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

2022-04-20

自从李娜登顶罗兰·加洛斯后,中国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网球热,但在表面热闹非凡的球市背后,却难掩青少年网球的发展缓慢。前国家队教练王越,近日就在新浪微博上以“灭门惨案”形容广东省运会拟取消网球项目一事,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根据王越在个人微博中发表的《广东省体育局关于下届省运会项目设置的征求意见稿》,网球项目并没有出现在这份文件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 篇1:

四川省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四川省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对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业余体操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以及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了在后备人才培养和培养体制建设上存在若干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了解四川省业余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四川省业余体操的发展。

关键词:业余体校;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四川省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查阅并收集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其中涉及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培养的相关资料进行重点分析,并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本研究的设计和构想提供参考。

1.2.2访谈法

为了使得四川省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相关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本研究设计了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访谈问卷,通过电话访谈、微信、QQ、E—mail 等交流形式,访谈有关专家、学者、相关省市体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

1.2.3调查法

前往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实地调研,并和教练员、运动员及工作人员进行交谈,了解目前四川省体操运动开展的情况,获得第一手的详细资料。

2、业余体校体操教练员队伍的现状调查

教练员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运动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执教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通过调研发现,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教练员的年龄以45岁以下居多,可以看出年轻教练员的占比较大,而45岁以上的教练员占18%,业余体操教练员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反应了其在执教过程中的理论水平和对知识的认知,调查发现,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业余体操教练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不到两成,大中专学历的教练员占比达到七成。说明体操教练员们还需要通过学习来武装自己的理论基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练的执教年限指的是从事教练工作的时长,主要反映教练员的资历和经验。体操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体操教练与其他项目教练员相比,开始从事教练工作的年龄要小,执教年限也相对较长。调查发现指教年限15年以上占比较多,说明四川省业余体操教练的执教水平和经验较高,是一支经验丰富的执教团队。

3、业余体校体操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调查

运动员和教练就如同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一样,是重要的要素。系统性的原则启示我们,一项运动项目要想经久不衰,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后备力量雄厚与否。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这个核心要素起着主体作用。因此,抓好体操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四川省竞技和大众体操的希望所在,是四川省竞技体操和业余体操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每个省的业余体校是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之一,业余训练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启蒙的基础。只有牢牢的把控住这个环节,才能使四川省的体操后备人才源源不断。体操训练的特点是周期长,起始年龄普遍偏小,导致体操选手淘汰率较高,使得选择参加业余体操训练的孩子望而却步。

通过调研发现,运动员中有超过七成来自农村,而户籍出生在城市的体操运动员只有不到三成。来自农村的运动员比来自城市的运动员几乎多出一倍,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四川省的农村人口较城市人口数量多;(2)城市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且生活条件比较好,家长一般不会选择让孩子去参加体操训练,不会让他们去业余体校吃苦;(3)农村的孩子从小的生活环境更加艰苦,能够忍受长期经受体育锻炼的苦。

4、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分析

近年来四川省业余体育训练依托业余体校或运动技术学院进行办学,培养专业运动员的方式己从过去体育局独立模式逐步转向多元化的训练或办学模式,培养各个项目体育后备人才的渠道不断得到拓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业余训练机制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业余体育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的核心是把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机制,鼓励中小学、俱乐部、社会资本运动队,办业余体校,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网络体系。体育竞赛是撬动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要渠道。为此,四川省可以积极探索青少年业余比赛系统的开发,举办省内选拔赛,组队业余体操队进行对抗赛,以提高各队伍的竞技水平和实战能力。业余体校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还应注重体教结合,要以培養优秀体操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为目标。“体教结合”,是新时期少儿训练的一条新路,传统的只注重运动员和教练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养,而忽视对其人文熏陶,使得他们缺乏体育人应有的高素质,这样也不利于他们离开运动队的发展。

5、总结

我国的业余体校的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战略相适应,在运动员的培养和制度建设上要结合国情,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但受我国各级管理体制的制约,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较多弊端,统筹管理虽然带来了资金资助,但在自主权和深度发展上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本研究借助对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研究,了解四川省业余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推动四川省业余体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俊.我国业余体校艺术体操后备力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78-81

[2]牛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益浅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5(34):14-15

[3]赵传生.江苏省业余体校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8

[4]张亮等.我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7):46-48

[5]汪焱等.福建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及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6)23:1-5

[6]龙芬芬.株洲市业余体校体操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作者:邹凯

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 篇2:

省运瘦身,网球先OUT?

自从李娜登顶罗兰·加洛斯后,中国掀起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网球热,但在表面热闹非凡的球市背后,却难掩青少年网球的发展缓慢。前国家队教练王越,近日就在新浪微博上以“灭门惨案”形容广东省运会拟取消网球项目一事,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根据王越在个人微博中发表的《广东省体育局关于下届省运会项目设置的征求意见稿》,网球项目并没有出现在这份文件中。王越更言辞激烈地指出,广东网球队成绩不理想,是项目可能被砍的主要原因。由此会衍生的小选手不能注册、没有赛事可以参加、业余体校走向灭亡、省市专业队面临解散等问题,更是引来众多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日前,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吕邵华回应,目前是否在省运会剔除网球项目尚无定论,仍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但广东省运会一直有“瘦身计划”,计划与网球一起剔除的还有射箭、棒球、垒球和艺术体操等项目。吕邵华说:“我们计划从下一届开始,将广东省运会和省中学生运动会合二为一,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目前准备剔除的几个项目,都是在中学里比较难开展的,唯金牌论一说并不存在。”吕处长同时表示,小选手注册并不存在问题,网球项目虽然计划从省运会剔除,但却会在广东省体育大会中增设这一项目,广东省内的青少年锦标赛和冠军赛也会继续进行,业余体校和专业队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据某广州市网球队队员家长表示:“省运会中取消网球项目,对省队的冲击并不大,受影响最严重的还是市队,毕竟市队的培训模式主要围绕省运会转。没了省运会,很难保证决策层不会减少对网球项目的投入。”也有业余体校网球队小队员的家长表示!“尽管广东的大部分中学没有网球场,但曾有民间组织在广州组织中学生比赛,最后报名人数多达600人,虽然网球并不是中考和高考的加分项目,但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包括羽毛球在内的广州传统强项的参赛人数,领导口中的网球在中学难以开展一说并不能站住脚跟。”

某关注广东网球芨展的业内人士,在个人新浪微博开设了相关话题的投票,共有98人参与投票,其中88.8%的人表示反对广东省体育局的这一举措。微博博主表示:“砍掉网球项目是彻底扼杀全省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的机会。省体育局作为广东最高权力机构,应该想法解决问题。就算不办专业队,完全可以交由各地网协、社团去做。我敢肯定,放权后,社会各界的参与度会更高,向省专业队伍输送的人才和途径将更广,网球青少年训练点将更多,基础会更好。”

无论广东省体育局最终是否在省运会中剔除网球项目,其中利弊引来的各方讨论,都有待时间证明其对错。跟踪报道下期待续。

作者:雷力

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论文 篇3:

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与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众艺术体操的重要性,剖析了阻碍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大众艺术体操今后发展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众艺术体操;普及;发展

前言

艺术体操运动是一项符合女子生理心理特点的优美、典雅的运动。这项运动既能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的各项素质,又能培养人的表现力及高雅的气质、风度。因此,这项运动的普及开展,不仅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宏伟目标,而且可以给社会的文化生活增添美的旋律和艳丽的色彩。

一、大众艺术体操概述及其发展的重要性

1.大众艺术体操发展概况

艺术体操在我国还是一个较年轻的运动项目。自1954年底由苏联专家在中央体育学院(即北京体育学院前身)开设了艺术体操培训班后,艺术体操在我国得到了发展。上海、武汉、沈阳、成都、西安等几所体育学院也相继开设了艺术体操课程,使大众艺术体操在各高校首先普及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断了二十年之久后的1978年开始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的第二次快速发展。我国为了参加1981年的第十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举行了全国艺术体操选拔赛,参加选拔的有来自江苏、上海、天津、成都、武汉、西安、北京体院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运动员共七十多人,参加的地域之广说明当时艺术体操已普及全国很多地区。1982年北京举办的我国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队302名运动员参加了艺术体操项目的比赛,还有7个地区的32名运动员参加了测验,参加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更进一步证明了大众艺术体操在我国各地的普及程度。1987年的第六届全运会上也涌现出了十几个省的集体队伍和大批优秀个人,优秀运动员的出现对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90年代初期,借80年代的东风,大众艺术体操还能够普及开展。到1994年在上海铁道学院举行的第三届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参加艺术体操比赛的只有三个学院。

2.大众艺术体操普及的重要性

(1)增进身心健康,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艺术体操是以多种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的,大众艺术体操则要求更多的练习者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发展。“美”是艺术体操的生命,通过身体丰富多彩的动作和节奏变化给人以健与美的享受;“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不但能陶冶人的心灵更能激发练习者的情感,增强节奏感以及表现力;“器械”是练习者肢体的延长,优美的身体姿态加上各具风格的器械会使这项运动更具吸引力,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每种器械有不同的特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器械进行练习,例如:火棒可以提高练习者的灵敏素质协调能力,绳可以增强弹跳力。这样既避免了徒手练习的枯燥,又活跃了练习的气氛,使练习者的素质在欢快的练习过程中得以提高,这是其它运动项目不能代替的。学习艺术体操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应具有积极、专注、精细、顽强、刻苦、创新的精神,练习的同时能够磨练性格;使练习者逐步形成秀丽、典雅、热情、果断、刚柔相济的完美性格;使思想活跃、头脑聪慧,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艺术体操还能够培养练习者的集体观念和集体配合的能力,培养练习者互帮互学的思想品德。

(2)对竞技艺术体操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竞技艺术体操既要拥有芭蕾舞的优美身体姿态,又要具备竞技体操的高难度,同时又要使自身的动作与器械的特性完美结合,还要和极富个性的音乐融为一体。这些特点就已经决定了它是一项长周期的运动项目,前期的选材及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开展可以使参加者(尤其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生)各项素质得以培养、提高,使她们在该项运动中显露才华从而为选拔优秀的竞技艺术体操运动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我国赶超世界艺术体操先进技术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影响大众艺术体操普及开展的原因剖析

1.人才的匮乏

由于我国这项运动起步较晚,培养的人才与国外艺术体操强国来比相对较少。资料显示,经1992年调查,我国只有36位专职艺术体操教练和38位业余体校教练,近年来受市场经济浪潮冲击有的教练改行搞起了时装模特,有的教练改行教起了健美操,使原本就严重匮乏的师资队伍又削减了一部分!那么大众艺术体操的发展又靠谁来承担呢?最直接的就是靠各高校的教育。今年通过笔者对本省5所大学的毕业生调查得知,其中有1所大学现已不开艺术体操课程,有4所大学把艺术体操改成了健美操课,艺术体操成了介绍性内容一带而过,均以健美操为其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走访一些专家得知其它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培养人才的主要环节出现了问题,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开展更谈何容易!

2.与竞技艺术体操概念的混淆

首先,我们必须分清大众艺术体操与竞技艺术体操的概念。大众艺术体操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为前提,以使参加者学会用艺术体操的方法来健身,从而受益一生为目的。竞技艺术体操则是以高难度技巧、独特新颖的创新编排,优美熟练的动作以及协调一致的具有较强个性的音乐配合来创造最好的成绩,获得比赛的优胜。

其次,我们必须清楚竞技艺术体操的高难度也是建立在其身体姿态、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心理素质、表现力、动作技术难度基础上的,除了动作技术外,前面五点还都是可以通过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开展得以培养、提高的。因此,竞技艺术体操的高难度要求,不应成为大众艺术体操普及开展的包袱。

3.经费、器材的缺乏

由于艺术体操的器械较贵,很多学校由于经费有限,使这项运动很难在中小学里开展。

三、今后大众艺术体操普及与发展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例:借助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或组织专家到各高校做学术报告等。使人们对大众艺术体操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把它真正作为强身健体的一项体育运动,积极投身于这项运动的锻炼中。

2.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的培养是推动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的关键,各高校又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因此一定要把各高校的普及教育放在首位。我们应该多举行不同层次难度的艺术体操培训班、交流会,使师资队伍的素质提高起来,互相交流经验,以图共同发展。

3.设置比赛项目

在全国进行竞技艺术体操比赛的同时可设大众组,在大众艺术体操比赛规则指导下进行比赛,借鉴日本目前举行的“萨可多”健美操比赛,使人人经过练习后都可以参赛,以此来推动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与发展。

4.拓宽运用范围

除了将其运用于体育课教学、业余练习、比赛之外,还可将其运用于大型团体操的编排中。各种大型运动会开幕式对全国人民来说极具吸引力,若能将其运用其中也会对大众艺术体操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姚明焰 .国际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J].体育科学 ,2002,5:56-57.

[2]黄玲 .关于艺术体操运动员早期选材的遗传基础 [J]].北京体育学报 ,2002,3:23-25.

[3]杨晓玲 .中国艺术体操研究现状及进展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3:46-48.

[4]孙怀玉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比赛评选 [J].体育科技信息 ,1995,2:28-30.

[5]王爱兰 .中国艺术体操面临更大的挑战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5,2:47-49 .

[6]丁真如 .艺术体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6.

作者:陈娇霞

上一篇:我国新工业化发展论文下一篇:业务网络和IP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