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基于WebofScience数据库,对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文献进行收集,采用TDA50软件清洗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结合文献分析和网络共现图探讨五大研究主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信息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学信息学研究论文 篇1:

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医学信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的思考,提出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法,即加强院校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重视该专业继续教育、改变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这可以进一步明确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使之更好地为医院临床、科研、教学服务。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 培养 多样化

[作者简介]朱萍(1980-),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管理;郭正红(1978-),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管理;徐喆(1980-),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管理。(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医学信息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诞生的新兴学科,到了20世纪9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根据美国医学信息学学会的网页统计,目前提供医学信息学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学习、短期培训、专业证书培训以及远程教育的大学已经超过了60个。

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大学一栏中搜索“医学信息学”专业的院校发现,与国外相比,在我国数百所大专院校本科培养专业中只有武汉大学,上海大学,南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遵义医学院这几所高校明确开设了医学信息学专业,其中只有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既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211"I程院校。

与此同时,对我国既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2ll”工程院校的医科类院校本科专业调查分析发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均没有开设该专业及同类专业的教学,只有中国药科大学开设了同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在调查中发现,一般院校如山东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等医学类院校反而均开设了同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方向)专业。

综上不难看出,在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环境方面,我国可选的重点院校很受限制。此外,由于医学信息学专业院校少,导致医学信息学学科人力资源缺乏,所以近些年来对医学信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研究实践又有了新的探讨。本文思考分析研究新的战略,即进一步明确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的方向,使之更好地为医院临床、科研、教学服务。

二、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1 研究生学位教育薄弱。我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医学图书情报学专业的基础上与医学、理学、计算机科学体系等学科交叉渗透,每所院校形成了各自的教育体系。医学信息学专业主要由医药学、计算机学、信息管理学知识构成。该专业的学位教育主要由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两个教育层次构成,博士教育则刚起步,现在仍以本科教育为主。授予的学位包括医学学士、管理学学士、理学学士、工学学士等。一般高校的医学信息系尚未发展成熟,更多的是偏向医学知识方面。近年来,在计算机知识培养方面有所加重,但是距离就业岗位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在研究生教育中,医学信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多依附在信息学院、理学院等其他专业学院及学科上,学习的课程与本专业关系不是很密切,课程安排设置不是很合理。而且,由于医学信息学的专业课程在所属学院中处于弱势地位,很难保证课程的持续稳定性,以至于培养出的研究生难以显示专业特色。在早期开设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医学院校中,也并没有开展专门的医学信息学硕士教育,招收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仅为情报学、图书馆学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所以我国高校中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阶段还比较薄弱。

2 医学信息学专业继续教育欠缺。伴随在职人员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进修班,这良好地促进了在职人员的信息素质的提高。但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的继续教育在计划性和普及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尚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百度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内容资源的检索发现,具有专业规模的是中国医信网。通过该网站可以了解医学信息学专业继续教育的模式和途径。除此之外很难了解医学信息学专业继续教育的相关信息,无法满足继续学习该专业人才的学习需求。

3 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缺乏。我国的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状况不容乐观。很多从事医学信息学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并非科班出身;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特色,多半从事病案整理、编辑、图书馆员等工作,并没有专门从事医学信息学等领域的工作。所以现有人才并不能满足医学信息学科发展的需要。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强调,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所以该专业人才应该朝着“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三、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科技竞争要靠人才,要想在未来信息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关键要有正确的医学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战略。针对我国现阶段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状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策略。

1 加强院校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首先,在生源方面努力,对于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或是“211”工程院校的医学类院校要增设医学信息学专业,提高宣传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对于普通院校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完善课程设置,重视素质和能力培养,提高信息人才综合素质。其次,对于课程安排方面应力求科学合理化。课程体系可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四个层次。基础课有哲学与政治理论基础、公共基础课(医用物理学、高等数学、外语)、医学基础课;专业课有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管理学基础、医院管理等课程。在学好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科学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高自学能力。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扩大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之具有专业特色化。再次,加大研究生教育力度,培养高层次信息人才。在医学信息领域中加大对硕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的培养力度,致力于留学生的培养,学习吸取国外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经验,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的信息人才,以提高医学信息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最后,能力养成。在校期间,侧重于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管理

能力、经济学理论知识,使其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外语等实践能力,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决策分析、信息系统工程等知识与方法,独立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和评价,并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各类管理工作的需要。医学信息学的人才培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课程的设置与学科的发展根据未来的职业需求不断进行调整。

2 重视医学信息学专业继续教育。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信息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医学信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必须能够提升一定的层次空间。这就要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时刻不能放松。人才培养不仅仅在于岗前教育,更重要的在于以后的学习实践中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积累。医学信息学人才的培养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即通过举办培训班、岗位培训、进修班、研讨班,远程教育等方式和手段,才能使受教育人员的素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才能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做到学有所用、针对性强、突出适用性。针对长期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应为他们提供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培养应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理论知识,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以课程为主,并涉及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二是应加强医学管理和流程方面的培训,如处方管理等。适时补充医学知识,熟悉医院流程,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加快从信息化人员发展到人才的进程,做到人才速成并可持续进步。

3 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针对我国医学信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除了以上两方面策略外,关键是要转变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的重点从注重理论培养转变到注重实际操作培养上面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医院医药信息技术导向型培养模式、卫生信息管理导向型培养模式、医药信息资源导向型培养模式。医院医药信息技术导向型培养模式重在实践,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卫生信息管理导向型培养模式重在管理,主要培养管理型人才;医药信息资源导向型培养模式重在研究,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见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医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院校的多样性决定了采用不现实的单一的培养模式,更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考虑到各个学校的专业背景不同,师资力量差异,在每个学校立刻实行多样化培养模式并不现实,但是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实现就业类型的多样化。

四、结束语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意义重大。针对医学信息需求的全面性、准确性、连续性、多样性的特点,需要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医学信息学人才必须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充实自己,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能够胜任医学信息工作,更好地为医院临床、科研、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东滨,应峻,徐一新.北美isch001s教育及其对我国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5)

[2]徐海琴.医院信息人才需求与培养的思考[J].海军医学杂志,2006.27(3)

[3]杨练,王勇,贾敏.重视医疗信息化人才的构建和培养[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

[4]吴正荆.我国医药信息管理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冲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

作者:朱萍 郭正红 徐喆

医学信息学研究论文 篇2:

探索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发文的文献特征和研究主题

〔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文献进行收集,采用TDA50软件清洗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结合文献分析和网络共现图探讨五大研究主题。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文献计量学;定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UCINET;共现网络

198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医学信息中心第一次对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1]进行定义,此后30年,医学信息学得到高速发展。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Ackerman等[2]提出病人、数据提供商和保健站点间,实现医疗信息数据标准化。1986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集结多个学科团队,研发了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nit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它对信息学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3]。2006年Dolin[4]研究临床文档架构(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CDA),详细描述从HL7发展到CDA的过程,并相继推出了CDA-R1和CDA-R2。2009年DeShazo[5]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过去20年间医学信息学国际出版物的科研产出和研究领域。在中国,一些学者也从不同层面对它开展了研究[6-22]。

本文选择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法。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23]。经过40多年发展,它已经渐居核心地位,是与科学传播及基础理论关系密切的学术环节。现在全世界每年发表的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约为400~500篇[24]。由于中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专业化,作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它的文献发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脉搏和研究热点。

1数据来源及方法

11数据来源

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简称WOS),它是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基于WEB开发的产品,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本研究选择WOS数据库下3个子库SCIE(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1900-至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00-至今)和A&HCI(人文艺术科学引文索引——1975-至今)。

从该数据库收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发表的医学信息学的研究文献,检索式采用研究方向(Research Area)作为检索策略,检索式设计为((SU=Medical Informatics)AND CU=(China OR Taiwan OR Hong Kong)),检索年限为所有年限(排除2013年)进行检索,共收集1 448篇,文献类型选择论文(Article)、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和综述(Review)进行精炼,收集到1 388篇。检索时间2013-12-01。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揭示中国医学信息学领域国际发文的文献特征,然后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借助UCINET60软件可视化,以了解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发文的研究主题。

21年代文献量分析

科学文献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某领域年代论文量的变化可以直观反映该领域内学科发展态势。图1将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发文1 388篇文献按照出版年进行汇总。

(1)萌芽阶段(1976-1995):1995年以前,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发文量增长缓慢,每年论文量不超过15篇,有些年份甚至出现空缺,这段时期是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成果走向国际的开始阶段。1976年,中国香港大学的Wing,Hj[25]作为第一作者首次在国际期刊“计算机和生物医学研究”上发表了“计算机程序对小脑——丘脑皮层信号的分析”一文。

(2)平稳发展阶段(1996-1999):1996年以后,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每年文献量基本维持在20~30篇。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始重视发展医学信息学的研究。

(3)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2000年以后,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的发文量迅猛增长,每年文献量均在40篇以上,2008年以后,每年的发文量平均超过100篇,2012年达到历史的最高峰,预测2012年后,发文量还会持续地增长。

22来源期刊分析

中国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国际文献共涉及来源期刊32种,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文献总量/期刊种数=1388/32=4338,将期刊按照载文量进行排序,具体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是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IF=3768,载文12篇,占文献总量的086%;其次是美国医学信息学会志,IF=3571,载文20篇,占文献总量的23%;影响因子不低于3的期刊共有2种,即上述两个。影响因子不小于2的期刊有6种,如医学统计、IEEE医学和生物工程杂志等;另有1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1左右;其余11种刊物没有查到影响因子。在这32种期刊中,能查到影响因子的16种期刊出版国分别是英国5个、美国5个、荷兰2个、爱尔兰1个、加拿大1个、德国3个。

23重要发文机构分析

在WOS数据库中,对研究者名字进行区分比较复杂,特别是中国的研究者,存在中文名同音但不同字,但是英文中的表达却相同的现象。为了降低研究误差,本文不对研究者做具体分析,而是将发文机构作为研究对象, 对科研机构总发文量进行分析,选择发文量在20篇以上的21所机构,如表2列出,除了来自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其余均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其中台湾地区的研究机构有11所,文献量占3977%; 香港地区的研究机构5所,文献量占1981%;中国大陆的研究机构5所,文献量占1491%。在此研究范围内,可以看出目前台湾地区的科研成果成为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发文量的重要来源。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是重要的合作机构,所以可以放在里面,即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和悉尼大学合作的文章数较多。表2重要发文机构的统计表(文献量>=20)

序号机构文献量百分比(%)1台湾大学(台湾)1369802台湾成功大学(台湾)926633香港中文大学(香港)896414阳明大学(台湾)705045香港大学(香港)694976香港理工大学(香港)553967中国科学院(中国大陆)533828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陆)503609清华大学(中国大陆)463319台北医科大学(台湾)4431710香港城市大学(香港)3928111台湾大学附属医院(台湾)3928112浙江大学(中国大陆)3726713中正大学(台湾)3625914长庚大学(台湾)3424515交通大学(台湾)3323816中央大学(台湾)2618717悉尼大学(澳大利亚)2518018香港浸会大学(香港)2316619台北荣民总医院(台湾)2215920复旦大学(中国大陆)2115121清华大学(台湾)201443合作国家分析

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的3 429位论文作者来自于36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总发文量为555篇,占40%,具有鲜明的国际合作化的表现。表3显示与中国研究者合作、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研究者国籍的详细信息。其中与中国合作最多的是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合作发文量为241篇;其次是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合作发文量为70篇。其他如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合作发文量分别为53篇、31篇和29篇。

41关键词统计分析

采用TDA软件处理1 388篇文献,除去没有关键词的203篇,得到1 185篇。对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表4列出词频不低于8的39个关键词,可以看出研究集中在支持向量机、电子医学记录、数据挖掘、心电图、功能选择、图像分割、远程医疗、分类、随机效应、中国传统医学、RFID、网络等;同时注重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模拟、病人安全、隐私、自然语言处理、电子健康记录和本体等;有些还涉及到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生物力学、芯片等领域。

42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选择词频不低于8的39个关键词,对其做共现矩阵,采用Ucinet60软件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结果如图2示,删除了3个孤立节点。图2中的节点表示关键词,连线表示其两端的两个关键词节点在同一篇文章中存在共现,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即关键词出现的总频次,连线粗细表示关键词的共现次数,连线越粗,即关键词共现越多,反之越少。

利用UCINET分析图2中高频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支持向量机、数据挖掘、功能选择、遗传算法等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较高。RFID、安全、隐私、病人安全、电子医学记录;数据挖掘、决策树;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中国传统医学;支持向量机、功能选择、数据挖掘、决策树、分类、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图2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

功能选择、心电图、乳腺癌、特征提取等各组关键词间的连线较粗,即表明它们在一篇文章中共现次数较高,当高频关键词在同一文章中共同出现的次数多,则可以初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文献分析和共现网络图,可以推出中国医学信息学的五大研究主题:(1)电子医学记录的安全管理。(2)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在中国传统医学诊断中的运用。(3)计算机和网络对医院信息系统、护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4)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临床检查、疾病诊断和 治疗、临床决策中的运用。(5)统计方法和计算机处理对临床医学、研究型数据的分析和系统构建。

5结语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代发文量、来源期刊、重要发文机构、合作国家和相关学科等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萌芽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以后,每年发文量平均超过100篇,2012年达到历史最高峰。根据来源期刊分析,中国医学信息学期刊分布主要集中在载文量为55篇以上的前9种期刊。发文量在20篇以上的21所机构中,台湾地区研究机构成为中国医学信息学国际发文的重要来源。从合作来看,中国医学信息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合作趋势,与中国合作最多的是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研究者。采用Ucinet60绘制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结合文献得到五大研究主题。

本研究选择中国医学信息学的国际发文为研究样本,因样本量和选择范围较小,如果采用被引频次作为分析指标,不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容易产生抽样误差,当样本量扩大至国际范围,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研究可以缩小误差变异。因此扩大样本量和研究范围,试评价重要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以及分析国际合作、测度它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力和渗透性,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ttp:∥www.ncbi.nlm.nih.gov/mesh/?term=Medical+Informatics[EB].

[2]Ackerman,MJ.et al.STANDARDS FOR MEDICAL IDENTIFIERS,CODES,AND MESSAGES NEEDED TO CREATE AN EFFICIENT COMPUTER-STORED MEDICAL RECORD[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1994,(1):1-7.

[3]Humphreys,BL.,Lindberg,DAB.,Schoolman,HM.& Barnett,GO.The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An informatics research collaboratio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1998,(5):1-11.

[4]Dolin,RH.et al.HL7 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Release 2[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2006,(13):30-39.

[5]DeShazo J P,LaVallie D L,Wolf F M.Publication trends in the medical informatics literature:20 years of[J].BMC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decision making,2009,9(1):7.

[6]董建成.医学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232-235.

[7]胡兆芹,张士靖.美国医学信息学教育现状分析及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37-40.

作者:袁晓园 华薇娜

医学信息学研究论文 篇3:

医学信息学课程群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根据医学信息学课程概念多、理论抽象、知识涉及面广,学生对整体内容很难完全把握的特点,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从平面教材建设到网络资源提供、从课堂知识讲解到实验实践操练、从必修内容学习到课外兴趣小组知识拓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重自学、创环境、重实践、多维度评价的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评价系统;网络教学;实验实践教学

当前,中医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跟不上医学发展的需要。中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势,已成为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大课题。在对中医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1],我们开展了医科院校医学信息学教育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

医学信息学包括医学信息领域中各种研究理论、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数据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原理与应用[2],使学生较全面地建立起医学信息的产生、处理、传输系统,帮助医学决策。学生通过深层次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开放思路,进行学科融合与交叉,成为国际型、复合型医科人才。

由于医学信息学课程概念多、理论抽象、知识涉及面广,学生对整体内容很难完全把握。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教学过程,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平台,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1课程群立体化教学平台的建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构建知识,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这就要求我们采取重自学、创环境、重实践、多角度评价的教学模式。我们构建的医学信息学课程群教学平台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医院信息系统立体化教学模式涵盖了理论讲课(讲座)、上机实践、实践考察、资料查询、自主学习、过程考核、评价与学习过程反馈,从多层次、多维度构建起了课程的教、学体系。

2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教学内容,我们在必修课程程序设计的基础上开设了创新性课程5门,即医学信息学导论、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的原理与应用。

1) 医学信息学导论。该模块探讨医学信息学各领域的理论基础,包括医学信息学基本理论,数据存储、分析和处理,数据、知识传输和交换,远程医疗和Internet技术,知识交换和共享,医学数据库应用与数据挖掘等。

2) 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该模块介绍国际、国内医学界使用的最重要的信息标准,从信息标准化理论与医院系统两个不同角度介绍医学信息标准的重要性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

3)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本模块介绍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加强知识基础,使学生具有解决一般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

4)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本模块介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标准、数据流程和总体结构及系统开发过程,使学生了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管理模式及系统的实际运作到维护的整个过程。

5) 电子病历的原理与应用。本模块介绍电子病历及电子健康卡的原理、实现技术及在医院的应用,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患者手持电子健康卡可以到联网的任何一家医院就诊,电子卡的档案信息方便医生掌握患者病史,避免重复检查。

3实践教学体系

医学信息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学习困难,缺乏兴趣,主要因为他们对所学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实践。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为了解决该问题介绍基本概念、知识与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和应用,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质量。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边讨论边实践,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精神。

经过1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初步构建起医学信息学实践教学体系,做法如下:

1) 编写实验教材。目前,医学信息学的实验教材在国内外都比较少,适合中医院校的几乎没有,因此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实验教材《数据库技术及其医学应用实验指导》与实验指导手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手册》。兼顾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既保证实验的可完成性,又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其在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2) 设计实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包括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数据库应用与数据挖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等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实践。

3) 搭建实验环境。在上海市教委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多媒体教学系统、Matlab实验室、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室、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等多个实验系统环境和配套的网络环境。

4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专业视野,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内容决定着网络教学平台是否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我们的教学平台方案如下:

1)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学习成果等,如图2所示。

2) 资源下载。提供学习资源,如图3所示。

3) 作业管理。提供作业的发布与提交手段,及时反馈作业信息。

5评价系统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定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即形成性评价。该方式更注重分析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等,充分重视考核的多样性、开放性。我们为课程确立的综合考核因素和成绩计算公式如下:总评成绩=课堂参与度(10%)+实验作品(10%)+小组成员互评(10%)+作业(10%)+期末考试(50%)+考勤(10%)。

这种重过程、多角度的成绩评定方法更加强调学习的积累与构建过程,消除了学生平时不学习甚至不上课,考前抄笔记背重点的弊病。同时要求教师同样注重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将知识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6教师队伍建设

1) 外籍教授开展完整的教学实践。为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本科生教学水平,我校特邀请加拿大梁雅维教授进行完整的学期授课。梁教授为加拿大籍华人,英国利兹大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博士后,主修计算机科学。现就职于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任计算机科学教授,任职于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及实验室,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

梁教授的课程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共70个学时,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该课程重点系统介绍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语法、编程方法和常用算法,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上机练习,掌握简单编程的方法,提高独立编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 新教师得到培养与锻炼。为提高教学水平,教研室年轻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教学活动,并对授课过程进行了录音录像,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此教学活动以双语授课为主,动态网络教学资源为辅,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授课能力。教师以实例说道理,将复杂的理论生动化,课堂气氛活跃,加强了学生的理解,促进了与学生的交流。

7结语

医学信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起从平面教材建设到网络资源提供、从课堂知识讲解到实验实践操练、从必修内容学习到课外兴趣小组拓展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重自学、创环境、重实践、多维度评价的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它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是保证医学信息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夏耘,车立娟. 中医学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7(1):70-72.

[2] 贝梅尔,穆森. 医学信息学[M]. 包含飞,郑学侃,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3] 陈越.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EB/OL]. (2002-06-17)[2010-06-02].http://www.being.org.cn/theory/ constructivism.htm.

Study on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Pattern in Medicine Informatics Courses

CHE Li-juan, WANG Jin-de, YANG Ye, ZHANG Chang-li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 China)

Key words: medicine informatics;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pattern; evaluation system; network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编辑:张玥)

作者:车立娟 王瑾德 杨 烨 张昌林

上一篇:饮品业营销模式论文下一篇:城市化建筑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