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央行采购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存在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绩效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采购计划、采购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 篇1: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集中采购是一项阳光工程。本文结合央行集中采购工作实际,分析具体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关键词】集中采购 信息 资金效益

基层人民银行自2004年正式推行集中采购以来,采购规模逐步扩大,采购范围逐渐拓宽,采购方式灵活多样。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反腐倡廉方面效果显著。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采购人员不足,业务技能有待提高

基层行能按照有关要求成立采购管理委员会,建立评审专业人员库,从相关部门抽取评标人员公开评标,内审、监察部门参与监督,但目前从事集中采购工作的人员不足,而且对需采购物品的性能、技术指标、功能等不熟悉,对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务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甚少。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采购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二)采购管理中信息化程度不高

集中采购制度对集中采购的方式、程序和内部控制等都有严密的规定,要达到符合制度规定的流程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各类招投标会议和评标资料,组织协调评审人员、监督人员、档案保管人员的工作。由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因素的制约,基层人民银行人员少、工作量大,而大量的采购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人工协调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信息化程度不高,难免发生项目堆积、拖延的问题,导致采购效率低下,周期过长。

(三)集中采购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按照人总行《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集中采购的范围包括货物、工程、服务和其他四大类,方式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五种,采购范围涵盖了固定资产购置、安全防护设施等各主要办公业务事项。多数基层央行在实际操作中.未全部纳入集中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的运用也很单一。各行缺乏相互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和信息共享,未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机构数量多、信息化程度高的特点,集中采购资金和工作效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未建立集中采购资金效益评价体系,集中采购效果不易确定

当前,基层人行虽然在集中采购方面制定了各自的操作规程,但是,由于集中采购项目的多样性,使得操作规程难以涵盖全部采购事项。导致基层央行在组织实施集中采购时,大多注重了集中采购事项的过程和结果,而对集中采购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却是空白,很少制定出资金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造成集中采购实施结果无法准确判定。

二、改进集中采购工作的思考

(一)加强培训,提高采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注重对《政府采购法》、《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制度的学习,加大对法律法规、有关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力度;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一是要加强对评标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包括在专业技术水平、所属行业发展及市场状况的了解程度,评标过程的公正性、责任心、职业操守、谈判技巧、策略等。二是要提高采购人员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三是要提高内审、监察人员的综合能力,强化对采购全过程的监督。

(二)加快采购工作信息化建设,推行集中采购管理信息系统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现行采购管理模式,使得各环节操作步骤烦琐,耗费时间、人力,影响了采购效率。在采购活动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通过网络系统使管理委员会、会计财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各业务科室及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采购各流程都通过网络完成,既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又节省采购操作过程中的时间,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采购专业平台,可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供应商的选择范围,解决边远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供应商选择面狭窄的弊端,真正体现信息化的优势。

(三)加大集中采购的宣传教育,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一方面普及集中采购的规章制度,使基层行认识到,人民银行的集中采购,是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集中采购的优越性,把本单位的大宗采购自觉纳入到集中采购的范围。人民银行要建立集中采購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和采购工作经验交流,特别要把各地集中采购范围内的物品、工程和服务的价格在内部公布,使基层行在具体实施时有明确的参照,减少集中采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效益。

(四)强化监督指导,促进集中采购工作的规范

由于基层行受人员因素制约,采购工作人员难以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事采购工作,加之采购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采购的效益和运作质量。建议加大对基层行采购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基层行集中采购工作的规范。另外,要建立集中采购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每一项集中采购项目从本单位历史价格、质量等方面进行纵向对比的同时,与其他行同一采购项目在相近时间内进行横向对比,只有进行了纵横两个对比后,才能对集中采购项目的效益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丽琴.基层行集中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 2010,第11期.

[2]向明贵.基层央行集中采购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金融经济,2010,第12期.

作者简介:张拽燕(1978-),女,山西晋城人,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张拽燕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 篇2:

基层央行采购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央行采购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存在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绩效有待提高等问题,并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采购计划、采购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对策

2015年,人民银行总行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的通知》(银办发〔2015〕93号)(以下简称《通知》),对人民银行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总行采购项目范围,提高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增加了零星采购模式,赋予了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基层央行”)更多的采购自主权。随着人民银行采购自主权的进一步下放,基层央行采购管理情况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基层央行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民银行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其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内的项目,实行集中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实行分散采购;属于集中采购目录之外,单项或批量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项目、60万元以下的工程项目,实行零星采购。总体来看,三种模式并存的采购方式既能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能实时满足基层央行履职过程中的临时性、紧急性采购需求。对部分分支机构采购数据统计发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成为基层央行日常采购的重要模式。然而,基层央行一直以来采购总量小,管理经验少,加之高素质人才基本专注业务工作,采购工作易被忽视,造成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不善,影响其资金使用效率和日常履职。从实际工作来看,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主要存在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绩效有待提高等三方面问题。

1.分散和零星采购组织管理不到位。一直以来,基层央行都比较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均成立了集中采购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集中采购操作规程和内部约束机制,从组织和制度上强化集中采购管理。然而,针对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未专门管理和规范,有些在相关制度文件中规定参照集中采购进行管理,但实际工作大多未执行。

2.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基层行存在未按规定程序开展集中采购,先采购后立项、采购合同未经审核或要素不全、未履行验收手续、未按合同条款付款或未留足保证金、无采购相关档案资料等程序不规范问题时有发现,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和资金风险。

3.采购管理绩效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基层央行采购管理工作仍然不够到位,特别是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采购管理绩效有待提高。一是经济性方面,主要表现为资金节约率不高。二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都能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但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资金节约率不高,经济性不够。

二、原因分析

1.制度建设不完善。作为管理依据,制度是基层央行加强采购组织管理的重要保证。特别是2015年《通知》下发以来,零星采购成为与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并行的采购模式之一,但各级行基本未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因此,基层央行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基本处于无制度可依的状态,造成其组织管理不到位。

2.制度执行不严格。对于基层央行来说,集中采购制度和程序已较为健全,但是大部分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仍时有发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制度执行不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部分采购人员制度执行意识不强,有的认为集中采购就是单纯的买东西,仍按过去的老做法、老习惯办事;有的认为现行制度规定的采购程序较繁复,有些采购没有必要完全按程序进行;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按程序或某些环节不按程序采购也不会有问题或风险,不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相关管理制度,忽略集中采购应履行的各项程序,造成集中采购程序不规范。

3.采购计划不科学。采购计划是基层央行根据日常履职需要编制的年度采购计划,是其有序、有效采购的基本前提。目前,部分基层央行采购绩效不达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一是需求部门计划意识不强。有些需求部门无需求时完全不关心采购计划制定相关工作,有需求时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提交采购需求,对本部门采购需求预测能力不足。二是计划编制部门未切实履行前期调查和审核职责。有的计划编制部门未进行前期市场调研,未充分了解相关物资或服务的市场行情,导致采购计划与市场脱节;对于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计划编制部门未按规定严格进行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核,导致采购计划缺乏可操作性。三是计划编制部门与需求部门沟通不充分。大部分基层央行都是由编制部门根据往年的数据和经验编制年度采购计划,极少与需求部门进行沟通或沟通不充分,导致采购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影响其采购绩效。

4.采购队伍不专业。自2004年人民银行系统实施集中采购工作以来,基层央行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集中采购管理机构,但是人员队伍配备却一直滞后,尤其地市及以下分支机构。一是采购管理岗位一般由会计财务部门人员兼任,采购相关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边干边学,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二是采购评审人员从本级行具有中级职称的各业务部门人员中选定,大多未参加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评审知识。三是基层央行高素质人才基本都在业务部门,采购管理及评审人员多为兼职,经常出现临时变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购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相关建议

1.完善规章制度,严格采购工作程序。一是按照“内部控制优先”原则,加强采购制度建设,及时制定或更新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及工作职责,制定采购标准,细化操作流程,确保分散采购和零星采购有章可循。二是采购管理者和执行者要根据各类采购范围、标准和要求,准确选择采购模式和方式,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确保采购项目的立项、组织、合同签订、采购验收、付款结算等程序落实到位,提高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水平。

2.搭建信息平台,优化采购计划管理。一方面,依托政府和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的产品信息、市场行情、供应商资讯、项目招投标等对外信息渠道,扩大采购信息收集与发布途径,提高采购透明度,使广大供应商平等获取采购信息,参与竞争,防止暗箱操作;另一方面,搭建采购实时监测平台,加强与各需求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采购需求、项目完成进度、产品运行状况、采购后续跟踪等信息数据库,为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提高基层央行采购计划的科学性。

3.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一是合理分配现有机构和人员,尽量设置专门采购管理机构和专职采购管理人员,优化采购人员结构,确保采购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加大培训辅导力度,提高采购人员素质。针对采购管理人员,组织开展采购相关法规政策学习,及时更新采购管理理念和标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针对采购执行人员,适时地开展采购程序、要求培训,纠正其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制度执行意识,规范采购操作流程;针对采购评审人员,有计划地开展采购评审标准、要求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构建评价体系,强化采购监督管理。建议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合规性与效益性相结合”为原则,从上至下建立采购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基层央行采购项目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绩效考评促进基层央行采购工作规范化、阳光化。同时,切实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优秀的采购项目,采取增加信用评分等方式给予适当激励;对于绩效评价不高的项目,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警示;对于存在不良采购行为的机构或个人,坚决依法取消其招投标资格。另外,主管和监督部门要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加强督查与指导,杜绝基层央行采购管理上的盲区、监督上的真空。

参考文献:

[1]牛锐.对加强人民银行集中采购预算管理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0(9).

[2]唐昌月.加强对分散采购监督管理 提高采购效率[J].《中国政府采购》,2005(12).

[3]李伟.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 2016(1).

作者简介:

高培英(1964—),女,湖南长沙,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会计师,内部审计。

作者:高培英

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论文 篇3:

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运用的实践与思考

一、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运用的现状

(一)按需求层级分类运用

1.上级行:年度会计财务收支预算、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发行基金投放回笼计划、集中采购计划、国库会计月计表、年度国库会计决算报表、地方国库收支分析报告等。

2.本行领导:财务开支情况、会计决算报表、国库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等。

3.本行内设机构:发行基金投放回笼情况、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情况、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货币信贷与统计部门);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开支情况、基建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固定资产清查报告(办公室);季度工会经费计提情况、招待费开支情况(工会)。

4.辖内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含备付金)账户余额、现金投放计划核准表。

5.当地财税部门:地方国库收支分析报告。

(二)按影响领域分类运用

1.宏观领域:指反映辖内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金融经济运行情况的信息资源,包括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及财政性存款缴存情况和发行基金投放回笼情况。

2.中观领域:指反映支行一定时期会计财务情况的信息资源,包括支行运转费用开支情况、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3.微观领域:指职工个人财务信息,如工资、代扣代缴税费情况。

(三)按具体用途分类运用

1.年度综合信息:财务收支预算、会计决算报表、国库决算报表、各类工作总结。

2.实施操作信息:会计财务规章制度、会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辅导报告、固定资产清查报告。

3.阶段性信息:费用开支情况、国库收支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4.上报待批类信息:呈上级行经费申请报告、提交会议研究议题。

二、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运用的缺陷

基层央行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具有专业性、基础性、社会性以及网络化的特点,从内到外、自上而下对会计信息资源都有较高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央行会计部门对会计信息资源的运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会计信息资源没有规范、系统、科学的管理,大量的会计信息资源被忽略、被闲置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

(一)领域不宽

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包括基层央行实施宏观调控执行货币政策、金融机构参与支付清算、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发行基金投放回笼等资金活动的大量基础性数据资料,运用领域很广。但目前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绝大部分主要运用于上级行主管部门及本支行业务工作,向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很少,只有国库预算收支及账户存款余额等信息,与基层央行在地方的角色很不相称。

(二)载体不多

会计信息由数据、载体和传递等基本要素构成,会计信息的运用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才能传递给使用者。在实际运用中,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主要以报表及简单的文字材料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其中又以格式化的报表居多,经过深度加工的载体很少,综合性的调研分析类信息基本没有,难以适应社会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三)绩效不优

会计信息来源于物资运动和资金运动,同时又作用于物资运动和资金运动,通过这种反作用力促进物资运动和资金运动在正常轨道运行,最终体现会计反映、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多运用于常规业务处理,按上级行的要求按部就班,存在滞后反映和被动反映的问题,参与决策无所作为,参与监督流于形式,在服务宏观调控、促进内部管理和金融经济安全运行等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三、影响基层央行会计信息资源运用的因素分析

(一)观念因素

基层央行不少会计人员传统的会计观念根深蒂固,对信息资源运用的认识有差距,认为会计就会计核算,在工作中满足于账平表对、不出差错,向上级或领导报送会计报表和提供有关资料就算完成任务,根本没有运用会计信息资源的意识,结果造成会计信息资源开发不足、运用领域狭窄,大量的信息传递不及时,得不到有效运用。

(二)人力因素

由于基层央行目前人员少、年龄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仅限于业务核算、账平表对,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很低,无法进行信息的深度加工,对未来会计活动缺乏有效的预测、决策和规划,从而形成了会计信息的历史性与决策活动未来性之间不对称,导致会计信息的含量不足,信息质量难提高,难以为上级行及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谋服务。

(三)体制因素

由于会计信息生成所依赖的相关制度、准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现行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造成基层央行财务预算收支信息出现偏差,如招待费等部分公用支出项目信息失真,导致上级行年度预算编制不准确。

(四)管理因素

随着支付系统的推广应用,央行县级机构会计核算业务上收,实行集中核算后,县级机构成了一个核算终端,月度没有报表,年终决算也只有损益表和固定资产表,连业务状况报告表、资产负债表都没有,造成会计信息不全。

四、开发运用基层央行会计资源的构想

(一)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观念已不合时宜,会计必须由着重于会计核算的传统会计向着重于会计管理、参与管理、服务决策的管理型会计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善于运用发挥会计信息资源的作用。简单向上级或单位领导传递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已远远不够,难以发挥基层会计信息资源的应有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资源。央行会计信息作经济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当前,要树立新的会计信息观。在完成核算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信息资源在内控内管、宏观调控决策中的作用,扭转单独地核算局限于提供简单会计信息而不参与管理、决策的倾向。

(二)拓宽会计信息来源渠道

近年来,基层央行履职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央行在促进地方金融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会计信息供给产生了新的不同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信息的供给必须“扩容”,同时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支付系统的推广应用,也给央行会计信息的“扩容”创造了条件。一是恢复县级支行资产负债表、业务状况报告表等报表,完善现有的报表体系。二是以金融机构出入库、库存现金及清算准备金的动态数据为基础,建立金融机构支付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采集银行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支付工具推广运用数据,建立支付工具监测体系。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决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基层央行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与否,与央行宏观调控决策目标的实现和整个决策的成败休戚相关,与支行内部管理效率的高低休戚相关。目前基层央行要加快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一是强化会计核算和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及时准确地生产会计信息;二是建议改进央行财务管理体制,同时会计部门要增强抗干扰能力,努力克服会计信息的客观偏差;三是加快提升会计人员素质,适应管理需求,提高信息深加工的能力。

(四)拓展会计信息运用领域

基层央行会计核算体系通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贮存了丰富的会计信息,有反映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有反映支付体系运转情况的信息,还有反映支行财务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源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政策在辖内能否顺利传导实施、关系到金融体系能否安全运行、也关系到内控内管是否稳健有效。围绕薄弱环节,目前可侧重四个方面拓展信息运用领域:一是面向政府部门,以简报的形式提供财政收支执行、财政性存款的动态信息;二是面向金融机构,依托网络建立支付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三是面向上级行,以调研分析报告的形式反馈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情况的信息;四是面向支行,通过职代会、行务公开栏、局域网适时提供财务指标及支出进度等会计信息。

作者:朱建萍

上一篇:管理服务工作留守儿童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