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开发物流运输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文章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的立体教学模式,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不同模块的具体应用。该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对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慕课开发物流运输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慕课开发物流运输管理论文 篇1:

“慕课”推动下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慕课”化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改革趋势。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分析了实施“慕课”化教育改革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学習效果评价以及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方面的困难,并提出了建立“慕课”教学团队,打造优质课程资源、“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多元化学习效果评价体系、营造自主学习的校园氛围等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慕课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课题类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基于“慕课”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课题编号:CCIT201506010。

一、引言

慕课是MOOCs(MassiveOpenOnline Courses)的音译,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2008年Dave Cormier 与Bryan Alexander两位教授提出“慕课”的概念以来得到迅速发展。

复旦大学认为慕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成效,重点是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与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而非做大学不擅长的市场与平台。”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物流运输管理》慕课资源开发与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的汝宜红教授在“中国慕课大学”平台上开设了《物流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杜会敏认为“慕课”可以推进物流专业教学改革。

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基于“慕课”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二、实施“慕课”存在的困难分析

(1)基于“慕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慕课”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不是把简单的把原来的教学材料放到网上,而是要利用网络整合教学资源,重新划分和描述每门课程的知识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每次课程时间一般控制在5—15分钟适宜,知识点应小而且独立。

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设计、知识点如何重新划分和描述、高质量且符合教学内容视频的录制都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这是“慕课”化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2)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设计

采用“慕课”化教学后,如何公平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取决于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用合适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与学生角色的重新定位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或案例教学,但仍然是以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

“慕课”浪潮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慕课”资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就像是“导演”,以学生为中心,编排好每次课的“剧本”,好的“剧本”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也应该转变“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的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但是传统的被动学习观念已经养成,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

三、“慕课”推动下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

(1)建立“慕课”教学团队,打造优质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主要由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类构成。实践课更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笔者认为不适合采用“慕课”形式教学,理论课更适合“慕课”教学方式。

“慕课”资源的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合专任教师自身研究方向,组建课程团队,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重修划分和描绘课程知识点,教学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师资的培养和建设是完成以上几点的保证,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要紧跟“慕课”建设的需求。教师应定期主动参加培训和学习,同时,高职院校也应提供多渠道学习平台,并建立长效机制鼓励教师学习与自我提升。

(2)“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慕课”有其自身的局限,如果课程完全实行网络教学则很难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采用“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可以同时发挥“慕课”和课堂教学的优点。

找到“慕课”与“翻转课堂”的一个平衡点,学生线上完成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教师线下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对学生自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实现线上线下“双互动”。

(3)多元化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以往的学习效果评价一般都采用教师评价。“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后,应该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同时应该合理地配上学习效果分数和线下考核成绩分数比例。

(4)营造自主学习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进“慕课”校园氛围,宣传“慕课”化学习的目的和优点,让“慕课”成为一种常态化学习方式。

四、结语

“慕课”在全球以及中国高校的迅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面对“慕课”浪潮,政府应出台相关规范,促进其在我国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更应主动参与,打造自己的品牌课程,同时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在参与“慕课”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丁丽,闫灿.网络课程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成人教育[J].2014(7)

[2]杜会敏,董淑华.由慕课引发的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36)

[3]孙一耕,张停.“慕课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5(1)

作者:卞璐

慕课开发物流运输管理论文 篇2:

“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在物流运输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文章提出并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的立体教学模式,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不同模块的具体应用。该模式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对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 慕课 VR技术 教学模式

相关概念及研究概述

翻转课堂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aureen在论述“经济学入门”课程时提出的一种课堂转变的思想[1]。Jonathan教授等人指出,翻转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一种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随着概念的普及,翻转课堂更多地被用于教学实践,Salman Khan通过将教学视频上传至YouTube网站,创办了可汗学院。Jeremy Strayer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教学管理系统用于课外学生自学,课堂上学生利用Blackboard课程交互系统参与项目工作。

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型在线课程。2008年,George Siemens与Stephen Downes开设了“关联主义与知识关联”网络课程。Dave Comier根据该课程创立了MOOC术语,他认为MOOC是一种将分散的学习者与课程资源聚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通过共同话题讨论联系在一起。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Sebastian Thrun和Peter Norvig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随后创办了在线课程平台Udacity。慕课具有规模大、交互性强的特点,能够实现师生互评、在线测验和讨论。

VR技术是借助于仿真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计算、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及硬件设备,构建虚拟环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自然方式与之进行交互完成一定的任务与操作。VR技术最早被用于教育领域是1992年东卡罗琳娜大学构建的“VR技术与教育实验室”,用于研究VR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994年,华盛顿大学和西屋科学基金会发起了一项基于三维动画虚拟现实教学服务的流动项目。诺丁汉大学设立了VIRART项目,用于探索互动式桌面虚拟现实系统。

尽管各国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仅限于在各自领域进行开发和探索,将翻转课堂、慕课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教学模式可分为两个模块:前期设计模块和教学应用模块。其中,教学应用模块按照翻转课堂的思想,可分为课前理论学习和课内实践子模块。

1.前期设计模块

(1)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筛选

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筛选。本文参考肯普模式①,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对象特征、教学资源以及预期效果四个因素来进行设计,针对课程划分项目,在每一项目下分别划分理论目标和实践目标。

(2)制作和上传慕课视频

根据理论目标设计制作慕课视频,在制作视频之前首先要设计视频脚本,包括名称、课程目标、知识点、教学类型、学习对象和设计思路等,对包含内容进行分配和重难点的提炼,设置习题和考核标准。视频制作软件可采用Camtasia Studio。其次上传慕课视频,目前可利用的资源有MOOC中国、慕课网、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功能包括课程导入导出、互动参与、习题、考核评价及发放证书等,同时方便进行更新、管理和维护。

(3)VR技术的架构与设计

根据实践目标进行VR架构与设计。VR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硬件有数据手套、数据头盔、空间跟踪器、声音合成设备以及计算机等,软件包括与硬件设备相配套的MR工具箱、WTK系统、Vega、Java3D、Virtools[2]、cool3D[3]等。虚拟情境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其操作步骤、操作环境、信息显示等细节要尽可能贴近真实的作业状态,最好以真实的企业、车间作为设计原型。

2.教学应用模块

(1)课前理论学习子模块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视频中的习题,针对一些知识难点和重点参与话题讨论,将遗留问题进行总结以备上课讨论。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网络反馈数据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知识点进行记录,进行学生评价等。

(2)课内实践子模块

课内实践模块主要分为课堂讨论、情境演练和项目总结三个方面。课堂讨论是翻转课堂必要环节,根据讨论情况,带着问题进行虚拟现实系统的情境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多角色互动,共同合作完成一个任务或环节,教师也可通过设置突发情境来考验学生熟练程度和应变能力。针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讨论和总结。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1.前期设计

按照肯普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从四个因素对物流运输管理课程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对课程的具体项目内容进行分类和筛选,如表2所示。

目前,国内有名的慕课网站尚无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在线课程,作为任课教师团队应当积极申报,增加对该课程优秀教学资源的开发,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校应当将慕课网络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体系。虚拟系统的设计和研发环节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设备,考虑到建模的难度,学校可采用与专业VR软件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仿真平台。

2.教学应用

学生需要提前在慕课网站申请注册课程,网络课程开课后学生通过自学以测验成绩,获得网站提供的结业证书,并以此向学校换取网络课程学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模拟演练。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的运输作业流程教学为例,传统的实训软件虽然也向学生展示了整个作业流程,但是仅依靠简单的操作,学生很难对整个过程有立体的认知。在VR环境下,学生可以清楚看到整个流程,并且对各环节进行操作,通过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进行互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各项技能。

结 语

本文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慕课+VR技术”的教学模式,并以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不同模块在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该模式的构建,以期能够为物流运输管理课程的应用提供指导,同时作为一種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期望能为其他职业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注释:

①肯普模式,1997年由J.E.Kemp提出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基本理念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连接。

参考文献:

[1]Maureen J.Lage,Glenn J.Platt,and Michael 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30-43.

[2]赵卿:《基于VR的GPS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09,第48-49页。

[3]张佳、黎敏谦、李振杰、李伟:《VR技术在实战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年第12期,第172-174页。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陕西西安

作者:高怡

慕课开发物流运输管理论文 篇3:

基于1+X证书制度的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对我国物流人才及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其应用优势,并立足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从“育”“训”“评”三个方面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现代化的多元成长培养体系,为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职业院校;培养质量

本文索引:杜洪丽.<标题>[J].商展经济,2021(24):-082.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4.26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商行业的发展,继而带动了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无缝衔接,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实施1+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他们更好融入社会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筑牢基础,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1 1+X證书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针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旨在解决一些体制机制难题,使职业教育能够突破发展。简单来说,“1”可看作学历证书,代表着学校教育人才质量的全面反映,而“X”则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社会成员、毕业生等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考核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1]。自1+X证书制度推行之后,职业院校成为实施主体,学生相较之前得到更好地培养,朝着一专多强方向发展。1+X证书制度下,学校鼓励学生“多考证”,要求他们在获取学历整数的基础上多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一方面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借助考证这一途径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创业本领,从而达到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目的[2]。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以及各行业都比较认可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些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所以基于1+X证书制度培养电商物流专业的人才对学校对学生都有重要意义。

2 1+X证书制度的应用优势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中几乎不占优势,再加上他们自制力、学习能力偏低,很多学生甚至存在认知偏差,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往往敷衍了事,陷入恶性循环。应用1+X证书制度,学生有方向、有动力,积极参与相关的考核与培训活动中,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回报,这对他们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从而激发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3]。此外,1+X证书制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用于检验理论,而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实现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效化。

第二,将1+X证书制度运用到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首先,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且专业理论知识守旧,甚至与社会脱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后很难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最终难以实现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无缝衔接,这不利于学生就业发展。但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全面性,学生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其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4]。一般来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具有很强的实效性,通俗来说,考取证书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时效性,每年的考试内容都围绕最新的社会情况进行创新、改革,所以有助于学生学到最新的理论知识,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学方面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1+X证书制度在社会与学校之间架起了“桥梁”,一端连接就业,另一端连接学习。在“1”的驱动下,学生需要学好理论知识,而在“X”的驱动下,需要积极锻炼其自身职业技能。总而言之,基于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的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优势有一定的意义,使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获得稳定、持久发展。

第三,有助于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而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产教融合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的最终指向制定教学计划,展开人才培养工作,重视并强化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物流专业素养[5]。1+X证书制度下,学校在设计教学实践项目、设定教学标准以及设置教学课程等方面都与实际应用对接,鼓励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这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对于构建“双师型”队伍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具备更多去企业中顶岗实习的机会,这对他们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提升有重要意义。

3 1+X证书制度下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协同育人、校企合作、需求导向的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选择。现下很多职业院校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设施智能化、服务多样化、产品多元化、市场精细化的现代电商物流企业以及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对校企合作班学生以及对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现代社会的电商物流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熟练操作系统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复合型技能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不再是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就可以,所以职业院校需要针对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审视,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人才培养新思路。在1+X证书制度下,应根据现代电商物流专业特点建立集“育、训、评”为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6]。

3.1 育——加强理论教学

1+X证书制度,教师应依据“贴近标准、贴合岗位、贴近企业”的要求调整、优化、重构电商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针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具体来说,对电商物流专业原有课程体系以及有关内容进行重组,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开发与专业技术能力相关的课程资源并应用,同时考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以及岗位特点等要素,以此为载体划分电商物流能力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制定难易程度不一的教学内容,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螺旋式上升教学方法[7]。

对岗位群进行调查,根据电商物流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电商物流職业标准确定岗位任务,通过对往届学生从事相关职业后的反馈结果,深度分析电商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工作特点及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将典型、重要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及核心技能分析归纳,以此为依据确定电商物流专业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实现他们走出校门口与企业、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使电商物流专业课程知识具有先进性、时效性、全面性,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顺利进入企业并用最快的速度适应岗位、融入企业。

学校应以电商物流岗位群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电商物流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有效建设课程是推动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在建设电商物流专业的过程中,主要围绕采购、运输、仓储与配送等核心课程进行建设,通过项目化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在课程授课环节,教师应当以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知识等内容为切入点,科学整合职业院校以及电商物流企业的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更多企业真实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模拟职场工作情景,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8]。除此之外,当前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挖掘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并建立涵盖学历教育与多维职业培训的学习资源库,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3.2 训——优化实训教学

1+X证书制度推行背景下,职业院校电商物流专业教学除了丰富教学内容并加强理论教学,还要结合实际需求细化、明确实训内容,不断扩大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建立电商物流专业的实训资源,以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电商物流专业教学中,实训十分重要,它是学生获取专业技能的关键,通过实训,学生对工作环境、岗位要求、行业特点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均得到培养,从而保证毕业后能够及时、有效适应岗位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融入企业。“X”证书的获得主要依赖实操形式,它包含线上、线下两部分考核,主要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备操作能力、分析与抉择能力等,尤其是设备操作,这些设备包含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手持终端、货架、电子拣选系统、叉车、手动液压搬运车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以《运输管理》为例,在实训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第三方物流经营沙盘操作,包括开发市场、制定最优运输方案、选择运输线路、产品竞标等模拟操作。然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除了需要,明确运输路线的选择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业务操作流程外,还要掌握很多实操性内容,比如运输车辆装卸车中怎样装配载才能提高载货量,对于航空运输发件中不同线路编码如何使用对应的车标号以及同城运输背景下不同操作方式等。1+X证书制度推行背景下,教师在实训内容的设计及实施环节还要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细化和扩充,将这些内容贯彻落实到实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评——完善教学评价

1+X证书制度实施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考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以教师除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还要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改变考核指标缺乏动态性、系统性、科学性及考核方式单一的现状,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与岗位工作特点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基于原本理论知识教学基础上依据实施方案设计、教学视频设计、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等制定基于职业能力之上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人才质量评价既要重视“应知”层面内容的考核如电商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针对“应会”层面的知识与技能加以考核,依据电商物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考核分成理论、实践两部分。以《运输管理》为例,对于理论部分的考查包括各种运输方式费用计算、运输业务组织流程等,实践部分则要求学生结合情境设计最优的运输计划、运输路线,根据运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针对大件货物制定最优的运输方案等,并且在实际考核中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实践成绩比重。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学校、企业、物流行业协会等纳入评价主体中,从而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1+X证书制度下的电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职业院校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断反思、总结、优化,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电商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炜文.关于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以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为例[J].经济师,2020(5):239-240.

贺维英.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1+X证书制度实施探讨:以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6):50-52.

卢志财.1+X证书制度试点视角下物流管理技能人才培养与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20(10):122-124.

王桂姣.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以武汉市财政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47-49.

陈立辉.1+X证书制度下中职物流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究[J].科普童话,2020(17):17.

朱燕萍.中职物流专业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方法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9):33-34.

钟莹.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中职物流人才培养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2021(16):63-64.

蒋娟,谈梦.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9):53-54.

课题来源: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1002)。

作者:杜洪丽

上一篇:基本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