅区建设的灵活性,提高了其与城市的联系。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来营造居住环境,对居民认知与交往进行强调,提高居住环境的适宜性,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并且强调了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从整体上来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一个功能完整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具有多样化的住宅建筑、功能混合的布局方式、网络桩的社区道路、系列公共空间、精彩的社区阶段以及充分活力的社区中心等几部分,真正将城市、住宅区以及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营造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二、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原则

1.与城市有机结合的原则

住宅区与城市的有机结合程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运行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城市是个有机的整体,住宅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部分住宅区偏面强调居住环境的安全、宁静和舒适,却很少考虑住宅区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引起了许多城市问题,列如,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阻碍城市交通发展、影响城市美观等。如何使住宅区居住环境安全、宁静、舒适的同时,又与城市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当前我国住宅规划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住宅区在城市街区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与城市有机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的高效运行效率,包括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高效的利用城市设施等;(2)保证城市的景色不受影响,城市整个社会空间结构和谐,居民区的多样性和互补性等;(3)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有机整体性,即保持住宅区与其他商业区,街区的有机联系。住宅区内部空间环境的渗透性、避免对城市功能的简单“肢解”等。

2.居住环境宜居的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近些年来各种疫情不断的出现在全球各地中引起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思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健康宜居性的关注。宜居成为现代人购房的主要考虑因素,也决定了住宅区能够持续被利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环境必须具备宜居性,才可以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才能持续的使用。宜居的住宅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1)安全和健康,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健康;(2)环境条件,即空气、气温、水质等保持正常的生活所需;(3)社会交往质量,包括公平交流、邻里和睦,社区活动、社区文化等;(4)休闲娱乐,美学和现存的独特文化和环境资源,适合人们居住,即最自然原生态等。

三、 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

1、、整体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二是整体布局设计。住宅区整体布局需要拟定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各物质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还应对住宅区进行以所设计的住区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料、资源衰竭、土地退化、水体与大气污染、自然生境与景观破坏等方面的资料为目标的生态调查。可将住宅区整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归纳成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两类。在规划布局中体现为对建筑群的组合方式、道路交通系统及植物的运用的影响。生态的住宅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光、风,常通过建筑群体的不同组合、地形和绿化合理安排来实现。

2、绿化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三是绿色空间布局设计。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道路綠化等主要两个方面。住宅区绿地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绿色空间系统中的植被、水等自然元素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因其自身的生态功能而被重视,能在改善住宅区内气候环境、降低能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植物运用上不但只是栽种植物,或者单纯追求数量,还应更准确地引导植物以利于平衡城市内的新陈代谢,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选择树种和配置来达到目的。植物配置宜配置成乔、灌、草所组成的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势、土肥等自然资源,又能防止病虫害大发生,减少养护费用。

3、住宅环境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四是住宅区环境设计。城市住宅环境设计,首先,必须考虑到居住环境设计的协调性。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时,所有户外构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周围的主要建筑,使其主体建筑风格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促进住宅的室外设计,实现对环境的整体协调。第二,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对住宅功能的需求方式为导向。室外环境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必须考虑到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舒适为基本要求,同时与建筑附属设施必须有相应的使用功能。第三,艺术与设计是住宅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了创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必须体现在旋律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环境设计,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实施生态保护,遏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以美化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小区绿化种植是自然资源的范围扩展。

【结束语】

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应明确规划设计的原则,从城市、住宅区以及环境三个方面着手,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管理,争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果,更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铭.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

[2] 于辉.城市街区型住宅区的规划策略[J].硅谷,2008。

[3] 聂铭,刘东卫.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哈尔滨哈西地区北22号地块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08。

作者:周腾 陈哲

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研究论文 篇2:

城市住宅街区制下自行车交通优先权保障问题探讨

2月21日,新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城市管理意见”),文件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指导意见。其中最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是“城市管理意见”第十六条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中的城市住宅街区制,重点是“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新政乍出,目前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住宅安全问题和物权保障问题方面,住宅街区静化和自行车交通优先权问题还无人提及,但这也是一个与每个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此抛砖引玉,略作简述。

一、住宅街区制规划建设相关问题

住宅街区制不是一个单纯的住宅小区开放概念,而是与城市生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一个节点或一个方面,需要系统地推行和安排,也需要系统地理解和落实。

一是城市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概指组织、运用公共权力、社会资源保障城市稳健运行,城市居民和谐生活的各项社会服务。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包括城市管理当局及其组成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和服务承包单位;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形式主要是运用公共权力,使用社会资源,并以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为主;城市公共服务的主要领域应当是私人不能有效提供,但又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等服务领域。

城市私人服务概指营利性的私人企业使用私人资源提供的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各项生活服务。城市私人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企业,包括百货公司、物业公司等企业法人和自行车修理工、理发匠等个体工商业者(当然也包括提供非营性服务的NGO组织和义工个人);城市私人服务的提供形式主要是商业化的货币交易,实践中衍生出了各种交易结算方式;凡是可以市场化服务的领域都应是城市私人服务的领域,城市居民的穿衣、吃饭、物业管理通常也都是通过购买私人服务来满足的。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的界限不是严格的非此即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变化,在教育、医疗、交通等若干基本生活服务领域,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领域也会有着此消彼长,甚至共生同长的交互关系。

二、住宅街区与住宅小区。住宅街区又称“生活街区”,概指毗邻城市道路,融合居住区和生活商务区的开放或半封闭管理的居住区域;住宅小区也称“居住小区”或“居民小区”,通常是指以城市道路和自然隔离带(如河流、沟渠、山坡、崖壁)划分,实现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居住区域。住宅街区以开放管理为主,非居民亦可相对便利地通行和使用相关生活服务设施;住宅小区以封闭管理为主,通常不允许非居民穿行住宅小区或使用小区相关生活服务设施。住宅街区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比较普遍,但在我国城市还是新生事物。部分城市住宅小区临街住宅通常设置底商对外出售或出租,这一定程度上具有住宅街区的功能,但这些底商通常又与住宅小区其他部分进行物理隔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住宅街区。

三、外部道路与内部道路。住宅街区通常只有外部道路,这些道路的产权一般也不归住宅街区的城市居民所有,而是作为公共资产由城市管理当局或其道路管理部门管理。基于此,城市居民对住宅街区的道路都有通行权利,当然不是不受管理地、随心所欲地通行,而是根据街区道路管理部门依法规定的时间、方式、速度等要求合理通行。住宅小区通常都有内部道路,这些道路的产权一般归住宅小区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是小区居民必要的、合法公摊成本。基于此,住宅小区内部道路通常只限小区居区通行或停车使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对住宅小区道路没有管理权力,不能把其纳入城市道路网络进行管理,这也是造成住宅小区周边交通不畅的重要原因。

四、道路网络与自行车交通。城市道路网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道路等级上分,主要包括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从通行速度上分,主要包括快速路和慢行路;从通行方式上分,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从通行方向上分,主要包括双向道路和单向道路。如果人体的血管供血一样,这些主次道路共同构成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保障着城市人物和流物的有序流动。其中,自行车交通在城市道路支路交通、慢行系统、单向道路交通方面发挥着机动车和步行难以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住宅街区和住宅小区的点到点交通、人文交通、绿色交通方面自行车交通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虽然目前城市自行车交通分担率不断下降,但人均自行车保有量还基本保持不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高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时不我待

街区制的基本要求是“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这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公共交通体系作支撑。现行的大多数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交通体系主要围绕中心城区和主次干路布局,私人小汽车出行率过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偏低,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各种类型公共交通缺乏协调,公共交通站点与住宅小区或企事业单位办公楼间的距离过长、交通不便、换乘不畅。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有多种,如优公职住布局等,但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特别是随着住宅街区制的全面推广,最为可行、最符合城市绿色发展要求的解决方案是提高自行车出行分担率,通过便捷的自行车交通来承担短距离的点到点交通重任,提高公共交通的换乘效率,进而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自行车交通不仅方便省时,可以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而且还有宜健康,能锻炼身体,愉悦心情,是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城市自行车交通分担率曾经高居世界前列,20世纪末以来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发展,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持续下降。如1986年的北京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是62.7%,到2012年下降到13.8%。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因城而异,但片面地理解机动车代表的城市现代化造成的自行车交通不安全、不方便、不经济是共性的主要原因,住宅街区制下这些问题就有可能从根本上一并解决,所以说实行住宅街区制是提高自行车出行分担任率的重要契机和基础条件,应该根据意见尽研究修改相关法律,制定政策措施,尽快试点,及时全面推行。

三、全面保障自行车交通优先权是重要配套工程

城市住宅街区化的基本理念应当是住宅区从服务小区居民转变为服务小区居民和城市居民,为此,需要因地制宜地规划设计合理的住宅小区开放尺度,既要保证住宅街区居民的居住安全、生活隐私和生活便利,又要满足附近居民和其他人员必要的通行便利,适当分流城市主次干路的交通流量,实现有序顺畅流动,社会和谐稳定。在实现这一理念的各种交通方式中,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以慢行系统的自行车和步行为例,两者同样都可以点到点交通,但骑自行车速度比步行快1-3倍,而且骑自行车的年龄大约从10岁到70岁,也基本涵盖了步行交通的绝大多数城市人群。因此,推行住宅街区化应当从交通理念上全面保障自行车的优先权,以街区道路静化為抓手,将自行车交通优先权和慢行系统其作为一项重要配套工程进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综合管理。

住宅街区道路交通静化应围绕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意见要求,适度限制街区道路交通流量,既允许社会车辆适时适度通行,又不能把街区道路变成大马路和停车场。这其中规范交通行为,保障自行车交通优先权至关重要,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街区道路通行的机动车辆类型,限制机动车辆通行速度,实现住宅街区交通流量适度,噪声等交通污染可控,交通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推广住宅街区制要以住宅街区道路纳于城市公共道路管理为契机,优化路网布局,特别是将因为住宅小区造成的城市次干路和重要支路“断头路”进行打通改造,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街区道路通达宜实行交通静化规划,构建以慢行系统为中心的住宅街区微路网,实现自行车在街区道路畅通无阻,机动车只能适时适度通行。

推广住宅街区制还要结合绿色交通进行规划设计,二个方面应重点考虑:一是适度的机动车交通中尽可能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二是加强自行车道建设,建设一定数量的自行车专用道,并规定住宅街区各类道路的自行车交通优先权。

四、保障住宅街区自行车交通优先权的政策建议

城市住宅街区建设涉及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自行车交通优先权也关乎每一个城市居民的交通选择,必须在住宅街区制建设的大框架下结合前述交通静化、网络优化、绿色交通等配套要求进行综合设计,统筹安排,全面落实自行车交通优先权,实现住宅街区微交通的开放便捷,并以此促进整个城市交通的畅通无阻。

一是完善保障自行车交通优先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议适时制定《城市住宅街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条例》,其中明确自行车交通优先权。适时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规划法》,其中也要明确自行车交通优先权问题。同时,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要根据意见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住宅街区保障自行车交通优先权的相关规范性文件,确保自行车交通优先权落到实处。

二是保障住宅街区道路的自行车交通优先权。在城市建设自行车道的基础上,明确住宅街区道路上自行车有优先通行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路,只限自行车和行人通行;设定自行车交通优先权道路,规定自行车可以不避让机动车,机动车不得鸣笛催促自行车骑行者;根据道路情况适当限定住宅街区道路的机动车通行速度,一般街区道路可限速30km/h,比较顺畅的街区道路亦应限速30km/h;严格管理住宅街区道路违法停车,特别是占用自行车道停车。

三是积极保障街区居民优先选择自行车交通方式。在保障住宅街区道路自行车交通优先权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保障住宅街区居民优先选择自行车交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在住宅街区方便区域设置公共租赁自行车,规定合理的租赁条件,并面向街区居民优惠办理租车卡;在住宅街区便利位置自行车停放点,通过人工看护或电子监控防损防盗;编制自行车生活地图,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和公共交通换乘等自行车交通点标志清楚,引导居民使用自行车交通;开发住宅街区自行车交通APP系统,为街区居民自行车出行提供多方位的网络服务;适当安排自行车维修点,并加强对自行车维修点的管理,不允许修理被盗自行车。

作者:孔令学

城市街区公共安全研究论文 篇3:

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记忆活化研究

摘要:快速城市化浪潮后,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珍贵的历史片区得不到保护和利用。在此风潮之下,日常都市主义凭借其对于日常生活,民间智慧的尊重,形成了一种非正统、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机制。花楼街作为武汉历史街区的代表之一,目前正面临着拆迁改造的困境。本研究通过对花楼街片区的调研,发现和分析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更新理念,以维护花楼街居民心中的城市记忆为目的,提出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留底蕴,延续特色。

关键词:历史街区改造;日常都市主义;城市记忆;花楼街

1引言

在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更新已经充分地回应了“市场城市主义”这一自上而下的发展建设手段,即政府与城市开发商联合,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建设模式[1]。这一正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具有理想性与实用性,促成了历史遗产保护更新之中的物质现代化。武汉的历史街区改造也不乏此类案例,如武汉天地的改造项目便是在商业运作下,通过织补原有空间肌理,置换空间功能等方式给街区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但这样的改造理论造成了历史空间的失衡和失控,历史空间碎片化,很难唤起民众对于地块的场所归属感[2]。

20世纪初列斐伏尔提出了“日常生活”这一概念,他指出日常生活所呈现的“日常”多为受社会、经济、环境等影响而自发形成[3],由此形成了一种非正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即玛格丽特·克劳福德提出的“日常都市主义”。日常都市主义强调平凡与现实,不似其他城市规划理论一样系统且富有条理,反而更为重视地方经验,对城市的地域性与多样性持开放包容的态度[4]。从湖北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上来看,湖北人宗法观念逐渐薄弱,行事方面多自由散漫[5],。尤其在汉口形成了一个以行会为中心的、实质层面上的市政管理机构[6],因此由上而下的官方干预理念,很难被公众彻底落实。居民在武汉的地域与环境的影响之下,产生并积极维护着一些自发性的秩序。由此可见,相较于“市场城市主义”或是“新城市主义”而言,由下而上的“日常都市主义”更适用于武汉的历史街区更新。

近年来,城市设计与城市记忆的交叉研究逐渐增多,但更多的局限于城市历史建筑与文物等符号化元素的提取方面。城市记忆除了储存在风景、建筑之中,也储存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风土习俗之中。

武汉市的老汉口仍然保留了较大规模的历史片区,花楼街是其中最悠久最知名的之一,随着老汉正街的拆除,这里成了汉口华界硕果仅存的片区之一,保留了老汉口的风貌影像,承载了汉口历史的沧桑变迁。由于各种原因,未被列入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但是这里人气很旺,生活气息浓厚,武汉味十足。

本研究将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理念,针对花楼街自身的特色,提出城市记忆的塑造与延续方法,以应对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千城一面的问题。

2花楼街的城市记忆

花楼街作为汉口历史最为悠久的老街之一,积淀了无数名人故事与史实。而现如今其处境则略显尴尬,由于它建成年代久远,是江汉区人口最为稠密的社区,与此同时片区内生活环境较差,建筑群破落不堪,遗产未得到充分保护,街道南侧早已被大规模拆除,目前北侧大董社区的部分地块也正在进行着拆除工作。地块内存在大量在大众需求驱动下形成的非正统开放空间场所,这些空间留给当地居民的城市记忆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化记忆,生活记忆,以及社会记忆。

2.1花楼街的文化记忆

花楼街位于江汉区民生路与民权路之间(如圖1),曾是本土行会商帮聚集之地,经历了百余年历史变迁,见证了近代武汉的城市发展。如今仍然保留着原有的街巷形式,建筑肌理(如图2、3)。街区内部建筑密度较大,不同地区的商帮建筑各自为营,建筑层数多为2-3层,在保留了武汉本土特色三合天井院落以及石库门等元素的前提下(如图4),又混合了各地建筑特点,风格自成一派。正是这些早期的空间使用者、市民文化创造者自发的建设,赋予了花楼街最初的地域特点以及场所精神,形成了花楼街最基础的文化记忆(如表1)。

文化记忆影响着空间的形态,不同地区的建筑受时代、地区、民俗、生产力等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城市中的道路、建筑无不铭刻着历史文化的痕迹。以花楼街常见的石库门为例,受近代租界建筑影响,富商、官绅纷纷效仿西洋建筑风格,以石砌壁柱装饰门框,门扇却任为乌漆厚木,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应运而生。从这些历史遗存中,人们可以寻找到过去的文化记忆,而城市的发展就是不断传承文化的过程,历史文化沉积越为深刻,城市也就会越有活力与特色。

2.2花楼街的生活记忆

生活记忆影响着空间的功能,花楼街片区长期作为住区运行,其中自发生成的功能空间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应运而生的。这些日常生活性的空间给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曾经的花楼街,因街道两侧建筑雕花彩绘艳丽夺目而得名,如今花楼街早已不复当时的繁华,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亲切的生活气息。作为武汉的三条老街巷之一,花楼街的市井文化承载着这里的历史变迁,是花楼街经历百年仍然保持生机的关键。街区内功能场所丰富齐全,白天的时候,花楼街主干路作为生活市场活跃着,各类店铺、摊点繁而不乱,有条不紊的满足着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傍晚之时,沿街的早餐摊点,摇身一变成为宵夜档口,支路巷道之中的棋牌室、台球室人声鼎沸,老旧的生活片段,几十年如一日的街区生活,成为了这里的一大特色,一代代传承着武汉的城市文明。这样传统的市井生活方式,寄托了本地居民的回忆与乡情,能使外地访客了解武汉生活的趣味与新鲜,给无生命的历史街道增添了可阅读性,丰富了城市的历史内涵。

2.3花楼街的社会记忆

花楼街亲密友善的邻里关系、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得花楼街成为一个相对私密,却又不失开放的街区空间。花楼街延续性的历史形成了街区内部稳定的社会关系。自近代起花楼街的居民便是以家族为单位,或是同乡一起长期居住于此。同时,由于街区空间有限,道路狭窄,但社区人口稠密,除公共交往空间以外,邻里之间还可能共享其他功能空间,这使得在建筑形制多为强私密性合院的花楼街之中,居民之间依然能保持高度的交流联系,相较于现代化的居住社区而言,邻里关系反而更为密切,形成了花楼街独有的社会记忆。

受室内院落空间,以及采光的限制,居民大量的日常活动都会在室外巷道中进行,街区内部的公共交往空间虽面积不大,但使用率极其高,除了承担了居民交往、集散、娱乐等多种社交功能以外,在自发维持的状况下,诸如做饭晾晒等半私密性日常活动也会在这里进行,进一步模糊室内外的边界,扩大街道空间的范围,进一步拉近邻里之间的社交关系,也是如花楼街这样历史街道独有的公共空间特色。

3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记忆活化原则

3.1构建历史文化场景

在更新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街区的文化记忆内涵,从街巷、院落、建筑立面、构件等等方面来解读街区的文化记忆,寻找具有时代意义或文化意义的设计语汇。因此在更新设计中保证街区内部的街巷肌理,顺应原有的街巷肌理来完善内部道路 以达到街巷复原与重塑的目的。对于具有历史意义和文保价值的建筑,已破损严重,选择按原样修缮,建筑中表现历史文化的细部,如红砖墙、石库门、花窗等,可以选择片段保留或将元素抽象化、符号化后,运用于新建建筑物中,在传达历史文化特征的同时保证新旧建筑的可识别性。设置带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家具,或景观小品。通过街巷中方方面面的细节,构建一个能充分体现街区历史文化的物质场景,加深居民文化记忆的同时,也便于外来记忆者理解当地文化特色。以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天地项目为例,设计师街区街巷空间结构进行了完善,保存状态好的建筑,修缮和维护建筑外观,仅对内部重新整修,新建建筑中运用了新式材料,却表达了保留建筑的立面装饰等设计语汇,延续了老房子的风貌,以及整个街区的氛围[7]。

3.2利用自发性生活场所

历史街区之中城市记忆的真实性,除了强调建筑街道的物质结构,也在于街区的社会特征,除了展示历史背景,也需要展现其历时性[8]。因此在更新中除了追本溯源,将视野定位于最早的城市记忆载体,也需要将目光放在如今的使用者身上,对于自发形成的日常活动场所应当持有包容的态度。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克罗夫特巷因著名的克罗夫特研究所酒吧而成为城市最活跃的场地之一,巷子中长年堆放着颜色各异的塑料箱,围绕着塑料箱产生了许多自发性的活动,吸引着街道中的各类人群[9]。然而出于环境卫生考虑,墨尔本市政厅在街巷中安置了固定座椅,清空了塑料箱且禁止塑料箱进入,结果街道却日趋寂寥,空间活力也随之丧失。

常见的改造更新项目中时常使用固定家具,强行限定某一部分公共交往空间的功能,一般情况下,这类本该是服务于民的活动场所,往往因为使用率低,成为一部分街区消极空间,而且考虑到大部分的历史街区中的道路空间十分有限,这种做法也不太经济。反而是自发实践所形成的功能空间,因具备自由灵活的使用、变换功能的可能性,丰富了物质空间的活动,从而能使街巷空间持续焕发活力,从而引起记忆者的共鸣,使得记忆传承延续。

3.3营造社区氛围

城市记忆的构成,除了客观存在的物质因素,还包含非物质的精神意识,和谐的记忆氛围包括生活习惯,风土民情,人际交往等等方面。这些非物质记忆,塑造了历史街区的性格。设计常常会提到“以人为本”,人本观念不该只是狭隘的停留在尺度层面,更应当考虑人的精神行为需求,尊重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方式,尊重对于这一环境的依赖心理与归属感。

社会记忆的营建可以从社区营造切入。通常人们会认为,高密度的街区空间存在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花楼街作为一个高密度的老城区,稳定的社会结构催生了强大的公众监督力,共用的院落空间更能维持和谐的邻里关系网,在社区中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例如北京建外SOHO项目不设置中心广场与围墙,设计小尺度街道和小型集散空间,形成开放的环境,现已成为北京最具活力街区之一,且并未发生人们担忧的环境破坏、高犯罪率等问题。

常见的改造项目之中,常常会拓宽高宽比较大的街巷,或是营造大尺度的公共空间,但这不仅破坏了街巷的空间肌理,也破坏了城市居民的社会记忆。从环境行为学上来看人们更偏爱从小空间去观察大空间,以获得私密性和依靠性的心理需求。单纯的保留原有空间形态是没有意义的,保存历代使用者所赋予街巷空间的场所精神,才能使得城市空间五彩纷呈。

4花楼街片区的记忆活化改造

花楼街片区的建筑街巷有相当独特的肌理和重要的文化价值,应当在改造过程中继续延续其地域特征。街巷肌理保存相对完整,应当予以保留;部分保存状态较好的建筑可以继续使用,对于没有使用者的空宅可以运用功能置换的手段,如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的改造中,选取了怡和洋行改为近代历史展览馆。花楼街片区中,大蔡家巷3号近代住宅建筑,为吴国桢故居,且位于大蔡家巷与蔡家中巷路口,建筑顺应道路地形建造,呈折型,门前有足够的空间作为人流集散场所,建筑阳台栏杆和牛腿造型突出,可以改造为花楼街近代历史展览馆。保存状况较差的建筑可以提取建筑特点,将其符号化表现在新建建筑之中;设置特色城市家具,如标识,引导等阐述街区内的历史事件或名人故事。除了强化本地居民的文化记忆,提升文化自豪感以外,也方便外来游客获取街区的文化记忆,便于文化传播。

花楼街最具特点的自发性生活化改造,即天井院落的改造和主街功能的改造。花楼街原为商业街区,现在演变为了菜市场,这个功能的转变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同时也能符合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应当继续沿用。

老城区之中,长期为居民所使用的建筑,无可避免的都会出现后期加建现象。以往的改造中常常是以拆除临时搭建作为解决办法,但相较于建筑风貌的简单复原,日常都市主义更注重于空间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在广州市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部分居民使用的保留建筑出现了加建现象。设计师选择了保留这部分建筑空间,去除损坏的构件,并对结构进行了加固,置入了全新的钢承重构件,保证了建筑的安全使用。加建建筑外墙细部章法随意,改造的时候对墙面及建筑檐部线条进行了统一(如图9、10)。花楼街中最为常见的居民建筑生活化改造便是在合院的天井部分,大多合院建筑都采用了临时搭建的雨棚,封堵了天井院落,将室内空间向院落中延伸,在材质和建设手法上与原建筑风格完全不符(如图11)。在更新中可以尝试玻璃钢骨等现代的材质搭建天井中的雨棚(如图12),如保证建筑使用安全的同时,区别于原建筑。同时新旧材料的对比,保障了建筑修复中的可识别性,也体现了生活记忆的历时性。

5总结

花楼街的改造,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反观以往同质化的改造项目,反思现代主义的街区改造更新观念,突显武汉地域特色及风土民情。日常都市主义便为此提供了改造思路,在花楼街自下而上的改造更新之中,将使用者的城市记忆作为焕发历史街区活力的切入点,在“文化、生活、社会”三个层面,认真分析、挖掘、保留、升级原有的空间肌理和特色。塑造文化空间形态,将本土的商会文化及建筑重新引入大众视野;延续空间功能,遵从生活记忆,从民众需求出发进行更新改造;保存社会记忆,突显武汉市井空间生活特色,重拾武汉本土市井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凯尔博,錢睿,王茵.论三种城市主义形态:新城市主义、日常都市主义与后都市主义[J].建筑学报,2014(01):74-81.

[2]常青.对建筑遗产基本问题的认知[J].建筑遗产,2016(01):44-61.

[3]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4]陈煊,玛格丽特·克劳福德.日常都市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挑战[J].国际城市规划,2019,34(06):6-12.

[5]涂文学.武汉文化简史[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309.

[6]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唐慧珊,任绍斌.城市更新中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再生性研究——以“武汉天地”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浙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963-972.

[8]于波.城市记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22-23.

[9]何志森.见微知著[J].新建筑,2015(04):31-35

作者:孙轶 解宁 冯冬 王炎松 邬家琪

上一篇: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