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2022-04-15

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建设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2年“《城市雕塑管理条例》草案”的颁布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城市雕塑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梁思成、刘开渠等组织与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起点。从中国第一个城市雕塑设置到第一个成形的法规颁布,其中经历了大约30年的历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1:

谈现代园林雕塑的泛空间意识

摘要:随着现代园林与雕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这两种艺术的融合,使得现代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为园林提供一个装饰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投身到室外环境的塑造中去,使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扩展。

关 键 词:园林 雕塑 空间

园林,是自然环境经过人们主观意识规划设计,在固定地理位置上构建出具有艺术性、生态化的人文景观。而园林雕塑是整体园林布局的一部分,是园林构成中的重要一环,它特有的外部形式,包容的内涵及文化属性使它与园林建筑、绿地树木、花草相比更富有人性,更能体现某一具体的理念。

园林是一项古老的艺术,在东、西方历史上,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在我国,园林格式设计早在距今5500-6000年的黄帝时代就有了,而论及我国早期的园林雕塑,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红山文化遗址--在集祭坛、寺庙、陵墓为一体的大型上古文化园林中,有令人振奋惊喜的女神、龙、鸟等雕塑。还值得一提的有春秋时晋灵公墓园雕塑,据郭洪《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家,甚瑰壮,四角皆以石为攫犬捧烛,石人男女四十余,皆立侍。"这27个字内涵丰富,说明晋灵公墓园的石雕群很壮观。在西方历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勒·诺特式园林中都是如此:自足空间和隔绝空间意识成为雕塑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价值。但是,最近几十年来,雕塑与园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使得它与园林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已经模糊了。园林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相当地扩展,如抽象性、大尺度、使用自然材料、融入自然过程等。与园林作品相比较,园林雕塑无论是工作的对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间的尺度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这两种艺术的融合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雕塑空间是雕塑形体运动变化下所形成的空间,包括雕塑自身、心理和环境空间。雕塑空间通过自身的造型语言特色,使其感染力远远超出了雕塑自然空间体积。雕塑的空间扩张透过环境,进入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艺术情感,同时也致使雕塑空间具有融入性--它可以随时融入一个适应自己的环境空间里。

一、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的艺术,自然美是园林美的核心所在。园林雕塑的材质丰富多样,木材、石材、玻璃、铸铜、钢材、陶等均为常见的雕塑用材。亨利·摩尔和阿尔普都力图使雕塑在旷野、森林和山川中找到栖身之地,因为自然的力量可以加强作品本身的力量,使其更具完整性。高尔德沃兹的《极岩裂线》,它展示的是从岩石中有规则的留出一条长长的"裂痕",就如同地裂再现,真实程度令人叫绝。这正是黑格尔所说的:"雕像毕竟还是和它的环境有重要的关系......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园治》所反复强调"景到随机""因境而成""得是随形"等原则,也正是考虑园林雕塑立意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功能与自然环境这两个基本因素。renb

二、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色彩与光影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除物质需要,也存在强烈的心理需要,其中包括对美的追求。

色彩与光影是创造气氛所必需的。色彩的应用往往受到社会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影响。在环境中,雕塑采用的色彩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绿色的草坪上放置色彩鲜艳的雕塑,会给人带来醒目、清晰的感觉,如放置色彩暗淡的雕塑会给人带来厚重、质朴的感觉。色彩运用要注意暖色具有扩张感和动感,冷色具有收缩感和静感。光是物体的生命。园林雕塑位于室外,受自然光线的影响较大,每年、每季、每时的光线都不同。作为光源的太阳、月亮或灯光等,照射在雕塑上会使雕塑在形象与体积上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放置位置,雕塑的处理也会有所不同。在园林雕塑中要结合周围环境的采光度、光源方向等因素,创造出丰富的时相、季相变化。以夜景为主的雕塑则更多考虑灯光的效果。日本有件雕塑《交叉的空间构造》,作品由95个直径14.2米的水晶球构成。作者把一个"水晶细胞"裂变为95个,构成了结构复杂多变的城堡,进入城堡内部就像进入水晶宫,透过玻璃的光线变得五光十色。这是一件很受儿童喜欢的作品,它在审美功能中融入了实用功能。

三、空间概念的转变使现代园林雕塑注重与人类的亲和力(免费论文网 www.mianfeilunwen.com )

园林作为满足人们休息、游赏、活动的余遐空间,它是现在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场所,其空间和景观本身应具有一定的休闲性、娱乐性。

在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中,富有回味的雕塑,它既是欣赏客体,同时又是交流对象。所以园林雕塑在选题时,应注重轻松愉快的主题。雕塑小品通常与所在环境的空间和景素结合,以夸张的小动物或拟人化的小品作为小尺度空间中的主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平时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东西的尺度增大,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营造出诙谐有趣的环境氛围。同时还将一些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置于景观之中。这些人物景观雕塑所反映的大多是生活中普通而平常的人,动作也极为自然,这种手法拉近了环境与游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景观的亲切感。如,有一组景观雕塑设计成一组横行的螃蟹从海边爬上岸,这里的雕塑既是作品也是歇息座凳,景致有趣且富于想象。可参与化也是增添雕塑情趣的重要手段,设置在地上的象棋雕塑,使人们不禁想一试身手,平添了一份亲切感、交流感。

结语

空间和人性,是现代艺术家追问的永恒主题。现代园林雕塑创造的空间不是徒具功能外壳或只具精美装饰的空间界面,雕塑空间设计的生命在于,物质围合而构成的空间内容应具有人性化因素。现代园林雕塑在题材上和形式上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抽象的、写实的,但无论明确表达了什么,只有雕塑本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它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满足人们情感的各种需求,才能使人们觉得有种亲切感、交流感,这才达到了园林雕塑的真正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黑格尔著.朱光潜 译.美学[M].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李敏著.现代雕塑与共享空间[J].探索空间.2011年第4期.

王大有著.三皇五帝时代[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年版.

作者:侯培科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2:

对中国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思考

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建设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1982年“《城市雕塑管理条例》草案”的颁布为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的城市雕塑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梁思成、刘开渠等组织与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起点。从中国第一个城市雕塑设置到第一个成形的法规颁布,其中经历了大约30年的历程。然而,随着中国城市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城市雕塑的数量以及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城市雕塑已经遍及全国所有重要城市的重要地段。城市雕塑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城市重要文化精神和当地人民基本生活品质及生存状态的参照物。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然而,在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法制建设也在继续探索与发展中,中国城市雕塑和城市雕塑管理法规的建设也在摸索中前进,在这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现象。作者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中国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在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中所面临的境遇进行了整体的思考。

1.城市雕塑概念的界定。

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是中国约定俗成的专有名词,自新中国第一个城市雕塑出现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雕塑的概念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随时间和城市空间、文化、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城市雕塑已从早期严肃的纪念碑形式走向了更加平等、自由、开放的公共艺术形式。并且城市雕塑的概念也走向了更加宽广的社会学、人类学与政治学领域。现在,我们面对1993年国家文化部、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二条对城市雕塑的界定:“本办法所称城市雕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风景名胜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建设的室外雕塑”。会明显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①城市雕塑设置的空间范围已经超越了室外雕塑的范畴。室内外已经不能限定城市雕塑的设置域。城市雕塑的空间已经发展为城市公共视觉域的范畴,公共视觉域是一个公开的、开放的、公共的视觉领域,它包含面向公众视觉开放的所有私有空间、部分人共有空间和各种公共空间(包括室内、室外)构成的空间领域。如: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码头、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建筑物室内外设置的永久性公开展示的浮雕、圆雕等同样属于城市雕塑的范畴,他直接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记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城市雕塑的一部分。②对于居住处室外雕塑的管理权限问题,依据《宪法》和《物权法》规定,居住处属于个人私有或部分人共有之领地,不属于公共领地。业主有使用雕塑装饰美化自己家园的权利和自由,政府只能以提供专家指导或提出建议等形式出场,在法规的建设上需要区别对待,在管理上需要灵活执行。③其他活动场地的范围太泛。要具体分析和对待,在本概念范畴内的公共活动场地的室外雕塑基本上属于城市雕塑,而非公共活动场地的室外雕塑本身就具有私有性,如果其空间视觉域也不对公众开放,那么他并不具备城市雕塑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这也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2.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问题。

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八条中规定:“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由持有《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的雕塑家承担。《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由国家城雕委审批颁发。未持有证书者不得承担城市雕塑创作设计。1”事实上,该条例的规定已经在法律上认可了城市雕塑并不是每个人、每个艺术家都能设计的。在“《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条例”中规定“证书”的申请条件:需要有过雕塑专业学习和实践背景及经历。那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又怎样调动其他领域艺术家参与城市雕塑创作的积极性?在国外,有一部分优秀的城市雕塑是由油画家、建筑师等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创作设计的,如:毕加索创作的设置在纽约大学的《侧影》《胸像》、麻省理工大学里的《人物剪影》、瑞典赫尔斯坦德的《女子头像》等等;建筑师萨里宁创作的长达l92m矗立于把美国一分为二的密西西比河畔的《拱形门》;涂鸦艺术家基思·哈林使用钢板裁成人的形状,弯成半圆,涂上色彩表现胎儿在母体内躁动的“爬动的婴儿”等等。这些也说明了不同专业背景的艺术家同样可以创作与设计城市雕塑。艺术创作是不受专业背景限制的,只有专业特性的区别。这需要我们在立法的过程中区别地对待。再者,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又怎样在法律面前保障公众参与城市雕塑创作与建设的合法性?这是否是行业创作垄断和职业垄断的开始?完全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一点是,对于没有资格证书的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著名雕塑家能不能承担城雕创作设计?不能的话,这又与情理和法理的最终目的相违背。能的话,又会导致法律的不公平,这还涉及到对著名雕塑家的评定标准又是什么之问题。尽管,一个国家著名雕塑家不会太多,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同样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但是在本行业的国家法规上认可和尊重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完全有必要的,这也是法制和法治对人性关怀和对科学、知识尊重的一个体现。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更不能成为行业垄断的门槛,它更应该是对知识对技能的尊重和鼓励。因此,对于建立科学、健全与灵活的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认证管理体系,既是目前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

3. 公众参与问题。

城雕建设采用自下而上的分级管理机制是符合城市雕塑建设管理规律的。从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的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大部分城市雕塑使用公共资金,建设在公共空间。因此,公众对城市雕塑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将会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真正的城市雕塑建设,实际上就是政府(或投资人)、雕塑家、公众、时间这四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博弈,尽管专家和政府在最后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历史最终的评价还是大众和时间。公众在城市雕塑创作设计中参与建设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城市雕塑建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找不到维护公众参与权的法规。那么,在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对公众负责?有没有反映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呼声?公众的权益得到了公共空间的尊重没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立法者思考的。对于公众的参与还不仅表现在参与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所提供意见和建议的代表性。因为,这种参与性在技术、空间、人力、财力、时间等方面很难做到让所有公众都参与进来,那么对于怎样选择最佳的公众及公众代表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最后,参与的公众或公众代表又以何种方式参与最能发出公众的真实呼声和对空间的精神诉求?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法规的约束,那么,在地方政府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过程中就会继续遇到诸如“长官意志”“政绩工程”“暗箱操作”等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扰了城市雕塑创作与设计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公众的参与及其监督权利的保障,以激化公众潜在的巨大能量,促进城市雕塑在健康稳健中又好又快的发展。

4. 标准问题。

这里主要指城雕创作与设计的评审标准、工程验收的标准。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中:关于国家级和省级重要地段、重大题材和重要政治、历史人物雕塑的设计审批,分别由国家城雕委、文化部和省级城雕管理机构、省级文化厅(局)审核和批准。然而,在国家城雕委、省级城雕机构中并没有相关的审核标准来评定设计。而对于艺术的评审标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评价系统,在目前暂时不能制定全国公认的艺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对于制定行之有效的约束其评审过程的行政法规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就为学术腐败、行政腐败及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留下便利的绿色通道。

5.招标投标问题。

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第十二条中规定:“城市雕塑立项批准后,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设计任务,设计成果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分级报批。”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2 也就是说,在国家“招投标法”中规定国家重大城市雕塑必须采用招投标的形式进行,而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中却可以使用委托单位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如果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中不加以规范,就容易构成法规与法律之间相互抵触的热点。其次,城市雕塑工程的招投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完全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城市雕塑建设工程的招投标需要一个重要的公众议标的程序,没有公众议标的程序,就容易造成“长官意志”和“行政腐败”。在实际生活中,专家认可的,不一定是大众接受的。只有采用多边权衡的形式收集大部分公众议标的建议和意见,经过综合研究权衡利弊,最终由专家组做出决定。这种操作形式与其他工程招投标具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单独例条规定。

6.监管问题。

在以往的案例中,就有雕塑家接了城雕工程,让自己的学生和雕塑工人放大与制作的,雕塑家不动一丝一毫,最后却冠以自己的名字。还有的,直接使用分包形式,化整为零。更为出格的直接在五金杂货店购买圆球、飘带不锈钢配件组装所谓的“抽象城市雕塑”。这个过程又怎么来监管?以什么标准来鉴定雕塑家的失职和违约?这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再者,对于建设好的城市雕塑又怎么维护与管理呢?城市雕塑种类繁多,不同的城市雕塑对环境和维护管理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城市雕塑需要与大众接触以产生互动的语境,丰富雕塑的文化内涵。有的纪念性人物雕塑又站在高高的底座上不愿意接受众人的触摸等等,这些是管理面临的一种复杂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对雕塑本身的安全和保护,以及大众在与雕塑互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等等。这同样需要我们在各个层面引起注意。

7.拆除问题。

在目前的国家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中,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拆除程序管理条例,而在现实中会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违法建设的城市雕塑的拆除问题。在历史上违法建设的城雕分为早期管理与执行不力及缺少法制约束;近期表现为法制意识淡薄或者没有法制意识。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劣质城雕,拆除的执行方式是不能一样的。然而,面对这些劣质雕塑,政府也很为难。这里存在两个难处:一个是劣质雕塑认定的机构和组成专家的资格没有法制规范,没有有说服力的劣质雕塑评定标准,不好执行。第二个就是,执行程序问题,劣质雕塑的拆除需不需要通过申请、审议、执行的程序?是否需要给业主方上诉和申请复议的权利?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法制缺失。②依法建设的劣质城雕拆除问题。面对依法建设的劣质城雕拆除的难度更大。在这里,认定劣质城雕的标准、拆除程序与拆除补偿成为最大的难题,拆除的劣质城雕需不需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及劣质城雕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来正视。而在实际生活中要想拆除一件劣质城雕,遇到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以至于一些执行不力的城市,宁愿任其存在,也不愿铲除“垃圾”,整治自己城市的形象。

当然,对于以上种种问题的存在,也只是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必然会遇到的情况,它并不能取代中国城市雕塑跨越式进步的整体成就。但是,要真正保障中国城市雕塑未来良好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对于建设更加科学、完整、系统的适合中国城市雕塑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规的制订迫在眉睫。对此,政府应该规划好行政监管部门、专家指导机构、法律执行等部门清晰的管理范围和职责。加强监管、指导、执行三大领域法规建设的进度、广度、深度与力度,解决好各部门各自为政、责权不清、执行不力的现象,协调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行政执行能力和执行效率,实施公众监督职能。并疏通各部门法规与国家法规之间的协调性、流畅性,使三者合二为一,以构成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法律系统,将城雕管理纳入民主化和法制化管理进程的道路,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防止任何长官意志与腐败犯罪行为。

其次,就是建构城市形象管理系统。城市雕塑只是城市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城市形象相关的园林、建筑、广场等公共空间建构物、建筑物、动植物等等都是一体的,由这些空间物构成的空间本身就具有空间交换与空间渗透的功能,只要一个部分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其他空间的功能。城市雕塑设置在公共空间或私有空间中其本身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障。然而,对于构成城市雕塑的重要人文、空间环境等等却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如果这种空间与人文环境被人为的改造了,同样是对城市雕塑的重要损害,直至威胁到城市雕塑存在的生命力。反过来,与城市雕塑相关的建筑、园林及其相关附属物等等同样也少不了周围空间精神聚合物(如:城市雕塑、公共艺术品等)对自身的支撑和维持。因此,要想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城市雕塑管理法制环境,就务必建立好系统的城市形象管理体系,对构成城市形象的整个系统加以科学、系统、完整的规划、设置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文化部、建设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1993.9.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8.30

作者:刘贻永 陈乐怡

园林雕塑泛空间意识论文 篇3:

风景园林与城市性格的规律探寻

摘要:包括名胜古迹在内的风景园林,是一个城市必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城市及其性格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美学关系。品题系列是风景园林的突出代表,它的诞生离不开特色城市多方面的长期孕育。除了供人休闲、游赏外,品题系列对城市性格特色还起着支撑、彰显等作用,并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而历史文化名城,主要是由一代代的名人文化累叠而成的。城市的性格特色,最能从动态的比较中凸显出来,其中包含品题系列在内的风景园林,它通过导引、辐射等功能,在城市化过程中还可以留住历史脚步,延缓或避免千城一面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风景园林;品题系列;城市性格;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比较

“春秋多佳日,林园无俗情。”

风景①园林,从城市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的精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的“绿肺”“氧吧”;从旅游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的休闲游赏胜地;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从美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自然美和人文美融汇的辐集点和辐射源;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看,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负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彰显着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总之,风景园林与城市互为依存,休戚相关。

我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风景园林资源极其丰富。在中国文化史上,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就是人们爱从该地风景园林中遴选出八个、十个或更多的景点,通过自觉地或反复地“品”和“题”甚至咏诗作画撰文,使其构成为具有整体合力的品题系列,作为该地风景园林的突出代表。这种模式,肇始于南朝,《宋书·徐湛之传》写道:“广陵(扬州)城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南望锺山。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这是中国风景园林史上最早出现的“四景-二字”型品题系列,它对尔后风景园林及其品题均颇有影响,今天扬州瘦西湖仍有吹台,可看作是其历史性的延续。品题系列的发展,经过唐至宋而盛,到了明清时代,臻于顶峰。如《日下旧闻考》所说:“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从时空维度看,这种风景园林品题系列自古至今,可谓成千上万,难以数计,并已形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悠久文化传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并应深入研究的文化现象。不久前,笔者喜见金学智先生《风景园林品题美学》问世,这部全面研究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专著,对城市美学的建设也颇有启发。本文拟借鉴其理论特别是借助于其所提供的北京、杭州、苏州、扬州四地风景园林的鉴赏性论述,进一步联系这四大文化名城的历史和现实,深入探讨城市性格与风景园林及其品题系列之间互生互补的美学关系以及其他有关问题。

这里先对本文有关概念作一说明:为了行文方便,风景园林品题系列在本文中一般简称为品题系列。风景园林与品题系列的关系是,风景园林包括品题系列,品题系列从属于风景园林,又是其突出的代表。品题系列包括其“名”(以品题为主的精神性建构)和“实”(被品题的实景,即以建筑、山水、植物为主的物质性建构)两个方面。

1特色城市孕育品题系列,品题系列支撑特色城市

首先应看到,一个地方品题系列的诞生,离不开该地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包括其所隶属的乡村山野湖泊)②多方面的长期孕育。

先以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作一重点研究。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把都城从女贞故址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迁往燕京即今北京,改称中都,从此,北京开始成为北部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尔后,元、明、清三代相继建都于此,北京进而成为整个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姜宸英《日下旧闻考序》写道:“自古帝王建都之地多且久莫如关中,今则燕京而已。”如果说,关中(西安)是上古、中古时代古都的代表,那么,燕京则是近古时代古都的代表。这里只论地处北国的燕京,除了帝王为满足其游乐需要外,迁都后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需要风景园林作为其突出的表征或必要的支撑,于是数十年后,一个著名的品题系列孕育成熟,见载于金章宗时的《明昌遗事》。经流传,这八景为:居庸叠翠、玉泉趵突、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烟树、卢沟晓月、西山晴雪、金台夕照。燕京八景这一精心遴选、重点建设而成的品题系列,充分凸显了该地区多方面的优势。

“居庸叠翠”的主景居庸塞,集雄、奇、险、峻于一体,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后又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图1)。 “卢沟晓月”一景,推出了著名的卢沟桥,是北京地区最大最长也是至今最古老的石拱桥(图2),它完全无愧于位列燕京八景之名。

“金台夕照”,也是燕京八景之一,它联结着战国时燕国感人的历史事件——国破后流亡回国的燕昭王,誓志发愤图强,建造了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贤纳才,终于国力大振,使燕国进入最强盛的时期。

再如“太液秋风”、“琼岛春阴”,乾隆为二景所书的御制诗碑,分别立于今北京中南海水云榭和北海琼华岛,它们的建筑格调,不但是由北京皇家宫殿群的艺术风格所衍生、所辐射,而且还与北京其他文化景观、文化街区乃至整个文化名城互补相生,交映生辉。

可见,风景园林除了供人们休闲、游览、赏观外,它还对城市性格、城市优势特色起着彰显、炫耀、标胜、烘托、呼应、点缀、调节、美化、优化等作用,综合而言起 “支撑”或“表征”的作用。

2品题系列能极大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

杭州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南宋,诞生了著名的西湖十景。吴自牧《梦粱录》写道:“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这也是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的产物。

回顾杭州城市的优势特色,一是拥有佳美的自然山水环境,即“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组合,或者说,山明水秀的西湖和美丽的杭州城市,是相互孕育,互为环抱的;二是拥有著名的历时悠久、含量厚重的文化史迹,其中如唐代、北宋著名诗人白居易、苏轼均曾知杭州,政绩卓著,有口皆碑,他们不但倡导造景,美化环境,而且其咏杭的诗文名篇更是脍炙人口,西湖著名的“两堤三岛”格局中的“两堤”——白堤、苏堤,就是其重要的物化表征,于是西湖开始扬名天下,这是名人效应孕育文化名湖的典型例证;三是社会环境适宜,南宋定都临安(杭州),于是生聚茂密,往来辐辏,繁华而旖旎,“暖风吹得游人醉”,加以诗人画家们的集聚……正是上述这些优越条件,孕育出了西湖十景品题系列。单看这具有永久魅力的西湖十景之名,让人闭目如诗似画,读来琅琅上口,它易记易背,雅俗共赏,以致当时就家喻户晓,不胫而走。同时还应看到,它在神州大地上还发挥着引领、催生等辐射功能,使尔后各地的品题系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甚至穿越了国境。

1984年,杭州又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西湖新十景的大评选活动,评出的新十景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 、宝石流霞。这一系列品题,也是字字珠玑,吐纳英华,让人放飞想象,味之不尽。而南宋西湖十景中的“雷峰夕照”, 1924年因塔倒塌而其景不存,留下了遗憾和欠缺。2000年,雷峰塔在原址复建(图3),这一工程使著名的西湖十景得以圆满恢复。2011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以西湖双十景为重要特征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终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这是文化景观的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再如扬州,且不说李白、杜牧“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等名句,就说清代,“上有所好,下必有盛焉”(尤袤《全唐诗话》引虞世南语),由于酷好园林的清帝乾隆多次临幸,盐商们竞相造园争宠,于是扬州风景园林臻于鼎盛时期,金安清《水窗春呓·维扬胜地》说:“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由于乾隆六次南巡,各盐商穷极物力以供宸赏。计自北门抵平山,两岸数十里楼台相接,无一处重复。其尤妙者,在虹桥迤西一转,小金山矗其南,五亭桥镇其中,而白塔一区,雄伟古朴,往往夕阳返照,箫鼓灯船,如入汉宫图画……”于是,就形成了著名的扬州北郊“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等二十四景。美景引得游人如云,盛极一时,它们甚至被刻于牙牌之上,称为“牙牌二十四景”,于是不但妇孺皆知,众口相传,而且雅俗共赏,名闻遐迩,极大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并成为中国风景园林史上的一块丰碑。

3历史文化名城,由一代代的名人文化累叠而成

总结历史经验,还应看到,燕京八景之所以著称于世,盛传不衰,除了燕昭王筑台招贤等而外,还离不开清帝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的参与其事。他曾亲自对景名逐一精心推敲,甚至细加修改。他还为八景题咏、挥毫、立碑……这在文化史上传为美谈。因此,无论从风景园林的角度,还是从城市美学的角度,都应给这位多才多艺的历史文化名人以应有的、较正确的评价,肯定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特别是认识其超越时空的深远影响。

周维权先生指出:“乾隆皇帝作为盛世之君,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平生附庸风雅,喜好游山玩水。他自诩‘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对造园艺术很感兴趣也颇有些见解”。他“曾先后六次到江南巡视,足迹遍及江南园林精华荟萃的扬州、苏州、无锡、杭州、海宁等地。凡他所喜爱的园林,均命随行的画师摹绘为粉本,‘携图以归’,作为北方建园的参考。一些重要的扩建、新建的园林工程,他都要亲自过问甚至参与规划事宜,表现出一个行家的才能”。[1]可见他不但是修养、才艺颇高的文人,而且还是出色的风景园林规划家。对于燕京八景,除清帝乾隆外,历代诗人、画家、文士们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热情创作了不少系列性的诗、书、画作品,如元代有陈高等的诗,在明代,则有李东阳、赵宽等的诗,还有杨荣等八人联咏的八景组诗,特别是王绂影响颇大的绘画《北京八景图》……这些都是颇有艺术价值、认知价值的乡邦文献,同样也是文化名城的历史见证。

苏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二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幸存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唐代以来,更有着辉煌的人文历史,如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外地儒雅风流的著名诗人,几乎相继任苏州刺史,时人称“苏州刺史例能诗”。范成大《吴郡志·牧守》还说:“吴郡,自古皆名人为守。”作为地方行政长官,名人郡守们道德文章的倡导,对一个地方的民风、学风、文风、艺风以及风景园林建设(如白居易开辟通往虎丘的七里山塘街),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此,古代称之为“教化”。再如,顾况、张籍、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沈周、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冯梦龙、钱谦益、吴伟业、顾炎武、金圣叹……均为苏州人。这一连串发光的名字,如群星璀璨,闪耀于吴地天空。时间是文化发展的空间。于是,唐以来的吴地历史上,名人文化,高潮迭起:“姑苏诗太守”、“皮陆唱酬”、“首创郡学”、“田园绝唱”、“吴中四杰”、“北郭十子”、“吴门画派”、“吴中四才子”、“三言”通俗小说、虞山诗派……此类荦荦大者,颇难列举,至于中、小、微型的,更难以尽述。而且每次每番的名人文化,还往往表现出其深度、精度、密度或浓度……

由此可见,凡是历史文化名城,往往诞生于一代代真正文化名人(而非蔡京或西门庆之流)的真正诞生地、执政地,侨寓地、宦游地、活动地,名城正是这样历史地堆叠、层累而成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层累),所谓“千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六十三章》)。而从另一角度也可以这样说,名城所在地的风景园林,也离不开一代代文化名人对它们的发现、遴选、加工、集聚乃至规划、建设,特别是离不开他们的悉心品赏、深情题咏以及尔后的流播。

4动态的城市比较,最能凸显似同城市的不同特色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对于比较的方法,曾这样说:“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2]城市比较,应该以此来要求。

苏州和杭州,是两个地域上较接近的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它们具有似同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喜欢将其相提并论,这实际上已是将其推到比较地理学的领域,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凝练的八字古谚,正是人们千百年来反复比较,精心锤炼的一个历史地理学结晶。

但到了当代,苏、杭两地人们却反复争议:为什么不称“杭苏”,而称“苏杭”?争议初步趋于一致的结论,是为了押韵,其实不然。金学智先生《“苏杭比较论”溯源》[3]一文对这一古谚的历史由来作了考证,认为它大概定型于南宋至元代这一时段,但还可追溯到唐代。

最有发言权的是诗人白居易,他先任杭州刺史,继任苏州刺史,喜爱和熟悉苏杭,写过不少深情咏唱苏杭的名篇佳作,并为苏杭百姓办过不少好事,是苏杭比较论的倡导者,其《咏怀》诗第一句,就是“苏、杭自昔称名郡”。他还有一首《余尝典二郡……》也说,“江南名郡数苏杭……我为刺史更难忘。”在当时,他已习惯于将“苏”置于“杭”之前了,其依据是什么?宋代范成大《吴郡志》引白居易诗,有“霅川(吴兴)殊冷僻,茂苑(苏州)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之句。白居易通过对三个城市差异性的比较,作了这样的排序:苏州具有经济繁荣的特点,它以经济繁盛、人口稠密领先;杭州次之,闲忙得中;吴兴最为冷僻。所以,他在诗中一再将“苏”置于“杭”之前了。

到了北宋,苏州更是“井邑之富,过于唐世,郛郭填溢,楼阁相望”,“珍货远物,毕集于吴市”(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历史发展到南宋,范成大《吴郡志》里已出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之谚,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相比,其内容是一致的,但语言上显得还不太成熟。

到了元代,奥敦周卿《蟾宫曲·咏西湖》唱道:“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奥氏的散曲,是目前这一成熟的古谚的首见文献,当然,它在民间和文坛上是早已流行了。

城市比较,既要察其同中之异,又要观其异中之同。细加分析,奥氏散曲之所以把这两个名城同时并提,主要着眼于异中之同——旅游地理的比较,即两地所共有的风光之美、游人之众;不过,也还涉及“春暖花香,岁稔时康”之类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的比较,而这也点出了二者之同。

再对照宋、元时代的苏州,这里同样是气候适宜,物产丰茂,称得上“岁稔时康”,这正是苏州私家园林开始集聚、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宋代的苏州已是著名的宜居城市,所以南宋词人吴文英《点绛唇·有怀苏州》写道:“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他们以无缘居住于苏州为憾。再往上溯,北宋诗人苏舜钦在《过苏州》诗中也叹道:“无穷好景无缘住”!其《答韩持国书》更说:“虽孔子复生,是必欲居此(苏州)也。”这一恋苏情结,使他在遭倾陷后终于择地居住于吴,建造了姑苏名园“沧浪亭”。

明、清时代,苏州更涌现出大量的园林,品题系列也出现得更多,如高启等有《狮子林十二咏》,沈周有《东庄二十四景图册》,文徵明有《拙政园三十一景三绝册》,张宏有《苏台十二景图册》;汪琬有《艺圃十咏》、陈味雪有《留园十八景图》……这也是风景园林兴盛的标志之一。作为拥有宜居城市前提条件的名城苏州,早已位于园林城市之列了。

但发人深思的是,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还引有刘大观对苏州的不同定性。刘氏关于名城比较的精彩话语是:“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如果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比出异中之同,那么,刘氏这番话则侧重于比出同中之异。体味和衡量这三句话:“杭州以湖山胜”是不会有争议的,湖山是杭州绝对的优势特色,因此它主要地可说是湖山城市,;“扬州以园林胜”,这应在发展中作动态考察,因为到了清代,由于乾隆六次南巡,形成“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的局面,因此说扬州是园林城市是当之无愧的;那么,苏州既然早已是园林城市,为什么却称其“以市肆胜”呢?这还得从历史上细加寻绎。

原来在明代中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已开始在苏州一带领先萌芽,主要体现于丝织业,所谓“以杼轴冠天下”。宋应星的名著《天工开物》写到,苏州一带出现了较为繁复完善的“提花机”;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记载缫丝技术“一灶当三缫之薪”。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良和技术的进步,商品生产达到了“不极奇巧不止”(《明史·魏允贞传》)的程度。张瀚《松窗梦语》还说:“东南之利,莫大于罗绮绢纻,而三吴为最。”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其表现就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万历实录》)。除了工业经济外,在成化年间,苏州已是一个相当繁荣,八方交汇的著名商业城市。文化苏州竟同时出现了弃农经商和弃学经商的潮流。因此从特定视角来看,“苏州以市肆胜”的定性应该说是准确的,因为发展到清代中期,苏州早已具有工商业经济城市的特质,而园林城市则退居为一种次质了。《扬州画舫录》中三大名城的联系比较,证明了黑格尔的论断:“有差别之物……每一方只有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的规定”[4]。当然,任何城市均有多质性,均共存着不同的侧面。杭州、苏州、扬州这三个城市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均有优美的湖山、园林,经济均不错,不过在特定时期,由于考察的重点不同,它们的主、次性质也就有所不同。这种将不同性格的名城作历史性的动态比较,是具有意味的。

再以作为园林城市的扬州为例,把城市性格的比较深入到风格的层面作一初步探讨。威克纳格说:“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内在特性”,它“是面貌的生动表现,活的姿态的表现”[5]。那么,扬州园林和城市建筑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地方风格是什么?比较地看,如果说,地处北方的古都北京,其地方风格是宏伟崇高、壮丽厚重,具阳刚之气,地处江南的苏州,其地方风格是灵巧秀婉、淡雅轻盈,具阴柔之美,那么,扬州的一些园林和包括民居在内的城市建筑则表现为沉厚而朴健,宏纤得中,刚柔相兼。元末画家王冕《过扬州》咏道:“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人物渐分南北异,江淮不改古今流。”扬州分南北之异,其实也恰好是兼南北之长。对此,陈从周先生《扬州园林与住宅》一文多有精彩的论述:“扬州位于南北之间,在建筑上有其独特的成就与风格……是北方‘官式’与江南民间建筑两者之间的一种介体”;“扬州的诗文和八怪的画派,在风格上亦比吴门派来得豪放沉厚,这多少给造园带来了一定感染与提高”,“它与苏州园林的‘婉约轻盈’相较,颇有用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的气概……柱则较为粗挺,其比例又介于南北二者之间”,屋角起翘“比苏南来得低平。屋脊则用通花脊,比苏南的厚重……”究其原因,扬州园林的风格除了地域等因素外,还由于“扬州园林的主人,以富商为多……因此在园林的总面貌上,建筑物的尺度、材料的品类,都从高敞华丽方面追求”[6]。是的,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也这样说:“扬州盐务,竞尚奢丽”。总之,扬州的园林与住宅建筑,一方面虽与北方皇家园林宫殿建筑在风格上略微近似,甚或有所吸取仿效,但其色彩、体量、厚重感等,又保持着较大距离,从而保持住了自己的个性风格;另一方面,就其民居建筑而言,它也与苏州不一,从外观来看,苏州多粉墙黛瓦,明净清靓,而扬州多用黑瓦青砖(扁砌的清水墙,给人以厚实感),敦重劲穆,二者风格也迥乎不同,它们都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两地居民的不同喜好,不同性格。

5风景园林的导引辐射,可能避免城市的同质化趋向

从美学的视角看,每个城市应该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风格。但是,当今的事实并不如此。仇保兴指出:“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潮时期……在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大江南北的城市面貌逐步呈现千城一面的特征,城市的建筑、布局雷同,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色……随着改革开放,有许多建筑师和地方领导盲目地追求西方文化那种宽广的、对称的、庄严的、直线式的、机械式的壮观美,而丢掉了中国传统中那种随意的、模仿自然的、反映原始生态的风格。再加上对现代化的误解,对城市成长有机性缺乏认识,导致国外的某种设计热潮泛滥……”[7]事实正是如此。在疯狂的“推土机运动”中,但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一些城市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地域文化很快地消失,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特色危机、性格危机,于是,泛化为千篇一律的同质化。

那么,是否能延缓或避免这类现象发生呢?回答是,在重视保护意识的、园林城市里,是有可能的。

先看苏州。苏州园林有种种特色,如黑白分明的建筑外观,小中见大的空间艺术,小桥流水的水城意境……这都是园林与城市环境互为影响、相互融生的结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既深受城市环境的影响,又对城市环境具有突出的辐射功能,如苏州城区小巷的民居建筑,至今大多为粉墙黛瓦硬山两坡面,简朴内敛,不事张扬。它们和苏州园林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如将苏州园林从这些曲折小巷群中剥离出来,就会失去园林那种隐逸不凡的品格。再如苏城的街头、广场,很少有具象雕塑,也很少有西方那种抽象雕塑,相反,绿地上,小河边,更多的是园林里那种作为特殊抽象雕塑的太湖石立峰,瘦漏透皱,别具一格;而马路边的公交车站,较多地取亭、廊组合的种种古典建筑形式,设有“吴王靠”、空窗或花窗、洞门等,典雅婉秀,人文气息颇浓;至于环城河绿化风光带,也有花木掩映着种种古典建筑,从而构成优美的景观,还有棋布于街头巷尾的苏式“小游园”,吸引着城市的居民们……凡此种种,都给人以“身在园林”之感。可以说,这些都体现着园林精神的辐射,同时也是苏州绵长文脉的传承,它们共同演绎着富于姑苏神韵的城市表情。此外,山塘街历史街区,记忆着唐代白太守对于虎丘交通、游赏的卓著功绩,“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白居易《武丘寺路》),这山塘街又称白公堤(图4),也就是后来“虎丘十景”中的“白堤春泛”。虎丘山塘是苏州城市的表征,评弹艺人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山塘……”还有与已成为历史化石的宋代“平江图碑”相联系的平江路历史街区……这些街区,一排排临水建筑,依然体现着唐代诗人杜荀鹤所咏:“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送人游吴》)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色,亦颇鲜明。

而同有天堂之誉的杭州,这方面也颇出色。如城西京杭大运河终点拱宸桥一带的历史街区,经二十余年的老房保护工程的坚持,现在仍见“静谧安详的古巷街道,灰墙黛瓦的江南小楼,古朴风凉的青石板路,老石桥边的长堤绿柳……”而更可贵的是这里依然生活着老居民,这证明了“运河文化,离开了‘炊烟’,再美的小桥、流水,都会失去运河活的灵魂”。有关专家们高度肯定了这一值得推广的、鲜活的、老房保护的“杭州模式”[8]。

再看扬州,其文脉也至今也绵延不断,其中有些还成了城市的突出表征。如北郊二十四景中的“卷石洞天”(图5),就显示了造园学上“扬州以叠石胜”的传统特色。再如作为“白塔晴云”、“四桥烟雨”等众多景点的借景或主景,白塔秀出于瘦西湖上,晴云临水,玉立亭亭,成了扬州的骄傲,并明显地区别于江南的其他园林和建筑。至于金碧闪耀,富丽繁复、显显翼翼、钩心斗角的五亭桥,更以举世无双的孤例,成了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名城扬州的市徽(图6)。扬州园林与民居建筑风格的互为影响、相与融生,也值得称道,特别是含盐商住宅、园林会馆特别是名人故居于其内的东关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样是很好的文脉凸显。它让人看到,名人故居确乎是一个城市灵魂的栖居地。

一个城市不能没有过去。对比地看,扬州的名城保护意识更见突出,其重要原因在于它拥有辉煌的过去,且不历数“当昔全盛之时”(鲍照《芜城赋》)以来扬州的历史文化,就风景园林方面说,南朝徐湛之在广陵率先创构“四景——二字”型的品题系列,一直曲折地发展到乾隆时代北郊二十四景的鼎盛,还有生活于乾隆年间的纪昀所咏:“甲第分明画里开,扬州到处好楼台”(《扬州二绝句其二》)。它们的影响极为广远,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万井笙歌遗俗在”(欧阳修《和刘原父平山堂见寄》),这些会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合力,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深深地扎根于广大市民心中。金学智认为品题系列的价值意义主要表现在能“弘扬地方文化,增进乡土情结”,并“推进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9]。这在扬州有着典型的体现。

同时,长期以来,面对着城市化热潮所引发的“推土机运动”,扬州的执政者们也能保持冷静的实践理性,坚持科学发展,不一味追求GDP,因而使扬州城市比较能保持住自身的性格之美,留住了历史的脚印,既避免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走向与他城的同质化,又能逐步形成“东城西区,北市南港”的新城区合理布局,让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更值得称许的是,扬州还出台了较为长远的的规划——《扬州市文化博览城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此纲要决定以“文化博览城”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文化建设保护工程,对古城、古建、古巷、古宅进行名城解读,对古城区300多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名人名园、古树名木、特色街巷,均通过标牌、立碑等方法对其具体史实、文化特点、审美价值进行诠释,从而增强历史文化的可读性,唤起市民们对古城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力求增强外地游客对古城历史的认同感。[10]这些意见、方法,对于保持住城市的固有性格都是切实可行,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18世纪,德国理论家希勒格尔说:“艺术家通过当代把过去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联结起来”[11]。在21世纪,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有些国家也提出:“过去是未来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同一个意思,见解深刻、精警。风景园林是大地的艺术,更能“把过去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联结起来”,它不仅能留住历史的脚步,而且能沟通未来,拥抱未来,让城市的居民们稳步地走向璀璨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风景,含名胜古迹在内。本文关键词风景园林、品题系列的含义,均从金学智的《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一书,该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本文的所有图版,也选自该书。

②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身是从广义的风景——荒蛮的自然环境中由聚落、村庄、小镇、小城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史记·五帝本纪》概括道:“一年而所居成聚(张守节《正义》:聚,村落也),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正义》引《周礼》:四井为邑,四县为都)。至于本文所说的风景,则是指狭义的风景,即风景名胜区。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84.

[2]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5.

[3]金学智.苏园品韵录[M].上海:三联书店,2010:195-199.

[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55.

[5]歌德.文学风格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7、15.

[6]陈从周.园林谈丛[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57、70、74.

[7]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中国名城,2008(1):4-6.

[8]蒋萍,王恩.小桥、流水、人家,一个不能少[N].文汇报,2011-11-13.

[9]金学智.风景园林品题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0-31.

[10]季建业.加强古城保护,彰显城市特色[C]//中国城市评论(第5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20.

责任编辑:王凌宇

作者:沈海牧

上一篇:高校衔接中小学德育论文下一篇:后实践哲学限度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