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设计精细化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文章基于Bentley平台,通过对公路项目的初期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BIM协同设计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利用BIM技术的综合优势逐一解决公路项目中存在的工程难点问题,形成了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BIM应用实施的流程和方法,对于提升公路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设计精细化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细设计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1:

船舶电气设计精细化管理

摘要:船舶电气设计工作相对繁琐复杂,如果单纯运用传统管理思路进行规划设计,则就难以达到预期成果。近些年来,为进一步增强船舶电气设计效能,设计管理人员主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用到船舶电气设计工作当中。通过以精细化管理思路為重要指引,强化管理船舶电气设计质量控制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减少设计失误问题。针对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船舶电气设计各阶段内容,对精细化管理理念在船舶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计;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建设事业的深入持续发展,我国船舶建设事业逐步朝向大型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其中,为切实增强船舶建设质量以及应用水平,行业内部人员重点针对船舶电气设计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然而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因受到造船企业产能过剩以及盈利空间等因素影响,导致船舶电气设计工作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多。同时,行业内部所存在的设计人员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如何运用全新的管理手段增强船舶设计效能已然成为当前船舶电气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

1 技术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技术准备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措施要求设计人员应该立足于船舶电气设计标准角度,精准识别与管理影响船舶电气设计效果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加以消除。举例而言,设备之间接口协调难度过大可能会对船舶电气设计进度以及效率造成滞后性影响。因此,在前期技术准备阶段应该加强对这类问题的精细化管理。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应该主动结合船舶电气设计特点,如设备数量较多且接口复杂等,在项目开始之初,需要提前理清关键设备之间的接口关系,以期可以为后续订货以及详细设计等一系列工作带来便利影响。除此之外,在技术准备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对用电设备统计及计算表、自动化接口统计及计算表的制定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措施,对用电设备以及自动化接口所涉及到的统计问题以及计算表制定问题进行优化处理。

2 详细设计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详细设计阶段所涉及到的精细化管理要点因素较多,建议设计人员应该重点针对关键设计问题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合理贯彻与落实。一方面,设计人员应该提前策划主干电缆走向问题。尤其要重点针对大负荷用电设备电缆走向以及进线方式进行合理部署。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主干电缆通道以及应急电缆通道的位置进行合理确定。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场地条件以及船舶电气设计标准,对大型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确定。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通过提前策划上述要点因素,基本上可以保障船舶设计协调效果,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后期生产设计难度。

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应该对各统计表格以及计算表格的健全完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传统设计方式相对粗放,设计人员无法及时对所有选型以及计算进行核对处理,最终导致无法识别隐藏问题,容易对设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工作之后,设计人员可根据确认图参数信息以及其他关键数据,对用电设计统计表数据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嵌入计算公式方法,对开关容量以及脱扣器类型进行合理确定。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各接口应用情况进行核实与更新处理。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加强对各接口应用情况的核对处理,以防止出现设计失误问题。

3 生产设计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结合以往的船舶电气设计经验来看,详细设计工作结束之后,设计人员之间会进行技术交底活动,以保障生产设计阶段的船舶电气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贯彻与落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技术交底活动过程中,多方成员并未对生产设计阶段的事项进行重点强调以及约束管理,最终导致同一设备在不同区域所涉及到的支架选型以及设计思路存在明显差异。为及时消除这一问题,在生产设计阶段可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船舶电气设计效果:

首先,生产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工程标准要求电舾件使用种类进行合理配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使用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同一设备以两种座架形式存在。与此同时,生产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船舶电气设计特点,对生产设计策划工作内容进行合理部署,尤其要重点针对电缆路径以及大中型设备布置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其次,生产设计人员应该结合船舶电气设计要求,构建符合船舶电气设计标准的check-list检查表。在此过程中,生产设计人员可以在本阶段增加回头看环节,以实现对生产设计全过程的控制管理;最后,各区域生产设计人员应该对各自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强化管理,尤其要重点针对电气设备定位问题进行共享分析。并通过对比布置图与施工图,及时发现安装偏差问题。

4 施工配合阶段与完工图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

施工配合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明确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应该对图纸修改位置进行合理标注,并及时将相关问题反馈到设计人员当中,及时解决专业设计矛盾问题,以防止出现施工隐患。此外,在完工图精细化管理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应该对各自所负责的图纸进行更新管理,以防止出现偏差问题,影响船舶工程建设质量。在此过程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可针对某一设计难题进行互动交流,及时解决难题,保障项目工作效率得以全面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船舶电气设计所涉及到的流程内容较多,一般都需要各个单位以及工序之间进行协调配合,以保障船舶电气设计效果达到预期。为进一步增强船舶电气设计效果,各设计人员应该主动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船舶电气设计工作当中。通过明确掌握船舶电气设计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对现阶段船舶电气设计短板问题进行及时补齐。并主动立足于电气设计准备阶段、设计阶段以及生产施工等重要阶段当中,延伸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一步切实增强船舶电气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伍斐.船舶电气设计要点概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20(05):74-75.

[2]张祥,王伟,杨程.船舶电气工程图纸智能化转换技术研究与实现[J].船电技术,2020,40(S1):92-94.

[3]刘本峰,陈峰,邱哲誉.刍议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J].内燃机与配件,2020(09):227-228.

作者:周云

详细设计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2:

基于Bentley的公路BIM协同设计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Bentley平台,通过对公路项目的初期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及施工阶段进行BIM协同设计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利用BIM技术的综合优势逐一解决公路项目中存在的工程难点问题,形成了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BIM应用实施的流程和方法,对于提升公路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协同设计;施工管理

Based on the Bentley platform,and through the BIM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tudy for the initial design,deepe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ge of highway project,this article uses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BIM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engineering difficulties in highway project one by one,and forms the process and method for the BIM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s,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level of technical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s.

BIM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design;Construction management

0 引言

公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公路的建设技术手段升级革新是发展现代公路交通的重要途径。

BIM技术以建筑物的各项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1]。BIM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涉及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生命的各个周期。BIM技术在民用建筑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针对于交通领域,BIM技术的应用依旧远远落后于建筑领域。

本文以BIM设计施工一体化融合应用为指导思想,研究BIM技术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1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特点与难点

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公路项目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难点:

(1)项目跨区域大,综合管理协调困难。项目规模通常较大,距离长,涉及较多的地区敏感点和众多地方管理部门。

(2)征地拆迁量大,项目沿线常常穿越多个规划区及与地方道路、铁路有交叉,沟通协调难度大。

(3)控制性工程技术条件复杂。公路工程项目中通常包含技术复杂的特大型桥梁及特长隧道。

(4)项目沿线地质和地貌环境复杂。

2 BIM组织及实施方案

2.1 应用目标

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通过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交通组织、虚拟建造等技术,结合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三维方案快速设计与调整、动态碰撞检查等优势,逐一解决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2.2 软硬件环境

结合不同BIM软件平台的优势及公路工程建设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在公路项目中采用符合土木工程行业习惯特点的Bentley的软件进行BIM技术的应用更为合适,如图1所示。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利用OpenRoads ConceptStation、PowerCivil、ContextCapture等软件实现道路、建筑、桥梁等模型的快速设计。在深化设计阶段,利用Bentley平台的一系列专业软件,如OpenBridge Modeler、ProStructures、OpenRoads Designer等,对道路桥进行详细设计。此外,在施工阶段可自主研发基于BIM的项目管理系统。硬件方面则需配备多台大内存和高性能图形显卡的工作站、专用储存设备以及航拍使用的无人机等。

2.3 实施方案与建模标准

利用BIM技术进行模型创建时,宜根据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模型精度标准,避免陷入“过度建模”的误区。随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信息的积累和逐步深化,进行从近似到精确的创建,减少不必要的细节,既能减轻设计师的工作量,同时也能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遵循这一原则,在项目各阶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精度进行模型的创建和交付。

首先,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Bentley的OpenRoads ConceptStation软件作为基础平台,并通过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成三维实景模型重构项目工程环境,同时结合PowerCivil、SketchUp等软件建立起模型精度为LOD100的道路、桥梁、隧道、服务区等构筑物BIM模型,形成项目的真实三维场景展示,实现项目前期阶段的快速概念设计。

勘察设计阶段在项目方案设计的基础上采用LOD200~LOD300的模型精度分别进行详细的BIM设计。主要是采用Bentley的MicroStation、OpenRoads Designer、ProStructures等专业软件进行详細设计,实现对关键节点的精细化设计、工程量统计、二维出图等。

设计完成后根据需要采用LOD300~LOD400的模型精度对重要的隧道、桥梁进行施工阶段的深化设计,并根据施工分部分项进行EBS编码分解,应用到施工管理阶段。

3 BIM在公路项目设计与施工中的综合应用

3.1 场地勘测的应用

近些年来,倾斜摄影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倾斜设计测量技术是利用飞行平台搭载多个传感器,分别从垂直、倾斜等角度获取地面同一地物的不同影像[2]。在勘察阶段,可采用无人机对项目沿线进行航测,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并通过ContextCapture软件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如图2所示),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资料。在创建实景模型的同时还可快速生成三维地形曲面,能够解决传统测绘采样点不足的问题,减少测绘成本。

3.2 方案阶段的應用

由于传统设计手段的局限性,经常造成设计与业主的需求不匹配,相互沟通不畅的局面。通过基于BIM模型和实景模型构建的真实三维场景进行方案设计,运用可视化的方式,可向业主传达真实的设计意图。此外,通过BIM模型与三维实景模型结合(如图3所示),为项目的选线、优化及耕地的占用和建筑物的征拆提供科学的依据。

3.3 详细设计应用

在前期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可利用BIM技术进行详细设计。对于道路,可利用自定义横断面模板进行快速设计,并分类统计工程量。同时,可通过建立上、下部结构参数化构件库,调整参数来适应不同的跨径、桥位,实现对常规桥梁的快速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此外,可利用MicroStation、ProStructures等专业软件对复杂的特大型桥梁进行精细化BIM设计,解决传统手段对复杂结构表达不清的问题。并且通过三维参数化模型单元将传统用表格形式表达的斜拉桥索塔钢锚梁、斜拉索锚拉板、锚具等结构进行实体化,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优势可以直观便捷地检查设置的参数是否正确,确定索塔钢锚梁、斜拉索锚拉板等构件的尺寸、空间位置关系是否存在矛盾及冲突的情况,减少或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变更。

利用专业的钢结构软件Prosteel,可对特大型桥梁的钢混组合梁进行详细的BIM设计。通过利用软件的自动算量、详图功能实现对钢结构的工程量的快速统计和二维出图。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交通形象的窗口,展示某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水平的高低,其重要作用不亚于高速公路其他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和设计必须强调与周边生态、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的相互协调[3]。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设计,可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布置与总体方案优化。此外,基于BIM模型,可对服务区进行云渲染,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效果,以使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达到和谐统一(见图4)。

3.4 基于BIM的施工全过程管理应用

基于BIM的设计成果,针对复杂结构,如特大型桥梁、隧道、服务区等,可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返工(见图5)。

研发基于BIM的项目施工管理系统,将BIM技术与施工过程进行系统性结合,可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数字资料管理方面,可实现技术文档、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材料与BIM模型的关联,便于施工技术员查找相关资料,实现施工过程的资料记录、查询和追溯。在施工工序与进度控制方面,通过将工序控制与施工进度相关联,并与BIM施工模型相挂接,可实时反映项目实际进度,通过与项目的计划进度相对比,可随时直观地了解项目的进度动态,便于管理人员有针对地进行调整,加强对项目的管控,确保项目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手机终端将现场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图片、视频、文字等数据信息的形式利用云技术与BIM模型相关联,推送给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并以标签图片的形式在BIM模型端展现实际的现场处理情况,协助管理人员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直观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问题处理过程留痕。

4 应用特点总结

(1)基于BIM与实景模型的真实三维场景的方案策划与场地分析

通过无人机航拍和三维实景建模相结合,如图6所示,建立实景模型并集成到核心BIM平台进行分析研究,为公路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场地布置提供科学的依据。

(2)跨平台与终端的多源数据融合和共享

通过将BIM模型建立在同一个服务器中,可以在网页端、PC端、移动终端同时访问同一个模型,实现跨平台和跨终端的多源数据融合和共享(见图7)。

(3)设计施工一体化融合应用

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在满足传统交付成果的同时,还可根据施工需求按照分部分项对设计的BIM模型进行EBS编码拆分,并上传到施工管理平台数据库中,实现设计施工之间数据的无缝衔接。从设计源头进行BIM总体应用规划,基于同一数据源进行项目的BIM实施,避免以往单阶段或局部BIM应用的局限性(见图8)。

5 结语

本文通过在公路工程项目初期的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及施工阶段开展BIM协同设计与施工管理应用研究,解决了公路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规模和空间距离大、征地拆迁量大、沿线地质地理环境复杂等难点问题,形成了一套针对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BIM应用实施的流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黄 强.论BIM[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肖雄武.基于特征不变的倾斜影像匹配算法研究与应用[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4.

[3]苏清华,马建荣.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规划及改造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7):244-246.

作者:龙波 彭欣

详细设计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3:

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增加网络运维管理质量,因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根据网络运行特点,通过传感器获取网络运行数据,将其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对数据做出分析后,完成报警处理。设计仿真实验,对比物联网运维管理系统与人工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证明研究有效性。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运维管理;系统;

1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大致分为服务层、数据存储层以及报警处理等三个部分。服务层主要用于提取网络运行数据,从传感器网络汇聚节点发来的传感器数据包解析,并以统一格式存入数据库中。报警处理模块对传感数据中发现的告警信息进行设置与上报,利用接口模块向用户展示网络运行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同时支持查看及处理告警事件。

1.1传感器网络数据获取

传感器抽象子层能够连接服务器端及多种传感器,并从中采集数据。系统的传感器抽象子层在集中處理数据后,由传感器发送回。在具体实现中主要采用SensorSession类产生与传感器相连,并由这一连接来收集数据[1]。在SensorSession中,传感器会话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SensorSession对应一个传感器对象,SensorSession一旦被创建,就不能被改变。在SensorSession中,它主要包括逻辑连接、命令执行、协议分析等相关部分,将所获取数据传输到数据库中。

1.2数据库

数据库主要针对用于传输数据存储,其数据库各表字段说明如表1、2所示:

1.3报警处理模块

根据网络运行实时数据,完成对测量值范围、报警监测、网络变化的预警,其中包括对限值报警、变化率报警、偏差报警、异常报警等作出判断[2]。在数据处理后,针对故障数据,作出弹出窗口、发出声响、作出报警信息等多种报警通知方式,并根据不同颜色标示报警状态,根据报警状态不同,作出事故处理判断。

2实验

2.1实验准备

利用仿真平台验证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人工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与物联网运维管理系统的测试结果,对比两组系统存在差异。实验中,主要针对网络主功能进行测试,其实验硬件与软件环境如表3、4所示:

两组管理系统在相同实验环境下进行,对同一网络20天内运行情况作出管理。根据相关通信保障率标准,判定两种系统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网络故障,并记录两组系统实验结果。

2.2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中两组管理系统对网络消息通知、异常处理等多项进行管理,其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地完成运维管理任务。系统方便简洁,制定流程可操作性更强,针对实际业务与实际工作发展管理需求,能够随时更改流程活动,做好实际情况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网络运维服务质量。

3结束语

物联网作为核心综合信息系统,将其应用于网络运维管理系统中。根据网络运维所需要特征及其工作原理,在传统运维管理体系上进行详细设计。基于物联网的网络运维管理系统设计在后续具体实现阶段,仍有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在今后实际使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修改。

参考文献

[1]李泽宇,何萍,朱立峰.面向物联网+RFID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54-56+53.

[2]保积秀,张真,闫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20-221.

江苏省军区数据信息室,江苏南京 210009

作者:樊蓉 刘伟 刘前峰

上一篇:朗读教学下小学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水资源工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