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中医医学论文

2022-05-01

好消息:蜂蜜有助于杀死皮肤细菌荷兰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证明,外用蜂蜜可以杀死在试管中培育的能够抵御抗生素的细菌,并可阻止这些细菌在健康人的皮肤上繁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中医医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中医医学论文 篇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近10年内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行回顾,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研究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体质 辨证分型

ABSTRACT The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 of TCM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find a new way in pursuing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KEY WORDS primary osteoporosis;constitution of TCM;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其发病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健康,在社区开展骨质疏松防治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至关密切。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主要特色。根据骨质疏松症的体质类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彻其中,是提高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效果的最佳途径。本文将近年来骨质疏松症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中医体质学说

古代中医体质学说

传统医学中最早出现体质概念的著作为《黄帝内经》,最经典的论述莫过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人分为25种体质。《黄帝内经》中还有许多通过体质学说论及人体发病机制的条文,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论及体质者,如“强人”、“羸人”、“虚弱家”、“阳气重”、“酒客”、“尊容人”等,用来形容其体质强弱或病理表现,用于指导用药及其剂量。

最早提出“体质”一词者,据黄满玉等[2]考证为张介宾,现于《景岳全书》中。自汉以来直至民国时期,后世医家对体质学说的表述不断补充完善,但大都集中于病因、病机的探讨,或趋向于指导辨证论治,未有专著问世[3]。

古代医家的体质学说,有很深的底蕴,值得今人学习与借鉴,但想满足今人今时讲求量化标化、便于重复和推广之研究要求与现状,显然是很困难的,由此,催发体质学专著的诞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现代中医体质学说

20世纪70年代,以王琦等[4]为代表,明确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体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 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医体质的研究非常多,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证”是一个病理名词,与体质有所联系,但却不同[5]。匡调元认为,体质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的影响因素作用在生长、衰老的生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证”则是由致病因子作用于现有体质而形成的临床类型。

此后,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一个专门学科不断发展,其核心的体质分类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魏蓓蓓等[6]认为体质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王琦的七分法与匡调元的六分法。其实早在2005年,王琦[7]就已提出9种体质的分类方法,在七分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气郁质与特禀质,并于次年发表了其体质量表的研究及编制方法[8]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根据王琦的九分法发布了正式标准,9种体质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至此,中医体质学说的分类方法有据可依。

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

理论研究

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理论研究多基于古中医“骨萎”、“骨痹”、“骨枯”、“骨极”等病的病因病机,现代研究多认为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以虚为本,间夹气滞血瘀。郭帮富等[9]认为其辨证分型的判定指标均为不可量化的软指标,缺乏标准,使得各自间的研究结果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徐佳琴等[10]的研究也显示了同样的问题,即本病的临床研究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

娄志杰等[11]根据对历代中医文献的研究,将其分型为肾虚、脾虚、肝郁、淤血这4型,比较简洁。施杞等[1]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骨质疏松症这一节的论述中说“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根据其肾虚精亏,滞阻经络,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将其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这4类,比较中肯。

病例调查研究

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少见,方朝晖等[12]于5家医院以收治患者的形式收集了1 000例骨质疏松症病例,采用“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及“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参照《老年病临床指导原则》计分法,结果发现证候发生概率依次为淤血阻络、脾肾阳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其辨证分型参考了几个标准,但只是用来计分,证型分类仍是使用已有的标准,在其框架下研究证型的分布特点,这种研究方法可能会导致研究结果偏颇。胡志俊等[13]的研究方法与方朝晖等如出一辙,对198例样本分析发现证候发生概率依次为肾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淤血阻络,结论却截然不同。葛继荣等[14]使用证型叠加的方式研究证型分布特点,盛彤[15]将主要症状分布列出,辨证标准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两者的研究均有一定新意,但却仍摆脱不了先定证型再研究证型分布的方法,辨证分型的准确性打了折扣。使用此种方法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还有很多,辨证分型标准一般均使用学界资深研究者制定的既有标准,但这些标准的研究也缺乏量化、标准化指标,因此得出结论不一。

又有专门调查虚证证型的研究,如詹红生等[16]发现在虚证中单纯肾虚证的比例最高,以肾气虚与肾阴虚的亚型所占比例较高。张俐等[17]将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虚证患者辨证为肾阳虚、肾阴虚及非肾虚这3型,结合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密切联系。虽然两者的研究点只重于虚证,但正因为研究点有所侧重,分析的指标却相对全面,得出的结果比较令人信服。

聚类分析

黄宏兴等[18]对464例患者纳入骨质疏松症的47条望闻问切四诊条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这4型时分散性最好,证型分布清晰。孙江波等[19]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骨质疏松症的病位进行定位,结果显示五脏病位以肾为主,涉及肝、脾。谢雁鸣等[20]对519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为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聚类分析通过将数据按照内在规律及性质的远近将数据分为若干类别,以使各类别内数据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差异尽可能大,缩小主观误差,具有更强的客观性。

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

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韩丽萍等[21]在理论层面对骨质疏松症与体质之间演变关系进行了探索,认为6种体质因骨质疏松症肾虚为本的特点会呈现出不同的骨质疏松症证候群。金珉延等[22]亦从理论角度对其证候及体质进行分析,认为气虚、精亏、阴虚、阳虚、血瘀与骨质疏松症关系更加密切。孙益等[23]对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与100例同年龄段普通人的体质分布对照研究发现,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早期气虚质分布增加,晚期以阴虚、瘀血质分布增加,与中医理论研究相一致。姜博等[24]通过对401例骨质疏松患者与401例对照组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以平和质为参照,5种偏颇体质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肖明霞等[25]通过对各民族共34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证型分布研究,发现以肾虚血瘀患者为多。

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蔡亮等[26]收集门诊、住院及体检人员样本133例,并对骨质疏松程度、体质辨识分类与辨证分型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老年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居多,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血亏虚与肝肾阴虚居多,两者呈正相关。刘雷等[27]对300例患者进行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研究发现,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与气虚质最多见,分型则以脾胃气虚与肝肾阴虚多见,两者有相关性。其余类似研究结果相似,得出结论均为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高。基于这种结果,庞向华等[38]通过对4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分析,认为体质可能是导致证型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干预及调整偏颇体质来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结语

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间的文献发现,体质学说、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研究百花齐放,方法众多,但大都是凭借古籍、近现代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制定的证型分类,这种研究方法固然无可厚非,中国古医学的发展确实是走这样的一条路,运用现代的统计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实本质未变,重证胜于重病,有是证用是药,这是传承的优势,是中医的精髓,应当发扬光大。但是,将“骨质疏松症”这一现代病名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如果仍用传统的辨证框架来研究,始终缺乏询证医学的证据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支撑,这一课题的研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除了单纯的理论研究以外,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流行病学调查的课题,但是多数是以收治病例的形式进行的,而甚少有真正以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所做的研究。众所周知,流行病学调查能够更好地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是我们后继的研究者所要努力填补的。

大样本量的调查较少,缺乏横向比较的意义。比如前文中医体质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孙益等的研究结果与姜博等得出的结论不同,两者所收集的样本量相差4倍,这种比较我们认为意义不大。9种体质的信息量本身就很大,非大样本量不能说明问题,这也是后来者的研究所要重视的问题。

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截至本文投稿日期,以“体质”、“骨质疏松”、“辨证分型”进行搜索,知网的搜索结果只有4篇,且其中1篇未报道中医体质内容,维普的搜索结果只有2篇,说明骨质疏松、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当之少。

另外,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运用聚类分析的文章很能给人以启迪,拓宽思路,试想如果能够有足够大的样本量,收集他们的全部症状数据,以体质代替辨证(因为体质相对于疾病的证型更加全面),以五脏病位代替分型(病位与体质叠加就是证型),再进行聚类,跳出传统的辨证框架,不知是否能有新的发现。进一步思考,如果能将未发展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人群的体质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罗列作为论据,与古籍或是中医名家的思辨进行比较,可以从一个侧面验证我们辨证论治的严谨性,并可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与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施杞, 王和鸣. 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26-334.

黄满玉, 郭艳幸, 高书图, 等. 《黄帝内经》中的体质学说及临床价值[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2(2): 73-75.

寇子详, 陈宝贵, 陈慧娲. 中医体质学说源流探讨[J]. 山西中医, 2012, 28(10): 1-3.

王琦, 盛增秀. 中医体质学说[M].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2: 15.

王琦.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2): 6-14.

魏蓓蓓, 张伟荣, 李福凤, 等.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进展与思考[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2(5): 74-77.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4): 1-8.

王琦, 朱燕波, 薛禾生, 等. 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 中医临床康复, 2006, 10(3): 12-14.

郭帮富.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8, 16(4): 57-58.

徐佳琴, 谢雁鸣, 支英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治研究近况[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7): 1148-1150.

娄志杰, 韩向莉, 孙勤, 等.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实质的研究思路[J]. 时珍国医国药2007, 18(12): 3093-3094.

方朝晖, 耿家金, 张有志, 等. 1 0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证候分布与组合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14(5): 15-17.

胡志俊, 王世伟, 刘文波, 等. 骨质疏松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2, 20(1): 23-25.

葛继荣, 陈可, 王和鸣.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 15(1): 9-11.

盛彤.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证型调查[J]. 中国民间疗法, 2004, 12(9): 60-61.

詹红生, 赵咏芳, 张戈, 等. 上海市区283例绝经人群及低骨量者虚证证型调查[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15(2): 38-40.

张俐, 王占朝, 张安桢, 等.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实质探讨[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4, 12(3): 1-5.

黄宏兴, 柴生廷, 陈希, 等.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4(3): 180-183, 187.

孙江波, 刘绪银, 廖怀章. 骨质疏松症中医定位辨证与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1): 33-35, 38.

谢雁鸣, 朱芸茵, 葛继荣, 等.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基本证候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临床医学研究, 2007, 9(2): 38-44.

韩丽萍, 刘实. 体质与骨质疏松症证候演变探讨[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30(6): 5-6.

金珉延, 郑洪新.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学特征[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4): 824-826.

孙益, 童培建, 肖鲁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J]. 中医杂志, 2009, 50(8): 696-698.

姜博, 朱艳波. 中医体质类型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J]. 天津中医药, 2014, 31(2): 71-74.

肖明霞, 卫荣, 何春辉, 等. 维、汉族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与骨密度相关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6(12): 1701-1704.

蔡亮, 江静华, 杨建松. 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分类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 2011, 43(7): 51-52.

刘雷, 塔拉, 杨红云, 等. 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附3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3, 19(10): 1099-1103.

庞向华, 欧阳建江, 欧兆强, 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不同证型体质分布差异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31(12): 2828-2830.

(收稿日期:2014-08-25)

作者:吕振雷 李玲 邓跃毅

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中医医学论文 篇2:

蜂蜜有助于杀死皮肤细菌等

好消息:

蜂蜜有助于杀死皮肤细菌

荷兰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证明,外用蜂蜜可以杀死在试管中培育的能够抵御抗生素的细菌,并可阻止这些细菌在健康人的皮肤上繁殖。

领导这项研究的阿姆斯特丹学术医学中心专家塞巴斯蒂安·扎特博士说,外用蜂蜜可以预防和治疗皮肤感染和烧伤,因为它含有收敛性物质和其他能够渗入皮肤的药物成分。扎特指出,目前世界上研制出的抗生素还很少,细菌的抗药性却在不断地增强。而蜂蜜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用来治疗伤口感染,现在还没有报告显示细菌对蜂蜜具有抗药性。

研究人员认为,蜂蜜或许可用于治疗脓毒病。这种可能致命的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皮肤细菌引起的。

5种健康食品可预防心脏病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健康科学中心健康医疗系的专家邦尼·卓特伯格近日指出,有5种食物已被证明在防治心脏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它们是:①菠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能有效地防止血液中可引发心脏病的有害物质的积累。②鲑鱼:鲑鱼中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够减少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有助于防止血管壁上的斑块堵塞血管。③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可以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④燕麦: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这种纤维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⑤石榴:石榴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多酚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能抑制、破坏人体细胞内的自由基,从而可保证心脏的健康。

常吃猕猴桃

可缓解慢性便秘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中医认为,猕猴桃具有生津润燥、调中下气、滋补强身等功效。研究发现,猕猴桃含有粗纤维、维生素C、叶酸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最近,香港大学医学院陈安安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常吃猕猴桃有助于缓解慢性便秘。

研究人员请数名36~65岁的慢性便秘患者每天吃2~3个猕猴桃,在连续吃四周后,有54%的慢性便秘患者肠道的蠕动速度明显加快,需服用的泻药量也减少了。

研究人员解释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精神压力过大和滥用泻药等是引发慢性便秘的主要原因。而要治疗慢性便秘,患者就需多吃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和水果等。因为粗纤维能增强人肠道的蠕动,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每100克猕猴桃中就含有3.4克的粗纤维(香蕉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治疗便秘的最佳水果,而100克香蕉中仅含有粗纤维1.6克)。可见,猕猴桃是治疗慢性便秘的最佳食品。

另外,该项研究还发现,猕猴桃汁对致癌物质亚硝胺的胺基合成有阻断的作用。正在进行放射治疗的癌症患者经常饮用猕猴桃汁,可以起到减轻消化道反应、增加食欲和维持白细胞数量的作用。

情绪稳定个性活泼

的人易长寿

最近,美国《身心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称,情绪稳定、个性活泼的人易长寿。

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2300人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人的性格对其寿命的长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平时情绪稳定、生活有节制、处事认真、足智多谋、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人大多长寿。而容易生气,情绪不稳,总是处在焦躁、忧郁中的人则易短命。

据了解,这个研究结果并非是首次披露。早在2003年,《身心医学杂志》便刊登过类似的研究报告。当时的报告指出,具有喜好与他人计较、缺乏耐心、个性急躁等A型性格的人,比起普通人来说更容易患心脏病等疾病。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如果您发觉自己属于A型性格的人,可以通过外力来改善自己的心情,如发掘新的嗜好、多进行体育锻炼等,甚至还可以去看心理医生,用自己心理的健康来保证身体的健康。

经常吃豆腐容易伤精子

据美国多家媒体近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再次表明,如果每天都食用大豆制品,会让男性的精子数量明显下降。

这项研究是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乔治·查瓦罗博士完成的。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99名男性。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都吃大豆制品的男性,其每毫升精液中只有4100万个精子,明显低于少吃大豆制品的男性。据了解,每毫升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少于2000万个就属于精子浓度过低,这种情况容易导致不育。查瓦罗认为,大豆制品对男性生殖系统,尤其是精子的生成有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若摄入过多,自然会影响到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水平,从而可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我国也曾有男科专家提出,吃大豆制品过多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近5年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男科医生潘连军一直在关注这一问题。他发现,常吃大豆制品的男性,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是不常吃大豆制品男性的3.46倍。

不过,代表英国大豆食品加工业的大豆蛋白协会指出,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大豆对人体的健康有害,而且日常生活中的大豆食用量根本不会让男性出现雌激素增高的危险。潘连军认为,适量地吃大豆制品,是避免男性出现健康隐患的最好方法。所谓“适量”,是指每周吃3次以内、每次吃100克左右。

糖吃多了

比吸烟的危害更大

甜食的存在对于我们始终是一种诱惑。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并提出了“戒糖”的口号。近年来,我国人口对糖的消耗量居高不下,吃糖的危害还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到。

“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应包括各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没有甜味的淀粉;狭义的糖则是指白糖、红糖、冰糖和糖浆等。而对人体有危害的糖主要是指后者。

几乎所有的甜味食品都含有大量的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所以,对于一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和饮料的人来说,每天摄入100克以上的白糖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营养学家们认为,每人每日摄入白糖的总量应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的10%。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

精制后的白糖纯度非常高,能达到99%以上,其中几乎不含其他的营养物质。吃甜食多了,人就会因摄入过多的能量而产生饱腹感,从而可影响对其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食品的摄入。长此以往,便会发生营养缺乏、发育障碍,并容易患上肥胖等疾病。另外,白糖在人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人体内维生素、钙、钾等营养物质的缺乏。日本营养学家认为,儿童吃甜食过多是造成其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营养学家也指出,爱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较高。

营养调查还发现,尽管吃糖可能并不直接导致人们患上糖尿病,但长期大量地食用甜食会使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并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可促进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的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可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贪恋甜食还可能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研究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含有大量白糖的甜食对人大脑的作用与毒品有异曲同工之效。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产生欣快感。而一旦停止甜食的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和烦躁不安。这种现象与毒品上瘾的反应非常类似。

未成年人

应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

近日,美国权威儿科医师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发表声明说,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很多重大疾病,因此未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应在目前建议摄入量的基础上翻一番。

声明指出,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D对于维护人体的健康有着诸多的益处。这种物质除了可使人的骨骼强健以外,还能起到有效防治软骨病的作用。人们若能在童年时期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D,还可降低其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另外,以成年人为对象的研究也显示,维生素D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传染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癌症及糖尿病。

该组织称,未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的建议摄入量应为400国际单位,此摄入量应从未成年人的婴儿期一直维持到青春期。而此前该组织于2003年制订的未成年人维生素D的建议摄入量为每日200国际单位。美国儿科学会解释说,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难以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虽然有助于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目前医学界还很难断定人们每天晒多长时间的太阳对皮肤是安全无害的。因此该学会建议,家长们应根据未成年人的饮食情况,每日适当地为其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他们能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防止牙齿脱落可降低

患食道癌、肺癌等疾病的风险

日本科学家最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牙齿脱落与食道癌、肺癌及头颈癌的发生几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防止牙齿脱落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研究人员调查了5240名癌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与10480名健康人进行了相关的对比。结果发现:与健康人相比,牙齿脱落几率较高的人患食道癌的几率可增加136%,患头颈癌的几率可增加68%,患肺癌的几率可增加54%。研究人员还发现,人们脱落的牙齿越多,患癌症的几率就越高。此外,牙齿脱落者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也与患癌症的几率有关。在女性和70岁以下牙齿脱落的人群中,患食道癌和头颈癌的几率明显较高。

本栏目编辑/窦大维 doudawei2008@126.com

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中医医学论文 篇3: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摘 要】 经脉脏腑相关是中医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之一,关于其机制的研究是经久不衰的热点。原穴作为特定穴之一,为经脉中脏腑原气循行所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故其与经脉、脏腑的关系都十分密切。文章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整理,分别总结了原穴与相应脏腑对应关系的形成过程、原穴与脏腑原气的关系以及原穴与脏腑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而分析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可行性。最后提出注重文献研究、结合现代技术和关注穴位组合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今后经脉脏腑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另一个角度。

【关键词】 原穴;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思路

Key words:Yuan Point;Correlations Between Meridians and Viscera;Research Ideas

经脉既联系着人体外在体表肢节,又联系着内在脏腑,是外在体表肢节和内在脏腑沟通的纽带,因此,内在脏腑的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会通过各种方式在外在体表有所反映,而通过各种方式刺激体表又能对内在脏腑起到调节作用,经脉在这中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如此,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针灸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也一直在针灸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对于经脉脏腑相关的机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关于经络脏腑相关的机制研究有各种理论和角度,如衣华强等[1]认为可以从经脉脏腑相关形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其中,作为特定穴之一的原穴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与经脉脏腑关系的密切性,也一直是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原穴是经脉上的一类特定穴,是脏腑的原气在循行的時候经过和留止的位置,人体十二条经脉分别有一个原穴,分布在人体的腕关节和踝关节附近,统称为十二原。原穴与所属经脉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到:“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者,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也。”[2]另外,查阅资料发现相关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十二原穴不仅对针灸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和脏腑有很密切的关系,这将对研究经脉脏腑的相关提供不同的研究思路。笔者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后续的研究有更多的启发。

1 原穴与脏腑的对应关系

原穴最开始出现时并不是现在临床所使用的这十二个穴位。通过目前可以追溯的资料发现,原穴最早记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肺之原出于太渊,心之原出于大陵,肝之原出于太冲,脾之原出于太白,肾之原出于太溪,以上诸穴左右各一,再加膏之原鸠尾和盲之原气海,共为十二原穴[2]。”但是这里的十二原穴实际上是指五脏原穴和膏、肓之原的原穴,并不包括六腑的原穴,现在所使用的六腑原穴则是出现在《灵枢·本输》,并除去了膏、肓之原,不过心经的原穴依旧是大陵穴。另外,阴经的原穴同时也是本经上五腧穴之中的输穴,而阳经则是输穴之外另有一穴称为原穴,分布在输穴和经穴之间。

关于心经的原穴经历过三个改变。首先是大陵穴,《灵枢·邪客》之所以将心包经的穴位大陵认为是心经的原穴,是基于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地位。心是君主,如果受伤就会伤神,而神受伤就会危及生命,所以由心包代替心承受伤害,也因此在出现病理状态时也应是心包经的穴位接受治疗。另外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载人体只有十一条经脉,相比《内经》,并未记载有手厥阴心经,并且在早期的记载中认为心有两脉,可分可合。因此心经原穴最早为心包经的穴位还有一种可能是延续了十一脉的观点。

其次,到了《难经》,虽然还是秉承《内经》中心经原穴是大陵的说法,但是另外补充了“少阴之原出于兑骨”,由此可见此时理论已经由之前认为的心不会受邪向心也会受邪转变,心包并不是承受了所有的伤害,当心脏的经络肢节出现异常时还是应该从心经进行治疗。最后,到了《针灸甲乙经》提出:“神门者,土也,一名兑冲,一名中都,在掌后锐骨之端陷者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俞[3]。至此,经过《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三个理论演变,心经的原穴最终确定为神门穴,现在所使用的十二原穴也就形成了。

2 原穴与脏腑的原气

虽然“原穴”一词最早由《黄帝内经》提出,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提出“原气”这个概念。“原气”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名曰原。”[4]也就是肾间动气是原气最初的来源,也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的最初动力来源。同时也提出了原气的循行方法,即:“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4]原气在三焦之中循行运转,然后流经过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之后,最后停留在了原穴。故原穴不仅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状态,也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状态,这是有理论依据的。

因此,以上几者的关系是:原气来自于人体的肾间动气,是生命活动开始的最初动力来源,此时的原气还属于初始状态。然后原气在上、中、下三焦中运行,历遍脏腑、经络,在经过脏腑时会成为具有相应脏腑特征的脏腑原气,不同的脏腑原气会有不同的生理功能;而脏腑原气又会循行留止于原穴,原穴位于经络中,因此原穴就是脏腑与经脉构成联系的物质基础。

3 原穴与脏腑关系的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当脏腑出现病理改变时相应原穴的各种理化性质会出现异常,即出现穴位敏化现象。如电阻性改变[5-8]、经络能量值改变[9-11]、温度改变[12-14]、血流量改变[15]等等。这无论是对各种经络诊断仪器的开发或者临床疾病的诊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还有学者发现刺激原穴也能对相应的脏腑产生影响。例如王璐璐等[16]研究发现针刺神门和太渊都可以引起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4(HCN4)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针刺神门引起的效果较显著。文梅等[17]通过电针“太冲”对不同时间段酒精性肝损伤的小鼠进行干预后发现,电针太冲穴可以引起酒精性肝损伤(ALD)模型小鼠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增加、肝血流灌注增加,因此太冲穴可以影响肝脏的功能。

4 相关研究思路

4.1 注重文献研究 在中医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的理论,这些理论在不断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地完善和发展,直至今天仍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诊疗,经脉学说就是其核心理论之一,经脉脏腑相关更是经脉学说的核心内容。因此,要进行机制的研究首先应立足于文献这一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挖掘、分析、总结能更好的了解整个理论发展的来龙去脉,避免以偏概全。例如虽然一共有十二个原穴,但是就与脏腑关系的密切程度来讲,五脏的原穴偏向于治疗脏腑病,而六腑的原穴偏向于治疗外经病,六腑的脏腑病临床反而偏向于使用下合穴进行治疗,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18]。有的学者还提出“腑病不取原穴”[19]。这就提示在进行实验设计时,穴位的选择上应进行考量,且不同原穴与脏腑的相关性可能存在差异,其内在机理值得深究。另外,立足于文献研究也有利于保持中医特色,对中医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4.2 结合现代技术 笔者在收集资料时发现近十几年来对于原穴的研究多集中在电阻、温度、血流量、经络能量值等理化性质方面。随着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代谢组学、基因工程、功能性磁共振等技术的出现,对于原穴机制的研究以及与经脉脏腑的联系可以结合现代技术走向更深入的层次和更多样的角度。例如,有的学者就指出基因芯片技术将会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0]。另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21-23]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原穴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这也是未來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4.3 关注穴位组合研究 经脉上有许多特定穴,如原穴、五腧穴、下合穴、络穴、俞穴、募穴等等,这些穴位相比于其他穴位,临床使用频率更高,也各有其独到之处。本身特定穴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另外结合其作用特点和相关文献进行实验设计,也能为经脉脏腑相关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结合近年文献,也会发现很多研究将原穴与其他特定穴进行组合,共同研究总结其应用特点,也有所收获。如原络配穴[24]、原俞配穴[25]等。当然如果是探讨原穴与相关脏腑的特异性,单穴进行对比可能对结果的干扰会比较少,具体实验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5 小结

经脉脏腑相关作为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对其机制的研究是中医科学界责无旁贷的使命,其结果也必将大大推进医学的发展。原穴由于其位置和作用的特殊性以及与经脉和脏腑关系的密切性,也可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之一。总之,在立足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以原穴或结合其他特定穴为着力点进行研究,期待能对经脉脏腑相关的机制研究有些许的推进作用,为针灸学科的科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内容。

参考文献

[1]衣华强,马玉侠,方剑乔. 经穴-脏腑相关形态学研究概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7(1): 80-82.

[2]田代华,刘更生校注. 灵枢经校注[M]. 北京:人民军医技术出版社, 2011.

[3]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M].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424.

[4]苏颖,李霞. 难经译释[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286.

[5]徐冬梅,郑子萍. 胆经原穴阻抗值与胆囊炎相关性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7): 52-53.

[6]徐天成. 基于图论的肠病患者穴位敏化规律研究[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7]徐媛媛,潘丽佳,贾春生,等. 足三阴经经穴体表电阻反映胞宫生理变化的规律研究[J]. 针刺研究, 2020, 45(2): 157-163.

[8]赵利华,韦良玉,钟旋,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原穴阻抗变化的临床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11): 2950-2951.

[9]周炜,赵际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络分布特点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 35(1): 22-25.

[10]张琳,李东云,冮顺奎. 中医经络检测在中风中经络患者中的运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 40(3): 9-10.

[11]李迎真,尹建平,郝琳慧,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经络相关性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5): 9-11.

[12]安吉尔(Patango Chusin Angel Oswaldo). MSM人群HIV感染者原穴红外温度与CD4~+及HIV相关性研究[D].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

[13]黄楚峰. 基于红外热成像检测及传统腧穴诊察技术的过敏性鼻炎经穴反应观察[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14]赵博文,余乐,李凯扬. 针刺原穴对正常人沿经脉循行线温度变化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9): 2286-2288.

[15]赵朋娜,王燕平,古菲菲,等. 电热砭灸和真空拔罐对经络血流量影响的观察[C]//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针灸学会,2017:3.

[16]王璐璐,吴子建,蔡荣林,等. 电针“神门”与“太渊”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組织HCN4表达的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9(5): 623-626.

[17]文梅,李顺月,王淑友,等.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干预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 30(6): 2114-2117.

[18]徐杉,陈思宇,金末淑,等. 原穴的现代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1): 74-77.

[19]刘世敏,李蔚江. 腑病不取原穴[J]. 上海针灸杂志, 2005, 24(12): 48.

[20]贾文睿,张月,郭骐影,等. 近15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针灸, 2017, 37(12): 1358-1362.

[21]高翠婷.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原穴的古代文献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22]叶静,张亚,王旭,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合谷穴的敏化现象与规律[J]. 中国针灸, 2019, 39(4): 453-456.

[23]杜婷,任玉兰,孙天晓,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原穴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J]. 中国针灸, 2016, 36(8): 831-834.

[24]支娜,伍先明,吴宝贤,等. 探讨原络配穴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 46(6): 1324-1326.

[25]云素,睢明河. 针刺肝肾之俞原穴干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的效果比较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z2): 51-52.

(收稿日期:2020-09-18 编辑:刘 斌)

作者:朱佳敏 黄水花 许金森 潘晓华 罗来 徐芳媛

上一篇:实验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模式论文下一篇:文化创意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