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美术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小学生美术教学论文 篇1:

摄影在小学生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影已经不再陌生,只要你有一台数码相机或者智能手机,都可以完成摄影活动。而摄影由于其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小学生美术教学实践的形式之一。美术教学在理论上为学生输入美育理念,让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美学理念,然而学生在纸上作业时由于经验问题,在美术实践环节的连系效果不甚理想,而摄影则通过易操作的优势弥补了学生绘画技术的短板。本文围绕摄影在小学生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这个中心,从用“镜头”看世界,激发学生摄影的兴趣;用“美术”话生活,用摄影丰富美术教学;通过“摄影”方式完成“美术”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摄影;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学理念的发展,逐步降低了摄影爱好者参与摄影活动的门槛。只要一台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和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进行摄影活动。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而言,摄影是一个可行性较强的形式。作为小学的美术老师,可以通过传授摄影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来为学生具体讲解摄影活动中所遵从的美术学当中的一些理论和审美原则;也可以通过摄影活动来为学生十分详细具体地展示美术所遵从的美学教育理念。摄影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大放异彩,同时也在推动美术教学的迅速崛起。

一、用“镜头”看世界,激发学生摄影的兴趣

摄影是用镜头来观察世界的,而镜头则是人眼的延伸和发展,通过镜头的拉伸和旋转,可以最大程度的按照人的想法来实现画面效果。而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很大程度上和喜欢镜头语言有关,目前不少动画片就是通过极限镜头视角,帮助学生实现了俯瞰视野,放大视野和缩小视野,而流畅的景别选择,也为学生带来了审美舒适感。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摄影作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摄影这种技能,从而加深对于美术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在《生活中的暖色》一课中,小学美术老师就可以以此为主题,为学生讲解关于美术课程中关于暖色的知识,然后再对比地进行摄影学科的暖色调知识的讲解。在讲解完毕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本科内容的理解和疑问,美术老师可以进行一一讲解,在课程结束之前,美术老师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一人拍一张暖色调的照片发到老师的邮箱。第二节课围绕学生的照片来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这样的课程安排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

二、用“美术”话生活,用摄影丰富美术教学

从美术的角度来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动中处处都是美,大到房屋、公路、车站的形象化设计,小到水杯、铅笔、书本样式的设计,加上灯光闪烁,立体感展现在人们眼前,都似流光夺目。而摄影则是刚好可以通过一种新颖的、还原度高的方式把这些美根据一定的审美原理和构图规则,重新有重点地展示在人们眼前。摄影与美术教学同根同源,都是在以艺术的手法为人们展示这个世界绚丽多姿的美。小学美术老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最精彩的摄影美术课程讲授给学生。

例如,在《自行车的局部》一课中,通过美术的角度来观察自行车在美术世界的特点,美术老师根据美术的审美原则对自行车的画作进行点评。然后可以与学生分享一些关于自行车的照片,让学生通过观赏画作与照片,从中发现讨论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的区别和联系,分析一下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摄影技艺,对比之下来加深对于美术学科的认知。

三、通过“摄影”方式完成“美术”实践教学

摄影作为一种比较潮的艺术方式,通过构图和灯光来捕捉生活中的美,而美术则是发现生活中潜在的美,然后通过画笔展示给世人。小学美术教师通过摄影的方式来丰富和完成小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的实践环节,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树立美學理念的同时,还为学生培养了一种新的艺术技能。“摄影”和美术之间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机会,由此看来,通过“摄影”方式完成“美术”实践教学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例如,在《有趣的属相》一课中,小学美术老师可以为学生比较系统和翔实地讲解课本中有关属相的画作,让学生对于这一课程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可以展示以一些关于属相的有灯光效果的摄影作品,且进行系统地讲解。让学生深刻感受摄影作品的魅力。由此充分认识到摄影作为小学美术学科的实践形式,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有极强的互补性。

综上所述,摄影在小学生美术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而言,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且小学摄影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必要性也在与日俱增。摄影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碧库.谈开展摄影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78.

[2]黄新颜.用镜头探寻身边的美——小学美术教育开展数码摄影活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4):88-89+92.

作者:洪静

小学生美术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感兴趣的、对他们身心发展有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愉悦身心,是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思想主题。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通过课堂实践,不断总结提炼,对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思想启蒙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育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埋下美学思想艺术的萌芽

我国从古代起就注重对人的自主性的培养,《论语》中记载了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同一件事情上对两名学生实施的不同教育方式,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有向他提出相同的问题:闻斯行诸?(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让子路先问问父兄再决定,而却让冉有果断地实行,另外一个弟子公西华不解,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现实教育中,忽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介入教育仍然存在,教育者的教学认识和教育功力,体现在对学生主体的发掘,是否以人为本。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美术这门具有人文特质的艺术课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因材施教,才能灵活地施展教育,教育出具有自我个性特征的学生。

例如,在观摩的一节“贴花篮”美术课中,要求学生用彩纸剪贴,创作花篮。这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主题,给予了学生许多自我创作的机会,也不用着意强调构图,学生的自主性能在课堂上体现得很好,低头深思者有之,互相借鉴者有之。很快有一位同学做完了,但整体构图却显得不那么完美,页面疏密安排得不合理,有的部分显得很空。在自主介绍发言阶段,教师和同学纷纷向这位同学提出了各自审美认知范围内的改进方案,但这位同学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并没有采纳别人的意见,思索之后,他在花篮上方贴上了两只蜜蜂。再看画面,动静结合,更加生动,而且彰显了艺术创作中的自主性。它是美育创作最初的萌芽,是学生思想中的珍珠,犹如夜空中的萤火,捕捉到手中的瞬间,会极大激发出学生的创作兴趣。美育的启蒙工作,是引领学生追寻艺术和美的“萤火之光”,让他们逐渐拥有追光的思想和能力。

二、在学习体验和感受中升华思想情感,是小学美学启蒙的钥匙

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即活动、操作、实践、调查、经历和探究,充分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参与创作和欣赏,让他们由身及心,由表及里,体验到心灵升华的思想和力量。

三、转变美术教学思想角度,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不断切换教学角度,课堂教授的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成功汲取营养,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用尽技巧,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灵活变换教学思想与角度,不知不觉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把小学生引导进教学主题中,把探究学习的任务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变化。费力地灌输,远远不及兴趣的动力来得坚实,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成功。

四、精心设疑,引导小学生搭建正确的美学思维框架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问题性学习方式是一个探究问题的过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学习模式强调的是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情境,通过不断熏陶和引领,让学生主动探究对知识的疑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思维,搭建属于学生个体的美学思考方式。

疫情期间,无论课堂上课还是网课,我们均可以精心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观摩各种有利于他们身心成长的美术视频短片,然后让他们在欣赏中产生继续探知的兴趣,主动寻找相关知识,构筑思维框架,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疫情期间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段时期的网课没有学校线下同学交流的过程和教师面对面的监督和管理,必然要对学生的自学自律方式有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形成初步的美学思维框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介绍给小学生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达·芬奇、席勒、拉斐尔、莫奈、梵高、雷诺阿、塞尚等画家的近500幅名画,被称为是“浓缩的艺术博物馆”。在观摩名画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个启蒙性的提示方向,让小学生不仅被科普,而且在引导下,自己能够试着理解一些他们没有见过和经历过的深层次的东西。让小学生初步理解绘画的技法切入,初步了解画家的创作技法,以名画《莫奈》为例,画家透过光影颜色的技法变化,赋予画作以瞬间的印象和生命力。这就使小学生从形象和形式的角度向遥不可及的名画迈出了欣赏的第一步。

其次,画作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意思?它的生活和时代背景又是什么,画家的视角是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想不断进入画家的体验中去。依然以莫奈的画作为例,在他人生中比较开心幸福的时期画了《野罂粟》,画中的女人和孩子是他的夫人和儿子,在满山坡的红罂粟中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显得诗情画意。而他的夫人去世后,他的一模一样的三幅画作《撑阳伞的女人》,则面庞一幅比一幅模糊,代表着画家幸福感的消失。这样,引领着学生的质疑,带他们进入画家的视角,为他们更进一步欣赏画作打下基础。

教师要在小学生的心灵里埋下美学的萌芽,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感悟美、質疑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这是一个不断渗透引导的过程,要让他们发挥自由美好的天性,主动去热爱、探索美的事物,为其成长为具有高雅爱好和艺术品位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好铺垫和支撑。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塑造他们的思想,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蹇人毅.转变学习方式,探索美术教学改革[J].贵州教育,2002(10):28-30

[2] 许晓霞.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教学论坛,2014(25):91-92

[3] 余晖.基于儿童生活的美术审美题材选择与运用[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Z1):2-5

作者:杨金瑶

小学生美术教学论文 篇3: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

一、色彩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色彩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效果,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色彩的感知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上,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色彩基本知识的介绍,同时也需要向学生讲解色彩的比较和搭配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对色彩提高敏感程度,也能够让学生形成综合运用色彩的能力。学生通过美术的色彩学习后,能够为后期的油画、水彩画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既需要关注到色彩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色彩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这一知识点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二、美术教学中引导小学生感受色彩的有效途径

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对色彩感受的学习,来源于美术教师的辅导,“辅”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辅助作用;“导”在于如何循循善诱的加以正确引导。由于受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在15分钟左右、对色彩的感受能力不同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美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图片识色,游戏场景中的色彩捕捉

在小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往往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其中,游戏教学法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将游戏运用到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往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游戏必須要和教学内容相互结合,游戏活动的开展绝不可以脱离教学内容而进行。例如,在进行染色游戏教学时,由于这节课内容本身就带有游戏色彩,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就更加容易,可以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用染纸来进行染色创作。鼓励学生大胆用色,作品要有创新风格,精心设计染纸作品,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设计方式,对画面进行解说。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来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色彩美以及学会色彩搭配的能力。 学生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学习中充满了乐趣。

(二)音乐融入,体会心中的色彩

把音乐带入美术课堂,可以激发人的灵感,使画面色彩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画面色彩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催化作用,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色彩印象会更加深刻。美术是流动的音乐,音乐是凝固的画面。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增强美术色彩的趣味性,又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拓展艺术空间,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色彩随音乐起舞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快乐,美术色彩在音乐感染力的辅助下更加具有动感美。例如:《春天的颜色》一课中,可以伴随着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同时展示符合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绿水、红花绿草、小黄鹂的春天风景画: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共同作用,在跳动的音符中感受春天丰富的色彩,感受季节美。春天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记忆。小朋友们,春天如此的美丽,那么春天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呢?你想用什么颜色来描绘春天呢?我们都来画一画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加以描绘和表现春天。涂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他们七彩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评价,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

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的年级比较小,所以对于色彩相关知识的认知出于初级时期,所以很多时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希望教师把色彩的搭配、绘画和调和知识内容进行实际演练,并且展示给自己看。但是,教师依然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这样才能够增加学生对于色彩的感知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自己动手示范之后,让学生也进行色彩的搭配,对于搭配效果比较好的学生,组织全班同学鼓掌奖励,或者是绘画出不同色彩的小红旗,奖励给完成效果不同的学生,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加努力,为了得到更多色彩的小红旗,这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三、加大对现代教学设施的应用力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新型科学技术及其设备被运用到学校教育中,所以,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多媒体设备则是学校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设施之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多媒体设备可以为教学提供很多便利之处,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利用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色彩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实际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施,向学生清晰展示色彩的对比效果,让学生确切认识到色彩的变化,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辨析能力。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些无法在生活中看见的色彩对比和变化,如观看地球的全貌,观看宇宙中的天体颜色,以此来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提升学生的色彩辨别能力。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模块,在教学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身心特点,从游戏、多媒体、生活、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兴趣、能力与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郭丽

上一篇:行波管电路设计论文下一篇:水蚯蚓生态养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