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贸易拉动县域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对俄贸易拉动县域经济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俄贸易拉动县域经济论文 篇1:

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系统研究

摘要: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贵州民族地区县城经济由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资源环境等基本元素形成的经济特征,其产业定位理论客观存在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框架体系。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特殊的经济特征,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地区;欠发达;县域经济;产业定位

文献标识码:A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县域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板块或区域经济单元,是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具体说县域经济是在行政县地域范围中,对内以县城为中心、以村镇为轴点、以农村为落点独立发挥综合经济功能的宏观经济单元;对外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具有灵敏反映的微观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这种独特作用,在改革开放后受到关注和研究,县级行政区域潜在的经济功能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县域经济”这一经济学概念在十六大报告中首次被写进党的文献,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中起着关键作用。

发展县域经济的核心在于根据县域自身的综合优势或独特优势,遵循一定的经济理论合理定位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以加快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由于历史、经济、资源、人文、区位和市场等经济要素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失衡,不仅仅是发达县域经济和欠发达县域经济存有差异,欠发达地区的各个县域经济发展也极不一样。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就存在着比其他欠发达县域更为突出的贫困和环境问题。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也就存在特殊性。以此为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结合贵州民族县域的经济特征,从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角度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

一、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贵州是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献中,欠发达包含有比较的意思,即有些是比较发达的,有些是比较不发达的,而且隐含着有潜在的,目前尚未开发的能力。所谓欠发达地区,根据陆立军教授的观点,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着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欠发达民族地区经济相对一般欠发达地区而言更为落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白、瑶、壮、毛南、蒙古、仫佬、羌、满族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477.55万人,占贵州总人口的37.85%,是全国少数民族超过千万的三个省区之一。200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065%,人均GDP仅为全国的36.12%,而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人均GDP,又仅为全省的84.24%,一些民族县域如平塘县人均GDP仅仅只有全省的46.62%。贵州人口密度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8亩,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6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贵州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170米左右,全省境内山峦起伏,地貌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景观独特,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山地区域。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地多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区地带,喀斯特式贫穷和山区型资源环境是形成县域经济特征的基本元素。据此,对民族县域经济特征进行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人均可耕地少、传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规模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成为相当一段时间的主要目标;产业结构不合理,处于“一产穷、二产小、三产弱”的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平台过小;城镇化进展缓慢,二元经济明显,农民增收困难,贫困群体庞大;人力资源素质低,主要是农民文化素质低;离中心城市较远,受幅射影响弱;经济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观念薄弱;还有就是地面资源优势趋同等。山区民族县域经济也显现有相对的优势特征。首先是后发优势强,随着交通、信息、市场等要素条件的改善,县域内潜在的特色优势逐渐显现,合理利用比较多样、丰富的资源和抓住相对广阔的市场,县域经济就可以上台阶;其次,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山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而使生态环境尚未被破坏、丰富的自然资源保存比较完好,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再有就是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绕过发达地区走过的弯路,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理论框架

所谓县域经济产业定位是指在县域内合理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经济史表明,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总会有某些产业的份额迅速增大,并有较高的生产率、较快的增长速度,以致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必须有相应的经济理论指导,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环境下,这些理论要解决诸如主导产业的定位产业、主导产业的定位方向、主导产业的定位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等问题,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就形成了一个理论框架体系。由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和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决定,形成的一个相对统一的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理论框架概括为:以产业定位为内核,结合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征,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井理论说明了支柱产业的优化选择;产业结构理论说明了三次产业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转移的非农化的发展方向;产业集群理论说明了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市场和规制经济理论说明了产业的运作方式。其框架结构如下图所示:

1.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书中阐述了比较利益法则,后来,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指出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着贸易的流动方向。根据比较利益法则,假定在两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中,即使一个地区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地区的效率都低(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处绝对劣势),仍然存在互利贸易的基础。这第一个地区应当专业化生产和售出绝对劣势比较小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比较大的商品(这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这一理论从系统上看可以视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的基础理伦。它要解决的是县域经济产业这个子系统在一个大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如

何定位的问题。依据该理论,每一子系统只有找到自己的资源特色并发挥出这种比较优势,才能在大系统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许多实证显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经济环境下,存在着比较优势陷井。从欠发达山区县域看,最容易跌入的陷井有三种:一是急于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而破坏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对市场的短视,对优势产业错误定位;三是历任县域主官出于对优势产业的偏好和政绩需要,优势产业定位是一任一定。由此,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陷井存在选择上博弈,其结果对产业定位至关重要。

2.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在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转移上,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的假设看,发展中国家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一个是传统的、人口众多的、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的农业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经济是剩余劳动经济。第二个部门是城市中的现代工业部门,这个部门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接受农村剩余劳动的部门。这一模式说明,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业部门中,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就会提高。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教授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关系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深化了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的研究,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众多的研究表明三次产业互为因果,互为市场,彼此存在供求关系,呈“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趋势,转变的动因是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一般情况,城市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较高,农村对第三产业的需求较低,经济落后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困难,城市消费溢出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三次产业上就是“一产穷、二产小、三产弱”,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非农方向是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3.产业集群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经济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和为什么在这些地方进行均受一定规律的支配。从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外部经济理论和韦伯在1909在《工业区位论》中集聚经济理论的提出,到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空间经济学理论不断地在演进。波特指出: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产业集群之所以能引起广大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经济学研究热点,原因是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存在外部效应、竞争效应、自组织效应、溢出效应等内生动力。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有别于西方建立在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集群理论,立足于国情和各地的区域实际,形式多样,如浙江县域经济就是“特色产业集群经济”的区位型产业,即依靠地理条件确定产业定位并构建区域性的产业带或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欠发达民族县域经济产业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投入少、竞争弱等问题,利用好产业经济学的这一前沿理论,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经验,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4.市场和规制经济理论。在众多的发展经济理论中都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由于“市场失灵”在发展中国家的特定环境中更为严重地存在,国家(政府)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起发动、组织、指导甚至控制的作用。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与市场结合型,政府主导型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选择。规制经济理论强调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规制行为要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和整体福利的增加。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封闭经济转为开放经济,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定位超出了地区小市场和国内的单一市场,地区性的产业发展将更多地与国际和国内的大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市场的需求种类和需求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并确定产业的定位。欠发达山区民族县域经济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都较低,市场功能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反过来,政府对产业的强力主导也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实行市场运作,要把避免“市场失灵”作为市场运作的基准原则。

三、贵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平塘县产业定位实证分析

平塘县是典型少数民族聚居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81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05%。辖9个镇,10个乡,241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0.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8.01万人,占总人口的59.91%。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苗族。主要矿产有煤、铁等十余种。近年来,摆脱贫困成了平塘县历届党委政府蝉精竭虑的首要大事,在几年来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加深对县情与国内外经济动态的把握和认识,平塘县对县域内支柱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进行了合理定位。

1.在资源禀赋的比较选择上,三次对主导产业进行了优化。从“烤烟、畜牧、旅游”到“畜牧、旅游、烤烟”再到“旅游、畜牧、烤烟”的比较优化选择,这个选择的科学性在于:一是基于对平塘县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比较优势认识,规避了“穷种烤烟”等比较优势陷阱,找准了一条开拓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发展路子。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等特色旅游资源构成了平塘五大旅游绝品。①以掌布“救星石”世界地质奇观为主要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②以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项目建设优选场地组成的中国最大的大窝凼漏斗群景区,它由岩溶漏斗、落水洞、天坑以及溶洞组成的,既是观赏和研究漏斗的最佳地,又是体验天文科学奥秘的最佳处,③以“玉水不夜天”山水实景剧场演出的卡蒲毛南族风情展示文化旅游,④以甲茶南国风光为主的度假休闲旅游,⑤以拉安峡谷生态为主的体验旅游;二是基于对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700多美元时期,“体验经济”和“休闲经济”呈快速成长势态的市场认识。统计显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就会产生体验和休闲需求,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踏入休闲经济发展的门槛。而城市人均GDP要数倍于欠发达地区从而产生消费溢出,成为体验和休闲产业的主要消费源;三是基于对该县地处中心城市省会贵阳的幅射圈内,容易吸引投资和城市的消费溢出的区位优势的认识,目前贵州旅游线路从产品空间分布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的精品旅游线,平塘正处在向南沿伸至广西的绿色喀斯特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旅游线上,交通状况良好。正是这个定位使旅游产业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一举获得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国家地质公园、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自然遗产四张“名片”,完成了省内其它景点用二十年才走完的发展

历程,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结合县情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的三次产业发展战略。典型的农业经济是平塘县的根本县情,城镇化水平不到10%,2005年,平塘县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为45:23:32,人均GDP为23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近年来,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为目标,实现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移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依托城镇发展三产。通过设立工业聚集区,扩大城镇规模,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力争县城人口达到5万人,由此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活跃县域经济;二是实施非公经济活县战略。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个体工商户2477户,私营企业由2001年的17户增加到34户,非公经济纳税在县级财税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三是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增加到32%,对GDP的贡献率为45.19%,拉动经济增长5.41%,是一、二、三产业中拉动力最强的;四是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就业。几年来农村劳务输出近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0.43万人次。平塘县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到“十一五”末,第一产业年均递增2.48%,第二产业年均递增15.1%,第三产业年均递增15.48%,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目前的45:23:32调整为31.2:28.8:40,城镇化水平达到30%的产业结构的非农发展方向。

3.通过产业规模发展来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平塘县为解决产业发展中呈现的投入不足、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等问题,在产业组织形式上采取了具有县情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首先在旅游产业组织上形成了“县旅游公司主导,相关企业、景区和农户共生”的旅游产业集群。在打造“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为目标的旅游产业发展上,由政府主导制定《平塘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发展步骤,统筹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相关产业共生发展,共同提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强势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为促进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平塘县在旅游规划中把“乡村游”纳入集群内,政府对凡是自愿参加“农家接待”的农户给予支持,补助部分美化环境、修整院落、修缮旧房的资金和物资,并发放接待准入证、规定接待的质量和价格。如掌布村参与“乡村游”的农户有280多户,他们有的开起餐馆,有的办起旅店,有的专门养殖,有的一心种菜,有的从事工艺品制作,有的购车运客,形成了产业组织网络联系共生的群落,2005年接待旅客10.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的80%以上直接惠及千家万户。其次是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如平湖规划为旅游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和农产品的加工业为一体的轻工业园区;通州规划为以中草药业加工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克度规划为以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园区等。这些园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电力资源,形成开发合理有序、规模效益明显、加工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集群。

4.县域经济发展既有政府经济规制更有市场支撑。平塘充分认识到平塘县域经济这匹“小马”拉不动农村经济这辆“大车”,因此市场运作思路十分清晰:一是加强与邻近省份、县市的联系,充分开拓旅游市场。通过区域旅游一体化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共创区域旅游品牌,增强整体竞争能力,以此加快旅游市场化运作进程,使旅游发展由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过渡,实现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坚持走招商引资的路子,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平塘。招商项目突出旅游、工业、农业产业化、重点吸引大型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通过招商引资激活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5年在旅游业的强力带动下,全县招商引进资金15,058万元,同比增长91.3%,财政收入增长16.3%。三是放宽经济性规制,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经营城镇的思路。以经营土地为核心,房地产市场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转变经营方式,对公用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实行有偿转让,实现城镇发展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四是提高农村的市场观念。如新寨村种植业形成规模后,果贱伤农和欺骗客商的问题凸现出来,为解决好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新寨村广泛与新闻媒体合作,加强宣传,引起更多客商的关注。该村2001年在全县成立第一个果蔬协会,把种植户组织起来,建立起“果农+协会+商家”的经营模式,现在常年与协会保持联系的客商有50多个,有效解决了销售难问题。产品远销贵阳和广西、重庆、广东等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周真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彦西

对俄贸易拉动县域经济论文 篇2:

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步入快车道,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用市场化的思路谋划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对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制约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推动牡丹江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近些年来,牡丹江致力于发展县域经济,围绕加快“五城建设”,坚持“四化并举”,强力推进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市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快、质量高、后劲足。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牡丹江地区的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显著差距,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已经成为牡丹江市“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13年以来,牡丹江上下深入落实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积极化解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全国、全省经济弱势复苏的不利影响,全力推进“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国民经济在2012年稳中有进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的发展态势,实现了首季良好开局。2013年一季度省反馈的6项指标中,有5项超过全省平均增速,有4项指标全省居前。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1.1亿元(含绥芬河),同比增长13.3%,总量在全省位列第三;扣除绥芬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2亿元,同比增长4.5%,对全市GDP的贡献1.3%,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18.4%,对全市GDP的贡献55.9%,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84.8亿元,同比增长18.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7.2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3个百分点,对全市GDP的贡献42.8%,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

二、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一)区位比较优越

牡丹江是东北亚陆海联运大通道和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东部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边境线长211公里。境内有G11、G10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通过,开通至韩国首尔、俄罗斯海参崴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三亚等十几条国际国内航线。绥芬河铁路、公路和东宁公路、牡丹江航空港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1 200万吨,过客能力250万人次,绥芬河铁路口岸是全省25个口岸中唯一的铁路口岸,东宁口岸是全省公路口岸中过货量最大的口岸,牡丹江航空港是全省第二大航空港。对俄贸易始终占全省“半壁江山”和全国10%左右,外贸综合竞争力曾列全国第13位,目前牡绥地区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开发开放地区,牡丹江成为中俄地方友好示范城市。

(二)资源相对富集

牡丹江森林覆盖率62.3%,木材年采伐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每年从俄进口木材800万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地板产量约占全国木地板总产量的5%,是“中国国际木业之都”和“中国新兴地板之都”。41种矿产探明储量,原煤、大理石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达31种。水能蕴藏量176万千瓦、可利用风电资源总装机容量500余万千瓦,电力生产企业35家,总装机容量202万千瓦,年发电70亿度以上,是中国北方风电之乡、黑龙江省“北电南输”载能基地。俄远东地区资源丰富,木材、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大量从绥芬河、东宁口岸出口到中国。

(三)生态环境优良

牡丹江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春秋观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旅游、度假和休闲胜地,现已形成“湖、林、雪、边、俗、特、红”等旅游特色。境内有国家5A级景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等著名旅游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批会员城市、第二批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2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四)历史文化悠久

唐朝时期的渤海国曾建都于此。1937年12月建市,1945年8月解放。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地,现有少数民族38个,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全国第二大朝鲜族聚居地。牡丹江文化氛围浓厚,源远流长的莺歌岭、宁古塔文化,恢弘悲壮的革命历史文化,百年对俄交流文化相互交融。

(五)产业基础较好

第一产业有特色。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培育了肉牛、生猪、食用菌、果菜四大主导产业,食用菌产量约占全省的1/2、全国的1/20,是“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全市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种植业面积1/3以上,正在打造“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第二产业有基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0户,形成了装备制造、造纸、化工、能源、木业、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有机食品和节能环保建材六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有规模。接待海外旅游者全省第一,木博会、黑木耳节等国际性展会影响较大,商贸物流可辐射到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吉林省延吉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是全国首批、黑龙江省唯一的“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三、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

近几年,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都迈上了新台阶,但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第一产业独大,二、三产业弱小,农业产业化滞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部分县域还是第一产业在起绝对支撑作用。农业作为零税收、大补贴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二)外贸结构不尽合理

牡丹江外贸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出口产业对资源、环境影响大,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高,外贸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一是对外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不高。牡丹江地区对外经贸合作以贸易为主,对外贸易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体,目前,较低层次的外贸结构已成为牡丹江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二是对外经贸整体拉动作用不大。牡丹江地区进出口加工发展缓慢,产品与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外贸出口缺少产业支撑,对俄贸易始终处于“买全国、卖全国”的低级状态。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口岸与中心城市及内陆县(市)经济关联度不高,区域经济分工不够明确,定位不尽合理。四是内贸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贸业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资源分散,集中度低,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与管理力度不足,建设布局不够合理。

(三)资金制约仍然突出

牡丹江的经济发展主要问题集中在资金上,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已经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提出了金融强市的战略,所以牡丹江大力引进金融人才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担保、典当、小额贷款等融资性公司,但由于本地区大部分资金需求者为中小企业,没有创新的融资理念和机构,很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问题一是人才流失严重。目前牡丹江地区对于金融创新及监管的高端金融人才欠缺,对于已发展的担保、典当、小额贷款等融资性公司也缺乏专业的管理及操作人员。牡丹江的部分优秀人才通过外地求学、高薪聘用等形式流入中心城市,致使牡丹江发展过程中受人才的制约较严重。二是牡丹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牡丹江市场上的融资渠道较单一,大部分是通过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的审批制度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基本上无法通过;所以发展担保公司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的形式会使部分中小企业能够融得一部分资金,但是对于融资风险及操作风险的控制需要专业的金融人才进行管理,而由于金融人才的欠缺,担保公司并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四、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树立“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与自己比、与过去比。我们是发展很快,但横向来比,我们落后了,而且差距很大。特别是对于牡丹江地区来说,不是发展不发展,而是必须跨越式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摒弃一切不适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改革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和旧的工作方式,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二)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市场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巩固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以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核心,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构建现代农业新优势。

1.要壮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沿江农业产业带,打造食用菌、蔬菜、优质米、白瓜籽、肉牛、生猪产业板块,形成“一带六区”特色产业格局。

2.要做大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龙头+基地+农户”之路,让龙头企业成为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的桥梁。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在优质米和食用菌产业实施集体商标冠名,打造著名、驰名品牌。

(三)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

进一步明晰新一轮追赶跨越的发展路径,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大势的现实选择,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际化“四化并举”,着力为“五城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1.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工业裂变升级,打造新型工业化体系,力争2030年前后,与全国同步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要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要促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入融合,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要扩规模,抓大、壮小、扶微同步推进;要转方式,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2.加快城镇化进程。要以建设“区域中心较大城市”为目标,加快全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3%,城镇统筹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要正确认识城镇化,打破二元结构,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同步发展;要借势借力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强化中心城市核心作用;要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增强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和“推力”。

3.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努力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农民增收的样板市。要加快产业化进程,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和种植结构,完善农产品加工体系;要抢抓国家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机遇,抓好水利工程建设;要提升农机化水平,加快发展山区小型、实用型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整合科技政策、资金、项目,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项目。

4.加快国际化进程。要增强机遇意识,加快哈牡绥东产业带和“五个中心”建设;要全面提升商贸服务功能,通过“商贸活”带动“产业兴”;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由夏季旅游向四季旅游发展;要培育外向化特色会展,实现商业化运营,将木博会、黑木耳节等展会打造成品牌;要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

(四)发挥项目的支撑和聚合作用,倾力发展项目经济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就没有后劲。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项目运作来指导经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说,抓住了项目,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1.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要抓住全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机遇,对于传统优势产业,要在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同时,重点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企业裂变升级,整体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生成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项目,扩大我省的经济总量。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牡丹江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也是做大增量、壮大经济总量的潜力所在。只要不影响生态环境,有显著经济效益,不论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要大力引进,以此来保持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直以来牡丹江地区非公经济发展慢、规模小、比重低。但它具有弹性大、适应力强、有活力的优势,是激活存量、做大增量的新主体。要通过实行全民创业,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非公经济比重。要切实解决好中小企业市场融资难、准入门槛高、审批环节慢、服务水平低等问题,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十大重点产业”搞投资、上项目、求发展,努力形成民营大、中、小、微企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五)加快县域间经济的协作发展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县域经济不能受行政区域的限制,画地为牢,而应在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自觉地放在区域经济中来考虑,来发展,努力形成跨县域(或县域间相互协作)的优势产业及优势产业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布局错落有致的区域经济格局。

1.要加快县域间在内外贸上协作发展。全力促进三个互动:一是口岸与内陆互动。增强口岸县(市)的窗口、通道、平台作用,推动口岸功能向内陆延伸,提升内陆县(市)产业外向度。二是境内与境外互动。大力发展境内外双向加工基地,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县域经济新一轮跨越发展。三是贸易与旅游互动。按照“延时、延线、增值、增量、创优”的思路,积极开发新型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实现产业间、区域间融合互动。

2.要加快县域间在一体化上协作发展。各县(市)要自觉地在大牡丹江格局中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在空间上,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形成市县联动互动、配套互补的发展态势。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市县乡村四位一体、场县、局县高度融合的发展态势。

3.要快强县域间在民营化上协作发展。一是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能人创办领办小微企业。二是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小巨人”群体。三是实施做强优势企业工程,打造县(市)型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

4.要加强县域间在融资多元化上协作发展。一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二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区域合作的强大优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三要用好金融资本,做好县级融资平台建设。四要撬动民间资本。

作者:王耀

对俄贸易拉动县域经济论文 篇3: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速,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则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全省整体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县域工业发展缓慢

在2006年的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中,工业仅占25.1%的比重,绝大多数县工业不强,大多数县没有成型的骨干工业企业,还守着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传统工业项目的烂摊子,而且资产大都闲置。1999年以来,大多数县的工业都是负增长。产生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住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改革的良机对老企业进行体制改革。

2.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与发达省份相比,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发展非常落后,主要表现:一是企业经营规模小、从业人员少、层次低。黑龙江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多数集中在商贸服务领域,多数县民营经济中工业企业比重还不到10%,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拉动作用极其有限。二是比重小。黑龙江省大部分县民营经济比重仅为50%左右。

3.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低

黑龙江省除少数县外多数县缺乏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仍然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经济发展格局。有的县虽然也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没有强壮的龙头企业牵动,优势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目前全省70家省级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不到全国重点龙头企业平均销售收入的一半。缺少大型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弱,致使农业产业化不能提档升级,限制了县域农业优势的有效发挥,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4.对外开放度不够,招商引资能力弱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对外开放比较晚,招商引资发展非常缓慢,截至2005年底,全省仍有16个县的进出口额为零,进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有9个县;55个县没有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项目;26个县是利用外资空白县。

究其原因,虽然与自然环境较差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问题,如招商引资组织管理无序,缺乏高质量、专业化的招商队伍,缺少优良、系统的招商项目储备。特别严重的是经济发展环境不好,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部门、企业的诚信度差,没有变政府招商行为为企业招商行为,而是以政府代替企业,效果必然不佳。

二、促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1.积极创造优势

一是要找准自己的局部优势并将其做强,放大局部优势。这样可以弥补自己整体优势的不足,从而实现相对优势。二是要用创新的方法创造优势。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势中既有客观性因素,也有主观性因素。但无论是客观性因素还是主观性因素,都存在一个能够用创新方法获得的问题。不同点在于:客观性因素的创新一般需要支付较大成本。比如,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修建公路,不支付很大成本是根本做不到的。而主观性因素的创新一般不需要支付较大成本。更新理念、创新办公方式、优化社会环境、改善政府服务和制定优惠政策等,都可以创造出新的优势。从不发达地区的现实状况看,应当首先从主观因素切入来创造新的优势。

2.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应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对各级政府工作能力的重大考核指标而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各级政府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对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对于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要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增强审批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特别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各级政府要积极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三是各级政府应集中力量,积极建设功能完备和先进的基础设施环境。资金短缺是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经营城市的全新理念,用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推进城市建设。

3.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各级政府要大力创造有利于民营资本发展的环境。要切实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让它同其他资本平等竞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生产加工、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事业领域,以及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传统农业、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等,实行集约化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出口创汇、劳动密集等类型的民营企业发展。三是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通过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省级财政要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支持其发展,并鼓励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民间融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扩大民营经济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另一方面要组建和完善省、市、县各级政策性担保机构,并增强其担保实力,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保证。

4.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经济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协调,创新机制,创新发展模式。一是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鼓励合作经济组织多样化发展,加速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集中,实现规模经营。二是充分发挥县和垦区、森工林区、油田、矿区各自的优势,推动县与各方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努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相互带动、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三是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准确定位,使“特色”产业化。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防止“多、小、散、乱”,搞一村一品、一村一业,逐步形成优势,产生更大的效益。

5.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

一是确立主导产业,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相关的辅助性产业,建立以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多门类产业和谐互动、相得益彰的产业链条。这就要求通过重组、兼并、联合等手段,培植起一批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增强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注重工业产业的结构优化。要积极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同时要主动承接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建设初级产品加工和辅助产品生产基础,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三是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和发展基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提高引资的质量;要依托黑龙江省对俄的区位优势,扩大对俄的资源开发和加工领域的投资。四是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要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五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应以园区为载体,将工业企业集中起来,既可以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职工)

(本文责任编辑 赵端)

作者:王宪章 王 迟

上一篇: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论文下一篇:网络安全方法软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