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分析论文

2022-04-23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分析论文 篇1:

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摘要]文章针对我国医学信息管理本科的专业设置现状,通过剖析医学信息学专业知识体系,分析学科的内涵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整合与优化方案,为在新形势下探索与完善医学信息教育体系、促进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学信息学 交叉学科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赵志升(1965- ),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鹤鸣(1964- ),男,河北张北人,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学;(河北 张家口 075061)王效政(1982- ),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助理实验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社会对医药信息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医学信息教育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被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是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全力扶持有发展前景和强烈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有专业特色的学科精神下设置的。十年来在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信息人才的同时,专业建设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交叉学科必须及时进行专业课程调整,以保证教学内容更新的步伐,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课程知识体系。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医学信息方向本科学科专业设置现状,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整合与优化方案,探索与完善医学信息教育体系,以适应专业发展的新形势。

一、现行课程设置的问题

在我国,医学信息学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归属。高校医学信息学专业课程设置虽都有所不同,但通常由医学、计算机软件、管理学三部分组成,这样的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多是专业所涉及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堆砌、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体现不出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及医学信息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缺乏在新的技术与课程发展下课程的有效整合,在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都有待优化。其次,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科的划分和专业内涵的在课程的设置上体现的不够清晰,随着医学信息知识体系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不断完善,应该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并加以规范。再次,因为涉及三个方向的学科内容,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在课程的交叉安排顺序上欠缺合理,课程内容有所重复,缺少课程之间的横向综合考虑及有效的整合措施。最后,作为交叉学科的虽然有特色,但在大学的四年中学到的都是涉及三个学科的基本课程,如果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三不像”。即有别于医学专业学生,而其薄弱的计算机基础又不及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在医学信息研发公司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维护工作。而与管理学专业而言,由于课程学时的所限,又缺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必须的学科基础。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课程的比例、方向上作进一步调整,使学科的培养方案既突出面向医学信息处理的专业特色,又夯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深造。

二、医学信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内涵与发展

国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现主要应用已从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到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及不同类型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其研究领域逐步涉及扩大到医学信息处理的方方面面。我国的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及服务研究等方向。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医学信息、信息系统的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也得到重视。HIS 和医学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国外国内,随着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医学信息研究的深入。医学信息知识体系也随之不断完善。

1.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各医疗卫生科学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信息学这一术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也称医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信息科学,卫生信息学等不同名称。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门涉及医学实践、教育、科研中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的学科”,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

2.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医学信息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多年来研究范围与方向没有绝对的界定。近些年随着卫生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加,医学信息已突破了传统意义的医学图书情报范畴,更加重视学科专业的实践性,医学信息服务已向知识组织、知识服务和决策咨询方向拓展,医学信息学的内涵外延更加充实。如今所包括的知识体系分支有: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合并后的研究方向可大致分为四类: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上述医学信息学基础研究、医学信息标准化研究等。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系统研究、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等。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有医学知识管理研究、专家知识数据库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有医学信息检索、循证医学等。

3.医学信息学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医学数据挖掘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领域数据库与跨库检索;循证医学信息资源的研究;统一的医学信息标准研究;基于WEB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整合的医疗信息系统研究;智能化医学专家系统研究;小波理论在医学图象处理中的研究;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研究。随着研究方向的不断扩大与深化,所波及的学科知识也越来越综合复杂。

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课程设置优化

科学的课程设置、良好的课程结构、突出的专业特点、优秀的培养机制是一个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医学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作为交叉学科,造就了学科本身的具有多样性、交叉性、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在课程设置、结构等教学的诸方面全盘考虑。针对问题,找准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及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不断地完善学科建设。

1.课程设置的思路与依据。(1)针对新形势下学科发展的特点及信息科学在医学的应用拓宽专业思路,进行课程的有效的优化与整合。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第一,学科的整个知识体系结构、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及发展规划与学生培养方向。学科的知识系统与准确定位是为完善医学信息学课程体系和改革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参照学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索质要求和毕业生欠缺的索质。用人单位多方位、多角度来考查毕业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医学信息教育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第三,参照高等院校间相同专业以及相近专业,进行横向比较及纵向延升。第四,现行的学科教学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师资力量。(2)保证专业设置的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达到促进学科发展的目的。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站在整个学科发展的更高层次上统筹考虑、优化整个体系结构。在学生的培养、学科的发展、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强与培养三个方面全面获得提升。(3)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拓宽口径、坚实基础、突出特色、创新培养”的目的,使整个课程设置成为一个知识体系。拓宽口径主要体现在考虑不同学生继续升造、不同就业面的课程;坚实基础的课程主要以学科发展所需支撑的各个学科的所需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特色主要是突出医学信息的特色,从医学信息发展的学科体系出发既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又便于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创新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当前流行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课程设置,外延方式进行模块扩展,二是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相应的考试方式、科研能力等。

2.课程设置优化方案。明确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与定位并以此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学生可在第一、二两个学年期间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则可选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方向学习。方案按医学信息基础、计算机应用开发基础、医学信息工程三部分划分,具体课程又按照其在学科的位置按照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三个层次进行具体归类划分。医学信息基础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基础课程。包括医学基础、生物物理基础等。计算机应用开发类课程:占整体比例30%~40%,此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所必修的所有的计算机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等方面。医学信息工程课程:此部分是医学信息专业类课程,占整体比例20%~30%。由于学科的交叉性与时效性,很多学校在师资、教材等教学的诸多方面属于起步阶段,此模块开展的课程也千差万别。经考证,现有关课程有:卫生信息管理概论、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等。

综合以上各高校所开课程,对应于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我们整合分为几类课程:第一,医学信息处理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学基础课程:如病案信息学(病案信息管理)。医学数据资源类课程:如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医药信息服务与用户等。另外还有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第二,医学信息系统设计方向。此部分是医学信息系统开发类部分,包括:医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例等课程。第三,医学信息检索方向。包括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文献主题标引等课程。第四,医学信息分析与预测方向。包括:医学信息分析、医学信息决策与支持系统等。后续课程的课程设置也以医学信息学知识体系为基线,不断探索与国际医药信息学教育接轨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不仅使学科优势得到体现,并以此为学科发展做外延,以便使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接轨,而且又使学生在明确的体系之下规划自己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生涯。

3.课程设置中应避免的倾向。(1)避免课程体系设置出现两种极端倾向。一是排挤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过分强调技术手段的作用。要区分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体现专业特点。二是弱化计算机技术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因为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很多都要在在医学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关于医学信息学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与专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关系研究等也有很好的研究价值。(2)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为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的融合还体现在增强课程设计、社会实习与实践的课程内容,通过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其他课程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综上,以医学信息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发展为脉络,不断地调整随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关系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整个学科的发展、只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使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发挥出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增强学科和专业的竞争力。为社会培养出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宽口径的具有深厚专业基础和医学信息管理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在为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促进我国医学信息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莘,工飞.医学信息化背景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

[2]何四维,兰小箔,李忠民.医学信息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

[3]车立娟,王瑾德,杨烨,等.医学信息学课程群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3).

作者:赵志升 张鹤鸣 王效政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分析论文 篇2:

新兴产业视野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摘 要:新兴产业视野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改革,可以从地方高校转型大环境下运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厘清专业目标,明晰人才培养战略定位、专业定位,规范课程体系设计原则与方法,构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框架,并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涵、课时比例有适时调控空间,全面落实“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工程,构筑课程平台。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课程体系;新兴产业

地方高校转型改革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为指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实施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产业升级发展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在这个背景前提下,作为七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产业,高校如何应对信息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开发信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达成产教实质性融合,我们认为制定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基础,也是核心。其能从培养方案的多方面体现出“以人为本、质量领先,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质量理念[1]。

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只有10多年的历史发展记载。2003年,四川大学以重点学科为依托,在全国首次开办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隶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2014年8月统计,全国现有24所院校开办本科专业教育。其中,一分类是大学牌头15所,学院9所;二分类是综合院校13所、中医药院校7所、其他类院校4所。从表述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来看,许多院校认为是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具备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医学信息技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能力,能在医院信息化、公共卫生工程、医药电子商务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及维护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自发稿前,笔者到中国知网搜索文献,关于专业课程研究论文报道仅有6篇,表明医学信息工程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还是处于初期,权威性报道少见。

二、新兴产业视野下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培养的重新定位

工程教育是当代中国技术经济发展的基石。而新兴代的信息产业则是振兴技术经济的重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化解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明确专业规模体系,在当前高校转型发展中,质量与规模、质量与资源的矛盾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径选择上与有效实施的矛盾仍然突出,要勃兴新一代信息产业,必须做好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工程、制定发展战略。

专业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标准及其学科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制约教学内涵的核心因素,也是国家、社会、行业及高校内部评估的基本标准。作为新兴产业视野下的专业人才培养,应借鉴高校转型发展机遇,做好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人才“定位”,以适应国家、社会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突出人才规格与行业岗位的对接,应用技术与教学服务相融,体现地方性、行业性、产业性需要及其特征。

从直观角度上看目标的解析,目标是被“活化”的思想、文化、身心等方面的素质要求与融合点。在知识结构方面涵盖专业学科的知识、技术、技能的规定性。教育者应学会在目标内涵中找发展机会与优势,在专业特色中找差异性,在共性标准中,找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这就是活化目标的主体路径,也是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点。

三、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如何改革,涉及两方面。一是改革方向问题;二是如何定位,是规范、标准问题。也就是说,课程体系改革以定方向为先,以定位为本,明确课程理性,以人才培养战略为课程体系的主导定位,以专业目标定位为课程体系的主体定位。面对信息产业,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笔者从四个维度进行描述性研究。

一维在国家教育宏观维度上,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育司新增的本科教学目录中列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范要求,奠定了本科专业的方向标。

二维在社会行业中观角度上,要求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满足企业和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等,借鉴国内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体系的建设经验,力求解决好知识、能力与素质,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2]。同时吸纳陈娜[3]、蔡晓鸿[4]、张颖[5]、肖晓霞等人[6]研究的课程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主干核心课程与信息工程软件开发与应用平台课程,突出应用技术型本科与应用技术产业型本科教育相结合。最终以突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差异化特点,倾注于应用技术本科专业转型实质性改革。

三维在地方高校微观维度上,符合现实办学条件,课程体系设计以多维性、多层性组建体系框架。首先是以知识构建的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计算机类、医药卫生信息源类课程组成知识体系;其次是由公共基础教育课、学科大基础课、专业课的性质、类别组成具有渐进式层级体系;最后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形式为核心,著力于基本素质能力、理工基础技术能力、医药学技术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四维是在人才培养类型维度上,地方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应根据高等工程教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和研究人才培养类型的特点而进行定位,分为“工程研究应用型”、“应用技术型”、“技术技能型”等三种类型。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应以为地方信息产业经济或医学信息服务为宗旨,以信息技术岗位所必需的应用信息工程技术理论、方法与实践为主线设计课程体系,这也比较适合高职类专科的选择,适用于学历层分类变量。

四、地方高校转型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

体系改革

(一)“校企”合作确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

改革引入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整合“医产学研”优势资源,将专业主干课程融入“全国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与认证”、“国家数据库技术水平考试——信息产业部”,达成“课证”合一为主导向。主体围绕新兴信息产业与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7]、“校企”合作的路径而展开。具体运作以案定标,即以人才培养方案来明确课程体系的总体构思,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的核心定位,突出新兴信息产业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全面落实高校转型发展、“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行动计划中,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明确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是新兴信息产业,课程体系改革就在“双新”背景下进行。面对新兴产业,认知“校企”合作是课改的基础与谋划,“校企”深度融合是多维交叉融合课程改革成功之本,要突出以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为核心,体现课改的策略性。

(二)“校企”合作视野下的课程体系构成

地方高校处于转型期,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例,课程改革体系以理论教学体系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两大体系为构架,构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视野下医学信息产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涵。课程体系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支撑,管理软件系统设计与应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核心,构划以课程类别分层的通识教育课(或称公共基础课)、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构架。其中,通识教育课平台分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大类基础课平台开设数理学科、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等大类基础,有利于分流专业培养方向;专业课平台分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改革定向于为社会服务,适应行业的发展。

1.“校企”合作的理论教学体系。实现“校企”合作的路径是多方面的,不排除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谋划,探索专业课程面向就业岗位趋势与对接性,考虑其理论教学内容系统性与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提升企业力量,充实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或者说让企业技术骨干、能手“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并把这些“参与”的路径作为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的主体措施之一。

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类、数理科学类、电子与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类、应用系统课程、医学信息源类等七大类课程,构划七层次课程模块运行。这些课的开设,在不同院校,以校本实情做课程或学时的分类性、适应性数值变量与分类变量。

(1)通识教育课设计:思政课类、大学英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此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课,惠补通识教育质量。

(2)数理科学基础课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教育的大类基础课。

(3)电子信息类课:是专业通用基础课程部分,要求既反映工程教育专业宽口径、容度大,又不开设选修课,保持专业大类基础相对稳定性、普适性。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与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医学成像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等。这类课程构筑信息产业发展与信息工程建设和开发的“基石”。

(4)计算机技术类课涵盖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及部分软件开发工具课程,是信息工程支撑课程模块,将会成为医学信息发展与信息工程软件开发的工具性平台。

(5)应用软件系统课:突出设计、挖掘路径,主要开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病案信息管理系统、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远程医疗系统、药库信息系统、检验医学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系统维护。这些课都是信息工程技术实用性管理软件,突出课程内容对就业岗位的应用性、实用性、服务性,实现卫生经济管理、临床医疗管理和决策支持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运作。

(6)医药基础类课涵盖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药学概论、临床药学概论等,

(7)卫生管理类课程涵盖医院管理学、医疗保险学、卫生事业管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等。

对于医药基础类、卫生管理类课程,根据院校的性质、类别,或培养目标方向要求的实际而自主选择开设所需要的课程,不求整齐划一,但求体现课程目标水平,突出办学特色、办学实力上的差异。

2.“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体系。“产教”融合与实践教学是新兴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突出新兴产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维系实践教学质量的平台体系,体现实践教学全程计划与实施。分属实践形式、实践功能、产教融合三维系分类变量及其关系。以形式看,现行多数院校以实验、实训、见习、实习、课程设计、其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从实践性质功能上讲,有基本综合技能及技术能力训练,包括理工科类基础能力训练、医药学类能力训练、专业技术技能训练、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而“产教”融合是“校企”双方在教、学、研、产等技术、技能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更为注重“做中学”、“学中练”,达成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定式化、娴熟化。

针对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实践与理论、实践与社会“两个不适应”的共性问题。我们拟从形式、功能、产教融合三维度交互作用方面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做一尝试性改革,力求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运行“产教”融合教学,深化“校企”双方在教、学、研、产等方面的实质性能合作,践行教学与就业联动,社会、行业需要与人才目标对接,完善顶岗实习运行,增强行业需要与人才规格吻合性,从而提升毕业生竞争力、就业率。实现信息人才培养与信息产业经济发展联动,服务于经济,适应于社会发展。

(三)注重学时调控与适时变量

关于四年制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学时变量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学时的分类变量中,我们从调研现有国内文献材料来看,参考部分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拟将教学课程总学时控制在2350—2550之间为宜。在考虑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策略上,要求精度运作快适应新兴信息产业发展机制,快适应教育环境变化着的状态。在学时分配上,拟适当减少专业课理论学时,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注重实验、实训、实习课时分类变量的因地适时、适度性掌控,并把握好学时数值变量、分类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更要注重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设计学时比例及其随机变量问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培养产业人才,在考虑课程设计实践课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总体上控制在1∶0.5左右。对计算机类课、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等课类的实践课时适度上调,作为实践教学改革数据源,满足或达到高校转型、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新兴信息产业视野下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契机,以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就业岗位深度对接为主导环节,拓宽“产教”融合途径,明晰了在专业课程平台战略上,可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导新兴信息产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在专业选修课中,拟设远程医疗、医院信息、药学信息、医疗器械信息、社区卫生信息课程模块,优化了课程体系;在专业目标定位问题上,阐明了课程内涵要服务于信息产业发展战略需要;在课程目标要求的规定性上,突出高等工程教育的行业标准、校内标准;在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上,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在运行机制上,把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创新创业振兴行动计划与落实,推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王能河.地方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2]王能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质量保障[J].咸宁学院学报,2009,(2).

[3]陈娜,王赫楠等.医学信息工程专業课程设置探讨[J].

科技文汇,2014,(10).

[4]蔡晓鸿.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3,(2).

[5]张颖,赵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5).

[6]肖晓霞,晏峻峰,罗铁清.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构建

及实施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5,(16).

[7]王能河,阮若林,彭微.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战略探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7).

[责任编辑 包玉红]

作者:王能河 阮若林 袁菲菲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分析论文 篇3: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交叉融合问题的探讨

摘 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开设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28所院校的详细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本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利用课程前趋图进行分析,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问题提出了几条具体的解决办法,为后续课程设置及制定教学计划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医学信息管理 知识融合 前趋图 教学计划

医学信息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与管理学、计算机或电子通信等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1]。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斷加深,医疗信息化也变的越来越重要。据《2013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2]显示,2012年中国医卫行业IT投入达185.6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22.6%;2013年医卫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趋势,投资规模预计将达到225.5亿元人民币。由此看出国家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医疗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提供财政、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疗IT人才来提供支撑。因此,加快培养同时具备医学知识、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知识的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全国开设医学信息管理及相关专业的28所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并根据我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后续医学信息学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对国内开设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28所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与分析后,我们发现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课程开设顺序混乱

一些课程的开设必须建立在与其相关的另一课程的基础上,例如,数据挖掘技术开设在数据库之前,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也提高了同学学习的难度。

1.2 跨学科知识融合困难

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处理好多学科之间知识融合问题的确困难重重。国内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只是将各学科简单堆叠,课程间缺乏紧密配合,远没有达到融合的程度[3]。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往往不了解医学知识,医学教师不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将自己所授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做到了知识的简单叠加,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融会贯通,造成学生偏科思想严重,逻辑转换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2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及前驱图分析

通过归纳与分析28所院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详细课程设置,我们主要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分为医学基础类、数学基础类、信息技术类以及管理类四个类别。为解决好本专业学科开设顺序混乱问题,我们总结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先后依赖关系,并画出了它们的前趋图(见图1所示),用此图指导课程设置。

3 跨学科知识融合

为更有效的解决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开设医学和计算机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并且引进复合型人才授课。通过开设医学和计算机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来促进医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有机融合,如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数据挖掘等。医学图像处理是指用数字图像处理手段来处理医学图像,以辅助医生诊断;医学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医疗数据中提取或“挖掘”出有用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照某一特定模型进行组织,用于医疗决策支持或统计分析。这些课程将医学和计算机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方便同学进行学习和理解。

(2)开展课间实习,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要定期组织同学们进行课间实习,使其深入到医院各科室,详细了解整个医院的业务流程及医院各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整体网络部署及架构。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熟悉现场的工作环境,对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自主的解决,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更加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3)跨学科学术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多为同学提供课题研究的平台与机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到不同学科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思维方式来解决其他学科的学术问题。这样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业竞赛可以让同学们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其中,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的融会与贯通。

(4)以毕业设计为驱动,学以致用。在完成所有理论教学内容后,学校通过安排同学到医疗机构、医疗软件公司或制药企业等地方进行实训与学习,并结合自己实习期间的所见所感及自身的知识积累,来开发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系统作为毕业设计。以此为驱动,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合,为参加工作做好充足准备。

4 结语

解决好多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问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明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PBL教学法[4]、任务驱动教学法[5]),有意识的进行实训与锻炼。紧跟当下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时代要求,着力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既有宽阔知识面,又有强烈变革思维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铁清,周燃犀.医学信息学专业医学知识培养方法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1,24(3):1138-1140.

[2] 中商情报网.2013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M]. ASKCI Consulting Co.,Ltd,2013.

[3] 候跃芳,张浩.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1):12-15.

[4] 李振声,马显光,邓玲.PBL教学法在军队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中应用的探索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6).

[5] 吴磊,李舒.论中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J].医学信息,2011,24(13):67-68.

作者:李萌 牛明芳

上一篇:现代林业工程科学技术论文下一篇:自然本体论情感化设计论文