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投资改革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政策和舆论作为投资者情绪核心影响因子的因果关系、作用机制;据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社会舆论的主导性误导和政策的滞后与不适交互作用,导致了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进而引致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非理性暴跌、暴涨。确保股票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改进政策效率,强化舆论监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金融投资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金融投资改革论文 篇1:

中国养老基金投资风险与控制研究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如何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很难对于缴纳养老基金给出明确的收益利率,好多人都在担心将来自己是否可以得到比现在缴纳多的资金,甚至害怕比其还少。面对种种疑惑与不解,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显得尤为重要。何以解忧,唯有投资。拿着人民的血汗钱投资,这必然要求相关部门做到“低风险,高收益”。因此选择最佳的投资方式,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对于研究养老基金的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养老基金;投资;风险;控制

一、我国养老基金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完善,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快。在感叹人民生活幸福,医疗体制改革深入人心的同时,面对着大量的老年人养老问题,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上日程。

每个老人都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然而富足养老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今资金的购买力大不如从前,又赶上二孩政策开放,好多家庭都有着两个孩子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这无疑使每个家庭面对着严重的养老困难。因此对于养老金入市进行多元化投资,应对其巨大的贬值压力,解决百姓的担忧迫在眉睫。

二、我国养老基金的模式与国外养老保障方式对比分析

1997年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以后,我国的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由企业为职工缴纳约为工资总额的20%以及由职工个人缴纳本人工资的8%的保险金;二是企业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基金池,作为社保机构日常发放基础养老金的来源,对于剩下的资金进行保值增值,以便使得养老金能够不断造福社会;三是个人缴纳部分,是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永远为个人所有,当退休时,将根据缴费年限,包括法定利息的一次性或按月发还给个人。

目前世界上把不同類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大致分为三类:其一,自保公助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德国、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其主要以个人保险为主,国家帮扶不多,而且为了避免受到国家经济趋势发展的影响,保险基金的来源多种多样。但这种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是公民必须履行缴纳养老金的义务,才能在以后需要时领取养老金;其二,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瑞典等西方国家为了通过国家财政经济的调节保证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而采取的措施。养老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支出由国家财政承担,个人不需要缴纳或者缴纳较低标准的养老金,而且所有老年人均可以领取;其三,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模式。目前新加坡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它要求职工必须缴纳足够的养老金,具有很强的强制性,而且都由个人出资,国家不予帮助。

从以上分析可得,我国的养老基金模式不仅汲取了以往养老保险制度安全的优点,同时吸收了个人账户模式的长处;不仅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的风险分散,可靠性高,保障能力强的特点,并且强调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障观念和激励机制。如此优秀的养老金制度,如果不能选择最好的投资方式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对于基金的一种浪费,对于百姓的辜负。

三、养老基金的投资

(一)投资原则

1. 安全性原则。我国人口众多,养老基金基数很大。随着“银发时期”的到来,养老基金投资安全性原则当然是第一位。只有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投资。因为投资市场所要面对的风险没有人可以预料,谁都不能轻易去冒险,拿人民的血汗钱作赌注。所以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前,都要严肃考虑其安全性。

2. 收益性原则。投资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收益,收益率的高低是选择投资时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满足这一原则的要求,养老基金才能保值增值,才能减少国家财政负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面对着可能存在的通货膨胀因素,养老基金的收回基金大于投入资金并不一定等于取得了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当基金投资收益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才能说明取得了适当的收益。

3. 流动性原则。是指基金在不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可以随时变现。即选择投资要多样化,不能单独依附于某一资产。因为多数基金的支付是不定时的,所以如果来不及脱手变现,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养老基金的投资对流动性要求还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只有到期才能提取,所以不具有流动性,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投资于期限相类似的长期投资工具以获取较高收益。

(二)投资方式

我国在养老投资问题上非常谨慎,因而只能采用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方式,而我国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一再下调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因此我国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太弱。养老金数额巨大,不改变投资方式保障不了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若进行投资,又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因此最佳的投资方式至关重要。分离定律指在投资组合中可以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的情况下投资人选择投资组合时都会选择无风险资产和风险投资组合的最优组合点,因为这一点相对于其他的投资组合在风险上或是报酬上都具有优势。所以养老基金的投资可以分为无风险的投资和风险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一是无风险投资就是用养老基金中的一部分继续传统的方式,以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方式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二是风险投资就是用剩余养老金投入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交易期限长,资金借贷量大,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率高,但流动性差,风险也高。这对于养老基金来说,正好符合。目前我国股市正处于低谷,养老金入市后,丰富金融投资工具,为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它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为重点,股市投资作为辅助,使投资风险降低,资本市场趋于稳定,很有可能获得巨大收益,从而摆脱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现状。另外,养老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巨额投入资本市场,有着较强的号召力,政府也必然会高度重视。将推进并加速监管部门改革股市的进程,促进股市的成熟与发展。

四、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目前各项制度都不健全,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很大,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风险。

(一)宏观经济风险

其特征就是具有潜在性、隐藏性和累积性。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前景不乐观,2016年,中国一季度投放了6.2万亿的信贷规模,同比增长50%,我国债务对GDP之比已经达到237%,国际清算银行测算出的这个数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不良贷款率也在增加,社会群体贫富差距增大,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市场化进程中波动较大。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的风险很容易反映到股市中去,无疑给养老金投资增加风险。

(二)资本市场风险

如今我国的资本市场只有系统性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半点失误将会引起各方面的巨大损失,这对于养老金入市存在着稳定性的安全隐患。而且目前我国IPO体制机制并不完善,创业板率盈利过高等,都显示了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存在风险。近几年我国股市跌宕起伏,都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存在效率低下,稳定性差,系统风险性大等问题。养老金入市面临的资本市场风险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三)道德风险

养老金面临的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是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前者主要是,当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代理人凭借其信息优势,可能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产生代理人道德风险。后者是由于我国养老基金领取制度并不完善,没有繁杂的手续,很有可能导致部分人冒领养老金,造成被保险人道德风险。养老金入市面临的道德风险只有第一种。有些人认为,拿着人民的养老钱给他们,无疑是羊入虎穴。一旦投资失败,定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造成整个社会的不安定。

五、养老基金投资的风险控制

养老基金投资面临的风险很多,为了让老百姓放心,要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对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一)提取风险准备金

2015年《办法》对入市资金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入市比例最高不超过30%,低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40%的上限。同时在2015年,征求意见稿对防范和弥补养老基金投资亏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受托机构按照养老基金年度净收益的1%提取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养老基金资产净值5%时可不再提取,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投资管理机构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20%作为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重大投资损失。建立风险保证金这一规定,减少了许多人的担忧。

(二)公开信息与形成管理监督体制

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缺乏与人民的沟通,作为知情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钱投资在哪里,有多大的风险。尤其是养老金入市,这是人民的养老钱,必须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把资金的投资和使用公开,让老百姓放心。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更专业化的管理和监管机制,配备专业的有经验的人才,对全国社保基金会选择的投资产品进行评估,养老基金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其次是保值增值,但是代理人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产生挪用,占用养老金行为,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督,为保证养老金安全保驾护航。

(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设

为规避道德风险,要在法律上明确提出对其违法行为的惩处措施,健全法律体系。在单位内部要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负责的任务要细化,并且定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操守培训,时刻关注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既要形成他律又要有自律精神。坚决明确奖惩制度,好要奖错要罚,不可徇私舞弊,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法制的社会。

总之,对于养老金的投资面临的风险我们都是纸上谈兵,目前能做的预测和控制方式的研究也就只有这些。只能等待发生问题解决问题,给予专业操作人员足够的支持和信任,对于相关部门关于政策改革的积极配合,养老金保值增值不会令百姓失望。

参考文献:

[1]杨俊.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分析与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的保值增值[J].社会保障研究,2012(02).

[2]刘青,张婷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11).

[3]支子雯.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研究[J].企业导报,2015(19).

[4]刘青,戴经跃,杨超.基于GARCH族模型的收益波动率预测绩效评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5(09).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刁玉宇 刘青

我国金融投资改革论文 篇2:

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因子研究

摘 要: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实证分析了政策和舆论作为投资者情绪核心影响因子的因果关系、作用机制;据此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社会舆论的主导性误导和政策的滞后与不适交互作用,导致了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进而引致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非理性暴跌、暴涨。确保股票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改进政策效率,强化舆论监督。

关键词:政策;舆论;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8.06.012

一、引言

股权分置及其改革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虽然这场变革已经过去10多年,但它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以及由投资者情绪引发的市场波动,仍然历历在目。长期以来,业界及学者一直高度关注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取得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中国股市28年的历史证明,投资者情绪一直呈现不稳定性甚至巨幅波动的状态,进而交互影响了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这一事实面前,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投资者情绪为什么会发生一致性的剧烈波动?而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试图以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股市剧烈波动为例,探讨投资者情绪波动的致因,以期对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是:社会舆论的主导性误导和政策的滞后与不适,交互导致了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进而导致了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巨幅下跌和此后的非理性追涨;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政策效率和强化舆论监督,确保股票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股票市场非理性的上涨和下跌是政策、环境、舆论和投资者情绪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金融市场还不成熟、不完善的国家,经常会发生剧烈波动的情况。中国股票市场还不够成熟,28年来,先后历经了2005—2008年、2014—2016年两次暴涨暴跌情形。

对于这类金融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理论给出了比较恰当的解释。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资产本身的价值,还会受到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不仅仅是公司预期利润的贴现,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情绪。大部分研究都认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积极或消极情绪都是影响股票市场的系统因素。王美今等(2004)认为,两者的非理性行为都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产生一定影响。欧红琼(2016)的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有显著的过度自信严重、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行业效应、羊群行为等情绪特征。朱敏(2013)认为,中国股票投资者还有暴富心理这一情绪特征,这些情绪特征增大和加深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投资者情绪时,大都专注于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波动的相互作用。张丹(2009)、张强(2009)等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的系统因子,股票价格随投资者情绪波动而波动。程昆(2009)从投资者情绪对股市影响的角度研究表明,投资者的中期涨跌预期会影响股市波动,而短期预期对股市没有明显影响。

既然投資者情绪与股市波动存在交互影响,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的研究。杨英(2017)以金融新闻媒体报道影响投资者情绪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相关投资者情绪指数,揭示了媒体信息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作用。杨娜(2014)从媒体报道影响投资者行为而影响资产定价的角度,分析了媒体报道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具体路径。王学超(2013)、方勇(2008)等也较为全面分析了影响投资者情绪的各种因素:宏观经济预期、股票市场表现及预期、舆论影响、投资者期望收益等。

上述有关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的研究成果,多囿于研究和分析投资者情绪成为股市波动的影响因子,结论是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导致了市场的波动。少数研究虽然也关注到了引致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因素分析,但仅仅锁定于媒体信息这一单一影响因子,而且缺乏令人信服的实证佐证。因此,本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因子及由其引发的股市波动,以期对今后我国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三、股权分置改革前期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分析及其恐慌性下跌

由于历史原因,证券市场设立之初,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因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弊端,股市的发展严重受到影响。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为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资金需求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我国开始进行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触动股权分置问题。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停止。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仍然延续着尝试的思维。意想不到的是,2001年6月14日后,上证指数进入快速下跌通道。当年10月22日,减持国有股尝试被迫宣布暂停,此时的上证指数已由2245.43点连续跌至1514.86点,67个交易日下跌了730.57点,跌幅达32.54%。

此后,股权分置改革被暂时搁置,但社会各界对此的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息。到2004年,社会舆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争议完全聚焦在“全流通”和“同股同价”这两个敏感问题上。

(一)社会舆论主导性误导

1. 全流通。在常人看来,如果占三分之二的非流通法人股一旦被允许卖给个人投资者并在市场流通,必然会导致市场上股票供应的剧增,如果对股票的需求跟不上大幅度增加的供应,自然会形成股价大跌的可怕预期。因此,“全流通”概念一经提出,不论是否给予“补偿式全流通”,股市大跌成为必然预期和社会舆论的主攻方向。

2. 同股同价。与“全流通”相对应,股权分置改革另一难题是股票定价问题。原因在于,非流通股与流通股除流通权不同外,两者的持股成本以及每份股份的相应权益也有差异。流通股股东普遍认为,大股东当初上市时并没有以现金在市场上购买股份,而是以低于真正市场价的资本估值而获得股份及控股权;要实现同股同价和全流通,必须通过相应的送股、缩股、配股、派现等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这显然涉及大股东与流通股小股东讨价还价的最核心问题。

但股权分置改革何时进行?到底补偿多少?怎么补偿?在2004年之前的政策规定中,并没有给出清晰答案。

也正是在政策的空白期,社会舆论却主导了整个局面。2004年1月,侯宁发表评论称不要寄希望于“补偿式全流通”,一个能维护国家利益和适当兼顾场内投资者利益的 “价值型全流通”方案更为实际。同年7月,《四川投资金融报》发表署名文章称,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全流通大扩容和抽走资金的实质和市场对股价将因为全流通而下跌的预期。2004年12月,《时代商报》发表评论称,非流通股转让实质就是国有股减持变现,是重大利空。2005年1月,张炜指出,投资者对给予补偿的预期越来越低,股市短期内不会重新走牛。2005年2月,《中国经营报》刊文预测,股市实施全流通改造,短期内很有可能继续下跌;还有研究者刊文称,当时证监会一直在巧妙地回避“补偿问题”,因此没有理由看多市场。同年5月,《成都商报》报道,扩容压力骤增的影响下短线冲击难免;《东方早报》更以《全流通补偿不明确,扩容压力再现狰狞》为题报道称,即使在几年内逐步实现全流通,对市场的扩容压力也非常巨大。

2005年4月29日,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和金牛能源四家上市公司作为首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企业推出,但投资者对补偿方案普遍不满。紧接着,大股东卖股走人、流通盘将翻倍、试点方案补偿力度不够、市场下跌才刚刚开始等悲观言论屡见报端。此外,各大网络论坛也掀起了对全流通的讨论。“全流通—扩容是永恒的利空”、“实现全流通,股市将崩盘”、“全流通下的预期,500点至300點不是梦”等言论频繁涌现,股权分置改革“恐慌症”进一步放大,普通股民情绪极度恐慌和悲观,大量抛售股票。由此可以看出,这期间社会舆论完全主导了股票市场,并且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倾向性和误导性。

(二)政策滞后与不适

1. 政策滞后。自2001年10月22日暂定国有股减持之后到2004年初,有关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处于完全空白期。直到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该问题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这是有关股权分置改革最早的政策文件。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如果将1998—1999年的国有股减持视作股权分置改革的起点,到2004年出台意见,时间跨度达四、五年之久。这期间,政策存在空白,社会舆论主导了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方向、节奏和程度,政策严重滞后于舆论的情形是显而易见的。

2.政策不适。2005年4月29日发布《通知》,当年5月至9月,又密集出台和下发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和通知。

而综观这些政策文件,虽然都经历了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由粗线条的原则轮廓逐步过渡到具有可操作性实施细则的过程,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递进性特征,但直到2005年8月23日和9月4日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才就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程序、方案、非流通股份出售、信息披露、中介机构以及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具体事宜做出了清晰的规定。在此之前,各项政策始终在摸索、反复和不断替代中。但要解决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政策上的任何偏差和不适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情绪,进而导致市场剧烈波动。

总之,在强势舆论误导和政策滞后与不适的双重影响下,投资者情绪严重受挫,紧张、低迷气氛蔓延,如果以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意见》为股权分置改革的起点,上证指数由1590.73点历经三次持续性下跌后,到2005年6月6日跌至998.23点的历史性低点。

四、股权分置改革后期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分析及其非理性上涨

自2005年9月4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颁布之后,相关政策基本出尽,此后再度进入政策空白期,所以,这期间社会舆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左右着投资者情绪。而当时舆论关注的重点转移到如下两个方面:

(一)股改是分红、让利

随着2005年8月之后的股权分置改革政策逐渐明朗、清晰,改革中更多引入市场化、民主、协商和强力监管的积极因子,非流通股份对流通股份补偿方式、减持时间点、锁定期限、减持数量等核心内容更加透明和公开,改革的交易成本与阻力随之降低,市场恐慌得以解除。

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走势并非像主流媒体先前预测的那样,相反,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铺开,上市公司流通股持有者可以获得很多补偿,获得无风险收益。尤其是第二批试点推开后,股改对价方案受到市场普遍认可。第二批42家试点公司中有34家采用纯送股方式,平均每10股送3.36股,最多的是每10股送5股。公司开始纷纷调升对价水平,高对价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投资者的信心开始上升,股价持续上涨。

对此,不仅业界和专业研究人员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舆论也纷纷改口,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分红,是让利,一致看多、唱多市场。2005年9月,《国际金融报》直接以“股改再出利好政策”为题报道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的出台。同年10月,《证券时报》评论称,股改是长期利好,基金普遍看好后股权分置时代。政策出台后,众多基金公司按捺不住,纷纷表态,认为股改中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是实在利好,新的投资机会将要涌现。2005年末,有报道称披露股改方案的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1/4都做了分红承诺,且保证分红比例在50%以上的公司占半数以上。2006年年初,《上海证券报》报道称,分红承诺已成为股改附加承诺中的“流行色”。

(二)股改滞后效应

股改过后,上市公司会迎来业绩上涨的黄金时期,股改及其后续的分红预案也进入“高送转”阶段。2006年3月,《中国证券报》报道称,“高送转”公司将增加。2006年,万通先锋承诺每10股转增10股,2007年实际转增5股。有评论称,2007年在已公布中期分配预案的公司中,有18家公司推出了每10股送或转合计超过5股的“高送转”方案。受股权分置改革滞后效应及“高送转”刺激,上证指数在2006年12月14日收报2249.11点,创出历史新高;到2007年2月27日,上证指数上涨至3049.77点,首次突破3000点大关。

其间,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警告和措施。2007年5月29日,上证指数运行到4335.96高點。该日深夜财政部宣布,调高股票交易费用印花税至3‰,但仍没有控制住股市迅速上涨的态势。2007年7月,“万点不是梦”等观点又屡见于报端。此后上证指数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此后就演绎了长达一年、暴跌至1664.93的行情。

事后人们对“5·30”调控政策争议颇多,尽管它有效抑制了疯狂投机,但该项政策出台的时机与方式仍存在很多争议。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个特定的紧要关头,在强势的社会舆论主导和误导下,政策引领预期的基本作用被严重压制和弱化,成为当时投资者情绪剧烈波动的主要成因。

五、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虽然股权分置改革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由此引发的股票市场暴跌暴涨的情形却仍历历在目。投资者情绪会受到自身素质以及宏观环境、上市公司业绩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股权分置改革这场史无前例的重大事件面前,社会舆论的主导性误导和政策的滞后与不适,交互导致了投资者情绪的波动,并由此导致了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巨幅下跌和改革后期的非理性追涨。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一强一弱及其交互作用,是左右我国投资者情绪的核心影响因子。

一般而言,人们往往将政策定义为,作为国家和政党为体现自身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的路线和任务的行动准则,具有清晰的阶级性、实效性和导向性;而将舆论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且不论舆论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倾向性效应,可以肯定的是,它起码是来自社会公众和民间的意见和态度,政策则完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表达,两者原本就不属于同一等量级。但在特定情况下,一旦政策出现模糊、偏差和缺乏效率等问题,社会舆论会依据自身的意见和态度对偏颇的政策形成噪音和干扰,进而左右和影响公众对政策的理解、认知甚至执行效率等。本文所研究的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政策与舆论对投资者情绪的交互作用,以及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巨大影响,应该属于这一特定情形。面向未来,应以史为鉴。应增强政策的清晰度、透明度、实效性和预期性引导,强化对社会舆论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以确保我国股票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今,孙建军.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J].经济研究,2004,(10).

[2]欧红琼. 投资者情绪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6.

[3]朱敏.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收益—风险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4]张丹,廖士光.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9,(10).

[5]张强,杨淑娥.噪音交易、投资者情绪波动与股票收益[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3).

[6]程昆,刘仁和.投资者情绪与股市的互动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

[7]杨英. 基于新闻媒体文本挖掘和百度指数的投资者情绪指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7.

[8]杨娜. 媒体报道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收益的传导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4.

[9]王学超,陈伟忠.投资者情绪影响因子及代理变量的路径分析——基于预期分析的角度[J].投资研究,2013,32(6).

[10]方勇,孙绍荣.影响证券投资者情绪的因素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2).

[11]国发[2001]22号,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S].

[12]陈实.全流通的信号[N].四川金融投资报, 2004-07-27.

[13]韩强.全流通补偿难实现 非流通股转让规则利空[N].时代商报, 2004-12-21.

[14]张炜.全流通补偿预期下降 股市仍无法回避深层次矛盾[N].中国经济时报, 2005-01-05.

[15]乾丰.全流通迎来最佳实施时机 国九条要凭全流通解套[N].中国经营报, 2005-02-05.

[16]蒲付强.扩容压力骤增的影响下短线冲击难免[N].成都商报, 2005-05-09.

[17]楼栋.全流通补偿不明确 扩容压力再现狰狞[N]. 东方早报, 2005-05-10.

[18]郑建超. 三一重工试点方案率先亮相 市场多认为补偿不够[N].成都日报, 2005-05-11.

[19]凌嘉.专家透视试点方案 大股东卖股走人流通盘将翻倍[N].北京现代商报, 2005-05-10.

[20]程楠, 底东娜.试点难获认同 市场充满悬念[N]. 海南日报, 2005-05-11.

[21]毛晋楠, 李凯, 刘锋.分析师看后市 昨日下跌只是开始[N].成都商报, 2005-05-10.

[22]国发[2004]3号, 《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S].

[23]证监发[2005]32号,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S].

[24]上证法字[2005]7号,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S].

[25]国发[2005], 《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S].

[26]证监发[2005]32号, 《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S].

[27]证监发[2005]80号,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S].

[28]证监发[2005]86号,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S].

[29]梁惠元. 第二批股改试点方案大盘点[N]. 深圳商报, 2005-07-21.

[30]王晓易.10股送7股最高对价出炉轮胎橡胶复牌大涨[N].第一财经日报, 2006-03-17.

[31]钱政宜. 股改再出利好政策[N].国际金融报, 2005-09-07.

[32]万鹏.股改是长期利好 基金普遍看好后股权分置时代[N].证券时报, 2005-10-28.

[33]程林.全面股改下 多家基金发言关注新投资机遇[N].证券时报, 2005-09-23.

[34]宗正.上市公司纷纷承诺分红 红利基金生逢其时[N].新快报, 2005-10-31.

[35]张喜玉.数据说话:收获季节关注股改分红承诺[N].上海证券报, 2006-01-18.

[36]蒋娅娅.以分红作价渐成上市公司股改的流行动作[N].解放日报, 2005-12-21.

[37]牛洪军.今年高送转公司将增加[N].中国证券报, 2006-03-30.

[38]万鹏.在股改承诺中寻找潜力股[N].证券时报, 2007-04-19.

[39]财税[2007]84号, 关于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的通知[S].

[40]王剑.如何把握高送转股投资机会[N].证券时报, 2007-07-28.

作者:赵欣月

我国金融投资改革论文 篇3:

浅谈中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摘要】 存款保险制度在促进一国金融体系的平稳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深化,为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我国广大储户特别是中小额存款人的利益,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被提上日程。本文首先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出发,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必要性 可行性

随着我国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前进,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已被提上日程。1993年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谈到我国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相关事项,“金融机构经营不善,允许破产,但债权债务要尽可能实现平稳转移。要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保障社会公众利益”。2013年7月26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署名文章称,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为小型金融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共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由此可见,存款保险制度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出现已是必然。如何构建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银行业的贷款风险需要有效控制,不良贷款问题愈发突出,民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必须得到维护。截至2014年1月,我国个人存款总额已超过48万亿元人民币,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不断上升,2013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高于三季度末的0.97%,创两年高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使得金融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为争取市场份额、提升经营业绩,信贷标准不断降低,因此,银行对外信贷的风险如何得到有效监控对于银行业又是一大考验。银行业风险的增加意味着储户对银行业信心的减弱。

第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中小银行及民营银行长期处于市场竞争劣势,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公平、健康发展。在我国,国家的信誉担保对于国有银行来说是一种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在这样一种保障下,储户为保障存款的安全,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会更多地将存款集中存放于四大国有银行。而中小型商业银行及民营银行却因为无法获得足够存款来维持正常运营,使其发展举步维艰。这也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稳定与发展。

第三,投资渠道相对较少并且对投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造成了我国储蓄率的高企,因此,普通民众的储蓄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一般来说,在我国,目前普通民众的投资渠道主要集中于股票和债券这两种金融投资,但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债券的不灵活都对这两种投资渠道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更多个人仍然选择将资金存放在银行以满足保值与随时存取的需要。

综合考虑,在这一背景下,在我国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无疑有利于减轻中央银行负担,增强民众对银行业的信心,促进金融业的公平竞争,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

第一,我国国民对于金融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提高能够配合并促进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近年来,我国民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尤其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经济、金融方面的学科专业受到热捧,金融这个词对于大家已不再陌生。同时,在我国各个地区,因为各大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使得居民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认识得到加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国人民对于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督意识也相应得到了加强。这对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很有利的前提条件。

第二,其他国家成功的案例经验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平稳时期低成本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自美国20世纪30年代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世界各国逐渐建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存款保险机构。因此,全球范围内已有足够的经验供我们借鉴与学习。同时,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一个较平稳的发展态势,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成本代价相较于其他国家并不会太大,因此,此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无疑是一个合时宜的想法。

第三,我国金融方面相关法制体系的建立也在逐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都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第四,我国有足够的经济类人才支持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经济类人才层出不穷,我们已有充分的物力与人力来建立一支精通金融机构管理与保险清算技术相关专业知识的队伍,来保障存款保险机构的有效运作。

三、我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要建立有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必须要符合我国国情,即具有中国的特色。因此,我国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的国情、市情,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中特别要注意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建立官民合办的存款保险机构。当前世界上流行的存款保险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政府出面建立、政府与存款性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以及政府支持下金融界自行组建三种形式。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目前最适合的应该是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出面建立,即官民合办的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首先,因为政府的出资,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基础,同时政府的出面能增强储户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信心。另外,让各存款性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有利于加强各机构之间的相互监督,有利于了解各参与机构的真实情况,从而减少该制度下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维持存款保险制度的良好运行。这样的存款保险机构应该是在央行的领导之下,由财政部、央行、各参与机构共同出资建立,同时在全国各地区主要城市建立分支机构。

第二,实行不同风险级别的差别保险费率制度。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两种保险费率实施方法主要有单一费率制度与差额费率制度。在单一保险费率制度下,所有参保的金融机构所缴纳的存款保险费率都是一样的,而在差额费率制度下,参保机构应缴纳的保险费率与风险挂钩。前者简单易操作并且成本低廉,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保险费率独立于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风险水平,易导致坚持稳健经营方针的金融机构处于竞争弱势,进而开始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项目,即容易诱发道德风险。而后者有利于实现市场的公平竞争,但主要的问题在于难以准确确定以银行为主的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就目前我国情况而言,直接跨越到差额保险费率的阶段显然不现实,但单一保险费率易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因此,建议我国目前可实行以不同级别风险为基础的差别保险费率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将银行和非银行存款性金融机构就风险水平进行分层,进而将保险费率与风险层次挂钩,风险级别越高的存款性金融机构应缴纳的保险费率也要越多。同时,在同一风险级别的金融机构层次中实行单一的保险费率。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可以在难以对风险水平做到相当精确的鉴定的情况下,实现保险费率与风险挂钩,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在这一制度运作下,我国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大型银行因其资本充足率较高,风险较低,相应的保险费率水平也较低,参保成本相应较低,不会对银行整体运营产生较大影响;而中小型存款性金融机构的保险费率水平设置则较高。但因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基数较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基数较小,所以中小型金融机构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所缴纳的保费也并不一定就会更多,但其参保后所获得的收益,即储户的信心,会为其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存款。

第三,设置适宜的保险赔付标准。对于存款保险制度的赔付标准,首先,保险不应对存款实行过高的甚至是全额赔付标准,过高的赔付标准使得储户和存款性金融机构双方都可能会产生一种有恃无恐的情绪,一方面储户的存款可得到近乎全额的赔付,则储户对于存款机构的监督意识与监督力度会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也会有所增大,对高风险资产的追逐欲望将得到加强。然而,过低的赔付标准也是不利的,过低的赔付额无法弥补储户损失、保障存款人利益,也无法起到安抚储户的作用,进而会使得储户无法相信存款保险制度,从而使存款保险的存在显得可有可无。据此,我们认为过高或者过低的存款保险赔付标准都无法起到其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作用。据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来看,设置一个最高赔付限额是可行有效的。

对于这一最高赔付限额的设定,根据IMF推荐的标准,银行存款保险额的合理上限应为人均生产总值的1—2倍,但因我国居民储蓄倾向较高,整体储蓄数额较大,储蓄率偏高,我国保险额上限的合理范围应该是人均GDP的4—5倍。IMF公布的2013年我国人均GDP为6747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41906元,因此,我国存款保险赔付最高限额预计设置在20万到30万元人民币之间。超过赔付上限标准的部分不予赔付,赔付上限以下的存款实行差别比例赔偿的赔付制度,设置不同等级的存款金额区间,由较低金额向较高金额赔付金额占存款账户金额的比例逐步减小。政府可借此举起到防范道德风险,保护中小额存款人利益的目的,同时提高储户特别是大额存款人的风险意识。

总而言之,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都已成熟,只要我国能在做好对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复杂性及可操作性,选调出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来维护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那么我国特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将在目前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利好。

【参考文献】

[1] 陈磊、张金宝、黄薇:存款保险费率与资本充足率的敏感性分析[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

[2] 罗滢著:存款保险: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 游春、康营著: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路径探析[J].海南金融,2014(1).

[4] IMF数据库:2013年世界各国及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Z].2014.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陈琦

上一篇:企业实施内部审计论文下一篇:金融生态环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