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启示论文

2022-04-16

化学教育启示论文 篇1:

化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化学教育的启示

摘   要 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鉴于长期以来化学思想教育研究薄弱,有必要建构化学教育的结构,厘清化学思想的内涵,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化学教育理论,促进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化学思想 化学教育结构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思想是在化学发展过程中由化学共同体对化学知识、化学方法进一步概括而形成的对于化学本质的深层认识。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思想能够为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養汲取营养,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遗憾的是,化学思想却长期存在泛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建构化学教育结构,厘清化学思想的内涵,希冀为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化学教育结构的理论建构

长期以来,化学思想一直存在着边缘化倾向,已有研究虽然能够意识到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抽象概括程度不同,但却认为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没有明确的界限,进而将二者混为一谈,并统称为“化学思想方法”[1]。因此,厘清化学思想的内涵,就成为化学教育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化学教育包括化学知识教育、化学方法教育、化学思想教育、化学观念教育、化学精神教育。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化学教育的结构(见图1)。

1.化学知识教育

在化学教育中,人们对化学知识内涵的认识最为统一,也最为清晰。当前,化学教育须要在化学知识的选择方面精选核心知识,凸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联系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因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增补、删减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建立新的认识化学世界的视角,从而彰显化学知识教育的重要价值。

2.化学方法教育

化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化学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化学世界的有效工具。通过化学方法揭示化学知识的获得和应用过程,并对化学知识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读,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发展与知识体系建构之间的平行和同步。我国教学目标从“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将化学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但化学方法的内容却一直未明确给出,因此,化学方法教育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3.化学思想教育

当前,对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及化学观念的认识之所以不甚清晰,是由于化学思想的内涵尚不明确。虽然化学思想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但化学思想作为化学现象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作为对化学事实进行高度概括而形成对化学的概括认识没有改变,作为在化学发展过程中由化学共同体对化学知识、化学方法进一步概括而形成的关于化学本质的深层认识没有改变。因此,化学教育有必要厘清化学思想的本质,清晰界定化学思想的内涵,努力探索化学思想的构成。

4.化学观念教育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把化学思想观念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2]。关于化学观念的内涵,代表性的观点有:化学观念是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3];化学基本观念,既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学生学习化学后在头脑中留存的,在考察化学问题时所具有的基本的观念性的东西,是学生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4]。因此,化学观念是对化学问题的概括性认识,它源于化学知识又超越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5.化学精神教育

化学精神是化学教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及生态文明意识;不迷信权威,具有探索未知、敢于批判、崇尚真理的意识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刻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具有节约资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出降低化学在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建议,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认识化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二、化学思想的理论内涵

由化学教育的结构可知,化学思想作为下接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承化学观念、化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对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至关重要。基于理论与文献研究,归纳出体现化学学科本质的化学思想,以期对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有所裨益。

1.反应思想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根据电子得失,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可分为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从化学平衡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前者属于动力学研究的范畴,后者属于热力学研究的范畴。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会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化学反应的可行性,而这恰恰是化学反应思想的核心内容。

2.催化思想

通常认为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就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被称为催化作用[5]。在现代化学工业中,重要的成就都与催化剂的应用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催化对生命科学也有重要的潜在意义。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极难模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安吉拉·贝尔切等人运用催化思想成功模拟出光合作用的第一部分。催化作用的发现与应用,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赋予一种催化思想,即通过寻找并利用那些既不直接参与、又能产生重要作用的物质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思想。

3.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指在较为复杂的存在竞争反应的化学反应体系中,依照一定逻辑,分析、判断并促成各反应发生先后顺序的思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势必会形成离子、原子、自由基等新的微观粒子,使原来的有序态逐渐变成无序态;之后,这些新的微粒通过相互碰撞和吸引,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生成新物质,此时短暂的无序态便转化成了有序态。从无序转化为有序的过程中,有序化的方向不止一个,有多种可能性会产生,因此,多种副反应便会相伴而生。例如,在30℃时,甲苯可以与浓硫酸以及浓硝酸的混合物发生取代反应,主产物是领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副产物是间硝基甲苯。在一个存在多种“竞争反应”的化学反应体系中,若能合理运用这一思想便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调控主、副反应,使化学反应向着有利的方向进行。

4.平衡思想

物质和物质变化体系都有向平衡状态变化的趋势。在同一化学反应体系中,不改变化学反应的条件,如果体系中所有的反应物以及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那么,化学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思想适用于化学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等体系中。比如,对于化学平衡体系而言,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且都不等于零时,该体系中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此时体系就处于平衡状态,温度一定时,化学平衡常数也是一定的。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该平衡体系的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则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平衡思想作为化学思想之一,有助于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和速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改变不同的条件,从而对化学反应加以调节和控制。

5.守恒思想

守恒思想是人们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某些不变属性概括后,提炼升华而成的一种化学思想。其特点是忽略中间过程,把握化學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其中某物理量守恒的原则,从而达到避繁就简的目的。一般来说,守恒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质量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电子守恒(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元素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以及反应的能量变化三者之间的总能量保持不变)、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以及化合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保持相等)。

6.假说思想

化学假说是科学假说的一种类型,是以观察化学实验现象为事实依据,以化学思维形式为框架来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化学思想。化学假说自产生之日起往往会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也要经历非常复杂的系统思维过程,化学假说本身就意味着具备某种不完备性和有待验证性,它有可能上升为化学思想,也有可能被淘汰,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6]。整体来看,对假说进行探索的过程本身就在不断推动化学的发展。例如苯环结构假说的形成和发展就经历过一系列的假设、推理及验证过程,使研究逐渐逼近真理,最终苯分子结构的庐山真面目得以揭晓。这是科学家们不懈探索的结果,也是化学假说思想对化学发展促进作用的缩影。

7.价键思想

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或价电子的重新排列,这一变化可以通过价键结构的变化来表征。1927年,海特勒和伦敦用量子力学,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问题,使共价键理论发展成为现代价键理论[7]。价键理论是在经典的化学键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在其诞生发展的百余年中,一直有力地影响着化学界的思维方式,并已成为说明化学结构和化学键本质最有影响的化学理论[8]。基于价键思想,学生可以认识多种类型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并了解不同类型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将这一思想历程适当融入到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价键理论,从而更好地体现价键理论的内在价值。

8.结构思想

结构思想是指在研究和学习化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9],即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反映结构。该思想最早由布特列洛夫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可以从分子的化学结构去了解或预测它的许多化学性质;反过来,也可以从化学性质去确定分子的化学结构[10],他本人依据此思想成功合成了预言的叔丁醇。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之一,物质的性构关系是化学学科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因此,结构思想被视作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之一,并对其他化学思想具有支撑和统领作用,贯穿于化学研究与学习过程的始终。

9.永恒思想

永恒思想即物质不灭思想,是宇宙发展运行的重要法则,也是化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如战国时期《庄子·至乐》中提到:“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是万物之始,亦为万物之终,万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含有某种不变的东西,这种思想严格意义上尚未触及永恒思想的根本,但却有助于人们认识物质不灭的思想。明末学者王夫之以沸水的蒸发、水银的升华等变化过程说明了物质的不灭性,并高度概括了物质的不灭性,他认为,在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过程中,“生非创生,死非消灭,阴阳自然之理也”。西方在18世纪末期由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人通过化学实验发现了物质不灭的原理。永恒思想认为任何物质都不是从“无”中产生的,而是从其他物质转化而来的,事物的灭亡也并非从此变为“无”,而是转化成了别的物质形态。

10.绿色思想

“绿色化学”又称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是利用化学学科方法和有关原理来降低或消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利的物质的一门新兴科学。目前,绿色化学思想教育开展的还不充分,这是因为绿色化学思想不仅仅涉及到理念问题、教育问题和技术问题,而且涉及社会、经济、政策乃至政治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化学学科无疑需要背负起这一重任,从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以及防治污染的视角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例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时,可以从研发新型燃料电池、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等角度逐步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三、化学思想对化学教育研究的启示

化学方法、化学思想以及化学观念教育属于化学教育结构的中心环节,三者依次递进,逐渐逼近化学教育的本质。只有当这三个环节的内涵及分类体系都得以明确,化学教育结构体系才可以被系统地建构起来,才能够促进人们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认识,并为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1.有助于促进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化学思想作为独立存在的化学教育理论,既能够引领化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也能够为化学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化学思想对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刘知新教授曾指出,化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学界同仁努力提高学科自身的建构与研究水平[11]。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化学教育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如化学教育理论学术话语大多来源于其他学科,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很少有化学教育理论内生性的话语存在。因此,化学教育的发展亟需内生性的理论,而化学思想作为化学教育的一部分,完全有理由被纳入化学教育理论大厦之中,并为化学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撑。

2.有助于促进对化学教育本质的认识

化学思想研究不仅丰富了化学思想本身的理论内涵,而且有助于促进对化学教育的认识。化学思想由化学方法生成,但只有最能反映化学普适价值的化学方法才能上升为化学思想;只有能代表化学本质规律,反映化学普遍性价值的思想才能上升为化学观念。《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并没有明确指出化学观念的具体内容。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不仅将“物理观念”列为物理核心素养之一,而且明确指出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12]。相比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关于化学观念的研究还不够。因此,化学思想就可以为化学观念的完善提供借鉴,从而有助于建构完整的化学教育结构。

3.有助于促进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由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可知,化学思想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厘清化学思想的内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基于结构思想,学生可以推断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及用途,甚至构建相应的模型,进而预测化学反应体系中可能进行的化学反应,并且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有效评估,这些思维过程都可以促进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发展。显然,展开对化学思想的研究,无疑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星勇,冉鸣.以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为统领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化学教育,2014,35(2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王磊,范晓琼,宋万琚,等.在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新世紀”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J].化学教育,2005,26(01).

[4] 王磊,毕华林.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哲学基础编委会.化学哲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7] 杨娟,李横江,曾小华.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8] 张密生.科学技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 张文广.性构相依思想的阐释及其教学实践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 A.M.Butlerov.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Substance[J].Chem.Educ.1971.

[11] 刘知新.对化学教学论学科名称的认识与建议[J].化学教育,2018,39(09).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龚文慧(1995-),女,山西浑源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邢红军(1960-),男,河南平舆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作者:龚文慧 邢红军

化学教育启示论文 篇2: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化学教育发展的启示思考

【摘 要】 为了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教育部发起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由此展开,同年12月5日发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指导下以及多所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韩山师范学院也积极响应此改革举措,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也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试验,设立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于化学教育及相应培养卓越青年化学教师的启示、思考进行相应总结,希望对卓越教师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卓越教师教育计划;化学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国家先后提出落实培养卓越教师计划。教育关乎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我国也开始注重教育培养,并于2014年起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推動高等师范院校对于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育、教学能力、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心怀仁爱、有渊博学识、教书育人的年轻卓越教师。[1]由此,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试点开设了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简称为卓师班),积极响应“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迈出新的一步。

在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试点开设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优秀化学青年教师,也总结了对开设卓师班对于化学教育发展及培养卓越青年化学教师的启示思考。

一、注重化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形势的有机结合

化学教育是一个知识不断发展、探索中的学科,因此培养卓越化学教师是一个长期并不断学习的动态过程。化学教育应始终着眼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能够精通专业知识并且应用于教学和生活中的卓越教师,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卓越教师过程中,应将先进教师教育理念与国家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有机结合,贯穿于培养卓越教师的主线。脱离了社会发展趋势潮流,化学教育势必失去其生命源泉,因此,这为我国卓越教师的培养提供了经验。

二、采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三方评价机制以及班级动态管理

从国际上看,“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因为容易脱离基础教育实际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中小学参与教师培养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2]因此,卓师班可采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三方评价机制。学院学生在大学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在学校中学习相关化学专业知识,并得到校内导师的指导,并初步授予理论教学知识,在专业知识逐渐坚实之际——大二、三学年,可与地方中小学合作,让学生接受中学奋斗于一线教师的指导,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并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大三、大四学年亲身在中学进行授课,让学生、教师、学院三方参与评价授课,听取意见,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卓师班可采用“双向选择,动态管理”模式,导师与学生之间双向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能力强弱各方面综合素质及个人意愿进行评估,然后从专业中挑选优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掘不同学生身上的亮点。而且普通班与卓师班定期举行交流,取长补短,虚心学习。

三、鼓励教师打破思维定势,勇于课程创新

“培养卓越教师计划”中所提出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来充实自己,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学习最新的化学知识,并大胆创新,探索出化学教育的新路子来。改掉以前老师在学生心目当中课堂讲授知识乏味无趣的刻板印象,将自己的课上的有声有色,并且将知识活灵活现呈现到学生的眼前,走一味灌输的老路只会徒然使学生死记知识,而不会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来,因此在新时期的情势下,应当结合学生,大力鼓励教师打破思维定势,勇于课程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毅飞.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英、美、德、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4,27(08):29-33.

[2]金业文.“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6):35-39.

作者:李泽鑫 衷明华

化学教育启示论文 篇3:

高考绿色化学试题对中学绿色化学教育的导向(或启示)

一、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透析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不是一门全新的科学,它是一种战略思想或一种理念。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而言,绿色化学要求社会和经济发展与之协调,不损害和浪费自然资源;对人及动物的生命体而言,绿色化学要求经济发展不损害健康,不危及安全。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寻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二)绿色化学的中心内容

绿色化学的中心内容是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应具有“四化”的特点。

1.原料綠色化

即采用无毒、无害的可再生原料,如生物质、淀粉、纤维素等,拒绝使用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有毒副作用及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

2.反应介质绿色化

探索新的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3.化学反应绿色化,即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它的目标是在设计化学合成时使原料分子中的原子更多或全部变成最终希望的产品中的原子,这样才能保证尽量少地产生或不产生废物。原子经济性给我们指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同时也是评判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绿色的、环境友好的重要依据。

4.产品的绿色化

即产品应是环境友好的,对人体是健康的。

(三)绿色化学的特质所在

“绿色化学”与人们常说的“环境保护”是不同的。绿色化学是对环境更友善的化学.这种绿色意识是人类追求自然完美的一种表现,它追求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而通常讲的环保意识带有明显的被动状态,它是把人放在与自然相对立的位置上,是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点上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化学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地防止化学污染,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是“防”,环境保护是“治’,只有从根木上切断污染源,才能真正做到保护环境。

二、充分利用好高考试题中的绿色化学试题

2000年广东省首次在高考命题中明确使用了“绿色化学”一词。下面就有关绿色化学思想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作适当列举和分析。

1.高考绿色试题回放

例: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1996年全国高考化学题1~2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D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C)

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

很多学生知道氟利昂是冰箱所使用的传统致冷剂,致冷效果较好,而该题分析的是氟利昂是如何破坏臭氧层的,通过对该题的分析,会让学生意识到这种致冷剂不可能长期使用下去,迟早会被拒绝,必然会有更安全高效的致冷剂面世!其对学生的绿色思想渗透可谓润物细无声……

2.典例补充

例:我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的是具有绿色环保性能的PETG新材料,PETG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且对周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PETG的结构简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2)写出I的结构简式: _______

(3)合成时应控制单体的物质的量:n(H):n(E):n(D)= _______ 用(m n表示)

(4)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a.该同分异构体的苯环上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上都有取代基

b.该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遇到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

该题贴近实际生活,颇能激发学生兴趣。因为作为身份证必然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当它完成自己的功能后不应再滞留于环境中,而绿色化学的处理思想是通过绿色处理手段使之降解为无毒物质,甚至能够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作为主要含塑料成份的第一代身份证是达不到这些要求的,但以PETG新材料制成的第二代身份证使用到期后又可重新降解为合成该材料的单体,所以无论在制作和使用总成本上都显示出了优越性,这就体现了绿色化学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绿色化学的完善与绿色化学知识的普及化,绿色化学题材在高考中的比重有加大的可能,因为绿色化学的内容与社会密切相关,而高考理科综合的时效性考查的就是关注社会的各种问题。我希望这种命题走向能更明朗更突出,在命制化学试题中既要以教材中绿色化学意识为基点,又要以社会生产实际为延伸点,联系当前社会热点,从而真正的起到一个意识导向的作用,以高考绿色化学试题倡导中学绿色化学教育。而我们一线工作的化学教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应有意识的多选择一些体现绿色化学教学的试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绿色教育,强化学生绿色意识!

作者:夏开国?帅常文

上一篇:长拳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企业劳动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